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翔貓網

    這得從兩個方面說起,第一是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魏延,第二諸葛亮為什麼選擇馬岱殺魏延

    先說第一方面:雖然魏延在蜀漢陣營中算得上智勇雙全的戰將,但是因為其腦後長有反骨,所以得不到重用,諸葛亮也是各種打壓,所以諸葛亮料定魏延肯定會返,所以安排人殺他。

    第二方面為什麼這個人事馬岱,這個主要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馬岱和魏延的關係相對較好,容易接近魏延,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殺了他

    第二、馬岱對蜀漢的忠心耿耿

    第三、以馬岱的武力也是有這個能力殺了魏延

  • 2 # 娛樂獨家新天地

    為什麼安排馬岱斬殺魏延首先胃魏延他是一個武夫,同時,當時他已經有了反心被諸葛亮察覺了,出來諸葛亮的接燈續命,也其實是一個試探。

    其實當時諸葛亮夜觀星空 自己的命星已經隕落, 但是 這時候他 不放下一個人的就是魏延 ,想要試探一下, 於是諸葛亮 想到了一個計謀的就是用燈續命 ,他告訴所有的大將 說七日之內不要打攪他 ,否則他的性命沒了,而就在這時候 第七天的時候 魏軍來襲, 而魏延 不顧一切的衝進了 諸葛亮的房子裡面, 其實魏軍來襲的 魏延 自己可以抵擋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 她的願望是希望 諸葛亮 儘早死掉。

    諸葛亮死後,但是他留有錦囊交給了馬代同時知道魏延會謀反。

    什麼蜀國中有這麼多大將,為什麼只用馬岱呢?

    馬岱的父親是被曹操給殺死的,既然魏延想要叛變,那他們就必須會去投奔曹操,而馬岱是和曹操有仇的,他的父親被曹操殺死了。馬岱的馬家軍在蜀國中基本上肖勇,同時沒有太多的糾紛,馬岱也是屬於一個做事比較嚴謹,同時非常謹慎的一個人。想要去投靠魏延必須是魏延比較相信的人而,姜維和王平則是諸葛亮的親信,半路去投靠魏延不太可靠據,歷史記載其實馬代也曾經是魏延的部下。魏延是蜀國非常厲害的一名悍將,雖然馬岱的武功不如他,但是在蜀國也是非常的厲害。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在下方評論)

  • 3 # 老貝家的小翊翊

    並無此事,這是羅貫中編的。

    諸葛亮很重用魏延,三國志記載其北伐“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諸葛亮對魏延的提拔重用在蜀漢武將裡不做第二人想,而今人則僅以孔明未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認為諸葛亮在打壓魏延,實在是莫名其妙。

    諸葛亮病逝前,自知身體情況不佳,與楊儀、費禕、姜維密會,定下死後撤軍,由魏延斷後的決議。如果魏延拒絕,那主力就自行撤退,不需理會,並沒有安排誰殺魏延的記載。

    而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的反應,也證明了諸葛亮的擔心並不多餘,畢竟兩人相交多年,而且深知其與楊儀不和。當然,某些人說魏延想造反可能也不真實,他不過是認為孔明死後,執掌蜀國軍政大權的責任捨我其誰罷了。

  • 4 # 小鳴聊史

    首先理清馬岱和魏延的關係:

    馬岱和魏延共事先鋒營,都屬於將軍一職,但魏延屬於馬岱手下,就當是上下級關係。

    關羽死後,再加上五虎上將都不在人世,蜀軍中唯有魏延稱得上良將,基本上不存在與魏延能夠棋逢對手的人物,既然想讓魏延死,那就必須從內部下手。

    其實演習中這段故事描述得相當清楚,而且十分精彩。

    諸葛亮死後,魏延必反,並不是造反,而是違背丞相遺令,不退反攻,而想要順利退軍,魏延必須死。

    果不其然,魏延造反,楊儀派人追殺,馬岱卻一直跟隨著魏延逃跑,可以說是難兄難弟,深得魏延信任。

    二者馬岱被丞相下密令斬殺魏延,恐怕只有馬岱一個人知道,因此不存在洩密的可能性,再加上馬岱為馬超之堂弟,有一句話三國武藝數馬超,所以他肯定也不會差到哪去。

    三者馬岱為人低調,忠誠,表面看起來憨厚老實,表現也不是很出色,並不會引起老江湖魏延的懷疑和猜測。

    從這三點可以確定非馬岱,這項任務基本上沒有人可以完成。

    但正史中斬殺魏延也絕非馬岱一人功勞,畢竟雙腳難敵四手,落了個眾叛親離的魏延,就算馬岱不殺,早晚被一群小兵斬殺,關羽不厲害嗎?不還是敗走麥城,歷史上一個人是翻不起天大的浪。

  • 5 # ww3721王建文

    諸葛亮臨終安排馬出斬殺魏延是幹真萬確事實蜀國史官陳壽三國志有記訴,從三國志魏延傳,細緻論訴魏延被殺詳細過程是真實事情,楊儀傳也說,十二年隨亮出屯谷口,亮卒於敵場 ,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宣當代亮系政,呼都尉趙正民周易噬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悅。可見三國曆史上,諸葛亮臨終,沒有有安排馬岱斬殺魏延沒有有疑問。但是安排了魏延的幾次欲殺死對手,長吏文官楊儀作為退兵主官,不能不說是有意,早有安排讓馬岱殺魏延。因為魏延獨傲自負有能力。就以為自已能力強,還在劉備時期在眾將中奪得徵西大將,還敢把自己建議諸葛亮去偷襲長安策略不用,時常譏諷,常常漫罵。把諸葛亮氣得心肝破碎,只能座在車上指揮。長吏楊儀相勸不聽不聽,卻更加囂張指劍欲殺楊儀。得罪得很多同僚人員。諸葛亮雖然懂得,魏延軍事能力強,他和先主劉備都一直重用他。可他死以後,魏延是忠誠為國家的。但他不能團結大家,是脾氣,品性有問題的人。都有關羽和張飛的二人行為的總和,他當老大 ,出現叛逃人員問題比關羽和張飛的手下叛逃叛亂更多更亂。把權力交給他,是國家災難。交給楊儀,他的死對手,他聽話一切都好。不聽話必然被楊儀喀咔用計被殺。可魏延,那能是聽楊儀的話的人嗎了。為了國家安定團結,穩當也必須把權,交給楊儀殺他。魏延啊自己可要是有思量可免禍。楊儀除去你是肯定的,但我沒有辦法。我知道你肯定不會叛國,可你當權,很多人叛國,那是災難更害國啊。234年8月諸葛亮再也堅持不去了,叫來了楊儀費偉姜維密量不叫魏延就意如此。就是有意交權給了楊儀。病死後,楊儀立即要費禕通知宣達諸葛亮要他為退軍主官,命令魏延撒軍斷後的命令。魏立即跳了起來說道楊儀是什麼東西。也來命令我聽令。斷然拒絕了接受楊儀的調遣當差,斷後。真的想當然認為,孔明死後他就是老大,搶前回軍南谷口,一路燒燬回軍棧道,截擊楊儀,楊儀說他叛亂,他罵楊儀叛亂,結果他的部下,都認為他的錯 ,沒有接受諸葛亮生前安排斷後命令,都紛紛逃跑,離開他們父子。只有留下他們幾十人向漢中跑去,被馬岱軍隊追上殺掉。把頭割下給楊儀送去,楊儀更是十分仇恨地滅魏延三族。魏延是蜀國唯有的智勇雙全的將領,一直受劉備諸葛亮的重用,但十分傲慢無禮,自認自己能行。思想叛逆腦後有反骨一直對孔明沒有用偷襲長安戰策漫罵譏諷,一直無禮,致使諸葛亮心慮多病,坐車指揮,並病死在陣上。沒有交權給他是有意做為,為國家,減少風險,化解發生象關羽那樣不接受劉備封前將軍造成獨立分裂,使國家半大個損失後,又損失張飛管轄地區,還再次導致劉備全軍伏沒,軍隊盡呼喪失全部多惡歷史悲劇,決不能重演。魏延善用兵卒,但天性孤傲,性格惡烈,人人厭惡避逃,必須當然要防備眾叛親離後果,交權給楊儀就是間接地,臨終要馬岱斬殺魏延。是全面思想的結果,否則長史楊儀,並沒有當主官的資格,回到成都後就交權蔣琬,再沒有統領之權,心生怨恨,軍師費禕告後主,劉禪削他為民。更加氣憤上書朝廷,言語誹謗激烈,被收獄為徒,自殺身亡。楊只是一個管糧草的官員,卻被諸葛亮安排為主官退兵。不能不說諸葛亮是有思想的,有謀劃的,有作為的行動。從三國志魏延傳,清楚魏延死前,前諸葛亮和楊儀費禕姜維三人商議病死要對付魏延的。以長史楊儀為主宮,要魏延斷後,姜維次後 ,楊儀前行撒退順序明確。指示如果魏延延誤,不聽令。大軍自己前行。諸葛亮指示。孔明死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到魏延處探討魏的狀態,魏延果然不出諸葛亮的所料說,孔明死了還有我在,那能因為一個人死了而仃止國家大事,只有幾個軍官親屬就能孔明送到家裡。我統率所有軍隊,同敵人打仗滅敵。並氣憤怒罵楊儀是什麼東西,也來管我。我不會聽他指揮,作斷後將軍。費禕聽罷,飛快騎馬回去給楊儀報告。大軍開始撒退,魏延卻急了,我不同意。你們就走了,率領自己人馬,先行向南,把回軍棧道搶先一路燒燬。楊儀說他叛亂,他說楊儀叛亂,將土用羽信急告劉禪知道,問董允蔣琬,都保楊儀,疑是魏延叛亂。魏延先到南谷口,佔據要地阻止大軍。王平大聲斥責魏延,孔明屍骨未寒你要幹什麼。軍土都才知迫孔明已死撒軍。要他們斷後,卻來阻擊楊儀。結果一轟潰散,剩下幾十人同魏延父子向漢中跑去,被馬岱擄獲殺了。割頭給了楊儀。楊儀踏著魏延頭,罵到混蛋奴才你還厲害吧。以叛亂殺了魏延三族。諸葛亮接管大權以後,打仗多勝的少,魏延雖是徵西大將軍,卻無人馬,自己指揮,多次但建議象韓信一樣,突擊奇襲長安,自己帶伍仟人帶糧草去潼關突破,建立功勳。可諸葛亮就是不同意,他也時時譏笑諸葛亮膽小如鼠,使自己壯志未酬。也把諸葛亮氣得吐血,關係並不和諧。加上所有人都同情孔明病體。他更是怪話連篇,得罪就大家,人緣關係都不好。諸葛亮本身體很槽了,被他連氣帶罵,更是不待見他了。把馬岱把放到裡臥底也是可能。反正魏延同誰也和不來。被以叛亂殺三族是冤枉的,叛亂應向北,不會要向南就是為了殺楊儀。卻使自已三族被殺。很冤但也不冤必定在軍人以服從命令是天責你搶棧道截回軍有事實反叛行為了更不要長期行為大家看不慣都想讓他死。

  • 6 # 史海爛柯人

    諸葛亮安排馬岱斬殺魏延,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與正史的記載有著很大出入。事實上,魏延之死,並非是諸葛亮的安排,也沒有什麼馬岱背後舉刀、攻其不備之說。

    在諸葛亮病重之時,蜀國的政局已經開始出現紛爭,存在各自為政的傾向。在最後一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於是開始安排後事: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三國志·魏延傳》

    從這一安排來看,諸葛亮此時對魏延已心存戒備,在商議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時,僅同楊儀、費禕和姜維等密談,同時令魏延斷後,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強調:如果魏延不聽軍令,就不用管他,主力自行撤走。由此可見,魏延已經被視為蜀軍中的“異類”,宛若棄卒。

    誰都不傻,諸葛亮同一幹人等如此商議,魏延心中自然不快。不過,實事求是地講,魏延的謀逆之心並不明顯,只是藉機發起了牢騷,並且耍起了脾氣。但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各方勢力都想趁機掌控軍隊,於是楊儀和魏延間的衝突也就隨之爆發了。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去探聽魏延的口風。結果,魏延趁機拉攏費禕,說要與之一同留下與魏軍對峙,派人將諸葛亮的靈柩帶回安葬。不過,費禕本與楊儀統一立場,因此假裝同意之後,便抽身離開了。費禕回去後,便同楊儀等人,準備按照諸葛亮的安排,帶大部隊撤離。

    訊息傳到魏延口中,這位蜀國大將自然心中憤懣,於是馬上召集軍隊,搶先撤兵。更為出格的是,魏延撤走時,一邊走一邊燒燬棧道,給楊儀等人的大隊人馬造成了很大不便。此時,魏延和楊儀分別派人報告劉禪,都稱對方謀反。

    隔一段時間後,魏延覺得心中怒氣難消,便佔決定帶兵阻擊楊儀,選擇在南谷口佈陣。楊儀等人趕到後,派將軍何平與魏延對陣,並對魏延大加斥責。此時,魏延部下自知理虧,也就各自散去。魏延無奈,便同自己的兒子,帶著少數人馬逃竄。

    魏延部隊潰散後,楊儀命馬岱帶人追殺。馬岱同馬超一樣,同屬西涼悍將,武藝超群,而且身帶精兵,很快便追上魏延,將其斬殺了。最後,馬岱提著魏延的腦袋來見楊儀,楊儀一邊踢著他的頭顱,一邊怒罵:“庸奴!復能作惡不(否)?!”之後,又滅了魏延三族。

    以上就是三國時期,馬岱斬魏延的前因後果。後世羅貫中將此故事進行了演義,使之更為生動,這才有了《三國演義》中迷傳錦囊妙計,命馬岱假裝追隨魏延謀反,並伺機斬殺魏延的情節。歷史上魏延之死,其實是兩方政治力量鬥爭的結果,馬岱只是充當了擊殺魏延的工具而已。

    △馬岱

  • 7 # 小小看歷史

    我現在還深深記得當時馬岱殺魏延的情景,當時諸葛亮的助手揚儀在幫諸葛亮寫完遺書之後,隨後不久諸葛亮便去世。當時遵從諸葛亮的遺命,揚儀拿著兵符在諸葛亮的靈位前向三軍宣佈,所有蜀軍撤回,就在這時魏延衝進帳中,說到,諸葛亮雖然死了,但是我魏延在此,一把奪回揚儀手中的兵符,安排繼續的北伐之路,不讓蜀軍撤回。

    這時,姜維大聲說到,丞相生前就知道你魏延必然會反,沒想到你……這時魏延大聲笑到,丞相死了,我就是三軍之主,誰能奈我何,於是下令叫馬岱把姜維抓起來,這是馬岱大聲說到,領丞相遺命,斬殺魏延。手起刀落,魏延倒在了地上。

    那麼說了這麼多,諸葛亮為何不叫姜維或者其他人去殺魏延呢?而是選擇叫馬岱呢?馬岱是當初受降馬超時一起的,是馬超的弟弟,馬岱雖然沒有馬超勇猛,但是武力還是還是值得肯定的,跟隨諸葛亮征戰沙場多年,深得諸葛亮的信任。這一任務交給馬岱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馬岱,本身就是當初就繼承了自己哥哥的遺志,為了馬家,馬岱一定會為了蜀漢著想,所以在諸葛亮臨死之前,就已經把這些都和馬岱說清楚了,讓魏延在謀反之際直接把他殺了。最後馬岱也是沒有辜負諸葛亮。

    第二:魏延也最相信馬岱,馬岱在知道魏延要反之後並沒有任何異動,而馬岱是屬於魏延比較熟悉的戰將,就是誰都有可能殺自己,馬岱絕對不可能,而那時候的姜維就很聰明,姜維第一個站出來頂撞魏延,表面上讓魏延知道只有姜維反對他,他就對別人放鬆了警惕,最後就被馬岱一刀給結果了。

  • 8 # 刺蝟歷史

    諸葛亮臨終安排馬岱斬殺魏延,其實是細思極恐的!讓很多熱愛三國曆史的朋友一陣冷汗!諸葛亮斬殺魏延,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那真相真是太毀三觀了!不殺魏延或許會讓諸葛亮遺臭萬年

    我們都知道魏延本是投誠劉備,後升至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獨當一方,也是將帥之才,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託孤大臣,朝中丞相,特別是蜀漢後期,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名將均已死,魏延更是蜀漢首屈一指的大將,北伐得力助手。

    那麼為甚諸葛亮臨終前要安排馬岱斬殺魏延呢?

    我們在看待歷史時,無論什麼事件都要試圖尋覓其根源,找到衝突點開始的地方。諸葛亮和魏延有矛盾嗎?還真有!而且還不只有一件。

    首先,諸葛亮一直認為魏延天生反骨。

    當時魏延開始投降劉備的時候,諸葛亮就曾多次進言殺了魏延,劉備問其原因,諸葛亮說魏延後腦天生反骨,日後必定造反,諸葛亮活著還可以防備,一旦諸葛亮不在了,必定沒人壓得住魏延。

    其次,子午谷奇謀一直飽受爭議。

    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曾經獻計,自己帶著數千精騎,從子午谷直入,直接兵臨長安,而諸葛亮帶著大軍從斜谷而出,北伐可定,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採用這個子午谷奇謀,認為太過風險。後世有人曾說道子午谷奇謀是可行的,諸葛亮謹慎行事,反而錯過了絕佳的機會。

    那麼,按著這個邏輯推理,那麼諸葛亮斬殺魏延的原因就有了另一種可能性。

    如果諸葛亮死後,魏延掌握大軍,實現了子午谷奇謀,成功北伐,那麼諸葛亮將置於何地?他辛辛苦苦這麼多年,還抵不過魏延的一計,所以他必須殺了魏延。

    如果真是這種可能性,那麼真是太可怕了,真是細思極恐!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

    熟讀《三國》十年卻老愛跑偏

  • 9 # 歷史簡單說

    諸葛亮安排馬岱殺魏延,這個是《三國演義》上的情節,因為按照三國志的說法,魏延燒了棧道,佔據著南谷口,阻擊楊儀,楊儀先是派王平前去迎戰,王平說了一句話:丞相的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這樣?

    魏延的部下聽了這句話,也覺得這個事情是魏延做得不對,所以都散開了,只有幾個人和魏延的兒子跟著他逃往漢中,楊儀再派馬岱前去追殺,最終馬岱砍下了魏延的首級,然後交給了楊儀。

    那我們就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為什麼諸葛亮要把這個事情交給馬岱呢,而不是交給其他人呢?那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事情的經過。

    諸葛亮本想用祈禳之法為自己增加一紀,也就是十二年的壽命,開始還比較順利,只是到了第六日的時候,因為魏將夏侯霸的襲營,魏延前來報告,因為太急,就把諸葛亮帳中的主燈給撲息了。

    諸葛亮祈禳之法失敗後就開始準備後事了,諸葛亮看出魏延有反骨,但是為什麼沒殺魏延,即使魏延撲滅了主燈的時候,姜維就打算殺死魏延,諸葛亮卻阻止呢?畢竟魏延已經是南鄭侯、徵西大將軍了。

    諸葛亮雖然知道魏延會反,但是魏延畢竟還沒反,諸葛亮不想在魏延沒有行動的時候就殺魏延的,那樣其他的將士怎麼看待諸葛亮呢?諸葛亮死前的所有安排是在針對兩個人人,一個是司馬懿,一個就是魏延了。

    諸葛亮先是叫馬岱入內,然後授以密計,告訴他到時候依計行事,馬岱走後,諸葛亮又叫楊儀進來,給他一個錦囊,跟他說:我死後,魏延肯定反,等到他與你對陣的時候,你再開啟這個錦囊,到時候就有斬魏延之人。

    王平說了那段話之後,魏延計程車兵很多人都散了,只有馬岱的三百人完全不動沒跑,魏延很開心,認為馬岱是真心幫助他的,魏延跟馬岱說:我們投魏怎麼樣?馬岱說:這樣不明智,為什麼要投魏呀?我們可以攻打漢中的南鄭,然後再攻打西川。

    此時的楊儀和姜維在南鄭城上,他們就打開了諸葛亮的錦囊,楊儀就跟魏延說:你要是敢喊三聲誰敢殺我,那麼我就獻了南鄭城給你。魏延覺得這個很簡單呀,三聲而已嘛,才喊了一句,首級就被身後的馬岱給砍了。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安排馬岱呢?我覺得有三個原因,第一,馬岱是馬超的弟弟,而馬超在蜀國其實過得並不太如意,一種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而其他人跟諸葛亮的關係比較近,馬岱比較能獲得魏延的信任。

    第二,馬岱比較不起眼。第三,馬岱本來就是魏延的部下,在其他人跑掉的時候,只有馬岱沒有跑。總的來說,只有馬岱比較適合做這個事情。

  • 10 # 一個貝殼兒

    馬超,是蜀漢五虎之一。他的能力不錯,弟弟馬岱也很優秀。只不過當時的蜀漢人才濟濟,馬岱沒有排上。但是在馬超臨死之前,對劉備說,家裡只剩下馬岱了,希望他可以繼承家業。

    其實即使沒有馬超的臨終遺言,劉備也會重用。因為馬岱很忠心,又很低調,一點多不張揚,更不會邀功請賞。這一點很受劉備以及諸葛亮的欣賞,得到了重用。之所以說諸葛亮很器重馬岱,是因為每一次馬岱出場,都是惡仗。

    甚至在諸葛亮臨死之前,交代馬岱一定要殺掉魏延。因為他知道,能夠對付魏延的人只有馬岱。魏延的能力也不錯,沒有進入五虎的行列中特別不服氣。別人都治不了,只有馬岱可以解決。他也忠心的完成了,諸葛亮的遺言。可是馬岱在北伐中失敗後,從此銷聲匿跡,到底去了哪裡?

    有人說,馬岱戰死了。可是看看歷史資料,直說對方將馬岱擊敗,並沒說殺死。而且,馬岱那麼厲害,身經百戰,想殺死他,難度很大。最重要的是,他不是隻有匹夫之勇,也非常有智慧。失敗已經夠嗆了,怎麼可能戰死呢?

    有人說,馬岱病死了。由於馬岱十分低調,從來都不參與蜀漢內部的爭鬥。所以在諸葛亮死後,才被安排了那麼重要的任務。而且,當時能夠北伐的大將並不多,除了馬岱就是姜維,而姜維還年輕,經驗不夠充足。此時馬岱統領軍隊,可是卻打了敗仗。後人猜想,即使馬岱失敗了,劉禪也不應該賜死。難道馬岱主動交出軍權,回家養老了?

    有人說,馬岱被劉禪治罪了。估計劉嬋怕得罪其他的大臣,不好再重用馬岱,讓其回家修養。本來馬岱做人就不是高調,從此隱居也是正常的。

    在四川的新都縣,找到了馬岱的墓地。儘管墓地的規模不是很大,卻儲存完整。這令考古學家們特別驚訝,沒想到三國時期還有沒被盜過的墓穴。估計是很多人都沒有找到馬岱的墓地,不然早就被夷為平地了。在這裡找到了一塊光緒年間的墓碑,考古學家們推測,應該是到了清朝才發現這塊墓地。

    到了今天,馬岱北伐失敗的去向依然成迷,有很多說法,卻不知道哪一種說法是真實的,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

  • 11 # 小編虎哥

    第一,魏延當時是蜀中武力第一強悍的名將,因為無法預料日後魏延謀反的實際情況,所以安排斬殺魏延的這個人首先武力肯定要過得去,馬岱武力不弱,雖然比不上姜維王平等人,但比他厲害的也屈指可數。

    第二,這個人要能得到魏延的信任,相對於姜維王平是諸葛亮的親信,廖化是蜀中老人,半路才投靠蜀漢的馬岱投靠魏延不會顯得那麼突兀,也容易取得魏延的信任,而且最關鍵的一點,當時馬岱貌似就是魏延的部下,對魏延而言,是相信一個突然投靠過來的人還是相信一個本來就是自己部下的人,那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魏延謀反後,當時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投降曹魏,而馬超馬岱和曹操仇深似海(馬超的父親馬騰以及兩個弟弟均死於曹操之手),所以別人可能會跟隨魏延一起投奔曹魏,但是馬岱一定不會,而且如果到時魏延真的投曹魏而去,馬岱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殺了魏延,這是諸葛亮安排馬岱殺魏延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馬岱統領的馬家軍在蜀漢軍中相對獨立性較強,和蜀漢各方利益糾葛不大,如果由其他大將出面殺了魏延,容易造成軍中的隔閡以及衝突,由地位相對超然的馬岱出手顯然比別人更合適。

    第五,和馬岱的性格有一定關係:和馬超性格張楊不同,馬岱生性謹慎,做事認真,深得諸葛亮信任,而且馬超臨終前把馬岱託付給劉備,所以馬岱對蜀漢很忠心,諸葛亮也很放心把斬殺魏延的任務交給他。

    所以,對蜀漢忠心,仇恨曹魏,武力不錯,是魏延部下容易得到信任,和軍中糾葛不大,這才是諸葛亮放心馬

    岱安排他斬殺魏延的真正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地球的溫度下降到零下270度,會出現什麼情況?距離地面多遠的地下溫度能達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