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旅行者lyh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總結了有四點。

    一、擇明主而事。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在二十歲時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隱居以待時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識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隱,是和田豐等北上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荀彧,程昱共舉郭嘉!曹操招見郭嘉,問計袁紹。郭嘉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並獻計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一舉攻克呂布。這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袁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的才能抱負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當他離開曹操營帳後,大喜過望的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二、計呂劉而破。 二月,曹操便採納郭嘉之謀出兵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大軍圍困下邳。而呂布卻堅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思退軍。郭嘉勸說曹操繼續攻城,分析道;“呂布雖勇而無謀,現在其三戰皆敗,銳氣已衰,三軍將為首,將衰則軍衰。陳宮有謀卻反應遲鈍。現在正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計謀未定之時,進軍急攻,必能徹底打垮呂布。”曹操依計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沂、泗之水灌淹下邳,同年十二月果然就攻克下邳,擒殺呂布,陳宮。 建安四年,曹操派劉備去攻擊進犯的袁術。郭嘉一聽說就大吃一驚阻止道:“決不能讓劉備率軍而出,出則必反。”曹操後悔不已。劉備果然馬上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聚沛反曹。曹軍兩面受敵。曹操想迅速揮兵滅劉而向袁。眾將卻無一不怕袁紹乘機從背後攻來。曹操沉嚀不決,又是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必不能迅速做出反應。劉備剛叛不久,眾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其必敗無疑。然後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決戰前夕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曹操終於堅定信心,從官渡回師擊劉,一戰而破並“獲其妻子”,擒其大將關羽,奪回了下邳。情況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以被擊敗。

    三、離間二袁。 官渡之戰後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蕩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獨建奇策。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見的矛盾,如果攻之則力合,緩之則必內訌。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的既輕鬆又順利並大獲全勝。 這時袁尚逃入烏恆,曹軍將領都認為不值得為了袁尚而遠攻烏恆,致使許昌空虛,為劉備偷襲。在眾議一致的反對聲中,郭嘉再次獨具慧眼,精闢的分析了平烏恆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郭嘉首先說出了徵烏恆對鞏固曹軍剛攻佔的黃河以北地區具有重大的意義。更說出了劉表,劉備之間的矛盾,指出劉表必不回讓劉備偷襲許都。曹操從其言而迅速率軍出征。郭嘉又進言兵貴神速,加以輕裝前進,以奇攻之。果然曹軍逼近到離烏恆君長所居柳城一百多里處,才被發現,結果張遼突陣,一戰斬烏恆君長。袁尚又逃奔入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獻其首級而降。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於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

    四、君臣相知。 曹操幾乎每次出征,郭嘉都是隨從參謀軍機,行軍時以曹操是並肩而行,議事時也是和曹操同席而坐。每逢軍國大事議論紛紛時,郭嘉的計策總是正確的,並且他的策略從無失算,真正達到了算無遺策。郭嘉向不遵守禮法,而以其超群的智謀被曹操重用,也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才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並把小己二十多歲的郭嘉引為“知己”。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當郭嘉因為病重臥床時,曹操不斷派人探視,“問疾者交錯。”當郭嘉病逝時,曹操親至靈堂,悲痛萬分。更有詩一般的精練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無限哀傷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本傳《傅子》)後更表奏朝廷說:“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用曹操的話來說。便是:【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 2 # 廬陵竹墨軒

    個人推薦劉備劉玄德。

    東漢末年的梟雄之中最會利用資源的非劉備莫屬,當然在這方面曹操也很強勢,但他更多的是依賴對時機的把握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更趨向是無中生有,用中山靖王之後的名義堂堂正正的橫行天下,招賢納士要知道漢朝皇族沒人不止一個後人因此每隔一帶人數便會呈幾何倍增長,所以蒙塵的皇室後裔當時不在少數而偏偏只有劉備發掘出來它的潛在價值並做大做強,這使得曹操以天子之名奉辭伐罪的時候對待劉備卻成為了行不通的特例(因為他是皇帝的叔叔),因此在這一點上看劉備可謂是群雄中的佼佼者。

    再者劉備雖然名義上輩分上去了但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空有名聲是沒法立足亂世的,因此他依舊保持著謙遜嚴謹禮賢下士的態度,非常務實。這點和孔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孔融做過北海太守也算是一方梟雄,但在北海城破之際為了遵循祖先孔子的組訓維持儒家正統的從容強自鎮定,結果華而不實的作為導致了亡國破家相隨諸的結果,沒有為結束亂世做出應有的貢獻。劉備在這方面利用了身份和作風的反差,加倍樹立了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形成心理學上的暈光效應。比如最典型的三顧茅廬,一屆皇叔,猥自枉屈,三顧諸葛於草廬之中,不僅為自己招攬了人才,更為自己樹立了求賢若渴的美名,為後期隊伍的人才建設打了很好的基礎。

    最後劉備是具備戰略眼光的,擁有一個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可能人們過多的被三國中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形象所影響豎立起了劉備只是闇弱的群主形象。其實事實大相徑庭,劉備是有雄才大略的,與其說是言聽計從,倒不如說是從諫如流。孫子說制勝疆場憑藉五點要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是識人用人的技巧,在最初屯兵新野,應戰夏侯惇時,他講符節和佩劍交給諸葛亮充分展現出了他在政治上的高度自信,以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將之風。並且他也有著自己的主見,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他是認同的並且經過了自己的主觀改良的,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而有些事不能,有些事現在可以做而有些事現在不能,如三讓徐州,關張勸他收下,劉備三辭乃受;接管荊州,諸葛亮勸他接下,劉備舉而不納,這些建議和舉措都沒有錯,只不過關張諸葛都是在戰略上談的,而劉備更重視的是實踐,從結果上看,這些地域最終都歸於劉備所有了,可見他當時是出於全域性考慮而非猶豫不決。這一點上,同為劉氏宗族的劉璋就很有待提高,張松一操攏她就上套了,引狼入室的招劉備入川,結果導致...呵呵。

    再如劉備飽受詬病的對吳開戰,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上看,以蜀國的兵力幹掉吳國問題不大,所以在整個入手決策方面並沒有失誤。須知三國之間相互牽制,即使蜀國起兵和魏國廝殺,吳國一定也會在最後關頭捅刀子,這是肯定的,而且蜀國的糧草補給除去來自蜀中也很依賴於荊州,這與清朝時的國情頗像,所以康熙皇帝面對臺灣和葛爾丹的雙重困境毅然確定了“北撫南剿”的方略。如果擺平了吳國,進可以征戰魏國,無後顧之憂,退即使是休兵不戰,也會越來越強,所以這個決定本身是可行的。但是意外太多了,先是張飛出徵前掛了,這很影響士氣,再者劉備大意了屯兵夷陵樹下,最後孫權膽兒太正了,把寶押對了人直接翻盤了...

    每個人都很難是全才,但是可以彌補,劉邦最後宴請群臣時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論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籌措糧草保證補給我不如蕭何,此三人皆人中俊傑,但皆為我所用,因此我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劉備謀劃和用人不及諸葛亮,(說實話我很佩服諸葛亮但他畢竟是臣,沒有劉備諸葛亮很難有發揮用武之地的平臺,相信這也是他當時選擇劉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征戰不及關張趙馬黃,但卻能將他們緊緊的維繫在身邊這一點放眼當時很少有人能做到。

    因此說劉備是三國時期最值得敬佩的人物是有跡可循的。

    東漢末年的梟雄之中最會利用資源的非劉備莫屬,當然在這方面曹操也很強勢,但他更多的是依賴對時機的把握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更趨向是無中生有,用中山靖王之後的名義堂堂正正的橫行天下,招賢納士要知道漢朝皇族沒人不止一個後人因此每隔一帶人數便會呈幾何倍增長,所以蒙塵的皇室後裔當時不在少數而偏偏只有劉備發掘出來它的潛在價值並做大做強,這使得曹操以天子之名奉辭伐罪的時候對待劉備卻成為了行不通的特例(因為他是皇帝的叔叔),因此在這一點上看劉備可謂是群雄中的佼佼者。

    再者劉備雖然名義上輩分上去了但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空有名聲是沒法立足亂世的,因此他依舊保持著謙遜嚴謹禮賢下士的態度,非常務實。這點和孔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孔融做過北海太守也算是一方梟雄,但在北海城破之際為了遵循祖先孔子的組訓維持儒家正統的從容強自鎮定,結果華而不實的作為導致了亡國破家相隨諸的結果,沒有為結束亂世做出應有的貢獻。劉備在這方面利用了身份和作風的反差,加倍樹立了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形成心理學上的暈光效應。比如最典型的三顧茅廬,一屆皇叔,猥自枉屈,三顧諸葛於草廬之中,不僅為自己招攬了人才,更為自己樹立了求賢若渴的美名,為後期隊伍的人才建設打了很好的基礎。

    最後劉備是具備戰略眼光的,擁有一個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可能人們過多的被三國中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形象所影響豎立起了劉備只是闇弱的群主形象。其實事實大相徑庭,劉備是有雄才大略的,與其說是言聽計從,倒不如說是從諫如流。孫子說制勝疆場憑藉五點要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是識人用人的技巧,在最初屯兵新野,應戰夏侯惇時,他講符節和佩劍交給諸葛亮充分展現出了他在政治上的高度自信,以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將之風。並且他也有著自己的主見,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他是認同的並且經過了自己的主觀改良的,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而有些事不能,有些事現在可以做而有些事現在不能,如三讓徐州,關張勸他收下,劉備三辭乃受;接管荊州,諸葛亮勸他接下,劉備舉而不納,這些建議和舉措都沒有錯,只不過關張諸葛都是在戰略上談的,而劉備更重視的是實踐,從結果上看,這些地域最終都歸於劉備所有了,可見他當時是出於全域性考慮而非猶豫不決。這一點上,同為劉氏宗族的劉璋就很有待提高,張松一操攏她就上套了,引狼入室的招劉備入川,結果導致...呵呵。

    再如劉備飽受詬病的對吳開戰,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上看,以蜀國的兵力幹掉吳國問題不大,所以在整個入手決策方面並沒有失誤。須知三國之間相互牽制,即使蜀國起兵和魏國廝殺,吳國一定也會在最後關頭捅刀子,這是肯定的,而且蜀國的糧草補給除去來自蜀中也很依賴於荊州,這與清朝時的國情頗像,所以康熙皇帝面對臺灣和葛爾丹的雙重困境毅然確定了“北撫南剿”的方略。如果擺平了吳國,進可以征戰魏國,無後顧之憂,退即使是休兵不戰,也會越來越強,所以這個決定本身是可行的。但是意外太多了,先是張飛出徵前掛了,這很影響士氣,再者劉備大意了屯兵夷陵樹下,最後孫權膽兒太正了,把寶押對了人直接翻盤了...

    每個人都很難是全才,但是可以彌補,劉邦最後宴請群臣時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論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籌措糧草保證補給我不如蕭何,此三人皆人中俊傑,但皆為我所用,因此我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劉備謀劃和用人不及諸葛亮,(說實話我很佩服諸葛亮但他畢竟是臣,沒有劉備諸葛亮很難有發揮用武之地的平臺,相信這也是他當時選擇劉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征戰不及關張趙馬黃,但卻能將他們緊緊的維繫在身邊這一點放眼當時很少有人能做到。

    因此說劉備是三國時期最值得敬佩的人物是有跡可循的。

    東漢末年的梟雄之中最會利用資源的非劉備莫屬,當然在這方面曹操也很強勢,但他更多的是依賴對時機的把握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更趨向是無中生有,用中山靖王之後的名義堂堂正正的橫行天下,招賢納士要知道漢朝皇族沒人不止一個後人因此每隔一帶人數便會呈幾何倍增長,所以蒙塵的皇室後裔當時不在少數而偏偏只有劉備發掘出來它的潛在價值並做大做強,這使得曹操以天子之名奉辭伐罪的時候對待劉備卻成為了行不通的特例(因為他是皇帝的叔叔),因此在這一點上看劉備可謂是群雄中的佼佼者。

    再者劉備雖然名義上輩分上去了但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空有名聲是沒法立足亂世的,因此他依舊保持著謙遜嚴謹禮賢下士的態度,非常務實。這點和孔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孔融做過北海太守也算是一方梟雄,但在北海城破之際為了遵循祖先孔子的組訓維持儒家正統的從容強自鎮定,結果華而不實的作為導致了亡國破家相隨諸的結果,沒有為結束亂世做出應有的貢獻。劉備在這方面利用了身份和作風的反差,加倍樹立了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形成心理學上的暈光效應。比如最典型的三顧茅廬,一屆皇叔,猥自枉屈,三顧諸葛於草廬之中,不僅為自己招攬了人才,更為自己樹立了求賢若渴的美名,為後期隊伍的人才建設打了很好的基礎。

    最後劉備是具備戰略眼光的,擁有一個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可能人們過多的被三國中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形象所影響豎立起了劉備只是闇弱的群主形象。其實事實大相徑庭,劉備是有雄才大略的,與其說是言聽計從,倒不如說是從諫如流。孫子說制勝疆場憑藉五點要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是識人用人的技巧,在最初屯兵新野,應戰夏侯惇時,他講符節和佩劍交給諸葛亮充分展現出了他在政治上的高度自信,以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將之風。並且他也有著自己的主見,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他是認同的並且經過了自己的主觀改良的,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而有些事不能,有些事現在可以做而有些事現在不能,如三讓徐州,關張勸他收下,劉備三辭乃受;接管荊州,諸葛亮勸他接下,劉備舉而不納,這些建議和舉措都沒有錯,只不過關張諸葛都是在戰略上談的,而劉備更重視的是實踐,從結果上看,這些地域最終都歸於劉備所有了,可見他當時是出於全域性考慮而非猶豫不決。這一點上,同為劉氏宗族的劉璋就很有待提高,張松一操攏她就上套了,引狼入室的招劉備入川,結果導致...呵呵。

    再如劉備飽受詬病的對吳開戰,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上看,以蜀國的兵力幹掉吳國問題不大,所以在整個入手決策方面並沒有失誤。須知三國之間相互牽制,即使蜀國起兵和魏國廝殺,吳國一定也會在最後關頭捅刀子,這是肯定的,而且蜀國的糧草補給除去來自蜀中也很依賴於荊州,這與清朝時的國情頗像,所以康熙皇帝面對臺灣和葛爾丹的雙重困境毅然確定了“北撫南剿”的方略。如果擺平了吳國,進可以征戰魏國,無後顧之憂,退即使是休兵不戰,也會越來越強,所以這個決定本身是可行的。但是意外太多了,先是張飛出徵前掛了,這很影響士氣,再者劉備大意了屯兵夷陵樹下,最後孫權膽兒太正了,把寶押對了人直接翻盤了...

    每個人都很難是全才,但是可以彌補,劉邦最後宴請群臣時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論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籌措糧草保證補給我不如蕭何,此三人皆人中俊傑,但皆為我所用,因此我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劉備謀劃和用人不及諸葛亮,(說實話我很佩服諸葛亮但他畢竟是臣,沒有劉備諸葛亮很難有發揮用武之地的平臺,相信這也是他當時選擇劉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征戰不及關張趙馬黃,但卻能將他們緊緊的維繫在身邊這一點放眼當時很少有人能做到。

    因此說劉備是三國時期最值得敬佩的人物是有跡可循的。

    東漢末年的梟雄之中最會利用資源的非劉備莫屬,當然在這方面曹操也很強勢,但他更多的是依賴對時機的把握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更趨向是無中生有,用中山靖王之後的名義堂堂正正的橫行天下,招賢納士要知道漢朝皇族沒人不止一個後人因此每隔一帶人數便會呈幾何倍增長,所以蒙塵的皇室後裔當時不在少數而偏偏只有劉備發掘出來它的潛在價值並做大做強,這使得曹操以天子之名奉辭伐罪的時候對待劉備卻成為了行不通的特例(因為他是皇帝的叔叔),因此在這一點上看劉備可謂是群雄中的佼佼者。

    再者劉備雖然名義上輩分上去了但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空有名聲是沒法立足亂世的,因此他依舊保持著謙遜嚴謹禮賢下士的態度,非常務實。這點和孔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孔融做過北海太守也算是一方梟雄,但在北海城破之際為了遵循祖先孔子的組訓維持儒家正統的從容強自鎮定,結果華而不實的作為導致了亡國破家相隨諸的結果,沒有為結束亂世做出應有的貢獻。劉備在這方面利用了身份和作風的反差,加倍樹立了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形成心理學上的暈光效應。比如最典型的三顧茅廬,一屆皇叔,猥自枉屈,三顧諸葛於草廬之中,不僅為自己招攬了人才,更為自己樹立了求賢若渴的美名,為後期隊伍的人才建設打了很好的基礎。

    最後劉備是具備戰略眼光的,擁有一個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可能人們過多的被三國中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形象所影響豎立起了劉備只是闇弱的群主形象。其實事實大相徑庭,劉備是有雄才大略的,與其說是言聽計從,倒不如說是從諫如流。孫子說制勝疆場憑藉五點要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是識人用人的技巧,在最初屯兵新野,應戰夏侯惇時,他講符節和佩劍交給諸葛亮充分展現出了他在政治上的高度自信,以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將之風。並且他也有著自己的主見,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他是認同的並且經過了自己的主觀改良的,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而有些事不能,有些事現在可以做而有些事現在不能,如三讓徐州,關張勸他收下,劉備三辭乃受;接管荊州,諸葛亮勸他接下,劉備舉而不納,這些建議和舉措都沒有錯,只不過關張諸葛都是在戰略上談的,而劉備更重視的是實踐,從結果上看,這些地域最終都歸於劉備所有了,可見他當時是出於全域性考慮而非猶豫不決。這一點上,同為劉氏宗族的劉璋就很有待提高,張松一操攏她就上套了,引狼入室的招劉備入川,結果導致...呵呵。

    再如劉備飽受詬病的對吳開戰,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上看,以蜀國的兵力幹掉吳國問題不大,所以在整個入手決策方面並沒有失誤。須知三國之間相互牽制,即使蜀國起兵和魏國廝殺,吳國一定也會在最後關頭捅刀子,這是肯定的,而且蜀國的糧草補給除去來自蜀中也很依賴於荊州,這與清朝時的國情頗像,所以康熙皇帝面對臺灣和葛爾丹的雙重困境毅然確定了“北撫南剿”的方略。如果擺平了吳國,進可以征戰魏國,無後顧之憂,退即使是休兵不戰,也會越來越強,所以這個決定本身是可行的。但是意外太多了,先是張飛出徵前掛了,這很影響士氣,再者劉備大意了屯兵夷陵樹下,最後孫權膽兒太正了,把寶押對了人直接翻盤了...

    每個人都很難是全才,但是可以彌補,劉邦最後宴請群臣時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論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籌措糧草保證補給我不如蕭何,此三人皆人中俊傑,但皆為我所用,因此我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劉備謀劃和用人不及諸葛亮,(說實話我很佩服諸葛亮但他畢竟是臣,沒有劉備諸葛亮很難有發揮用武之地的平臺,相信這也是他當時選擇劉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征戰不及關張趙馬黃,但卻能將他們緊緊的維繫在身邊這一點放眼當時很少有人能做到。

    因此說劉備是三國時期最值得敬佩的人物是有跡可循的。

  • 3 # 5191077959098

    馬懿

    司馬懿在三國中不用說肯定是最成功的忍者,說起司馬懿來,我相信只要讀過三國的人都不會陌生,很多人認為他是忠,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奸,還有各種各樣的評論,但一千個人一千張口,論調褒貶不一,但有一點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的,那就是司馬懿的忍,而這次忠奸暫且不論,談的就是這個忍字。同時三國時代在位最久、最長壽的帝王,這才是真正笑到最後的睿智忍者,就是他。

    所謂成大事者必有遠志,而忍正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理智地謀求長遠目標的體現,善忍者能成大事,忍者無敵。

  • 4 # 針兒7

    個人首推陳群

    陳群的貢獻對於曹魏來說功高甚偉,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陳群的全力幫助,天下名門望族不會依附曹操,傾盡財力物力支援曹操,曹魏政權的建立,至少有陳群(準確來說是陳群家族)的一半的功勞。

    陳群家族在漢末的地位

    陳群的爺爺陳寔老爺子可是當時的萬世之表,大家熟知的成語“樑上君子”就來自陳寔之後,能夠將小偷都成為君子的人,按照佛印的說法“佛陀心中有佛陀”,這也足以見陳寔是個君子。但是如果僅僅以君子來評價陳寔,那就太低了。陳寔去世之後,諡曰文範先生,暨文為世範,行為士則。陳寔去世的時候,有上萬人自發前來送葬,

    司空荀爽、太僕令韓融並制緦麻,執子孫禮。四方至者車數千乘,自太原郭泰等無不造門。傅子曰:寔亡,天下致吊,會其葬者三萬人,制縗麻者以百數。

    陳群的父親陳紀,這是可陳寔老爺子同名的存在。

    寔、紀高名並著,而諶又配之,世號曰三君。每宰府辟命,率皆同時,羔雁成群,丞掾交至。

    也就是說不僅是陳群的父親,還有他的叔叔,都享有很高的名聲。

    有名聲地位就一定高嗎?

    在漢朝流行的是清議和察舉制,清議就是文人墨客的評論,尤其在“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在民間形成了品頭論足的濃厚氛圍,強大的輿論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政治勢力。而且最為重要的就是當時的官吏選拔,都需要一定的社會輿論清議才行。更為重要的是,你當上了官,清議不會停止,反而會一直跟隨者你。像崔烈(漢靈帝時期,與劉協、劉辨一起逃亡的就是他),曾經花費了五百萬買了三公之一的司徒。曾經問他兒子,現在社會議論對我怎麼樣。他兒子說,你沒有當上三公的時候,大家都高度讚賞你,當你當上三公後,人們開始厭惡你。又問:問什麼?論者嫌其銅臭。像陳寔老爺子,只有三公的位置有空缺,就一定要是他老人家,誰去爭,誰丟人。

    陳群到達什麼程度呢?他的爺爺曾經說過:此兒必興吾宗。陳群的父親和孔融關係比較好,後來和陳群交往後,對陳紀不敢在平起平坐了,而是以長輩給予禮待,這也說明了陳群的人品和學識。

    陳群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陳群剛一開始是跟隨劉備的,後來由於徐州之戰失敗後,劉備投降了曹操,陳群自然也被曹操徵用。陳群在曹操身邊可以說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曹操的用人、選人上給予了甄別和幫助,使得曹操武將如雨,文人如雲。

    陳群敢於直言相諫。曹操的用人策略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原來屬於哪個陣營,道德品質無論好壞,只要你有本事,一律重用。像郭嘉,那可是天才般的軍事家和預言家,甚至可以說是超過諸葛亮一般的存在。但是陳群照樣指責郭嘉的品行,估計郭嘉原來也許有點生活不檢點,後來曹操也是以陳平做比喻說過人才的事。曹操的徵賢使得曹魏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行政、軍事幹部,但是也有一個問題隨之而來,良莠不齊,有本事品德不好,這也是相當惡劣的。幸虧這時候陳群,他最初的官職是西曹掾,後有人御史中丞,這差不多是組織部長感到了紀委書記,都是管幹部的。而且陳群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敢於諫言,連曹操都得給他面子。所以曹操在後來的用人方針也逐漸向“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轉變。有了陳群的管理,曹魏的官僚系統可以說逐步穩固下來,並未曹魏帝國的建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陳群建立了“九品中正制”選拔制度。陳群在充分借鑑清議和察舉制度的基礎上,堅持德才兼備,並且照顧了貧苦出身,建立了一套九品中正制度。我們大致說下九品中正制的選拔方法,各州設立大中正,各郡設立中正。中正根據文化人的家世、道德、才能作為高下的品定,成為品,既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上上作為最高品,是個擺設。一般來說都是中正進行評議,叫做“狀”,這個評語直接影響被評人的前途和命運。雖然貧寒人家有出人頭地的可能,但是在家世上卻限制了評議。也就是說能夠被選出來的大多是大家族子弟。後面附圖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陳群歷經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曹魏掌權者,制止曹操使用酷刑,制止曹丕興建宮殿,輔政曹睿,死後配享曹氏太廟。

    陳群以儒學大家,在混亂的時代,堅守自己的內心,並用自己的聲望去影響每一個人。他博學而不迂腐,沒有為曹魏纂漢而憤慨;他禮儀周全而不酷吏,沒有在亂世採用重典。是他用自己的畢生心血為曹魏構建了一個較為健全的官吏選拔、使用、監察體系,重塑了自東周以來的崩壞的禮儀制度。

    在亂世,在能人輩出的年代,在禮崩樂壞的年代,憑藉個人及其家族影響,用文化意識形態建立了一個安穩的朝代,不可謂不偉大,不得不令人欽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動物和人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