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菱君

    題目指的應該是針對小說或者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情節所說的,在《雍正王朝》裡,總管太監李德全確實是侍候過康熙雍正兩代皇帝,而且備受信任。但李德全是小說杜撰的人物,真實歷史並無其人,這個人物應該是《雍正王朝》的作者二月河先生首創的,而且往後很多電視劇皆沿用這個角色。

    真實的歷史上,康熙和雍正的近侍太監其實並不是同一個人。康熙的近侍太監是梁九功,而雍正的近侍太監是蘇培盛。而且更關鍵的一點是,梁九功在雍正繼位後就自縊身亡了,因此也不存在他能繼續伺候雍正這一說法。

    卷二上·雍正元年·春二月。先朝總管太監梁九公自縊於景山。九公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後以犯法,年老寬恩,拘繫景山,畏罪自盡。上念其勤勞,特加軫恤,給銀髮喪。

    而蘇培盛相對來說會比較特別一點,因為他是跟雍正從藩邸進宮的,在藩邸時就是當時還是雍親王的近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雍正登位,其故時藩邸眷屬也一眾受蔭,蘇培盛也得到升遷機會。雍正元年任懋勤殿首領太監,雍正五年升為副總管太監,此後雍正八年直到雍正駕崩,都是總管太監。而且得雍正破例獲賞當鋪,可見深得雍正寵信。蘇培盛在雍正駕崩後,一直活到乾隆十二年,死後葬於恩濟莊。是有墓碑並留下拓片的太監之一。

  • 2 # 無筆

    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皇帝上臺以後,前朝老臣一般沒有幾個還受重用,新皇帝一般會任用自己看好的人,太監也一樣。一般來說,皇帝駕崩,服侍他的太監們一般都要去給老皇帝守陵。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題主所說的,雍正繼位之後就繼續任用了李德全。

    雍正繼續任用李德全是有理由的,李德全很會做人,平時處事圓滑,滴水不漏,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不該聽的不聽,不該問的不問,專心做好自己總管的事。

    舉個反例,高無庸,是四阿哥胤禛的心腹太監,在他繼位之前做了太多的見不得人的事,聽了太多不該聽的話,坎兒就是他去逼死的,所以,高無庸在雍正即位之後,很快就消失了。

    李德全雖然一直在宮裡,整日陪伴著皇帝,接觸的大臣皇子肯定也不少,但是他從來沒有捲入任何政治事件或者皇儲之爭,不僅事情做得好還能夠明哲保身,所以不管誰做皇帝對於這樣的人都會繼續任用,畢竟挑一個合格的大內總管也不容易。

    有的太監勾結皇后皇妃,有的太監是大臣的眼線,有的太監是皇子的眼線,有的太監野心很大,自成一派,聯合其他太監妄圖把控朝政,所以,歷史上很多太監在老皇帝駕崩之後結局很慘,而李德全是個安分的人,深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的青睞,所以能夠繼續被重用,並且善終!

  • 3 # 歷史扯吧

    雍正是否重用康熙朝的太監,未加嚴格考證,既然有此一問,姑且分析三個原因。

    第一,穩定人心,以正視聽。

    眾所周知,雍正是否合法繼位,一直以來爭議不絕。想來這些爭議也不會空穴來風,作為雍正來講,在爭議之中換掉原班人馬,就是心虛的表現,就無法穩定人心,更無法體現自己合法繼承的正統地位。不光是太監不用動,就是前朝老臣,他也保留了大部班底,而且把死對頭八阿哥提拔為總理王大臣。如果雍正真要換太監,還不如索性把異己一併清除,且不更加清爽愉快。

    第二,老馬識途,以利工作。

    康熙在位近61年,期間自然培養了不少能參善謀的宦官,而這些宦官既然入得了康熙的法眼,至少忠誠度和能力水平還是具備的。最為關鍵的是,雍正初登大寶,百廢待舉,有這些識途的老馬仔輔助,能夠提高辦事效率。說實話,雍正一輩子也沒調教出幾個能人,讓他百忙之中再抽時間調教太監,實在是難以偷閒。

    第三,懷柔之術,以示胸襟。

    雍正在即位前,一直以冷麵王而著稱,朝廷官員和宮裡太監應該都得罪不少。而太監們都是無後之人,屬於斷了念想的群體,他們只要這輩子過得風光就足以滿足。因此,換人,既有選人之難,又有識人之憂;而不換,這幫老太監只會心存感激,兼以死心踏地追隨。這樣的懷柔之術用在太監身上有效,但用在隆科多身上就沒有用,因為隆中堂並沒有斷了念想,他還喜歡玩腳踏兩隻船、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把戲。

  • 4 # 日慕鄉關

    題主的題目應該源自電視劇《雍正王朝》,其中的太監總管李德全在康熙死後被雍正繼承下來,繼續得到重用。

    真實歷史並非如此。

    二月河筆下的李德全在歷史上並不存在,而是多個太監的綜合體,有據可查的主要有三人:梁九功,魏珠,蘇培盛。

    其中的蘇培盛因為《甄嬛傳》變得家喻戶曉,且他是雍正嫡系,在此不做詳述,主要說說前兩位。

    梁九功是康熙的寵臣,早年風光無限,康熙帝給太子選太監的時候就拿梁九功舉例:即如梁九功人甚伶俐。可見對他的工作十分滿意。

    但在此後,文獻中關於梁九功的記載就變得十分稀少,康熙48年出現在曹寅奏摺上,再出現就是雍正元年,據《永憲錄》記載:先朝總管太監梁九公自縊於景山。

    至於原因,也有記載:九公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後以犯法,年老寬恩,拘繫景山,畏罪自盡。上念其勤勞,特加軫恤,給銀髮喪。

    另外一個是魏珠,魏珠是康熙帝晚年的心腹太監,此人的下場稍微好點,康熙去世後,魏珠奉命前去監造陵寢,在此期間被人舉報在皇陵附近私自監造房屋,影響了皇陵的風水,按律凌遲處死。

    但雍正放過了他,在旨意中寫道:魏珠侍奉聖祖多年,朕不忍加誅,仍看守,另有發落,內務府封鎖家產人口。

    梁九功與魏珠為什麼在主子去世後下場如此悽慘,歷史沒有記載,日慕君認為與雍正鞏固權力有很大關係,康熙晚年九子奪嫡,身邊的太監或多或少被捲入權力鬥爭,以魏珠為例,《清世宗實錄》中記載他曾經結交八阿哥允禩,而允禟令其子管太監魏珠叫伯父,可見魏珠牽扯之深,後來被雍正追究責任,藉此打擊八爺黨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電視劇中的李德全,可能作者更希望藉此希望凸顯雍正繼承皇位的合法性以及勤政愛民的一面,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 5 # 日小堯茗居

    所謂的“宦官”就是俗稱特指太監一干人等,往往人們有些出錯,以為宦官即是當官的,其實“宦官”即是太監的專用詞。歷朝歷代,只有滿清一代對“太監懲治”最嚴,有無數太監因為多嘴死於杖下!

    滿清王朝入關後,順治帝就頒佈旨意命工部製作鐵牌子,諭旨雕刻滿漢文字《後宮太監人等干政殺無赦》立於內務府、慎刑司、加上太監經常出入之地,予以警告太監。

    由於滿清入關對太監宮女等管理及嚴,這就糾正了明代太監干政的惡習,太監練習了他們的份內本領。

    太監不管前朝與後朝事

    太監宮女的嘴是有規矩的,凡是與朝廷的公務有關事項一概不允許打聽、過問、傳說、更不得與外界勾搭聯歡、結交朝廷內外大臣。

    雍正帝登基後,知道“內務府”管的太監基本守規矩的,太監就是他們的飯碗,在嚴格的規矩面前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會被杖斃。

    十四阿哥胤禵守景陵的太監為了給十四爺傳信,犯事了!

    不過有一件事發生在是四阿哥胤禵的身上,那就是在他的守陵期間他的伺候太監幫他通風報信被發現,雍正帝特意派御前侍衛“圖裡深”前去徹底索拿並全體撤換,包括宮女!

    這些太監宮女遭到了雍正帝的親自懲罰,有的杖斃,大部分被遣出。

    與十四阿胤禵有救命恩情的紅顏知己“喬引娣”就那時被雍正留在身邊這也是因為太監引起的對胤禵的懲罰

    太監宮女不參與門派

    所以,對於太監有明確的規定,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想想看:這些閹人為了活命連“卵”都沒了,再違規就剩下小命了,敢亂說亂動嗎?

    就說那老太監總管“李德全”,那是雍正帝在當雍親王爺兼著“領侍衛內大臣”,就管著內務府,豈能不知康熙帝身邊太監如何。

    不過這些閹人在滿清後期開始張狂起來,那是由於“慈禧太后”的崇,比如“安德海、李蓮英”等等。不過他們的下場都不好,死的很淒涼。

    在滿清王朝,關於太監已經在滿清入關後製定了嚴肅的管理制度,所以,無論他是哪一個朝代下來的太監,只要活命,就得規規矩矩。

  • 6 # 江東汪郎

    歷史上康熙的心腹太監是梁九功、魏珠,雍正的心腹太監是蘇培盛,而且雍正登基後梁九功、魏珠都沒有得到善終,自然也就不存在被雍正重用了。

    所以題目應該取自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的大內總管李德全被雍正留用,繼續成為大內總管的情節。

    《雍正王朝》中出現這樣的安排,這其實都脫離不了一個帝王心術!

    政治從來都是殘酷的。在爭奪權力的路上,尤其是爭奪最高皇權的寶座,鬥得你死我活是一種常態。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電視劇中,老四胤禛躲過了無數的明槍暗箭,經歷了九死一生後才坐上了皇位,所以穩固皇權,坐穩屁股下的那把椅子就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

    老八胤禩背後的勢力不容小覷,他才會組織人員實行逼宮的舉動。

    稍有不慎就有翻車的危險,胤禛是清楚這一點的,所以他需要穩定朝局,而李德全就是關鍵。

    用李德全來凸現皇位繼承的合法性,借太監的口施行康熙的餘威,這是雍正初登皇位後的一步重棋!

    李德全在劇中畢竟是康熙的心腹太監,也是大內總管,知道的事情往往是旁人無法知道也無法驗證的。

    只要他張嘴這是康熙遺訓,那是康熙遺詔,誰敢質疑?誰能質疑?

    何況李德全在九子奪嫡中不偏不倚,不站隊任何一位皇子,只是做好自己身為皇家家奴的本分,這樣的大內總管說出的話才有信服力!胤禛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博弈高手。

    無論是歷史上真實的他,還是影視劇中虛擬的他,能從絕對的劣勢下坐上皇位,並能迅速坐穩皇位,不得不讓人歎服!

  • 7 # 南邊之城

    真實的歷史上,康熙和雍正的近侍太監其實並不是同一個人。康熙的近侍太監是梁九功,而雍正的近侍太監是蘇培盛。而且更關鍵的一點是,梁九功在雍正繼位後就自縊身亡了,因此也不存在他能繼續伺候雍正這一說法。

  • 8 # 勇戰王聊歷史

    題主說的是太監總管李德全。在說李德全被雍正繼續重用這事之前,先說下另一位太監高無庸。

    在雍正登基之前,高無庸是雍正潛邸(雍親王府)的太監總管。但是,等雍正登基以後,高無庸消失了。雍正身邊的太監換成了李德全。那麼,高無庸去哪裡了?被雍正滅口了!

    高無庸被滅口的事,在十三爺去給鄔思道送行的時候,鄔思道說起過此事。當時,鄔思道勸十三爺要辭掉“鐵帽子王”的賞賜,與天子交往“共患難易,共享了難”。十三爺不信雍正是這樣的人,於是,鄔思道說:明日,府裡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被滅口)。

    高無庸知道的太多了,雍正上位之前的所有秘密,基本上他都知道。包括坎兒的死,都是高無庸帶人辦的事。

    而李德全這個人,懂得怎麼做一個好奴才。他為人處事圓滑,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不該聽的不聽,不該問的不問。他從不參與阿哥之間的爭奪,對任何人都是畢恭畢敬的,而且只忠於皇帝。

    太子賣官鬻爵的事被大阿哥發現。大阿哥領著這些買官的人向康熙告密。此時,李德全是在場的。但是,等太子來的時候,問李德全怎麼回事的時候。李德全卻說自己不在場,只有大阿哥和皇上在。一句話,把自己摘出去,不洩露訊息,也不得罪太子。

    李德全的智慧,在奴才裡面絕對是拔尖的。這種明哲保身,各守本分的做法,讓雍正沒有理由換他。而且,雍正初登大位,原來府裡的大總管已經被自己滅口了。他在宮裡也需要李德全這樣的宮裡老人給自己出力。所以,李德全得以繼續被雍正重用。

  • 9 # 向敬之

    雍正即位,沿用康熙的太監,所指李德全。

    李德全並非真實存在的,而是小說和電視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宮鎖玉心》《步步驚心》中虛構人物。二十多年前,張國立、鄧婕夫婦所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訪記》,三德子也該是李德全的另一種名字。

    不論是李德全,還是三德子,都是康熙近侍太監、大內總管,對主子忠心耿耿,不惜拼命。

    這樣一個著名的形象,只是文藝工作者的杜撰,或說是組合式拼湊。其原型當是康熙朝的梁九功、魏珠與雍正朝的蘇培盛。

    蕭奭《永憲錄》卷二上寫道:雍正元年二月,“先朝總管太監梁九公自縊於景山。九公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後以犯法,年老寬恩,拘繫景山,畏罪自盡。上念其勤勞,特加軫恤,給銀髮喪”。

    “梁九公”,即梁九功。他因罪被拘禁景山,畏罪自殺。雖得到雍正寬大處理,但無疑不得雍正喜歡。

    而與梁九功一樣深得康熙喜愛的魏珠,曾在康熙彌留之際,向還是雍親王的雍正送訊息示好,也遭到雍正獎勵一城實則軟禁的變相打壓。這有兩種可能,一是雍正繼續維持不許宦官干政的禁令,二是雍正製造康熙早定其為儲君的證據。無論是哪種原因,魏珠都不得雍正信用。

    蘇培盛是康熙朝留下的太監,但並沒有在康熙身邊服務,而是雍正潛邸的近侍太監,很得主子歡心。雍正即位後,他出任懋勤殿首領太監,後升為副總管太監、總管太監,活到了乾隆十二年。

    雍正對蘇培盛的寵信,是一個極致,即便雍正極其喜愛的皇弟莊親王允祿、皇子寶親王弘曆批評他的違法亂紀,也會遭致雍正嚴斥。電視劇《甄嬛傳》中安排了一個場景,雍正宴請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年羹堯恃功驕縱,要蘇培盛為其夾菜,頓時引發現場氣氛緊張,雍正強烈不滿,認為是無人臣禮的一種表現。

  • 10 # HuiNanHistory

    康熙朝留下的受過皇帝本人重用的大太監主要有粱九功、魏珠,然而這兩人在雍正朝的命運其實都算不上有多好。

    先說粱九功其人,他是自幼就跟隨康熙皇帝身邊的宦官,多次隨同皇帝南巡,並向大臣傳達旨意,一度深得康熙的信賴。不過,就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第二次廢黜皇太子胤礽之前,粱九功就已經失寵,甚至遭到圈禁。根據康熙皇帝的諭旨:

    粱九功身應御前,當凡事小心才是。近來膽大亂行,以致無所不為。若依律例,必死無生。朕念其自幼當哈哈住塞,面其死罪,重責四十板,圈在新園小飯房處。

    於是,粱九功就此被拘禁在暢春園內,直到康熙駕崩後,雍正才將他遷移到景山繼續關押。雍正元年(1723)二月,粱九功於新的圈禁地京山自縊身亡。得知這個訊息後,雍正帝決定:“九公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後以犯法,年老寬恩,拘繫景山,畏罪自盡。上念其勤勞,特加軫恤,給銀髮喪。”

    其次再說說魏珠。魏珠是康熙朝後期頗有宮廷影響力的宦官,在粱九功被圈禁後,基本取代了他的地位,深得自己的主子康熙帝的信任。作為康熙的近侍,在康熙朝後期皇位之爭日趨激烈時,自然有許多皇子、大臣與魏珠結交。例如,康熙帝的第九子胤禟就曾“將伊子弘晸認內侍魏珠等為伯父”,試圖“窺探宮禁資訊”。但從總體來看,魏珠其實並沒有真正過度捲入到皇子之間的爭鬥。

    康熙駕崩後,魏珠因“在陵寢牆外砍山砌牆,關係風水,大不敬”,遭到馬蘭口總兵範時繹的彈劾,被雍正帝下獄圈禁。這一關就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乾隆帝登極,此後魏珠才被釋放,並得到乾隆的重用,被迅速提拔為正四品宮殿監督領侍,也就是敬事房總管,這是清宮太監的最高階職位。

    以上就是粱九功、魏珠在康熙帝死後的遭遇,顯然是都沒被雍正帝重用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升寫作技巧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