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其洋
-
2 # 絕代無雙
荀子有兩個學生,一個是韓非一個就是李斯,兩個人都是極為有才之人。
我們先來看看韓非這個人到底有什麼才能,竟然能夠讓偉大的秦始皇都對他這麼嚮往和欽佩。
韓非是戰國時期南韓國君的兒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韓王族。韓非和李斯一樣拜荀子為師,接受荀子的教導,所堅持的思想也是法家思想,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法家思想有三個方向“法”、“術”、“勢”,韓非既繼承了荀子的觀點,又將慎到的“勢”,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結合起來,加以豐富和發展,最後形成了一整套君主專制理論,令各個君主都為之動容。
可是上天在賜予了韓非聰明的頭腦之外,收回了韓非說話的能力,韓非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因此他非常不擅長和別人辯論,於是韓非只能用著書這種方法來傳達自己的思想。當時的南韓是七個國家裡面最為弱小的,韓非是南韓的公子,自然會為南韓的發展考慮。他多次向韓王進諫,他希望韓王能夠勵精圖治,變法圖強,就像曾經的秦國一樣。但是韓王並沒有採納韓非的建議,這使得韓非十分的傷心和鬱悶。於是他就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全面的描述了自己的治國思想和內心的不滿。
秦始皇在心痛之下,還是決定殺了韓非。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見不到秦王。而秦王嬴政在韓非入獄之後後悔了,便下令赦免韓非,可是已經遲了。
還有說法是李斯是保護韓非的一方,畢竟曾經是師兄弟。秦王政在拜讀了韓非的文章後,對此子的經世之才感到心驚,於是就把韓非扣押審訊。李斯想要救韓非的性命,他想將韓非的性命保住,待到以後可以為秦國所用,但是秦王沒有給他機會。
-
3 # 口水雜談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見不到秦王。而秦王嬴政在韓非入獄之後後悔了,便下令赦免韓非,可是已經遲了。
還有說法是李斯是保護韓非的一方,畢竟曾經是師兄弟。秦王政在拜讀了韓非的文章後,對此子的經世之才感到心驚,於是就把韓非扣押審訊。李斯想要救韓非的性命,他想將韓非的性命保住,待到以後可以為秦國所用,但是秦王沒有給他機會。
-
4 # 春風解語
關於韓非的死,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被李斯毒死的,有人說他是被秦王殺掉的,有一種說法是他自殺的。
到底是怎麼死的,咱也不能開堂審問了,第一種說法,就是廣為流傳的李斯毒殺說。據說秦國強大後,就想開疆拓土,於是征伐南韓,南韓膽小啊,生怕秦王真打過來了,咱武器裝備不先進,人也不多,咋幹得過秦國,那就求和吧,投降。就這樣韓非被派到秦國去出差做使臣,希望秦王高抬貴手,結果秦王連求和都不同意,就想兼併南韓。李斯和韓非是同門師兄弟,深知韓非的才學過人,怕師弟不厚道搶自己的總監位置,就在老闆面前說他壞話,老闆一生氣就把他扔進了監獄,緊接著他逼師弟喝毒藥,把韓非給毒死了。這一段記載出自《史記》: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這一段的意思很明確,韓非是李斯在他入獄時毒死的,秦王深思熟慮後,很後悔將這樣一個人才關起來,所以想想還是赦免他吧,結果已經來不及了,韓非已經被毒死在獄中了。
韓非被李斯毒殺,秦王還沒說話呢?哪裡輪得到他李斯擅自做主,別說是殺韓非了,就是想嚴刑拷打,好像李斯也不敢這麼大膽吧,畢竟上頭還有一個大boss呢,
那麼秦王殺韓非又是從何處說起呢?其實韓非的法治與秦王的思想不謀而合,秦王是欣賞他的,而且韓非那時候可是有著作的,也算是戰國名人,李斯除非想魚死網破,才會做那麼愚蠢的事。
秦王殺韓非說,這是出自《戰國策》的,西漢劉向記載說,楚、吳、燕、代四國想群毆秦國,秦王就和大臣們開會商議對策,姚賈毛遂自薦要去出差,結果也很好,最終瓦解了四國聯盟,哥們很會來事,用金銀珠寶賄賂四國國君。韓非這哥們就看不慣他這作風,就去秦王那裡告狀,姚賈肯定也不承認,說自己都是為了國家著想,秦王想想也對,就下令殺了韓非。
韓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韓非是一個廉明正直的人,經常感嘆小人當道,而且有鬱郁不得志的境遇。他所著的《韓非子》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他也是一個天才的演說家,但是一直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才能。韓非受到韓王的疏遠,在南韓非常孤獨,但是他很是愛自己的國家,從他的人品來說,韓非是不能投降的,他寫了完美的《說難》一書,但是他的心裡是悲苦的,他愛自己的國家。
韓非的死也算千古懸案,不管哪一種死,都掩蓋不了他的才華。
-
5 # FIXMAN菲克斯曼工具
真實事情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準
畢竟誰也不知道,誰也沒看到
即便是有記載,誰能確定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去揣測的?
歷史終究是歷史,最後的結局都歸最後的勝利者所有
-
6 # 勿言成溪
李斯毒死韓非是綜合因素造成的,根據《史記》記載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學生。李斯學成後本沒有回到自己的國家楚國效力,而是到了秦國為秦王嬴政統一立下很大的功勞。而韓非子本身是南韓的貴族,對國家的感情很深,雖然不被國君重用也不願離開國家。韓非只能把自己的思想寫成書《孤憤》、《五蠹》等,來表達政治主張。有人把韓非的書傳到秦始皇哪裡,而秦國正是以法治國,韓非的法家思想非常吸引秦始皇。於是就派兵攻打南韓,南韓為求生存只能派韓非來當說客。韓非來到秦國後主張先滅趙國,表明南韓和秦國是盟軍,而趙國聯合其它國家與秦國作對,因此應當先滅趙國。韓非的提議招到李斯的強烈反對,並說明南韓就像胸口的一根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發作了。李斯、姚賈嫉妨他,在秦王面前底毀他說:“韓非,是南韓貴族子弟。現在大王要吞併各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南韓而不幫助秦國,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國留的時間長了,再放他回去,這是給自己留下的禍根啊。不如給他加個罪名,依法處死他。”秦王認為他說的對,就下令司法官吏給韓非定罪。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叫他自殺。韓非想要當面向秦王陳述是非,又不能見到。後來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韓非已經死了。韓非的死是必然的,因為秦國統一大業不可阻擋,既然不能為秦國所用只能被其所殺。
-
7 # 秉燭讀春秋
韓非是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法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自成一派,僅次於儒家和墨家。
春秋戰國時的學說“百家齊放”,法家只是其中的一支。韓非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師兄弟,二人都是荀子的門生。
(韓非)
有人說韓非的法學知識水平比李斯高,李斯嫉妒韓非下毒毒死了韓非,這事是真的嗎?我認為不是李斯毒死了韓非,而是韓非自己作死,自己找死誰能攔得住呢?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韓非是南韓皇室子孫,據說他是韓桓惠王的兒子(此說有爭議)。
戰國時的南韓緊挨著秦國,是一個小國(如下圖)。
秦始皇要統一東方六國時,採納李斯的“遠交近攻”的計策,第1個要滅的就是南韓。
這時候韓桓惠王想出了一條“疲秦之計”。
這個計策就是讓南韓水工鄭國,以間諜的身份去秦國說服秦始皇興修水利,當時南韓修水渠的技術在全國第一。
意思是說讓秦始皇拿出錢來修水利,等秦國把錢花光了也就沒能力吞併南韓了。
鄭國最後修成了鄭國渠。其實這個計策最後失敗了,鄭國渠修成以後造福秦國,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豐收,韓桓惠王的這個計策沒有把秦國拖垮,反而強大的秦國,最終南韓第一個被秦國滅了。
有人就問了,既然韓非比李斯能力還強,為什麼韓非不阻止父親呢?
韓非也多次向父王獻計,但是父王不採納,韓非鬱鬱寡歡,後來乾脆隱居鄉野專心做學問,也就是寫他的“法學論文”。
到後來韓非的一些著作被秦始皇看到了,韓非的一些觀點正迎合秦始皇的心理,韓非推崇集權制,重賞重罰,嚴酷律法,秦始皇就是這樣的人。由於理念一致,秦始皇覺得韓非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臭味相投的道理)。
(秦始皇)
也確實,韓非是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為一體的人物,是集“三人之長”為一體牛人。
韓非成了秦始皇的偶像,秦始皇曾說“能和韓非同行說句話死而無憾。”可見韓非在秦始皇心中的份量。
前面也說了,韓桓惠王疲秦之計最終失敗了,惠王死後,他的兒子接了班兒,史稱韓王安。
面對日益強大的秦國,束手無策的韓王安就把韓非招進了宮,對他說“既然秦王很崇拜你,是你的粉絲,你現在出使秦國說服秦王,讓他不要先吞併南韓。”
講真於公於私還,此時韓非也不可能拒絕:“韓王安是我的哥哥,我有義務救南韓”。韓非就帶著這種使命出使了秦國。
咱就不說秦始皇見到韓非多麼高興了,韓非知道自己來秦的使命,於是忙不迭地向秦始皇獻計:“大王要統一東方六國,應該先滅趙國放過南韓”。
秦始皇雖然很欣賞韓非的才華,李斯也認為韓非比自己高一籌。但他提出的這個計策,秦始皇一聽和李斯提出的“遠交近攻”,先滅南韓的計策相悖,秦始皇當時就產生了懷疑。
我認為這是韓非作死的地方,他救南韓心情可以理解,這樣急於求成反而過早暴露了自己的目的。
(李斯)
我覺得韓非的法學知識很豐富,但智商卻不高。這讓我想起韓非是南韓公子,為何他的父親惠王都不採納他的建議呢?重用申不害也不重用他,其中的原因令人思考。
韓非急於救南韓過早暴露了自己,這讓秦始皇產生了懷疑。憑心而說,韓非來到秦國並沒引起李斯的嫉妒,李斯也承認韓非比自己水平高,加之是秦始皇的偶像,李斯還極力推薦韓非。
李斯也不傻,他看到秦始皇有疑慮,加上韓非提出先滅趙不滅韓的計策和自己的計策相悖。李斯要反擊,於是對秦始皇說:“李斯來秦國的目的不純,他是南韓的說客”。
秦始皇點了點頭。
之前秦始皇是想重用韓非,從他的著作中感覺到韓非確實比李斯高一籌,但是高手之間也未必差多少,出於信任李斯,秦始皇很快打消了重用韓非的念頭。
假如韓非夠聰明的話,他應該看出苗頭,接下來要做的是增加秦始皇信任感,等二人之間建立默契關係以後,然後再對秦始皇施加影響。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韓非並沒這樣做。
也許是遲遲完不成哥哥交給的使命,韓非心情抑鬱,以至於和許多大臣產生了矛盾,甚至上書秦始皇抨擊丞相李斯和上卿姚賈的觀點和政見。
韓非這樣做,簡直是踢許多大臣的飯碗。李斯心想,我把你介紹過來,不是讓你搶我的飯碗,咱師兄弟聯手起來把秦國壯大,到時候都有好處撈,可你給我來這麼一出……
李斯暗道:“師哥,現在你不仁,別怪我不義”。李斯為了手中的權力開始了反擊。
大家試想,如果不是韓非步步緊逼,李斯也不會為難韓非,如果到現在李斯還不反擊,那就不是李斯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我多交待了,此時韓非還沒有站穩腳跟,秦始皇相信李斯不會相信韓非,李斯聯合上卿姚賈搞掉韓非易如反掌,很快韓非被秦始皇下了大獄。
對於韓非的死有多種說法,有說是秦始皇下令處死了韓非,有說是李斯請示秦始皇后給了韓非一杯毒酒……
總之作死的韓非死了,韓非天生的口吃,一個說話磕磕巴巴的人,急於表現自己,急於成功終於作死了自己。
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韓非不死,李斯就要死。韓非之死能怪李斯嗎?
-
8 # 折緣
“李斯使人遺藥,使自殺”。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史記》只用了兩句話就把韓非的死歸咎於李斯,歷來都認為李斯是嫉妒韓非的才華,害怕自己失去秦王的“獨愛”,而想盡辦法殺害韓非。
真的是這樣嗎?
韓非與李斯師從於荀子,韓非拜師晚於李斯,算是師弟。在七國縱橫的時代裡,以口舌稱道,然而韓非有口吃,嘴不行,但是十分善於著述。
在韓非沒來之前,李斯是荀子最得意的弟子,而韓非來了之後,其才華使“斯自以為不如”
這時候的李斯,或許會嫉妒韓非的才華,但更多應該是尊重和崇敬,特別是他們倆師從儒家的荀子,卻對法家都十分青睞,相當談得來,兩人志同道合,可謂是惺惺相惜。
公元前247年,李斯離開了荀子向著自己的理想邁進,韓非回到南韓依然不受重用,只能靠寫書來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
而李斯此時已經在秦國嶄露頭角,一步一步走向高位。“逐客”事件後,李斯得到秦王重用,而他也知道韓非的鬱郁不得志,希望他能來秦國為秦王效力。
為了讓秦王知曉韓非,李斯想盡辦法讓韓非的著作流入秦國。
公元前234年,韓非《孤憤》《五蠹》傳入秦國。此時,秦國剛剛經歷了嫪毐之亂,正值秦王結束政治危機而痛定思痛之時,讀到韓非的著作,秦王覺得,自己想說去沒能說出來的,竟然在韓非書中說得字字直扣心扉。
秦王感慨:”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李斯則在旁邊適時說道:“此韓非之所著書也。”
公元前233年,秦王用李斯“先取韓以恐他國之計”攻打南韓,南韓恐慌,讓給韓非出使秦國以自保。
秦王很喜歡韓非,對韓非報以很大的期望,但韓非的口吃,卻讓秦王對其第一印象就下降了。
此時韓非已經60多歲,秦王雖然喜歡他,尊重他,但並不信任他,更談不上重用他。
然而韓非向秦王上《存韓》,意圖存韓以弱秦,被李斯的《議“存韓”》駁回。
之後他又在秦王面前指責姚賈“以王之權,國之寶,外自交於諸侯”,意圖離間秦國君臣關係。
姚賈出使外國,是為了拆散六國合縱,遠交近攻的策略,是為了秦統一大計作準備。
韓非的言論一而再再而三挑戰秦王的耐心,這才是韓非的取死之道。
李斯並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
當時的秦國,嫪毐之亂的風波剛平,牽連到呂不韋免相,曾經身為呂不韋舍人的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處處小心謹慎,揣摩秦王的意圖。
李斯知道秦王對韓非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當韓非被打入雲陽獄後,李斯希望韓非以其文章打動秦王,能夠再次為秦國效力。
獄中的韓非自陳“願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旨從”,使秦“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
然而,韓非的陳述缺乏說服力,秦王想要的不是霸主,而是天下。
韓非沒有把握住李斯給他的最後一棵救命稻草,秦王已經不再需要他,李斯知道,他已經無能為力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給韓非留個體面,一個全屍。
至於後來,“秦王悔之”,已經不知道過了多久的事情了。
也許是李斯的努力,也許是秦始皇再看韓非的著作後因為惜才而良心發現吧。
韓非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相比李斯,政治嗅覺相去甚遠。他的一生有著豐厚理論基礎,卻從未有過執政或參政經驗,他活在他的思想裡面,空泛而不具備靈活性。
他很有才華,在李斯之上,但就其政治表現來看,根本也不足夠成對李斯地位的威脅,倘若李斯真的妒忌他,何必要千方百計引薦他來秦國。而倘若他在政治上真比李斯優秀,秦王又為何最終要下決定除掉他呢?
秦王可不是一個不能容人的,只要不是背叛他的,與他政見南轅北轍的人,都能得到相當好的待遇啊。
-
9 # 京華新媒體
李斯就是為了一己之私,在獄中把韓非子害死的。
秦王嬴政想重用韓非,李斯感覺韓非對自己在秦國的地位有威脅,就進讒言把韓非送進了大獄。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這裡說的很明白,韓非子被投入大牢後,李斯怕秦王反悔赦免韓非,就趕緊派人送給韓非毒藥,逼迫他自殺。韓非想要向秦王陳述自辯,李斯也不讓他去見秦王,韓非無奈之下,喝毒酒自殺。
秦王喜歡韓非的大才,很是後悔自己一時衝動把韓非投進監獄,於是寫了赦免韓非的詔書,派人進監獄宣詔,可惜那時候韓非已經服毒自盡了。
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在主張繼承荀子的儒家思想的同時,又把道家、法家思想融會貫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統治理論。
他主張君王應該用“法”、“術”、“勢”三者相結合的方式治理國家,加強君王的權力和尊嚴,打壓權貴力量,依法治國,這些理論是法家博採眾長的集大成者。
秦王嬴政在初次看到韓非的這些文章時,曾經很感慨的說道:“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李斯就是嫉妒韓非的才華高於自己,害怕韓非一旦被秦王重用,那麼他就會失去秦王的重用,失去他以後在秦國的地位。
在當時,韓非的名氣遠遠大於李斯,他所著的書籍也被各國諸侯推崇。很可惜,他的母國——南韓的國君韓王安卻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根本就沒心思看韓非的著作,對韓非也不重用。
秦王武力逼迫韓王,讓韓非入秦。秦王為了得到韓非,不惜用攻打南韓的方式,武力逼迫韓王,讓韓非入秦。面對秦國強大的攻勢,韓王只好把韓非送到秦國。
與李斯卓越的口才相比,韓非寫的著作很好,可是他天生口吃的殘疾,讓他說起話來有點期期艾艾,一時之間難以表達清楚他的所有理論和想法。
秦王在韓非來之前,充滿了期望和憧憬,沒想到韓非的口才如此之差,巨大的落差讓秦王也感到很失望。
即便這樣,秦王還是連續數日召見韓非。畢竟韓非是自己的偶像,他的理論自己也特別認可。
李斯害怕韓非被秦王重用,設計陷害韓非。短短的幾天時間,讓李斯感覺害怕。因為一旦時間長了,韓非肯定把自己的各種理論都能給秦王講的明明白白,雖然有點口吃,也擱不住時間長啊。秦王嬴政重用韓非的話,那就肯定會威脅到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
當時正好發生了南韓間諜的鄭國案,李斯於是借題發揮,說韓非是南韓王族,心裡肯定是向著南韓,這樣會影響大王你吞併六國的計劃。韓非在秦國待久了,他這樣聰明的一個人,那還不把秦國摸得一清二楚?他一旦回國,就會對秦國不利。這樣的人,雖然有大才,但是不能全心全意為秦國和大王你所用,還不如找個過錯,殺了韓非,以絕後患。
秦王正在為南韓間諜鄭國案雷霆大怒,聽到李斯這樣分析,也覺得合情合理,既然韓非處處都把南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留著這樣的人也只能是個禍害,於是就把韓非下了大獄。
正如前面所說,韓非剛進監獄,李斯就趕緊派人送去毒藥,逼迫韓非自殺。等到秦王從怒氣中清醒過來,覺得韓非為母國考慮也是有情可原,除了這一點,韓非有大才,對秦國統一六國的建議和理論都是很對的。秦王於是下詔,派人去赦免韓非,可惜晚了一步,韓非已經被李斯毒殺。
李斯跟隨秦王嬴政多年,早就把秦王嬴政的喜怒哀樂摸了個通透。再加上他本身也很有能力,所以才深得秦王寵信。
韓非的理論知識和著書立說絕對遠超李斯,況且韓非本身就是王族公子,出身高貴,對很多事情看的很開,對師出同門的李斯也就沒有什麼防備之心。
而李斯恰恰相反。他出身貧寒,對自己好不容易在秦國得到的位置自然看的特別在意,對韓非將來有可能威脅到他的位置自然特別敏感,於是就藉著南韓間諜鄭國案向秦王進讒言,把韓非下了大獄,隨即又送去毒藥,逼死了韓非。
沙丘之變,更能說明李斯就是這樣一個人。李斯這中嫉賢妒能的做法,在秦始皇死後他又用了一次。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最後一次出遊,帶上了小兒子胡亥、內侍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
走到沙丘時,秦始皇病重,臨終前,留遺詔讓扶蘇繼位。
趙高先是說服胡亥,同意改詔立胡亥為帝。同時,趙高又找到李斯,勸他同意矯詔,立胡亥繼承皇位。一開始李斯堅決不幹,趙高就告訴李斯,扶蘇跟蒙家關係好,他一旦當了皇帝,肯定會把丞相的位置給蒙恬或者蒙毅,那就沒有你李斯什麼事了。如果你和我一起擁立胡亥為帝,那麼丞相位置還是你的。
李斯最後同意了趙高的建議,與趙高一起矯詔,改立胡亥為帝,同時還下詔,讓扶蘇和蒙恬等人自盡。
從沙丘之變的這件事上,大家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李斯把自己的既得利益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為了保住他的丞相位置,他不惜與宦官趙高一起矯詔,改立了胡亥為帝,同時還逼迫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蒙毅自殺。
所以,他之前對韓非嫉才妒能,為一己之私,在獄中害死韓非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斯自作聰明,最後還是被趙高殺死。李斯死的特別慘。趙高誣陷李斯謀反,對李斯具五刑,夷三族!
夷三族很好理解,具五刑是酷刑。
哪五刑呢?
黥:臉上刺字;
劓:割掉鼻子;
斬左右趾:砍掉左右腳;
笞殺之:用藤條或者荊條將人活活打死;
梟其首:斬首並將首級示眾。
酷刑啊,絕對的酷刑!活活的把人整死不說,還帶有侮辱人的味道。
李斯這樣的死法,是咎由自取。
李斯把韓非和扶蘇以及蒙恬、蒙毅這樣的正人君子都害死了,你與趙高這個指鹿為馬的小人為伍,他要殺你李斯,哪裡還有人敢出面給你求情?
因此,李斯雖有才,但絕對是一個勢利小人,他害死韓非,與趙高這樣的奸臣沆瀣一氣,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一點都不為過。
-
10 # 聰明的小龍女
奏朝丞相李斯曾與南韓皇族韓非師出同門還情同手足,但韓非才華更為出眾,後一同去到秦國施展更大抱才能。李欺忌妒韓非之才、擔心自己韓非才華和地位會超過自己。所以他確實為了一己之私,設計誣告韓非有叛秦的二心,成功借秦始皇之手,在獄中毒死了昔日的同窗好友韓非,最後成為了秦始皇麾下又一位丞相。
回覆列表
是的 確實是
戰國時期,韓非出身高貴,家族是南韓的貴族家庭。戰國後期的時候,南韓的實力比較弱小,不能抵抗其他勢力強勁的國家。為此,韓非多次向韓王進諫。但是,韓非的意見一直沒有被韓王採納。無可奈何之下,韓非編寫了一些著作,例如《孤憤》、《五蠹》等。這些著作在後世彙集成了著名的《韓非子》一書。在戰國時期,韓非的作品流傳出去,被秦國的秦始皇嬴政看見。
因此,韓非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賞識推薦。而韓非也被秦始皇召見,去秦國,進入了秦國的朝政之中,成為了其中一員。但之後,韓非被關進監牢之中,被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麼,韓非已經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因何遭到殺害?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於韓非遭到殺害的原因,有很多的說法。有些人認為,韓非是因為別人的嫉妒而遭到殺害。
據記載,戰國時期,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噓聲。韓非雖然有點缺陷,但才能出眾。李斯當時就比不上韓非。韓非得到秦始皇的重視之後,李斯一直很嫉妒,心懷不滿。因此,李斯想要除掉韓非。李斯陷害韓非,最終讓韓非被關進監牢之中,遭到殺害,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但有人卻認為,李斯的嫉妒卻不是韓非被殺的唯一原因,或者不是韓非被殺的原因。李斯在秦國雖然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和信任,但是真正能夠掌握韓非是死是活的人還是秦始皇嬴政。
就像秦檜殺死了岳飛。人們都將這份罪名怪罪在秦檜身上,說他陷害忠良。但其實,殺害岳飛的主謀,應該是在黃帝位置上的宋高宗趙構歷_史_網。秦始皇的疑心較重,從來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就算韓非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和重用,也不見得秦始皇從內心中就真正對韓非這個人產生了信任。畢竟韓非是南韓的人。
在歷史上就出現過秦始皇懷疑有人洩露自己的隱私,就把身邊的人全部殺掉的記載。韓非是南韓的使者。即使韓非去秦國入朝為官,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護實力弱小的南韓。韓非在秦國的地位,其實一直是比較尷尬的。據記載,在當時有一位官員姚賈曾經自願去制止其他國家想聯合對付秦國的行為。於是,姚賈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賜。但是,韓非卻對姚賈不滿。
韓非認為,秦始皇對姚賈的上次不利於管理朝中官員。這件事情引起了秦始皇對韓非的不滿,韓非慢慢被秦始皇疏遠,最終秦始皇對韓非產生了殺意,讓韓非被關進了監牢之中。仔細一想,如果秦始皇不想傷害韓非,李斯即使有再大的嫉妒,也不敢將韓非關進監牢之中。而且,在韓非逝世之後,秦始皇雖然有點後悔,卻沒有為韓非平反罪名,也沒有懲罰李斯。可見,韓非遭到殺害這件事情已經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