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馬君

    近些年不斷有人提出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並非被火攻而是遇上了瘟疫!是因為傳染病導致戰鬥力喪失,後來更有明確說法是因為血吸蟲病造成赤壁戰敗。

    早在赤壁大戰之前,周瑜就已經分析了曹操陣營的不利條件。1、曹軍原屬北方騎兵為主,戰力此次南下只能使用戰船,非其所長。2、曹軍南下國內並非安定,馬超和韓遂尚在關西為後患。3、當時正值秋冬季節,糧草緊張,尤其是馬匹草料更為緊張。4、北方人不習水土染病機率極高。那麼曹軍究竟得了什麼病呢?

    在1981年《中華醫史雜誌》和《文匯報》對赤壁之戰時曹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報道,將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原因定位血吸蟲病,其中載文引用了古文中的一些記載進行論證。《孫權傳》瑜、普大破曹公軍,公燒其船飲退,飢疫死者大半。又《武帝紀》引《江表傳》:“周瑜破魏軍,曹公附書與權日:赤壁之役,值存疫病,孤燒船自退,天意如此。可見孫劉聯軍有勝之不武之嫌。

    關於曹操在赤壁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火攻致敗還是傳染病導致喪失戰鬥力,有專家研究得出以下結論,認為是傳染病而且是有具體致病原因,明確了是血吸蟲病。

    1、中國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血吸蟲病,七世紀就有了《諸病源候論》關於血吸蟲病的記載。歷史課本中的1973年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女屍肝臟組織中就發現了大量血吸蟲卵,證明漢代長沙地區就已發生了血吸蟲病。而赤壁之戰的主戰區正是位於血吸蟲病發區。

    2、血吸蟲的感染時間是每年秋冬交替之際,正是當時曹操訓練水軍的季節,曹操率大軍從北方轉戰江南,士兵的體制不同,很容易染上此病。血吸蟲病有一個月的潛伏期,而赤壁決戰是在冬季正值血吸蟲病的急性期,曹軍一旦染上血吸蟲病將不堪一擊,而孫權劉備所率之軍隊因長期居住南方抵抗力較強,得此病很少。得病也能很快醫治,所以曹操率領的大部分北方人對血吸蟲病抵抗力很差,患此病的人非常多。

    赤壁之戰由於孫權和劉備大破曹軍,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劉備則佔據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區,後來又攻佔益州,佔領四川。號稱百萬大軍的曹操慘敗於赤壁,慘敗原因後事仍有很多猜測,火攻與傳染病都是曹操失敗的原因,至於誰佔主因各有各理。

  • 2 # 小夏日常生活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以曹操的失敗而結束,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這次戰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極大的影響的中國歷史。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周瑜勝利的妙方是火攻,其實這僅僅是曹操失敗的原因之一。還有一些原因是三國演義這不文學作品沒有講述的,畢竟文學作品不等同於真正的歷史。那麼究竟有哪些原因,造成了曹操23萬大軍的失敗呢?

    曹操的23萬南征大軍,為何最終會敗給區區5萬孫劉聯軍

    一、曹操沒有所謂的83萬大軍,北方軍團不適應水戰

    在三國演義中說曹操統帥83萬大軍南下,這當然僅僅只是一個詐稱而已。當時曹操統一北伐之後,自己南下的總兵力在15萬左右。佔領了劉表的地盤之後,有得到了7萬多降軍。所以說曹操與孫劉兩家隔江對望時,自己的總兵力最多23萬。現在關於三國型別的書籍以小說《三國演義》和史書《三國志》最為出名,但是這兩部書都有水分。三國演義自不必說,本身就是一部歷史小說而已。而三國志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民國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經過認真研究,在三國志中找出了20多處錯誤。曹操的軍隊是23萬,這是一個確切的數字。劉備的軍隊有2萬人,這也是有史可查的。但孫權出動了多少軍隊,還存在很多的爭議。現在有3萬和5萬兩個說法。不過無論怎麼說,兩軍實力相差懸殊這是肯定的。

    曹操的23萬南征大軍,為何最終會敗給區區5萬孫劉聯軍

    分析一下曹操軍隊的組成部分,7萬多荊州降軍雖然有一些會水戰,但是他們很難說有什麼鬥志。他們投降曹操只是形勢需要,他們在戰鬥中的一系列表現確實是出工不出力。曹操自己的軍隊有15萬之眾,這已經是孫劉聯軍的兩倍以上,但是這些軍隊基本上不會水戰。曹操的軍隊以騎兵和陣法著稱,問題上這些東西在水戰中失去了所有的作用。在兩軍大規模的決戰之前,周瑜曾經派軍隊試探曹操軍隊的具體實力。結果很能說明問題,在陸戰中,東吳軍隊當然是一敗塗地。但是在隨後的水上追擊戰中,曹操的軍隊又被東吳軍隊暴打一頓。在這次試探之後,周瑜確定了堅決不陸戰的方針,客觀的說,東吳軍隊的陸戰水平還不如劉備的軍隊。

    曹操的23萬南征大軍,為何最終會敗給區區5萬孫劉聯軍

    二、瘟疫的橫行和曹操的致命失誤,造成了戰役的失敗

    曹操南下的時間非常不巧,曹軍剛剛進入戰備位置,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就開始在曹操大營中蔓延。當時醫療衛生條件不高,曹軍士兵無法都可到有效的治療。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而且所佔比例還不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糧食的問題,曹操本來想依靠荊州水軍速戰速決,但是他高估了荊州水軍,戰役演變成了拉鋸戰。曹操所控制的北方經過長期的戰爭之後,所能供給的軍糧十分有限。雙方陷入了長期的對峙以後,曹操軍隊的軍糧明顯不足。從現在所記載的資料來看,當時曹軍的戰馬普遍沒有草料。由此看來,士兵也強不到哪裡去,瘟疫和飢餓使曹軍的戰鬥力大大削弱。從雙方的力量對比來說,即使沒有那場火攻,曹軍也很難戰勝孫劉聯軍。

    曹操的23萬南征大軍,為何最終會敗給區區5萬孫劉聯軍

    由於北方軍團不習水戰,曹操賭了最後一把,這就是大家熟悉的連環戰船。作為一個軍事家,曹操不會不知道連環戰船的利弊。不過連環戰船的威力確實大,北宋進攻南唐和陳友諒進攻朱元璋時均採用了這個方法。由此可見,連環戰船是快速提高軍隊水戰能力的捷徑,不過這個戰法的風險也大。陳友諒軍隊後來的結局和曹操一模一樣,而北宋軍隊也是一場慘勝。當年南唐水軍也確實想用水軍襲擊北宋水軍,可惜他們沒有把握好風向,結果把自己的艦隊給燒了。只可惜曹操的對手不是吟詩作畫的李煜,而是雄姿英發的周瑜,最終曹操的連環戰船被周瑜一把大火燒的乾乾淨淨。在大軍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曹操只能帶著殘兵敗將撤回北方。

    曹操的23萬南征大軍,為何最終會敗給區區5萬孫劉聯軍

    三、赤壁之戰以後,周瑜一直想消滅劉備

    曹操戰敗之後,劉備和孫權兩家都在搶奪勝利果實。此時的周瑜一心要消滅劉備,因為他和魯肅為孫權制定的計劃是佔領荊州和西川,與曹操實現劃江而治。但是現在劉備突然橫在了中間,這打破了周瑜的原計劃。周瑜也可以看出劉備集團擁有快速發展的潛質,因此他主張迅速消滅劉備。不過劉備的勢力在赤壁之戰以後增長了一倍以上,東吳想徹底滅掉劉備需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此時不用擔心曹操會再次南下,曹操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但是孫權因為擔心傷亡太大,一直下不了最後的決心。就在這個時候,主戰的周瑜去世,年僅36歲。在周瑜去世之後,主和的魯肅成為了孫權身邊的主要決策人。魯肅的建議是先對於南方的山越族,然後再對付劉備。也不能說魯肅考慮的不對,但劉備就是在這段時間內逐步壯大。等孫權騰出手來準備動手時,劉備集團已經成為了足矣和自己抗衡的龐大勢力。

  • 3 # 博望居士

    首先,曹操的失誤之處是輕敵了,完全沒有把劉備放在眼裡,也許他曾對劉備有過較高的評價,但在內心深處他依然不覺得劉備能強大到打倒他的地步,所以根本沒有多留意留意劉備的舉動。當然那時候的劉備確實還不成氣候,一個連自身都難保的人怎麼能與當時意氣風發的曹操相比較,所以正所謂是亂世出英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赤壁之戰中的曹操是抱著暴發戶的心態去的。一方面前面有荊州之戰的勝利,曹操打劉表本就是以石擊卵,可以輕鬆拿下,結果大兵壓境之下,劉表病死,荊州內亂,曹操不戰而勝。這樣的勝利讓曹操覺得攻打東吳和荊州一樣輕而易舉,東吳當時的狀況確實也是主少國疑, 內部不穩,加之東吳的軍隊也比不上曹操的大軍,所以曹操是抱著挾勝威嚇,不戰而定的僥倖心態,這樣就導致他在戰略佈局上出現了疏忽。

    唐代胡曾甚至火攻是唯一的原因,他在詩中說;“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連“長劍”也不必“揮”,便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火攻之成,可謂大矣,當然,詩是文藝作品,並不是史籍。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史籍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焚其舟船”,當然是用火攻了。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更詳,既有黃蓋深感“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的獻計,又有“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的火攻準備和詐降經過,更有“煙炎張天,人馬燒死溺死者其眾,(曹)軍遂敗退”的結果記錄。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 4 # 風雨中的梅雲

    關於赤壁之戰,我想說明一下。當時,孫權的兵力是五萬。這個是比較真實的。還有劉備的一萬兵力。合計六萬多。至於曹操,雖然對外號稱八十三萬。但實際兵力也就三十一二萬。這是曹操在收復荊州後,加上劉表舊部的總兵力。要知道,曹操的北軍在北方,可以稱之為陸地上的王者。甚至說他們是平原上的嬌子都不為過。畢竟曹操手裡握有好幾支王牌部隊。比如,青州兵(黃巾之亂後,曹操收復的黃金餘孽),虎豹騎(曹操把騎兵裡的百人將組合在一起),西涼鐵騎(董卓的重騎兵。呂布,張繡他們被曹操收復後,帶過去的),突騎兵(匈奴騎兵兵種。騎馬射箭的那種。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兵種)這些軍隊都是平原上的嬌子,草原上的霸王。戰鬥力非常強悍。任何一支軍隊,在正面衝突中,都能在陸地上碾壓凌虐孫權和劉備的任何軍隊。這些軍隊也是曹操的王牌部隊。可以說,他們是曹操的強項,但也是曹操的弱項。為什麼這麼說呢?曹操正是因為有這些精兵悍將,才使得曹操在面對東吳和劉備的聯軍時,有些輕敵。更因為這些久經戰陣的部隊戰功赫赫,再看東吳,東吳的軍隊在面對曹操的軍隊時。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再看劉備,赤壁之前,雖然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萬人敵,還不是被曹操禍禍的拋妻棄子,抱頭鼠竄嗎?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可謂是志得意滿,也因為他的對手都太弱了,袁紹,四世三公,天下州郡,袁紹佔了冀青幽並四州,雖然兵力七十萬,卻被曹操摧枯拉朽的徹底掃的乾乾淨淨。袁術,坐擁天下最為富庶的淮南,剛剛登基,就被曹操給連鍋端了。簡直是死無葬身之地了。陶謙,一個庸才,他憑什麼擁有徐州?拿過來。於是,陶謙嚇死了。劉備自領徐州牧,可連屁股都還沒坐穩,就被曹操給打跑了。呂布,天下第一武將,白門樓就終結了。劉表,同樣是被曹操給嚇死了。接下來的江南孫權,他是會主動投降呢?還是會像陶謙劉表那樣被自己嚇死呢?因為對於江南,曹操也是志在必得。不管孫權是投降還是被嚇死,曹操都會收復江南的半壁江山。我們說,曹操應該驕傲,因為他的確有驕傲的資本。人常說,人狂沒好事,狗狂挨棍棒。人一旦狂傲,他就會失去目標感和方向感。在他看來,東吳的投降是水到渠成。就連周瑜打黃蓋,除去劉表的降將蔡瑁張允,曹操都錯判成東吳只是在爭取投降的要價籌碼。我們說,曹操為了南征,還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比如他在河北修築神武池。就是為解決北軍的暈船做的準備。但這些舉措畢竟有限。再加上曹操統一天下心情迫切。在劉表的兒子率領荊州不戰而降後。曹操更是想一鼓作氣。儘快的收復江南。完成他的終生之願。在他看來,只要軍隊能過長江。孫權劉備,不足為慮也。總之,曹操千想萬想,就是沒有想到東吳會奮起還擊。當時的曹操有點像抗美援朝時期的麥克阿瑟。當時的麥克阿瑟對自己的軍隊說,你們只要跑到鴨綠江邊,就勝利了。曹操的想法也是如此。只要自己的軍隊過了長江。自己一統天下就指日可待了。介於這種想法。曹操幾乎聽不進自己謀士的一切反對意見。所以,龐統的鐵鏈鎖戰船的連環計曹操同意了。因為他太急於求成了。直至後來軍隊裡面出現了瘟疫,曹操都能視而不見,東吳的降書裡的漏洞也被曹操給忽略了。天氣原因,風向原因。全都被曹操忽略了。於是,赤壁之戰發生了。曹操敗了。我們說,曹操敗在自己的自大上。東吳勝在風向上。勝在陰謀詭計上。赤壁之敗後,一把火不僅燒了曹操的十幾萬軍隊,也把狂妄自大的曹操燒醒了。曹操剛脫離險境,回到南郡,便把張遼一人派到合肥。領導駐紮在哪裡的李典樂進。防禦東吳。大家都知道,合肥守軍才不到一萬。而曹操在南郡並沒有多停,他給了曹仁兩萬多軍隊。讓曹仁曹洪守荊州。自己則回許昌,以防止西涼的馬騰趁虛而入。我們說,曹操一旦清醒過來。天下諸侯就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大家看他的部署,讓孫權劉備吃足了癟。在合肥,張遼領著八百人,把孫權的十萬大軍禍禍的七零八落。孫權都差點投胎。太史慈就死在了合肥。再看南郡。曹仁的五百人,在悍將牛金的帶領下,把甘寧的五千人馬禍禍的精疲力盡。曹仁帥軍傾巢而出。全殲了甘寧的前鋒部隊。接著把周瑜氣個半死。把東吳的軍隊禍害的乾乾淨淨,卻把城池一股腦丟給了劉備。大家看,這跟印巴之爭的克什米爾何其的相似?我們說,曹操的軍隊打正規戰一點都不含糊。但要是碰到背後地裡捅刀子的陰謀詭計的話,就不好說了。說的簡單點,赤壁之戰,曹操沒想到東吳敢於應戰。所以,赤壁之戰曹操敗在狂妄自大上,再加上瘟疫和天氣風向等因素,而不是曹操的軍事能力不行。對於赤壁之戰。我們只能說,是上天不讓曹操統一南方而已。謝謝。

  • 5 # 天龍論史

    三國演義裡說曹操有83萬大軍,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史書上記載曹操南下帶兵應至15萬左右,然後劉琮投降的應該是七八萬人。所以曹操的總兵力應該是20多萬一點點,而在赤壁前線的兵力不會超過15萬。

    一些演義總是極其誇大兵力,例如三國演義裡面經常說起兵幾十萬幾十萬的。曹操起兵50萬南下,然後荊州軍投降的有30多萬,所以湊出了83萬出來。但事實上沒有那麼多。而後來的劉備打夷陵之戰的時候說有70萬大軍,事實上,有1/10就不錯了,史載劉備夷陵之戰的兵力最多8萬,少的時候,可能只有5萬左右。

    事實上在三國的時候,由於多年的戰亂,人口相當的少,根本不可能支援80萬大軍的消耗。三國鼎立的時候,三華人口加起來也只有幾百萬人,這點人口能支撐的軍隊自然就比較有限了,所以說80萬大軍是不可能的。孫劉聯軍5萬是指的周瑜3萬劉備2萬,但是可能不止。

    因為孫權開始的時候在戰和之間拿不定主意,所以沒有怎麼認真準備,周瑜請兵出征的時候想要5萬大軍,但是孫權說一切還沒有準備好,暫時只能給你3萬,不過後續會再給你兵力。在這場決定東吳的命運之戰中,孫權不可能保留實力,所以在第1次給周瑜3萬大軍的時候,肯定後續還會不斷的再加派軍隊給周瑜。

    曹操的軍隊是北方的軍隊,不熟悉水戰,所以在赤壁之戰中陷入被動也是有可能的。而荊州軍隊雖然水兵比較多,但是由於久不操練,再加上內部還有很多人是反對投降曹操的,所以戰鬥力打了折扣。而且史書上還有另外一種記載,就是赤壁之戰似乎沒有怎麼大打,而是曹操的軍隊在這場戰役中碰到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戰鬥力大減,所以最後燒船自退。

    總之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軍隊和孫權的軍隊,差距並沒有那麼大,也就是15萬對5萬甚至更多而已。而且曹操的軍隊似乎是碰到了瘟疫,最後並沒有和周瑜進行大戰,就燒掉所有的戰船,自己退兵了。

  • 6 # 平安讀歷史

    赤壁之戰的時候,劉曹操手中根本不可能有80多萬軍隊。假如他真的有這麼多軍隊的話,早就一統天下了,因為這是演義裡比較誇張的說法,在正史裡他大約也就20萬左右的兵力。

    在學習小學的課本的時候,說到這一點的時候總是說曹操擁有83萬大軍,而孫權那邊只有3萬大軍。所以黃蓋就說3萬大軍去對付曹操的83萬大軍,完全是雞蛋碰石頭,所以向曹操投降,但實際上卻是苦肉計。當時我就覺得非常納悶,83萬軍隊對付3萬軍隊的話,直接碾壓過去就行了,因為雙方的實力相比懸殊實在太大了。

    後來看了正史的記載,才發覺情況完全不是這樣。曹操遠遠沒有那麼多軍隊。因為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南下的軍隊是50萬,然後劉表投降的軍隊應該是30多萬,所以加起來能夠有83萬。但是即使在三國演義裡面,周瑜後來也跟孫權說了,曹操所率的軍隊也就15萬,再加上劉表投降的七八萬,事實上總共也就20萬出頭而已。而孫權也是看到實力沒有那麼懸殊的情況下,這才堅定了和曹操進行對抗下去的決心。

    再就是曹操雖然有20萬多的軍隊,但是在荊州大後方還要留守不少的軍隊,所以在赤壁前線也就10~15萬的軍隊。孫權和劉備的軍隊有5萬,所以雙方的對比也就2:1~3:1之間,實力相比遠遠沒有演義上說的那麼懸殊。所以赤壁之戰雖然是以少勝多一場著名戰役,但是也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意外。

    而且因為曹操的軍隊都來自於北方,並不習慣水戰,所以與孫權軍隊進行的戰鬥必須得依靠荊州的降軍。這樣下來曹操的軍隊與孫權的軍隊相比,人數上就不那麼佔優勢了。而且荊州投降過來的軍隊,還沒有整合好,中間容易出現異動,有很多人是不願意投降曹操的。所以荊州這部分軍隊戰鬥力又打了一部分折扣,這樣下去,曹操的失敗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總之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所謂的83萬軍隊對孫權和劉備的5萬軍隊只是一個演義上的說法而已,事實上的差距遠遠沒有那麼大。再加上曹操的軍隊不習水戰,而荊州的軍隊又沒有整合好,所以失敗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 7 # 蒼茫大地顧煒斌

    曹操遠沒有這樣弱智,赤壁之戰上失敗的原因如下:

    一、曹操輕鬆拿下荊州,有些輕敵。

    曹操率十幾萬大軍直撲荊州,其時劉表已死,蔡夫人之子劉琮接班,他聽從部下的意見,兩腿缺鈣,向曹操跪下了。曹操乘勝追擊,想幹掉劉備未果,劉備儘管兩個女兒被擄,但僥倖逃跑,與劉表長子劉琦匯合,有近兩萬之眾。劉表在當陽長板與東吳使臣魯肅相逢,相約聯合抗曹。

    孫權派給周瑜的兵力三萬,劉備、劉琦兩萬。兩家在一線的兵力五萬。而曹操的總兵力在二十萬左右。雙方一線兵力比4:1左右。

    其時,曹操已掃平張繡、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群雄,他是有點得意忘形的。

    二、曹操忽略了幾個不利的條件。

    A、他的本部人馬征戰不息,相當疲勞。

    B、他新收荊州,人心未附。

    荊州士族未必心甘情願歸附曹操,劉備在荊州時廣泛結交荊州文武官員,孔明作為荊州劉表的表侄女婿,也極有人脈,劉表只想自保,對荊州軍民不薄,劉表長子劉琦尚在,荊州還有很多降臣還沒有要劉琦、劉表命的想法。有的可能還巴望著劉琦、劉備光復荊州。

    C、曹操軍中整體善陸戰、不善水戰。

    曹操的北方兵是早鴨子,收復江南又猴急,無奈之下,把大船連在一起情非則已。

    D、孫權、劉備同仇敵愾,已退無可退,為求出路,只有放手一搏!上下同心,其利斷金!

    E、孫權、劉備手下週瑜、關羽均是擅長水戰的大將,孫劉聯軍中善長水戰的將士難以計數。

    三、曹操北方兵水土不服,已經染上瘟疫。

    這不僅使曹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且也使曹操起了退兵之心。

    四、曹操不熟悉長江邊的天文地理,沒想到大冬天起東南風。

    冬天常常是西北風,江東採取火攻,無異於放火自殺。誰知冬天也有東南風,這下曹操慘了!

    五、周瑜、黃蓋的火攻徹底燒燬了曹操的統一中國、收大喬、小喬的美夢。

    黃蓋侍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領導人,對孫氏之忠誠感天動地,他和周瑜用苦肉計,騙過曹操,最終把曹操整成了烤雞!

    六、曹操的兵力損失並不大得驚人,最大的損失是無法一統天下。

    曹操是主動撤兵,有一種說法:江上的船隻有可能也是曹操自已燒燬,曹操撤軍時,怕孫劉追擊,船隻被繳資敵,也有可能。

    赤壁一戰,讓曹操明白:江東急切不可下。只有等待孫、劉內亂以圖利。當曹操得知:孫權把荊州一部交付劉備打理,他大吃一驚,筆掉在地上:大耳賊有了根據地,如虎添翼,三國鼎立之勢已不可逆轉!

  • 8 # 五嶽十八

    答: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淝水之戰一樣,是作者用藝術化的手法,誇大雙方力量對比,和失敗原因,來生動的說明盛極必衰,驕兵必敗的道理,以警示後人。真是的赤壁之戰,和三國演義相去甚遠。

    1、雙方力量對比:曹操原有北方軍力15萬人左右,除去防守北部西部,帶其南下的也就七八萬人,又留徐晃守襄陽,曹仁守江陵,向南進軍的至多五萬人。得劉表投降水軍五六萬人,總有十萬多人,曹操不會像趕集一樣十萬人一起走,于禁帥領的東路軍,未趕到赤壁參戰,曹操的中軍至多七萬人,所以,力量對比是七萬對五萬的孫劉聯軍,懸殊不大。

    2、曹操是自己燒燬戰船,主動撤退。曹操帥大軍,妄想一統天下。劉備,孫權不可能等閒視之。從新野追到長江,劉備邊打邊退,大膽推測,一定是堅壁清野,斷路毀井。投毒放病菌是常事,曹軍有疫情也是真的。曹操明白疫情嚴重,已不能按原計劃進軍時,先是寫信嚇唬孫權,未得成就燒了戰船北返。

    3、曹操是真英雄,當明白鼎立已成定局,統一無望。就故意把荊州丟給劉備,埋下孫劉破裂的引子。這符合邏輯,不論是誰,都會把荊州丟給弱小的對手,避免讓強大的對手得到。

    曹操的軍事水平不用懷疑,成就魏國霸業就是最好的例證,而不是三國演義幾個故事就能把人貶低的。

  • 9 # 我是趙帥鍋

    其實,赤壁之戰時,曹操所謂的83萬大軍,明顯是帶有吹噓的成分;而孫勸和劉備號稱的5萬聯軍,明顯也是縮小後的數字。因為,如果曹操投入到前線的兵力,真的比孫劉聯軍的要多出十幾倍,那曹操肯定能輕易衝破赤壁防線。

    因為,曹操只需要拿出十萬的兵力,用來牽制住孫劉聯軍的這五萬主力部隊,至於剩餘的七十三萬大軍,則可以分兵深入、或是分兵開闢第二戰場。

    到時,孫劉聯軍必然會因為兵力不足,而無法保證後方的安全。而曹操的軍隊就可以趁機攻破江東各個防守薄弱的地區,自然很快就能開啟局面。

    但問題是,曹操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顯然是因為他沒有這種兵力優勢。所以,他只能與孫劉聯軍在赤闢打對恃戰。事實上,曹操當時真正用以前線作戰的部隊,其實和孫劉聯軍沒有多大差距。

    雖然,從整體實力來說,曹操的確擁有比孫劉聯軍多出數倍、或數十倍的兵力優勢。但問題是,曹操所擁有的地盤,也比孫權和劉備太上太多。即便是荊州,也才是剛剛征服,所以曹操不但需要在荊州留下大量的兵力,在北方各州也需要留守大量的兵力。否則,赤壁之戰一旦失敗,曹操集團很有可能整體崩盤。

    也許有很多人說,投降曹操的荊州軍隊都有十幾萬,但問題是,這種剛投降過來的軍隊,戰鬥意志、政治可靠效能有多?如果曹操把他們投入到最前線作戰,在關鍵時候他們突然倒戈,或者消極殆工,甚至遇到挫折就瞎起鬨或帶頭逃跑,曹操的軍隊恐怕會立馬出現不戰而潰的情況。

    所以,對於這些剛投降的荊州軍,曹操顯然不敢不把他們投入到最前線作戰,最多把他們留在佔領區維持個治安,甚至而言,為防止他們趁機在後方搗亂,曹操還要留守一部分嫡系軍隊來約束他們。這樣一來,曹操的軍隊雖然很多,但真正用於前方主戰場的,卻不是很多。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曹操之所以號稱83萬,目的就是極力誇大自己的優勢,然後靠這股強大的氣勢把東吳唬住,逼得他們投降。換句話說,曹操玩的這個心理戰和宣傳戰,有點帶有背水一戰的意思。如果這種心理戰、宣傳戰成功,自然就可以靠氣勢一舉把東吳滅掉。

    但是,對於曹操的這種誇大宣傳,周瑜和劉備,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周瑜說你不是八十三萬嗎?我現在就率三萬大軍,來和你打這場戰役。即便加上劉備的兩萬大軍,總共也才五萬人。

    孫權這邊之所以要這樣縮小自己的兵力,顯然是因為,如果吹噓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孫權方面明顯不足。因為曹操現在統治著近九個州的地盤、孫權就統治著一個州,他們和曹操對吹誰的資源多,那肯定必輸無疑。

    在這種背景下,孫權方面乾脆就承認曹操兵多將廣。但問題是,兵不在多而在精。你曹操的軍隊雖多,卻是烏合之眾,更不擅長打水戰;我們東吳的軍隊雖然不多,但是兵精將勇。現在,我們就用事實證明,在長江上開戰,曹操的軍隊是如何的不堪一擊。

    關鍵是,我們東吳的戰爭潛力,真的就只三萬軍隊嗎?顯然不是的。因為,我們東吳只要稍稍用點勁,就可以再動員出三五萬軍隊來。但問題是,曹操還有本事派來八十三萬大軍嗎?顯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當雙方在赤壁達成對峙戰時,誰輸誰贏,還用判斷嗎?因為,東吳隨時還可以增加一倍兵力,但是曹操顯然不具備再增兵的能力。從這層意義上說,雙方在打心理戰、宣傳戰時,東吳明顯佔據了上風。

  • 10 # 路漫漫獨樂不如眾樂

    首先曹操沒有那麼多兵力號稱八十多萬,實際也就十五萬左右。

    曹軍的作戰能力還是很強的,因為士兵水土不服,在不熟悉的環境作戰,反觀孫劉聯軍是南方部隊熟悉水戰,再加上天時地利等因素戰勝了曹操。

  • 11 # 人文攝影師樂哥

    我是成傑思汗愛歷史,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首先,曹操根本沒有八十萬大軍,八十萬只是對外號稱而已。實際上也就二十萬不到的人而已。

    其次,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來的旱鴨子,水站吃虧的很。而孫劉聯軍則是水軍為主,佔了地利。

    最後,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孫劉聯軍沒有退路,只有死戰,而曹操軍經過多次征戰,已是強弩之末,孫劉聯軍佔了人和。

    綜上,曹操失敗是偶然中的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三十年不上朝的明神宗朱翊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