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櫻子5

    曾國藩晚清重臣,其思想備受後人推崇,其家訓更是值得學習和研究。如下八句話就是其家訓要點:1、黎明即起,醒後勿粘戀。

    2、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

    3、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4、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輕財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7、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8、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見。

  • 2 # 某一時刻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國藩。

    研究曾國藩職場和人生處世原則的書籍和文章很多。我這裡就不再說那些重複的了。只想談一下曾國藩職場人生處世原則,給我最突出的感受。

    那就是:留白。

    是的,留白。這是國畫的一個繪畫基本要求。就是不要把畫面全部畫滿,否則將失去意趣。

    做人也是如此。

    曾國藩的湘軍打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後,功蓋朝堂。但清政府並沒有兌現咸豐死前承諾,打下天京者封王,只給了曾國藩一個侯爵。

    這時湘軍的軍力如虹。若干幕僚、好友、部下均向曾國藩勸進。但曾國藩沒有進,而且退。解散了手下大部分湘軍,讓六弟曾國荃卸甲歸田。

    曾國藩沒有直接、明確回覆那些勸進者,而且以本文題頭的詩句表明了心跡。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我們職場也應該如此。

    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成功標準,是追求全面發展、追求全面優秀。這在人生大多數時候,都是正確的。追求精緻、追求完美。

    但很多時候,懂得退、比明白進更重要。懂得留白,比能夠畫滿高更重要。

    完美主義者,有的時候,不經對自己不利、也會貽害整個單位。

    歷史上最著名的完美主義者,莫過於偉人諸葛亮。“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就是對他完美主義者的最好寫照。事必躬親、不放心他人。

    諸葛亮完美主義的嚴重後果是:

    一是累死了自己,過早離開人世。

    二是蜀國後期沒有得力的領導者、得力將領,後繼無人。

    在諸葛亮身後,蜀國的命運已定。

    而曾國藩,不去追求事業的極致,留有餘地。

    一、讓國家免受了湘軍登頂必然帶來的內戰紛爭;生靈塗炭、國家承受更多苦難。

    二、提攜了左宗堂、讓淮軍得以誕生和發展。

    三、身家安寧,死後備極哀榮。成為忠臣名家之典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繼續光照後人。

  • 3 # 思維技術

    官場如職場,在職場中,你覺得可向曾國藩學習哪些重要的能力呢?

    (溫馨提示:本文長文、極具價值,請放慢閱讀速度、用心體會)

    晚清名臣曾國藩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顆耀眼明珠,其以顯赫的功名,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其至今被世人視為楷模和典範,後世流傳著“為官須看曾國藩”的美談。曾國藩以“耐煩”為為政第一要義,凡事主張勤儉廉勞,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

    為什麼官場、職場會有那麼多領導者、管理者認為曾國藩的領導方法和管理技巧對中國當下的組織管理非常有效? 我們應該向曾國藩學習哪些重要的能力呢?我認為,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曾國藩的為政之道了。曾國藩為政之道的核心內容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內聖外王”的修為之道

    1、“內聖外王”

    曾國藩堪稱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所培育出來的一個標本式人物,他一生所走過的正是一條典型的“內聖外王”的道路。所謂“內聖”,就是講心中充滿聖人的學問和道德,並以此塑造自己的內心世界,或者說是按照聖人的標準來進行人格修煉。“外王”,是表現在外的事功符合王政、王道的要求,即施仁義之政、行仁義之道、建王者之業。曾國藩早年在京城做官的時候,嚴格按照程朱理學來修身養性,修煉自己的人品人格。他甚至提出“不為聖賢,即為禽獸”的座右銘,這是一個很極端的座右銘,卻表達了他的決心,而且他一輩子都努力按照這個要求在做。在晚年,他還專門寫了一篇名為《聖哲畫像記》的文章。曾國藩晚年還在以聖哲為榜樣,可謂“內聖”做到家了。中年之後,他奉旨平叛,將混亂14年之久的社會重新納入封建正軌,使東南十餘省的百姓重新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這可算作他的“外王”。在世人心目中,一般都認為人格修煉即“聖化”和從政即從事公共管理這兩件事情是難以很好結合在一起的。因為“聖化”是屬於理想化的東西,在書齋裡,在山洞裡,它似乎可以完成,但社會是複雜混亂的,所謂“人心險惡”,從事公共管理的人只能以毒攻毒,治理社會是英雄豪傑的事業,而非聖賢可以做到。曾國藩卻在一個較高層面上做到了“內聖外王”,這實屬罕見。

    2、“三立完人”

    中國主流文化對最為成功者有一個價值評判體系,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歷代為官者做到“內聖外王”的不乏其人,但做到“三立”者極少。在近代,曾國藩因為“內聖”功夫做得好,德行受到了廣泛讚譽;他建立了一支軍隊,平定了太平天國和捻軍,在當時確實是立了很大的事功;他一生勤奮著述,留下1000萬字的《曾國藩全集》。從這三個方面來說,在當時的社會里,他實屬當之無愧的“三立完人”。

    3、忠字為先

    忠於皇權是曾國藩仕途順達的根本保障。曾國藩回鄉為母丁憂期間,曾經被太平天國的人抓到,並讓他寫太平天國的佈告,曾國藩毅然拒絕,因為他認為自己是朝廷官員,對朝廷忠心耿耿。就是這一個“忠”字,成了曾國藩,也敗了曾國藩。曾國藩曾奉命在籍幫辦團練。命運從此改變,他領導的湘軍一度為清廷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咸豐帝長期不給曾國藩以實權,並對其加以限制,使其“在外數年,吃虧受氣實亦不少”。這個時候,他雖然忠心,但辛辛苦苦的勞作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曾國藩和左宗棠在早年有些不合,但曾國藩死後,左宗棠送了一副輓聯: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在“知人之明”“謀國之忠”兩方面,左宗棠感到自愧不如,心悅誠服。這副輓聯也折射出,曾國藩和左宗棠在交往中雖然有不同個人見解,但相處相待亦光明磊落。

    學習:領導者對自己要儲才養望,對上級要忠心耿耿。官場上,每個人都向往更高的位子,可是那些大官並非一開始就“高人一籌”的,他們也曾有過艱難曲折的經歷,但他們能夠忍受“低微卑賤”的考驗,並在低微中養精蓄銳、奮發圖強,然後才攀上官場的巔峰。這充分說明,有才能的人付出和回報往往不是對等的,但你要想得到領導的賞識,不僅要有實力,還要找準時機,時機不到,欲速則不達。但不管怎樣,你還要對組織講奉獻,忠字為先。當你到達頂峰時,人道忌全,就可能要跌落,一定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找好自己的位置。所以,處於低谷的人,不要因為現在的遭遇就放棄了自己。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二、“擇善而從”的修身之道

    1、勤學自律

    曾國藩的官場得志,與他的勤學密不可分。他學習孜孜不倦,苦讀夜以繼日。他博覽群書,重視理學,還讀了眾多的詩詞古文。這使得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同時,曾國藩還以注重品行、為人圓融通達而聞名於世。這些成就的取得,都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生積澱、磨鍊的結果。曾國藩5歲發矇,23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28歲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跟其他科舉優勝者相比,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進京師以後,沒有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而是很快地看出自身的嚴重不足——缺乏身心修養。

    到了翰林院以後,他有機會接觸到平時不容易看到的書籍。於是,在師友的引導下,他選擇程朱理學作為修身養性的理論依據。他決心與過去告別,當時為自己立了五字準則,即“誠、敬、靜、謹、恆”。“誠”,不自欺,亦不欺人,不蠅營於小利,不短視於眼前;“敬”,恭順待人,順勢謀事,居功不自傲,得意須讓人;“靜”,不亂分寸,不事張揚,洞察世相,靜觀時變;“謹”,禍從口出,謹小慎微,不能凡事張揚,留得迴旋餘地;“恆”,持之不懈,意志篤定,困苦不退縮,挫敗不止步,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除此之外,他堅持早起練字、晚上不出門等行為準則。在以後的歲月中,他堅守這些行為準則,在腐敗的晚清官場中不入濁流,不陷卑汙。他用什麼樣的辦法來監督自己呢?除和師友一起互相幫助監督之外,主要是靠寫日記。有一天,他在日記中寫道:早上起來想起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別人得了好處,心裡很羨慕。於是他就批判自己:每天講要按照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靈魂深處卻那麼羨慕金錢,這很卑鄙。下午,他到一個朋友家裡去,知道這個朋友得了一筆別敬,心裡又很羨慕。回來後,他補日記,說上午剛剛進行了自我批評,下午又犯這個毛病,真可謂下流。翰林院清閒,給了他讀書的好機會。他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發憤苦讀先輩大家之作,如諸子百家,二十三史,韓、歐、李、杜等人的文集。他還讀了很多治理國家的實用之學,如兵書、荒政、水利等方面的書籍,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做大事做好了準備。

    2、求真務實

    咸豐帝初登大位的一年多里,曾國藩一連上了五道著名的奏疏,都是針對當時時政、反映社情民意的。他在一道奏疏裡講,官場問題很多,主要的問題是官員的自身素質和能力不行。朝廷京官最大的毛病是“退縮、瑣屑”。所謂“退縮”,就是不擔擔子。遇到事情往後退;“瑣屑”,就是隻做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去想大事。外官最大的毛病也是四個字:“敷衍、顢預”。“敷衍”就是應付上級,自己不去動腦子,應付了事。“顢預”就是糊塗而馬虎。你問他,一問三不知,問錢糧不知道,問稅收不知道,問老百姓的情況不知道:他說,假設“將來一有艱鉅,國家必有乏才之患”。他寫這道奏摺的時候,太平軍尚未起義。一年以後,果然應了這句話。後來太平軍在廣西揭竿起義時,從中央到地方,沒有能應對的人。太平軍勢如破竹,文武官員哪怕是欽差大臣拿著皇帝送的尚方寶劍也沒有用,真的就是曾國藩講的“一有艱鉅,國家必有乏才之患”。他甚至敢於直接批評咸豐皇帝,指出咸豐有三大缺點:謹於小而失於大;徒尚文飾,不求實效;自以為是,聽不得批評意見。要知道,這個奏疏的背景是在皇帝至高無上的時代,批評皇帝,重則殺頭,輕則撤職。此外,當時還有一個背景。曾國藩講自從道光皇帝晚期以來,朝政非常疲沓,“十餘年間,九卿無一人言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弊”。九卿指各部官員,司道指地方官員。“相率緘默,一時之風氣,有不解其所以然者。”已經成風氣,大家都不談。這個時候,只有曾國藩敢於上疏。這五道奏摺,無異於政壇上的五顆重型炮彈,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3、己達達人

    胡林翼,與曾國藩同被時人譽為“中興名臣”,並稱曾胡。咸豐四年正月,胡林翼應湖廣總督吳文鎔的邀請,帶了600名貴州兵,到湖北援助吳文鎔,結果他到湖南湖北交界地時,吳卻自戮了,武漢城已經被太平天國打下來。一個翰林出身的文人,帶領著600人,進退失據,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軍餉也沒有著落,也沒有人管。曾國藩看出胡林翼的才能,要他留下和湘軍一起作戰。於是,他給朝廷寫報告,說把這支軍隊留在湖南,一切軍餉由湖南來供應。他說“胡林翼之才,勝臣十倍”。曾國藩那個時候有很高的地位,而胡林翼當時僅僅是一個剛剛提拔的道員,這種話不是那麼容易說出來的。自此,胡林翼便加入了湘系,兩人精誠合作,成了極好的朋友,曾國藩也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左宗棠,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考中舉人後,三試禮部不第,遂灰心不再應試,潛心學習兵法。初曾任張亮基幕僚,後張亮基調任山東,左宗棠回老家,曾國藩三次寫信邀請其共圖大業,都沒有得到迴應。不久。左宗棠入了繼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之幕。咸豐十年,因樊燮案,左宗棠差點被殺。在曾國藩等人的舉薦下,左宗棠以四品京堂人曾幕襄辦軍務,成為曾的得力助手。左宗棠曾一路青雲直上,但隨後與曾國藩矛盾不斷。曾國藩對於和左宗棠的種種矛盾,能夠從大局出發。如咸豐七年,曾國藩向皇帝伸手要權,遭到拒絕。對此,左宗棠肆口詆譭,曾國藩這個時候雖然抱怨左宗棠,但在第二年復出路過長沙時,依然主動拜訪了左宗棠,隨後還做了自我檢討。從這些事情上來看,曾國藩是十分珍惜與左宗棠的友誼的,為人也是豁達大度的,這為自己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學習:領導者要胸懷大局,與團隊成員精誠團結。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一個能夠成大事的領導者,必先懂得合作,有大格局,有大胸懷。領導幹部一定要識大體、顧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進團結,用堅強的黨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維護團結,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團結,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團結,真正做到與團隊成員心能想到一起,工作能幹到一起,話能說到一起。沒有永遠的朋友,曾經的朋友有一天也有可能成為你的競爭對手,但不管怎樣,你要懂珍惜,做到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

    三、“唯才是舉”的用人之道

    1、用將則勝

    後世對曾國藩有很多爭論,看法不一。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點幾乎沒有什麼爭論,那就是都認為曾國藩很會識才用才,知人善任。曾國藩是一個用人高手,看人功夫極為了得。他看人的本領,《冰鑑》一書有載。他看中的人如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劉銘傳等人,均成為晚清政壇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曾國藩自己帶兵,三戰三敗,卻屢敗屢戰,最終澄清宇內,這要歸功於他的知人之能—用將則勝,自將則敗。曾國藩自創湘軍,白手起家,建立人才隊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最後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才幕府。他的幕府成為晚清人才的淵藪,一時有“第二朝廷”之稱。許多中進士的人不願意在朝廷為官,而願意到曾國藩手下做幕僚,這是當時的一個特殊現象。因為在朝廷做官,出息不大,在曾國藩手下做幕僚有出息,能得到鍛鍊,能夠較快得到提拔。

    2、知人識人

    曾國藩之所以有這樣大的成就,與他知人善用、傾盡全力挖掘人才有很大的關係。曾國藩手下各式各樣的人才應有盡有。曾國藩平時很注重對他們的教誨和培養,這樣他手下便有了很多的名將。曾國藩善於識別人才。《清史稿》記載:曾國藩為人威嚴莊重,每次接見客人時,往往注視很長時間一言不發,被注視的客人或者毛骨悚然,更多的人因此對曾國藩肅然起敬。等客人走後,曾國藩就記錄下來這個人的優劣,沒有一點差錯。曾國藩識人好像有特異功能一樣,往往初次見面,他就能初步判斷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甚至是哪方面的人才,能做多大的事,能做多大的官。他講的“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其實都是一種修養、一種處事態度,不是很神秘的東西。曾國藩很善於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才是最終的目的。他的做法是:其一,廣收慎用。大量接收人才,但使用上很謹慎。其二,因量器使。你是什麼才,我就把你放到什麼地方。其三,區別對待。絕對不能把賢才和庸才放在一起。其四,培養人才。他認為鼓勵可以使一箇中才變大才。曾國藩也很善於儲備人才,這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創公派留學生的先河。其五,慎選替手,使事業後繼有人。

    3、挖掘人才

    曾國藩的選人標準是德字為先的。他為湘軍選將領有四條標準:“一日才堪治民,二日不畏死,三日不急名利,四日耐辛苦。”第一條是才,其餘三條都是指德。正是秉持以德為先,他才讓李鴻章成為他事業的接班人。李鴻章堪稱曾國藩的第一高徒,曾國藩極力提拔、著意栽培、愛護備至。在曾國藩去世後的30年中,李鴻章執掌中國軍事、外交大權。曾國藩死後,他的名聲在很長一段時間比生前還高,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擁有李鴻章這樣一個得意門生。曾國藩大力挖掘人才的例子不勝列舉。可以說是隨時隨地在挖掘人才。街上,酒館,甚至有時候給朋友寫信,也不忘記讓朋友推薦人才。遇到有真才實學之人,曾國藩定會不遺餘力地舉薦。他曾明確宣稱:“其無德而近於小人,毋寧無才而近於愚人。”趙烈文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時代三應鄉試不中,於是絕意仕途,一心鑽研學問,博覽群書,留心事實,聞名鄉里。咸豐五年底,周騰虎極力推薦趙烈文。曾國藩立即下聘金二百兩,修書一封請趙,趙欣然上路,十二月到了南康大營。而當年就是貴為大清朝的總督大員,一年的薪水也只有一百八十兩白銀。曾國藩以二百兩銀子向趙烈文表示誠意禮聘,實在是驚世之舉。而後來趙追隨其左右,被稱為曾國藩身邊的小欽差。曾國藩主張育人與用人並重,他說:“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甚高,動謂無人可用。”在曾國藩看來,培養人才就好像種莊稼一樣,不可急功近利,而要不斷地施之教化。曾國藩很注重對於幕僚的教育,時常談話,並且還組織考試。曾國藩有與幕僚們一起吃飯的習慣,與幕僚們促膝談心,談論的題材從治國到做人,很是豐富。

    學習:領導者要有知人之明,能揚人之善。“知人、育人、用人、留人”是身為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本領。知人首重目標一致,育人則要懂得教導,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德是一種美德,也是事業長久的保障。人的才智只能成就小事,有德之人才能成就大事:發現下屬的長處,肯定下屬的長處,稱道下屬的長處,這就是“揚人之善”。人才是發展的根本,挖掘人才是一種美德。人要不斷學習才可以與時偕行:如果要成就一個人,就要給他鮮花給他夢!

    四、避免“敗身名利”的為官之道

    1、居官“四敗”

    曾國藩曾經詳細總結歷代為官為宦成敗之關鍵,認為為官有四大忌,即“四敗”: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為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覆多詐者敗,“昏惰任下”就是說是非不明,不幹正事,放縱自己身邊的人胡作非為:“傲狠妄為”意思是舉止傲慢,為人蠻橫,什麼事都敢做。“貪鄙無忌”是指貪得無厭,無所忌諱。“反覆多詐”是指為人反覆無常,好用詐術二曾國藩把這“四敗”寫在案頭上,每天都提醒自己。他認為宦海是很險惡的,在官一日.即一日在風波之中,能夠平平安安地上岸,實在不容易,自古以來凶德致敗者大約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曾國藩總結歷史經驗說:“我看歷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數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而敗家喪身的。”曾國藩曾經有個幕僚叫李鴻裔,四川人,風流倜儻,不拘小節,曾國藩很鍾愛他,把他像兒子一樣看待。曾國藩的秘室,只有李鴻裔可以隨便出入。當時曾國藩的幕僚中有所謂“三聖七賢”,都是名極一時的理學大家。曾國藩仰慕他們的名聲,把他們都召進來,然而只是安排他們的衣食住行,並不讓他們擔任具體的職務:一天,曾國藩與李鴻裔在室中談話,正好來了客人,曾國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鴻裔自己在室中。李鴻裔閒來無事,便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一篇《不動心說》,是我們上面說的“三聖七賢”中的一位寫的。詩文中有一段說:“你把我放在美麗的姑娘面前,我會動好色之心嗎?我不會。你再把我放在大紅的頂戴面前,我會動高官厚祿之心嗎?我不會。”李鴻裔年輕好盛,看到這裡,覺得十分可笑,就拿起筆在上面題了一首打油詩諷刺道:“美麗姑娘前,大紅頂戴旁,你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寫完,擲筆而去。曾國藩送走了客人,回到書房,見到所題的文字,說了一聲“這小子”,便讓手下叫來李鴻裔,對他說:“這些人難免有欺世盜名的成分,言行也不見得一致,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他們能達到今天的地位,正是靠的這個虛名。現在你一定要公開揭破它,使這些人失去衣食的來源,那他們對你的仇恨豈是言語能比擬的?殺身滅族的大禍。都隱伏在裡邊了!”李鴻裔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很敬畏地接受了教誨,從此以後便深深地收斂鋒芒,不敢再出言不慎了。

    2、心存“三畏”

    無知者無畏。身處官場,一定要有所畏懼。尤其是在順利的時候,更不能忘乎所以。曾國藩曾經說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同治元年六月,已經升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寫信給曾國荃,表達了自己升官之後的惶惶之情:我僥倖居於高位,又有一點虛名,時時刻刻都有摔下來的憂慮。我觀察古今人物,像有我這種名位權勢的,能善終的很少,我很擔心在全盛的時候,無法使弟弟們有所長進,我摔下來的時候,卻要連累弟弟們。只有趁還沒有事情時經常以危詞苦語互相勸誡,才能差不多免於大禍吧。可見,曾國藩一生,也始終是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樣的心境中度過的。在封建官場中,權力是最敏感的。權力太大的人總是很難有好的下場,所以曾國藩才有如此的畏懼。曾國藩強調要有敬畏之心,就是提醒自己要始終保持一種清醒的態度。這一點,對於充滿風險的封建官場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他事業的成功是得益於“倔強”這兩個字,那麼他全身而退,則是得益於他的“三畏”之道。

    3、行己有恥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曾國藩在寫給弟弟們的家信中說: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神明鑑臨,予不食言。同治九年五月,曾國藩寫了一副對聯: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這副對聯,足以體現出曾國藩的為官哲學,也足可以成為所有為官者的座右銘。曾國藩的確是一個很清醒的人,他一生所經歷的風險,確實不是常人所能體會的。他時刻提醒自己:在順利的時候,要考慮到終有不順利的時候;在興盛的時候,要考慮到終有衰落的時候。這使得他始終保持謹慎、清醒、冷靜,從而順利渡過了宦海風波,避免了歷代權臣敗家喪身的命運。

    學習:領導者要謹慎清醒,對職權心存敬畏。花無百日紅。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它能給你帶來榮耀,也能給你帶來毀滅。每一位領導者都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縱了自己,只有這樣,才會避免大起大落、大成大敗。保持清醒的頭腦,永遠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人們評價為官者的標準已經與過去很不一樣了,但曾國藩的系列話語和做法卻沒有失去活力。在今天,我們的社會更需要進取型、開拓型的領導幹部。曾國藩的為政之道雖是從歷史上總結出來的,但對於今天的領導者、管理者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真正做到心中有國、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領導者、管理者,同樣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 4 # 藍色揹包哥

    一、曾國藩的“六戒”中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說明了曾國藩對趨勢的洞察力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認知。當形式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他能從繁華中看到危機,從漲潮中看到落差,這種對人生和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反向思考能力正是指導我們在職場上居安思危的行動指南。

    二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保持閉嘴能力。要讓自己看破不說破,把事情消化在肚子裡的一種職場必備能力。其實是高情商的一種標誌。

    三、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懂得分享利益的重要性。任正非說:“錢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問題就解決了。”他又說:“錢給到位,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與曾國藩的見解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證明了曾國藩面對利益誘惑的自我約束能力。而後半句則說明了領導要有決斷力,不因他人人多勢眾而輕易改變自己正確的決定。人們常說領導者是孤獨的,因為他身上的責任和對方向的戰略把握,這一點沒有人能夠代替他來選擇。

    洞察力、閉嘴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和決斷力在職場中依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需要認真學習和熟練運用,從而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5 # 張細水

    我不覺得自己需要學習曾國藩的任何能力。

    一來沒機會當官。

    二來曾剃頭在我皖中地區壞事作盡。

    三來除了忠君愛國打呆仗,沒看到還有多少值得學習的優點。

  • 6 # 清成長安

    曾國藩是很多人的男神,金句大王,屌絲逆襲典範。我就服他自律、堅持、踏實、勤奮。如果職場中人能學到他三分,也能混的風生水起。

    我們找新工作投了幾個簡歷石沉大海就放了;銷售推銷了幾個人被拒絕就氣餒了;專案遇到幾個難題就投降了。學學曾國藩,考秀才都考了7回,最後一次還倒數第二。但他心中堅守,認為人有恆心事無不成。

    別人打仗,玩轉三十六計,他就一個“結硬寨,打呆仗”。太平軍你打你的,我就埋頭挖溝修牆,一條條溝一道道寨,層層蠶食步步穩固,讓你太平軍再機動靈活,在累計的優勢下也不堪一擊。很多職場新人,出入職場急躁冒進,跳槽跳來跳去,殊不知職場威望和經驗也需要步步累積。

    最厲害的就是幾十年筆耕不輟寫日記,日日反省時時改善。一件事堅持一個月不難,堅持一年不難,最難的是堅持一輩子。因為寫日記日日做心性修煉,老曾愣是把自己從浮躁傲慢、虛偽好色、脾氣暴躁、天資呆笨,連他老爹都恨鐵不成鋼的屌絲逆襲成內聖外王的男神。我們在工作中如果也能做到三省吾身,不斷總結反思檢討自己的做事方法、為人交際、技能經驗,發現不足持續改善,必能闖出一翻事業。

    《曾國藩家書》、《曾氏文集》是值得每個職場人細讀學習品味的書,可以學到很多曾氏智慧助你職場邁向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魂之刃3魂技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