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經遇見北緯
-
2 # 食傷生財
唐朝是個多民族融合的朝代,萬邦來朝!同時還有很多外邦在唐朝做官,例如安祿山就是胡人,其父親粟特人,母親突厥人,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唐朝不修長城是和其民族開放政策有關!中央王朝直接派官吏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長城意外的廣闊地區都是唐朝的,強漢也是如此,沒有必要修長城。如今的長城主要是明嘉靖和萬曆修的,主要防禦蒙古和滿清的。
-
3 # 御史而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就開始修建長城,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趙國、燕國,到統一六國的秦朝,以及漢朝、晉朝、北魏、隋朝、宋朝幾乎都非常重視修建長城,尤其是後面的明朝,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就是明朝修建的。
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只有三個朝代沒有修建長城,一個是唐朝,另外兩個是元朝和清朝,而元朝和清朝本身屬於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不修建長城可以理解,為什麼唐朝沒有修建?肯定不是因為沒錢,因為唐宋屬於中國歷史最富裕的兩個朝代,那原因何在?
第一,唐朝建立之後,慢慢發展成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派李靖攻破頡利可汗,定邊逐北,掃清邊陲,被北方各國共奉為“天可汗”,威名遠播,萬國來朝,所以當時北方對唐朝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自然而然沒必要浪費人力物力修建長城,就算修好也沒太多的作用,而當時唐朝最大的威脅是西南的土蕃,後來我們也知道,文成公主入土蕃和親,唐朝與土蕃交好,降低了這種威脅。
第二,築長城是一項特別大的工程,據歷史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的勞動力修建長城,裡面還有30萬的軍隊,可謂耗費大量人力。強盛時候的唐朝,大舉擴張,開疆拓土,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且李世民認為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比修建長城更管用,並且排李勣鎮守幷州十六年,令突厥不敢南下,這種效果勝過了長城。
-
4 # 逆鐘掠影
唐朝之所以沒有修築長城,有很多方面,但是沒錢肯定是不可能的,從唐軍對日本的海戰中就可以一窺究竟。唐軍當是一萬兩千人,配備基礎裝備——唐刀,一萬口,當時一把唐刀要二十兩紋銀!可想而知當時唐王朝的富有!
既然排除了資金問題,那麼唐王朝之所以沒有修築長城的原因最終是什麼呢?當然和唐朝的強大以及對待北方少數民族的態度有極大關係。首先是民族政策:唐朝民族的政策:
唐朝政府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採取“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開明政策。透過實行①加強對邊疆的管轄,設定行政機構②和親③冊封④戰爭⑤會盟多種措施措施,加強了中央王朝對各民族地區的管轄,漢族與邊疆民族的的交往空前頻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遼闊,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及南海。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唐代是少數民族與中央王朝關係最為融洽的一個歷史時期。唐高祖李淵在建國第二年就下詔全國,對少數民族“申好睦”,奠定了唐代民族友好政策的基礎。唐太宗李世民秉承父旨,進一步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盡力摒棄以大凌小的華、夷之見,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普遍擁戴。
唐朝統治者之所以能實行這種民族友好與民族平等的政策,其原因除了穩定政權的因素之外,還在很大程度上與李氏家族有著極深的少數民族淵源很有關係。首先,李家的先世數代曾在鮮卑人建立的北朝政權中做官:唐高祖李淵的六世祖擔任北魏的弘農太守;五世祖擔任金門鎮將;曾祖是鮮卑軍隊的幢主;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擔任太尉、佐命大臣,受賜鮮卑姓“大野氏”;李淵的父親李明官至鮮卑人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王朝的安州總管、唐國公。其次,李氏的母系也有數代是鮮卑婦女:李淵的母親是北周獨孤信第四女,獨孤信裔出鮮卑拓跋氏;李淵的妻子竇氏是北周竇毅的女兒,竇姓實際上就是鮮卑族的紇豆陵氏;李淵的兒媳李世民之妻長孫皇后,“其先魏拓跋氏,後為宗室長,因號長孫。由此可見,唐代的三個開國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少數民族女子所生。同時,李氏宗族的女子也有很多嫁給了少數民族首領,僅唐太宗一人,就前後把兩個姐妹和六個女兒嫁給了鮮卑貴族另外,在李家反隋建唐的過程中,少數民族的支援也起了很大作用,不僅唐初開國元勳的文官武將中不乏少數民族,連遠在塞外大漠南北的少數民族首領不少也與李世民結拜成兄弟。這樣,唐初的幾位皇帝對少數民族的感情就深厚一些,歧視就少一些。“參天可汗道”正是在這種良好的民族關係的背景下,形成動議、開工興建並迅速完工的它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民族團結的一個象徵!
從唐王朝的強大和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上可以看出,北方几乎有矛盾可言,當然中央政府自然也不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修築不切實際的長城啦!
-
5 # 薩沙
這是因為唐朝北方的強敵已經被打垮,不構成威脅,沒有必要修建長城。
隋朝時期,隋軍就對於北方大漠主人突厥,持戰略進攻的勢頭,連續擊敗突厥騎兵。
但隋亂給了突厥很好的機會,他們一度南下直逼長安,李世民要自己去單騎退兵。
不過,大唐的國力和軍力大大超過突厥,李世民時代就已經派大將李靖,打垮了大漠主人東突厥。
由此,大漠的強敵被掃清,殘敵不構成威脅,那麼長城也就沒意義了。
蒙古高原的自然條件惡劣,牧場有限,無法容納很多人口。如果單純的放牧,這裡最多養活一二百萬人,成年男性不可能超過30萬。
東突厥滅亡以後,大漠暫時被回鶻人控制。
公元744年,回鶻懷仁可汗聯合唐朝擊敗後突厥,一統北方草原鐵勒諸部。
回鶻實力同突厥不能相比,相當虛弱。它和大唐關係很好,雙方數代通婚。
大唐為了消滅大漠的威脅,一度強令回鶻人進入長城以內,幾十萬回鶻人由此漢化。
回鶻人逐步離開大漠,取代他們的是黠戛斯,也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人。
黠戛斯實力更弱,大唐皇帝甚至不願意冊封他的領袖為可汗。黠戛斯對唐朝夠不成任何威脅,後期也是很快被契丹人奴役。
在唐代由於對北方大漠始終保持強大的戰略攻擊,北方威脅是很小的,那就沒有必要修防禦用的長城。
-
6 # 天龍論史
因為唐朝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即使面對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也是從來沒有處於下風過。後來即使發生安史之亂,但是北方的各大藩鎮實力依然很強,足以對付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唐朝用不著修長城,並不是沒有錢。
中國古代在南北朝的時候,北朝就是相當強大的存在,周邊的遊牧民族本不是中原王朝的對手。後來由隋朝統一中國,隋朝打北方最大的威脅突厥簡直跟玩似的。無論是隋文帝還是隋煬帝時代,都沒有給突厥以任何機會,那時候隋朝的軍隊屢次出擊,數次大敗突厥,突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能仰望隋朝。
突厥真正成為了中原王朝的禍害,是在隋末唐初的時候,那個時候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整個國家處於分裂的狀態,所以給了北方的遊牧民族與可乘之機。那時候突厥確實非常的囂張,經常入侵中原王朝,掠奪各種物質和人口。但是到了唐朝統一天下之後,突厥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
唐太宗登基稱帝后兩年,就派大將李靖率軍攻打突厥,最終幾乎滅掉了突厥。後來突厥雖然還存在,但是已經沒法像唐朝初年那樣威脅唐朝了。後來北方又興起諸多少數遊牧民族,但是這些都無法對中原王朝形成多大的威脅。在唐玄宗的時候,那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唐朝在北部邊疆設立九大節度時,但是也給中原王朝帶來了禍害。
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舉兵造反,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唐朝花了8年時間,最終才平息了安史之亂,但是唐朝一直到滅亡都處於分裂狀態。不過唐朝即使處於分裂狀態,分裂中的各大藩鎮實力依然很強大,足以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所以這種情況下,唐朝也用不著修長城去防備北方的遊牧民族。
-
7 # 君山話史
在中國歷史上,修長城主要是為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有長城存在,遊牧民族要大舉南侵就存在一定的障礙。然而,在唐朝卻沒有大修長城以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其中原因,與大唐帝國積極進攻代替消極防禦的戰略有重要聯絡。唐朝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上,採取的是硬碰硬的方針,只要你敢胡來,就把你消滅。這一戰略的制定,與唐太宗李世民有直接的關係。
第一,唐太宗反對修長城,以積極進攻代替消極防禦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突厥興兵南下,劫掠大唐邊關。對於剽掠如風的突厥騎兵的犯邊,大唐帝國的一些官員憂心忡忡,他們向唐太宗李世民建議,重修古代的長城,以漫長而堅固的城牆,來抵禦北方的鐵騎,同時徵調更多的守戍部隊,駐防於邊塞的堡壘。
然而,對於修長城的建議,唐太宗李世民一口拒絕,他回答說:“突厥災異之象不斷,頡利可汗不僅不積累恩德,反而越發的暴虐無度,甚至骨肉相攻,其滅亡只在朝夕之間。我正要為諸公廓清大漠,哪裡用得著勞民傷財以修邊境的堡壘要塞!”
依託長城與堡壘,只是消極之防禦;在唐太宗眼中,最佳的防禦,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直到把敵人打趴在地,這才是積極的防禦,築城修堡,絕非上乘之道。
可以說,在大唐建國之初,就建立起這種以積極進攻代替消極防禦的總體戰略。這一戰略,從唐初到盛唐,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第二,唐太宗與唐高宗時代的對外經略唐太宗以實際行動,證明積極進攻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一個偉大而強大的國家,根本不必以長城作繭自縛。
唐太宗並不是空談家,很快變現自己的承諾。貞觀三年,他以李靖為總司令,統率十餘萬大軍,六路出擊,最終生擒頡利可汗,滅掉北方強大的敵人突厥。貞觀九年,李靖出征吐谷渾,吐谷渾降。貞觀十三年,唐太宗以侯君集西征,滅高昌,設安西都護府。貞觀二十年,唐太宗以李世勣北征,滅薛延陀。
唐太宗去世後,唐高宗仍奉行其策略。顯慶二年,蘇定方西征,征服西突厥;龍朔三年,劉仁軌平定百濟;乾封三年,李世勣滅高麗。
從以上一系列重大戰爭可以看出,大唐帝國的軍事力量之強大。故而大唐帝國根本不屑於採取修長城的方式,來鞏固邊疆。
第三,大唐帝國在北方修築的三座受降城大唐帝國雖然沒修築長城,但在唐中宗時,曾在北方修築三座受降城。
這裡簡單說一下修受降城的背景:
高宗後期及武則天時代,大唐帝國的軍事力量出現嚴重的滑坡。此期,吐蕃異軍突起,突厥勢力死灰復燃,契丹成為一大外患。在嚴重外患面前,大唐(或大周)帝國的刀鋒不再鋒利。
唐中宗繼位後,大唐名將張仁願上書,請求在黃河北岸修築三座受降城,以作為抵禦突厥騎兵南侵的橋頭堡。這個計劃遭到另一位名將唐休璟的極力反對。唐休璟認為,在漠南地區築城,工程量極大,轉輸困難,倘若以後被突厥人所奪取,防禦的橋頭堡將成為突厥人進攻的前哨。
張仁願再次上書,強調修築三座可以相互呼應的受降城,對於大唐帝國的邊境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最後,唐中宗批准了築城計劃。
這三座城分別稱為西城、中城與東城,每座城的間隔為四百里,均建於關隘要道、地形險要之處,三座城一旦受到敵人的攻擊,也能夠互相接應,受降城的建成,使大唐的疆界向突厥境內推進三百餘里。張仁願又設定了一千八百座烽火臺,以觀察和及時傳遞突厥人入侵的動向。
受降城的建成,對於大唐北疆的穩定,的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是一項傑出的防禦工事。但是,最傑出的防禦工事,仍然是消極的防禦,最積極的防禦,就是進攻,直到將對手打垮,就象當年唐太宗所說的,要廓清漠北,何必勞民傷財去修長城堡壘呢?
因此,修受降城的工程量儘管不如修長城,但也見證了大唐帝國的低谷期。
-
8 # 西府趙王爺
不是沒錢,是沒必要,要修也該突厥人修啊!
古代修建長城的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等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擒擾,和開闊西北邊疆、加強咸陽與中原邊境之間的聯絡、保護商旅往來。
一旦匈奴侵犯邊境,國家便要派出大批軍隊去抗擊匈奴,但匈奴一向秉承“打不過就跑”的戰略方針,你來他退,你退他進。
從長久來看,如果將數十萬部隊安置在北方邊疆地區防禦匈奴,那麼軍費和軍糧就是一筆鉅額的開支,這筆開支會給國家經濟帶來沉重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修建永久性的防禦建築,是最省錢、省力的做法。
總體來說,長城是為了防禦外敵、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的統治而設計建造的,主要針對的是居無定所、茹毛飲血、打完就跑的匈奴、鮮卑和其他外族勢力的不斷侵擾。
在唐朝之前,漢武大帝平定河南之亂,使匈奴失去了“河南”這塊入侵中原的跳板。又發動抗擊匈奴的漠南之戰,將匈奴趕回漠北。此後,河西之戰消滅匈奴3萬餘人,漠北會戰消滅匈奴9萬餘人,匈奴的勢力被最大限度的削弱,漢武帝趁機在河西走廊設定了敦煌四郡等防禦性部署,徹底將匈奴困在了物質匱乏、冰天雪地的苦寒漠北,漠北地廣人稀、氣候惡劣,對匈奴的畜牧業發展極為不立,從此匈奴便一蹶不振,無力入侵中原。當然了,北方少數民族眾多,打跑了匈奴,還有鮮卑人、突厥人、契丹人等等!
比如在東漢後期,隨著匈奴主支的覆滅,盤踞在東北地區的“鮮卑”就開始崛起,並一度成為了中原大地的主宰。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便是鮮卑王朝。甚至於後來的隋朝和唐朝,都有著鮮卑血統。
當然了,隨著鮮卑人入主中原,北方又崛起新的草原霸主,那就是突厥!
突厥當年很猛的,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號稱控弦之士上百萬,乃是隋唐年間,中原王朝的最大對手,其勢不弱當年的匈奴!
隋煬帝曾經被突厥打哭過!
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而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突厥趁機發難,在中原北部地區肆意劫掠,發了一筆橫財,實力大增。唐高祖李淵在起兵之時也要向突厥俯首稱臣。
“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李世民執政之後,突厥屢次犯邊,大臣們勸誡李世民修築長城防禦突厥。李世民思來想去,認為修築長城雖然是個好辦法,但是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長城只能保護國家一時之安,如果任由突厥發展下去,將來一定會成為唐朝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權衡再三,決定對突厥發起主動出擊,李世民拜李靖為將,設六路大軍消滅突厥,唐朝部隊把不可一世的突厥大軍按在地上摩擦,李靖將軍乘勝追擊,直殺到了突厥的老窩,唐軍將領張寶相活捉突厥王,一勞永逸的解決突厥的威脅。突厥被滅後,契丹勢力趁機崛起,唐朝人還是不修長城,而是把契丹、吐蕃、高麗、回紇輪番揍了一遍,幾乎是往死裡揍…回紇部直接滅亡,生生的把盤踞在中原邊疆的幾大少數民族揍得俯首稱臣。
以竊.格瓦拉的名言來評價唐朝人再適合不過了:“建長城?這輩子是不可能建長城的。”
一方面,以唐朝人這種“能動手,儘量別廢話”的性格,長城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另一方面經過漢、隋兩代的統治,漢族的軍事技術,經濟發展、政治制度已經高度發達,外加上李世民是一位心懷雄才大略的聖主明君,更加會消滅異邦之患,為後世子孫建立和平盛世。
康熙皇帝說得對,駐長城不如駐民心,強盛的國家就是最好的長城。
-
9 # 蕭武
唐朝不修長城,和錢沒什麼關係,而是在該修的時候認為自己不需要,等到認為自己需要修的時候,已經沒有能力修了。
安史之亂之前,唐朝經過長期的軍事打擊,已經將突厥基本上征服了,這也是唐朝中前期的版圖看上去特別大的原因。因為那些地方都是突厥遊牧的地區,而這些地區都已經名義上臣服於唐朝了。之後,唐朝在這些地方設定大量的羈縻都督府,並駐紮了一些部隊,進行管理。在這個時期,從唐朝的角度來看,長城本身就是用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既然遊牧民族都已經臣服了,當然就沒有必要修築長城了。
實際上,從成本來看,修長城要比不斷的發動遠征進行軍事征服的成本大多了,也就是花錢多多了。但唐朝從太宗到高宗,以及後來的玄宗,都認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對付遊牧民族最好的辦法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征服,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邊疆威脅。所以,從太宗道高宗,以及後來的玄宗,只要國內比較穩定,就會調發軍隊,進行大規模的遠征,最遠的時候甚至已經迫使波斯臣服,整個中亞地區都向唐朝臣服。
但經過前期的征服活動之後,唐朝終於不得不承認,遊牧民族的威脅實際上是不可能被一勞永逸的解決的,草原上的部落兼併戰爭是不可能避免的,只要形成一個稍微強大一些的政權,就會對中原形成威脅。這也就是突厥分裂之後,原本已經臣服的突厥返回故地,後來又和唐朝分庭抗禮,唐朝不得不再次進行大規模遠征的原因。因此,到了玄宗時期,開始改變策略,進行防禦和隔離。不過,唐朝採取的措施不是修長城,而是沿著長城線屯駐重兵集團,並把當地的軍事、行政和財政權力都交給鎮守的大將,也就是節度使。
表面上看,設定節度使進可攻退可守,但其實對國家管理體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設計。因為要考慮到邊疆地區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所以都是軍政合一的,並沒有像內地熟郡一樣由文官管理,軍政分途,時間長了,自然容易形成軍閥,如果朝廷政治上比較混亂,內外勾結,就更加容易出現問題了。安祿山之所以能夠發動叛亂,就是因為他在盧龍、范陽一帶鎮守時間太久,又勾結楊國忠,讓朝廷對他疏於防範和制衡,最後尾大不掉。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朝原來的整個國家體系基本上崩潰,只有東南地區仍然保持著安定,整個華北地區都陷入混亂,朝廷完全無力進行有效控制。從華北到朔方,再到河西走廊,整個原來的長城沿線的地帶,東部華北地區成為亂源,自不消說,中間的朔方地區也逐漸成了從西北和北方來的遊牧民族的聚集地,河西走廊也淪於吐蕃之手,吐蕃甚至大舉進攻到關中外圍地帶,連今天的天水和甘南、隴西地區,也成了吐蕃的地盤。
到這時候,唐朝就是想要修長城,也已經沒有能力了,只能坐視整個華北地區失去控制,朔方和河西走廊淪陷,為了平定安史之亂,甚至不得不向回鶻借兵,回鶻出兵幫忙不大,結果卻將洛陽大肆劫掠了一番。整個國家的管理體系,也因為安史之亂的發生,不得不進行全面調整,朝廷雖然仍在關中,但是始終無法得到安定的環境,財賦供應完全仰仗東南,從而導致作為朝廷特派官員的轉運使成為路帥,實際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軍事體制上,也不得不從原來的府兵制轉向了募兵制,也就是禁軍,成了朝廷的支柱。
所以,到中晚唐的時候,朝廷能夠實際有效控制的地區,實際上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塊,雖然名義上華北地區的藩鎮和朔方等地,仍然在唐朝的版圖範圍內,但軍事、財政、人事和行政都完全由藩鎮自己掌握,朝廷完全無力進行干預,更不用說河西走廊了。雖然河西走廊後來名義上曾在沙州起義之後重新迴歸唐朝,但實際上歸義軍與唐朝朝廷相互隔絕,完全是獨立自主的,朝廷並沒有能力進行有效控制,這種歸順和華北地區的藩鎮一樣,都只是名義上的而已。也就是說,唐朝這時候實際控制的地區,還沒有北宋大,只比南宋多了關中一塊而已。
因此可以說,唐朝不修長城,是一個巨大的失策。長城作為防禦工事的作用只是一方面,實際上在大規模的軍事入侵面前,真正起防禦作用的仍然是軍隊,而不是長城本身。長城能夠做到的,只是將邊境地區的遊牧民族的日常性的入侵隔離開來,使朝廷的行政管理能夠在長城以內有效進行,避免將這些地區完全軍事化管理,從而變成軍閥割據的源頭。所以,明朝前期多次對草原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企圖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但最終還是在中期回到了修築長城的辦法上來。
從這個角度說,修築長城不僅是軍事上的消極防禦,更是為了維護長城以裡地區的有效管理,避免失控的需要。軍事上能否征服是一回事,但征服之後能否進行有效管理,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政府之後不能建立一個長效的管理制度體系,那麼這種征服本身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任何征服都不可能將整個草原地區變成無人區,只要有人繼續在這裡生存,只要遊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就不可避免的會成為中原地區的威脅,這是由農耕時代草原地區的物資缺乏的屬性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那麼清朝也不修長城,為什麼蒙古沒有威脅中原地區的安全呢?這是一個很簡單卻經常被人忽視的原因,就是早在清朝入關之前,女真和蒙古就已經結盟了,蒙古王公在清朝和滿洲王公一樣,都是統治者,蒙古貴族是由清朝用財政供養起來的,所以他們不需要劫掠中原地區,也一樣可以解決物資緊缺的問題。所以,蒙古在清代不僅不威脅中原地區,而且還經常在戰爭時期出兵,協助清朝進行戰爭,是清朝維持統治的重要支柱。
回覆列表
其實唐朝不修長城,並不是修不起長城,而是大唐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鬥中一直佔據上峰。自南北朝時期就雄霸漠北大草原的突厥帝國在隋朝時期一分為二,分裂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位於西域(今新疆)和中亞,東突厥佔據漠北和阿爾泰地區。隋朝時期,隋煬帝一方面開鑿大運河,另一方面大規模修築長城來抵擋突厥人。隋唐之際,東突厥人乘中原混亂,常常南下擄掠。唐朝建立後,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有心要掃除突厥這顆盤踞邊疆的毒牙。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代國公李靖進軍東突厥,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大破突厥十萬鐵騎,俘虜東突厥可汗頡利。東突厥滅亡。漠北蒙古高原第一次納入中國版圖,大唐帝國的疆域向北直到貝加爾湖以北,可以和後世的元朝相媲美。到了公元683年東突厥復國,史稱後突厥。後突厥復國後,不停滴擴張。短短几年時間,後突厥汗國成為一個東到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脈的大國,其疆域基本上恢復到東突厥汗國時期的規模。儘管後突厥復國後仍然一直不停地騷擾唐朝北方邊境。但是唐朝與後突厥的戰鬥中基本上是勝多敗少。因此後突厥一直臣服於唐朝,成為唐朝的藩屬國。所以後突厥並未對唐朝構成威脅,因此唐朝也並未因為後突厥的死而復 生而去修築長城。公元741年,唐朝和在突厥人奴役之下的回紇部落聯合起來滅掉後突厥。後突厥滅亡後,回紇人成為漠北的新主人,建立了回鶻南韓。但是由於回紇的建國有大唐一半的功勞,所以回鶻汗國建立後,繼續對大唐稱臣,成為唐朝的藩屬國。這些都是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前的。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與回鶻由宗主和藩屬的關係,逐漸演化成兩個平等政權的關係。但是兩國之間基本上還是保持和平的狀態。所以唐朝還是沒有修築長城。這種和平的狀態保持了百年時間。到了唐武宗時期,回鶻可汗認為唐朝軟弱可欺,便冒然進攻唐朝,結果被唐軍打得大敗。當時回鶻內部內亂不斷,經過唐軍的打擊之後,更加羸弱。隨後到了唐宣宗時期,唐朝再次進攻回鶻,徹底消滅了回鶻汗國。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唐朝時期那幾個北方遊牧民族政權。東突厥被唐朝滅國;後突厥被唐朝和回紇部落聯合滅國;回鶻被唐朝滅國。唐朝兩百九十年國祚裡,唐朝在對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作戰中一直處於上風。竟然如此,朝廷還有那個必要勞民傷財地去做修長城這種事情嗎?
唐朝這個朝代有一點特殊,它所處的形勢和中國歷史上其它王朝有一點不一樣。大多數王朝的邊疆危機一般都是來自於北方漠北大草原。而唐朝290年的時間裡儘管也是邊疆危機不斷,但是唐朝的邊疆危機偏偏不在北方,而是在南方和西南!!!南方有南詔,西南有吐蕃,這兩個政權才是對唐朝構成致命威脅的所在。唐朝其實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安史之亂以後。漢朝時期的敵對政權只有北方匈奴(後被鮮卑替代)一個;對宋朝構成威脅的政權只有北方契丹(後被女真人建立的金邦替代)一個;明朝時期的敵對政權也只有北方韃靼汗國一個。但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卻要同時面對三個強大政權的挑戰:北方回鶻、南方南詔、西南吐蕃。在這種惡劣的形勢下,唐朝還能堅持了一個半世紀,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唐朝不僅在三大敵對政權的威脅下挺了一個半世紀,而且還把那三個政權全部拖死了。除了上述所講的,回鶻汗國最後在唐宣宗的時候被唐朝軍隊攻滅。吐蕃在和唐朝的作戰中越來越力不從心,走向衰落,最後不得不和唐朝結盟,這就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唐蕃會盟”。三大政權中最可恨的是南詔,南詔的烏蠻(唐朝人對南詔人的蔑稱)最可恨。烏蠻最兇殘,進入唐朝地界後把殺人放火當兒戲,甚至見人就殺。由於南詔傾盡全國之力進攻唐朝,所以也越來越衰落,正是印證了一句話:好戰必亡。唐懿宗時期,南詔組織了最後一場大規模進攻唐朝的戰爭,最後被唐朝擊敗,唐朝不僅擊敗了南詔軍隊,還收復了一度被南詔佔領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唐僖宗時期,南詔開始分裂,最後分裂成了:大長和國、大中國等幾大政權。後來在五代十國的時候被大理國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