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不同崗位,工資也不同。
首先看有沒有事業編,有的話相當於同級別的公務員吧。
比如學校是省屬,待遇就跟省屬公務員差不多,據瞭解的所在省份省會211,在編一個月4k多吧,不算年終福利這些。
如查所在為市屬高校非211,比市屬公務員高那麼1k左右吧一個月,整年算下來比公務員高些。
北上廣一般有6000-10000,中等城市4000-8000,其它約3000-6000。
中國高校行政人員數量非常龐大。
一所規模上萬學生的高校,副處長以上的幹部一般有200人左右,加上科長、主任、科員、黨政和後勤人員,總數在千人以上,教師反而成為少數。
有些高校教師與行政後勤人員的比例離譜到1:2以上。在現行體制下,教師不僅在數量上不佔多數,更主要的是在學校裡的地位、聲望上還不佔主導地位。
特別是那些沒有一官半職的教師,地位更要差一些,在職稱評定、課題申請、著作出版、評優評獎等方面都比較困難,有些副教授、老講師的實際經濟收入、福利待遇還不如比他年輕許多的處長。
所以,在大學裡出現了不少教師爭著當官的現象,出現了校長教授、管理教授、處長教授的現象。
學校行政級別現象導致了成果分配不公,激化了高校內部矛盾,並可能滋生各類腐敗,引起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致力於建立以教師為本、以學術為本的現代大學制度,平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
不同地區不同崗位,工資也不同。
首先看有沒有事業編,有的話相當於同級別的公務員吧。
比如學校是省屬,待遇就跟省屬公務員差不多,據瞭解的所在省份省會211,在編一個月4k多吧,不算年終福利這些。
如查所在為市屬高校非211,比市屬公務員高那麼1k左右吧一個月,整年算下來比公務員高些。
北上廣一般有6000-10000,中等城市4000-8000,其它約3000-6000。
中國高校行政人員數量非常龐大。
一所規模上萬學生的高校,副處長以上的幹部一般有200人左右,加上科長、主任、科員、黨政和後勤人員,總數在千人以上,教師反而成為少數。
有些高校教師與行政後勤人員的比例離譜到1:2以上。在現行體制下,教師不僅在數量上不佔多數,更主要的是在學校裡的地位、聲望上還不佔主導地位。
特別是那些沒有一官半職的教師,地位更要差一些,在職稱評定、課題申請、著作出版、評優評獎等方面都比較困難,有些副教授、老講師的實際經濟收入、福利待遇還不如比他年輕許多的處長。
所以,在大學裡出現了不少教師爭著當官的現象,出現了校長教授、管理教授、處長教授的現象。
學校行政級別現象導致了成果分配不公,激化了高校內部矛盾,並可能滋生各類腐敗,引起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致力於建立以教師為本、以學術為本的現代大學制度,平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