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資料顯示,臺灣繪本推廣十幾年,兒童閱讀興趣大幅提升。但是文字閱讀能力急劇下降……?大家對這樣的問題有什麼看法?
7
回覆列表
  • 1 # 叨叨幼稚園

    “俄國心理學家列夫.維果茨基說:將能說的口語與不能說出的思想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中,不僅表達了思想,更改變了思想。”

    繪本並不是某個年齡階段的讀物,很多繪本甚至適合成人去讀。如果引導得當,繪本反而會成為把孩子引導到"文字閱讀"的導師。在陪娃讀繪本的過程中,多提問,聽孩子的想法,找到孩子有興趣的領域,問他是不是想更深入的瞭解,選擇先關內容的文字書,先讀幾章,讓娃產生興趣,再鼓勵他獨立閱讀。

    從繪本到文字,不僅是閱讀習慣,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在閱讀繪本階段,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在優美的圖畫上,幾乎不要文字就完全能理解意思。而在文字閱讀中,孩子不僅要調動想象力,將文字"解碼"成能夠理解的內容。更需要邏輯來釐清段落情節之間的關係。寶爸寶媽在孩子閱讀文字書之初,最好選擇簡單一點的故事,一點點的增強孩子閱讀的信心。

  • 2 # 小白媽媽日記

    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或者說是斷章取義的。讀繪本本身有很多好處,而且並不是讀繪本直接造成的文字閱讀能力下降。如果想知道繪本是否會造成文字閱讀能力下降,我覺得首先要明白,讀繪本為什麼會帶來這種我們不希望的結果,繪本跟文字閱讀到底有什麼區別和差異。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繪本。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書,有大量的優美的,色彩豐富的圖畫,很少的文字甚至沒有文字。繪本對於低齡幼兒來講,無疑是寶藏,書裡藏著五彩繽紛的色彩,對於寶寶顏色感知很有益處;書裡有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是寶寶認識各種動物,物品,人物職業等的重要途徑;一些正版優質的書,繪圖很精美,對於培養寶寶的審美也大有益處;再給寶寶講解書中的故事時,簡短有趣的話語,對於寶寶豐富詞彙量,更好的表達自己很有幫助;另外,親子共讀也是增強親子互動,增益感情的好方式。

    上面提到了很多寶寶讀繪本的好處,細想一下,好像這些好處都跟文字閱讀沾不上邊,所以,孩子上學後,發現泡了那麼多繪本好像對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一點幫助。

    但讀繪本確實也有它的好處啊,而且在孩子適當的年齡,選擇相匹配的繪本型別,會有更多好處哦。

    三歲之前的寶寶,可以以故事繪本為主,而四五歲的寶寶,就不能再侷限在故事型別的繪本里了,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升,對未知的渴望越來越強,我們應該選擇一些資訊量大,知識面廣的繪本,像比較受歡迎的《不一樣的卡梅拉》《神奇校車》等。這類書雖然也是繪本,但孩子們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知識,有些是小學的科學課的內容,有些是初中物理課的知識。這樣書不僅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很多知識,還能透過這些書建立起對學習生活和方法的初步認知。

    所以,我認為繪本雖然對孩子的文字閱讀能力沒有特別大的幫助,但繪本本身的魅力遠比對孩子文字閱讀能力的提升更重要。

    當孩子開始認字後,可減少繪本的閱讀,增大拼音讀物的閱讀,逐步從繪本閱讀過渡到文字閱讀。

  • 3 # 米豆媽

    ——本文摘自網路

    很多父母在堅持陪伴孩子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聽到有家長反饋說:擔心孩子看多了繪本,將來會不會排斥文字書呢?

    如果剛好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我們不妨來看看著名兒童作家郝廣才先生是怎麼回答的。

    很多父母在堅持陪伴孩子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聽到有家長反饋說:擔心孩子看多了繪本,將來會不會排斥文字書呢?

    如果剛好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我們不妨來看看著名兒童作家郝廣才先生是怎麼回答的。

    文:郝廣才

    問:多讀繪本的孩子,會較早培養影象式思維,這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好處?

    答:我們生活中較常用文字數字化的思維模式。舉個例子,從武漢到溫州,如果用數學式思維,結論是:坐飛機約1.5個小時。但用影象式思維,從武漢機場開始,畫面會一個個切換,細節不斷產生,如機場候機大廳有多大;空姐長得怎樣;飛機途中喝了幾杯果汁;下飛機時天氣如何等等。或許你會感覺這樣思考太瑣碎太費時,但有時漏掉一個細節就會漏掉重要的資訊。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如何思考時空轉換;姚明打籃球如何帶球過人,靠的都是影象式思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古代這些佳作如果沒有勾畫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何以流傳千古?

    學會運用影象式思維的孩子,思維會更嚴密,想象力與創意會更豐富,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也是因為沒有建立影象式的思維方式。

    問:繪本看多了會抗拒文字書,會有這種情況嗎?很多人認為繪本只是幼兒讀物是這樣嗎?

    答:閱讀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多讀繪本的孩子自然對書有感情,在他識字量增大之後,繪本的內容一定滿足不了他的閱讀需求,自然會從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閱讀。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書沒感情,讓他愛上“大部頭”,那是件很痛苦的事。

    很多繪本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但也有內涵深刻的繪本,比如《森林大熊》等等。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年齡段的人讀同一個繪本,也會讀出不同的收穫。所以我每次給家長講繪本,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我本人也是閱讀狂熱分子,每天工作之餘都要閱讀3~4個小時。家裡藏書三四萬冊,科學、心理、經濟、文學類的書我都看,旅途中一定要帶幾本書,睡前一定要讀書。與書絕緣的人,必定讀不懂深刻的繪畫,聽不懂大師的音樂。

    問:多讀繪本的孩子,會較早培養影象式思維,這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好處?

    答:我們生活中較常用文字數字化的思維模式。舉個例子,從武漢到溫州,如果用數學式思維,結論是:坐飛機約1.5個小時。但用影象式思維,從武漢機場開始,畫面會一個個切換,細節不斷產生,如機場候機大廳有多大;空姐長得怎樣;飛機途中喝了幾杯果汁;下飛機時天氣如何等等。或許你會感覺這樣思考太瑣碎太費時,但有時漏掉一個細節就會漏掉重要的資訊。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如何思考時空轉換;姚明打籃球如何帶球過人,靠的都是影象式思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古代這些佳作如果沒有勾畫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何以流傳千古?

    學會運用影象式思維的孩子,思維會更嚴密,想象力與創意會更豐富,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也是因為沒有建立影象式的思維方式。

    問:繪本看多了會抗拒文字書,會有這種情況嗎?很多人認為繪本只是幼兒讀物是這樣嗎?

    答:閱讀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多讀繪本的孩子自然對書有感情,在他識字量增大之後,繪本的內容一定滿足不了他的閱讀需求,自然會從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閱讀。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書沒感情,讓他愛上“大部頭”,那是件很痛苦的事。

    很多繪本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但也有內涵深刻的繪本,比如《森林大熊》等等。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年齡段的人讀同一個繪本,也會讀出不同的收穫。所以我每次給家長講繪本,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我本人也是閱讀狂熱分子,每天工作之餘都要閱讀3~4個小時。家裡藏書三四萬冊,科學、心理、經濟、文學類的書我都看,旅途中一定要帶幾本書,睡前一定要讀書。與書絕緣的人,必定讀不懂深刻的繪畫,聽不懂大師的音樂。

    所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很愛書,而你卻不愛閱讀。

  • 4 # 心悅心靈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個人建議。

    繪本是一種很不錯的閱讀方式,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陪伴方式

    個人覺得5歲以前的孩子多看繪本對他們的思維開發是有一定幫助的。

    比如我的兒子今年三歲,也是9月份上幼兒園才開始接觸繪本的。

    剛開始他並不喜歡也沒有感覺,

    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會抽時間陪他看完一本繪本,但是並不會強迫他記住什麼東西,只是陪著他看。現在兩個月過去了,孩子每天晚上都會自己拿著繪本看,還邊看邊給我講繪本的內容。

    然後孩子5歲以後就可以看那種圖文的故事書,同樣是家長陪著一起看。

    所以我並不覺得孩子看繪本會降低閱讀能力

    因為孩子每個階段所需要的知識都是不同的,興趣愛好也是不同的。

  • 5 # 園丁梁Sir

    繪本閱讀和文字閱讀衝突嗎?

    我想說,喝稀飯和吃饅頭衝突嗎?有人會一直喝稀飯或者一直吃饅頭嗎?我想不會的。

    圖片閱讀和文字閱讀互為補充互為依存,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自由閱讀就好,他們會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式的。

    相信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這個問題不必問。

    也不必擔心。

  • 6 # 笨點點

    內容轉自網路繪本的正確使用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其實大家對於該怎麼讀繪本還有不少誤解,曾經有家長問過是不是隻有2、3歲以上,比較明事理的孩子才能開始讀繪本。事實並非如此,半歲的寶寶也可以讀到合適的繪本,就算寶寶的月齡比較小,這也不代表他完全看不懂繪本的內容。相反,寶寶們與父母一起閱讀繪本時是非常開心的,而且繪本中的內容也會在耳濡目染之間影響到孩子。

    除此之外,所謂的陪伴著孩子閱讀並不僅僅指把繪本中的內容讀出來,家長們透過繪本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還應該加入一些創作。之前就有個新聞說的是一個全職媽媽,為了讓孩子投入自己講的繪本故事,還會給孩子購置或是製作各種服裝,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甚至是小熊小兔的帽子等等,孩子在這種氛圍下也會對閱讀這件事產生更多的興趣。而普通的家長們可以把故事講得更加抑揚頓挫,讓孩子體會到故事中的情感。

    當然,家長們也應該記住,閱讀的主角是孩子,家長只是一個引導者,所以父母們在陪伴孩子閱讀時應該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家長們只負責接受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但是家長們就不要向孩子們提出太多問題了,特別是“你學到了什麼”、“這個故事的意義”之類的問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要把閱讀當作是學習,而是應該把它當做休閒放鬆的方式。因此讓孩子讀繪本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他開心,同時能受到繪本的影響明白一些道理是最好的,但是家長們沒有必要強行提出要求,這種難以回答的問題只會讓孩子感覺到痛苦。

    倘若大家之前對繪本閱讀有一些誤會,那麼現在應該也對陪伴孩子看書有了新的瞭解,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孩子開心並且養成讀書的習慣,其他方面的能力隨著年紀增長都會有所成長的。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7 # 文風蔚然

    怎樣促進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

    1、幫助兒童掌握閱讀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的內容讓兒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如詩歌、散文等。可讓幼兒朗讀,故事、小說、寓言等適合幼兒默讀。在幼兒朗讀時,要使幼兒發音準確、流利和富有節奏感,並使幼兒充分理解閱讀的內容。默讀則要讓幼兒注意分析文章的脈絡、層次,弄清段落之間、句子之間的關係,注意把握事件中的人物、地點、時間和經過,使閱讀成為有效閱讀。

    2、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建立在閱讀健康內容的書報和充分利用時間的基礎上的。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時,有必要為幼兒選擇適合其年齡特點和文化程度的材料。儘量使幼兒能夠廣泛閱讀有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兒童讀物。

    3、不斷提高幼兒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是閱讀能力的兩個重要方面。閱讀的速度慢,就無法進行廣泛的閱讀;閱讀的質量不高,對閱讀過的東西不能理解和掌握,就無法推動閱讀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幼兒的閱讀速度,可以透過有限時間讓幼兒讀文章,關鍵是提高幼兒的理解力。這就需要教師提醒幼兒在閱讀材料時,注意理解各個句子、段落和文章的意義,透過長時間反覆的訓練,培養幼兒良好的理解力,從而使幼兒閱讀質量不斷提高。

    4、更加重視閱讀過程而不是結果。成人閱讀主要是閱讀文字材料,注重材料的內在邏輯聯絡和實際意義,目的是從材料中獲得有用的東西;而幼兒主要是閱讀形象直觀、圖文結合的圖畫材料,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畫面的生動性,憑藉色彩、影象和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讀物內容,從閱讀過程中獲得樂趣。除此之外,幼兒還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翻閱圖書的經驗、將畫面文字與口頭語言對應起來的經驗、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成為流暢閱讀者策略預備的經驗。這些經驗的獲得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為此,我們在培養幼兒閱讀能力時需要的是耐心而不是急功近利

    5、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的早期閱讀行為。兒童的行為是容易受人暗示的,因而,教師需要對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示關注、感興趣和讚賞。如果教師能夠參與到幼兒的閱讀活動中,樂於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樂於與幼兒一起看書,與幼兒討論其閱讀過的讀物等,成人這種對待閱讀的態度、行為將有利於幼兒對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和進一步閱讀的積極性,使幼兒養成閱讀的習慣。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的示範性,也就是教師身體力行和以身作則。幼兒的學習是一種模仿性學習,成人的榜樣是使兒童形成自我強化的源泉。孩子正是從教師身上看到了閱讀、學習的樂趣。研究早已發現,空閒時經常瀏覽報紙和雜誌書籍的教師更有可能使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若想讓幼兒對閱讀有興趣,教師首先要對閱讀有熱情。

    6、讓幼兒在閱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對於幼兒在閱讀中取得的成就、成功,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進一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揚起閱讀的風帆。在幼兒的心裡,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教師的表揚會獲得幼兒的認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透過更多的表揚、鼓勵激起他們奮進之心。如果一個孩子每一次閱讀後都能產生“今天學會了一個新詞,真聰明”等閱讀評價,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就會不斷被激發出來。當幼兒在閱讀中遇到障礙時,教師仍然要及時進行引導激勵,讓幼兒重新煥發出閱讀興趣。

  • 8 # 樂陪娃

    有人認為繪本會造成文字閱讀力下降,我不這樣認為。

    一、首先認識一下繪本是什麼?

    借用兩位專家的話來看一下繪本是什麼樣的圖書。

    臺灣的繪本研究者郝廣才說:“‘繪本’大概是一本書,運用一組圖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或一個主題。”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暉在《圖畫書的講讀藝術》一書中說:

    “圖畫書,英文名稱‘picture book’,是一種以圖畫為主要表現內容的讀物,一般情況下以出版物的形式與讀者見面。”

    也就是說,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來表現一個故事或一個主題的書。

    二、繪本的作用

    繪本受孩子們的喜愛,是因為繪本很符合幼兒心理特點,許多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在看到優秀的繪本,被其中精美的畫面所吸引,由此愛上閱讀。繪本也被公認為最適合孩子早期閱讀的書籍。

    而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愛上閱讀是早期閱讀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所以繪本讓孩子們邁開閱讀的第一步,讓孩子們感知到書本帶來的樂趣。

    三、繪本與文字書的關係

    在孩子最初閱讀時,如果一上來就給他一個大部頭文字書,他能看進去嗎?大部分孩子的閱讀都是從繪本到橋樑書再到章節書,繪本是基礎,孩子從繪本建立起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然後再逐漸過渡都橋樑書和章節書。

    所以,繪本對於孩子以後文字書的閱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反作用。

    四、文字閱讀力下降不是繪本造成的

    文字閱讀力下降不是繪本造成的,可能是閱讀方法造成的。

    如果孩子拿著繪本當成畫冊,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圖畫,並沒有閱讀文字,也沒有去理解和思考,這樣的閱讀可能會導致孩子閱讀力低,但這不是繪本的錯,而是你讀的方法有問題。

    閱讀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它包含一個人對文字內容的資訊抓取力、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積累。沒有閱讀就沒有閱讀力,即使保持長期閱讀,閱讀力的形成也是因人而異的。

    五、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閱讀繪本

    要讓繪本對於孩子有提升閱讀力的作用,家長作為孩子閱讀的引導者,需要對繪本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繪本不是單純的畫冊,而是有豐富內涵的讀物。

    引導並不是簡單地看圖,而是在圖畫和文字中找到關聯,漸漸地在文字中感知和理解更多資訊,理解故事的表現方式,從而鍛煉出自己的思維能力。

    總結,繪本不僅不會造成文字閱讀下降,反而對閱讀力有促進作用,前提是正確地閱讀繪本,而不是走馬觀花地瀏覽圖畫。

  • 9 # 蕙宸雙寶媽媽

    看繪本是為了在孩子的早期引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為了給孩子文字和影象的輸入,繪本或遊戲書最能夠吸引孩子,因此是孩子閱讀的敲門磚!

    但是,隨著孩子的年紀越大,她會來到識字敏感期,這時候如果還是給予孩子字數很少的繪本當然無法讓孩子有識字能力的增長!家長應該利用這段敏感期,給予孩子有些文字份量的繪本或甚至唸古詩,就能夠增進孩子的識字量!

    親子共讀一直是進幾年的熱門話題,但殊不知共讀只是個開始,孩子願意共讀並不代表就能夠自己閱讀!所以,等到孩子四五歲了就能夠在生活裡滲入漢字的學習,也可同時搭配練習寫字,維持一定的學習習慣!但是,堅持親子繪本共讀對於孩子字彙的應用力、詞彙的堆疊和延伸有很大的助益,基本上作文能夠寫的好的都是閱讀書籍底蘊非常充足的!

    不管是不是在臺灣,方法對了才能有正確的成效,方法錯了那裡也都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 10 # 琉璃巧育兒

    很多人的直覺就是不可能,但是倘若資料屬實,我認為,這不能怪繪本,而是家長的引導問題!

    首先,讓孩子愛上繪本,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是一件好事!

    但是孩子們為什麼讀了繪本卻不喜歡閱讀文字書?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一下繪本是什麼。

    繪本為什麼會出現?是如何應運而生的?

    一、繪本的由來

    繪本的起源於歐洲。

    16世紀後,文藝復興後人文主義興起,兒童開始被重視。16一直到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教育家盧梭等人提出了新的兒童觀,才把兒童與成人不同的主體區分開來。兒童作為人生的特殊發展時期,應與成人不同的需求和精神而被尊重!

    我的偶像,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彭懿老師的書裡有記載,最先是宗教人士用孩子看得懂的圖畫作為壁畫呈現,作為教育孩子的方式,再後來畫在紙上。接著民間口口相傳的童話故事也開始在紙面上傳播……

    再後來,17世紀出現了帶插圖的教科書《世界圖繪》,以兒童為讀者的百科全書。這是圖畫書的雛形。

    19世紀,出現了彩色印刷術,插畫藝術家們為孩子們製作了大量精美的圖畫書!

    倫道夫.凱迪克第一個將圖畫的地位提升到講故事的工具,而非僅僅是文字裝飾。這預示了現代圖畫書的開端,他提出了圖畫和文字的巧妙並列,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文字忽略的東西由圖畫表現了出來,圖片遺漏的東西由文字表達了出來。

    總之,這是圖畫書的特殊發明。

    現代意義的繪本概念就此形成。

    繪本是一種以兒童的視角,以及兒童認識世界的形式,兒童透過閱讀繪本來認識世界。

    二、繪本是個載體,各種講故事載體,最終目的,是為了講故事

    如前面所說,圖畫的地位是講故事的工具!但是不是主體!故事才是主體!不能顛倒主次!

    因此,可以說,繪本就是一個給孩子們講故事的載體。

    在書本匱乏的年代,孩童們躺在爺爺奶奶的懷裡,搖著蒲扇,眼睛瞪得老大,聽著爺爺奶奶講著古老的故事,一樣津津有味!

    在中國古代,講故事的叫說書先生,朝廷的則叫伶官。說書先生經常在茶館裡講故事。人們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聽說書先生講故事最常聽到的一句就是: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不管年輕老少,都十分愛聽!

    在日本,古代在街頭講故事的,叫紙芝居文化。誕生於昭和初期。

    講故事的人,起先是為了賣糖果掙錢維持家計,踩著單車在大街小巷串來串去。因為走南闖北,肚子裡的故事可不少,為了吸引孩童們買糖果,於是在單車尾後面放著一個講故事的盒子,用連環畫劇的方式來講,講完一張抽出一張!

    孩子們一邊吃著糖果一邊聽故事,愜意得很!

    紙芝居後來傳入了臺灣。

    這個紙芝居講故事方式非常有趣生動,這也是我跟著一位臺灣的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化研究導師學到的。

    還以讓孩子跟著講,提升表達力。

    後來戰爭年代,國內傳閱得最多的就是小人書,連環畫!一頁一圖加一句話。

    相信60後70後80後都看得非常多的!黑白頁面,底下幾排字,不管會不會認字,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到了彩色的圖畫書,更多的是艱苦歲月裡的寫照。再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繪本從歐洲開始傳到國內!

    因此,故事演繹到現代,繪本作為了主要角色上場!各種講故事載體,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孩子們講故事!

    包括文字版的故事書!

    故事裡面有大千世界,故事裡有生活經驗,故事裡有人生大道理!

    三、從繪本到文字閱讀,如何過渡?

    毫無疑問,現代的繪本,圖畫精彩,製作精美,故事也十分吸引人!圖多字少,對於還不認字的孩子來說,是最佳的兒童讀物!僅僅看圖就已經有趣又好玩,愛不釋手!

    但是,如果不會區分,也不懂按照孩子的年齡,興趣愛好來挑選繪本,到了小學,還是讀圖多字少的繪本的話,孩子的文字閱讀敏感期就錯過了!

    自然,孩子對文字閱讀的興趣也就興致缺缺了!

    所以到了學齡前,直至小學一二年級認字階段,一定要給孩子過渡!不要繼續讀太多那些:圖多,人物關係簡單,故事簡單,資訊量很少的書!

    而是讀資訊量更多的,故事更復雜生動的,或者更有科學趣味的書。也就是橋樑書!比如《神奇校車》。

    特徵就是一半是圖,一半是字!

    到了認字敏感期,當孩子會認字的時候,慢慢過渡到純文字書!

    純文字書,有很多故事性很強的兒童文學作品!孩子們看了愛不釋手的。閱讀興趣自然就上來了!

    四、挑選繪本的幾個原則

    1.按照孩子的興趣、愛好、年齡,來挑選適合的書,以保持他的閱讀興趣!

    這樣不會讓孩子因為這書太過於無聊而厭倦!或者知識性太深,無法理解而產生懈怠心理!

    2.年齡段越小的孩子,儘可能挑選製作精良的硬皮書。

    一來孩子不會撕破,二來讓孩子感受到書的質感,鍛鍊手的精細動作,三來,硬皮的書,足夠硬,可以撐起來,孩子看得見每一個角落的圖畫!不然總是閱讀的是軟趴趴,產生不好的閱讀體驗,很容易倦怠!

    3.儘可能購買圖畫精美,品質高階,作精良的正版書。

    盜版書,圖畫粗糙毫無美感,還有錯別字。這樣的書對孩子百害無一利!

    甚至還有一些隨便編寫的老套故事,卻掛了一個外華人的名字印刷出來的。美名其曰是進口進入的繪本……

    良莠不齊的繪本,家長一定要分辨清楚!

    4.5-7歲一定要多看些圖片和文字資訊量都很大,字數更多的橋樑書。

    基本上就是一半字,一半圖。

    同時也要避免孩子看不懂而放棄。所以多些親子閱讀!

    5.在孩子認字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多些利用繪本來教他認字!可以用指讀的方式一邊讀故事一邊認字。

    這樣就可以促使他對故事,對書本產生更多的求知慾!以此便可以讓孩子長期保持閱讀的興趣愛好!

    總而言之,繪本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愛上書,愛上閱讀,拓展他們的認知和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最終培養成為一個知識豐富,有道德有修養,且品德高尚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朴槿惠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屆總統身上嗎?誰最有可能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