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密推背圖
-
2 # 來龍去脈a
禪定與空性是什麼關係?答案:禪定為第五地修行,空性是圓滿十地菩薩(成佛)。兩者還是差比較遠。
一:禪定:
禪定智慧就是《華嚴經》的第五地菩薩的修行,主要修行觀察天文地理知道什麼時候生水災:颱風:地震:龍捲風等等,知道有多大什麼時候都瞭如指拳,一天24個小時,三個人一組,一個人觀察八個小時,三個人觀察輪流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這三個人就是華嚴三聖:毗盧舍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極樂國的三聖就是三個人一組修行。
禪定智慧觀察出來汶川后天大地震,八級左右就進入第六地般若菩薩救人修行。
二:空性:
空性就是圓滿第十地菩薩修行,可以去到極樂了,也能見到佛陀了,佛陀下任務下來在凡間講經說法,稱之為法雲地。講經說法,自然從第一地講到第十地的修行方法,讓有緣份眾生來修行。也是《金剛經》內容。
南無華嚴三聖
-
3 # 王兆林0309
一個禪定與空性的小故事。
蘇東坡賦得一首好詩:"揖手上中天,毫光照八千。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蓮”,連夜派人過江送於佛印,以顯示自己的禪定與空性。
天明,書童帶回原稿,只見佛印在上面批一個大大的“屁”字。東坡一見大怒,馬上過江問罪:好你禿驢,輕吾禪功,不說個緣由,敲爾驢頭。
一見東坡氣沖沖的進門,佛印撫掌大笑:“什麼八風吹不動,什麼穩坐紫金蓮?一屁崩你過江來!”
東坡一愣,旋爾大悟,麵皮轉紅,亦撫掌大笑。
-
4 # 北京得明
佛家講的空性,即根本。所謂“證得空性”,即是立足於根本。
其二,所謂禪定,其實就是道定,你恆持哪一道,你就禪定於哪一道。
其三,人性,分為十個道次,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修羅道,聲聞道,圓覺道,菩薩道,佛道。
其四,只有恆持佛道心性或佛道大慈大悲,徹底性無個人私慾的做人狀態,這種禪定,才是成佛,才是證得了空性,證得了根本,也是證得了大圓滿。其他的任何道次的禪定都證得不了根本,證得不了空性。僅此。
-
5 # 和_子
印宗法師問。六祖。五祖有沒有什麼秘法傳授給你?六祖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與解脫。】又問為什麼不論禪定與解脫呢?六祖言;【唯昰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又問為什麼是不二之法?六祖雲:【蘊之於界,凡夫見二,智者了知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從這個對話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人們都是在,生滅的現象中起心動念。用禪定來解脫。就以為是佛法。一般人所認知的禪定都是屬於方便法門的,二法中。雖然暫時可以得到,心的平靜與解脫。當你離開在生活中時。又開始起心動,一切煩惱,痛苦又跟隨而來。如此在生滅中,反反覆覆的執行著。就如神秀所說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他永遠不是佛法,他是二法,是有為法,因果法。
到底禪定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六組壇經雲;【禪定,外離於相,名為禪,內心不亂,名為定】。它是空性,整體的一,真空妙有。實相無相。不生不滅。本來寂淨。永恆不滅的。無不定時約展現與流露。
現在來談一談,什麼是空性?空是真空妙有,性是菩提自性。純粹用語言文字,頭腦。來專研,研究。這空性。是永遠不會了解,也永遠不會知道。生滅的頭腦,生滅的心。有限生命的自心。有限生命的自我。頭腦的心識。是永遠無法瞭解,永恆不生不滅的,空性,真空妙有。唯有自心的,隨順真如本性。六組壇經雲。【五,八,六,七果因轉】。方能與之相應。人生的一切的離體而作,離體而行,離體而想。離體而為,皆為二法。永不圓滿。法性就是體,是一,是真空妙有,他永遠不會單獨的存在。你認為的空。它是永恆的執行著的空即是色。就是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唯有心地上覺性如來,方能了知空性的,本來面目。
空性是看不到,摸不到的體。是本起清淨的法性,禪定是體,相,用,三身一體的動用。定慧的流露,定是慧體,慧是定用。空性是顯出今生,生滅現相的體,禪定是不離體的相用。本是圓滿清淨大智慧的動用。
六祖壇經雲;【自效能生萬法為大,萬法不離自性】。緣起的一切生命。本是圓滿的執行著。一切褝定,大智慧盡在其中。絕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是我的有所為,是自己的盡心盡力的禪定與解脫。所達到的目標與理想。而自認以為以空性有相連,有相印。實乃天地懸隔。與空性相違。禪定是在生活點點滴滴中空性,法相一體的顯現與流露。
-
6 # 德元空道
大詩人蘇東坡不僅詩寫的好,而且喜歡參禪,這在當時是很時髦的事情,在當時如果不在參禪上下點功夫,在一些場合那是連嘴都張不開的,是會被人笑話的,笑話你連參禪都不懂,其實真參的還是少,不過是虛榮罷了,不過是社會環境把參禪當成高雅的事情,大家不過附庸高雅罷了,但也不得不說有些人是下了一些功夫的,而且是有了一些訊息的。這天蘇東坡自己覺得對於參禪有一些心得了,於是提筆寫了一首詩:"揖手上中天,毫光照八千。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蓮”,詩寫成後心中滿意,於是馬上命人連夜過江送給一位禪師觀看,潛臺詞是顯示自己的水平高,希望得到禪師的認同甚至羨慕,還有一絲隱晦的是自傲認為自己其實比禪師還要高明。這位禪師名叫佛印,和當時名人多有交往,尤其是和蘇東坡交往最久,對蘇東坡相當瞭解,當天夜裡收到蘇東坡命人送來的詩文沒猶豫,直接在原文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屁”,也命人馬上送給蘇東坡看。天剛矇矇亮時,過江的人帶回了禪師佛印的回覆,當蘇東坡看到一個大大的“屁”字的時候,怒了。馬上過江找禪師興師問罪,並且口中大罵禪師是禿驢,還要敲打禿驢禪師的腦袋。但當佛印禪師見到蘇東坡時,卻哈哈大笑,笑的一臉怒容的蘇東坡愣在當場,這時禪師收了笑容:“什麼八風吹不動,什麼穩坐紫金蓮,一個屁就把你崩過江來了“。蘇東坡瞬時醒悟,暗呼慚愧,本想炫耀一下自己禪定的水平,這下不僅沒得炫耀了,而且還丟了人了,不過蘇東坡畢竟是一代人物,也馬上知道禪師有點播之意,知道自己的禪定還有欠缺。
《六祖壇經》雲:外離於相,名為禪,內心不亂,名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就是說離開了外在之相內心不散亂,如果執著於外相外物,內心當然散亂,我們的自性本來是清淨圓明的,就是因為外物的牽引時間太久,成為習慣以至迷失本心,以各種妄想,種種思維為心,已不知我們本自清淨圓滿的本心的存在,佛門慈悲以禪定的功夫修習,讓我們重新見到我們的本心,見到了我們的本心自然安定,因為我們的本心本就安定,沒了妄想妄念何來憂患恐懼,在剛開始修習時方法之一就是要有一個階段的禪定功夫,輔助我們找到本心,這個本心也可以叫自性,也可以叫空性,因自性本空。
那麼什麼是空性呢,這個空性就是自性,也叫覺性,也叫如來性,也叫佛性,佛家常講的人人皆具佛性,講的就是這個。《涅槃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空性可不是嘴上說的,就好比嘴上說的各種食物,但永遠吃不到吃不飽一樣,空性是要內心體認的,空性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佛性,我們離開了我們的本性沒有佛道可成,迴歸我們的清淨本性就是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佛的過程。
-
7 # 努力散發愛與光明呀
六祖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一般人學佛,很喜歡到處求東求西,這裡弄個轉經輪,那裡供個舍利子……不瞭解“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過去趙州禪師為了找尋自己的佛性,到處行腳參學,找到真心後,才知道「空費草鞋錢」,走了太多冤枉路。
[抱抱]很多人誤會六祖慧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已經開悟,其實六祖當時並沒有悟,真心非空非有,如果“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果還能成立嗎?這樣已經落在斷滅空。六祖是在五祖開示《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真正開悟,並說出:“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太開心]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顆本來自性清靜的真心---不垢不淨,不愛不恨,不是不非,不尊不卑,不矛不盾,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八風吹不動,觀自在,不觀也自在,本來自在,永遠自在!只有七轉識妄心才會貪嗔痴慢疑...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轉自靈芝師姐 微博
-
8 # 柒道友
無論三世古今,十方剎土,空性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同我們博地凡夫須臾不可離的空氣一般。
而禪定,則是修行人放下對五蘊六根六塵六識的執著,靜心內求,逆流而上,直溯心源,雖淺如近至定、電喻定,也可見性。而追求更深的空無邊處定至非想非非想定,卻如同開車速度過快,常常會錯過了應當拐彎的路口。佛陀當年親身試過,執著修行四禪八定恰恰錯過開悟靈機,放下執著不起此座恰恰睹明星而悟道。
故,見性或不見性,本不取決於禪定。禪定的有無和深淺,其實差別不大,那只是個人因緣果報的不同罷了。
嗡5958娑呵
-
9 # 您好尊者
禪定是指佛教中禪宗的一種修行功法; 空性是指在佛教中的一種對萬事萬物都不執邊的中性心論,空性貫通整個佛法經論。
回覆列表
“空境”是什麼?就是佛說的“佛性”“空性”“道性”,空性不是什麼都沒有,是“萬念俱泯,一靈獨存”,如果不能領悟什麼是空性,就不能啟動三昧真火,進入胎息狀態,更不能啟動會陰穴打通中脈,明心見性成就佛道現金丹(內丹)、陽神,領悟空性是修仙悟道實際操作的重點,是終極。
問:世界上最愚蠢、最令人可笑的捕魚方式是什麼(打一成語)?謎語的答案是“緣木求魚”(拿著漁網到樹上去捕魚)。學佛最關鍵的有兩點“悟道”和“禪定”。對於這兩點來說,如果悟錯了本心,修錯了“禪定”就如同“緣木求魚”一樣,永遠不可能“悟道”和“入定”。
今天著重補償論述第二點,即如何“入定”?(注:第一點以及“修定”核心主線和“禪定秘訣”請參閱新《科學禪定》書)。如果對這一點能夠獲得清晰清楚認識的話,那麼“修定”則是簡單和容易的。為什麼?又如何去操作呢?下面首先用體育運動的比喻來說明。
幾乎任何體育運動都是“技巧”和“力量”的結合。例如,你要想將標槍投擲的更遠,第一要先學會如何投擲標槍的姿勢,第二透過正確投擲姿勢的重複投擲,就會獲得能夠將標槍投擲得更遠的肌肉力量。對於110米跨欄來說也是一樣,第一教練必須透過長期的輔導訓練,讓運動員找到正確的跨欄姿勢;第二在此基礎上,運動員對正確姿勢的不斷練習就會獲得更快速的跨欄力量。
對於修習禪定也是如此情況:即
第一步要找到體驗到“空境”的“正確姿勢”;
第二步透過重複體驗正確的“空境體驗”,繼而透過這種“重複”的訓練獲得一直能夠體驗在“空境”中的能力,就“入定”了。
因此修入“禪定”是簡單的:只要“兩步”即可入定。但是又為什麼對於有些人來說卻猶如“登天之難”呢?原因就在於許多人“緣木求魚”的修錯了“空境(這如同是,“悟道”是簡單的,難就難在人們悟錯了“本心”一樣)”,所以修習禪定的第一關鍵是,要認識清楚什麼是正確的“空境體驗”,以及如何去“體驗到正確的空境體驗”。所謂“無假不顯真”,為了清楚明確什麼是“真空境”,下面我們先看許多人追錯了的都有哪些“假空境”。
第一節:假“空境”
在我修習禪定的時候,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空境”。當時我在各種書籍中找到的有關對“空境” 的描述(或者說對心進行修煉所能達到神秘境界的描述)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種:
(1)虛靜:在《性命圭旨》上說:“心中無物為虛,念頭不起為靜”。什麼叫做“心中無物”?簡單地說,無慾無念無想的內心狀態就叫做“心中無物”。“念頭不起”即是說,腦中沒有泛起任何念頭的內心寂靜狀態。
問題是,達到這種“虛靜”狀態有什麼用呢?
書上記載說:由於功、名、利、祿對精神的誘惑,阻礙了精神對無所不在的、無形無象的“窈窈冥冥”宇宙之道的呈現。因此,只有思慮不興、清靜無為,修養高度的空靈境界,才能使內心虛靜空明,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進而體悟到真實完備的宇宙大道。以上說的即是如何達到“虛靜”,以及“虛靜”的用處。
然而從以上,當時我看不到任何可以讓自己進入到“虛靜狀態”的可操作性方法,以及即便“虛靜”了又到底有什麼可以觸控得到的好處。如果只是讓自己在“鬆鬆垮垮”的精神狀態中“心中無物,念頭不起”的話,那麼這種狀態與“睡覺”有什麼區別?(如同文字遊戲一樣,有許多理論不是實踐出來的,而是被“神秘”出來的“理論遊戲”)
(2)黃婆:“黃婆”是道教煉丹中的術語。即,古人認為脾內涎能滋養其他臟腑所以叫“黃婆”。進而發展用“黃婆”這一術語來說明,人身體的健康是由一個媒介來主導的,這個媒介就是讓“心”處於一種“無思無念的、幽幽冥冥”的靜定中。由此給人的印象是,“內心安靜、寧定”就是神秘的境界體驗,或者“空境體驗”。
(3)入靜:對“入靜”狀態的描述是,一個人入靜後會處在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似睡非睡的迷濛狀態;此時,心平如鏡,不起波瀾,已經沒有了對事物的分別,也沒有了邏輯思維;心不馳散,內心靈明獨耀,會感覺到身體氣場無限擴大,直至與天地能量氣場“合而為一(這個所謂的“能量場合一”只是透過“自我暗示”創造出來的一種“幻覺”而已)”。
那麼“入靜”了又有什麼用處呢?總結有二:一、可以讓人“長生不死”,與天地共存。二、入靜越深越久,可以讓“道”自然顯現,進而體悟到宇宙的永恆法則。
(4)通“大、小周天”:在氣功流行的年代,至少有幾百萬人通了“大、小周天”和“奇經八脈”什麼的,可是也沒有見到通了這些“神秘東西”對人到底產生了什麼好處和幫助?更多的是,讓人心生迷惑、產生“幻覺”和迷信“鬼神”。
從以上我在書中找到的“神秘境界”的描述,“入定”給人的感覺是入到一個“十分寧靜、安靜、虛無、孤獨”的“靜定”中。而實際上,這樣的論述可以說是模糊不清的,且讓人也根本抓不住一個實際的東西去操作。相信不但是我,大家也不會真切地找到一種神奇奧妙——即到底什麼是“空境”,以及“如何修入到空境”的答案。
下面退一步我們問:自古以來,到底是否存在一個對“心”進行“修煉”可以被真實感覺到的、心靈可處的“真境界”? 這種“境界”又在哪裡?如何去找?到底又有什麼用處?假設真的存在這種境界,那麼是否可以找到一種,就像是“爬梯子”一樣有“梯子的橫檔”,可以去觸控、把握、蹬踏的禪定境界(定境、空境)的“橫檔”就可以去把握、蹬踏著一步步修入到“空境”中呢?
在疑惑和迷茫當中,我努力實踐著“禪定秘訣”,最終體證到了“真空境”。今天,我就把“空境”到底是個什麼表述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夠快速修入和體證到“空境”。
第二節:真正的“空境”是什麼?
下面我們先問兩個問題:第一、世界上誰最有資格描述“空境是什麼”?答案是簡單和肯定的:除了佛祖以外,沒有任何人有資格描述“空境是什麼”。因此自古以來所有的高僧大德無論說了什麼神秘境界都不“準確”,只有從佛經中去找對“空境”境界體驗的描述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正確。
第二、現在你即可以回憶一下,你曾經看過的佛經和對佛經進行解釋的各種書籍,以及在網路上看到的有關解釋佛經的內容中,你是否可以找到一句佛經,如同“我們對蘋果甜味道體驗描述”的一樣的描述,在描述空境是個什麼“味道”的體驗呢?答案也是簡單和肯定的:“沒有”。佛祖在45年的說法中,從來沒有說過“空境是個什麼樣的感覺”的體驗。佛經中也從來沒有過關於“空境是個什麼體驗感覺”的論述。
那麼,佛祖是如何向世人說明“空境是什麼”的呢?
清楚地說,所有的佛經都是“手指”。對於“不可說”的“空境”佛祖是用“指”的方式在指“體驗到空境的方法和方向”。那麼佛祖在佛經中是如何“指”的呢?
在《圓覺經》中,佛祖是這樣去指空境的:“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具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這句話的意思是:你透過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任何感覺都是虛幻的,那個知道這虛幻的“能知之性”就是“空境”(如來本心)。注意了,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這個“知”是一路知到底的“知”。而如果你去找出一個“能知之性”的“知”的感覺,或者你感覺到有一個“能知之性”“知”的存在,這時的“知”就都是“空華”,都是在“幻中說幻”。
為什麼呢?因為凡是所有的所能說出來的“感覺”都是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中說,而此類感覺都是“幻”。那個“空境”(真如)是能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感覺的“感覺”(暫且稱為“感覺”)。因此這個“感覺”是不能透過“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感覺能表達出來的。所以,要想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中找出一個“空境感覺體驗”是不可能的。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由於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都是由“空境”所生,所以“空境”(或者叫本覺、本心)是能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感覺的“感覺”,因此也不能說“空境”是沒有感覺的。只不過這個“空境體驗感覺”是超越“眼耳鼻舌身意”感覺的“東西”(注:此處為了與“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感覺”相區別,因此用“東西”來表達“空境”)。“空境”對於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來說是“有無具遣”的。當遣除一切感覺後剩下那個遣不掉的“非感覺”的“東西”(也就是“第一義空”)就是乾乾淨淨的“覺”,即“淨覺(本心如來、真如佛性)”。隨順此方向去認識和修入“定境”就是正路,即可入定、悟道。
以上是佛祖在指那個“空境”是個什麼東西。那麼佛祖又是“如何告訴我們修入到空境中”的呢?或者說,那個“空境”這麼的神秘、不可說和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而人們又應該“如何去觸控到它”呢?
第三節:如何修入到“空境”中?
如何才能修入到“空境”中呢?也就是說,修入禪定的“核心秘訣”是什麼?
答案是: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知幻即離:當你察覺到腦中的“幻”(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任何內容)時,當下這“幻”就“離去”了。“當下”你就處在“空境”中了。
不作方便:你就不要在到哪裡去找出個“空境”體驗了,因為凡是“所找”,皆是在“幻”中找,所以無論找到什麼你都是在“幻中找幻”、“幻中覺幻”和“幻中說幻”。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果你能夠一直在“離幻”,那麼你就一直在“覺”,能夠一直在“覺”,你就一直在“入定”了。此“覺”沒有多少、次第之分,所有的人、菩薩、佛修的都是同一個“覺”,這就是“不二法門”。
所以,倒推來講,如何“入定”?
答案是:要一直在“覺”,就一直在“入定”。
而要想一直在“覺”,就需要一直在“離幻”。因為“離幻”的方法是“知幻即離”,所以要想一直“在”離幻,就要去一直在“知幻即離”;
而要想一直在“知幻即離”的唯一方法是獲得一直在“知幻即離”的能力。如何獲得這個能力呢?
唯一的方法是,不斷的透過“知幻即離”的練習,最終就會獲得能夠一直在“知幻即離”的能力。因此,修定的核心秘訣是“不斷的去知幻即離”——也就是“不斷察覺”。
行文至此,就出現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什麼問題呢?
比如說,一個人要想獲得能夠舉起30公斤啞鈴的能力,那麼他會先從舉10公斤的啞鈴開始練起。就是說,對於“舉啞鈴”這件事情來說,一個人是可以有一個東西(10公斤啞鈴)去抓握著練習,而對於修定來說,雖然已經清楚地說明了“知幻即離”——覺知到妄念的當下就是“空境”,但是人們卻無法真切地感知到一個“空境”的存在,由此而清楚地說,雖然人們很想去“鍛鍊空境”,而問題是,如果無法抓握住一個“空境啞鈴”的話,又如何才能對修入“空境”獲得訓練呢?
所以接下來非常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抓住一個“空境啞鈴”。再進一步說,若要抓住“空境啞鈴”,首先就要先明白什麼是“空境啞鈴”,所以下面首先的問題是什麼又是“空境啞鈴”呢?
答案是:當你察覺到妄念的“當下”會感知到的一個“清清楚楚”,這個“清清楚楚”就是對“空境”的體驗,這體驗就是“空境啞鈴”。只要你能夠抓住這“清清楚楚”,不斷地去“清清楚楚”,就會在“越清楚越空、越空越清楚”的機制下最終“入定”。
凡是所有感覺,皆是虛妄。那麼由以上論述帶來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清清楚楚”是否也是個“感覺”?即“清清楚楚”是否也是個“妄念”,或者說是個“幻”呢?
答案是:如果你能夠感知到有一個“清清楚楚”的“感覺”存在,那麼這個“感覺”就是個“妄念”。原因是,你只要能夠感知到有一個清清楚楚的感覺的話,那麼這個“清清楚楚”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中體驗,因此,無論如何,只要你能夠感知到有一個“清清楚楚”的境界,那麼這個境界體驗就是“幻”,就不是“真空境”。
如果“清清楚楚不是妄念”的話,就帶來了一個最奧秘的問題,即“清清楚楚”就已經超越了眼耳鼻舌身意感覺中的“感覺”,因此“清清楚楚”就是“非邏輯性”,“清清楚楚”就是“如來本心”。由此而進一步帶來的關鍵問題是:“清清楚楚”到底是什麼?“清清楚楚”到底在“清楚什麼”?又如何去“清清楚楚”呢?
答案是:“清清楚楚”不是如品嚐到辣味或甜味一樣的感覺體驗,“清清楚楚”這個“東西”是“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正在品嚐著“辣味或甜味感覺”的“過程”。就是說,“清清楚楚”是你正在“清清楚楚地知道著”的這麼一個“過程”。
至於問到到底在“知道”著什麼,或者說在“清楚”著什麼?回答是:知道著,或者叫做“清楚著”流過你的意識的“任何內容”。
“任何內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中的“任何感覺(例如:眼睛看到的物品、景色等,耳朵聽到汽車聲、歌聲等,嗅到的任何氣味,品嚐到的任何味道,感知到的任何冷熱等感覺,腦中的任何“妄念”)”。因此,“清清楚楚”本質上不是個“感覺”,由於不是個“感覺”,因此也就不是“幻”。
“清清楚楚”像“波”一樣,它是個“過程”,也就是個“非幻”。“波”是無處不在的,“清清楚楚”——即“如來本心”是“覺遍一切、無處不在”的。
那麼又該如何去“清清楚楚”呢?答:去“清清楚楚”地“知道”流過“意識”的任何感覺和妄念。
注意:那麼由此而說,既然“清清楚楚是個過程”,“清清楚楚就是如來本心”,那麼“如來本心也只是一個過程”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如來本心”是讓“波”崩潰為“粒子”的那個“東西”,任何的感覺、妄念和過程都不是讓“波崩潰為粒子”的那個“東西”,現在所說的“過程”是在“幻”及“妄念”中的描述。所以不能把在“幻”中的一種描述直接去比對“本心”。記住:凡所有說,皆是在“第二義”中說,即在“幻中說”。(注:關於“波粒二相性”與“本心”的詳細論述請參閱新版《科學禪定》書
下面我們再從一個側面來看“清清楚楚”對“修習禪定”的功用。
(1)、澄清妄念:佛經:“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就是說,這個“清清楚楚”是“由澄諸念”的工具,即只有在“清清楚楚”的狀態下,才具有“澄”妄念而至“真清楚、真空境”的功用。
(2)、“離幻”的引擎:佛經:“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以上經文清楚說明了,“除幻”的方法是“離幻”,而如何“離幻”呢?答案是:你只要不斷的去“知幻即離”,也就是不斷的去“清清楚楚”, 你就一直在“離幻”。最後,沒的“離”了,就“入定”了。
(3)、可被抓握住的“空境啞鈴”:只要你不斷地在“清清楚楚”,那麼你就是不斷地在舉“空境啞鈴”。由此,你就有了一個可以去把抓握住的“空境啞鈴”可以去鍛鍊而修入“空境”中了。“清清楚楚”就是可以去觸控、把握、蹬踏著修入禪定的梯子的“橫檔”。
(4)、問:在“知幻”後的“清清楚楚”與最終的“清清楚楚”有什麼區別嗎?
答:一開始的“清清楚楚”實際上就是最終的“清清楚楚”。二者之間的區別用一個比喻來說就是:一開始的清清楚楚可以比喻為“初三月牙一樣的空境”(淺覺)。隨著禪定的不斷深入,最終就會達到“十五月亮一樣圓滿的清清楚楚”——即圓滿的空境(深覺)、圓滿的覺性。初期的“清清楚楚”也可以比喻為“水”,最終的“清清楚楚”則如同是“水”蒸發了。
從以上可以清楚明晰地看到:
體驗空境的正確“姿勢”是體驗“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就是“真空境”,其他一切感知覺都是虛妄境界。
“修習禪定”是非常簡單的:即努力抓住“清清楚楚”,不斷的“去”清清楚楚(等於不斷去“知幻即離”和“不斷察覺”),透過這種不斷“清清楚楚”的練習,最終獲得一直停留在“清清楚楚”上的能力,就“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