回覆列表
  • 1 # 張果馬

    諸葛亮神機妙算是肯定的,但也不可能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小說中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與真實的歷史有一定距離。即使是加工之後,《三國演義》也寫了諸葛亮看走眼的時候——失街亭及揮淚斬馬謖。

  • 2 # 大白白野

    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有侷限性,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嗎。

    我有這種感覺,離我們越久遠的年代,神機妙算越厲害。像我們常說常勝將軍白起、韓信,確實史書記載沒有出現過一次敗仗,能不能打過敗仗或者敗仗規模小以及他倆人不是主要角色沒記載下來呀。現在的常勝將軍林彪、粟裕也是有失誤的時候呀。還有過去皇帝出生時都有紅光或什麼什麼特別現象,現在我們明白了,那是宣傳自己君權神授,是愚民,糊塗老百姓。中國古代人喜歡造神,現在應該讓這些現象走下神壇,走下神壇,才能實事求是看待問題,有利於科學、民主、法治建設。

    諸葛亮是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但做任何事情也不是百分百之分正確,也不是樣樣精通的神仙,幾乎和諸葛亮同時期人陳壽曾寫諸葛亮短於軍事。陳壽本是蜀漢人,蜀漢被曹魏滅亡去了曹魏、晉國,寫的《三國志》對諸葛亮評價比較客觀的,蜀漢將領魏延在進軍路線不也跟諸葛亮有異議,也沒把諸葛亮的決定當作神仙妙計一樣供奉起來嗎。而羅貫中歷史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寫的神乎其神我們應該理解,那是文學作品嗎,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誇張嗎。

    諸葛亮是名傳千秋的傑出歷史人物,但也是人,也有一定侷限性,所做的事情也不敢絕對保證百分之百正確。

  • 3 # 風吹下的洛夜

    諸葛亮神算,只是《三國演義》對其進行的誇張描述,歷史上並不存在。我們一起看看,歷史上的諸葛亮。

    歷史上的諸葛亮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描寫,可謂是“足智多謀近似妖”。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評價:亮為相國,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城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意思就是,諸葛亮是個治國安邦的人才,連年北伐都沒成功,是因為統帥三軍行軍打仗,不是他的特長。

    很多人根據陳壽的評價,很武斷的就斷定,諸葛亮只適合做丞相,行軍打仗是不行的。我們不能憑一家之言,而斷定一個人,應該從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政治方面

    正如陳壽所言,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官員,開誠佈公,胸懷坦蕩。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即便是自己的仇人,他也大膽啟用,論功行賞。自己最親近的人,犯了過失,他也不護短,按律法處置。在處理問題上,能去繁就簡,從根本上上解決問題。政治上的才能,完全可以和管仲、蕭何媲美。

    經濟方面

    諸葛亮在漢中實行休士勸農、軍屯耕戰的政策,使漢中經濟得到發展,吸引了大批流民進入,實現了人多、糧多的局面。

    同時諸葛亮大修水利設施,其中“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仍然造福百姓。

    軍事方面

    率軍南征,採用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平定了孟獲等少數民族的叛亂,而且直至蜀漢滅亡,南方也未曾出現叛亂。

    諸葛亮五出祁山

    第一次出兵,隴右三郡投降,因為錯用馬謖導致撤兵。

    第二次出兵,圍困陳倉,因糧草不濟退兵,並斬殺魏將王雙。

    第三次出兵,攻下魏國二郡。

    第四次出兵,因李嚴未能按時運輸糧草,不得已撤兵。撤退途中,斬殺魏將張郃。

    第五次出兵,由於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在魏國境內安營紮寨,做好了長期對峙的準備,但由於自身身體原因,不幸病逝五丈原。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並不是未立寸功。而且除第五次北伐外,有二次都是因為糧草問題,造成的撤軍。

    總結

    諸葛亮自從跟隨就劉備後,一直是鞠躬盡瘁,在劉備去世後,更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死而後已。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漢政權一直屹立不倒。雖然軍事上一直沒能取得北伐成功,但以功代守,也實現了蜀漢政權的平穩。可以稱得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注:《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在歷史上,其中有一次是曹魏主動攻擊漢中,由於大雨傾盆,道路無法通行,魏蜀兩國軍隊未碰面,魏軍便先行撤退了。

  • 4 # 娛樂加餐

    諸葛亮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這樣的: 首先是智慧超群,無論是內政外交還是行軍打仗,孔明先生都堪稱足智多謀。魯迅曾經評價他說:“孔明之智近乎妖”。也就是在魯迅先生看來,他聰明到了有點邪性的地步。

    其次是他的耿耿忠心。孔明先生的那句名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依然是今日公僕精神的經典價值觀。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曾對他說過:“如其(阿斗)不才,君可自取”。但孔明先生仍恪盡本分,盡心竭力輔佐後主,致死不僭越大位半步。

    再有,自劉備三顧茅廬臥龍出山以後,諸葛亮就和劉備關係密切,成為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地位僅次於劉備。

    遺憾的是,這些形象都只不過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文學版本,而在正史《三國志》中,卻並不如此完美。

    先說說孔明先生的智慧,其實諸葛亮的短板很明顯。他的長項是治理民政和外交,軍事指揮恰恰是他的短板所在。陳壽在《三國志》中對他有一句評價:“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可見他的長項並不在戰場上。這個話題,討論的人很多,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陳壽所在的歷史年代編寫《三國志》,基本相當於我們當代人編寫民國史,歷史年度跨越並不大,從陳壽本人的學術功底和專業史家的職業素養上看,這一評價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其次,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與文學演義中的描述也不盡相同。在劉備集團中,諸葛亮的地位,不但長期在關羽、張飛等人之下,甚至龐統、黃忠、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與其也是不相上下的。 歷史學家田餘慶就說過,劉備並沒有把“隆中對”當作核心戰略,更沒有事事都問計於諸葛亮。很長時間裡,諸葛亮都不在劉備身邊,甚至取西川這樣重大的戰略行動,陪在劉備身邊的重要謀士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進入四川以後,劉備對法正的信任程度也遠遠超過諸葛亮。對此,諸葛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關羽死後,劉備稱帝,此時的他既志得意滿,又報仇心切,根本聽不進去眾人的意見,於是固執己見,決意伐吳。群臣紛紛勸諫,劉備概不為所動。諸葛亮也只能無奈的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可見,諸葛亮自己心裡也是很清楚的,直至此時,劉備言聽計從的人依然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法正字孝直),這時候是章武元年(公元221)七月,距離建興元年(公元223)四月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逝也僅僅是不足兩年時間。 不過諸葛亮幸運的是,他的政治對手大多早早死去。劉備稱帝時是章武元年(公元221)四月,此時關羽、龐統、法正、黃忠都已經死去。留下來的功臣宿將,張飛、馬超都是武將,行政能力中也只有諸葛亮可擔重任了,這才封諸葛亮為丞相。這時距離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已經整整過去了十五年。所以這麼看,他們二人並不是一個相識便相知的君臣故事,更多的是一個職場打拼的故事。

    最後我們說說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諸葛亮的忠心,到底有多少以及應該怎麼理解。這才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文眼所在。 首先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是,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加入劉備集團。 我們都知道,當時曹、孫兩大集團實力均在劉備之上。按理說投奔曹操或孫權集團,似乎更符合孔明先生應聘選擇大公司的原則呀。再者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不就在孫權的麾下效力嗎,朝中有人好做官,官場中也能相互照應引以為援,畢竟打虎親兄弟嘛。 三國演義提供的解釋是,諸葛亮忠於漢室,不願意與曹操這個“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傢伙為伍。而劉玄德是皇叔,諸葛亮投奔他,是為“匡扶漢室”。我們暫且不論劉備的皇叔身份是否存疑,要知道,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是沔陽名士,夫人黃月英母族姓蔡,是荊州的大族蔡家(蔡瑁那個家族,蔡瑁是黃月英的舅舅)。黃月英的姨媽是劉表之妻,劉表坐擁荊襄也是實力非凡的一方豪傑,不僅實力、名望都在劉備之上,其皇室血統也更是根正苗紅,若匡扶漢室,劉表起點更高嘛。 所以,實際情況也許另有原因。 真實的年代裡,諸葛亮生得有些晚,他成年時,天下群雄已經都成了氣候。曹操、袁紹、劉備這些人都要長他二十多歲,這是一代人的差距。投靠曹、孫的好處明擺著,大公司穩定嘛。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顯,此時這兩家大企業已是人才濟濟,組織結構已經成型。諸葛亮作為一個晚輩新人,脫穎而出的機會並不大。 《三國志》中記載了兩句話,反映了諸葛亮的真實想法。一句是他勸阻一個投奔曹操的朋友時說:“中國饒士大夫”。意思是說:中原地帶,士大夫扎堆,你投奔曹操哪裡還會有冒頭的機會。另一句是東吳老臣張昭向孫權推薦諸葛亮時,被諸葛亮拒絕了,理由是:“孫將軍能賢亮而不能盡亮”。意思是說:孫權雖然能禮賢用我,但是不能盡用於我,也就是不能充分發揮我的才能。為什麼他會擔心才能不能盡顯?還是上面的原因,人才太多了嘛,組織結構已經成型了。 所以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與一個大學剛畢業的高材生,放棄選擇大公司,而是要加入創業團隊,背後邏輯上的考量其實是差不多的。所以他投奔劉備,並不是因為忠於漢室,更多的考慮是個人的發展前景。這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這樣的選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孫權集團的諸葛瑾和劉表集團的黃蔡家族,都是他在劉備新興創業團隊中的政治砝碼,實踐證明,哥哥路線和夫人路線讓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創業道路上確實寬闊不少。 那對之後劉備的這個蜀漢,諸葛亮的忠誠度又如何呢? 東漢從王莽開始,形成了這樣一種政治上慣例,那就是權臣想要奪取帝位,一般是先封王,然後加九錫。別小看這九根“算盤珠”,它的象徵意義是很強烈的。曹操、孫權、曹丕也都是走的這個慣例,加過九錫,而後稱帝。在當時的看來,權臣受九錫,這就是進奪皇位的暗示與前奏。 劉備死後,到了後主劉禪的時候,大臣李嚴就對諸葛亮進行了試探,他上書諸葛亮,勸受九錫。諸葛亮是作何反應呢?他既沒表示自己不接受,也沒有斥責李嚴,而是說了這麼一句話:“若滅魏斬睿(睿指魏帝曹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但是從這句話也可以聽出一些味道,那就是這件事情暫時不考慮,原因是條件還不成熟。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給諸葛亮栽“莫須有”的罪名嘛。畢竟諸葛亮是不是忠心,這是他的內心活動,外人是無法知道的。所以啊,我們只能從當時他身邊人的反應來做判斷。劉禪就曾經無奈地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意思是說:國家政務大事都是諸葛亮說了算,我也就是個祭祀用的牌位。再有,諸葛亮前腳剛死,馬上就有蜀國大臣給劉禪上書說:“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臣常危之。今亮殞歿,大小為慶”。你看,這可是上書公開表態哦,群臣是警覺的。那劉禪的反應呢?諸葛亮死後,蜀國就不再設丞相了。可想而知,劉禪也實在是受夠了這種受制於人的處境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諸葛亮之於後主劉禪,和曹操之於漢獻帝,其實差別不大。 image 知味回甘:穿越時空的觀念世界 看到這您可能要說:“娛樂君,您這不是在做翻案文章,抹黑諸葛亮嘛”。坦白的講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其實我想講的意思在文章標題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任何人的行為和邏輯都不能脫離時代環境下的價值觀底層邏輯。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有很多虛構的成分。但是虛構和虛構又不完全一樣。像空城計、借東風、三氣周瑜、罵死王朗這樣的橋段,作者心知肚明這是虛構,這是他塑造人物的文學手法高明所在。但是諸葛亮忠心耿耿這事,恐怕羅貫中自己也是深信不疑的。畢竟羅貫中生活在明代初年,中國的皇權政治到了這個個時候,忠君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諸葛亮作為《三國演義》裡的正面人物。怎麼可能心裡想著篡位呢?這在羅貫中時代價值觀的底層邏輯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嘛,所以諸葛亮一定得是那個樣子。

    但是,如果回到漢末魏晉時代,也就是諸葛亮生活的那個年代,忠君思想還沒有發育出來。而忠君思想是在宋朝以後隨著理學思想興起才發育出來的,關於這個話題,在我之前發的那篇從《“俗人”到“聖賢”-- 歐陽修不為人知的自我修養之路》裡有過闡述,這裡就不做討論了。尤其是在袁紹開啟了新的亂世大門後(參考文章《破解袁紹失敗之謎,看曹操成功之道!-- 另一視角讀三國》),大家想的都是競爭圖存,社會觀念的底層邏輯和羅貫中所處的後世大不相同。忠於朝廷的觀念雖然也有,但是那只是各種力量中在所處環境下的具體考量。當時一個人如果威望、功勞、或者是自認為上天的眷顧積累夠了,自己當皇帝是順理成章的事。東漢的開國皇帝王莽篡位就是先河。孫堅密下傳國玉璽也不是沒有這個打算,袁紹、曹操就覺得自己還不夠,到了曹丕的時候,他就覺得夠了。連袁術都嘗試了一把,孫權、劉備也都是這麼稱的帝。那諸葛亮為什麼偏偏就不可以呢?即便諸葛亮心裡有了自己當皇帝的念頭,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當時的人,都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大不了的道德瑕疵。之所以沒有做,是威望、功勞、時機、形勢以及所謂的上天的眷顧還不夠而已。這就是觀念上的區別。

    有一句話你肯定知道,“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展開了說就是,看歷史和歷史小說,不能只看事實中的歷史,還要看觀念下的歷史。任何行為和事實都是時代環境下觀念的底層邏輯上構建起來的。 所以,我們今天講的諸葛亮,並不是發現了什麼新的事實,而是要提醒每一位熱愛歷史和歷史文學的朋友們,注意一個容易被我們遺忘了的,可以穿越時空的觀念世界。

  • 5 # 閒將西話

    “神”是羅貫中先生的觀點。他把大量的虛構故事加在諸葛亮身上,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等,使諸葛亮成為無所不知,戰無不勝的神。

    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諸葛亮在民間成為“智慧”的象徵,我們形容一個人聰明,就說他是小諸葛。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嗎?

    1.獻策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真假難辨。但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卻是最高明的戰略規劃,突出表現了諸葛亮的“神算”。

    諸葛亮透過對漢末亂世時局的準確分析,把握了興亡成敗的規律,才為劉備的事業做出了最頂層的設計。

    那就是儘可能避開強大的曹操,佔據荊州,再圖益州,尋求三分天下。事實也證明了,以後的天下局勢基本上是按照諸葛亮的藍圖發展的。

    試想,如果諸葛亮不去分析當時天下時局,不去深入瞭解曹操、孫權、劉璋等各路軍閥勢力的此消彼長,他怎麼會有如此清晰的“神算”?而三國演義上的借東風本來就是沒有,而與隆中對相比,只能說是小“勝算”了。

    且不說當時諸葛亮根本就不在周瑜那裡,再說冬天長江上東南風就是多,曹操遇到不利於自己的天時,只能算他倒黴。

    2.蜀漢的大管家

    劉備有一支三國最有殺傷力的軍團,那就是白毦兵,都是用白色犛牛牛尾做標記,以示尊貴和威武。

    諸葛亮看到劉備只重兵革之堅,流寇作戰的弱點。趁劉備在打理犛牛牛尾時,諸葛亮透過劉表和曹操的一番對比“神算”,委婉的指出劉備的不足,規勸劉備:“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耳?”

    把劉備將犛牛牛尾丟在地上說:“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諸葛亮問道:“將軍度劉鎮南(劉表)孰與曹公邪?”劉備說:“不及。”諸葛亮又問:“將軍自度何如也?”劉備答:“亦不如。”於是諸葛亮進而說道:“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劉備說:“我亦愁之,當若之何?”

    諸葛亮抓住了當時荊州大量湧入外來人口的實情,提出了充實荊州財源的建議,增加了劉備的軍糧和兵力。諸葛亮以獨到的戰局“神算”,極大的擴大了劉備在荊州的勢力,展示了自己經邦濟世的才能。

    陳壽在《三國志》中說諸葛亮:“可謂治世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諸葛亮具有管仲、蕭何的才能。事實上諸葛亮就是劉備的“蕭何”,在蜀漢更多的起到了大管家的作用。

    火燒博望坡被認為是諸葛亮的第一戰,但與諸葛亮坐鎮後方、徵兵收糧相比,卻是小“神算”。再說火燒博望坡發生在建安七年,而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才出來的,這是劉備指揮的一場戰鬥。

    3.聯吳大智慧

    聯吳抗曹,一直是諸葛亮的重要外交策略。也源於諸葛亮對三足鼎立的精確“神算”。在劉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舌戰群儒雖非諸葛亮所為,但與諸葛亮的對戰爭形勢的把握和推測“神算”簡直太小了。在第一次和孫權的聯合中,劉備所得到的利益最多,為入蜀奠定了最大的基礎。

    劉備夷陵之戰,被東吳打敗後,蜀吳的關係又面臨著最大的考驗。不久,孫權稱帝。蜀中有人聯吳沒有好處,應該斷絕結盟。諸葛亮分析到,“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犄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仇我必深,便當移兵東戍,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以中原。”

    為此,諸葛亮鮮明的指出,只有“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歸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這是對三國合戰形勢,對精確的“神算”。此後,直至三國歸晉,蜀吳再無戰事,蜀漢一直安心北伐大業。諸葛亮的蜀吳“神算”功不可沒。

    歷史上,諸葛亮的“神算”,遠強於三國演義中的呼風喚雨,能掐會算,奇技淫巧。三國演義是一個造“神”的傳奇,而歷史上的諸葛亮忠誠、公正、勤奮、廉潔,近乎完美,為一代“道德楷模”,深入人心,是人間更高的“神算”。

  • 6 # 金甲戰象

    #三國風雲錄#

    不是的,小說家之言不可信。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寫得神乎其神,實際上真是這樣嗎?不是的。

    首先,劉備三顧茅廬並不是對他的“特殊”待遇。記得劉備是怎樣結交關羽、張飛的嗎?與他們磕頭拜把子;怎樣收服的趙雲?摔孩子!還有許多人才,劉備事必躬親、禮賢下士。諸葛亮作為蜀漢早期謀士當然享此殊榮。

    其次,諸葛亮在戰略上有重大失誤。奪取荊州、益州及漢中,形成三方鼎立的局面很可能是時事使然,而不是諸葛亮先前就策劃好的方針。因為這裡面變數太大,不是人力能左右的。如果說這是孔明大計,難道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嗎?而在劉備取得漢中,三足之勢成型之後,有一個重大的局勢包括諸葛亮在內的任何蜀漢成員都沒有看出來,那就是處於全盛高成長期的蜀漢一方一定會引來另外兩方的恐懼,使他們被迫聯合。這個戰略比三國鼎立構思來說不是太遠太難的吧,怎麼大夥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再次,他的那些戰績多數都是後世人“填”上去的。比如火燒新野是劉備燒的,赤壁之戰是周瑜指揮的,荊州是劉備借的,奪取四川是帶龐統去的,奪取漢中是帶法正去的,空城計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射殺張頜倒是他的功勞。諸葛亮的能力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不是軍事。

    最後,劉備託孤一方面是蜀中已無能臣,一方面是品質優秀的諸葛亮在歷次事件和戰火中已經逐漸磨礪成熟。看到網上一個能人在總結蜀漢時曾說過,諸葛亮比劉關張等蜀漢先期核心人物小很多,他們的才能巔峰被錯過去了。這點說得非常到位,我不認為有人會在一開始出道就在政治和軍事上非常卓越,他們都是在一次次的風雨中逐步成長起來的。

    結語:諸葛亮在蜀漢內憂外患中殫精竭慮地工作那麼多年,實在是居功至偉;手握大權而無非分之想,人品素質更是人中之龍!但他不是神,也沒有主角光環,他的成熟和能力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他盡全力維護了一個國家,也有他不能實現的無奈和力不從心。

  • 7 # 金全有

    歷史上的孔明是不是真的神算,無從考證,我們只能從《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當中去尋找答案,《三國志》中對孔明的評價是善理政、精管理,對軍事不在行。而《三國演義》對諸葛亮這個人物的塑造大不一樣,把他描寫成一個計無不中,謀無不成的神。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情節來研究分析孔明這個人物。

    一一上圖諸葛亮

    一、站在知識制高點上的孔明

    孔明是飽學之士,對天文、地理、歷史、軍事、文學、音律、人情世態均有相當深的研究,在那個文化不發達的時代,文化人本身就是稀缺資源,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風毛鱗角,象孔明這樣博學且都能精通的更是世所罕見。知識就是力量。孔明的多才使他站在了知識的制高點上,這就為他建功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比如草船借箭、借東風都是利用他掌握的氣象知識達到的,並沒有特殊的能耐,什麼築壇設祭借東風,那是孔明故弄玄虛。東吳周喻信以為真。對魯肅竟駭然曰:“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曹操是懂天文的,就在孔明借來東風,曹操正對謀士程昱說道:“隆冬一陽生,偶有東南風。”,由此可見,這偶來東風完全是大自然的傑作,與孔明借不借沒有任何關係,借也來,不借也來。是天文知識幫了孔明的忙。

    一一諸葛亮借東風

    二、孔明對時事瞭如指掌

    初期的孔明雖然身居臥龍崗,躬耕山中,但他並沒有做閒散之人,也不是一個讀死書的腐儒,而是時刻關心天下大事,和一幫好友經常縱論天下形勢。毛澤東主席說過:“沒有對歷史的瞭解,沒有對現實情況的熟悉,沒有先進理論,革命是不會成功的。”而毛主席特別重視對現實情況的瞭解。這一點,孔明也是比較注重掌握實際情況的,《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隆中對決策中,孔明一番話可見一斑:“操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以交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取西川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如果孔明對形勢不瞭解,是提不出這著名的隆中對決策的。

    一一諸葛亮

    三、孔明天資職穎,悟性極空

    孔明看書是大略翻看,而他的幾個好友是精細地看,按現在的現點和學習方法,孔明這種學習方法是不足取的,並且還會被貼上“粗枝大葉,不求其解”的標籤。孔明之所以博學,這是他的方法。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要超過別人,一是天資聰穎,二是相同時間要比別人多學。孔明之所以敢自比管仲、樂毅。水鏡先生認為其可比姜子牙、張子房。可見孔明確實有不同於凡人的資質,否則,憑什麼同樣是人,他能精通多門學問,而別人只能望其項背呢?天資也是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之一。

    一一諸葛亮讀寫

    四、諸葛亮是人不是神

    儘管諸葛亮智力超群,學識過人,三步一計。但他畢竟還是一個人,不是神,不可能窮盡所有知識,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慮得滴水不漏。比如錯用馬謖失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前期辛苦得來的大好形勢全部葬送。還有就是西城唱的“空誠計”,這裡是蜀軍儲糧的地方,撤退搬運糧草也不能一個武將不留,司馬懿何等角色?他拿下街亭後馬上考慮到西山是聯結三郡的地方,又是蜀軍存糧之地,立即帶領十五萬精兵趕來,如果不是諸葛亮平時一貫謹慎,猛然弄險讓司馬懿猶豫的話,諸葛亮就會被生擒活捉。“空城計”雖然嚇退了司馬懿,也為後代所津津樂道。但這其實是諸葛亮一次大的失算錯誤,要是司馬懿聽兒子司馬昭的話,先派一部兵力進城,那蜀漢就提前消失了。

    一一空誠計

    第二次北伐,首攻陳倉,對方三幹餘人防守,諸葛亮強攻20多天,硬是沒拿下來,在這次戰鬥中,除了用各種手段強攻,沒有看到諸葛亮有何妙計。強攻堅城本是下下策,諸葛亮應該知道這一點,但就是沒有采取奇正結合的辦法,而是一味死攻,沒有一點足智多謀諸葛亮的影子存在,此時諸葛亮不象一個統帥,倒象一個猛張飛。

    第六次北伐好不容易把司馬懿騙進了葫蘆谷,並用火攻將司馬大軍困在裡面,眼看大功告成,卻不料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澆滅了即將到手的勝利,熟知天文的孔明也沒料到老天會突降大雨,把他的計劃泡了湯。

    一一天突降大雨,勝利泡湯

    所以,孔明並不是象傳說的那樣神算。

    因為世界是無窮大的,一個人認識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生短暫,時間也是有限的。人是肉體凡胎,精力也同時是有限的。如果把一個人抬高到沒有缺點這一定是不能信的。所以,諸葛亮再厲害也不可能象人們傳說的那麼神。

    請記住:凡自我吹噓有很大能耐的人一定是個無知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宋輸給漢、唐不是經濟,也不是軍事,而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