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ok

    母豬生產是養豬業的基礎,其繁殖力的高低影響養豬效率。中國母豬生產水平較低,即使豬種從國外引進,母豬的年產斷奶仔豬數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較大差距,這與中國母豬生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包括飼料營養、飼養管理、配種分娩、疫病防控、環境控制等,是制約中國生豬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因素。因此,提高母豬繁殖力,特別是母豬年生產力,對促進養豬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改善母豬繁殖力的綜合技術措施很多,但營養方案尚少。營養影響母豬的健康和生產,尤其是產仔數、泌乳力、抗病力、斷奶發情率和發情間隔等。營養策略適宜,可以大幅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近年國內外在母豬營養方面加強了應用性科學研究,同時我們科研團隊以蔣宗勇研究員為學科帶頭人,在提高母豬產仔數和泌乳效能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這些資料對生產實踐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現結合文獻資料,從後備、妊娠、泌乳和斷奶母豬等階段,將這些研究成果和應用技術進行總結綜述。

    1、後備母豬

    後備母豬是豬場發展的潛力,養好後備母豬,對改善豬場的繁殖效能指標和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後備母豬的營養主要用於機體維持和生長髮育的需要。適宜的營養技術可促進母豬機體、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保證體成熟與性成熟的均衡發展,使母豬按期發情配種,並延長繁殖年限。因此,就營養供給模式而言,後備母豬應與商品肉豬有所區別。商品肉豬追求的是最好的飼料報酬、最快的生長速度和最大的肌肉沉積效率,而後備母豬需要的是其機體、生殖器官和內分泌系統協調發育並綜合成熟,在後續生產中發揮最佳的繁殖潛力。

    生產和研究表明,後備母豬分階段飼養是目前比較合理的一種營養管理策略。在選育早期,營養方案適宜高營養水平,體重小於90 kg、150日齡以內的留種母豬,自由採食,生長速度保持在日增重650~800g/天為宜。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應滿足使豬達到最大生長速度。美國NRC(2012)標準推薦的商品肉豬營養所需鈣、磷可使育肥豬達到最大生長速度,但並不能滿足種豬骨骼強度和灰分含量最高所需,因而為使後備母豬的骨骼強度和灰分含量最大,鈣、磷需要量應在滿足最大生長速度所需的基礎上提高10%。同時有研究建議,要改善後備母豬的發情率、排卵率和機體健康狀況,需要在初情期之前就把飼糧中的維生素E水平提高到50~100 mg/kg。種豬育成期(90 kg至配種)的營養策略是控制生長速度,限制能量攝入,減少脂肪組織沉積,而保證肌肉組織繼續沉積,促進性成熟和卵巢發育,增加優勢卵泡的數量,從而有益於繁殖和延長種用年限。此階段應配製專用的後備母豬全價飼料,採用限飼模式,根據品種差異,營養水平應達到中等能量水平(12.0~13.5DE MJ/kg)和粗蛋白水平在15%~16%之間(賴氨酸含量在0.6%~0.8%之間),並限制飼餵2.0~2.9kg/天。維生素和礦物微量元素需要與經產母豬相同,同時強化維生素A、E和生物素攝取,適當補充青綠纖維飼料。後備母豬營養需要應使其在第二或第三個情期時配種體況達到建議指標:體重在130~140kg之間,背膘厚度為18~20mm。對於瘦弱的後備母豬,應予淘汰或在育成期內提高飼糧能量和蛋白水平,增加其機體儲備,才能改善其連續的繁殖效能。

    母豬配種前1~2周應該以“短期優飼”來增加母豬的排卵數,此時的營養調整可使母豬機體滿足配種、受精和胚胎著床的最佳條件,提高胚胎存活率,從而提高母豬繁殖效率。研究發現,在母豬發情配種前兩週,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可以刺激母豬體內激素的分泌,比如胰島素和促排卵素,提高排卵數。因而,配種前,把採食量提高50%~100%,或者讓其自由採食,儘可能地提高飼糧能量水平。有研究認為,母豬配種後適量降低採食量,高採食量會增加母豬基礎代謝,降低胚胎成活率,從而影響產仔數,因而青年母豬在配種後的1周,以每天飼餵2 kg左右的飼料為宜。

    2、妊娠母豬

    妊娠期營養的目的是減少胚胎損失、調整母豬體況和提高初生仔豬的健康狀況。生產上,妊娠母豬的理想飼養目標是:分娩12頭健康仔豬,初生重不低於1.35 kg,保證母體背膘20~22mm,具有良好體況進入泌乳階段。但實踐中妊娠母豬的營養管理往往要充分利用母豬妊娠期飼料利用率高、新陳代謝旺盛、蛋白質合成強、青年母豬自身生長速度快的生理特點,來提高養殖的綜合效益。所以,建議妊娠期飼糧消化能水平為13.0 MJ/kg,粗蛋白含量為13%,其中賴氨酸應達到0.55%~0.6%,粗纖維為6%~8%,並輔以不同飼餵策略來調控妊娠母豬各個階段的營養供給(表1)。同時豬場也可以根據文獻推薦資料,結合豬場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環控引數,因地制宜,設計出適宜的營養策略和飼養模式。

    表1 妊娠母豬的飼養策略

    當前妊娠母豬的營養研究工作,主要從解決實際生產問題出發,涉及到能量和蛋白質、纖維素、非常規飼料原料和功能性新增劑等方面的研究,產生了一系列的成果。

    2.1、能量和蛋白質

    在基礎營養研究方面,系統地研究了不同飼養階段母豬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需要量,為按胎次精確制定母豬飼養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實現精準營養配方。研究發現,無論初產母豬還是經產母豬,妊娠飼糧能量水平可透過影響母豬增重和背膘厚度來影響其繁殖效能。妊娠期母豬飼糧適宜的消化能水平應保持在13.0 MJ/kg左右,粗蛋白應達到13.0%。能量的不同水平和來源對母仔豬生產效能的影響較大。妊娠早期飼糧能量水平為維持需要的1.2倍時,可以提高母豬胚胎存活率和免疫保護,而妊娠後期當母豬消化能攝入量達到43 MJ/天時,飼糧中新增油脂不會影響母豬的繁殖效能。

    2.2、 纖維素

    關於飼糧纖維,適宜的水平應在6%~8%,能促進腸道健康、防止便秘。研究發現,在等能攝入模型下,新增麥麩和脫脂米糠作為纖維來源,二胎母豬妊娠飼糧NDF水平為15.8%時,母豬繁殖效能可以顯著提高,同時母豬飼糧纖維水平可影響新生仔豬器官發育、肝臟養分代謝相關基因和抗氧化相關基因表達,進而影響新生仔豬的發育和生長。

    2.3、氨基酸及功能性新增劑

    在生產條件下,透過大群規模試驗研究精氨酸對妊娠母豬產仔效能的改善效果,發現新增精氨酸顯著提高初產母豬產活仔數1.1頭(9.8vs. 8.7),降低死胎和弱仔率,提高初生窩重和胎盤重(表2)。透過體外細胞試驗研究證實,精氨酸可以顯著提高母豬胎盤滋養層細胞增殖率和分化,充分揭示了生產上精氨酸促進胎盤發育、提高母體-胎兒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轉交換效率、從而提高胚胎成活和發育的機理。同時妊娠期新增4%的新型酵母培養物可以提高產活仔數(0.5頭)和仔豬斷奶存活率;妊娠74天至哺乳期飼糧中新增2 000 mg/kg β-羥基-β-甲基丁酸,顯著提高仔豬初生重和窩增重,提高母仔豬機體免疫機能和乳汁免疫因子含量;妊娠期母豬飼糧中新增0.05%和0.1%包膜短鏈脂肪酸顯著提高母豬血清IgG含量,提高仔豬初生重;飼糧新增0.15%丁酸鉀顯著提高仔豬出生活仔數、斷奶活仔數、斷奶窩重和窩增重。為了充分研究改善母體-胎兒營養物質交換效率,緩解宮內生長受限(IUGR),從母胎介面的血流量和營養轉運兩個角度探討了IUGR發生的機制,發現磷酸鞘氨醇可正向調控妊娠期母豬子宮胎盤的血管發育,提高母胎的血流量。妊娠期提高飼糧葉酸(30 mg/kg)攝入量對母豬繁殖效能雖無顯著改善,但可有效緩解IUGR對新生仔豬肝臟新陳代謝和腸道細胞凋亡的負面影響。妊娠後期母豬的便秘一直是養殖生產的難題。研究發現,母豬飼糧中新增新型酵母培養物(4%)和硫酸鎂(600 mg/kg)都可以顯著提高糞便水分含量,減少母豬圍產期的便秘。

    表2 飼糧新增精氨酸對母豬產仔效能的影響

    注:表中資料上標的“*”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妊娠期母體營養是胎兒存活和發育的最敏感因素,可透過營養調控提高母豬窩產仔數和初生仔豬的健康程度來提高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但母豬營養研究難度較大,從已發表的文獻資料來看,在妊娠飼糧中新增L-精氨酸(L-Arg)、不飽和脂肪酸(PUFA)、維生素、有機微量元素和飼料新增劑等,可以提高母豬的繁殖效能,並獲得理想的生產成績和效益(表3)。

    表3:妊娠期營養技術對母豬繁殖效能的影響

    3、泌乳母豬

    泌乳母豬的營養策略是提供全價營養,提高母豬採食量,保證母豬有足夠的養分來分泌足夠多的乳汁,同時適度體損失。充足的泌乳量可以提高仔豬哺乳期成活率和斷奶重,體損失少可以提高發情率和縮短髮情間隔,對提高母豬繁殖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制定泌乳母豬營養方案時,應全面考慮母-仔豬一體化營養需要,不僅要考慮母豬在泌乳過程的代謝和乳汁生產需要,還要根據仔豬的生理特點考慮其生長的因素。母豬的泌乳量和仔豬的生長速度在泌乳初期都比較低,隨著泌乳期不斷增長。泌乳7~10天后,母豬分泌的乳汁量和營養不能滿足仔豬的最大生長潛力,要提高哺乳仔豬生長速度,只有提高母豬泌乳量。因而,適宜的營養管理措施(飼料營養水平和採食量)都應根據泌乳量這個生產指標進行制定。同時,母豬泌乳期從飼料攝入的營養素,並不能完全滿足泌乳需要,只佔泌乳產出(包括能量和氨基酸)的70%~95%,另一部分需要動員體儲。

    為了充分發揮泌乳母豬的生產潛力,需要平衡飼糧營養、母豬泌乳力和下一胎繁殖效能的關係,來挖掘母豬的生物合成效應實現經濟效益。研究發現,飼糧新增纈氨酸可以提高母豬的泌乳效能,透過產前3天至斷奶將母豬飼糧纈氨酸∶賴氨酸的比例由對照水平(0.74)提高至0.87、1.0和1.2,都可顯著提高哺乳仔豬的日增重和成活率,同時可提高母豬日採食量和斷奶後一週發情率。進一步研究分析發現母豬採食量、乳汁質量和仔豬斷奶重隨著飼糧纈氨酸水平的升高而線性增加,與1.0纈氨酸組相比,泌乳母豬飼糧中纈氨酸∶賴氨酸的數值為1.2時顯著降低母豬體重損失,提高母豬泌乳量和乳汁質量,提高28日齡哺乳仔豬日增重。綜合經濟效益分析,泌乳母豬飼糧中纈氨酸∶賴氨酸=1.2∶1時,效益最佳。但這些資料是否適合規模化豬場的營養方案,還需要具體結合豬場本身的情況來決定。

    圍產期和泌乳期母豬機體遭受嚴重的氧化應激,影響其泌乳效能。因而,機體抗氧化成為泌乳母豬研究的熱點。在泌乳母豬飼糧中新增15 mg/kg大豆異黃酮顯著提高母豬乳汁質量,提高哺乳仔豬21日齡斷奶窩重。同時,細胞實驗發現異黃酮可顯著提高母豬乳腺上皮細胞的增殖,降低細胞凋亡,基因組學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主要透過提高乳腺上皮細胞中促進細胞增殖的基因表達。進一步的大規模生產試驗表明,妊娠85天至泌乳結束在母豬飼糧中新增45 mg/kg大豆異黃酮,顯著改善母豬乳腺發育和機體抗氧化能力,提高哺乳仔豬體增重和存活率,這說明大豆異黃酮具有顯著的體內抗氧化效果。

    功能性新增劑的研究發現,妊娠74天至哺乳期飼糧中新增350 mg/kg β-葡聚糖,顯著提高母豬初乳和常乳的營養物質和免疫因子含量,改善母仔豬機體免疫機能,同時妊娠74天至哺乳期飼糧中新增2 000 mg/kg β-羥基-β-甲基丁酸,提高母仔豬機體免疫機能和乳汁免疫因子水平。妊娠後期和哺乳期母豬飼糧中新增1.5%檸檬酸顯著提高哺乳飼糧中粗蛋白質、鈣和磷的表觀消化率,提高母豬乳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初產母豬妊娠90天和泌乳期飼糧中新增植物多糖,顯著提高母豬採食量、機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機能,改善乳品質,提高仔豬斷奶窩重和窩增重。

    乳母豬的營養離不開能量和蛋白質的有效供給。根據規模化豬場泌乳母豬平均採食量5 kg/天左右,泌乳母豬飼料消化能水平應達到13.5~14.5 MJ/kg,粗蛋白質應達到18%左右(賴氨酸含量為0.9%~1%)。實際母豬每日攝入的營養物質總量是否滿足其泌乳需要,除了應對照其有效營養素攝入量,還應考慮其所帶哺乳仔豬的數量和所處的溫控環境條件。適宜的產房溫度會使母豬減少克服應激負面影響的營養素消耗。已發表的文獻資料中的功能性氨基酸、維生素和飼料新增劑等對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潛力也是至關重要的(見表4)。

    表4 泌乳期營養技術對母豬繁殖效能的影響

    4 、斷奶母豬

    斷奶母豬營養技術方案是保證母豬在斷奶後的一週內發情率95%以上,配種分娩率達到88%。發情間隔影響母豬的年生產天數,斷奶-發情間隔時間長,每年分娩胎次少,年產斷奶仔豬數就會少。母豬發情間隔受泌乳期的體損失影響。斷奶母豬從泌乳到斷奶狀態的轉變是一種生理和生活環境的挑戰,適宜的營養可幫助母豬機體和內分泌系統快速恢復併發揮生理功能。試驗研究證實,營養能刺激生殖激素的分泌,有利於母豬的發情、排卵和受孕。胰島素可以透過IGF-1的介導來促進卵巢優勢卵泡發育成熟,同時刺激垂體前葉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激素和雌激素是母豬再發情、排卵和受孕過程中的重要激素。因而,透過營養技術刺激母豬生殖激素分泌,可以提高母豬繁殖力。一般來講,對泌乳期體損失少的母豬,提供泌乳期飼料並自由採食,足以滿足其營養需要;但對泌乳期體損失較多的母豬,應考慮提供較高的營養飼糧,幫助母豬恢復機體,保證發情配種。

    5、小結

    中國母豬繁殖效能低,制約著養豬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由於母豬科研試驗複雜、耗時較長、需經費較多,操作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和困難較多,目前還很難把母豬的繁殖營養需要精確到具體的數值,同時也還因其涉及到母體和胚胎的雙重需要,特別是母體各個階段的維持、機體沉積、胎盤和乳腺發育、免疫和激素分泌等所需要的營養不同,還關乎胚胎各個階段的不同發育目的的營養需求。母豬高產是多個技術措施互作的結果,生產上,在制定母豬的營養方案時,要綜合考慮飼糧的能量和蛋白質的有效供給、機體抗氧化、微量營養素和飼料安全(尤其是黴菌毒素)對繁殖力的影響,但具體的措施要結合生產管理水平、種豬的健康狀況和環境因素等具體制定。

  • 2 # 籃球油蝦

    應充分考慮到母豬不同生理階段對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分、纖維素等的需求進行平衡配製,選用較易消化吸收的原料,以此為基礎配製平衡營養水平的飼料,降低飼料在消化道內滯留的機率。尤其不喂穀糠改用麩皮。

    供給母豬乾淨充足的飲水

    飲水器的流量應為每分鐘1.5升~2.5升/分。

    把好原料質量關

    杜絕超高水分和黴變原料的流入,並在飼料中新增脫黴劑。對已發生便秘的母豬,可在飼料中新增微生物製劑。

  • 3 # 佰江新華

    這個題目很有味道!

    想想,咱們人如果想多生孩子該怎麼辦?

    首先,母體應該是最關鍵的一點,保護好就可以一直雞生蛋

    那麼強壯健康的母豬就是首選,那麼母豬的選種和培育就是基礎了,這裡不展開,題主沒問。

    如何從營養的角度提高母豬的繁殖力,就是該怎麼給母豬補唄。

    母豬從斷奶到配種,按需增加高能飼料,可以有效刺激卵泡的發育和排卵數量,配種後到懷孕前期,餵食低能飼料。 為什麼不用高能的,因為他會影響黃體酮水平,影響特異蛋白分泌,不利於胚胎存活。母豬的泌乳期,增加營養,可以維持產奶,有利於下一次發情和排卵。

    一定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出現病毒和疫情,畢竟現在豬肉老值錢了。

    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特點提供適宜的營養,在前期因胎兒的生長髮育較為緩慢,僅夠維持母豬自需求,則要注意加強營養的供給。保持飼餵量和營養的濃度。要根據母豬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飼餵,對於個別偏瘦的母豬要適當的加料,對於體況過肥的母豬則要適當減料,使其保持中等偏上的膘情。

    加強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T作。母豬在產後要少喂料或不喂產,先讓其飲用溫熱的食鹽麩皮水,然後冉少量的喂料,喂料不可操之過急,逐漸的增加飼餵量,在2周後恢復正常即可。在母豬恢復食慾後要注意加強營養,促進母豬多泌乳和恢復體質。哺乳母豬的日糧要營養全面、豐富、配比合理,特別要注意能量、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供應,不但為母豬提供適宜的營養,也保證了母豬的產奶量和乳汁的質量,促進仔豬的生長髮育。哺乳母豬的飼餵量要根據母豬的泌乳力、帶仔數來確定。在泌乳期要給其提供充足的飲水,有條件的話可多飼餵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不但可提高泌乳量,還能避免母豬發生便秘。

    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分兩部分,

    一是本身的維持需要,二是泌乳需要;

    母豬本身的維持需要主要依其體重大小而定,體重越大,其維持需要亦越多。因此選擇母豬時,不要選擇體重過大的母豬。母豬的泌乳能量需要與每日泌乳量有關,一般每分泌lkg乳需淨能5.23kj;豬乳蛋白質含量較高,約為6%,而且含有各種必需氨基酸。因此,為了保證哺乳母豬的產乳需要,不僅要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而且要滿足各種氨基酸的需要;水對哺乳母豬來說也非常重要,一般哺乳母豬每晝夜需供水10-20kg;另外,還要注意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補充,並且注意彼此之間的平衡。

  • 4 # 長空大隊長

    加強配種公母豬的飼養管理,種公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運動一次,加強新增青飼料。每週檢查精液2次,對密度較稀,活力較差的公豬立即停止使用。

    母豬在配種前20天喂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飼料,但飼料能量不能太過高。

    提高全面營養,飼料中加維生素,多喂青菜,多運動!

  • 5 # 小崔農趣

    中國母豬生產水平較低,這與中國母豬生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包括飼料營養、飼養管理、配種分娩、疫病防控、環境控制等,是制約中國生豬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因素。目前,改善母豬繁殖力的綜合技術措施很多,但營養方案尚少。

    營養策略適宜,可以大幅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現筆者從營養角度談談如何提高後備、妊娠、泌乳各階段母豬的繁殖力。一、後備母豬後備母豬的營養主要用於機體維持和生長髮育的需要。適宜的營養技術可促進母豬機體、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保證體成熟與性成熟的均衡發展,使母豬按期發情配種,並延長繁殖年限。生產和研究表明,後備母豬分階段飼養是目前比較合理的一種營養管理策略。在選育早期,營養方案適宜高營養水平,體重小於90千克、150日齡以內的留種母豬,自由採食,生長速度保持在日增重650~800克/天為宜。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應滿足使豬達到最大生長速度。鈣、磷需要量應在滿足最大生長速度所需的基礎上提高10%。若要改善後備母豬的發情率、排卵率和機體健康狀況,需要在初情期之前就把飼糧中的維生素E水平提高到50~100毫克/千克。種豬育成期(90千克至配種)的營養策略是控制生長速度,限制能量攝入,減少脂肪組織沉積,而保證肌肉組織繼續沉積,促進性成熟和卵巢發育,增加優勢卵泡的數量,從而有益於繁殖和延長種用年限。此階段應配製專用的後備母豬全價飼料,採用限飼模式,根據品種差異,營養水平應達到中等能量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在15%~16%之間,並限制飼餵2.0~2.9千克/天。維生素和礦物微量元素需要與經產母豬相同,同時強化維生素A、E和生物素攝取,適當補充青綠纖維飼料。後備母豬營養需要應使其在第二或第三個情期時配種體況達到建議指標:體重在130~140千克之間,背膘厚度為18~20毫米。對於瘦弱的後備母豬,應予淘汰或在育成期內提高飼糧能量和蛋白水平。母豬配種前1~2周應該以“短期優飼”來增加母豬的排卵數。配種前,把採食量提高50%~100%,或者讓其自由採食,儘可能地提高飼糧能量水平。有研究認為,母豬配種後適量降低採食量,高採食量會增加母豬基礎代謝,降低胚胎成活率,從而影響產仔數,因而青年母豬在配種後的1周,以每天飼餵2千克左右的飼料為宜。二、妊娠母豬妊娠期營養的目的是減少胚胎損失、調整母豬體況和提高初生仔豬的健康狀況。生產上,妊娠母豬的理想飼養目標是:分娩12頭健康仔豬,初生重不低於1.35千克,保證母體背膘厚20~22毫米,以良好體況進入泌乳階段。能量水平和來源對母豬生產效能的影響較大,建議妊娠期飼糧消化能水平為13.0兆焦/千克,粗蛋白含量為13%。關於飼糧纖維,適宜的水平應在6%~8%。研究發現,在等能攝入模型下,新增麥麩和脫脂米糠作為纖維來源,二胎母豬妊娠飼糧中性洗滌纖維水平為15.8%時,母豬繁殖效能可以顯著提高。試驗研究發現,新增精氨酸能顯著提高初產母豬產活仔數,降低死胎和弱仔率,提高初生窩重和胎盤重。此外,在妊娠飼糧中新增L-精氨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有機微量元素和飼料新增劑等,可以提高母豬的繁殖效能,並獲得理想的生產成績和效益。三、泌乳母豬泌乳母豬的營養策略是提供全價營養,提高母豬採食量,保證母豬有足夠的養分來分泌足夠多的乳汁。在制訂泌乳母豬營養方案時,應全面考慮母、仔豬一體化營養需要,不僅要考慮母豬在泌乳過程的代謝和乳汁生產需要,還要根據仔豬的生理特點考慮其生長的因素。為了充分發揮泌乳母豬的生產潛力,可在飼糧中新增纈氨酸,以提高母豬的泌乳效能。泌乳母豬飼糧中纈氨酸∶賴氨酸=1.2∶1時,效益最佳。研究表明,妊娠85天至泌乳結束在母豬飼糧中新增45毫克/千克大豆異黃酮,顯著改善母豬乳腺發育和機體抗氧化能力,提高哺乳仔豬體增重和存活率。功能性新增劑的研究發現,妊娠74天至哺乳期飼糧中新增350毫克/千克β-葡聚糖,能改善母仔豬機體免疫機能,同時妊娠74天至哺乳期飼糧中新增2000毫克/千克β-羥基-β-甲基丁酸,提高母仔豬機體免疫機能和乳汁免疫因子水平。妊娠後期和哺乳期母豬飼糧中新增1.5%檸檬酸顯著提高哺乳飼糧中粗蛋白質、鈣和磷的表觀消化率,提高母豬乳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初產母豬妊娠90天和泌乳期飼糧中新增植物多糖,顯著提高母豬採食量、機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機能,改善乳品質,提高仔豬斷奶窩重和窩增重。

  • 6 # 豫見小霞

    母豬(sow)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豬場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

    據統計,年提供22頭斷奶仔豬的母豬生產成本比提供16頭仔豬的少52%.

    本項技術從飼料營養的角度提出措施,以提高(elevation)母豬的繁殖力,提高經濟效益.

    一/把好母豬飼料質量關.

    配製優質的全價日糧,保證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

    嚴禁飼餵發黴變質飼料,發黴變質的玉米和豆粕中含有黃麴黴毒素/嘔吐毒素等,易造成母豬流產和死胎.

    二/按照母豬營養需要分階段配製日糧.

    空懷期飼料中蛋白質/維生素/鈣/磷等營養物質(NUTRIENTS)必須全面,以確保正常發情.

    空懷母豬應在配種前10天增加飼料喂量,提高母豬的排卵數和卵子質量.

    妊娠前期要保證各種營養齊全,但不能喂以過高水平的營養,否則將降低胚胎成活率.

    每頭每日餵給2公斤左右妊娠母豬料.

    妊娠中期採食量稍有增加,每頭每日餵給2.5公斤左右妊娠母豬料.

    年齡小和膘情差的母豬適當多喂,偏肥的母豬酌情少喂.

    妊娠後期要增加母豬的採食量,每頭每日餵給2.5-3.5公斤妊娠母豬料.

    哺乳期中,一般分娩當天停料,餵給麩皮水或淡鹽水,第二天喂1.5-2公斤,分娩3天后逐漸增加喂料量,7天后喂量要達到5公斤以上.

    斷奶前的2-3天,喂量要降至1.5-2公斤.

    可適當喂一些優質的青綠飼料.

    三/提高母豬繁殖力(sow productivity)的其它營養技術.

    一是繁殖母豬日糧中適當補充維生素,可提高母豬排卵數/受孕率/泌乳量等生產效能,提高仔豬的出生重和均勻度等,還能增強母豬免疫力,減少肢蹄病等營養性疾病(NUTRITIONAL)的發生.

    二是補充益生菌,增強繁殖母豬腸道的消化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繁殖母豬的生產效能.

    三是補充功能性氨基酸,它是合成許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必需前體物質,對妊娠/新生仔豬的生長髮育有重要作用.

  • 7 # 村農小許

    影響公豬睪丸產精子的量。稀釋精液時,先要觀察精液的活力密度和畸形率,有活力的精子大於60%,畸形率不超過30%的精液才能用,並且在5分鐘之內進行第一次以1:1的倍數稀釋,稀釋液的溫度與精液的溫度在±1℃,10分鐘之後再進行第二次稀釋,大概溫度在32℃左右,稀釋液要沿著精液杯傾斜緩慢注入,或者用玻璃棒引流。精液稀釋均勻時才能分裝,每份精液80ml,確保30億-60億有效精子,並且做好編號;貯存精液時要避光,恆溫冰箱的設定溫度在17℃,溫差在±1℃,並且要等稀釋好的精液的溫度緩慢降下來才能儲存,大概需要半小時到1小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出好戲》是一部好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