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子木0

    英國制定了旨在奪取和控制法國海軍,代號為“弩炮計劃”軍事行動。

    行動在三個區域先後展開:

    6月24日,法德停戰協定簽定後第三天,英國海軍突襲停泊在英國樸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軍港的法國軍艦,解除其武裝,並接管艦隊;

    7月3日,在法屬西印度群島,,當地法國艦隊與美國達成協議,解除了武裝; 如果說前兩區域還算順利,激戰出現在了法海軍主要集結地的北非海岸的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軍港。

    皇家海軍“H艦隊”在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將法國艦隊圍堵在軍港內,提出條件:要麼加入英國開展對德作戰,要麼六小時內自行鑿沉所有艦船。

    高傲的法華人既不想臣服於德國,更不想屈服於英國,他們拒絕了英華人的條件。

    英國皇家海軍開始進攻,法軍在讓·蘇爾海軍上將指揮下奮起還擊,這就是著名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 畢竟英軍有備而來,而且海空軍力量更強一籌,法海軍損失慘重,包括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被打死, 341人受傷。

    而更令法華人無法接受的是,打敗他們的德華人尚且允許法華人保留自己的海軍,而幾周前還並肩做戰的盟友英華人卻要對法華人趕盡殺絕,顏面掃地。 這一事件激起了法華人的公憤,導致貝當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係。

    達爾朗當即下令採取報復措施,轟炸了英軍在直布羅陀的基地。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弩炮計劃”執行後,法國海軍雖實力大損,“黎賽留”號戰列艦的存在仍使英國海軍並不放心,在1940年9月,英國對在北非達喀爾的法國海軍艦隊又發動了“威嚇”行動。

    在達喀爾戰役中,駐達喀爾的法軍艦隊得到了炮臺和本土趕來的巡洋艦隊的有力支援,擊傷了英國驅逐艦三艘,重創了“堅決”號戰列艦。法國也有兩艘驅逐艦被燒燬和擱淺,“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

    達喀爾之戰法軍取得了勝利,但英國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標——“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英國不再面臨來自法國的海上威脅。

    米爾斯克比爾戰役和達喀爾戰役,也使英法這對昔日的盟友反目,法海軍視英國為宿敵。

    在相對沉寂了兩年左右,時間轉眼到了1942年,美英兩國共同制訂了在法屬北非登陸的“火炬”作戰計劃,計劃以此為跳板,進攻義大利,實現反攻歐洲大陸的目的。 兩國特混艦隊在1942年11月8日分別於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卡薩布蘭卡地域登陸。

    在登陸過程中,遭到了對英軍極度仇恨的法國海軍的猛烈還擊。在阻止盟軍登陸的戰鬥中,法軍損失了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10艘潛水艇, "讓?巴爾"號戰列艦也被重創,傷亡達3000人。 事情的轉機又發生在達爾朗身上,這時的達爾朗,已經是維希政府三軍總司令。

    出於對德華人的極度憎恨,而這種憎恨超過了對英華人的恨,他命令法屬北非各地立即停火,並下令在土倫和達喀爾的法軍剩餘艦隊迅速開往北非。但是,在土倫的法國艦隊不願與英國艦隊一同作戰,他們無法原諒英華人在米爾斯克比爾和達喀爾所犯下的罪惡,土倫艦隊司令拉博德海軍上將堅決拒絕了達爾朗要求。

    英華人為他們當年的行動付出了代價。

    英華人所支援的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將軍也大罵英國的愚蠢和無恥。 。

  • 2 # 筆刀邪神

    英法是一對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並訂立了攻守同盟。在希特勒發起的二戰前關係很好,二戰爆發後納粹德國一舉攻下巴黎,使法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英法也從此結下怨恨,法國因為在國家危準時英國沒有援手,有坐山觀虎鬥之嫌,把亡國的怨氣一半撒在英華人頭上。英華人則認為法國太熊了讓德國滅了國。於是這個高傲的民族瞧不起|法華人,認為他們是亡國奴甚至對他們冷嘲熱諷,。這對於民族自尊心很強的法華人是無法容忍的。在德國侵略戰線拉長兵源不足的情況下,法國又組織了法國軍團緩解了德國戰場上兵源緊張的局勢,這更加深了英國對法國的敝視。他們這種矛盾一直在二戰結束後也沒有緩解,加上戰後一些政策向戰勝國傾斜,法英兩國的樑子越結越深。

  • 3 # 周方851

    法國投降後,戴高樂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宣佈繼續對德作戰要解放法國。他一無所有,全靠英國支援。但又不肯低頭伏小,處處以大法蘭西的代表自居,向英國要人要錢要武器要權利……在如何對付法國艦隊的問題上,前方分歧嚴重:當時法國陸軍戰敗,海軍基本完整,除了停靠在本土的艦船,在海外殖民地還有許多船隻。英華人擔心這支艦隊會被德華人用來進攻英國,必須儘快擊沉!戴高樂堅決不同意!為此發生了激烈爭吵。

  • 4 # 官方認證黑虎阿福

    二戰史上有很多悲壯和殘酷的戰役,但像今天說的這場戰役,恐怕並不多見。

    1

    1940年7月3日凌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

    義大利“馬可尼”號潛艇的值班觀察員驚呆了——透過潛望鏡,他看到了遠處海面上駛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

    從潛望鏡裡看到,這支艦隊顯然是一支英國的艦隊,因為觀察員輕易地就分辨出了英國皇家海軍赫赫有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作為交戰國,“馬可尼”號潛艇立刻全員進入戰鬥狀態,快速向那支英國艦隊靠攏,同時,魚雷也已經做好了發射準備。

    然而,這支英國艦隊的航速極快,迅速把“馬可尼”號甩到了後面。“馬可尼”號只來得及發射了幾枚完全偏離目標的魚雷,就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支龐大的英國艦隊劈波斬浪地消失在遠方。

    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如此急速的航行,“馬可尼”號上不少艇員認為:他們肯定是去執行一次針對德國海軍的重大任務。

    然而,他們只猜對了一半。

    這支由“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作為旗艦,同行的有“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兩艘巡洋艦、十一艘驅逐艦的龐大艦隊,確實是去完成一項重大任務的。

    但這項任務的目標並非交戰國德國,而是自己曾經的鐵桿盟友——法國。

    “H”艦隊的旗艦“胡德”號,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

    2

    這件讓人困惑的事情,還是要從1940年的5月10日說起。

    就在這一天,在入侵波蘭後獲得充分時間休整和準備的納粹德國——因為英法盟軍“宣而不戰”等了德國大半年——出動了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分A、B、C三個集團軍,潮水般撲向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西歐國家,全面點燃了Continental戰火。

    他們的主要進攻物件,當然是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

    但是戰端一開,嚴陣以待的法華人驚恐地發現,自己那種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行的“高築堡壘死守陣地”的戰術,遭遇了德華人以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為先導的全新“閃電戰”打法。在德華人這種“降維打擊”下,很多防線的法國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德華人已經跑到自己後面去了。尤其是德國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在“裝甲天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率領下,直接繞過了法華人認為“萬年不破”的馬奇諾防線,在色當撕開了一條口子,潮水般地殺入法國腹地。

    從5月10日到6月10日,才一個月時間,法國全境就已經被德國打穿,首都巴黎只能宣佈為“不設防城市”——12天后,法國被迫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納粹德國與法國簽訂所謂的“停戰協定”

    在戰前動員了600萬戰鬥人員,在北部駐防200萬軍隊,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才打了一個多月,就被迫投降了。

    法國的“閃電投降”,讓海峽對岸的英國立刻陷入恐慌。

    英國完全沒有想到,法國這個在一戰時和自己浴血奮戰四年最後慘勝的堅定盟友,居然在二戰中只堅持了一個多月。

    儘管經歷了奇蹟般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華人把自己的有生力量都成功撤回了本土,但還是丟失了幾乎所有的重武器和物資,能否扛得住此時如日中天的納粹德國,英華人自己心裡也完全沒有底。

    而在英華人看來,法華人還留下了一顆“大地雷”。

    根據法國和德國簽訂的“停戰協議”,法國領土的60%被德國佔據,南部40%的領土成立法國元帥貝當領銜的傀儡“維希政府”,法國投降後殘存的軍事力量,都由“維希政府”管轄。

    法國殘留下來的陸軍對英華人而言意義不大,因為英華人本身就沒有能力登陸到歐洲大陸去對抗德華人;法國的空軍在抵抗德軍進攻的時候,已經基本被打殘,也失去了威脅。

    真正讓英華人擔心的,是幾乎毫髮未傷的法國海軍。

    敦刻爾克海灘上留下的英法聯軍遺棄的物資

    3

    法國的海軍,曾經長期處於世界一流。

    早在殖民時期,法國的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強大海軍。在一戰之後,受國力衰退和“先陸後海”思想的影響,法國的海軍力量漸漸被美國和日本超過,但依舊還能排到世界第四。

    在1940年,法國海軍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各型驅逐艦50餘艘,各型潛艇共101艘——這個實力,超過了德國和義大利兩國海軍的總和。而且法國海軍的大多數主力艦,都是剛剛建造的,戰鬥力很強。

    但是,由於法國在陸戰中的脆敗,海軍還沒能有用武之地,就等來了政府宣佈投降。

    此時的法國海軍就陷入了一個尷尬境地:到底聽誰的?

    聽德華人的?這超出了法國海軍的榮譽底線,聽法國政府的?眼前的這個政府已經投降了德國。那麼,聽英華人的?英華人倒是在法國投降的第一時間就發來了請求:請法國海軍第一時間編入英國海軍序列,共同抗擊德國,但這個請求,又有違法華人的民族自尊心——並且,法華人相信戰爭結束後英國不會歸還一艘法國軍艦,還很有可能趁機掠奪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法國海軍上將、海軍總司令達爾朗最終做出了決定和承諾:法國海軍聽命維希政府,保持中立——既不會攻擊德國,也不會攻擊英國。對於這個決定,希特勒當然是歡迎的:當時的法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駐紮在北非的海軍基地米爾斯科比爾,這是法國海軍的傳統軍港,扼守直布羅陀海峽咽喉。希特勒在當時並沒有剿滅法國海軍的精力和實力,那麼他們自己宣佈中立,肯定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他也為此表態:尊重法國海軍的中立,不會讓他們編入德國海軍。

    但是,法華人和德華人這樣一表態,英華人慌了。

    以法國海軍的實力,一旦他們為德國所用,就立刻會逆轉歐洲戰場上雙方海軍的實力對比,在德國準備全面入侵英倫三島的背景下,大英帝國唯一還能對德國保持優勢的就只有海軍了——這種逆轉是英華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英華人其實在法國投降之前,就知道自己的盟友已經大勢已去了,為此他們早就三番五次地提出法國艦隊“入編”的請求,但不斷被拒絕。英國首相丘吉爾並不信任達爾朗的承諾,但這背後的關鍵是他完全不相信希特勒。

    1940年6月25日,丘吉爾在下院演講時幾乎拍著桌子說道: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德國政府莊重地保證在戰爭期間不打算為自己的目的而去利用它們,這有什麼價值?可以去找半打國家問一問,這種莊嚴的保證有什麼價值?有頭腦的人誰會相信希特勒的話?”

    在經過再三思考之後,英國海軍部出臺了一個專門針對法國海軍的“弩炮計劃”:

    以“胡德”號戰列艦為旗艦,編組一支"H艦隊”,即刻開赴法國海軍駐紮的北非阿爾及利亞奧蘭灣的米爾斯克比爾軍港。

    “H艦隊”的首要使命,是說服在那裡的法國海軍投降英國。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次要使命——如果首要使命被法國海軍拒絕的話。

    4

    1940年7月3日清晨,一路疾行的英國“H艦隊”抵達了距離米爾斯克比爾軍港10海里的位置,靜候命令。

    直到此時此刻,“H艦隊”的司令薩默維爾中將的心情依舊是矛盾的。

    在來的路上,薩莫維爾和自己的幕僚不斷開會,認為要用盡一切手段避免和法國海軍衝突,儘量使用和平的方式。但是,就在7月2日晚上10點55分,首相丘吉爾的一封親自發來的電報,打破了薩莫維爾的希望:

    “你所負擔的任務,是歷來英國艦隊司令部所遇到的最不愉快和最困難的任務之一,但是我們對你完全信任,相信你會毫不留情地執行這一任務。”

    丘吉爾使用了“毫不留情”這個字眼。

    7月3日清晨,薩莫維爾試圖做出最後的努力:他派出了幕僚霍蘭上校去和法國艦隊交涉。霍蘭上校是那支駐紮在米爾斯克比爾軍港裡的法國海軍分艦隊司令讓·蘇爾的私人密友。

    然而,讓·蘇爾表示,海軍總司令達爾朗上將有令:不能和英華人發生私人接觸。

    無奈之下,霍蘭上校只能託人送去了一封以英國海軍部名義寫的信函,信函上再次對法國海軍提出了要求:

    1、希望法國海軍加入英國海軍的佇列;

    2、如果不願加入,那麼裁減船員後,將軍艦開入英國港口;

    3、如果以上兩點都不願意,那麼在裁減船員後,在英國軍艦監督下開往西印度群島的一個法國港口,解除船隻武裝,或交給美國保管,到戰爭結束後歸還;

    4、如果以上三點都不同意,必須在6小時內自己把港口內船隻全部鑿沉;

    5、如果以上四點都不同意,我們會“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

    一直到下午4點之前,港內的法國海軍都沒有給出任何迴應。直到4點之後,讓·蘇爾同意與霍蘭上校碰面,但態度冷淡:

    “我以個人榮譽擔保,如果德華人來搶奪艦隊,我就把艦隊帶去西印度群島,但是如果你們要硬來,我們會武力回敬武力。”

    而與此同時,位於倫敦的英國海軍部收到了秘密電報:六艘法國輕巡洋艦正火速趕往米爾斯克比爾港,其他法國在地中海的軍艦也在向該港口迅速靠攏。

    丘吉爾知道,法華人肯定是不肯“投降”了。

    下午4點46分,丘吉爾給阿莫維爾發去了最後一封電報:

    “儘快解決問題,不然你將面對整個法國海軍。”

    此時,在米爾斯克比爾港口內,法國海軍的軍艦也都將炮口對準了英國艦隊——這支艦隊擁有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六艘超級驅逐艦,實力並不遜於英國的“H”艦隊。

    這個時候,誰先發制人,誰就能掌握先機。

    下午5點56分,英華人最終決定率先動手。

    英國"H艦隊”的旗艦“胡德”號打響了第一炮——一枚330毫米的炮彈徑直飛向了港口內的法國戰列艦“布列塔尼”號。

    上一次英華人向法華人開炮,還是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

    5

    一場昔日盟友之間的血戰,就此拉開帷幕。

    儘管法國艦隊並非沒有戰鬥準備,但由於英國艦隊是有備而來,並且搶先開炮,所以一開戰就佔了先機。

    最先遭受重創的是停泊在港口內的法國戰列艦“布列塔尼號”,這艘老式的戰列艦率先中彈後,又遭到了從英國“皇家方舟”號起飛的魚雷機的密集攻擊,開戰僅十幾分鍾就中彈無數,開始傾覆——它的艦尾炮直到沉沒的最後一刻依舊努力在向英國艦隊開炮。

    隨後遭受攻擊的是法軍的旗艦“敦刻爾克”號戰列巡洋艦和“普羅旺斯”號戰列艦。由於英國海軍一開始就處於戰鬥陣型,而法國艦隊停泊在港口內,做戰術機動的空間不足,所以基本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敦刻爾克”號和“普羅旺斯”號在飽受炮火之後,為了避免船隻下沉,只能選擇衝上港口的沙灘擱淺——儘管艦體已經傷痕累累,但倖存的法國水手依舊聚集在幾門還能運轉的大炮前,用繩子和鐵索拉動炮管還擊。

    被轟沉的“布列塔尼亞”號

    此時的變數出現在法國的另一艘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上。

    早已發動的“斯特拉斯堡”號趁著濃煙掩護和有利位置,衝破了英國艦隊在港口布下的水雷,全速向法國的另一個港口土倫港方向逃去。由於事出意外且擔心撞上自己佈下的水雷,英國艦隊在追擊一陣之後就放棄了。“斯特拉斯堡”號最終成了幸運者,當它在7月4日晚上駛入土倫港時,得到了所有駐守法軍的歡呼。

    但其他軍艦就沒有“斯特拉斯堡”號那麼好的運氣了。在開戰後的短短十幾分鍾內,“布列塔尼”號沉沒,“敦刻爾克”號和“普羅旺斯”號擱淺,其餘艦隻都受到了重創。

    “布列塔尼”號傾覆時,艦上的1000多名水手掉進了海里,一艘最近的英國驅逐艦試圖撈救落水者,但憤怒的法國水兵寧可被淹死,也不願意登上英華人的船。

    基本達到目的的英國艦隊,最終在晚上6點12分全面停火。

    整個米爾斯科比爾港內濃煙瀰漫,海面上到處漂浮著著火的燃油,以及不斷哀號和掙扎的法國水兵。

    在這場不到20分鐘的戰鬥中,停泊在港口內的法國艦隊主力被重創,基本喪失作戰能力,另外還有1297名法國水兵陣亡,341人受傷。

    而英國艦隊除了兩名水兵輕傷外(被法國軍艦上冒險起飛的的水上飛機自殺式掃射),沒有損失。

    6

    但其實,英國的這支“H艦隊”也並非全身而退。

    7月5日,他們透過艦載機再度攻擊了之前擱淺的法國旗艦“敦刻爾克”號,在炸死了軍艦上154名水手後,徹底讓這艘軍艦喪失了戰鬥力。

    7月11日,圓滿完成任務的“H艦隊”勝利返航,在透過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又遭遇到了那艘義大利潛艇“馬可尼”號。

    這一次,“馬可尼”號終於取得了戰果——它發射的魚雷擊沉了英國艦隊中的一艘驅逐艦“護衛”號。

    這是英國艦隊在這場海戰中唯一一艘沉沒的軍艦,是被義大利人炸沉的。

    一場離奇的海戰,從這艘義大利潛艇開始,也從這艘潛艇結束。

    一來一去間,法國海軍的重要力量之一,灰飛煙滅。

    平心而論,關於道德倫理上虐心的抉擇,二戰期間的英華人還真沒少碰上。

    比如說德軍轟炸考文垂(此事還有爭論),比如“弩炮計劃”殲滅法國海軍主力。

    這事情如果站在英華人的角度,他們還真有點道理可以講:

    首先,盟友的武器如果不能歸我所用而被敵人利用,那就是對我最大的威脅——何況英華人已經給出了幾條退路但法國不選;其次,在英倫三島岌岌可危的時候,連丘吉爾“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投降”的宣言都有不少人認為是在作秀,結果炮轟法國艦隊之後,全世界都相信英華人是要真的抵抗到底了;第三,英華人這一轟,等於也是向美華人輸誠,美國明白了英國的決心後,立刻就給予了英國大量的軍事援助。

    所以,在海戰第二天,丘吉爾準備懷著“沉痛的心情”去議院報告整個海戰的經過,但他走進大廳時驚訝地發現,迎接他的,是全體議員起立,以及暴風雨般的掌聲。

    但是,站在法華人的立場上,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首先,我們剛剛在敦刻爾克戰場用幾萬法國士兵的浴血阻擊,換來你們英華人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然後你們回報的禮物,就是血洗我們“敦刻爾克”號領銜的法國艦隊?其次,連德華人都能允許我們保持海軍中立,你作為盟友倒要將我們斬草除根?

    所以,英華人也為自己這一舉動付出了沉重代價——法國海軍就此將英國海軍視為不共戴天之敵。

    1942年,美英聯軍制定了“火炬行動”,在法屬北非登陸,結果遭到了法國海軍的拼死阻擊,法國海軍付出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10艘潛艇沉沒和3000水兵的傷亡,也堅決不讓英國艦隊登陸,最終還是達爾朗上將下令全線停止抵抗。

    但法國海軍停止抵抗又激怒了納粹德國,希特勒下令全面接管在土倫港的法國艦隊。面對英國艦隊伸出的援手,法國艦隊卻斷然拒絕,最終選擇了最悲壯的一種方式:包括3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16艘魚雷艇,16艘潛水艇,7艘通訊艦,3艘偵察艦,以及60多艘運輸艦、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內的法國艦隊全部自沉海底。

    曾經排名世界第四的法國海軍,至此徹底消失。

  • 5 # 石海釣沉

    英國法國之間素來關係不睦,就算一戰二戰時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也沒停了掏襠拳蹽陰腳這些小動作。

    二戰之初,英國先是拋下正在焦土作戰的法軍自己率先溜之大吉,靠著背後有足夠的法軍當墊背的,成功實施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略行動。戰後,丘吉爾讓人把這一過程拍成了堪比摩西出埃及記的紀錄片,將之歸功於大英愈挫愈勇的國民性,但卻絲毫沒有提及海灘外幾十萬讓德軍抓不勝抓的法軍俘虜所創造的撤離時間。

    隨後,在丘吉爾導演下,英國以不列顛安全為藉口,為了不讓法國海軍加入到納粹陣營裡,實施了事後頗受爭議的戰弩計劃,摧毀了原本中立甚至傾向於英國的法國海軍主力艦隊 造成法軍一千多人陣亡。英法之間就此結下血海深仇。

    二戰中,盟軍實施阿卡迪亞計劃在北非登陸,儘管法軍高層傾向於不抵抗,但當地法軍仍憑藉落後武器向登陸美英軍隊展開頑強抵抗,雙方白白死傷了不少人馬。

    而對以戴高樂為代表、拋家舍業成心跟自己一道反抗法西斯的自由法國勢力 英華人一開始也是不聞不問毫不關心,法軍撤退到英國的武器裝備和人員全被編入英軍體系內使用 這也使得戴高樂從一開始就對英國銜恨不已, 為二戰後英法關係的一波三折埋下伏筆。

    二戰後,法國與宿敵德國捐棄前嫌,甚至成立了法德聯合旅,而對昔日兩次大戰的盟友英國,不僅毫無好感,甚至還杯葛不斷,使得英國成了歐洲著名的孤家寡人,只能跟在美國後面才能刷刷存在感。這一切,正是英國以鄰為壑、極端自私的外交政策結下的惡果。

  • 6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別看一戰、二戰德國和英法打得那麼歡,但相比之下法國和英國之間的仇恨才是最深的,現在概況英法之間的矛盾就是用“百年戰爭”來形容的。而英國之所以在一戰和二戰當中選擇和法國進行合作,主要是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那就是決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擁有統一歐洲實力的國家出現,不然英國作為島國滅亡是遲早的事。而在此前法國就一直擁有這個實力,所以英法之間的戰爭陸陸續續大陸近百年。而二戰中英法的矛盾依然存在,只不過法國寄人籬下不好說話而已。

    其中最能體現英法之間的利益矛盾的就是,英華人在敦刻爾克大撤退後針對法國艦隊的“弩炮行動”。在德國閃擊戰的攻勢下法國抵抗不到40天就投降,而法國也建立了導向德國的“偽軍政權”,但是以戴高樂為首的軍人則在英國建立了軍人流亡政府,一下間就法國和同一時期的中國一樣,一個國家存在兩個政府,分別是來的抵抗入侵的政府和敵人扶植起來的政府。而法國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里有40%的海軍力量,那麼這支力量投向那邊都是有著巨大幫助,但很明顯對英國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一旦加入德國控制下的法國政府,那麼英國軍隊遭殃,所以英華人決定先下手為強,派出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及2艘戰列艦、1艘航母、2艘輕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的艦隊去向這支法國艦隊發出最後通牒,要麼現在投降跟英國走,要麼就地擊沉。最後還有一絲尊嚴的法國海軍拒絕了英國的無理要求,最後雙方進行了炮戰,最後英國在只損失5架飛機、2人受傷(無人陣亡)的情況下重創了法國敦刻爾克號戰列艦、摩加多爾號驅逐艦、普羅旺斯號戰列艦擱淺,擊沉布列塔尼號戰列艦,泰斯特指揮長號水上飛機母艦輕傷。陣亡人數高達1302人),另有數百人負傷。

    這就是英法之間矛盾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而且這還是雙方是盟友的情況下幹出來的事情。所以用丘吉爾的那就話說就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 7 # 軍武小咖

    英國和法國曾經是數百年的仇敵,兩國為了爭奪世界的霸權,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戰爭,一直到了德國崛起之後,英法兩國才開始握手言和,成為了盟友的關係。二戰爆發之前,英法兩國都受到了德國的威脅,為了共同抑制希特勒的擴張,英法兩國形成了同盟,在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聯手對德國宣戰。從英法兩國達成同盟,一直到法國被德國打垮,英法兩國的關係還比較不錯。

    然而在德國閃擊法國後,法國被迫向德國投降,法國的維希傀儡政府成立,英國和法國成盟友變成了對手。實際上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英國就拋棄了數萬法華人,英法之間就產生了矛盾。在法國宣佈退出戰爭後,英國為了防止德國發動海獅計劃,想要讓法國將海軍交給英國控制。法國海軍將領不願意交出來海軍的控制權,導致了英國和法國的翻臉。

    當時法國海軍的實力排在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英國、日本三國,假如德國獲得了法國海軍,再加上德國原有的海軍力量,那麼英國就會受到極大地威脅。英國看到法國不肯接受拉攏,便派遣軍隊偷襲了法國的艦隊,法國海軍受到了極大地損失,被迫向英軍發動反擊。英法兩國海軍對峙了兩年之久,法國海軍實力本身就不如英國海軍,又缺乏後勤保障。最終法國海軍大部分軍艦自沉,少部分軍艦投降了英國,世界第四的法國海軍就此滅亡。

    英國攻擊法國海軍,主要是為了保障英國本土的安全。不過法國海軍並沒有投降德國,英國先下手為強攻擊盟友,這種行為的確不符合道義。其實二戰時期的英國對法國的幫助也非常大,戴高樂能夠領導自由法國建國,主要就是靠著英國的幫助。法國能夠在二戰後入常,同樣也是靠著英國的大力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太祖趙匡胤是被弟弟殺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