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w3721王建文

    晉國,是夏國故地,歷史很久。堯帝時代有唐國廢墟上建立屏藩周事之國是周武王弟弟叔虞的封國。原山西南部汾水流域,晉文公的父親遷都到繹。

    並開始其擴張程序,最終形成地跨,令天的山西河北大部西到黃漢西岸,南到河南北部的廣大地區。晉獻公大肆擴張,滅霍,魏,耿,虢,虞等國。攻打驪戎的得驪姬。英雄難過美人關,對這位美人加以寵愛,想立她的兒子奚齊為太子。賜死太子申生死。

    使重耳,夷吾害怕殃及自己,先後逃亡。獻公死後晉國內亂不止。秦穆公邦夷吾成為惠公。惠公不僅違背當對秦的許諾,誅了裡克,正鄭,七輿大夫,大失民心。不禮周天子卿工召武公。荒年秦救劑有的借米。等秦國遇上荒年,向晉借米時,他趁機攻打秦國,結果大敗被俘。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姐姐,見弟弟被俘虜哭鬧放了惠公死後太子圉立為晉懷公。

    秦王恨懷公,秦穆公尋找重耳立為晉君,在大臣等人內應下殺晉懷公。重耳成為晉文公。

    晉文公在先在狄國住了十二年,因為有行刺。逃到衛國,衛華人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一行走到五鹿地方,餓得厲害見種田吃飯,口饞向人家討點吃的種田的不理他們,還拿快一塊泥巴給他,重耳火了,其它人也想揍人了。只有孤偃的連忙攔住按過泥巴,安慰重耳說“泥巴就是士地,百姓給我們送土地來啦,這不是一個好好兆頭嗎。

    重耳苦笑,趁此消氣,一群在走頭無路時,孤偃都信心飽滿,滿腔熱忱向前,是大人物,他和父親孤突兄長狐毛隨重流亡19年,後才執政晉國,就使晉國國力迅速發展,勤王成霸。打勝城澲之戰,成為國卿重臣,是功績卓著的玫治家軍事家。

    對晉文公能短期內,成五霸起了決定積極作用有晉之華成霸業偃之力居多,遏上了秦楚擴張,動搖了周王統治,有巨大貢獻。

    但家族因為晉懷王下令在秦國跟隨的狐偃,聽到懷公,命從重耳亡者返國,不返者盡滅其家的脅迫時,他大義凜然拒絕回晉,其父孤突兄孤毛及其的也仗義死伏劍身亡,孤氏父子家族忠於主公,具有大無畏的犧性精神,忍辱負重,吃苦耐勞傳統美德,在已經年近花甲義還跟隨主人,義無返顧讓人教人敬佩因孤家族被晉懷公殺害孤家沒有在後面出人才是因為屠殺原因吧。

  • 2 # 冥蝶讀書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春秋時期,晉國非常特殊,從晉獻公驅逐眾公子開始,晉國就呈現一種晉國無公室的局面。也就是說,晉國從很早的時候,公室力量就衰落了。晉國國君依賴的是異姓或者異氏。狐氏家族興起於晉文公時期,為晉國的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自從狐偃死後,狐氏很快就從晉國政治舞臺銷聲匿跡了。在當時晉國最重要的十一個世家中,狐氏是第一個衰落的。為什麼狐氏會第一個衰落呢?我們可以從狐氏自身的情況,結合晉國的政治特點來分析。

    一、狐氏興起

    春秋時代,史書上展示的是一個個的人,但這些人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家族,個人和家族共榮衰。一部春秋史,幾乎就是一部世族史。晉國的情況尤其特殊,由於晉無公室的政治生態,晉國形成的六卿制度,為世家提供了廣闊的政治發展空間,狐氏家族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登上了歷史舞臺。

    狐氏屬於姬姓,是周平王的兒子王子狐的後裔,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狐氏是唐叔虞的後裔。一些史籍中分別有記載。狐氏後來跟戎狄有融合,晉文公的生母胡姬就出自戎狄。可以說,在晉文公時期,狐氏就在戎狄之中。跟晉一直有姻親關係,跟晉屬於同姓異氏。比較有趣的是,晉國沒有嚴格實行同姓不通婚的制度。

    狐氏在史書上出現的人不多,總共也就七個人,世系圖如下:

    狐氏的興起從狐突開始。狐突字伯行,狐毛和狐偃的父親,晉文公重耳的外公。晉獻公當初想廢黜太子申生的時候,狐突曾經勸申生到國外避禍,但是申生不聽,結果被殺。重耳等人逃了出去,狐突的兒子狐毛和狐偃跟著重耳出去了。狐突堅持留在國內,一直到晉懷公回國。晉懷公為了削弱重耳的勢力,下令跟隨重耳的人限期回國,否則就殺掉他們的家人。狐突拒絕讓兒子回來,就被晉懷公殺了。不過狐氏反而更加被人敬重。

    二、狐氏的興盛

    重耳回國繼位後,身為舅舅的狐毛和狐偃成為最有力的輔佐者。狐毛擔任上軍將並參加了決定晉國霸主地位的城濮之戰,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除了這點記載,關於狐毛的記載非常少。更多是關於狐偃的記載。

    狐偃有很多其他稱呼,比如子犯、舅犯、狐子、舅氏等等。史書對狐偃的評價極高,一是狐偃對晉文公非常忠誠,逃亡期間始終不離不棄;二是狐偃具有極高的政治謀略和戰略,比如狐偃提出了尊王的策略,幫周襄王平定了王子帶叛亂,在城濮之戰中,狐偃制定了伐曹、衛的策略,成功牽制了楚國,解除了齊國和宋國的危機。在內政方面,狐偃同樣很出色,制定了使民知義、知信、知禮的措施。

    狐毛和狐偃兩人統領晉國上軍,在六卿之中佔據了兩個席位,權重一時。並且由於狐偃的功勳,他去世後晉襄公想讓其子狐射姑擔任晉國正卿。不過狐偃活著時得罪了很多人,為狐氏的衰落埋下了隱患。

    三、狐氏的衰落

    狐毛和狐偃之後,狐射姑繼續活躍在晉國的政治舞臺上,而且身居高位。晉襄公本來想讓狐射姑擔任中軍帥,趙衰之子趙盾擔任中軍佐。結果冒出來一個陽處父,陽處父進言說趙盾更有才能,應該擔任中軍帥,就將兩人的職位調換,後來晉襄公也默許了。這一做法為後來的動亂埋下了隱患。晉襄公死後,趙盾和狐射姑的矛盾激化,雙方在擁立誰當新君的立場上發生衝突。趙盾打算立在秦國的公子雍,而狐射姑擁立在陳國的公子樂。兩人各自派人去秦國和陳國接人,結果趙盾在半路派人殺了公子樂。狐射姑一怒之下派人殺了陽處父,然後自己逃到了狄國,狐氏從此退出了晉國政治舞臺。

    狐氏的突然衰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世族鬥爭的結果。

    晉無公室的局面形成後,世族受到重用,世族之間的鬥爭不可避免。在擁立新君的問題上,誰能勝出,將對狐氏和趙氏兩族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趙盾成為中軍帥之後,逐漸開始專權,必然要排斥異己,在晉國國內,當時能夠制衡趙氏的就是狐氏,狐射姑必然是要被趙盾剷除的物件。

    2、狐射姑缺乏政治謀略

    當時晉襄公死了,但晉國國內有太子夷皋,只是太子年幼。趙盾和狐射姑為了自己的利益,沒有選擇太子,而是擁立其他公子。狐射姑本身勢力較弱,如果選擇擁立太子,至少在名義上可以掌握制高點,但他卻選擇了公子樂,可見其政治眼光太差。

    3、狐偃時代遺留的後患

    晉文公時期,狐氏一族舉足輕重,但是狐偃沒有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一方面是晉文公有意識的限制世族,另一方面也跟狐偃得罪太多人有關。相比之下,趙衰就很會籠絡人心。陽處父當時想在晉文公手下某個職位,他去找狐偃,結果三年過去了,狐偃都沒讓他得逞。陽處父後來去找趙衰,趙衰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讓陽處父得償所願。因此陽處父心中怨恨狐偃,得勢後就開始打擊狐氏。

    狐氏一族,為晉國的霸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結果在狐毛、狐偃死後,卻落得這種下場,確實令人哀嘆。

  • 3 # 欲雲談史論今

    狐偃,是晉文公舅舅。正因為他是舅舅,才成為了重耳身邊的第一謀臣。然而,其實他這位第一謀臣的稱號,卻有些名不副實。

    重耳逃亡時,狐偃建議重耳逃亡狄國,而不是逃往臨近秦國之地,讓重耳失去了第一時間得到後援的機會;當裡克等人來迎接重耳回國時,又是狐偃讓重耳拒絕這次邀請,錯過了回國的絕佳良機;在狄國呆了十二年後,狐偃促使重耳流亡齊國,但齊國沒能找到機會,被迫再度流亡;直到秦穆公主動找上門來,重耳才等到了遲來的機會。然而,到了秦國後,在秦穆公考察重耳的關鍵時刻,狐偃卻掉了鏈子,讓趙衰陪同重耳去赴宴。

    正因為在重耳海外流亡的十九年裡,狐偃作出種種決策都令人失望,所以重耳才對他頗有微詞。在得知被劫持出齊國時,重耳一度拿著戈去追殺狐偃——雖然只是氣頭上的一時衝動,但反映了重耳對這位舅舅並不太滿意。

    然而,當重耳回國坐上君位後,狐偃的價值就充分體現了出來。

    晉文公剛回國,周王室就遭遇了姬帶之亂。在其他諸侯們紛紛對周王室的求救不上心之時,狐偃卻敏感地意識到“尊周”對晉國稱霸的巨大意義,力促晉文公出兵救周:“要得諸侯信任,莫如勤王;諸侯能信任勤王者,這是天下大義。繼承晉文侯事業,在諸侯國中宣揚晉國信義,就在此一舉!”

    這次勤王成功之後,晉國在周王室的地位大大上升,不但得到大量封地,還為日後晉國稱霸奠定了紮實的政治基礎。因為有了周王室的信任和授權,在與楚國的爭霸過程中,晉國往往能事半功倍,佔盡了上風。這一切,都是狐偃的戰略眼光所致。

    此外,城濮之戰前,狐偃一直以義、信、禮教導晉國民眾,使得晉惠公執政時期已渙散的晉華人心重新得以凝聚,也為城濮之戰晉國的勝利奠定了民心基礎。

    整體而言,狐偃顯得死板而不懂變通,也不講人情世故,更不善於權謀,但他所處的戰略高度,卻是晉文公身邊其他大臣所不能及。所以,他才被稱為晉文公身邊的第一功臣。

    然而,正是因為狐偃的不通人情世故,使得他後裔在晉國仕途顯得更為艱難。

    公元前621年,因為先且居、趙衰等等多位卿士先後去世,晉襄公對晉國卿士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調整。在先克建議下,晉襄公任命狐偃之子狐射姑為中軍主帥,趙衰之子趙盾為中軍佐。在夷之蒐時,正式宣佈了這一任命。

    可是,不久後,晉襄公太傅陽處父回來,勸說道:“民眾不擁戴狐射姑啊,不能讓他作主帥!”於是,晉襄公重新在董地舉行春蒐,將趙盾任命為中軍主帥,狐射姑為中軍佐。

    表面上,這是不過是狐射姑作人的問題。但實際上,其中卻另有玄機:陽處父當年是趙衰的下屬,成為晉襄公太傅,也是趙衰所推薦!所以,《左傳·文公六年》就直言不諱地說:“陽子(陽處父),成季之屬也,故黨於趙氏!”

    對狐偃來說,不通人情世故對他的仕途影響不大,因為他既是重耳舅舅,又是重耳一生的老師。但是,他的不黨不群,卻對他後裔的仕途影響頗大。狐射姑的經歷,已經證明了這點。

    晉襄公去世後,狐射姑因為不服趙盾,在立國君問題上與趙盾對著幹,結果鬥爭失敗,被迫逃離晉國。這不是因為趙盾更佔據道義高地,而是趙氏之黨比狐氏之黨更加強大!

    從此,狐氏一族被迫離開了晉國,逃入了赤狄潞氏國。赤狄潞氏國被晉人所滅後,狐氏一族的後裔就從此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

  • 4 # 去年春意

    1.狐射姑本不該殺陽處父,畢竟只是跟趙盾到底立誰為君有矛盾而已。趙盾本來也是要立公子雍,結果還是立公子夷皋。只要不殺陽處父,狐氏在晉國還可以好好待著。

    2.從趙盾送家眷到狄國給狐射姑來看,畢竟他們只是政治意見相左,趙盾把狐射姑比作之前滯留秦國計程車會。只要他要回晉國,不是沒有機會,回到晉國就可以東山再起,趙氏被滅族都能靠一個遺腹子三分晉國。

    狐氏先衰,總體還是因為狐射姑這人不能隱忍,沒有政治智慧。

  • 5 # 君山話史

    在追隨晉文公重耳流亡的功臣中,最顯赫的人物便是狐偃與趙衰。但是狐趙兩家的歷史命運截然不同,趙氏後來到戰國時代成立趙國,而狐氏則在狐偃去世後不久,就退出歷史舞臺了。下面我就來說說狐氏之衰敗史。

    第一,趙盾與狐射姑爭奪中軍元帥

    在狐偃與趙衰死後,兩人的兒子——狐射姑與趙盾,成為中軍元帥最有力的競爭者。起初晉襄公打算任命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為副帥。然而,晉軍元老之一,趙衰的老部下陽處父極力反對,認為趙盾有治國之才,應該以趙盾為元帥。

    晉襄公權衡再三,最後採納陽處父的意見,將狐射姑與趙盾的位置作了對調:趙盾出任中軍元帥,狐射姑出任中軍副帥,這意味趙盾掌控了軍政大權。

    位居趙盾之下,狐射姑焉能吞下這口惡氣?

    第二,在立儲問題上,趙,狐矛盾激化

    晉襄公去世後,誰來接任國君呢?

    趙盾和狐射姑各推出一位侯選人。趙盾推出的候選人是公子雍。狐射姑推出的候選人是公子樂。公子樂是晉文公與文嬴的兒子,文嬴就是懷贏,秦穆公的女兒。狐家與文嬴的關係非常密切,因而狐射姑力主由文嬴的兒子公子樂來繼任君位。

    然而,狐射姑卻忽視一件事。當然晉軍在崤山之戰中俘虜三名秦國大將後,正是文嬴把三名俘虜給放跑了,因而晉華人對文嬴沒有好感。趙盾更是破口大罵,罵文嬴夫人淫蕩下賤,其子公子樂怎麼能繼位呢?

    立君之爭,使得狐、趙兩大家族的對抗極劇地升溫,一場權力之爭漸趨高潮。

    第三,趙盾刺死公子樂,狐射姑一怒之下殺死陽處父

    立儲之爭還在繼續。

    當時公子雍在秦國,公子樂在陳國。趙盾派人前往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而狐射姑也派人前往陳國,迎接公子樂。趙盾與狐射姑均手握重兵,一旦兩位候選人回到晉國,勢必面臨著軍隊的分裂,挑起晉國的內戰。

    作為中軍總司令的趙盾一不做,二不休,為了徹底清除隱患,趙盾乾脆派出刺客將公子樂刺死。這樣一來,狐射姑在鬥爭的天平上失去了法碼。

    狐射姑轉而將怒氣發洩到陽處父的身上。

    如果不是陽處父力勸晉襄公改變決定,此時的中軍大元帥,怎麼是由趙盾來擔任呢?狐射姑惡念頓生,派人殺死陽處父,這一衝動之舉,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同時也葬送了狐家的前途。

    第四,狐射姑被迫逃亡

    陽處父被殺之後,趙盾立即介入此事的調查,逮捕並處死殺死陽處父的兇手,並且牽出了幕後主使:狐射姑。

    狐射姑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只有逃亡一路,他逃到狄國避難。在晉國最有勢力的狐家,權力一夜之間崩潰,狐氏退出晉國的權力核心。後來,逃到狄國的狐射姑對趙衰、趙盾父子有一個評價:“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趙衰象冬天的太陽一樣,使人感到溫暖,而趙盾象夏天的太陽一樣,烈日灼人,令人畏懼。烈日灼人,這正是趙盾的特點,從執掌軍隊與內政以來,他體現出果斷的魄力,雷厲風行,精力充沛,勇於任事。作為趙盾的政敵,狐射姑用最簡練的“夏日之日”四個字,非常貼切地評價他的對手。

  • 6 # 鐵錘文史

    鐵錘用兩句農村土話回答這個問題吧:

    不怕老子窮,就怕兒子慫!

    狐偃家族在晉國從初露頭角到威風八面再到倉皇逃竄,只經歷了短短的45年時間。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後繼無人。

    沒有拿的起來的人才,一個家族的衰敗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無論是晉國的狐偃家族,還是漢朝呂后的呂氏集團,還是唐朝武則天的子侄,都是因為人才匱乏,最後偃旗息鼓,不過是一陣西風吹散盡,原來過眼煙與雲!

    狐家第一代 深謀遠慮的狐突

    公元前666年,晉獻公迎娶大戎族美女狐姬,狐姬的父親狐突伴隨女兒進入晉國。從此,狐家的政治勢力開始在晉國這篇土地上生長,徘徊。

    狐姬生下了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狐突,就是晉文公的外公。

    狐突這個人精明能幹,進入晉國之後很快就獲得了當時的國王晉獻公的信任,讓他擔任太子申生的御戎。別以為御戎只是一個替太子駕駛軍車的駕駛員,關鍵時刻,太子的身家性命都關係在這個人的身上。

    而且,能給太子駕車的人,不僅要技藝超群,還必須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才。狐突就是這樣一個擁有良好政治嗅覺的人才。一個例證就是太子申生奉命討伐東山皋落氏的時候,這一段在《左傳》裡面有非常詳盡的記載:

    太子帥師,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為右,梁餘子養御罕夷,先丹木為右。羊舌大夫為尉。....狐突嘆曰:“時,事之徵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衣之純,用期衷則佩之度。今命以時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遠其躬也;佩以金玦,棄其衷也。服以遠之,時以閟之,尨涼冬殺,金寒玦離,胡可恃也?雖欲勉之,狄可盡乎?”.....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違命不孝,棄事不忠。雖知其寒,惡不可取,子其死之。”

    太子申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和威望的年輕人,但是昏聵的晉獻公因為寵幸驪姬,就一心要廢除太子,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因此在太子出征的時候,讓太子穿偏衣,就是那種以中縫為界限,兩邊顏色不一樣的衣服,送了一塊金玦,玦這種玉器,是不完整的圓形,而玦原本是玉器,國王卻送了一塊金玦。種種跡象表明,國王不看好太子。所以當時狐突就建議抗命逃亡。結果被一個傻瓜羊舌大夫勸住了:“此事萬萬不可!違反君父之命,是為不孝;棄國家大事於不顧,是為不忠。雖然天氣和人心都很寒冷,不忠不孝的事卻是不能做,要死咱們一起死罷!”

      申生於是率將出徵,雖然大勝敵軍,凱旋而歸。但是四年後,還是被讒言所害,自縊而亡。

    臨死的時候申生非常後悔說:申生有罪,不聽伯氏,以至於死。

    此後晉國的王室上演了一曲曲冰與火之歌,晉獻公死掉之後,權臣裡克幹掉那個不作不死的驪姬,連同驪姬想要扶上龍椅的寶貝兒子奚齊。裡克邀請流亡在梁國的公子夷吾回國,想不到夷吾也是一個冷血的狠角色,回國之後就把裡克幹掉,這貨就是晉惠公。

    晉惠公後來跟秦國交戰,此時秦國掌門人正是人中龍鳳秦穆公,秦穆公把晉惠公打到大哭爹喊娘沒有脾氣,最後把自己的兒子送到秦國做了人質才算暫時逃過一劫。換句話說,透過人保,獲得平安。秦穆公高瞻遠矚,為了將來的政治聯盟著想,把女兒嫁給了晉國小人質,想不到這個人質給臉不要臉,偷偷的又逃回了晉國,臨逃跑前勸老婆跟他一起回晉國,想不到人家秦國的公主根本不鳥他:要去你自己回去,我還是待在孃家好!

    人質逃回晉國,等晉惠公死後,他登基,就是晉懷公。

    晉懷公這個人能力不大,但是卻繼承了家族兇狠殘殺的基因。登基沒多久就要狐突把兒子狐偃,狐毛給叫回來。要知道,這個時候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已經十八年了,全靠親孃舅狐偃狐毛保駕護航才能在風雨飄搖的江湖路上得以安心。你說狐突這個當外公的怎麼可能致自己的外孫於死地呢?

    狐突拒絕了晉懷公的的命令,晉懷公這個狼崽子竟然把狐突給殺掉了。要知道,狐突算起來,可是晉懷公爺爺的老丈人,在晉國那可是輔佐過晉家三代的功臣元老。晉懷公殺狐突,整個晉國的政治天平都倒向了狐突家族的一方,這個時候公子重耳回國封王,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這個東風,當然就是位高權重的秦穆公的輔佐了。

    狐突死後第二年,秦國三千兵馬護送重耳回國,晉懷公逃亡被殺,重耳登上了鐵血王座,成為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狐家第二代 中流砥柱狐偃

    狐偃是公子重耳的親孃舅,也是成就晉文公霸業的關鍵人物之一。驪姬滅掉太子申生之後,狐突見勢不妙,趕緊讓兒子狐偃狐毛和一群能臣保護外孫重耳逃出晉國,此後重耳歷經了19年的逃亡生涯。

    狐偃在重耳逃亡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在逃亡目的地的選擇上,狐偃展現出深諳國際形勢的強大能力。一開始大家要選擇楚國,齊國。狐偃力排眾議,選擇了國力弱小,道路崎嶇,但是靠近經過的狄國。後來因為狄國國力微弱,不能輔助重耳霸業,又先後遷移都齊國。在齊國,公子重耳貪念溫柔富貴鄉,狐偃又和大家一起把重耳灌醉,趁機把他帶出齊國。等到重耳醒來,離開齊國已經百里之遙。最後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回到晉國。

    順便說一句,秦穆公的算盤打的的確好。上一次女兒嫁給了晉懷公,可是丈夫跑了。總不能讓女兒守活寡吧,於是把這個姑娘又嫁給了重耳,如果要論起輩分,姑娘要喊重耳一聲二叔呢。

    重耳回國登基,是為晉文公。此後,狐偃的政治生涯在晉文公期間達到了頂峰,他幾乎參與了晉文公時期晉朝所有的重大政治軍事活動,也表現出卓越 政治才華。史書評價狐偃說:

    晉之卒成霸業,偃之力居多。狐家第三代 後繼無人 終於出局

    狐偃去世之後,狐家就沒有出過多少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人物。歷史記載的只有狐偃的兒子狐射姑,還有狐家一個後代狐鞠居。在晉文公死後,晉襄公初年,狐射姑還位於政治權力的中心。但是由於狐家畢竟是外來戶,根基不穩,關鍵兒女太少。而當初和狐偃一起輔佐重耳,一起逃亡19年的趙衰,生下的兒子趙盾就不一樣,因為根深蒂固,很多人擁護趙衰,其中就包括陽處父,陽是趙家的老朋友,天天在晉襄公耳邊說趙盾能力卓越,狐家不行。慢慢的狐射姑就被排擠出了權力中樞。後來在繼承人問題上趙家和狐家再次開始火拼。趙盾輔佐公子雍,狐射姑輔佐公子樂,趙盾最後殺死公子樂,狐射姑在政治博弈中徹底破產。最後惱羞成怒的狐射姑殺死一直說他們家壞話的陽處父,逃亡到外國,狐家政治勢力徹底從晉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

    總結:從狐家三代在晉國的興衰,可以看出來,一個家族要想長期發展,首先要多生產後代,只有兒女旺盛,家族才有興旺發達的可能性。狐家三代,都是人丁不旺,根本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第二點,對於下一代能力的培養和黨羽勢力的培植都非常重要。想當年狐偃和趙衰都是五大賢人之一,狐偃還是國王的親孃舅,按理說後代更有可能春風得意。可是就是因為黨羽不充足,最後只政治鬥爭中失敗,所以配合黨羽,形成廣泛的政治利益聯盟,在政治鬥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歷代的得失經驗中,都反應了這一點。

    一句話,狐偃家族在晉國快速崛起又快速隕落,最重要 的原因就是人才凋敝和勢力不廣。

  • 7 # 歪史

    關於狐氏家族,在晉國崛起經歷了三代人的打拼。

    當然,也不排除這一支狄人與晉室沒有關係,實際是為了自己政治前途而附會,畢竟歷史不可考。當時也沒有人在意這個,因為作土為氏,已經成為狐氏的他們和晉國內部諸公室破落戶一樣的,沒有多大的用處。

    但是在狐突時代,由於曲沃代翼,他敏銳的意識到,這個國家新興,活力四射,於是輔佐晉武公,並且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晉武公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晉獻公,分別生下了晉惠公、晉文公。

    先秦時代同姓不通婚,從這一點可以佐證,這一支姬姓與晉公室沒有關係。晉國在晉獻公時代,吞併不少的諸侯國,晚年因為驪姬之亂晉惠公、晉文公都外逃,狐突留在晉國。他兒子狐偃,狐毛跟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

    後來,狐突的外孫晉惠公即位,逝世以後,兒子晉懷公即位,這個時間,狐氏的勢力還是微不足道,沒有多大影響力。晉懷公由於懼怕晉文公的勢力,於是命令狐突召回狐偃、狐毛。但是狐突以自己教育兒子要忠義為藉口拒絕,隨即,晉懷公殺死外曾祖父。

    另一邊,狐偃用計迫使晉文公離開齊國,由於重耳多年流亡,這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五十知天命,意志消沉,已經幾乎認命。自流亡始,晉國國內國君經歷四次更換,他與晉室越來越遠。但是狐偃機智的讓重耳離開齊國,再次奔波在流亡的路上,前往楚國。

    狐突死後,顯示先前幾十年的辛勞付諸東流。至此,狐氏家族第一次遭受打擊,如果此後沒有晉文公的回國,那麼此後狐氏就銷聲匿跡於晉國。但是,晉文公在秦穆公的幫助之下,反國,成為晉文公。

    初登君位的晉文公,大肆封賞跟隨自己流亡的人,設定三軍,日後三軍就從晉文公開始,狐偃狐毛統領上軍,因為勤王有功,周天子上次晉國不少土地,晉文公命趙衰為原大夫、狐毛的兒子狐溱為溫大夫、狐偃的兒子狐射姑到賈。狐射姑就是賈姓始祖之一!從這裡看出狐氏第三代和趙衰平起平坐。趙氏反倒實力不濟。

    狐氏也不負晉文公厚望,在指揮軍隊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遂是晉文公稱霸天下。沒多久晉文公、趙衰、狐偃、狐毛等一堆元勳都離世。晉文公之後晉國迎來第一次的高層大換血。

    先是,狐毛死後,狐溱沒有進入三軍之中,也就是沒有成為六卿,狐毛一系逐漸失勢。那麼狐偃一系呢?晉襄公一開始就認命狐射姑為中軍將,趙盾為佐,如果照這個下去,日後權霸天下的趙氏可能要改成狐氏!

    但是,晉襄公的老師陽處父認為趙盾能力遠比狐射姑強,這個晉文公的女兒就這麼認為,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另外呢,陽處父是趙衰的部下,於公於私,都推薦趙盾主政。

    狐射姑於是和陽處父結下死仇。但是,礙於形式,沒有發作。晉襄公逝世之後,狐趙之爭明顯化,趙盾打算迎立公子雍,狐射姑打算迎立公子樂,兩個都是行動派,趙盾手握軍政大權,派人刺殺了公子樂,狐射姑一下子麼有了牌打於是派族人狐鞫居刺殺了陽處父。

    趙盾也不是吃素的,調查兇手,殺掉狐鞫居,並且秋後算賬,廢掉了狐射姑。狐射姑被迫逃亡北狄,又回到了祖先居住的地方。趙盾呢,禮貌的將他家財產和家人派人送去北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比要是跟姚明還有cp3在一起,會得三個冠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