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黃昏

    詩無非是一種更加巧妙的表達

    寫詩有天賦嗎?

    以我而言,我是寫現代詩的

    2016下半年~2017上半年

    一年時間,我讀了將近一百本小說

    說寫詩也是巧合

    為了交作業才寫的現代詩

    起初覺得,什麼是詩啊?它該有怎樣的結構?

    一時間竟難以下筆

    但等寫完第一首詩,慢慢的

    也就會寫詩了,還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我把這些歸為:

    “每首詩裡,都有一本讀過的書”

    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

    腦袋裡有內容了,思想開悟了

    就能寫出好詩

    詩無非是一種更加巧妙的表達罷了

    後來,我逢人便說

    像是一種驕傲

    等到有天,我遇到了一些中年人

    和一些美麗的女生

    卻有些猶豫了,寫詩真的有天賦嗎?

    或許,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積累吧

    詩無非是一種更加巧妙的表達

    你的寫詩之路,開悟了嗎?

  • 2 # 煙花三月是隻貓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這首詩是苦吟詩人賈島寫出了這兩句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之後,在詩詩句後面作的註釋。賈島為了寫出好的詩詞,兩句詩花了三年時間,自己讀起來已經是淚流滿面了。

    賈島還有一個苦吟詩歌的故事,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推敲”的故事,為了一句詩“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拿不定,犯了阻礙高官交通的罪責都不知道,幸虧高官是大詩人韓愈,同行相惜,才不追究賈島的責任,還留下文學史上的佳話。

    可見,寫出好詩詞的人,不一定要有不同常人的天分,但是一定要有推敲般的勤奮。

    有些人的確有文學天賦

    不可否認,有些人的確有文學天賦。這樣的人有很多,以唐朝為例,我們可以羅列出一大串名字:

    初唐的王勃,七歲寫詩名震天下。駱賓王,六歲寫的《詠鵝》,至今還是小學課本必選必背的古詩。

    盛唐的杜甫,也是七歲時因為詩歌和書法寫得好,而有了神童的稱號。李白,就不用說了,他的想象力至今無人能及。王維,少年時代就有才名 。

    到了中唐,”詩鬼“ 李賀橫空出世,少年時代的才名就天下聞名,白居易也是一樣的少年就有才名。

    晚唐的李商隱,文學才華很小就顯露出來。

    這些人的確有不同常人的天分,就是文學天分。

    更多的人是沒有天分,而靠的是自己後天的勤奮

    天才畢竟是少數,但大多數的文學家,賈島靠的是後天的努力。

    和 賈島同時代的孟郊也是考勤奮寫出好詩句,他們寫詩很苦,所以被稱為“苦吟”詩人,韓愈,柳宗元這些著名的詩人,雖不至於“苦吟,但是勤奮是不用懷疑的。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這不止適用於科學家,也適用於文學家。只要你喜歡文學,後天也夠努力,一定會寫出好的詩句來,

  • 3 # 青依yy

    我很崇拜那些能寫出膾炙人口好詩詞的大神們,尤其是古人,如李白,蘇軾,白居易,杜甫等,他們的詩讓我們讀來堪稱經典,美妙絕倫。

    有的名著裡的詩句讓我們愛不釋手,尤其是《紅樓夢》中的詩句讓我們流年往返,永不生厭!真是對曹雪芹老先生的詩情有獨鍾,那些名詩一直陪伴著我們的生活,如: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只聞新人笑,不知舊人淚………等等,都是吾愛,不得不佩服曹老先生不但是文學大師,而且是浪漫詩人!我曾想過,古人那麼好的賦詩才華,後人為何無法超越?是不是他們有不同於常人的天分呢?

    我們不可否認,天生聰穎和遺傳敏感多情的性格對寫詩有一定先入為主的優勢!在某種程度上給他們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寫詩先天條件。

    唐朝詩人白居易三歲識字,五歲湧詩文,十來歲就能寫詩,除了聰明外,他起步早,對文學運用熟煉,經歲月打磨,對文字有了熟練駕馭能力,對文字就好象天生就敏感一樣,寫出的詩也就能引起讀者共鳴,我們因此就認為他有不同常人的天分,再加上他個人思想境界也達到了一定高度,對詩歌藝術認識程度也高,所以白居易就能寫出優美的詩詞!

    詩歌是雅文化,是創意性文學,它的格律美,韻律美,意象美,空間美,思維美,這些是它有別於其它文體的基礎特質!

    詩歌它有豐富的情感與思想語言精煉,形象音調和諧的特點,運用起來也是靈活多變的,有誇張,重疊,跳躍等是它特有表現手法!

    從詩歌裡能見一個民族和個人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能反映出一個人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對社會進步是有益的,能給人振奮和信心,溫暖與力量,有的人寫出了博愛與無私,把情感作為詩的生命,把意境作為詩的名片,把獨特的智慧與美感作為詩的靈魂,為忙碌而疲備的人們奉上最美的精神食糧!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哪怕我們沒有天分,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也能寫出好詩句來孤芳自賞,自娛自樂!

    如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心浮澡,大多數人在追求物質生活,人們的心情很難沉靜下來!

    但生活需要Sunny,需要詩意,腹有詩書氣自華,生活裡含詩,是幸福感的一種重要體現!

    讓我們用詩去救贖靈魂,反觀現實,正視自身,慰藉苦難,溫暖人心吧!

  • 4 # 周大眾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關鍵是多讀書,記得我大學同學衛東,我們在喝酒聊天的時候,他靠在床上讀詩詞,我們在街上溜達的時候,他在校園裡坐著,讀詩詞。

    有次我們硬拉他一起喝酒,他喝到一半,要大家一起做遊戲,叫詩詞接龍,結果,一桌人跑了一大半……

    畢業後,衛東到報社當了編輯,經常發表文章,文章很出彩,常常有精妙之詞出現,所以,多讀書,多研究研究詩詞格律,必定會進步的。

  • 5 # 靜流如歌3888

    寫出好詩詞的人,確實需要一些跟常人不同的天分,這個天分不是別的,是對語言文字的審美趣好。

    大千世界,人們的興趣愛好五花八門,天賦也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會具有自己的短板,比如,明熙宗皇帝,就是喜歡當木匠,喜歡鋸子鋸木頭的聲音,你讓他寫詩他是打死也寫不出一句來的,但你讓他做傢俱,他甚至能發明摺疊床這種高階的傢俱。

    而南唐後主李煜,皇帝當到被別人把寶座搶走了,變成了階下囚,還揮筆寫下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絕世佳作。

    因此,寫出好詩詞,跟個人的天分有非常巨大的關係。

    語言天賦高的詩人,寫詩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自然,不必刻意而為,隨口胡謅幾句,往往就能夠成為千古名句,比如,六歲的駱賓王,聽見鵝在河裡叫,隨口說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單純而極富童真的情趣。

    而少年白居易,16歲時,想到京城裡去當“西漂”,就拿著自己寫的詩去拜訪老詩人顧況,顧況就開他玩笑說:“長安物貴,居人不易。”意思是說,你叫白住著容易,京城這個地方物價高,恐怕住下來不便宜啊,但等他讀到《咸陽原上草》這首詩時,驚得趕忙收起輕視之心,感嘆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難?前戲言爾。”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悽悽離別情

    16歲初中剛畢業的年紀,寫的詩驚到了作協副主席一樣。沒點天賦是不可能的。

    但天賦是其一,詩人的成績有多高,跟他的個人藝術修養,人生閱歷,是分不開的。宋代的大詩人蘇東坡,一生寫了兩千七百多首詩,他的筆觸展示了宋代的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讀東坡的是就像展開了一幅琳琅滿目的藝術畫卷,“未詣其盛,至坡公始以其才涵蓋古今”,

    蘇東坡這個人,是個文人裡最有風骨的豪傑,少年以才情入仕途,其才華引起整個宋朝社會的轟動,特別是得到文壇老將歐陽修的讚許,文名更是轟動朝野上下,以至於在高考生中流傳著“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的謠諺。

    可見蘇軾的詩詞是靠天分打下的天下。

    蘇東坡是個真性情的君子,少年時,“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的豪情壯志,打算在朝堂之上建功立業,不成想,當到了朝堂之上,在權臣傾軋的政治博弈中,他只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所以被變法新派的王安石王宰相所不容,於是被貶到黃州的某個村裡去當民兵連長,也就是團練副使。當王安石被貶,新政被廢之後,朝廷重新啟用以為他是守舊派時,他又說這個新政裡面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於是再次被廢,官兒越當越小,整個一生都被貶官上任的路上,幾乎走遍了祖國的所有大好河山,足跡遍及天涯海角洪荒蠻貊,飽經了政治升沉,結識了各個階層的人士,瞭解了官場黑暗,體察風土人情,擴大了視野境界,所以官越當越小,詩越寫越多,而且歲數越大寫的詩詞越是“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若是蘇東坡沒有這麼豐富的閱歷,就不會有涵蓋古今的偉大藝術成就。

    所有,寫出好詩詞的人,不但需要天賦,還得需要後天的積澱。

    另外,寫出好詩詞的人,還得有對詩詞這種藝術形式的由衷的熱愛。

    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譬如,李長吉李賀,對詩詞的熱愛幾乎到了入魔的境界,每天早上騎著驢,領著一個小書童出門,背上揹著一個綢子包袱,一邊走路一邊向靈感向大自然要詩句。遇到一句好詩句,就寫下來扔進錦囊,邊寫邊往包袱裡塞,到晚上回來,包袱裡塞滿了詩句,回來後加以整理,變成一首首詩歌,他奶奶都有點心疼孫子了,嘆息道:唉這孩子,是要把心嘔出來寫詩啊。

    李賀的成績據說感動了老天爺,老天爺建了一個白玉樓,招他去給白玉樓寫“記”。李賀卻覺得自己還有幾首詩沒寫完不願意去,但天命難違……不知這事兒真假。

    但這個李長吉也是有天分的,他七歲寫的《高軒過》一詩,曾經把韓愈都給嚇到了,認為他是個上天派來的奇才。

    《高軒過》

    華裾織翠青如蔥

    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

    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

    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

    元精炯炯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

    筆補造化天無功

    厖眉書客感秋蓬

    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

    他日不羞蛇做龍

    這是寫的韓文公來訪時的情景,一個七歲的孩子,要是沒有點天分,別說寫,你就是到七十歲,還會有好幾個字不認識呢。

    後天勤奮的例子,還有就是這個賈島小和尚了。

    賈島,字浪仙,他的名字叫賈無本。少時家貧出家為僧,但卻不好好唸經,痴迷上了詩歌。本來沒什麼才情天賦,別人寫詩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而他吟詩則如母雞憋蛋,極盡痛苦。但他苦吟的精神卻十分勵志,所以為後人當做後天努力的典範。

    先看看他這首勵志苦吟的詩是什麼吧:

    自注

    一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若不賞

    臥歸故山秋

    意思是說,我吟了一句詩,憋了三年才憋出來的一個好句子,要是沒有人喝彩的話,我就回老家掰玉米棒子去了……當然那時玉米棒子還沒引進唐朝。

    那麼他苦吟了三年的那句詩是什麼呢?這首自注比較有名,而他自得的三年功夫憋出來的句子,卻很少有人知道。那兩句是:

    獨行譚底影

    數息樹邊身

    這兩句詩吟了兩年才吟出來,自己走到水潭邊看見自己的影子,閒著沒事在樹邊數著喘了幾口氣兒,至於那麼難嗎?

    賈島,在文壇上名垂青史,正如他的本名是做的“無本生意”,更帶著許多運氣成分,我的“陰謀論”的毛病一發作,更覺得他是搞了一個拜師的把戲而已,像現在北漂的書法家們,拿上幾百萬的鈔票給田英章,然後田英章夫婦坐在那裡等著磕頭蓋章,拜師禮成,從此揚名立萬兒一樣,

    未免帶著一分惡俗與八分銅臭,剩下的一分兒是名人軼事而已。

    賈島本來在洛陽城東的小廟裡當和尚,吟詩入痴,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退朝回家的的大文豪韓愈行走在官道上,坐在轎子上閉目養神,突然聽到吵吵嚷嚷的聲音,就問是何事,屬下稟報說,有個小和尚騎著驢子硬創儀仗,跟著了魔似的,一邊趕路還一邊比比劃劃,問他為何這麼冒失,他說他在想一句詩,太過專注所以冒犯。

    韓愈一聽,對這個小和尚很感興趣,就叫到眼前來問詢,賈島告訴韓愈,我是在想,這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這句詩裡的一個字,是用“推”好呢,還是用“敲”好呢?韓愈沉吟了半晌說:用“敲”靜中有動,有聲有色,讓這首詩更有文采。

    於是,中國文壇的歷史上,留下一個關於修改文章很用心的成語,叫做“反覆推敲”,但你仔細去尋找那句詩的意境,你會發現這個佳話,也僅僅是因為韓愈對賈島的知遇之情的溫暖。

    因為,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描寫的是一個沒有鄰居,住在荒村野廟裡的和尚,深更半夜的回來,輕輕的推開廟門,怕驚飛了樹上睡覺的鳥,還是比較符合情理的,但改成“敲”,這個獨自居住的和尚,是為了敲門嚇鳥呢?還是為了敲門嚇鳥呢?還是為了敲門嚇鳥呢?孤僧冷廟,夜半歸僧,敲門給誰聽?不會是小廟裡藏著一個妹妹吧?唐朝不是現在,要是有這種和尚藏美眉的有傷風化的事情,還不抓起來亂棍打死?

    所以,關於能寫出好詩詞的人,還是需要跟常人不同,要有一定的的天分的,但是,光有天分也是不行的。

    王安石有篇文章叫做《傷仲永》,說的是有個叫仲永的孩子,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到五歲時還沒見過文具是什麼樣子,有一天突然哭著鬧著要書寫文具,他父親就覺得好奇,給他借來了紙筆硯墨給他,他就寫了四句詩,說是寫詩能夠養父母。他爹收了他的詩,因為不認識字,就去找鄉里的秀才看看,秀才一看,寫的還真是有模有樣的,就去驗證他寫詩的才能,結果是隨便給他指個什麼事物,即興就能做出詩來,一時間小城裡的人都覺得是個奇事兒,也都以賓客的態度對待孩子的父親,或者讓他表演寫詩,然後施捨給他父親一些錢財,但他父親只是利用他去賺錢了,每天扳著他去給人表演,並沒有舍下本錢讓他去學習,所以,這個仲永到了十二三歲,就再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來了,再過七年,到了二十歲左右,則“泯然眾人矣”,掉到俗人堆裡找不到了。

    王安石真認識這個叫仲永的孩子,所以為他惋惜,寫下這篇《傷仲永》。

    可見,生而知之者可能會有,但後天不努力,就只能是耍點小聰明,最後不學習,不能從生活中為自己的才華汲取營養,也就會水乾魚淨,江郎才盡了。

  • 6 # 言者青青

    能寫出好詩詞的人肯定是具有不同常人的天分。

    自古以來,流芳百世的好詩詞都是不同常人的有思想有文化的人留下來的,遺憾的是,那些不會寫字,但是很有天賦民間詩詞作者,留下來的很少很少。

    為什麼能寫出好詩詞的人與眾不同呢?

    詩詞本身就不是常人能駕馭的。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特色告訴人們:寫詩詞必須要識字,會寫字,這是最起碼的。即便識字,會寫字也不一定能寫出好詩詞。

    寫出好詩詞,需要天賦,也就是我們平時掛在嘴上的“天分”。如果一個人再有文化,認識字再多,甚至也會寫詩詞,但是仍然寫不出好詩詞來的,甚至不會寫。

    詩詞是寫意境的,不是文字的積壘,華麗詞藻的堆積。詩詞包含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但是,兩者都離不開意境,也就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以宋代為例:宋代浪漫主義詩詞作者蘇軾,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寫的都是豪放的氣勢意境與心境;而現實主義詩詞作者黃庭堅卻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榜樣,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他的代表作《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念奴嬌·斷虹霽雨》《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充分反映和表達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現實主義意境和心境。

    透過以上分析,能寫出好詩詞的人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他們具備天賦,天分,這是常人所無法比擬的。

  • 7 # 小胖聊一聊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華羅庚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是否有天分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1、這個人能做出好的詩詞可能與本身具有天分才能或者遺傳的原因有關;另外一方面就是後天靠自己的勤奮努力養成的天分,天分這種東西真的很重要,但是前提你只有天分,後期你不去努力的學習鑽研,天分這種東西也不會永遠跟隨你,雖然有的人在某些方面不具備天賦異稟,但是通過後天的勤奮努力,最終也成為某領域的佼佼者。俗話說:“勤能補拙”,我覺得這也很重要。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公元825年,唐敬宗將杭州刺史白居易調任蘇州刺史,蘇州是唐東南地區最大的州,地方事務繁雜。白居易上任後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很快就熟悉當地的情況,整頓吏治,贏得老百姓的好評。他認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

    貝多芬也是如此,作為一個音樂家,雖然他的耳朵聽不見聲音,可是他付出了比別人多萬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再重新來過。他就是這麼的勤奮,這麼的堅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音樂家!這成功的奧秘是什麼?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勤奮!

    中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著天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著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含情脈脈!

    總之,具備天分雖好,但是也要靠自身的勤奮努力、自強不息!兩者缺一不可。

  • 8 # 木頭奶奶

    能寫出好詩詞的人,是否有不同常人的天分?我認為還是有的。

    首先要寫出好詩詞應該具有一些基本的特質。

    1.要有對詩詞的熱愛,也就是愛好。俗話說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愛上了某種東西,某個專案,或者某個領域,那他就會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思考、去浸淫,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願意去克服去承擔。這份熱愛其實有很大程度就是先天的。比如我個人喜歡唱歌,我的大部分時間就是一個人聽歌、看歌唱比賽、學習唱歌,不用別人要求或監督,很自然、很樂意,甚至節約其它時間投入到這分熱愛當中,不求結果和報酬。而有的人刻意去培養這種熱愛,往往堅持的時間不長,很容易半途而廢。比如我學習畫畫,雖然認為很有必要,卻堅持不久。

    2.要具有好學和勤奮的品質。不管學什麼東西,最主要就是要多看、多讀、多練,還要多思考。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特別是寫詩詞,要儘量多看前人的作品,尤其要多讀,在朗讀中更能感受到詩詞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更容易讓我們出口成章。就像唱歌一樣,沒有唱出聲來,你很難知道效果如何。

    3.多與他人交流。“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如果你一直不敢把自己寫的詩詞拿給別人看,那你的進步就不大。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聽取和總結別人的意見,都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你聽了別人的意見後對自己才會有促進和幫助。

    4.要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比如有人天生比較感性,特別容易傷春悲秋,一到下雨天就想得特別多,一聽到別人的故事就能感同身受,這種人的性格一般都是天生的,由於他們的感觸特別多,大概也更容易寫出詩詞來,這樣的詩詞也往往充滿情懷,更容易打動別人。

    5.要善於把生活經驗加入詩詞中。當然這點並不是絕對的,也有小小年紀對生活就有很強的洞察力,小小年紀就能寫出好詩詞的。比如唐代的駱賓王七歲就寫《詠鵝》,王勃十四歲寫《滕王閣序》等等,還有不少詩人在少年時期就寫下了不朽的詩作。我們說詩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所以要寫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自然要有生活的經歷才能化為自己的感觸寫進詩裡,這樣更能打動讀者。

    透過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看出,寫詩詞,特別是要寫出好詩詞,確實要有不同常人的天分。

  • 9 # 貝妮雙子

    好詩詞,好到一定程度,其實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不論是韻律、含義還是詩詞構築的場景,帶來的畫面感,都讓人拍案叫絕,就像一幅精美的畫一樣。

    涉及到藝術層面價值的東西,往往真的是需要看天分的。

    遇到過一個美院畢業的老師,她就說過,畫畫這個東西,你要真想專門畫畫,成為畫家,那還真得看有沒有天分。哪怕是美育專家戴亞楠也在《生命的合夥人》這本書中說過,任何孩子都可以培養他對藝術的興趣和能力,只有往畫畫這條專業的道路上走,才需要天分。

    那所謂天分,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可能跟高度敏感者有些類似,有專家研究過,高度敏感者大約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他們天生就擁有更多的神經連線。他們可能會感受到一般人不容易感受到的味道、聲音、色彩、觸感等等。或者在同樣程度的刺激下,他們感受到的程度會更強烈。

    而在詩詞方面有天分的人,通常感受力也是非常驚人的,在普通人眼裡感覺很平常的東西,他們卻能有超常的感受和聯想,於是才能轉化成文字表達出來。

    比如,顧城有首名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黑夜、眼睛,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物,可他就能想得出這樣的聯絡。

    再比如,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一首詩,講的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物,但串聯起來,就成了千古絕唱。

    所以,在我看來,其實那些有天分的藝術家,在腦海裡就是有常人所沒有的連結能夠產生常人想不到的想法和創意來,只不過,擅長寫詩詞的人,他的表現形式是詩詞;寫小說的人,他的表現形式是小說;畫畫的人,表現形式就是畫畫。

    那麼,如果這麼說的話,沒有天分的人,是不是就不該去做什麼詩詞、寫什麼小說,或者畫什麼畫了呢?

    那當然也不是,俗話說勤能補拙。任何能力都是可以經過不斷刻意練習去提升的。《終身成長》這本書裡面講到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我就特別贊同。因為天分再好的人,如果他不去反覆研究精進,那麼他也不可能有高的造詣。相反,一個人資質平平,但反覆研究精進,也可能會成就斐然。

    這就好比打遊戲一樣,比如一個角色的基礎分是0分,但是隻要不斷去練,它可能會練到8分、9分。但如果一個角色的基礎分有5分,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去練,可能就只有7分。但同樣往一個方向努力,天分高的人毫無疑問會前進得更輕鬆。

  • 10 # 歲熒鎮庚辰

    可別想要這種“天賦”。

    因為能寫出這樣的話的人,幾乎都是處在不同的壓迫環境之中。比如蘇軾,他的一生,可謂是一波三折,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再比如倉央嘉措,他能寫出情啊愛啊的詩句,就是因為憋的,一個身體健康的男孩子被迫不讓談戀愛,荷爾蒙爆棚怎麼辦?

    只有在“死亡威脅”下才能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寫作靈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杜伊斯堡離義大利米蘭遠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