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設計製造迷

    別被個別現象給嚇到了,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公司,很小一部分人員,並不具代表性,絕大部分公司都沒有這樣的歧視。35歲的技術人員,無論是技術還是為人處世,都是越發成熟的,35歲,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這個年齡階段的技術人員,無一不是公司的中堅力量,不可能被認為沒有價值的。

    技術人員不同於其它職業人員,其規律是越老越吃香的,雖然剛畢業的起薪不高,雖然成長比較慢,但卻意味著到年紀大了就越來越值錢,該擔心沒有價值的並不是35歲的技術人員,而是剛畢業的或剛畢業沒幾年的技術人員,因為這個階段的技術人員正處於學習期,這個學習期也是很燒錢的一個時期,小到哪怕報廢一套模具,都可能損失超過10萬元,而到了35歲的技術人員,已經過了這個燒錢的時期,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認為這個人已經用錢燒出來了,燒成像工藝品一樣了,那當然會認為有價值的。

    另外,技術人員的成長曆程本身就比較慢,往往要3年入門,5年入行,10以上才熟練,15年以上才勉強敢說精通,那這個時候就去到38歲左右了,而35歲正處於熟練與精通之間,作為企業方,巴不得搶著要呢,請問何來沒有市場一說?

    我前幾天也提及過,身邊正好有一個40歲的工程師,只請了半天假面試,就拿到了漲薪幅度超30%的offer,而他所謂的面試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也就跟別人談笑風生地喝了幾口茶就拿下來了,這哪裡會是沒有市場呢?

    我本人已37歲,但同樣未遇到危機,相反地,我的簡歷已隱藏多時,但仍然時常會收到來自獵頭、來自招聘單位的“騷擾”電話。工作上之外,也時常跟一些舊同事、舊朋友聊天,他們也常常找我幫忙介紹工程師,說現在找個合適的工程師很難,其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學歷大專以上即可,不限年齡,只要有經驗、只要有能力,薪資直接跟老闆談,不設上限,面談OK可立即到崗,可見,大家都是求賢若渴啊!

    但現實當中為什麼還是有一部分人那麼害怕35歲呢?我認為,其深層原因,很可能就是由於自身實力的不足,由於自己沒有在35歲之前打下過硬的基礎,才會如此的心虛,才會認為35歲是一道坎,認為35歲之後將無工可打。

    綜上,技術人員該怕的不是35歲這個年齡,而是怕到了35歲,卻不具備35歲該有的能力,這才是最要命的。

  • 2 # 紫夏阿郎

    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年齡不是問題 關鍵是有沒有技術 老中醫為什麼那麼吃香 畢竟厲害的人不是靠幹體力活兒掙錢的啊

  • 3 # 無憂精英網

    35歲,是職場上的一個坎。但是,對一些行業或者崗位來講,不僅年齡越大,越沒有被嫌棄,相反,還越來越吃香。比如教師,醫生,還有工程技術人員,建築行業,電力行業等等,這些行業,更多的要注重積累,這些行業,更吻合1萬小時定律。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僅不會被淘汰,相反,會越來越吃香,作用越來越大。所以他們如果跳槽。當然是很多地方搶著要,因為別人培養的人才,自己能夠不付代價就得到,老闆 當然開心。

    35歲就業艱難,更多的是在IT行業,這也是有原因的,一就是網際網路軟體行業新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不注意學習,很容易就與新技術新語言失之交臂,但是,本身就工作繁忙,加班太多的IT人員,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新的語言與技術?而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先前掌握的語言與技術的市場就會慢慢的停止增長甚至萎縮,所以,所謂35歲對IT人員來說是道坎,其實更多的是指他手裡掌握的這門技術是到坎。再就是IT從業人員加班嚴重,對於35歲以上的人員來說,通宵加班或者長時間加班等等都很難以為繼,由其實這些大廠,加班文化嚴重,對這些大廠來講,他們當然願意要一些年輕的薪水又便宜的員工。

    但是對於一個對加班來說並不多的企業來講,對IT人員的挑選就沒有那麼多要求,只要能幹活,幹好活就可以,這個時候,35歲的iT人員的從業經驗,就成了優勢了。需要辯證的來看待35歲現象。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4 # 職男小凡

    從去年年底開始,裁員大潮可謂是一波接著一波的來。

    這也導致很多人對這個話題十分敏感,特別是30歲到40歲的中年人。一提起裁員和失業這個話題幾乎是談虎色變。

    事實上,我們應該結合工作的工種、崗位等來看待這個問題,有些工種可能是年紀越大,工作得越久反而越吃香。

    比如說技術性的工種,往往就是做的越久越吃香,類似車工、鉗工、焊工、以及工廠中的各類技術員、技術指導等等,因為他們工作的時間越久,所能經歷的問題就越多,經驗積累的也就越多。

    而且這類工作都是越幹越巧,越幹越靈活,越幹越會幹,俗話說“家有一老,堪比一寶”,這個比喻說的就是那些有“老師傅”的企業,往往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們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說的稍微深刻一點,這就是一個不斷給自己的競爭力構建壁壘的過程,你會發現,無論是多厲害的新人,在這種純靠技術的領域,都很難立馬與老師傅們分庭抗禮,可能即便是技術水平差不多,但是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就遠不如老師傅。

    實際上,這就是因為工作時間久了,見過的問題比較多,漸漸產生了一種能夠結合技術手段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任何領域幾乎都是這樣,那些方法論很明白的人,往往都只是幹活的,但是有系統思維方式的人,卻都是在負責指揮。

    而老師傅們透過長年累月的工作,建立了這樣的思維體系,並且自己的技術也愈加的嫻熟,新人們即便是技術再厲害,想要與老師傅競爭,實際上都不是一種公平的競爭,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這種思維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要說一說什麼樣的工作,會在中年的時候喪失競爭力。

    答案很簡單,那些消耗你競爭力的工作,可能會讓你面臨更大的焦慮,具體的比如說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員,年輕的時候,身體很棒棒,不管是什麼苦,什麼累都能吃的消,但是如果目光往長遠了看,就會發現,自己最大的競爭力,實際上就是一副好身體,當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如從前的時候,你還能賺到像以前的那麼多錢嗎?

    換句話說,過去扛麻袋,一次能抗200斤,一天能賺400;現在一次抗100斤,一天只能賺200,這就是最直接的競爭力被削弱的例子,而且更加令人心碎的一個事實是,人家寧可要一些年輕人,也不願意要年齡大的人,因為年輕人身體好,出意外的可能性小,但是上了年紀就不同了,人家擔心你腿腳不利索,身體扛不住,真要是出了什麼事,這個責任人家怎麼擔負的起呢?

    當然了,我並不是不尊重體力勞動者,甚至我覺得這些人很不容易,那可真的賺的都是辛苦錢,一個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只是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人找工作容不容易,實際上跟年齡的關係並不是很大,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個人的競爭力。

    其次,我們說還有一種人在被裁員後,很難找到工作,那就是混日子的人。

    我家有一位老鄰居,可謂是深刻的佐證了這一點,2003年下崗大潮來襲的時候,我家鄰居已經在國企“混”了十多年,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本事,也沒有積累過多的有用的人脈,全都是些酒肉同事,天天在一起吃吃喝喝還行,有事了就全都閃人那種。

    結果突然面臨下崗,你說這時候他慌不慌?而且他已經40多了,想學一門手藝也著實不容易,最後幹了一年多的靈活後,發現這樣下去不行,還得是學習一門手藝,最後跟一位師傅學修鞋,弄了個小店,我去年回去路過,發現生意還算可以,至少在我們那個小城市裡,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我們有一說一,以上說的這些情況都是在靜態環境下,也就是說,在沒有變化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觀點並沒有錯,不過現在的社會變化如此之快,變數如此之多,任何人都有機會在新時代裡重生,但前提是,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5 # 職行者

    在職場,當你的年齡跨過35歲,那你就要有危機意識!你的能力要隨著年齡一起增長!現在很多企業招聘年齡規定,35歲以下!其實這種規定並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看個人能力,你的能力駕馭不了工作,一切都免談!

    現在很多公司用人對於年齡的要求,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要求也不同!對能力比較強的人來說,35歲,正是黃金期,業務能力,技術最老道的時候!他們如果出去找工作還是很吃香的!物以稀為貴都是這樣的!工作能力強的,自然是少的,很多公司就會放寬年齡的要求!自己不用找很多獵頭也會上門!現在的社會是很現實的,有多大能力就會有多大空間!

    當你的能力達不到要求,自然就會有很重的危機感。一個人的競爭力不強,出去找工作肯定很難找!再加上年齡的劣勢!很多企業用人都以降低成本為準,同樣的是招聘,有年輕人肯定都選年輕的!年輕人有培養的潛力,不會像老油條,要求多,不服管!自身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力,年齡越大工作越難找!你一直乾的基礎工作就沒法跟小年輕競爭!你的精力就比不上他們。

    人到中年,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要學會自我反思!公司對年齡的要求,我們是沒法改變,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公平的!我們都曾年輕過,我們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只能說自己沒有把握好,沒有一個好的規劃,職場之路就走的異常艱難。少點抱怨,多花點時間去學習,增長自己的本事才是最要緊的!

    隨著人口老齡化,國家延遲退休,人口紅利逐漸的下降,可用的人少了,要求自然會降低!未來對招聘年齡肯定是會放寬要求的。關鍵還是自身,要做好準備!要認清自身的位置和能力,缺啥補啥!對於能力強的人來說,年齡根本不算什麼!

  • 6 # 老虎85310815

    我來說說我招的幾個35的程式設計師的感受吧!工資高,職場老油條,磨洋工,本來可憐他們給個機會,現在發誓不招30以上的!

  • 7 # 盛葦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的工程師上班喝茶扯閒篇,淘汰是必然的!也有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差,跟不上更新腳步,淘汰也是必然的!

  • 8 # 職否

    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嗎?

    我很小的時候,總是以為地球是圍著我轉的,因為無論白天黑夜,我只能知道與我有關或者我身邊的事情,而對其他事情都一無所知,那個時候,我以為世界是以我為中心存在的。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這樣,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中心,他們知道著他們能知道的事情。

    所以當你在網路上也好,在交談中也好,知道職場上過了35就沒有市場了,覺得這就是現實。尤其是華為辭退中年員工這種有權威背書的新聞一出,你就認定事實就是如此。但這只是世界的一面,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摸到了一部分,就以為知道了全部,這是以偏概全。

    身邊超過35歲的技術人員,跳槽都很容易,這是全部嗎?

    這也不是全部,你看到了幾個人是這樣,但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有多少這樣的技術人員,如果100個裡有10個是跳槽很容易,剛好又都被你碰上了,但有90個都沒有市場,那麼你能說,你看到的才是真實的市場嗎?因此,這都是辯證的關係,沒有絕對,也沒有全部。

    如何避免35歲後的中年焦慮

    隨著年齡的增大,為什麼職場人會焦慮呢?會覺得沒有市場呢?我們常說,工作是吃青春飯的,35歲的程式設計師說,到了中年熬不動了寫不了程式碼了,沒有競爭力了;做新媒體的人說,35歲後跟不上了,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了……其實不是年齡沒有競爭力了,而是你自己的專業技能沒有競爭力了。

    1.提升技能

    就算你的學習力下降了,那麼你就花雙倍的時間,重新笨鳥先飛。

    2.拋棄年齡觀

    如果連你都對自己的年齡有所顧忌,那麼如何讓別人敞開心懷?所以,不要在意自己今年幾歲了,曹操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只要你願意,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3.洞察市場

    平時呢,不要自怨自艾,不要只知道娛樂八卦,多多洞察市場,看看自己的機會在哪裡,還可以多出去看看世界,不要做井底之蛙!

    不要為了一片落葉而傷心,春天依舊會來,不要因為雪融而遺憾,冬天總會輪迴。所以,真相靠你自己去創造,而不是靠聽靠看!

  • 9 # 阿良姜

    其實題主對35歲這個問題理解存在一定的誤差,35歲後就沒有市場不是指全部人員,而是指一部份人員,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員在35歲後,工作市場並不受此影響。同時因為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或者自身能力不同,剩餘的人可能在其它年齡段才會出現沒有市場的現象。

    用35歲來作為職場的分水嶺其實並不正確,因為職場淘汰時時都在發生,只是所涉及的年齡段不同而已。而大家關注35歲的職場就業動態也是有原因呢,因為這就是第一道分水嶺。如果要用一個生動且形象的比喻的話,那麼35歲就猶如我們在讀書考試時所採用的60分為及格分數線一樣。

    即60及以下的人在考試成績公佈後,會面臨第一批的淘汰。那麼35歲,也僅僅只是職場的第一批次淘汰而已。

    35歲後在職場中還能找到工作的人,那就證明他們所具備的工作能力、專業技能還能繼持自己在職場的發展。而工作能力越強,專業技能越突出的人,他們在職場的存活時間就越久,能夠保證自己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同理考試成績分數更高的同學,面對獎勵、升學的機會就越多,就能爭取到更好的學習機會與優質的學校等。而要想自己在所涉範圍內能夠笑到最後,那分數當然是越高越高,最好是滿分。

    職場是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年齡並不僅僅只是35歲,可能38歲,也有可能42歲或者51歲。35歲我們可以理解成那只是一個及格線,沒有越過及格線的人,在35歲時就會慢慢在表現出在職場無法很多生存、變業的疲態,就會慢慢的退出職場,然後讓新人補上。

    因此迴歸題主話題

    為此我們就能夠很好的理解為什麼有人說過了35歲後,就是部份人員就沒有就業市場的原因了,而有些超過35的技術人員,跳槽等還是很容易的原因。就這是60分格中,他們有及格或者沒有及格的區別所在。

    為此我的理解如下:

    01.35歲被市場淘汰,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

    其實市場的淘汰從來沒有年齡限制,也從來不會主動中止。因為淘汰也並不是只在35歲時才會到來,有可能30歲就已經開始了,只是這樣的人案例相對較少,而且就算出現這樣的案例,大家更願意把其歸結於當事人自己的懶惰,而不會去考慮是否為市場的淘汰而已。

    所以淘汰並不是指某一個年齡段的特權,他時時都在我們的身邊。要想自己不會被淘汰,那就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與專業技能,讓自己有更多的職場話語權或者存活的資本。02.超過35歲為什麼有些人就業還是很容易呢?

    超過35歲還很容易就業,是因為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或者替代的人少,那麼他們就是存活的資本與再次變業的本錢。

    我身邊一朋友,今年50歲,頭髮斑白,按理說這樣的年齡段在職場中,一般情況是不好再次就業的,但頭段時間剛被一家大型公司好不容易給挖過去了,原因是這位朋友面對市場上能夠出現的各廠商所生產的小機、伺服器等網路裝置,他基本上都能解決因此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而挖他過去的公司當然清楚他的價值,與他的價值相對較,年齡又算得了什麼呢?03.淘汰從未停止,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提前出局。

    淘汰其實時時都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過,那麼如何避免自己被提前出局呢?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在職場存活得久一些。

    綜上所述:有人說過了35歲就沒有市場了,這句話不假,但並不完善,因為沒有市場並不特指35歲,只看當事人是否適應市場的需求。對於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人,可能早就提前了,只是我們並未當真對待而已。而有專業技能或者行業經驗的人,35歲並不是他們的終點,唯一決定他們終點的是他們自己的職場價值。

  • 10 # 職場Xiao螞蟻

    【小螞蟻】的觀點:不要被區域性現象所嚇唬,針對35以後沒有市場,這樣的說法一般都是出現在IT行業、網際網路從業者身上。

    對於35歲的年齡,可以說是一個人生的分界線,對於一切的認知都已經成熟。性格也是趨於穩定,不會再有年輕人的輕浮氣息。

    那麼,年齡越大越吃香的行業也是有很多,下面我就介紹幾個我知道行業:1.會計;

    我的一位同學,原來是學習計算機管理,如今也是做的會計工作。同時,她還是一位漂亮的女生,每次聊天除了講如何健身就是講她的工作,今天有幹嘛咯,過幾天又要報什麼班準備培訓考證。反正,對於財經方面的一些培訓和考證,她是特別的熱衷。

    而且我身邊就有一個兼職的會計師,老婆的公司由於業務小,工作範圍比較單一,因此每個月的營業額也不高,沒有必要配備一個專職的會計師。因此,公司決定聘請一位兼職會計。除了極少數比較年輕,大部分的會計都在四十以上。同時,他們都是穿的工作裝,這樣不但感覺成熟穩健,還讓人有一種厚重感。

    因此,會計絕對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可不要再說35歲以後就不好找工作了。

    2.機械和電氣技術人員;

    對於我的本職工作,我是很理解我的老前輩的。很多有高階職稱的老師傅,都是一些白髮蒼蒼,或者是兩鬢微微斑白。很少有二三十歲的同事,在遇到關鍵性問題的時候,都是這些老前輩擔當起現場總排程的職責。只有積累到足夠的經驗,才能起到把控全域性的作用。

    因此,只有時間的積累,才可能造就出一位技術能手。特別電氣這一塊,公司還特意的返聘了一位退休的電氣老技師,回廠擔任電氣部門的部長,平時就是培訓新人,出現故障擔當一個顧問之責。

    3.醫生;

    醫生這個可能不用我多說,西醫可能三五年就可以自己上手了。

    對於傳承我們華夏五千年的中醫,據我瞭解,從開始學習到出師至少需要八至十年的時間才能自己單獨問診。

    我的一個表弟就是學習的中醫,在學校系統學習五年,出來拜一個名師又得跟在身邊學習三到五年,才有機會自己單獨上手。

    一個人,當中醫學有所成的時候,出來工作就已經差不多三十幾歲了。哪一個稍有成就的中醫不都是四五十歲才開始凸顯出來,除非遇見了學醫的神童。當然,這種可能只有小說裡面有了。

    因此,中醫絕對是越老越吃香,沒有之一。國粹值得我們年青一代去傳承和發揚光大。

    總之,各行各業也有很多都是越老越吃香。對於,35歲之後沒有市場,這只是針對做網際網路從業者,以青春換金錢。而很多行業是積累技術,好幾年以後才慢慢的凸顯其優勢。

  • 11 # 塵世行走的天堂馬

    這還是要看職業的,有些職位是經驗性的,如中醫,是越老越吃香的。有些職業的知識技能更新太快,年過35如果沒有與時俱進不斷成長,是很容易被淘汰的,也就會呈現35歲後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我以為,年齡是一項能否找到工作的參考指標,但絕對不會是最重要的指標。姑且不論經驗性職業的技術人員,即使是需要迅速不斷更新知識的職業的技術人員,只要你是這個行業的領先者,不管你的年齡多大,都是社會迫切需要之人。

    你若落伍,年輕也沒用。你所領先,年齡再大,依然是你。

  • 12 # 有王之志無欲則剛

    這純粹是不靠譜,或者說沒數,公司招聘有年齡有限制,公務員招聘也有年齡限制,華為更是有清退。如果還覺得不難那就是說下面這句話的厲害人物了:為什麼有人會捱餓,我怎麼不覺得,何不食肉糜。

  • 13 # Sir聊HR

    確實,現在很多企業招工都會有年齡限定,一般都限定在35歲以內或者是45歲以內,超過這個年齡的就不要了,這就是為什麼總有人說過了35歲就沒有市場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對,我認為主要還是跟企業的用工年齡限制太嚴格和勞動者的能力大小有關,也與當前的勞動政策執行不利有關。

    處於35歲、45歲的人都是青、壯年勞力,正是拼搏奮進的時候,也正是承擔責任的時候。按理說企業應該大量使用這樣的勞動力,但是由於我們人口基數大、人口紅利多,有的是人供企業選擇,所以企業就有這個資本對勞動者的年齡加大限制,從而只使用企業認為的更年輕的勞動力。因為企業會覺得,越是年輕的勞動力越能高效產出,所以對於那些35歲以上的人員就不重視了,自然也不會使用,也自然沒啥市場了。所以,開啟更多大齡用工的市場大門鑰匙掌握在企業的手裡面,只要企業願意放寬用工年齡限制,那麼就必然有更多的勞動力進入人力資源市場;如果企業一直對用工年齡限定太嚴格、不鬆動,那麼必然會阻礙大齡勞動力求職,這些人進不了廠找不到活幹,自然沒有市場。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35歲以後就沒有市場了,那就是勞動者的能力問題。確切的說,勞動者是否掌握過硬的技術能力和有前景的技術是他們能否有市場的根本保證。如果一個勞動者只能做普通的一線操作工作,沒有掌握任何過硬的技術,那麼年齡一大,很容易被人替代,沒有任何的市場競爭力,自然就會被企業拋棄,失去市場。如果一個勞動者懂一門技術,而這門技術又是企業所必須的,也沒有這麼容易的被替代,那麼即便勞動者的年齡比較大,都是很吃香的,都是人力資源市場上的搶手貨。所以說白了,技術實力過硬的人從來不用擔心用工年齡的限制,哪怕退休了都有企業聘用當顧問的。

    還有一點我覺得也對勞動力市場影響很大,那就是勞動用工政策,如果勞動用工政策越有利於大齡勞動者,或者勞動部門在執行企業用人限制方面更加的積極作為,那麼也會改變很多大齡勞動者的就業難問題。直白說,如果勞動部門能夠有效管管企業限定的用工年齡太嚴格的問題,比如勞動部門對哪個企業敢規定求職者超過35歲的一律不要就直接重罰,自然就會很大程度上擴寬人力資源市場供給,那些35歲甚至45歲以上的大齡求職者就有了市場。所以,勞動部門的政策執行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

    綜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過了35歲就會沒了就業市場,有的人年齡再大也不愁沒工作,除了技術能力因素外,還跟企業的用工年齡限制和勞動政策執行有關。

  • 14 # 深講電磁相容

    國企一般有這個規定,過去國企是鐵飯碗,進來後,不能輕易開除你。所以,歲數大的人,服務時間短,不合算。現在好像這種情況在改變。只要有專業知識和經驗,歲數無所謂。你要是院士,八十還搶著要。

  • 15 # 馮起升

    有沒有市場,跳槽是否容易,其實和年齡沒有必然的關係,關鍵是,你本身是否具備相應的經驗,足夠的能力,給企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舉個例子,退休人員還有返聘呢!!

    這年齡都到退休的年紀了,但是企業還是想聘用他呀,為啥呢,人家有這個本領,企業需要啊。

    不說這麼極端的,以大學老師為例,你要是有啥國家級課題,發表了什麼頂級刊物,那麼多高校搶著要,年齡及沒那麼重要了,但你要是啥都沒有,你博士畢業,年紀輕輕也沒啥用啊。

    我身邊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朋友,今年四十多歲了,現在是某上市集團副Quattroporte,之前還被不少獵頭挖,比如北京萬達就曾經出價200萬讓他去,但他還是沒去,最終選擇了另一家。

    像這種情況,年齡其實都不是問題,因為他甲方、乙方的經驗都很豐富,從基層到中層到高層,而且還在頂級諮詢公司做過高管,自然是問題不大。

    反之,有些人年紀輕輕的,把簡歷給我讓我幫忙介紹工作,可是我一看,這啥經驗、資質都沒有,還真不好介紹。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年齡(年齡只是考慮因素之一,當然,會有一定的限制),關鍵在於你是否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資質,以及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能不能解決企業的難題,給企業創造價值和收益。

  • 16 # 零晨的北京

    先說下結論,35以上還是有市場的,只是相應的崗位少多了。

    有關中國失業率的研究表明,從各個年齡段來看,36-45歲和46-55歲兩個年齡段的人群,在中國一直都是失業率比較低的人群。就我們平常的觀察,35歲以上的中年人一般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車子房子都有了,小日子還是不錯的。

    但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卻是最焦慮的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過不去年齡這道坎,怕被公司勸退。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房貸,已經沒有了年輕時隨意跳槽的資本。雖然看著穩定,但一旦失去現在的工作,重新找一份好工作的代價要比一般大很多。

    總的說來35以上的人,學習和工作能力固然沒有年輕人那麼強,但是放眼看去,這個年齡段的人,也不再單純地靠能力和技術吃飯了,多數早已經轉為靠人脈和人品,擴充套件其他能力去了。

  • 17 # 知陽雜談鋪

    這裡面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裸辭和跳槽不是同樣的意思。

    跳槽是指自己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以及更好的平臺,然後辭職到這個平臺去從事工作。

    而裸辭是指沒有找到更好平臺的情況下,毅然辭職之後再去找工作。

    所以你看到的那些比較好的情況。是指這個技術人員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找到了更好的平臺,已經談好了下一份工作才離職的。

    而那些裸辭的,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這是一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呢,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技術工種的問題。

    有一些行業或者有一些職業,他們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像技術型的以及類似像中醫或者醫生這樣的。

    因為這一類工作是需要用時間來沉澱的。

    而所謂的35歲不好找工作的除了辭職方式的原因以外,還有就是他的職業型別的原因。

    所以你看到的只是那一部分跳槽的,或者說需要年齡來沉澱的這種工作型別。

    然而大多數人在35歲跳槽或者裸辭並不見得會非常順利。

    也就是說從整個職場大環境角度來看,年齡越大求職困難和阻礙也會越大。

    但畢竟這是大環境,不代表個體,也不代表一些具象到某一個工作型別上。

    所以這就是有一部分人,你看到他們在35歲甚至45歲都還能跳槽到更好公司的原因。

  • 18 # 也許雜談

    技術需要積累,積累需要時間,時間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年齡的增長。

    比如許多傳統行業的技術工種,往往需要至少十年的不斷努力,才能培養出一個讓單位初步放心的熟手。

    注意,是“不斷努力”,而不是坐在那裡混時間。

    “不斷努力”多年,才能有過得去的技術,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很年輕了。

    同理,需要這樣技術的單位,不會因為前來應聘的人過了“35大關”就拒絕他們、嫌棄他們。

    相反,如果來應聘的人年齡很小、但資歷豐厚,用人單位反倒要懷疑、擔心,“不敢”聘用。

    .

    跳槽很容易,是因為這種技術人員市場需求大

    如果是一種陳舊的、已經快被市場拋棄的技術,或者使用範圍較窄的技術,那跳槽可能不是很容易。

    因為用處少嘛,崗位自然也就少了,跳槽自然不容易了。

    .

    但如果這種技術正是當下時代所需要的、對許多單位來說很重要的,那跳槽這件事並沒多難。

    對於一個市場需求大的技術能手來說,如果現單位讓他覺得不滿意,或者想有更好的發展,那他隨時可以跳槽。

    .

    有一些技術人員,年齡越大越吃香

    工作難度越大,成長為一個“熟練工”的時間就越長。

    如某些崗位不但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相應的政策變化、歷史沿革、市場需求,以及更為高深的專業技巧......

    以上種種,非一定時期、非一定努力,難以達成。

    所以,雖然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雖然技術革新很快,但依然存在著一些高度依賴專業度、依賴經驗、依賴積累的崗位。

    這種技術人員,就是年到六十歲,也是眾多單位爭搶的目標。

    .

    總之,35歲以後的技術人員跳槽是不是容易,與他從事的專業的市場需求度息息相關。

    如果市場需求大,自然跳槽容易,甚至是越老越吃香;如果市場需求不行,或者可替代性太強,那可能真是有點費力。畢竟,現在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響韭菜植株分櫱能力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