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摯諫
-
2 # 搶先精彩預告潤公子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即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公元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為安祿山與史思明,因此事件被冠名以安史之亂,又因為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就是提問者,說為什麼9個節度使卻打不贏此仗的重要原因,因為安史之亂是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應。 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二是統治者內部的矛盾及中央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19年,他在職期間排除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徇私誤國之人,他公開行賄,忌賢妒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更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其二,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上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到了天寶元年,即公元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49萬人佔全國總兵數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到15萬人,而中央軍則人數不僅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戰爭不是個人英雄行為,而是除了將帥有才之外,還要有強大的軍團支撐,中央軍並無任何精銳之師,皆是市井子,弟缺乏戰鬥經驗,而且沒有經過訓練,何有不敗之理?再加上天寶14年,即公元755年11月,唐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兵造反,招楊國忠來商議,而楊國忠卻不謀國,而尋私,導致了郭子儀李光弼,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的主張於不顧,逼得哥舒翰只得出戰。最終連連戰敗,最終丟了長安。
-
3 # 東方小龍
安史之亂,發生在中國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公元755至763年)
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節點,此後大唐王朝便一路江河日下風光不再,雖然此後幾度掙扎但無力迴天。
安史之亂,領導人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因此叫做“安史之亂”,又因為發生在天寶年間又被稱為“天寶之亂”
提問的內容是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為何不敵史思明五萬大軍。
這場戰役史稱“鄴城之戰”。
他的背景是至德二載十月安慶緒在陝郡之戰後逃亡鄴城,後被唐軍圍困,史思明率軍來援。
為什麼是安慶緒?陝郡之戰是什麼情況?
同年二月安慶緒將自己的老爹安祿山給殺掉了,後來被郭子儀給帶兵揍了一頓。然後就逃去鄴城了,然後就被困了。
唐軍這邊的背景呢,是當時的肅宗因為忙著接回自己老子,沒空搭理這群叛軍,再加上肅宗的腦子被門給夾了一下就這麼華麗麗敗了。
當時肅宗就讓郭子儀,魯靈,李奧,許叔冀,李嗣業,季光探,崔光遠七大節度使以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兵二十萬主公安慶緒。
另外還有李光弼,王思遠兩大節度使助攻!!(這就一共十位大將了,兵馬號稱六十萬。)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唐朝還有一個大元帥制度,用來戰時統兵,也就是當頭頭,他說了算。
可是問題是,肅宗這個二貨竟然讓一個太監魚朝恩來當這個管事的人。
還美名其曰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讓外行指導內行的後果大家都知道,太監指導軍隊的結局也都不陌生。(畢竟宋朝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開始郭子儀到打了幾場勝仗,給安慶緒揍得在鄴城不敢出來。
然後安慶緒就這麼華麗麗的被困了,被困了咋辦?得找人救啊!
就這樣史思明登場了,當時的史思明是領十三萬大軍南下的,當年的年底先把崔光遠給揍了一頓。
因為冬天到了大家就都先貓冬,等冬天過了咱再打。
就這樣乾元二年二月,李光弼建議分兵擊破史思明。
魚朝恩那個二百五不同意,沒辦法只能耗著,久困不下士氣必然低落。
然後就被史思明給逮著機會了,一頓三下五除二就把唐軍的糧草給劫了。
本來就士氣不高,這下又沒了糧食,唐軍的軍心也就徹底的亂了。
然後雙方就開始火拼,最後全都傷亡慘重,突然一陣大風颳來,唐軍這一撤,這場仗就徹底的敗了。(史思明帶著五萬精兵)
最後郭子儀退守洛陽,其它幾位節度使各回各家。
史思明攜大勝之威弄死了安慶緒,留下自己的兒子守著鄴城就回了范陽。
最後史思明和他的老兄弟安祿山一樣都被自己兒子弄死了。
難兄難弟,真可憐!
為什麼沒打過,還不是因為肅宗的腦袋不靈光,使的二十萬大軍統合不起來。
畢竟十個同級別的大佬誰也不服誰,還讓一個太監來噁心人。
反觀人家,安史之亂的兩位領頭人之一,還趁著唐軍不注意的時候給來了這麼一下子。
總得來說就是雙方的兵力差不多,但是唐軍沒有一個合格的統帥。
-
4 # 鳴沙古今
從貞觀之治到安史之亂
大唐王朝從李淵開國,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盛世,再到後來女皇武則天執政,傳到唐玄宗李隆基手裡的時候前期也是很不錯,創造了著名的開元之治,然而好景不長,唐玄宗後期即發生了安史之亂。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和十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隨後史思明也投降歸順,被封歸義王,至此,安史之亂似乎馬上就要徹底平定了,勝利的曙光開始顯現。
錯失戰機,形勢不利但是,唐軍並沒有抓住機會徹底消滅安慶緒。安慶緒逃回鄴城後收攏兵力,實力大大增強。一直到將近一年後,唐朝廷才組織大軍討伐安慶緒,隨後在衛州大敗安慶緒軍,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唐朝大軍開始圍攻安慶緒的老巢鄴城。
但此時安慶緒的實力已經得到很大恢復,同時在唐軍圍攻安慶緒的同時,史思明已經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軍在攻城的同時時刻也面臨著史思明援軍來襲的風險。
攻打堅城的同時要防備強大的外部援軍,唐朝軍隊在軍事上的形勢是相當不利的。
鄴城之戰,九節度使潰敗從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到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軍五個多月時間的攻城雖然讓安慶緒處境相當困難,但最終也沒有攻下鄴城。長期攻城不下,損失很大,唐軍計程車氣也受到很大影響。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等唐軍名將率領的九節度共計20萬大軍,聯合圍剿史思明,卻在鄴城為史思明所敗,諸軍皆潰,成為唐軍在安史之亂中的一次戰略性慘敗。這次失敗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叛軍重新勢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
失敗原因的分析唐軍在這次關鍵戰役中的慘敗,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組織圍攻鄴城時間過晚,讓安慶緒恢復了實力,唐軍圍城久攻不下士氣低下,將士疲勞。
二是唐軍舉國之兵但是缺乏統一指揮,導致關鍵時刻各部之間不能有效配合,各自為政。
三是安祿山叛亂起來特別是史思明再次叛亂後,唐軍中的胡漢矛盾和對立在關鍵時刻嚴重影響了唐軍戰鬥力。
鄴城慘敗對大唐國運的影響鄴城慘敗後,魚朝恩將兵敗的責任推至郭子儀頭上,唐肅宗將郭子儀召回長安,奪了他的兵權,委任閒差,監視了起來。
唐朝猜忌重將的做法,給李光弼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也是導致他最後鬱鬱而終的重要原因。
鄴城之戰後,唐肅宗李亨開始收攏兵權,擴充禁軍,並將禁軍軍權交予李輔國、程元振等宦官之手,宦官勢力漸漸做大,李輔國後官至宰相,朝中大事盡由宦官定奪。這也是晚唐時期,宦官把持朝政,甚至能動輒廢立皇帝的緣起。
鄴城會戰是唐軍以武力徹底平定這場大規模叛亂的最後機會,終因大敗而成為空談,唐朝也失去了中興的機會,就此沉淪下去。
-
5 # 自嗨自樂
這應該指的是安史之亂中的鄴城之戰。
戰爭經過如下:
乾元元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魯靈、李奧、許叔冀、李嗣業、季廣探、崔光 遠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 約20萬北進主攻安慶緒,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攻,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十月,郭、魯、季、崔等部先後北渡黃河,並李嗣業部會攻衛州(今河南衛輝),以弓弩 手伏擊而逐,大敗安慶緒親領7萬援軍,克衛州;旋又趁勢追擊,在鄴城西南愁思岡擊敗安軍,先後共斬其3萬餘人。安慶緒退回鄴城,被唐軍包圍,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許以讓位。 史思明率兵13萬自范陽南下救鄴城, 先遣步騎1萬進駐滌陽(今河北磁縣),遙為聲援。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崔光遠奪佔魏州 (今大名北)後,按兵觀望。二年正月(759年),李光弼建議分兵逼魏州,各個擊破史軍,魚朝恩不納。二月,唐軍圍鄴城四月不下,師老勢屈。史思明率部向唐軍逼進,並截斷唐軍糧運。三月初六,號稱60萬之唐軍,佈陣於安陽河(今河南安陽北)之北。史思明親領 精兵5萬與唐軍李(光弼)、王、許、魯等部激戰,雙方傷亡甚重。郭子儀率軍繼至,未及列陣,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兩軍皆大驚而退。唐軍南撤卻一退不可收拾,郭部退保洛陽。其餘各節度使兵退歸本鎮。
為何沒打贏,最主要的原因是三軍無主帥,九大節度使各自為戰,還偏偏派一個不懂軍事的太監做監軍,不採納李光弼的正確意見。又給了叛軍足夠的備戰時間,圍城近一年而不克,士氣難免衰退。決戰之時,又遇沙暴。但這些都是外因。
最深層的原因是,安史之亂後,皇帝明顯對統兵將領不放心,擔心其成為第二個安祿山,所以不設統帥而設監軍。而此時唐軍佔優,各大節度使或多或少存有私心,想儲存自己的實力,以致步調不一致,一直給叛軍喘息時間。而叛軍長期被圍,反而精誠團結,此消彼長,唐軍故而戰敗。
-
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759年,3月,鄴城。雲集了郭子儀、李光弼等最優秀將領和絕對優勢兵力的唐軍,居然被史思明一舉擊敗!
仔細我們回顧這場軍事災難,讓人受益良多。
克復兩京,曙光再現,趁勝追擊,卻犯下了很有創意的錯誤大唐在度過安史之亂初期的慌亂後,逐漸穩定了下來。在郭子儀、李光弼等良將,以及外族友軍的配合下,連續擊敗叛亂,收復了長安、洛陽。而叛軍方面,安祿山死後,出現了動搖。史思明等人降唐又復叛,但此時安史叛軍內部的分裂已經十分嚴重,安慶緒和史思明事實上已經分裂成了兩股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集結了幾乎所有可以呼叫的資源,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攻勢,試圖一舉討滅安慶緒勢力。(對此戰兵力,爭議很大,但唐軍有絕對優勢毫無疑問。)
此戰中,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李嗣業,幾乎所有當時拿得出手的將領都參戰了。可是,大唐卻沒有指定主帥人選,只是以宦官魚朝恩觀軍容,督促各軍。——這是此戰,以及後來大唐與叛軍、割據軍作戰進展不順的最關鍵因素!
不過,當對手還不夠出色的時候,隱憂,就僅僅只是隱憂。安慶緒就被打得連續敗退,只得困守鄴城,派人裝孫子去找史思明求救。
圍攻鄴城,一個壞創意,殺死了一堆好創意和一個好將軍圍攻鄴城開始後,唐軍的名將們表現出了很高的軍事素養,好創意層出不窮。
郭子儀在城外築壘百重,封鎖鄴內外聯絡;
隨後,唐軍引漳河水灌入鄴城。鄴城裡的井水噴湧而出淹沒街道,叛軍和居民都只能居住到屋頂休息。
此時,鄴城城內糧食已盡,一隻老鼠賣四千錢,城中人只能吃馬,甚至馬糞!苦不堪言。
這樣的城池,按常理應該不難攻克呀,可是,唐軍卻硬是打了幾個月都沒打下來!
這還得說到那個壞創意——沒有主帥了。
唐軍四面圍攻,卻沒有統一指揮,各打各的,“進退無所稟”。安軍得以隨時調撥力量加強險處,因此,鄴城常常驚而不危。
唐軍著名猛人李嗣業縱橫天下這麼多年,可丟不起這人!親自帶隊攻城!結果···中箭身亡。
讓無數男兒心嚮往之的猛人李嗣業,死得窩囊!這樣,唐軍一堆名將扎堆,從758年10月打到759年2月,就是啃不下鄴!
史思明:有條不紊的部署安慶緒和史思明的關係是很微妙的。
一方面,雙方是競爭關係,都有理由早晚滅掉對手;另一方面,又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安慶緒被滅了下個就是他!
因此,史思明一開始不急不慢,只派李歸仁軍前往,但也僅僅就是做個拉拉隊,遙相呼應。
史思明在救援前,要拿下魏州。他巧用反間計,離間魏州唐軍猛將和守將的關係,猛將被自己人殺害,史思明一鼓作氣拿下了魏州。
拿下魏州後,史思明稱皇帝,不遠不近地注視著鄴城戰場,隨時準備發出致命一擊。
否定李光弼策略,唐軍錯失先手對於史思明的威脅,唐軍這些良將當然不可能無視!尤其是他的老對手李光弼。
李光弼提出:“史思明在魏州卻按兵不進,是在等待我軍疲敝,用精銳突襲我們!現在,請讓我帶朔方軍,一起去幹他。他幹不過我,一定會躲在魏州不出。這樣,我們拿下鄴再一起來幹他!”
圍攻鄴,確實不需要那麼多兵。分兵把史思明這條毒蛇看起來,,是穩妥的建議!
可是,魚公公拒絕了,“我只是來監督你們打仗的,好好打!”
史思明,騷擾大師魚公公拒絕老李的建議,可能也是覺得:“老子這麼多人,就在這一起,他史思明敢來嗎?來了又能咋滴?”
史思明不久就來了。他進軍到鄴城外五十里處紮營。
當然,老史現在還不敢直接上去決戰。
老史看出了唐軍的命門,開始了騷擾大師的史詩級表演。
(1)、不讓你休息:他在軍中置大鼓三百,不時擊鼓威脅唐軍。又每營精選騎兵五百,每天都去騷擾唐軍。
唐軍是木頭嗎?任由他騷擾?呵呵。
要是有統一指揮,早就集結起來,一鍋端了老史了,誰還在這聽他敲鼓!而騷擾時,思明計程車兵是經過挑選的,彼此都認識。唐軍兄弟來自五湖四海,都不認識。
因此,在騷擾時,叛軍都做唐軍打扮等唐軍反應過來時,叛軍已經走了。唐軍再追除去,就認不出友軍和叛軍了。
(2)、不讓你吃飯:當時,唐軍大軍雲集,糧草運輸絡繹不絕。
老史派人假扮做唐軍,拿了糧食後,責備運糧太慢了,殺幾個人,放其他人走。這樣,船伕們都不敢運糧了,要錢不要命的行當我們不幹!
老史又派人找到唐軍船隊舟船所聚的地方,防火就燒了。
唐軍還真一點辦法也沒有!沒有史軍又是彼此都認識,他們扮作老百姓,燒了就散開,找個地方又聚上,宛如犯罪團伙!
就這樣,在老史的一番騷擾下,唐軍已經又累又困!出現了敗相!
風呀風呀,請你給大唐一個說明在疲敝唐軍的目的差不多達到後,老史決定出擊了——畢竟,鄴城真丟了,他也要完蛋!
史思明帶軍靠近唐營。大家應該記得,老史自從來了附近後,就沒消停過,天天騷擾唐軍,而且:經常虛張聲勢。
所以,唐軍似乎已經對敵軍靠近有了“免疫力”,沒怎麼在意···
看來,一群天才在一個傻子的指揮下,也會變成傻子!
隨後,史思明發起了攻擊!
唐軍意識到不對,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馬上衝上去打!郭子儀,率軍為繼。
李光弼等人是倉促迎戰,叛軍射傷了魯炅。
郭子儀軍迅速靠近,兩軍接戰起來!
此時,唐軍站穩了陣腳,如果長期打下去,史思明可能要吃虧了。
正在此時,大風突起!大風遮雲蔽日,雙方將士都睜不開眼,各自散去!
這“公平的一散”,卻把大唐軍隊徹底打散了!
郭子儀的烏龍,導致了大潰敗坦率地說,大風是公平的,他中止了一場激戰,卻沒有讓你唐軍散去呀!
都賴郭子儀!
天下兵馬副元帥(雖然不是本次戰役主帥)郭子儀“先退”,各節度使才退!郭子儀為啥要退呢?
原來,當初史思明造反時,郭子儀身邊的將領吳思禮說:“胡人就是胡人,怎麼可能會盡心為國呢?早晚必反!”說這話的時候,吳思禮用鄙夷的眼神看著在一旁的僕固懷恩。僕固懷恩當場無語,但仇恨是記下了!
決戰這天,僕固懷恩剛擊敗了史思明一部,正遇大風,回軍時正好遇到了吳思禮。現在,大家都亂了,這個時候不報仇,什麼時候報仇?於是,一箭射死了吳思禮,然後大聲高呼:“吳思禮被殺了,你們當兵的跟我走!”
這個時候殺將收兵?僕固懷恩要幹什麼?郭子儀此時疑心僕固懷恩已經造反,於是率部暫時先退了。
郭子儀雖然不是主帥,卻是唐軍的主心骨。因此,隨後···是連鎖反應!大軍各回本藩。
可是,要全賴郭子儀也不對。畢竟,如果有統一指揮的話,大家退一退,也還能再回頭呀!
比如,對面的史思明,人家跑起來也沒很在意麵子,人家也一口氣跑到沙河,得知唐軍跑散了,這才喜出望外,回了鄴城!
這一戰的影響,一直被低估了。儘管此後,唐軍依然平定了安史之亂。
但是,此戰後,大唐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徹底從根本上掃除叛軍了。最終,精疲力盡的大唐只得姑息養奸,而以叛軍餘部為代表的河朔三鎮,逐漸跋扈,開啟了持續的,愈演愈烈的戰亂時代!
從此戰,也能依稀看出這個轉折的氣息。
(1)、不設主帥,以宦官“觀軍容”。
擔心主帥威權過重,不惜降低軍事效率。中華帝國在此後的很長時間內,在這種思路下吃了不少虧。
(2)、熱情奔放的熱血時代結束了
當郭子儀、僕固懷恩、吳思禮彼此猜忌時,盛唐“獨愛之如一家”的開放胸襟一去不返了。
如果說,安史之亂是中國古代歷史的轉折點,那麼,潼關之戰和鄴之戰,就是扭動轉折點的兩個扳手。兩把扳手,把原本平常的叛亂,拉成了一條分界線,橫埂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
在互相猜忌的環境下,在沒有了密切地配合和組織的情況下,即使您是郭子儀、李光弼這樣的良將,也無能為也!
祝君如魚得水,戰無不勝!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鄴城之戰,這場戰役唐軍兵多將廣,相對於史思明叛軍,有明顯的優勢,但為何遭致慘敗?其一是天災。雙方激戰時,突然颳了一場暴風,不管多厲害的將軍和士兵,面對天災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比如後來元朝時忽必烈的10萬大軍攻伐日本,就曾被巨大的颱風所滅。
但是天災是對於雙方的,大風不是隻刮唐軍,而為何唐軍慘敗,而史思明軍卻損失很小甚至獲勝?所以大風這不是唐軍失敗的根本理由。失敗還是人為的原因。大風來臨,唐軍的撤退沒有章法,一潰千里,遭致自相踐踏,為何出現這種局面,還是因為各路人馬指揮的問題。
第二是戰略上的失誤。鄴城之戰,唐軍佔有兵力上的很大優勢,這場戰鬥本該速戰速決,但卻拖了數月之久。而唐軍是攻方,敵軍是守方。戰爭講究一鼓作氣,時間拖得越長,其實對於攻方越不利,唐軍被拖了數月,士兵的精氣神和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
事實上在759年正月時,唐軍就有一次扭轉戰局的機會。當時唐軍久攻鄴城不下,史思明攻下魏州時還在猶豫觀望,他不想盡力援助安慶緒。這時,久經沙場、足智多謀的李光弼提出了唐軍的戰略規劃。他說,“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銳掩吾不備也。請與朔方軍同逼魏城,求與之戰,彼懲嘉山之敗,必不敢輕出。得曠引久,則鄴城必拔矣。慶緒已死,彼則無辭以用其眾也。”
按照李光弼分析,史思明按兵不動意在麻痺唐軍,企圖乘隙襲擊。所以他建議自己同郭子儀兩部精銳分兵魏州,迫史思明出戰。史思明鑑於嘉山之敗(當時史思明曾慘敗於郭子儀、李光弼),必不敢戰;況且,當時因為史思明處於觀望態度,作戰並不堅決,所以唐軍若對之進行突然攻擊,打敗他的可能性非常大;還有,當時史思明大軍距鄴城還比較遠,有60里路,如果在60裡外阻擋史思明大軍,就算不能取勝,與之相持,那麼安慶緒怎麼著也死定了。這樣,安慶緒一被解決,也解除了唐軍腹背受敵的危險,再合兵一處專對史思明,一舉拿下還有什麼疑問?
應該說李光弼的建議非常正確,可謂一妙招,與當年李世民虎牢一戰破竇建德、王世充兩軍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也是王世充被圍,竇建德去解救的。
但李光弼的建議沒有被採納。為何?這就是此戰失利的第三個原因,即唐軍統帥人選的問題。當時唐軍並不是郭子儀或李光弼等人說了算,當時唐軍沒有設元帥一職,卻設定了一個所謂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這個職位相當於監軍,是唐軍的最高指揮官,最高的“統帥”,任此職的是魚朝恩,他是個宦官,而他卻不懂軍事。所以當時諸將畏首畏尾,行動並不一致。諸將之中,只有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表現突出,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立功不小,但卻不幸中箭而死。
魚朝恩不採取李光弼的建議,於是唐軍繼續錯誤的戰略,愚蠢地繼續圍困鄴城,從而為慘敗埋下了伏筆。
那麼為何唐朝讓一個不懂軍事的宦官當監軍?朝廷弱智啊,有郭子儀、李光弼等那麼多久經沙場的將帥不用,卻重用一宦官?那麼魚朝恩又是誰?他有什麼本事來當這個20萬大軍的監軍?這就涉及到第四個原因,即朝廷的原因。
魚朝恩(722—770),瀘州(今四川瀘縣)人。他本是宮中的一名宦官,他於天寶末年,進入內侍省,開始“干政”。後來他頗受唐肅宗李亨的寵信,是在唐肅宗當政時被重用的。此人也是囂張跋扈,仗著皇帝的寵信,為所欲為。史載魚朝恩曾數次攻擊郭子儀,招致郭子儀被罷兵權。
《舊唐書》記載道:“上以子儀、光弼皆元勳,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之名自此始。”朝廷不讓郭子儀或李光弼擔任元帥的藉口是,二人“難相統屬”,二人都是功勳卓著,難以相容,就是互不服氣,所以不讓他倆當元帥;而這兩個人不當元帥,其他人更沒有資格了,所以就讓一宦官來當老大了。這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朝廷不讓郭子儀等當元帥的內在原因是,唐肅宗經過安史之亂,對各地節度使、軍事將領已經非常忌憚和不信任,害怕他們位高權重,仿效安祿山謀反。所以,故意不設元帥,令各路節度使互不相屬,相互牽制。而大太監魚朝恩是皇帝的心腹,皇家信得過的人,故安排此人總攬大權,監視各軍。
史思明在外圍虎視眈眈,魚朝恩又力主不與史思明交戰,只對準安慶緒,這就迫使唐軍必須要儘快攻破鄴城。然而,安慶緒自洛陽退守鄴城已經一年,他準備充分,鄴城也是壁壘險固,想攻克,談何容易!
安慶緒打定了死守鄴城的注意。唐軍因無統帥,各節度使互相觀望,指揮不一,步調不諧。將士們因為對鄴城久攻不下,早產生了厭倦、懈怠情緒。在戰事膠著之際,九節度使之一,猛將李嗣業因親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軍士氣愈加低落。
這一切都在坐山觀虎的狡猾的史思明預料之中。看到決戰時機已經成熟,史思明果斷決定出擊。唐軍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鎮節度使同史思明決戰。而這時的唐軍似乎已經陷入被動,史思明倒成了主動方。史思明率精兵5萬出戰,似乎是故意的,他把大軍藏了起來,唐軍以為他只帶了小股部隊,於是各部兵馬都有點大意。結果雙方一交戰,唐軍以疲兵對精銳,儘管數量上優於對方,但並未佔到絲毫便宜。雙方傷亡都很重,唐軍的節度使魯炅還中箭受傷,所部潰敗。於是郭子儀率軍增援,於是就起風了。
結果雙方撤軍。但唐軍因師老兵疲,早已軍無鬥志,而且各部指揮不一,這一退竟不可收拾。安慶緒見戰機已到,乃率軍傾巢殺出;史思明亦反身殺回,兩軍夾擊之下,唐軍焉能不敗?隨後,郭子儀退保洛陽,其所部戰馬萬匹,只剩3000,甲杖10萬,也幾乎全部丟棄。其他節度使也各自潰歸本鎮,僅李光弼、王思禮兩軍損失較小,全師而退。
縱觀整個鄴城之戰,失敗原因眾多,但根本的還是統帥的問題,而宦官魚朝恩的指揮當然要負重責,但根本還是朝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