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玻玻兔看世界

    最大的變局當屬文化之變,近代之前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的正宗,我們不管軍事上勝利還是失敗,但中華文化始終未變,比如元朝和清朝,漢王室建立的國家都不復存在了,但外來的入侵者不管你多麼強大,不管你姓什麼,來了就得姓中華文化,但近代之後,在洋槍洋炮的打擊下我們的國門洞開,西方文化潮水般湧進中國,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廈轟然倒塌,中國文化的核心隨之發生變化。

  • 2 # 無宇倫比cy

    中原文明自周秦開始就是農耕文明,期間經歷過五胡亂華,少數民族當權也罷都沒有動搖農耕文明的基礎。而到了清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透過工業革命後取得非凡進展,致使李中堂深感震撼,彼時的日本透過明治維新也加入了帝國主義陣營,這些工業革命取得成就成了清末朝廷的災難。李中堂深謀遠慮,洞察秋毫,深感工業革命後取得的成就終將逐步使農業文明更加強大,只要借鑑的好。所以在奏摺中著重強調數千年之大變局,想以此搞洋務運動,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等現代化的改革!

  • 3 # 石匠秦人

    李鴻章與日談判,受槍刺傷,回國之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日夲人是野蠻之種,一百年忘我之心不死。"至今想來耐人尋味,發人深醒。大多時局之變,概指此吧!

    李鴻章遠見卓識,他留學德國,購得軍艦模型,託恩師曾國蕃代給慈禧,慈禧忙過六十大壽,以庫銀修園子而不足為由,未造此艦。

    李鴻章留德同學把同艦模代給天皇,天皇當即表示,寧可不吃早餐,也造此船。

    北洋水終敗日夲。

    我認為李鴻章早已看透曰夲人野心。後來聯軍進京也在李鴻章遇料中,後終疲歷史證實。

    李鴻章沒遇上好時代,為國盡力,身負罵名,實在可惜。

  • 4 # 魔方歷史觀

    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李鴻章《籌議海防折》

    李鴻章,一箇中國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作為晚清時期清朝朝堂上中流砥柱型的官員,李鴻章處於一個劇變的時期,而他本人並非是墨守成規之人,於是,就有了他上書的奏摺,有了他所認為的清朝應對世界局勢應該有的對策,以應對李鴻章於奏摺上提到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

    而李鴻章所提到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也並非誇大其詞,當時的中國確實處於這種狀態。

    變局其一:局勢

    在晚清之前的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如晚清時期那樣被這麼多外來勢力侵犯,而且這些外來列強許多都是透過海上對當時的中國進行軍事、商業等方面的行動。

    可以說晚清時期是中國古近歷史的這個轉折點,晚清之前的中國,都是國家內部的變更,而晚清時期則出現了之前沒有的變化,這個變化來自外部,來自海上來的列強國家。

    變局其二:國家

    西方列強的侵入,使得當時清朝的統治者、大臣、國民,都認識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在清朝之外,還有著許多強大的國家,清王朝不是什麼“天朝上國”,在清朝之外,也有著強大的國家能夠把清王朝壓制。

    列強的入侵動搖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固有觀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清朝內部的變革,開始嘗試在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與世界接軌。

    變局其三:思想

    清朝是古代封建王朝,是君主專制,而當時入侵的西方列強的國家制度與清朝不同,隨著商業、傳教等西方國家在清王朝的活動,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也開始進入當時的中國,雖然最初時影響不是那麼普遍,但是足以在清朝這個封建王朝中引起漣漪,這種漣漪則是出現在國民中,這種思想上的變化又是一大變局。

  • 5 # 柏拉畫圖說歷史

    縱觀歷史,每個朝代的更迭都有其規律所在,當一個朝代慢慢衰敗,百姓民不聊生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比起來更加強大,更加團結,更加人才輩出力量將其推翻,然後建立新的政權,然後再次重蹈覆轍,再次覆滅。甚至能夠進行極其懸殊的軍力對抗還能贏,便是舊的國家已經腐朽了,這個大地需要新的力量

    當一個王朝無法起到他該起的作用時,就會被推翻,我們把這個叫做叫做歷史的潮流,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阻擋這種力量。一個又一個王朝的興衰已經證明並且會持續證明這樣一個真理,與時俱進方能長久,固步自封只能走向滅亡

    回到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歷史的潮流是什麼。經過工業革命和殖民運動的西方國家靠著掠奪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本,並且繼續用這些資本去發展技術,壯大自身,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文化層面已經突飛猛進了數百年。他們的那些武器是冷兵器主流的國家所無法想象的,早期的殖民運動中他們甚至能憑藉武器裝備的優勢做到無傷亡而全殲非洲的一些部落戰士,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足矣改變世界,這是一大變革,技術的變革

    第二大變革是中國從沒有面對過如此來自亞洲以外的異族入侵過,而且還如此強大。因為在古代我們一般自稱天朝上國是有道理的,來自遠方的異族從沒有能力入侵過來,只有我們打過去,比如成吉思汗徵西戰爭,完全沒有辦法抵抗蒙古的軍隊,而現在這些異族如此強大,強大到無法抵抗的地步

  • 6 # 枕籍阿杜

    我想李鴻章所說的千年變局應該是數千年來,重活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地位來說,康乾時期,中國gdp佔世界百分之35,明朝綜合判斷百分之45,宋朝百分之60,唐朝百分之40多,漢朝百分之30多,商業往來基本都是貿易順差,政治制度是非常先進的科舉制,北韓,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向我們稱臣,學習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制度,自從英國工業革命以後,世界發生的了巨大的改變,貿易方式的改變,現代軍事逐漸取代冷兵器,接著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割地賠款,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首都被佔,中法戰爭,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沙俄又趁機蝕邊,侵佔了東北和西北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中國在這之前的戰爭,幾乎都是與周邊的遊牧民族,上千年了軍事重心都在在北方,突然之間敵人能從海上過來,並且是從來都沒有交過手的人,大刀長矛對戰洋槍洋炮,瞬間傻眼了,變局應該指的這個,個人意見

  • 7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李鴻章的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清王朝在其發展的後期,所面對的:西洋列強崛起,紛紛湧入中國打劫的前所未有的變局。

    清朝要面對的日本逐漸崛起的大變局。清朝所要面對的工業文明強國逐步戰勝落後的農業文明國家的大變局。清朝所要面對的傳統屬國被西洋列強瓜分殆盡的大變局。清朝所要面對的再不圖強,再不採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式發展洋務運動,則大清王朝就有肯能會被西洋各國瓜分豆剖的大變局。

  • 8 # 歷史錯過的昨天

    李鴻章呢,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個人認為,評價一個人不能單從某個方面考慮。說他是賣國賊,他確實簽訂了不少賣國條約;說他是民族英雄,他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領導了洋務運動。

    首先我們看下這句話的出處:

    光緒元年,李鴻章在《因臺灣事變籌畫海防折》中說: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找到出處,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當時的中國內亂不斷,列強欺壓,統治者軟弱無能,官員腐敗不堪,各國列強覺得不欺負你都對不起你。這與之前中國的強大世界聞名有一定關係。

    清康乾之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漢唐盛世,宋代繁榮,無一不被周邊國家所景仰,明朝鄭和七下西洋,足跡遍佈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力之強盛,當時無雙。這也極大刺激了各國對中國的好奇和嚮往。尤其是地狹人少的日本。

    隨著西方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統治者自以為是的閉關鎖國,經濟落後,國力衰退,自然成為了西方列強吞噬的物件。

    李鴻章說這句話,說明他的眼光還是很獨到的,他認識到了當時清政府和各國列強之間的時局,看清了清政府的軟弱和弊端,也看清了各國列強的野心和優勢。

    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一國生事,諸國構煽……

    從這可以看出,國家的安全威脅現在不單單是北方陸地,而是東南沿海萬餘里邊境。西方工業革命之後經濟迅速發展,軍事武器先進,造了很多軍事輪船,極大提高了軍隊運輸和後勤補給的速度;新的電報的發明,傳遞軍事情報不再靠傳統的騎馬和信鴿,這都是過去所沒有的。加上各國列強相互勾結,這是中國歷史上數千年都不曾遇見的強大對手。這也是李鴻章堅持建立北洋水師的重要原因。

    李鴻章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中華文明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落後文明必將被先進文明所同化,所以他一直也在走積極救國路線。建立了中國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領導洋務運動,鎮壓太平天國。雖然華人都說他是賣國賊,但世界各國對他卻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其實也是,暫拋開他的人品來說,李鴻章也是奉命行事,即使他不去籤,同樣會有別人去籤,只不過李鴻章成了背鍋。怪不得在臨死前寫到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歷史難”。

  • 9 # 草民879

    歷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問題在於,這是居安思危的感受,還是妄自尊大的憧憬。

  • 10 # 漩渦鳴人yy

    在清朝沒有被列強敲開大門之前,清朝的整體經濟是什麼?這點高中歷史上大家都學到了,當時的中國雖然有資本主義的萌芽,但事實上有礙於當時高度集權的中央統治,所以資本主義的萌芽實際上是被扼殺了下去,商人的地位不斷的被下架,在整個中國真正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還是農耕經濟,仍然還是小農經濟。

    所以中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很慢,比起西方列強來講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而當時的中國的農耕經濟確實是整個中國的支柱和命脈。

    李鴻章之所以上這篇奏章,其實就是為了推進洋務運動,也就是說李鴻章上的這篇奏章就是為了讓資本主義經濟滲入到中國而開路。

    李鴻章所說的世界出現如此大的變化,就是指在西方列強商業佔據了主導,而農業變成輔助,為了能夠讓朝廷中的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才說世界之變化,其實這對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來講,這是一個定律,不是變化,從英國的光榮革命開始,資本主義就開始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而當時的清王朝實在是有點兒閉關鎖國,所以對這個變化一點兒都不知道,甚至於還有心去嘲諷英國。

    為了能夠推行洋務運動,為了能夠達到洋務運動一開始所提出的強國,所以中國必須要發展商業,中國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工業,中國必須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現代化軍隊體系,去抵抗獵場的侵略,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在洋務運動失敗以後所提出的戊戌變法,其實我們去看戊戌變法內部有很多人是朝廷的官員,這些人長期接觸洋務運動,長期和國外有著密切的聯絡,內心深處當然是有新的思想觸動,但是對於他們來講,更多的時候他們因為自己是朝廷命官,必須得替清政府去考慮事情,所以對於這些新的思想大多數人都是表示視而不見。

    有些人心裡面雖然有那種思想,有那種觸動,但是不能說不敢說,還是那句話,能夠站在那個時代的前列,能夠在歷史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沒有一兩點能力這是說不過去的,可是也正是因為自己身份的侷限性,所以只能夠淺顯,並且不能夠指名道姓的提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勒頗遭遇反對派化武襲擊,接下來敘利亞政府軍會藉此向反對派武裝展開大規模進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