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做養殖
-
2 # 農村小偉vlog
河蟹養殖如何應對今年特殊天氣
一、2019年總體天氣研判
天氣和氣候與水產養殖特別是河蟹養殖息息相關,幾乎每個河蟹養殖者每天都會關注天氣。據今年全華人大會議期間部長通道中國氣象局劉雅鳴局長預測今年的天氣: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氣候總趨勢為複雜、多變、極端性強。根據預測,今年氣候年景總體偏差,自然災害較重、極端事件較多。今年以來,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佈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長江流域中下游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河蟹養殖將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二、災害性天氣對河蟹的影響
災害性天氣具體表現在連續陰雨天氣、出現強暴雨、極度高溫、颱風等方面。
1.連續陰雨天氣出現的時間主要在早春和梅雨季節。早春,連續陰雨天氣,氣溫上不來,河蟹吃食減少,陰雨天與低溫會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影響水中藻類(餌料)的生長,從而影響河蟹的營養積累。加上蟹種正處於經過冬天的飢餓狀況,此時,容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的空腸空胃,河蟹的營養跟不上,且正好進入成蟹養殖的第一次蛻殼階段,往往容易出現河蟹水癟子症狀,嚴重的會出現蛻殼不遂或頂殼死亡。梅雨季節正好在第三殼階段,這時的連續陰雨,池塘溶氧缺乏,且水草正處於生長旺盛期,呼吸作用增強,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高,水草因得不到光照草根腐爛,導致底質、水質惡化,造成惡性迴圈。情況較輕的,水癟子症狀加重;情況較重的,河蟹會出現大量死亡。
2.暴雨極端天氣出現的時候,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降低,加上微生物及浮游動物耗氧量增加,河蟹會出現缺氧上岸、爬草頭的現象。另外在氣壓低的情況下,常可見水體底部汙染物泛起,即容易產生所謂“泛塘”現象。同時容易造成晝夜和水體上下層溫差大,水質變化快,水產養殖動物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免疫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加之又出現在梅雨季節,此時正是病毒的發作期,極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與傳染,管理不慎則會導致全軍覆沒。
3.高溫天氣不僅直接影響河蟹等水生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透過水溫對水環境的改變,間接對水生動物產生作用。高溫期往往持續時間長,遇天氣突然改變如悶熱、雷暴雨等,到了夜間,表層水溫下降快,會形成強烈的密度流,帶動池塘底部腐敗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產生毒物會造成魚類浮頭、泛塘事故,且夏季暴發性蟹病的發生與水溫較高有一定關係,河蟹的攝食速度比較快,導致新陳代謝也加快,底質、水質容易惡化,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4.颱風對河蟹養殖的主要危害。首先它會對河蟹養殖塘口造成破壞。一旦發生颱風,對周邊環境和河蟹生長水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在環境遭到破壞之後,生態平衡自然也就被打破了,河蟹就沒有辦法正常生長,加上臺風的發生往往在6-8月,此時正值高溫季節,河蟹的抗應激功能又很大程度地下降,颱風的出現會使河蟹存在的環境遭到破壞,那麼河蟹就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生長習慣進行生長髮育。自然而然就會造成很大的健康損害以及在災害發生之後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河蟹死亡。如遇到河蟹大量蛻殼時,一旦發生這種災害,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較大的。
三、生產建議
1.及時關注未來5~7天的天氣變化趨勢。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及河蟹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池塘管理措施,強化預測預警機制,為今年河蟹生產抵抗自然災害影響,儘可能降低養殖風險。
2. 改變防控理念。從近年來生產經驗來看,養殖上大多數出現河蟹異常現象甚至不明原因死亡,這大多數與河蟹的應激能力降低有關,養殖戶已經意識到防控應從藥物防控向生態防控、應激防控轉變,且在生產上得到較好的應用及效果。
3.提高河蟹機體的免疫功能。良好的體質可有效應對和緩解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因此,在生產中應高度重視定期在飼料中新增V C 、免疫多糖、護肝保肝、乳酸菌等增強免疫功能的抗應激、改善腸道的“保健”產品。如發生細菌性疾病,還需在飼料中新增一些中草藥抗菌藥物等。
4.及時判斷池塘河蟹的數量。特別是洪澇災害性天氣可能導致河蟹的不明原因死亡,甚至絕產。因此,我們可根據河蟹的攝食、活動情況及時把握池塘的存活量,並根據具體情況補充後期生產的青蝦等苗種,以保證池塘的利用效率,提高池塘全年的經濟效益。
5. 新增池塘增氧設施。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池塘的溶氧會偏低,這時,只有池塘增氧設施的開啟,透過攪水、曝氣、增氧等減少耗氧因子、緩解池塘的缺氧狀況,使池塘中有限的溶氧滿足河蟹的正常生長。如外河環境較好的塘口,在極端天氣出現的情況下,也可透過引入外河水來增加池塘的溶氧。
6.適度施肥,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因極端天氣,池塘中有益藻類、菌類會出現死亡,常見的倒藻現象即為極端天氣引起的。因此,在天氣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應及時適度施用生物有機肥,同時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使池塘的藻相、菌相得到一次很好的修復,從而達到藻相、菌相平衡,促進水體良性迴圈。
7.加強其他環節的管理。因河蟹養殖離不開水草的管理,極端性天氣對水草的生長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應注意勤觀察水草的生長,並根據水草的生長採取促、疏、割、控、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水草的作用。
8. 加強損害的設施修補。加強日常巡塘次數,及時檢視池塘的設施損失、圩池的滲漏、攔網及進出水口的破壞情況。加固池埂及防逃設施,必要時檢查養殖器械和電力設施的安全效能。
-
3 # 阿豪在農村
現在馬上7-8月份了,進入了高溫天氣
高溫天氣期間河蟹採食量大、排洩物多,此階段也常常發生氣溫持續偏高,連日陰雨,突遇暴雨或悶熱等極端天氣,這不僅影響河蟹的正常的攝食,生長,而且對於水草的生長及水質底質環境的穩定也十分不利,因此此階段水質易惡化,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比常溫時更高,若管理不善易引起河蟹對環境汙染適應能力及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能力的下降,河蟹疾病也因此引發.
1:保證河蟹足夠且均衡的營養需求,提倡投餵優質的河蟹配合飼料,許多養殖戶對河蟹配合飼料缺乏瞭解或採購優質飼料不方便而習慣投餵鮮魚或冰魚,事實上,高溫期不管是鮮魚還是冰魚都極質變質,易導致河蟹池水質惡化,加大了河蟹的疾病發生.
2:做到科學合理的投餵,特別是要防止過量的投餵,有以下情形應適量減少投餵量:發現飼料有剩餘;氣溫持續偏高,連日陰雨,突遇暴雨或悶熱極端天氣,水質底質惡化;河蟹蛻殼高峰期;河蟹發生較嚴重疾病.
3:加強水草養護;控制青苔,否則水草生長受影響;科學足量投餵營養均衡的飼料,飼料不足時河蟹會破壞水草;及時清理漂浮的水草,防止腐爛而敗壞水質.
4:適時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也是水質調節的重要手段,高溫期使用消毒劑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水質不良時用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強氯精,生石灰等刺激性強的藥物時,會引起河蟹的反激反應,甚至導致軟殼河蟹死亡,為減少死亡控制到最低水平,高溫期應使用無刺激性的溫和型消毒劑.
5:河蟹屬於底棲水生動物,因此池底環境好壞對河蟹的生長快慢及健康狀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底質惡化也是引起蟹病的主要原因,由於糞便、殘餌、動植物屍體及光照不足等原因,提倡使用微失態製劑並配合施用水產專用肥和換水等綜合措施來調節水肥度!
-
4 # 地道農村人
一、2019年總體天氣研判
天氣和氣候與水產養殖特別是河蟹養殖息息相關,幾乎每個河蟹養殖者每天都會關注天氣。據今年全華人大會議期間部長通道中國氣象局劉雅鳴局長預測今年的天氣: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氣候總趨勢為複雜、多變、極端性強。根據預測,今年氣候年景總體偏差,自然災害較重、極端事件較多。今年以來,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佈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長江流域中下游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河蟹養殖將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二、災害性天氣對河蟹的影響
災害性天氣具體表現在連續陰雨天氣、出現強暴雨、極度高溫、颱風等方面。
1.連續陰雨天氣出現的時間主要在早春和梅雨季節。早春,連續陰雨天氣,氣溫上不來,河蟹吃食減少,陰雨天與低溫會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影響水中藻類(餌料)的生長,從而影響河蟹的營養積累。加上蟹種正處於經過冬天的飢餓狀況,此時,容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的空腸空胃,河蟹的營養跟不上,且正好進入成蟹養殖的第一次蛻殼階段,往往容易出現河蟹水癟子症狀,嚴重的會出現蛻殼不遂或頂殼死亡。梅雨季節正好在第三殼階段,這時的連續陰雨,池塘溶氧缺乏,且水草正處於生長旺盛期,呼吸作用增強,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高,水草因得不到光照草根腐爛,導致底質、水質惡化,造成惡性迴圈。情況較輕的,水癟子症狀加重;情況較重的,河蟹會出現大量死亡。
2.暴雨極端天氣出現的時候,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降低,加上微生物及浮游動物耗氧量增加,河蟹會出現缺氧上岸、爬草頭的現象。另外在氣壓低的情況下,常可見水體底部汙染物泛起,即容易產生所謂“泛塘”現象。同時容易造成晝夜和水體上下層溫差大,水質變化快,水產養殖動物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免疫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加之又出現在梅雨季節,此時正是病毒的發作期,極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與傳染,管理不慎則會導致全軍覆沒。
3.高溫天氣不僅直接影響河蟹等水生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透過水溫對水環境的改變,間接對水生動物產生作用。高溫期往往持續時間長,遇天氣突然改變如悶熱、雷暴雨等,到了夜間,表層水溫下降快,會形成強烈的密度流,帶動池塘底部腐敗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產生毒物會造成魚類浮頭、泛塘事故,且夏季暴發性蟹病的發生與水溫較高有一定關係,河蟹的攝食速度比較快,導致新陳代謝也加快,底質、水質容易惡化,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4.颱風對河蟹養殖的主要危害。首先它會對河蟹養殖塘口造成破壞。一旦發生颱風,對周邊環境和河蟹生長水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在環境遭到破壞之後,生態平衡自然也就被打破了,河蟹就沒有辦法正常生長,加上臺風的發生往往在6-8月,此時正值高溫季節,河蟹的抗應激功能又很大程度地下降,颱風的出現會使河蟹存在的環境遭到破壞,那麼河蟹就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生長習慣進行生長髮育。自然而然就會造成很大的健康損害以及在災害發生之後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河蟹死亡。如遇到河蟹大量蛻殼時,一旦發生這種災害,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較大的。
三、生產建議
1.及時關注未來5~7天的天氣變化趨勢。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及河蟹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池塘管理措施,強化預測預警機制,為今年河蟹生產抵抗自然災害影響,儘可能降低養殖風險。
2. 改變防控理念。從近年來生產經驗來看,養殖上大多數出現河蟹異常現象甚至不明原因死亡,這大多數與河蟹的應激能力降低有關,養殖戶已經意識到防控應從藥物防控向生態防控、應激防控轉變,且在生產上得到較好的應用及效果。
3.提高河蟹機體的免疫功能。良好的體質可有效應對和緩解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因此,在生產中應高度重視定期在飼料中新增V C 、免疫多糖、護肝保肝、乳酸菌等增強免疫功能的抗應激、改善腸道的“保健”產品。如發生細菌性疾病,還需在飼料中新增一些中草藥抗菌藥物等。
4.及時判斷池塘河蟹的數量。特別是洪澇災害性天氣可能導致河蟹的不明原因死亡,甚至絕產。因此,我們可根據河蟹的攝食、活動情況及時把握池塘的存活量,並根據具體情況補充後期生產的青蝦等苗種,以保證池塘的利用效率,提高池塘全年的經濟效益。
5. 新增池塘增氧設施。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池塘的溶氧會偏低,這時,只有池塘增氧設施的開啟,透過攪水、曝氣、增氧等減少耗氧因子、緩解池塘的缺氧狀況,使池塘中有限的溶氧滿足河蟹的正常生長。如外河環境較好的塘口,在極端天氣出現的情況下,也可透過引入外河水來增加池塘的溶氧。
6.適度施肥,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因極端天氣,池塘中有益藻類、菌類會出現死亡,常見的倒藻現象即為極端天氣引起的。因此,在天氣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應及時適度施用生物有機肥,同時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使池塘的藻相、菌相得到一次很好的修復,從而達到藻相、菌相平衡,促進水體良性迴圈。
7.加強其他環節的管理。因河蟹養殖離不開水草的管理,極端性天氣對水草的生長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應注意勤觀察水草的生長,並根據水草的生長採取促、疏、割、控、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水草的作用。
8. 加強損害的設施修補。加強日常巡塘次數,及時檢視池塘的設施損失、圩池的滲漏、攔網及進出水口的破壞情況。加固池埂及防逃設施,必要時檢查養殖器械和電力設施的安全效能。
-
5 # 毛球
河蟹養殖如何應對今年特殊天氣
一、2019年總體天氣研判
天氣和氣候與水產養殖特別是河蟹養殖息息相關,幾乎每個河蟹養殖者每天都會關注天氣。據今年全華人大會議期間部長通道中國氣象局劉雅鳴局長預測今年的天氣: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氣候總趨勢為複雜、多變、極端性強。根據預測,今年氣候年景總體偏差,自然災害較重、極端事件較多。今年以來,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佈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長江流域中下游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河蟹養殖將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二、災害性天氣對河蟹的影響
災害性天氣具體表現在連續陰雨天氣、出現強暴雨、極度高溫、颱風等方面。
1.連續陰雨天氣出現的時間主要在早春和梅雨季節。早春,連續陰雨天氣,氣溫上不來,河蟹吃食減少,陰雨天與低溫會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影響水中藻類(餌料)的生長,從而影響河蟹的營養積累。加上蟹種正處於經過冬天的飢餓狀況,此時,容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的空腸空胃,河蟹的營養跟不上,且正好進入成蟹養殖的第一次蛻殼階段,往往容易出現河蟹水癟子症狀,嚴重的會出現蛻殼不遂或頂殼死亡。梅雨季節正好在第三殼階段,這時的連續陰雨,池塘溶氧缺乏,且水草正處於生長旺盛期,呼吸作用增強,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高,水草因得不到光照草根腐爛,導致底質、水質惡化,造成惡性迴圈。情況較輕的,水癟子症狀加重;情況較重的,河蟹會出現大量死亡。
2.暴雨極端天氣出現的時候,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降低,加上微生物及浮游動物耗氧量增加,河蟹會出現缺氧上岸、爬草頭的現象。另外在氣壓低的情況下,常可見水體底部汙染物泛起,即容易產生所謂“泛塘”現象。同時容易造成晝夜和水體上下層溫差大,水質變化快,水產養殖動物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免疫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加之又出現在梅雨季節,此時正是病毒的發作期,極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與傳染,管理不慎則會導致全軍覆沒。
3.高溫天氣不僅直接影響河蟹等水生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透過水溫對水環境的改變,間接對水生動物產生作用。高溫期往往持續時間長,遇天氣突然改變如悶熱、雷暴雨等,到了夜間,表層水溫下降快,會形成強烈的密度流,帶動池塘底部腐敗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產生毒物會造成魚類浮頭、泛塘事故,且夏季暴發性蟹病的發生與水溫較高有一定關係,河蟹的攝食速度比較快,導致新陳代謝也加快,底質、水質容易惡化,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4.颱風對河蟹養殖的主要危害。首先它會對河蟹養殖塘口造成破壞。一旦發生颱風,對周邊環境和河蟹生長水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在環境遭到破壞之後,生態平衡自然也就被打破了,河蟹就沒有辦法正常生長,加上臺風的發生往往在6-8月,此時正值高溫季節,河蟹的抗應激功能又很大程度地下降,颱風的出現會使河蟹存在的環境遭到破壞,那麼河蟹就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生長習慣進行生長髮育。自然而然就會造成很大的健康損害以及在災害發生之後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河蟹死亡。如遇到河蟹大量蛻殼時,一旦發生這種災害,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較大的。
三、生產建議
1.及時關注未來5~7天的天氣變化趨勢。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及河蟹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池塘管理措施,強化預測預警機制,為今年河蟹生產抵抗自然災害影響,儘可能降低養殖風險。
2. 改變防控理念。從近年來生產經驗來看,養殖上大多數出現河蟹異常現象甚至不明原因死亡,這大多數與河蟹的應激能力降低有關,養殖戶已經意識到防控應從藥物防控向生態防控、應激防控轉變,且在生產上得到較好的應用及效果。
3.提高河蟹機體的免疫功能。良好的體質可有效應對和緩解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因此,在生產中應高度重視定期在飼料中新增V C 、免疫多糖、護肝保肝、乳酸菌等增強免疫功能的抗應激、改善腸道的“保健”產品。如發生細菌性疾病,還需在飼料中新增一些中草藥抗菌藥物等。
4.及時判斷池塘河蟹的數量。特別是洪澇災害性天氣可能導致河蟹的不明原因死亡,甚至絕產。因此,我們可根據河蟹的攝食、活動情況及時把握池塘的存活量,並根據具體情況補充後期生產的青蝦等苗種,以保證池塘的利用效率,提高池塘全年的經濟效益。
5. 新增池塘增氧設施。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池塘的溶氧會偏低,這時,只有池塘增氧設施的開啟,透過攪水、曝氣、增氧等減少耗氧因子、緩解池塘的缺氧狀況,使池塘中有限的溶氧滿足河蟹的正常生長。如外河環境較好的塘口,在極端天氣出現的情況下,也可透過引入外河水來增加池塘的溶氧。
6.適度施肥,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因極端天氣,池塘中有益藻類、菌類會出現死亡,常見的倒藻現象即為極端天氣引起的。因此,在天氣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應及時適度施用生物有機肥,同時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使池塘的藻相、菌相得到一次很好的修復,從而達到藻相、菌相平衡,促進水體良性迴圈。
7.加強其他環節的管理。因河蟹養殖離不開水草的管理,極端性天氣對水草的生長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應注意勤觀察水草的生長,並根據水草的生長採取促、疏、割、控、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水草的作用。
8. 加強損害的設施修補。加強日常巡塘次數,及時檢視池塘的設施損失、圩池的滲漏、攔網及進出水口的破壞情況。加固池埂及防逃設施,必要時檢查養殖器械和電力設施的安全效能。
-
6 # 彩虹的微笑1114
河蟹,如果在家養河蟹的話,要經常換水 活動起來有少,都是在池塘裡養好一點,地方有大,有好活動,可以一邊養一邊放水啊
-
7 # 新型職業農民示範戶
我是一個水稻種植戶,同時也是河蟹養殖戶,稻蟹共生。養殖河蟹的關鍵是防逃,應對特殊天氣,必須想在頭裡,堤壩必須高而結實,圍布時常檢查,排水系統絕對通暢,時常換水,最好是活水。另外河蟹對藥物十分敏感,堅決避免有毒藥水的混入。河蟹的養殖密度不宜過高,否則養不大,最高不能超過每畝十斤苗。投餵飼料也要分階段,前期投餵飼料以植物性為主,豆粕,玉米,米糠,熟土豆等,後期增加蛋白粉。增加動物蛋白。促進增重。
回覆列表
今年特殊天氣
一、2019年總體天氣研判
天氣和氣候與水產養殖特別是河蟹養殖息息相關,幾乎每個河蟹養殖者每天都會關注天氣。據今年全華人大會議期間部長通道中國氣象局劉雅鳴局長預測今年的天氣: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氣候總趨勢為複雜、多變、極端性強。根據預測,今年氣候年景總體偏差,自然災害較重、極端事件較多。今年以來,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佈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長江流域中下游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河蟹養殖將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二、災害性天氣對河蟹的影響
災害性天氣具體表現在連續陰雨天氣、出現強暴雨、極度高溫、颱風等方面。
1.連續陰雨天氣出現的時間主要在早春和梅雨季節。早春,連續陰雨天氣,氣溫上不來,河蟹吃食減少,陰雨天與低溫會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影響水中藻類(餌料)的生長,從而影響河蟹的營養積累。加上蟹種正處於經過冬天的飢餓狀況,此時,容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的空腸空胃,河蟹的營養跟不上,且正好進入成蟹養殖的第一次蛻殼階段,往往容易出現河蟹水癟子症狀,嚴重的會出現蛻殼不遂或頂殼死亡。梅雨季節正好在第三殼階段,這時的連續陰雨,池塘溶氧缺乏,且水草正處於生長旺盛期,呼吸作用增強,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高,水草因得不到光照草根腐爛,導致底質、水質惡化,造成惡性迴圈。情況較輕的,水癟子症狀加重;情況較重的,河蟹會出現大量死亡。
2.暴雨極端天氣出現的時候,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降低,加上微生物及浮游動物耗氧量增加,河蟹會出現缺氧上岸、爬草頭的現象。另外在氣壓低的情況下,常可見水體底部汙染物泛起,即容易產生所謂“泛塘”現象。同時容易造成晝夜和水體上下層溫差大,水質變化快,水產養殖動物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免疫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加之又出現在梅雨季節,此時正是病毒的發作期,極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與傳染,管理不慎則會導致全軍覆沒。
3.高溫天氣不僅直接影響河蟹等水生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透過水溫對水環境的改變,間接對水生動物產生作用。高溫期往往持續時間長,遇天氣突然改變如悶熱、雷暴雨等,到了夜間,表層水溫下降快,會形成強烈的密度流,帶動池塘底部腐敗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產生毒物會造成魚類浮頭、泛塘事故,且夏季暴發性蟹病的發生與水溫較高有一定關係,河蟹的攝食速度比較快,導致新陳代謝也加快,底質、水質容易惡化,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4.颱風對河蟹養殖的主要危害。首先它會對河蟹養殖塘口造成破壞。一旦發生颱風,對周邊環境和河蟹生長水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在環境遭到破壞之後,生態平衡自然也就被打破了,河蟹就沒有辦法正常生長,加上臺風的發生往往在6-8月,此時正值高溫季節,河蟹的抗應激功能又很大程度地下降,颱風的出現會使河蟹存在的環境遭到破壞,那麼河蟹就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生長習慣進行生長髮育。自然而然就會造成很大的健康損害以及在災害發生之後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河蟹死亡。如遇到河蟹大量蛻殼時,一旦發生這種災害,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較大的。
三、生產建議
1.及時關注未來5~7天的天氣變化趨勢。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及河蟹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池塘管理措施,強化預測預警機制,為今年河蟹生產抵抗自然災害影響,儘可能降低養殖風險。
2. 改變防控理念。從近年來生產經驗來看,養殖上大多數出現河蟹異常現象甚至不明原因死亡,這大多數與河蟹的應激能力降低有關,養殖戶已經意識到防控應從藥物防控向生態防控、應激防控轉變,且在生產上得到較好的應用及效果。
3.提高河蟹機體的免疫功能。良好的體質可有效應對和緩解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因此,在生產中應高度重視定期在飼料中新增V C 、免疫多糖、護肝保肝、乳酸菌等增強免疫功能的抗應激、改善腸道的“保健”產品。如發生細菌性疾病,還需在飼料中新增一些中草藥抗菌藥物等。
4.及時判斷池塘河蟹的數量。特別是洪澇災害性天氣可能導致河蟹的不明原因死亡,甚至絕產。因此,我們可根據河蟹的攝食、活動情況及時把握池塘的存活量,並根據具體情況補充後期生產的青蝦等苗種,以保證池塘的利用效率,提高池塘全年的經濟效益。
5. 新增池塘增氧設施。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池塘的溶氧會偏低,這時,只有池塘增氧設施的開啟,透過攪水、曝氣、增氧等減少耗氧因子、緩解池塘的缺氧狀況,使池塘中有限的溶氧滿足河蟹的正常生長。如外河環境較好的塘口,在極端天氣出現的情況下,也可透過引入外河水來增加池塘的溶氧。
6.適度施肥,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因極端天氣,池塘中有益藻類、菌類會出現死亡,常見的倒藻現象即為極端天氣引起的。因此,在天氣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應及時適度施用生物有機肥,同時補充有益藻類、菌類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使池塘的藻相、菌相得到一次很好的修復,從而達到藻相、菌相平衡,促進水體良性迴圈。
7.加強其他環節的管理。因河蟹養殖離不開水草的管理,極端性天氣對水草的生長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應注意勤觀察水草的生長,並根據水草的生長採取促、疏、割、控、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水草的作用。
8. 加強損害的設施修補。加強日常巡塘次數,及時檢視池塘的設施損失、圩池的滲漏、攔網及進出水口的破壞情況。加固池埂及防逃設施,必要時檢查養殖器械和電力設施的安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