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行者苦行僧
-
2 # 軍君兒
整體識字,是根據課程標準規定,各階段,各年級,每學期必須達到的基本識字量和閱讀量;隨文識字,是根據語文教材各單元課文安排,隨著教學進度,有計劃,逐步實施的生字教學,也是學生必須會認,會讀,會寫,會理解的識字認讀過程!
-
3 # 佳期如夢月缺陰晴
整體識字是根據課程標準規定,各階段,各年級,每學期必須達到的基本識字量和閱讀量;整體識字可以:一、滲透漢字造字原理和規律,幫助學生用“意”識字 ; 二、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規律,強化識字效果 ; 三、創設識字環境,拓寬識字渠道,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
隨文識字是根據語文教材各單元課文安排,隨著教學進度,有計劃,逐步實施的生字教學,也是學生必須會認,會讀,會寫,會理解的識字認讀過程! 隨文識字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貫穿於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了漢字在學生頭腦中出現的頻率。隨文識字創設溫馨而富有情趣的識字環境,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讓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順應兒童的情感體驗和認知規律,而且能有效促進兒童語言思維的發展,語文整體素養的提高。
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對學生的要求不一樣
-
4 # 詩詞與美文欣賞
所謂的整體識字也就是集中識字,就是先用一段時間集中認識每篇課文目標中需要認識的漢字,再學習文字。它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識字的形式。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教育就認為識字是讀寫的基礎,所以一直把識字作為啟蒙教育的開端。古人的觀點是“先識字,再讀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集中識字”。古人的教學方法是講“六書”,從字形分析字義。清代的著名學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明確指出:“蒙養之時,識字為先,不必遽讀書。先取象形、指事之純體教之。
識‘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識‘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為切實。純體既識,乃教以合體字。又須先易講者,而後及難講者。……能識二千字,乃可讀書。”
古人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總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集中識字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三、百、千”。《百家姓》按四字一句來編寫,四百多個字的排列沒有任何意義聯絡,卻能長久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所選的字全為姓氏,具有極強的實用性。《三字經》、《千字文》把常用字組合成有一定意義的簡單句字,講生活常識、天文地理、自然景物、倫理道德,透過上下文的聯絡進行記憶,便於掌握,不易遺忘。成為最流行的識字教材。不僅在漢族中流傳,而且出現了滿漢、蒙漢對照本,甚至流傳到日本。
自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產生後,它們形成一個集中識字的完整體系,取代了以往曾經出現的所有識字教材。“三、百、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蒙學識字教材的優勢,在千百年的實踐中顯示了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合理性和強盛的生命力。“三、百、千”無論在識字教學思想上,還是在編排形式上,對於今天集中識字教學有著很大的借鑑。
集中識字是利用字的特點比如:結構記憶法、筆畫筆順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字謎記憶法、直觀記憶法等,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所歸納學習,有利於學習方法的滲透。學生識字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而且與學生的興趣有關,集中識字有利於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拓展訓練的形式,如辯字組詞、一字多組、一詞多填、部件構字、字詞聽寫、改正錯字、編字謎兒歌、開展遊戲活動等。
兒童時期是機械記憶的高潮,是集中識字的最佳時機。而現代教材大多透過理解式記憶在閱讀中分散識字,並不符合兒童成長時期的記憶特徵。隨文識字對沒有具備辨字能力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講的確有一定難度,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尤其是字多的課,很難做到生字、課文都講好。集中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重點,尤其對低年級學生,集中識字教學更為關鍵。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看圖識字
這是集中識字教學的主要方法。看圖識字以形象表示概念,可以幫助學生識記字音、瞭解字義,同時這種形式生動有趣,學生易於接受。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根據教學的需要,教師準備一些實物或放大課本上的插圖,第一步,出示掛圖(或實物),啟發、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掛圖所描寫的內容。第二步,在掛圖旁板書生字,利用掛圖幫助學生識記生字。第三步,摘去掛圖,複習生字,再利用拼音幫助識記。第四步,引導學生獨立地識字和分析字形。
2.看圖識字教學的難點是分析字形,因而教師應加強對字形的分析講解,使學生掌握分析字形的方法。
(二)形聲字帶字和基本字帶字
教師進行形聲字帶字和基本字帶字教學要注意掌握下列兩點:
1、先講解形聲字字組裡學生所掌握的熟字或基本字帶字組裡的基本字。在教生字時要突出字形,生字出現之後,先指導學生利用拼音聲調讀準字音,然後講解字義,著重分析、比較字形結構,找出它們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這樣,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昔、辨義,就可以很快地記住生字的字音、字義,掌握字形。
2、教師在突出字形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區別字音和字義,防止混淆。音節相同的字,往往容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教師進行字形分析時,要與字義的講解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連詞認讀和區別詞義,以使學生準確地掌握每個字的形、音、義。音節不同的字組,字音是個難點,教師除利用拼音反覆練習讀音外,還可用"什麼字加什麼旁,讀什麼音,怎麼講"的方法,以解決字音的難點。
(三)同音字字組
教師在教學時要掌握下列幾點:
1、注意指導學生看準拼音字母和聲調符號,讀準字音。在讀字音時,要強調學生指著字形讀和連帶片語讀。這樣,字的形、音、義就自然地結合起來了。
2、注意指導學生分辨一組字中幾個字的不同字形和不同字義,防止混淆,這是同音字字組必須解決的問題,教學中辨別同音字要從字義、字形兩方面著手。教師每教一組字時,要著重指出字義上有什麼不同。讀單字時要結合片語來讀,使學生做到認得出、寫得出。
(四)形近字字組
教師指導學生把字形相似的生字列在一起,讓學生利用己學過的字來認記生字。教學時,要著重透過比較,分辨其不同點,防止寫錯別字。形近字的字音、字義都不同,還要注意辨別字音、字義。
(五)同部首字組
把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列在一起,讓學生認記。教學時除指出每個字部首相同的特點外,還要著重區別不同的部分以及不同的字音和字義。
(六)反義詞字組
教師把意義相反的詞列在一起,讓學生透過字義一反一正來比較,同時複習已學過的字,並利用其認記生字,透過對比確認字形和字義。
(七)多音字
對有幾種讀法的字,教師不僅要注出拼音,還要列出詞語,透過對比來識記生字的讀法和字義。例如人教版的一年級上冊《菜園裡》的生字 長個尖尖嘴"長"(zhang)和細又長的"長"(chang)比較,藉助拼音和以詞定音的辦法進行比較,使學生掌握其音、義上的差別。
以上幾種集中識字的方法,有些是把學過的字分別歸類,讓學生透過比較、分析來加深記憶,有些是教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字來識記生字。教學時要重點突出生字,也要有一定的時間複習已學過的字。集中識字雖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枯燥孤立地進行識字,而是將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有理解的記憶,充分發揮“字義場”的優勢效應。小詩、兒歌、故事的短小精練,通俗有趣,又朗朗上口,極易引起兒童的聯想,較好地實現了音、形、義的有機結合。透過集中識字還可以對漢字進行字音、字形的比較。
總之,集中識字主要依據漢字中佔有很大比例的形聲字的規律,以字形為中心組織識字。由於帶出的形識字教學中,透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造帶來的快樂,使“苦學”變成了“樂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聲字具有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且大多成串地學習,因此便於掌握。由於字串中有一個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於識字過程的遷移。由於帶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識字時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已經掌握的基本字為支點,因此能夠化難為易。採取集中識字的方法,大多都能在兩年內識字2000個以上。為了使基本字帶字順利進行,在識字起始階段先學一批構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識字基礎,是十分重要的。
而隨文識字是指把生字放在具體環境中感知、理解和掌握。它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特定的語句,甚至再將語句納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隨文識字是從文入手的,學生面對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是隨文識字的優勢。既然有語言環境,大部分生字學生就自己能解決,比如聯絡上下文猜字,藉助拼音等。它拋棄了傳統識字方法的片面性與孤立性,對於低年級的識字基礎是十分有益的。它吸收了傳統識字教學法的音、形、義面面俱到的精華,結合現代教育理論,以激趣減負為主渠道,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和具體的一篇篇課文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隨文識字”最大的特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裡所說的“文”不單單指“課文”,它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環境”。“隨文識字”運用得好,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讀說寫緊密結合,的確能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量和質量,能有效地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教學方法。
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應該是隨文識字得到推廣。“隨文識字”是根據人的記憶規律,注重開發無意記憶在識字上的潛力,把朗讀和識字融為一體,在朗讀中識字,在識字中朗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反覆多次地和生字見面,將課文中生字的出現和講解都結合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學生對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記憶。
它的特點歸納起來是:
1、隨課文分散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為學生讀寫能力打下紮實的基礎。
2、充分利用識字與閱讀之間的聯絡,提高了教學效果。
3、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內容、方法多樣,便於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我們已經清楚的認識和感受到,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來的,二者的融合會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根據新課程理念,語文教學還要重視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注意課內外的聯絡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也就是說,小學低段語文學習的任務不僅僅是為了識字,在識字的同時還要重視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面對一篇課文,我們既要考慮識字,還要考慮學文。但是我們教學的時間是有限度的,這就需要合理的分配課程資源,向課堂的40分鐘要質量。怎麼要質量?我們必須弄清孩子的識字心理,順應了孩子的識字心理,我們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然而,在平時聽課中,感覺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缺少方法,機械記憶的情況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既影響教學效果,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不好,分析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本身缺少識字方法,不能“授之以漁”,缺少教師方法的引領,必然導致學生識字方法的單一,多樣化的識字方法不但能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在多樣化的識字方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隨文識字法在課堂教學中,強調隨文識字,採取放錄音、範讀、領讀、指讀、默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多進行聽、看、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的有意識識記與無意識識記相結合,從而掌握漢字的讀寫,也為課外識字積累了材料,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中可以實行“音、形、義三步走”。其主要內容是:在初讀課文,檢查預習階段,以掌握字音為主,滲透字義和字形;在理解課文階段,主要是瞭解字義,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分析記憶字形;在回顧課文,拓展延伸階段,以字形為主,鞏固字音、字義,同時,避免集中寫字,將寫字的教學任務貫穿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
隨文識字具體思路:
1、創設情境,整體感知。(採用直觀生動的情景畫面和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閱讀文字的興趣,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聲情並茂的範讀,學生聽準字音。)
2、回顧預習,讀準課文。
(1)自己讀文,難讀和難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課前預習圈出的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認讀生字,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預習情況。(指讀課文,糾正易錯讀音,檢查一類字和二類字的讀音,掌握學生的識字情況,明確下步教學思路。)
3、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根據課文內容,準確文章主旨,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處理課文的思路,一般情況下可以有三種處理課文的思路:一種是按自然段順序依次學習,適用於文章內容層次清晰,按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文章;第二種是直奔主旨,適用於文章主旨清晰,重難點集中,開頭淺顯易懂,這樣的課文,可以直接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其它部分根據教學任務可以略講和不講;第三種是從結尾入手,設定懸念,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用於總—分—總結構的課文。明確學習課文的大體思路的基礎上,明確各部分的識字任務,無論採用怎樣的思路來處理課文,都要將學文與識字兩項任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可以一個一個自然段的處理,也可以將幾個自然段放在一起來學,具體在學習每一部分時要完成下列任務:
(1)讀懂課文,明白課文的意思,能夠採用多種表達自己多課文的理解。
(2)朗讀課文,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透過個性化的朗讀表達出來。
(3)語言訓練,根據課文中蘊涵的語言訓練點進行仿說、訪寫的語言訓練。
(4)隨文識字,在語言環境中學習這一部分中的一類字,主要側重於一類字,因為二類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因此,在讀文過程中已經潛移默化的落實了。
①在語言環境中找出生字(教師用卡片提出或者學生自己找出都可以。)
②交流識字方法(學生根據自己的識字經驗,面向全體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學生的識字能力的培養應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應該掌握那些識字方法,在後面將單獨具體闡釋)
(5)小結這一部分的學習。(重新背誦或朗讀一遍課文,進入下一部分的學習,做到有始有終。)
上述5個小環節,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可以交叉或者融合進行,但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文章各部分依照上面的方法依次進行。
4、回顧全文,拓展練習。
(1)通讀或者背誦全文,總結全文。(文章所蘊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在學文的過程中隨機處理。)
(2)採用多種有趣的方法鞏固生字,學習教材中的輔助性讀物,讀懂即可。
(3)創新性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因文而宜)
5、寫字(每課時都要有寫字任務,可以放在每節課的最後,也可以每學完一部分,練一部分,不要求當堂學的生字都學會寫,每堂課指導2—3個生字)
(1)整體觀察字形結構,分清結構比例,如左窄右寬、上大下小、品字結構等。
(2)區域性觀察,在展臺上觀察生字在虛宮格中,各個筆畫的佔格位置。
(3)教師示範書寫,講清運筆過程,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要注重雙姿的落實。
(5)面向全體點評。
-
5 # 小財神7313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主要透過以下整體識字(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隨文識字)。
一、集中識字: 是以漢字構形規律為基礎,繼承了中國“三、百、千”的蒙字識字教育經驗,採用“基本字帶字”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大量識字、大量閱讀,打好紮實的語文基礎。是中國一種傳統識字的形式。
1、集中識字利用了漢字自身的規律,重視一組字當中的形、義、音的聯絡。能夠化難為易,也能夠增強對漢字的科學認識。
2、可以培養孩子的那種歸納演繹的思維能力,有利於學生今後獨立識字。
3、教學任務單一明確,充分揭示漢字的特點及規律,學生易於科學識記、舉一反三,加快識字速度。
二、分散識字: 也叫隨課文識字
1、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課文分散識字寓識字於閱讀之中,在講述生動有趣課文的過程中進行識字教學,有利於克服集中識字比較乏味的弊端。教學中可以穿插適當的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可以增加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利於牢固掌握漢字的形、音、義。分散識字的最大優勢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學生可憑藉上下文,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因此有利於學生對詞義的準確理解。尤其對多義詞、虛詞、含義較深的詞,如虛詞“其實”“如果”,意義較抽象的詞“英明”“祖國”,引申意的詞,如“花朵”引申兒童,“園丁”引申教師,如果脫離了課文進行教學,很難說明它們的意義,學生也難以理解。而透過結合課文,從上下文的聯絡中去理解這些詞,就不難掌握了。
總之,兩種識字方法是現在語文教學的主要方法,既有形式上有、方法上、模式上的區別,又不能在教學中相互割裂,因為識字,不僅要分別認識漢字的音,形,義,而且也關注字形本身的結構關係,同時還要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統一聯絡。這一整個識字過程,既有集中識字教學,也有分散識字教學的參與。而不是簡單界定把一課生字提出來,就是集中識字,反之,則是分散識字教學。現在的認識,更多是兩種識字方法結合起來,依據實際的生字量各這些字的特點是而靈活運用。在生字學習時,讓學生記住生字字形,採用注重字形聯絡的集中識字教學,對於字義的理解,分散於課文語境中學習,學生更能字義,如果這個字比較抽象,在這個年齡的學生一時還無法理解,那麼分散識字顯然比較合適。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發展到現在,已是相互統一,相輔相成。
-
6 # 漢字谷主
識字教育啟蒙階段,
一種方法是集中識字,如“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都可以說是集中識字的教材,便於兒童朗讀背誦,但兒童很難理解字詞字義,只管叫孩子硬念,硬記,硬背,時間一久,又慢慢忘掉,還回老師了。
另一種是分散識字,我們現行的語文教學,都採用分散識字,嘗試把識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識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結合起來,但現行的語文教育,太過模仿英語等拼音文字語言的方法,拼音文字是一維的,認知完全是口語化的,並且由單詞組合而成。
而漢字與西方拼音文字語言有完全相反的認知模式,漢字是立體思維,有時間空間,有邏輯關係,不能用單詞(如:太陽、Sunny、光線等)的方式學習,因為漢字的字本身就是詞,認識100字,就有可能組合出成千上萬的詞。現在漢字水平以掌握多少個詞來確定漢語標準,是值得商榷的。
千年以來,包括古人都在探索兒童識字啟蒙階段,如何做到能大規模識字,又能理解字義,一真都沒有找到好方法,也使漢語成為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常常遇到這樣的情形,現在入小學時兒童的平均識字量也才300-500,5歲能識一千字,在父母及朋友圈已經算是小神童了。如果孩子也特別喜歡認字,小孩子本來記憶力就好,加上專注及好的方法,上小學時,能認識1000字都是不難的,但為什麼看不懂小說與報紙?
主要問題在於對字的理解,無法理解字義,就無法是閱讀理解,無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造成報紙小說的閱讀困難。
我們識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閱讀、能理解及能表達,說白點就是如何去使用字。現有的拆成筆劃、拼音單詞的學習方法,都只能讓孩子死記硬背,不能理解字義,也不明白如何用字去組詞造句,特別是不明白用漢字的方法及內在規律。所有,所以即使學前能認識2000字,但閱讀理解水平並沒提升,與那些只認識300-500字的孩子還是在一條水平線上。
其實,既能大規模識字,又能理解字義,是個千年難題,能有什麼方法破解呢?
語文教育目的是閱讀、理解及表達,包括口頭及書面表達。如同科舉考試只需一篇政經文章,即可看出水平並選出人才。
語文教育都要先解決認字這一關,而恰恰是認字這一關,很多人都忽略了,以為識字好簡單,也不會去思考背後的教育邏輯,一切教育模式,古今都因認字啟蒙而天差地別。
傳統的語文教育,從識字啟蒙開始,其次是進行讀寫基礎訓練,最後閱讀訓練和作文訓練,步驟和方法是相當的完整。但這樣的學習方法就把字、詞、句、文章完全割裂開來。
事實上,想大規模識字,又能理解字義,迴歸漢字圖形文字的源頭,明白造字原理,才能開啟識字旅程。
兒童識字啟蒙時,只有在識字的同時,還能理解字義,漢字之間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決定這種關係的邏輯是什麼?有些字相互能組詞,有些不能,有字出現正反兩種意思,有哪些規律可尋。
比如:上面的學習方式(人字學習法),就是從字義入手,同時從漢字圖形、組詞、造句邏輯、歌謠、實物體驗、國學等多維方法去理解漢字。孩子理解了漢字,不僅僅識字快,可能一生都忘不掉。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漢字老師!
回覆列表
首先,你說的整體識字應該叫集中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隨文識字、集中識字兩不相同,到底是隨文識字好?還是集中識字好?
隨文識字:
所識得每一個字都是被放在不同的語境或是情境中去的。這樣的做法可謂好處多多,首先學生不會感到疲憊厭學,每個生字在語境中都那麼活潑生動,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感官;其次符合了學生認知規律,形象生動的內容更容易被學生記住和接受;第三,在識字的同時還可穿插進去很多語文素養的訓練,一舉兩得。
集中識字:
雖然在識字階段脫離了語境,但卻融進了另一個學境中,即合作學習。如果是一個人學習十幾個生字脫離語境,那一定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依一年級學生認知和年齡特點來看,學習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但,如果是在學習小組中,幾個人一起來學習十幾個生字,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們之間有互助、有比賽、有考試,趣味縱生,熱情高漲。
在這樣的學境中識字,學生的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學習效果也不可小覷。而在集中識字之後,課堂上有彙報(對後進生有針對性和反饋),也有比賽性的遊戲,隨文識字課堂上也照用,在這一點上趣味也絕不低於隨文識字的。
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的區別:
集中識字,根據漢字的特點,以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造字規律對漢字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學習,特別是充分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採取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辦法,以突出漢字的字形規律。
隨文識字,也叫分散識字。它一直以主流識字方法的顯赫身份在小語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其魅力來源於它根據兒童的語言思維發展水平與特點,以兒童的興趣與接受能力出發,建構學習體系與內容;同時把識字與閱讀及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以識字與學習書面互相促進的方式,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
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的優勢:
隨文識字:創設溫馨而富有情趣的識字環境,注重兒童學習過程中的愉悅心理體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字義在課文語境中得到明確深入的開掘,有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運用心理學衰退理論研究成果,實施筆畫筆順、字形結構的機械記憶。
集中識字:教學任務單一明確,充分揭示漢字的特點及規律,學生易於科學識記、舉一反三,加快識字速度。
集中識字的不足之處:
脫離一定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單調枯燥之感,脫離一定的語言環境識字,使學習文字與閱讀中運用文字脫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當堂識字效率高,但遺忘率也較高的弊端。
所以,隨文有隨文的好處,集中有集中的優勢,那麼,在課堂上,無論是隨文還是集中,只要教學目標達到了,學生認會了生字,提高了能力,那這,就是好課。作為教師,可依據班級特點、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特點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識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