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吟詩作亂
-
2 # 國史春秋
朱棣為了消滅北元的殘餘勢力,五次親征漠北,最後還隕命塞外。但是實際上的軍事效果並不大,更多的是起到了震懾蒙古諸部的作用。所以既然征服不了漠北蒙古人,自然也佔領不了他們的土地,如果明朝把漠北劃入自己的版圖,那麼不就成了掩耳盜鈴了嗎?
元朝滅亡後,蒙元勢力逃回大漠草原,經朱元璋數派兵北伐,其勢力雖被被打壓但依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後來,逐漸形成了瓦剌、韃靼以及新疆地區的亦力把裡為主的三大勢力。
明成宗朱棣於1410年開始率兵北伐,第一次就與韃靼部主力在雲飛山一帶遭遇,明軍大敗五萬蒙古軍,迫使韃靼稱臣納貢,此戰可以算的上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捷。而隨後的幾次出征,蒙古瓦剌部提前得知明軍動向,事先做好了逃跑的充分準備,沒等明軍趕到,全部拔起帳篷望風而逃。
所以,此後朱棣勞師遠征,基本都是找不到蒙古各部主力,雖然看似重創了蒙古銳氣,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們的實力,但並沒有給予蒙古致命的打擊。尤其是當明朝撤軍後,蒙古人又向春風吹又生的小草捲土重來。於是,造成明朝對蒙古人的作戰很雞肋,後來朱棣雄只好軍事和安撫兩手抓,允許蒙古派使團定期到中原進貢,中原則以補償蒙古生活必需品為回報,以此減少蒙古人對明朝邊境的侵擾。所以從表面上看,漠北蒙古是依附明朝的,但明朝並沒有取得對它們的實際統治和控制。
那麼,朱棣為什麼不把漠北納入明朝的版圖呢?原因很簡單,做不到,如果那麼容易朱棣也用不著五次親征了,何況武力又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一、明朝無法從根本上消滅蒙元勢力,一是國力負擔不起,有漢武帝徵匈奴的前車之鑑。二是沒有現實意義,蒙古雖然表示臣服,但實際上是表面文章,實際上蒙古還以獨立的國家政權自居。而後來明朝在遼東設立的奴兒干都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二、明朝不善於處理民族關係,明朝始終保持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對包括蒙古在內的其他少數民族採取的是歧視、壓榨和變相的盤剝政策。所以,後來蒙古韃靼部因為不堪重負,起兵攻明釀成土木堡之變的慘劇。同樣,後來崛起的後金政權,與明朝的生硬民族政策有著直接關係。
所以說,軍事實力的不濟,以及政策的不得當造成蒙古人與中原王朝始終保持敵對態勢,自然明朝也就沒有足夠的底氣將漠北納人中原版圖了。但是,後來清朝與蒙古的關係比較融洽,所以清朝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統治蒙古的經驗,很值得借鑑和學習。
-
3 # 靜夜史
這個是典型的明知故問。
試問:如果明成祖朱棣將漠北納入大明版圖,那明朝豈不是成了遠離前線的大後方?那還怎麼“天子守國門”?這不是打臉嗎?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透過藩王造反上位的皇帝,以及明朝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朱棣是典型的馬上天子。
除了發動轟轟烈烈的靖難之役,在朱棣篡位成功後,還進行了一系列對外擴張,例如1402年設定努爾幹都司,1407年征服安南。
而在對北方的蒙古方面,朱棣也一直高度重視,除設定關西七衛,在西北方向對蒙古形成牽制外,朱棣還先後發動了五次北伐。討伐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上的韃靼和瓦剌。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朱棣興師動眾,耗費巨大,卻收效甚微。雖然對韃靼和瓦剌造成了巨大傷害,但卻始終無法消滅這些散兵遊勇,更無法將漠北納入大明的版圖。
一般王朝前期,國力強盛,疆域都在不斷擴張,漢唐等王朝,莫不如此。作為明朝前期的有為君主,朱棣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漠北地區熟視無睹。
1、朱棣的不能
和明朝無法將西域納入版圖一樣,對漠北地區明朝同樣無能為力。而無能為力的最根本因素就是明朝和之前的漢家王朝一樣,始終沒有找到有效統治漠北地區的手段。
長城以北地區,由於氣候乾燥寒冷,土壤貧瘠,因此無法像長城之內的中原一樣發展農業,支撐小農經濟。
如果中原王朝統治這些地區,需要從長城內調運大量的糧食。
而在古代,能夠調運糧食的最經濟方式是透過漕運或者海運。而蒙古高原比中原地勢還要高,而且氣候乾旱缺少大河,根本就無法形成京杭大運河這樣的運輸狀態。
而依靠人力運輸,運量小且不說,而且非常不穩定,想要保持對漠北地區的有效控制實在是太難了。
而此時經濟重心早已南移,明朝無論北伐還是佔領漠北,所需要的糧食主要還是來自於南方的江浙地區。雖然有京杭大運河的支撐,但是後勤補給線還是太長了。
而且這種從中原調運糧食的方式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非常燒錢的方式,對於帝國的財政而言,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朱元璋時期就意識到了,因此在明朝北伐元朝的過程中,朱元璋就不斷在邊疆設定衛所,以兵農合一的方式,鞏固對佔領區的控制。
不得不說,衛所制度相當經濟,尤其是對以農業稅和鹽稅等單一稅種為支撐的大明帝國而言。但是到朱棣時代,衛所制度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壞,1403年朱棣內遷東勝衛就說明了這一問題。
而在早先的1399年,因為朱棣綁架了寧王朱權,大寧衛成為空城,不得不放棄。
大寧衛和東勝衛的放棄使得長城以北的開平衛成為塞外孤島。而到了明宣宗時期的1430年,當開平衛也不得不內遷時,明朝在長城以北的衛所全部丟失,由此形成了大明“天子守國門”的局面。
2、朱棣的不屑
作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者,朱棣和先前的幾乎所有帝王一樣,對苦寒的塞外之地從來缺乏興趣。
由於塞外之地無法為中原王朝提供實際的價值。因此管理這些地方就意味著中原王朝要勞民傷財,入不敷出,給財政增加負擔。
所以即使朱棣五次征伐漠北,甚至死在征伐漠北的路上,但他始終沒有將漠北納入大明版圖的打算。
明朝時期漠北地區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經濟價值,而是威脅中原王朝的軍事價值。
從戰國時代開始,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來了又走,始終無法被中原王朝徹底消滅。他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面對中原王朝的強力討伐時,自知不敵的他們會選擇遠遁,向北或者向西逃竄。
而中原王朝想要徹底消滅這些遊牧民族,就必須要窮追猛打,不斷追下去。
而上文說過,沒有充足的後勤補給,對遊牧民族趕盡殺絕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棣必須找到另外一種有效的方式,消除漠北對中原王朝的影響,這種方式就是分化瓦解。透過打擊韃靼或者瓦剌,保持兩個部落的均勢。而在兩個部落忙於內鬥無暇南侵的時候,正是中原王朝最安全的時候。
而毫無疑問這種方式比趕盡殺絕更有效果,畢竟就算徹底消滅蒙古草原上還是會出現新的遊牧民族勢力。
不過朱棣沒有想到的是,無論韃靼還是瓦剌都已經跌到了谷底,其後只要有發展,他們就會上升。而明朝國力已經到達巔峰,遲早會有衰落的那一天。而當明朝國力衰落,無力再繼續操控漠北高原內部事務,那無論韃靼還是瓦剌,都將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很不幸,僅僅在朱棣去世後20多年的1499年,膨脹的瓦剌就消滅了明朝20萬精銳,俘虜了明英宗,讓明朝元氣大傷。
3、朱棣的不願
應該說,永樂時期的明朝確實有錢,這一點,身為皇帝的朱棣是感同身受的。
但是朱棣並沒有到發愁錢花不出去的地步。朱棣在位期間,編修《永樂大典》,營建北京城,疏通大運河,派遣鄭和下西洋,每一件可以說都是燒錢的大項。
在朱棣看來,將錢花在征服和管理漠北方向上,遠遠不及搞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後人可以翻閱和學習的《永樂大典》,或者後人可以直接拿來就用的北京城。
在朱棣看來,明朝的疆域擴張,尤其是對苦寒的漠北之地的擴張,一直以來都是短暫和不穩定的。所以能夠守住兩京一十三省,保住帝國的核心統治區就沒有問題,其他地區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在這樣的思想指引下,明朝對漠北的控制不僅缺乏物質支援,還缺乏正確的精神指導。
當然了,你要說朱棣沒有開疆拓土的決心,那是絕對不公平的。雖然在北方稍顯保守,但是在南方等其他方向,朱棣的擴張勢頭非常猛烈。其中征服安南算一項,從1405年開始的鄭和下西洋更算一項。
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出海航行。鄭和的船隊不僅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更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
而作為篡位天子,朱棣並不是無神論者,所以他需要支援。這種支援一方面來自朝貢國發自內心的崇拜,另一方面來自於神明的承認。
而這個神明,非常重要的一個證據就是佛牙舍利,而朱棣聽說這個佛牙舍利在獅子國,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
所以鄭和在獅子國的被迫反擊,和衝進皇宮挾持國王、搶佔佛牙舍利並不矛盾。
所以,漠北並不是朱棣的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4 # chenqiuyua
很簡單,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縱觀中國的各大朝代,漢族政權的朝代都基本沒有佔領大漠深處,除了唐。
因為佔領那片領土只能得到看上去很大的土地面積,但沒有實際效益(當代不同,再不濟還能有礦藏、石油等資源)。由於氣候原因,那片土地不能耕種,沒有漢人,如果要佔領,首先要花大量的財力人力打下來,還要派兵駐守,都是開銷。而且沒人願意移民過去,也不可能長久佔領,遊牧民族很快會捲土重來,帶走那裡的一切。唐代時曾佔領過那片區域,但沒有得到太多的實際利益,反而為維持而耗費大量的財力人力。杜甫的《兵車行》有過描述: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諷刺了唐玄宗的連年對外用兵。好景不長,安史之亂後,那片土地終究還是失去了。
相反,為什麼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清領土缺很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遊牧民族,那片土地就是他們入主中國的嫁妝。
包括到今天,人口還是集中在東南
這條400mm等降水量線基本是古代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點分界線,古代中國毫無疑問就是農耕文明。大明疆域主要在農耕區。
-
5 # 王野是假名
朱棣在征戰漠北時候,還把安南(今越南)納入中國版圖,並且派官員進行管理,殊不知這地方民風也比較彪悍,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就如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爆炸,而且支出財力物力多餘稅收。
漠北為什麼沒納入自己版圖我想也有這些原因,還不如讓他成為自己附屬國,還可以抵擋外族侵略等等。
-
6 # 火器工坊
明成祖五次北伐的目的,一方面是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開疆拓土,創下千秋功績。
但是這五次北伐,除了前兩次遇到了韃靼和瓦勒的大軍抵抗,後面三次,基本上都是些散兵遊勇。因為蒙古騎兵的高機動性以及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生活習慣,使得明軍一直難以找到蒙古三個大部落的主力進行決戰。反倒是隻要幾年不打,這些遊牧民族就可以恢復生氣,然後在貧窮的驅使下繼續騷擾關內。
雖然經過前四次的北伐以後,明朝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但是蒙古與越南北韓尚不一樣,後二者可以透過禮教(雖然南蠻子經常背約搞事情)來尊奉大明的宗主國地位。而蒙古不屬於華夏文化圈,因此並無禮儀之說,只要是窮的不行了,而你大明的邊防力量減弱,我就要搶你的東西。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跟蒙古和親或是給附屬部落委派漢人官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諸如前朝的漢唐,就和內附匈奴以及突厥、吐蕃採用和親和委派官員的手段。後來的清朝,也是用聯姻和增派封疆大吏來控制蒙古,並同時對其藏傳佛教採以包容支援態度,從而做到了穩定蒙古200多年的局面。所以只能說,明成祖是有這個打算的,但是方法不對。
-
7 # 庭州行者
因為朱棣真的沒有這個本事把蒙古高原納入版圖。
五徵蒙古,聽起來應該是像"燕然勒功","遠征匈奴"這樣取得隆重戰果,值得大書特書的偉大軍事行動。然而,實際上,朱棣的五次北征,基本上是得不償失。從收穫來講,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收穫;從戰略目的來講,也沒有能肅清蒙古在北方的勢力。所以,這五次北征,看似規模浩大,但實際非常雞肋。
五次北征之前,朱棣有過一次對蒙古的軍事行動,他派大將丘福率領十萬大軍出塞,征討韃靼,但因為丘福指揮不力,十萬明朝軍隊全軍覆沒。在經此大敗之後,朱棣才決定親自北伐。朱棣本人一共北伐五次,除第二次是針對瓦剌之外,其餘四次均是針對韃靼。實際上,真正取得戰果的,也只有第一次與第二次。
從第三次開始,韃靼的阿魯臺改變策略,不再正面和明軍作戰,而是利用自己對環境熟悉的優勢,拼命藏匿,所以最後三次北伐,明軍幾乎都是全軍出擊但毫無收穫。當然,有人認為這是明軍把阿魯臺"打怕了",也算是成果,所以朱棣的目的達到了。
然而,由於連年的北伐,明軍出現疲敝,國內的經濟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而更為致命的影響是,明朝無力再維持長城以北的防衛力量,所以朱棣在第五次北伐過程中,撤去了長城以北的衛所,自此,明朝正式轉向戰略收縮。可以說,五次北征,得不償失。
瞭解這個點後,再來看看題目。朱棣既然連蒙古殘部都無法肅清,自然是沒有辦法將整個漠北納入到明朝的勢力範圍中。不僅如此,朱棣五次北征,由於大規模的消耗,令朱瞻基不得不採取大規模戰略收縮和修生養息的政策,這也給蒙古部落的恢復元氣留下了時間。在之後的將近二百年中,蒙古作為明朝的頭號敵手,一直令明朝痛苦不堪。
-
8 # 米南德王問道
朱棣的五次北伐並沒有決定性的戰果,也根本沒具備任何實質的擴張性。而且這個事情本身摻雜了太多負責的因素,反而讓事情本身不再純粹。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根本性的目標,自然也就談不上多大的結果。
朱棣的五次北伐,通常都被人拿來和漢唐時期的大規模北伐相提並論。然而,這種提法更多是近20-30年的產物,在明清兩代反而沒有那麼高光。即便北伐本身就有朱棣為自己鍍金的動機在裡面,也只是非常短暫的影響。
僅從軍事方面而言,五次北伐的實際效果就不宜高估。首先是明軍浩浩蕩蕩的在漠南和漠北進行武裝遊行,大部分速度並不是很快。大部分蒙古地區的地方勢力,在當時還處於元朝崩潰後的陣痛期,沒有恢復進行大規模決戰的實力。面對這種浩浩蕩蕩的威懾,自然是非常“配合”的提早閃人。結果,明軍也就找不到對方主力部隊,抓不住決戰機會。幹掉一些散兵遊勇,已經是很大的戰果了。
其次,明軍有兵不血刃的佔領草原上的城市,成為北伐期間的最大成果。尤其是燒燬了大量蒙古人儲存的糧食等戰略物資,算是有效延緩了蒙古人恢復實力的機會。但也因為這樣的操作,讓原本勢力增大而相對溫和的派系衰落。之後的明軍就必須面對那些在更惡劣環境下養成的蒙古軍隊了。
當然,朱棣北伐的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對內宣傳。尤其是作為篡位者,他非常需要外戰勝利來彰顯自己的武功。拿最好捏的蒙古部落下手,自然是又方便又慣用。朱棣的大基地北平,也會因為這些遠征而地位提升。方便了他後來提出的遷都政策。隨著皇帝北上的軍政管理部門,也經常駐紮在北京。在潛移默化之中,完成了遷都前的大部分鋪墊。
最後,五次北伐的勝利也是朱棣在向內部宣揚:蒙古威脅在自己的努力下已經被平息。而且北元勢力在當時也沒有徹底死絕,朱棣要在北京建立新都,不可能不考慮下北元復甦的可能性。
所以,北伐還同時滿足了他的其他兩個策略:1 為北京附近建立相對安全的緩衝區 2 以天下安定為藉口,逐步把邊境上的藩王們都遷往內地,解除他們對邊軍的控制。
因而,朱棣的五次北伐就是多種因素相加後的結果。如果要去佔領那些他軍隊經過的地方,就會和自己的既定策略背道而馳。因為在地域較遠的地方,還要維持一支比較有戰鬥力的軍隊,就不得不進行分權。而朱棣的篡位者屬性,決定了他只會繼續收權而不會願意放權。這也是五次北伐都“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看上去像是百忙一場的原因。
-
9 # 史海沉沉
元朝滅亡後,蒙元勢力逃回大漠草原,經朱元璋數次派兵北伐,其勢力雖被被打壓但依然實力強大。後來,蒙元貴族內部發生內訌,逐漸形成了瓦剌、韃靼兩部。兩部之間經常互相殘殺,並不時侵擾明朝邊疆。
朱元璋對蒙古貴族勢力始終採取努力通好,積極防禦的政策。明成祖繼承了太祖對待蒙古貴族的政策。蒙古各部中以韃靼部最為強盛,韃靼部因此而驕橫,並侵擾明朝邊疆。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去韃靼,結果被殺,這個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朱棣忍無可忍,遂決心征討韃靼。永樂年間,明成祖分別於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年、1424年五次率兵親征,打擊居於漠北的蒙古貴族對內地的侵擾和破壞, 這就是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除第一次遠征漠北打敗蒙古韃靼部,迫使韃靼稱臣納貢外,隨後的幾次出征,基本都是找不到蒙古各部主力,蒙古各部都提前得知明軍動向,事先做好了逃跑的充分準備,沒等明軍趕到,全部拔起帳篷望風而逃,雖然看似重創了蒙古銳氣,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們的實力,但並沒有給予蒙古致命的打擊。所以蒙古各部並未像漢之匈奴,唐之突厥那樣,西遷至中亞,蒙古各部等明軍撤退後依然重新雄霸與漠北草原。所以五次遠征實際上的軍事效果並不大,更多的是起到了震懾蒙古諸部的作用。所以在整個大明,蒙古各部與大明都是時戰時和的狀態,
至於為什麼大明沒有吧漠北納入版圖,有以下幾個原因
雖然經過明成祖的五次遠征,但蒙古貴族的勢力並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蒙古各部依然在漠北有著強大勢力,明軍在漠被草原依然無法站住腳跟。明朝勢力在草原無法與蒙古貴族勢力相抗衡。
2、國力負擔不起。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主要是為了消除北元對大明帝國的軍事威脅。經過五次遠征,蒙古勢力已經遭到重大打擊,無法與大明相抗衡,也徹底打掉了蒙古重新南下的幻想,主要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為了苦寒之地再進行更進一步行動,五次遠征後,大明國力已經遭到衝擊。
3、對待少數名族政權政策不對。明朝始終保持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對包括蒙古在內的其他少數民族採取的是歧視、壓榨和變相的盤剝政策。所以,後來蒙古韃靼部因為不堪重負,起兵攻明釀成土木堡之變的慘劇。同樣,後來崛起的後金政權,與明朝的生硬民族政策有著直接關係。
事實上對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控制,明朝的手段遠不如清朝,也不如漢唐。滿清擊敗蒙古林丹汗之後,就開始了其徹底控制的計劃,大致說來就是和親,分土。而反觀大明,要麼太祖皇帝派兵彈壓,要麼成祖皇帝親自帶兵攻打,軍事手段居多而政治手段不足。使蒙古人如韭菜一樣割了又長,總是不能安息。到了中期又有土木堡這樣的事情,嚇壞了皇帝們。
-
10 # 陸棄
第一、明成祖朱棣雖然率領明朝大軍一伐漠北,但因為那裡地廣人稀,雖然取得很大戰果,要想完全消滅韃靼和瓦剌,也是不可能的。蒙古漠北的散兵遊勇採用游擊戰,令朱棣大軍很無奈。
第二、征服一個地方,首要在於征服人心。朱棣雖然對漠北之戰多次取得勝利,但並沒有征服蒙古人的人心。不能征服人心,則無法實施有效統治。中原地帶是農耕民族的管理辦法,而漠北一帶是遊牧民族的管理辦法。朱棣一直沒有想出有效管理遊牧民族的管理辦法。
第三、漠北地廣人稀,如果派駐內地官員和軍隊過去,後勤管理是個問題,那裡乾燥寒冷,土壤貧瘠,又缺乏河流水源,不能發展農業。所以糧食只能靠內地運送過去,這條運輸線太長了,造價太高,明朝廷無力支付。
第四、塞外之地無法為中原王朝提供實際的價值,朱棣征服那塊地方,令那裡的遊牧民族不再擾邊即可,對那塊土地不太感興趣。綜上幾種原因,朱棣雖然屢次北伐,但最終並沒有將漠北納入版圖。
回覆列表
永樂皇帝六師屢出漠北清塵,然而可惜的是始終未能找到北方韃虜的主力決戰,北狄懾於成祖皇帝的威名,每次在天兵到來之前就夾著尾巴往北跑,所以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事實上對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控制,明朝的手段不如清朝,滿清雖然是夷狄之族,茹毛飲血,殆非人類,與畜生無異。但時在對待蒙古部落時候採取的高明手段,實在是令現代人看了都覺得驚奇。
滿清擊敗蒙古林丹漢之後,就開始了其徹底控制的計劃,大致說來就是和親,分土,和親這個很容易理解,滿清皇帝總是將格格們嫁給蒙古王爺們,這樣兩家就是親戚了,王爺們既是貴族又是皇帝的女婿或孫婿,哪裡還能反叛呢。
當然,即使是親戚,利益衝突大了也會翻臉,那麼滿清分土政策則是徹徹底底斷了蒙古人造反的能力,封賞大量的蒙古王爺,而且每位王爺有固定的領土範圍,這一塊草原是a王爺的,那麼b王爺就絕不能到這塊草原來。嚴格的實行隔離政策,如果有違反,那麼懲罰的嚴厲是前所未有的。將蒙古人固有的流動性鎖死,這樣就能杜絕蒙古人重新統一起來。我們都知道,歷來一個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個很牛逼的領袖統一各個同族部落,鍛造成強大的凝聚力,才能對外擴張,攫取生存空間,比如黃帝擊敗炎帝后打敗蚩尤這樣華夏族延續至今,匈奴單于吞併各種小部落,才行成一個讓大漢都恐懼的國家,以及後來的鮮卑,金,成吉思汗的蒙古,後金,無不是走這條道路才強大起來的。而滿清的這個方法,可謂極其高明毒辣,各守其地不得越界,實力弱的蒙古王爺認為自己受到了保護,強悍的王爺不能透過吞併其他王爺來擴大自己的勢力,這樣蒙古人就再也翻不起浪花了。
再加上宗教的腐蝕,滿清將黃教引入蒙古,製造了大量的和尚,並且嚴厲規定如果一戶人家有三個男丁,那麼其中兩個必須去當和尚,只許留一個傳宗接代,如此下來,蒙古的人口自然會越來越少。
以上這些是滿清的對蒙古政策。
而反觀大明,要麼太祖皇帝派兵彈壓,要麼成祖皇帝親自帶兵攻打,軍事手段居多而政治手段不足。使蒙古人如韭菜一樣割了又長,總是不能安息。到了中期又有土木堡這樣的事情,嚇壞了皇帝們。後期皇帝們又懶又貪,嘉靖居然殺掉了進言收復河套的將軍。真的讓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