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赤旗插遍天下

    法正不會阻止劉備東征的決定,反而是堅定支援的。也就是說法正沒死,改變的不是有沒有夷陵之戰,而是夷陵之戰的結果。

    首先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和他的目的。

    陸機《辯亡論》:漢王亦馮帝王之號,率巴、漢之民,乘危騁變,結壘千里,志報關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

    據此描述,則劉備東征之戰略動機為“報關羽之敗”,目的是“收湘西之地”。恢復湘水和議時的孫劉勢力劃分,就是劉備東征的目的。

    江陵、武陵、零陵三郡為劉備勢力提供了向東發展的可能性與主動性,尤其是南郡江陵,既是控制全部三峽航道的必備東口,也是荊州的腹心之地,佔據江陵就能時刻壓制著孫權。襄樊之戰關羽離開江陵,被呂蒙陸遜斷了西陵歸路,導致了關羽的崩盤。所以,劉備東進就是為了恢復這種主動權,至少要恢復對江陵的控制,甚至拿下荊南四郡。最終,透過強硬的軍政壓力迫使江東重新回到談判桌,進而實現劉備集團利益的最大化。

    劉備集團是以荊州人士為主,荊州的丟失,對荊州人士來說打擊極大,還有也失去了隆中對的必要條件,孫權背盟偷襲,劉備沒有態度那就是認慫,劉備必須出兵的方式表態,不然孫權也可能回得寸進尺,所以此戰不能不打。

    最後法正是否在世對劉備東征的戰略不會改變。因為法正是經歷過荊州事變的,劉備極大可能與法正與諸葛亮商討。在荊州事變一年多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也不是一時熱血,而是深思熟慮過的,法正的存在會讓此戰劉備軍中多出一個優秀的參謀,很有可能改變夷陵之戰的結果,但不會改變劉備東征的決定。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嘆息:法正若在,必能勸阻劉備東征;即使不能勸阻,他跟著劉備一起去東征,我們也一定不會敗得這麼慘。

    諸葛亮的話,道出了他當時的無奈,也道出了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

    諸葛亮的無奈:勸阻伐吳之事上,諸葛亮不如法正。

    1、攻戰之事,諸葛亮的話語權不如法正

    與傳說中的“言聽計從”不同,儘管早年的《隆中對》成為劉備集團的發展綱領,但在具體的攻伐之事上,諸葛亮的話語權很小。

    在襄陽城下,諸葛亮勸劉備趁機奪取襄陽,劉備未納。

    到了要奪取西川后,徵三巴,奪漢中,劉備也是採納黃權、法正之謀,諸葛亮似乎沒有發言。

    看來,在攻伐方向上,法正的話語權,是要大於諸葛亮的。

    2、勸諫之力,諸葛亮不如法正。

    作為丞相,諸葛亮需要儘可能保持與劉備的一致,不可能公開與劉備唱反調。

    同時,由於“海外關係”(諸葛瑾在吳),他也不便過於強烈地反對伐吳。

    因此,我們會發現,諸葛亮通常是好好履行劉備賦予的責任和義務,很少勸阻劉備。

    相比之下,法正、趙雲在勸阻劉備的事情上,就有力得多。

    法正曾以“燕昭王用郭槐而廣納人才”的典故,勸劉備重用許靖;也曾以“你都不避箭,我也不避箭”的說法規勸劉備撤軍。

    就是趙雲,也曾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勸阻劉備分封過多的益州財物給功臣。

    看來,諸葛亮在勸諫一事上,不如法正,甚至不如趙雲。

    法正如果在,能不能勸阻劉備東征呢?

    諸葛亮也說不好,否則,何必加上“即使勸阻不了,一起去東征,也不會敗得這麼慘”的話呢?

    既然諸葛亮都不知道法正勸不勸得住,我們又如何知道呢?只能說:法正如果在,勸阻劉備東征的可能要大很多。

    夷陵之敗,在於劉備身邊缺乏有經驗的良將謀士

    法正若在,必不會敗得這麼慘,此言不虛。

    劉備東征,身邊帶的是張南、馮習之類的將領(暫時忘掉小說中的關興、張苞吧),所帶謀士中,馬良不長於軍伍,黃權雖強,卻早早別領一軍。

    因此,他處置失當,是難免的。

    那麼,為什麼說法正若在,不會大敗呢?

    在攻取漢中的戰役中,“本謀”皆出黃權,但具體謀略的實施,都仰仗法正。連曹操也嘆息:我很瞭解劉備,這些事情劉備是幹不出的,後面必有高人相助!

    這個高人,既是法正,也是黃權。

    對於避免大敗的方法,黃權也提出了“本謀”:東下之路,順流而下,進很容易,退很難。所以,我先帶軍去探其虛實,您領大軍在後,相機而動!

    這個本謀,無疑是爭取的。

    三峽水險,如果找到了突破的方法,劉備再順流而下,可以“千里江陵一日還”。但如果沒有找到突破方法,就是大軍齊進,也是進退兩難的。

    劉備不聽,大舉東下,曠日持久,連營百里,連曹丕都看出劉備的敗相了,何況陸遜呢?

    以法正的軍事才能和說服藝術,即使他不能找到突破陸遜的方法,他做出更穩妥的處置,應當是可以的。

    除了“法孝直若在”的嘆息之外,諸葛亮對法正還有另一段描述:“當年劉備在公安時,曹操、孫權夾擊,孫夫人在內跋扈,真是狼狽不堪,得了法正為羽翼後,展翅翱翔,不可複製”。

    這段話,更顯示出法正對當時劉備集團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法正是少有的一個能以一己之力,對蜀漢政權的發展起到顛覆性作用的人物,他的過早去世,確實是劉備集團的一個無法彌補的損失。

  • 3 # 魁哥說歷史

    公元221年,劉備剛剛稱帝半年,給大將關羽報仇雪恨,親率軍隊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這一戰,劉備派遣得力干將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連敗吳兵,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劉備還獲得了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的援助,對東吳有壓倒性優勢。

    然而,在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等人到達前線後,遏制住了劉備大軍的進攻,雙方進入了僵持階段。

    面對急於決戰的蜀軍,陸遜堅守不出,“一而再,三而竭”,逐步消除了蜀軍的銳氣。轉眼間到了又一年的夏天,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天氣太熱了。劉備為了解決蜀軍酷暑難耐問題,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在深山密林裡安營紮寨,在大樹底下乘涼,準備等待到秋後天氣涼爽了,再發動進攻。

    劉備這樣安營紮寨,確實解決了蜀軍酷暑難耐的問題,然而卻有著很多缺陷、漏洞。如蜀軍營寨綿延數百里,兵力分散,有可能東吳軍隊各個擊破,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蜀軍在深山老林之中安營紮寨,怕火攻。

    蜀軍的破綻被陸遜敏銳地發現了,並針對這個破綻進行了軍事部署。他先派遣小股部隊試探蜀軍,得知蜀軍的兵力部署、軍營虛實之後,便大舉進攻蜀軍。蜀軍潰不成軍,車、船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士兵死傷無數。在後衛將軍傅肜的掩護下,劉備僥倖突圍成功,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至此,夷陵之戰告一段落,以蜀軍慘敗告終。

    事後,諸葛亮不但沒有檢討失敗原因,反而發出“法孝直若在,事必不至此”的感慨。那麼劉備為何將夷陵之戰的慘敗歸咎於法正的早逝呢?

    其一,如果法正在世,很可能勸阻劉備,制止其討伐東吳。

    法正,字孝直,原來是益州牧劉璋手下,認為劉璋不成氣候,和張松積極迎奉劉備入川。後劉備在法正的謀劃下,順利佔據蜀地。法正在歸順劉備後,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如漢中之戰,老將黃忠能夠順利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得益於法正的謀劃。連軍師諸葛亮也自愧不如,非常欣賞法正的奇謀。陳壽將法正比作曹操的謀士程昱和郭嘉。

    如果法正在世,說不定能夠說服劉備,放下私怨,放棄討伐東吳。在軍事上,法正的意見和諸葛亮的相比,劉備更加樂意傾聽法正的奇謀。諸葛亮太謹小慎微,難以取得重大突破,而法正善奇謀,常出奇制勝,如漢中之戰黃忠斬殺夏侯淵就是法正的傑作。

    其二,如果法正在世,即使無法勸阻劉備討伐東吳,也可以跟著皇帝劉備出征,出奇制勝。

    漢中爭奪戰中,劉備南渡沔水,攻打定軍山的夏侯淵部隊。當時夏侯淵和張郃各守一邊,易守難攻。法正提出聲東擊西之計,讓主公劉備帶領一萬餘精兵分作十隊,不分晝夜,輪番進攻張郃一邊。張郃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損失慘重,無奈之下向主將夏侯淵求援。

    夏侯淵於是將手下軍隊分一半去支援張郃,自己繼續固守南線。夏侯淵分出去一半軍隊,實力大損,被劉備軍隊偷襲,燒燬了曹軍陣地前的防衛工事鹿角。夏侯淵為了修築工事,於是親自率四百軍士救火、修補鹿角。此時,法正提議全力進攻夏侯淵,不管張郃。老將黃忠居高臨下,殺奔夏侯淵。夏侯淵還沒反應過來,被黃忠斬殺,太冤了。

    夏侯淵被殺之後,劉備從此佔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逐漸在漢中站穩了腳跟。曹操在夏侯淵被殺後,大驚失色,於是親征,得知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

    結語

    在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後,借給諸葛亮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公開埋怨皇帝劉備的。然而,夷陵之戰的失敗,必須找一個理由,找一個“替罪羊”,諸葛亮找到了一個早已去世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謀主”法正。曹操在赤壁會戰慘敗後,也說過類似的話,“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就是諸葛亮埋怨法正早逝的前因後果。

    劉備稱帝出征東吳前,法正早逝,在力排眾議的情況下,劉備討伐東吳。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劉備慘敗而歸,逃回白帝城。諸葛亮得知皇帝劉備慘敗後,感嘆:“如果法正在,肯定能夠阻止劉備出征,即使不能阻止,也能保證不敗。”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 4 # 文殳子

    公元222年,劉備稱帝第二年,親自率軍攻打吳國,但在夷陵被陸遜大敗,隨後退守白帝城。當時法正已死,諸葛亮聞訊後感嘆:“若法孝直在,則能止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由此可見,諸葛亮並非完全否認伐吳,只是時機還不夠成熟,而法正應該也能看到,會勸說劉備再緩上一緩;如果難以勸阻,劉備一意伐吳,諸葛亮主內、法正主外,結果可能會有所改變。

    一、蜀漢立國需要荊州

    1. 蜀漢對荊州的強烈需求

    劉備稱漢中王后,控制疆域達到最大,荊州和漢中如兩個鉗子指向曹魏關中和中原,但當時剛統一的內部仍不穩定,並不是出兵的最好時機。此時,關羽貿然在荊州發動襄樊戰役,以孤軍對抗曹操勢力,又被東吳偷襲,自己身死、荊州被佔,使蜀漢戰略支撐點二去其一,東吳轉為明面上的敵人,影響極其巨大。

    2. 劉備個人對東吳的新仇舊恨

    襄樊戰役後,孫權全面佔領了荊州六郡,透過向曹丕稱臣、遷都武昌及任命陸遜為荊州防務總管,防備蜀漢復仇行動,這些嚴重威脅益州的防衛安全。同時關羽被呂蒙偷襲而死,刺殺張飛的叛徒又投奔孫權,劉備個人也要出兵討伐。

    二、法正能勸服劉備緩徵東吳

    法正自勸劉璋邀劉備入蜀以後,為劉備立下了取益州、勸降劉璋、攻取漢中等諸多功績,成為龐統死後成為唯 一頂級謀略型人才。“統、正見理之明,料事之審,一時謀臣,無出其右。”因此劉備對法正極其寵愛,連諸葛亮這麼嚴厲執法的人都縱容他,可以英年早逝,死後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諡曰翼侯。”成為劉備時期唯 一獲得諡號的股肱大臣。憑藉這種交情,加上法正懂劉備,一定能夠勸他暫時放棄伐吳或者更妥善的應對方法。

    三、諸葛亮、法正可共助伐吳成功

    1. 法正與諸葛亮合作默契

    諸葛亮與法正二人雖擅長不同,卻都公事為主。史載,“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諸葛亮擅長內政,在後方負責兵員、糧草等後勤事務,史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而法正擅長策略,常隨劉備行軍作戰,史載:“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真要伐吳時,法正必會制定全面的軍事行動計劃,比劉備獨自領兵會更加妥善。宋朝史學家蕭常曾評論:“使天假之年,與諸葛亮同心輔政,混一之功,日月可冀。”

  • 5 # 始終先生

    夷陵之戰給蜀國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國主劉備病亡,蜀漢精銳盡失。身為託孤重臣的諸葛亮,身上的壓力劇增。他自然悔恨為什麼沒能勸住劉備伐吳,這也就必然會想起已故股肱之臣---法正,法孝直。

    法正是為數不多,深受劉備信任的人

    法正原是扶風郡人士,因為避難,與孟達逃入蜀中依附劉璋。可惜劉璋並沒看到法正的大才,因此只給法正安排了一個縣令去幹。這使得法正十分不得志。在加上常年受到當地人排外情緒的影響,導致法正雖在蜀發展多年,卻始終有一種外人的感覺。

    這一點與劉備很像。劉備自從涿縣起義的最初時光裡,先後遇到過太守劉焉、董卓,本想成就一番大業的劉備,卻遭到二人的輕視與懷疑。後來,經過自己常年的努力,終於從草根變成了一地之主。劉備入蜀後,益州本土勢力對劉備的排斥與不信任,也著實讓劉備困擾。

    二人都為外來戶,本地無勢力,歷經坎坷,自我拼搏的這些共同點,讓劉備對法正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劉備入蜀,也是法正起到的穿針引線的作用。建安十三年,法正作為劉璋特使,出使荊州,在與劉備一番攀談後,法正覺得劉備是可以輔助的明主,便開始於張松暗中協助劉備入蜀。而劉備入蜀後,為了能幫助劉備鞏固統治地位,法正力薦劉備迎娶吳懿的妹妹,以此結交益州世家。

    所以,無論是從個人情感,還是入蜀功臣,劉備對法正的信任,都不遜於諸葛亮。

    一內一外,諸葛亮與法正,成為劉備左右的股肱之臣

    法正雖然有才,但重在謀略而輕內政。他可以輕鬆向劉備提出如何佔取益州的良策,卻做不好一任蜀郡太守。

    但也正是這樣,他反而與諸葛亮形成了一個互補的閉環。諸葛亮重政治而輕軍謀,二人正好互補。

    因此,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常年坐鎮成都,負責對蜀漢的治理,糧草的排程,前線部隊的補給等綜合性的工作。而法正則常伴劉備左右,作為隨軍軍師出征前線。

    漢中之戰,就是法正為劉備獻的計策。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法正的這個觀點,和諸葛亮《隆中對》中的“保其阻巖”的意思一樣,都強調了漢中的重要性。佔領漢中,不但能增加人口與糧產,更能守住益州北部的要道。

    法正之才與諸葛亮不相上下,劉備也正是聽取了法正的意見,才最終奪下了漢中,並在漢中封王。

    法正若在,即便不能阻止劉備伐吳,也會隨軍出征,最差的結果,也不會讓劉備敗得體無完膚

    夷陵之戰,既有家仇又有國債,法正雖得劉備信任,但以劉備於關羽的感情來說,法正不一定能勸住劉備。所以我認為這場仗一定是會打的。

    只不過按照漢中之戰的慣例,劉備一定會帶法正隨軍出征。我們沒有辦法分析法正與陸續孰高孰低,但我們可以分析夷陵之戰為何會敗。我認為,夷陵之戰的失敗點,是劉備心態的問題。

    夷陵之戰的時間點,是在劉備稱帝之後。這時候的劉備,急於趁著蜀國上下剛剛打了“雞血”,萬眾齊心的時候,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而陸遜也正是看準了劉備急於就成的心態,因此仰仗主場作戰的優勢,打“託”字訣,迫使劉備犯錯。

    如果法正在,他沒有痛失關羽的那種切膚之痛,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冷靜的看出夷陵之戰中的危機,及時糾正劉備錯誤決策。

    退一萬步講,即便法正不如陸遜,他也不會讓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也不會讓劉備敗得體無完膚。

  • 6 # 煮酒漁樵

    我是西域大都護,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希望大家指正:

    1.劉備時代諸葛亮的定位

    縱觀歷史上劉備從荊州時期開始,到白帝城駕崩是蜀漢實力最強大的一段時期。

    與演義上不同之處在於,這段時間內劉備的首席軍事參謀並非諸葛亮,分別是龐統,法正和馬良。

    而諸葛亮的定位則是當年漢三傑中蕭何的位置。

    這不是諸葛亮不受劉備信任,相反,劉備出征時期都是以諸葛亮留守,如果不是收到絕對信任,不會擔此重任。

    這是由於諸葛亮在此一階段的定位是進行後方留守,糧草轉運以及根據地建設,這一工作一直是劉備集團的軟肋。

    因為劉備集團一直缺乏士族的認可和投效,因此一直無法有自己的穩固地盤。

    諸葛亮的出現填補了這塊短板,因此在諸葛亮加入後,本來軍事業務能力就強悍的額蜀漢很快走向了輝煌。

    2.劉備時期的三大軍事參謀

    在軍事方面,我們首先要認清一個問題:蜀漢做出色的俄軍事將領是誰?

    有人會說:五虎上將!趙雲!關羽!等等

    錯了,蜀漢做出色的軍事將領只有一個:劉備!

    在劉備集團內部,所有的作戰幾乎都是劉備親自指揮,在需要分兵時則是劉備和關羽各領一軍。

    劉備是蜀漢最出色的軍事將領,率領著軍隊打下了蜀漢江山。

    他不需要演義裡那種替自己做主的軍事參謀,他自己就可以決斷!

    如果蜀漢統一天下,劉備會成為李世民,朱元璋,最差在評價上也不會低於曹操。

    而他全盛時期的軍事參謀依次是龐統,法正,和馬良。

    可惜這三個人運氣都不好,入蜀時期龐統被流矢射死,漢中之戰後法正病故,夷陵之戰中馬良戰死

    3.為何法正能夠勸阻劉備

    前面已經說了,法正若在,他是劉備的首席軍事參謀,在軍事上的見解得到了劉備的信任,有足夠的發言權。

    漢中之戰的勝利證實了法正的能力,全程作戰中法正一直在劉備的身邊,幫助劉備取得了這次重要勝利。

    法正是蜀中士族的代表,他的態度也就代表了蜀漢集團內部最大的一股勢力:蜀中世家。

    如果蜀中世家全部反對劉備東征,則劉備也就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了。

    最後是諸葛亮的出身是荊州,他的戰略構想是隆中對,實質上在劉備崛起之後已經認識到了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有缺陷的。

    劉備後期的戰略已經不再是隆中對戰略了,因此在這個事情上諸葛亮不好說話。

  • 7 # 歷史笑春風

    法正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之一。可以說,正是由於他的加入,才奠定了劉備蜀漢的基業。法正原本是劉璋的部下,和張松、孟達交好。他們這些人都是有才幹而不得志的人。在劉璋的手下,他們感到沒有出頭之日,不能滿足自己建功立業的理想,所以思得明主。

    在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把目標放在了曹操的身上。張松在出使曹操的時候,就帶著西川的地圖,想把西川獻給曹操。可是,曹操和張松三觀不和,所以曹操根本就沒有理會張松。張松見情勢不對,便怏怏而歸。誰知道在回西川的路上,張松受到了劉備的款待。張松對曹操和劉備做了比較,最後選擇劉備作為將來的主公。

    在張松的帶領下,法正和孟達也投奔了劉備。法正和孟達各率領兩千人馬,奉劉璋的命令來迎接劉備入川。劉備讓孟達率領全部人馬留在宜都,幫關羽守衛荊州。法正則隨同劉備一起入川,開始了他在劉備手下效力的生涯。

    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法正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忠誠和才能逐漸獲得了劉備的認可。法正以奇謀妙策見長,這大大彌補了劉備集團的短板。劉備在長期的征戰中,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文武群臣,也有了一批驍勇善戰的軍隊,可是,就是沒有可以出謀劃策的奇能之士。後來雖然有諸葛亮和龐統,可是他們雖然各有所長,但在戰場指揮上卻還是有所欠缺的。

    諸葛亮是以政務見長,他如同劉邦手下的蕭何與張良的綜合。諸葛亮既能夠管好政務,能夠籌措錢糧,組織訓練軍隊。在戰略謀劃上和外交上,他都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蜀漢政權一建立,諸葛亮就被劉備立為文臣之首。

    而龐統則是處理軍事事務的好手,他看到荊州的情況,勸劉備早做準備,去奪取西川。不過,在奇謀妙策上,龐統是也有欠缺的。在劉璋來會見劉備的時候,龐統就要求劉備擒拿劉璋,奪取西川。這種不計後果的計策,當然被劉備拒絕。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龐統一個本該坐鎮指揮的謀士,居然在前線中箭而死,這都顯示了龐統的缺陷。因此,在《三國志》中,把龐統比做荀彧這樣的人,是有道理的。

    在龐統去世後,法正逐漸替代了他的位置,併發揮了自己的專長。到後來,以至於劉備出兵打仗必然要帶著法正。在劉備一生中打得最好的一仗,也是劉備最大的一場勝仗,爭奪漢中的戰役裡,法正更是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才能。

    法正首先勸說劉備奪取漢中,然後在定軍山一戰中,又是法正出謀劃策,採取反客為主的戰略,迫使夏侯淵出戰。在戰鬥中,黃忠陣斬夏侯淵,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戰後,曹操問是誰為劉備出的主意,在得知是法正後,曹操酸溜溜的說,我就知道劉備想不出這種計謀,肯定是有人給他出的主意。還感慨的說,我收羅天才人才,怎麼把法正給遺漏了。曹操也不問問當年是如何對待張松的。如果當年曹操容納了張松,法正不早就成為曹操的手下了嗎?

    由於法正對劉備是事業居功至偉,而且劉備也十分的信任喜愛法正,所以在蜀漢政權中,法正的地位很高。法正這個人品德不是很好,他得志後,對過去的得罪他的人睚眥必報。有人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說,“(劉備在公安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法正的功績、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又想起了法正,他嘆息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呢?這句話包含著以下的這些含義:

    一是法正深得劉備的信任,他的勸說劉備肯定會聽。我們從上面法正的生平可以知道,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而且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好。在法正病死的時候,劉備為之痛哭流涕。在劉備生前,法正也是唯一一個得到劉備政權諡號的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對法正倚靠之深。

    而法正是不同意出兵東吳的人。在他勸說劉備奪取漢中的時候,就把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步驟告訴了劉備。那就是“〔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這個戰略的目的就是,讓劉備集中主力向北方的雍涼發展。劉備也為之做了相應的準備。不但將馬超放在北方,還將主力機動兵團張飛也放在北方,待命北伐。

    在關羽和他的荊州損失之後,曹丕又篡漢自立,這個時候劉備有東吳和曹魏兩個戰略方向需要選擇。諸葛亮、趙雲、黃權等人都不同意出兵討伐東吳。可是,由於他們在劉備的心目中不是奇謀之士,難以起到作用。

    如果是法正來說,那就完全不同了。法正為了北伐已經有了自己的方案。而且在劉備那裡,兩人本來就已經達成過預案,如果照著實施就能夠取得戰果。憑著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和他的才幹,劉備會採納法正的意見的。

    可是,由於法正已死,劉備對北伐的方案失去了信心。沒有了法正的奇謀,再加上對北方戰場的不熟悉,北伐的難度立刻超過了伐吳,這使得劉備心中戰爭的天平很快就向伐吳傾斜。最終,劉備沒有聽取諸葛亮、趙雲、黃權他們的建議,發動了夷陵之戰。

    第二個含義是對法正的才能的惋惜。我們知道,劉備在漫長的戰爭生涯中,基本都是依靠著自己的能力在指揮戰鬥。雖然他有火燒博望坡大敗夏侯惇的戰績,可是遇到曹操是屢戰屢敗。這就是因為他的戰場謀劃有欠缺。法正的加入,彌補了劉備的短板,使得劉備在戰場上得心應手,屢戰屢勝。在史書上把法正比作曹操陣營中的郭嘉是比較恰當的。

    在夷陵之戰中,如果法正在的話,法正會用他的才幹,為劉備出謀劃策,打破僵局。在定軍山之戰中,法正就是面對夏侯淵死命憑險對峙的情況下,採取迂迴穿插的戰術打敗了敵人。如果在夷陵之戰中,法正採取類似的戰術,水陸並進,陸遜是難以阻擋的。

    就算是蜀漢軍隊打不破陸遜的防守,法正也會隨機應變,想辦法擺脫對峙的困境。絕不可能讓蜀軍出現連營幾百裡,被陸遜火攻打敗的錯誤。這樣,即便是蜀軍無法取勝,再不濟也可以全軍撤回。

    所以諸葛亮才會說,如果法正在的話,即便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話,如果法正在的話,劉備就算是不能取勝,也不會被打得大敗。

    可惜,天不假年,法正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死的時候才四十五歲。如果法正不死的話,三國的歷史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之刃3五個掌令者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