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戲鐺鐺
-
2 # 黃有銀1
自己是什麼才是最最重要的,只要自己身體健康,晚上能睡好覺,有智慧,有知識,有能力,有慈悲,包容人格,豁達的心胸,全家大小健康,平安,順利,萬事如意,管他媽的別人對你什麼態度,他奶奶的別人怎麼看你,和這些比起來,無有一毛錢關係。
-
3 # 四方有貴人
遊戲策劃者說的也有道理,很多東西都會上隱的,學習可以上隱,跑步也可以上隱,遊戲可以上隱,下棋也能上隱。問題是家長怎樣引導孩子,關心孩子,啟發孩子,激勵孩子。遊戲也有開發孩子智力,增強孩子智慧的好遊戲。
-
4 # 大李逵說遊
就如這名遊戲策劃所說的,一應的遊戲裝置都有,也不是限制孩子不讓玩,可是孩子卻表現不出很大的興趣和痴迷,這就是所謂的堵不如疏了,把在孩子眼中看似“烏托邦”一樣的遊戲剖析開給他玩,其實他就會知道這就跟彩泥積木各種玩具一樣,只是遊戲玩耍而已,當然不會痴迷!
而很多70/80/90後的朋友都聽說過“網癮”一詞吧!還有那著名的電擊治療網癮青少年的某某著名醫生!為什麼現在大家很少提起“網癮”這個詞語了呢?是因為網路的普及,上網裝置的平民化,電腦、手機、幾乎人手一個,仔細回想一下,你還有當年通宵砍傳奇,打CS的熱情了麼?不是遊戲不好玩了,只是沒有了那麼多的限制之後,反而不覺得非玩不可了!
拿我自己來說,家裡孩子十歲,女孩,從五歲就會用我的電腦玩各種網頁遊戲,我只會在每次玩的時間上稍加限制,在不傷害眼睛的前提下讓她遊戲,在七歲過後就很少玩電腦和手機了,反而現在很喜歡做手工,尤其是彩泥,開啟電腦或者電視,找到彩泥塑造各種造型的教程影片,一步步的跟著做,居然做的有模有樣!手機遊戲也會玩,但是頻率很低,一週能玩個兩三次而已!
所以說孩子是否沉迷遊戲,要看家長是否做出了好的表率,如果家長每天都是抱著手機打遊戲,那麼孩子有樣學樣也一定會沉迷遊戲!如果家長可以多陪陪孩子去玩耍,甚至是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經常玩遊戲,那麼孩子肯定會受到正確的引導!
-
5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先回答題主問題
引發熱議,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問我如何看到引發熱議這件事情是嗎?我不是很確定“熱議”的願意究竟是什麼,我想之所以會引起很多人的討論是因為很多人正在經歷或者經歷過“沉迷遊戲”的這件事情上,所以面對這樣的一篇經驗分享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個方法,有些人會被觸動到那條敏感神經(反對孩子玩遊戲)等等。
所以“熱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這篇文章有多好,而是他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不信題主可以在問答裡問一個“如何讓孩子不再沉迷王者榮耀”試試,很快就會有很多人給你回答的,因為這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
我覺得作者寫的不咋地!我這不是譁眾取寵(其實我從來不屑於這麼做),我是實打實的說出自己的感受而已。
一、我不認同作者用“金錢”作為誘導手段。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會談“交易”的!在我看來,認真學習是你的本分,是你的責任!在學習問題上我的責任是讓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幫助你更好的去理解、掌握,以及培養你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時間管理以及拓展、提高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我會讓你明白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我會幫你尋找、發現學習的樂趣在哪裡,我會讓你認識到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僅僅分數的提高……但是我從來不會跟你談“交易”——你完成什麼我就給你什麼樣的報酬!
門兒都沒有!
小時候可以,長大了呢?難道要一直給錢?還是說你指望透過這個方式讓孩子好好學習之後獲得收穫成績的“喜悅”、“自信”以及其他什麼有利於讓自己喜歡上學習的好處?
那麼萬一有一天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因為這種激勵而提高怎麼辦?
那麼你如何保證孩子會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這個道理?(你給他錢讓他學習,這實際上是個支付報酬的事兒,屬於給你學的)
那麼你又如何保證孩子未來在做其他的事情時候不跟你“談錢”?
……
二、我雖認同作者提出來的觀點——提升孩子的眼界,但是我反對作者透過給孩子“更好玩的遊戲”來提升眼界的觀點。
作者用switch代替了電腦、手機,用玩塞爾達代替了王者榮耀,呵呵!在我看來這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提高眼界”的觀點很對!我支援!但是作者的方法是我所不齒的。
我認為提高孩子的眼界不是在“遊戲”上去提高,而是在生活中去提高,對知識的眼界,對人文、社會的眼界……而不是又玩了一個更好玩更高階更有意思的遊戲!
在這點上我實在是不能認可作者的做法。
當然了,我相信,作者雖然文章是這麼寫的,但是時間中絕對還是做了很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兒!道理很簡單,我不相信他僅僅是把遊戲機給孩子就不管不問了,他再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一定會給孩子講述更多道理、經驗的,而這些作者並沒有寫出來不是嗎?但是沒寫不代表他沒有去做!
三、我認為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廣告文”。
說實話我真的覺得這篇文章可能就是為了賣switch——告訴家長,玩這個更高階、更容易大開眼界,會讓孩子棄王者榮耀如蔽履……但是如果有人真信了,一位換個“遊戲機”就行了而且真的真麼做了,而沒有解決孩子沉迷的最關鍵問題,那麼我倒是更擔心孩子不過是從一個沉迷轉到另一個沉迷罷了。
以上是我對原文的個人觀點。
一、不要相信孩子的自控力,更不要相信自己的“監督”會有多麼的及時、有效。
孩子小時候你可能會沾沾自喜,說什麼我不讓玩就不玩了,說什麼玩多久我們提前約定到點孩子就不玩了……你等著吧,這裡面的孩子多數等到他們大了之後就會偷偷摸摸的玩了,當你真覺得自己“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時候,就理你後悔不遠了!——晚上趁著大人睡覺後偷偷摸摸玩的孩子你們沒見過吧?夢在被子裡玩的你們沒見過吧?
二、如果孩子還不大陪伴才是解決沉迷的最關鍵因素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大,還願意跟你玩,那麼陪伴才是解決遊戲沉迷的最重要方式!不是讓你“盯著”孩子,而是讓你在陪伴的過程中把一些道理、經驗等等有意無意去影響孩子,是讓你在陪伴中讓孩子對閱讀、學習等等產生更多的興趣、獲取跟多的收穫,感受知識的力量……
三、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大了,那麼切斷遊戲源才是根本
除了溝通、陪伴之外,孩子大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切斷遊戲源——裝置!別一邊給孩子買個智慧機,然後囑咐兩句“別玩遊戲”就覺得沒事兒了。不玩遊戲還可以聊天,還可以看小影片,還可以看直播……可以看,看的時候我給你,看完了必須收回!
沉迷遊戲的責任不全在遊戲公司(遊戲本身)和孩子,做父母的難道就沒有點責任了?別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再出來抱怨了,就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吧! -
6 # 杜昕陽
我覺得人都是差不多的,你越是藏著對方就越是好奇,如果是成人會判斷還好,小孩根本沒有判斷能力,腦子裡只有好奇。我覺得藏著躲著不給玩反而會讓他特別想玩,所以我從孩子小時候就不拒絕給他玩遊戲,主要是iPad上面的遊戲玩的多,因為有很多幼稚的遊戲。
其實家裡人是反對的,我只好偷偷給他玩,然後說玩一會就輪爸爸玩了,他也高興的答應。我有時候也和他一起玩一會。還有我玩單機遊戲的時候也抱著讓他看,看不了半小時他自己就跑去玩別的了。
到後來我甚至讓孩子去玩Xbox的體感遊戲,他不是很喜歡,只願意在旁邊看我玩。
現在5歲多了,偶爾玩一會iPad,而且主要是從優酷看他喜歡的火車影片。也就是半小時自己就放下了,根本不用我們教育他。家裡一堆遊戲機他也當做普通家電,沒有太大興趣。長期以來遊戲機和遊戲的陪伴讓他已經沒有任何好奇感,知道這些東西就在家裡,隨時可以使用,所以他就不會特別在意。
不過也許我話說的太早了,等他上小學可能轉性了,那我想的也是正確引導他玩遊戲,不要玩那些爛遊戲和沒有營養的遊戲,至少從遊戲裡能學一些東西或者道理,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找一些經典的適合他的好遊戲主動給他玩,搶在他被爛遊戲洗腦之前。
題外話:我兒子從小沒看過以喜羊羊和熊出沒為首的中國產爛動畫,就是因為我給他找了成堆的精良動畫。
-
7 # 愛數學做數學
很可惜看到這篇文章的時間比較晚,但對我觸動非常大,因為我作為一線教師、班主任,“本該”強烈反對學生遊戲,“叫囂”全面禁止網路遊戲,“稱呼”其為精神鴉片的。但是,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歷,發現以上行為全部錯誤,或者說早已被證明是錯誤,因為這些事無數家長和老師都做過,可收效甚微,甚至勢得其反。
一、為什麼沉迷遊戲?
遊戲作為一種娛樂方式,一直存在,涵蓋範圍相當廣,小時候玩泥馬、彈珠等玩具,隨著年齡的增長,玩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我自己也曾經玩過一款熱門網遊《傳奇》,似乎暴露年齡了,不過沒關係,現在網遊、手遊、頁遊的因素它全部具備,大概玩了有兩年左右吧,突然就沒興趣了。自那以後,再沒有遊戲能佔據我的業餘生活,反倒是自媒體寫作,經常搞到半夜。
自己的事例充分說明作者對遊戲的認知是相當深刻的,為什麼我曾經沉迷遊戲達兩年之久?因為遊戲好玩,對當時的我來講非常有吸引力,為什麼後來不玩了,因為年齡增長,閱歷增加,生活工作事務變多諸多原因,不再需要靠遊戲來打發時間獲得成就感,生活中、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更多,有老婆、女兒的陪伴,有工作上的榮譽,還需要遊戲嗎?
由此可見,沉迷遊戲的根本原因在於,現實中,找不到溫情和成就感,心裡苦惱了,想和家長聊聊,可是見不到家長影子,或者不被理睬,空虛時工作或學習又不能給予滿足感和成就感,經常被批評,失敗感倒是不少,遊戲正是趁機而入。透過觀察我自己班上沉迷遊戲的學生,發現他們身上都有共同點,缺少家庭關愛,基本回到家就自己一個人或家長基本不與孩子交流,躲一邊拿起手機就開始玩。並且這一類學生扎堆,幾個經常放學後蹭wifi玩遊戲的學生,基本都是這一類家庭,反正放學後沒人管,家裡又沒人,家長把網斷了,外面多的是wifi,甚至沒有wifi,自己開熱點聯局網。而有wifi的家庭,則晚上聊天、刷小影片至深夜,第二天看到他們臉上就是熬夜的樣子,這期間依然看不到家長管理的效果。
因此,沉迷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
二、我們應該向遊戲學習
正如作者所說,作為專業遊戲策劃師,研究百萬玩家的大資料,遊戲習慣,消費習慣,從而制訂一整套遊戲進化規則,所有商業遊戲的設計目的就是讓人沉迷,成年人尚且不能倖免,更何況學生?但就從他們設計遊戲的專業素養上,我看到了我們作為教育者的無能,剛才也說了,學生自制力差,那為何不沉迷學習?學習難道不能給學生成就感?為何不沉迷家庭活動,家庭難道不能給學生溫暖?
我女兒快6歲了,家中手機、平板、電腦從來都是開放的,可她也沒有沉迷,以這個事例來說明我的家庭教育方法,很簡單,回到家中,把家務活忙完,然後自己開始在電腦上進行寫作,女兒看在眼中,當我每次坐電腦跟前,她就會問,爸爸在工作嗎?我回答是的,有時並不排斥她在一邊看我打字,在她眼中,電腦、手機、平板是一種工具,爸爸在用這些工具做事情,從做這些事情中獲得成就感,每當爆文後,我都會和她分享,她看得見我臉上的開心,每次問答有收益,提現時我都會獎勵她或我自己,買點水果,或者一頓KFC。這就是比遊戲更高層次的活動。
女兒現在在平板上學拼音,也是以遊戲的方式,她非常喜歡,而我們處於對視力的保護,並不允許她無節制地玩,玩一段時間之後,便會引導她玩別的,例如跳繩、摺紙等,至少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沉迷遊戲的跡象。
對了,另外補充一點,我和老婆手機上沒有安裝任何遊戲,因為我們兩口子對遊戲基本沒興趣。
在工作中,我也適當引入了遊戲中的評價方法,課堂上設計幾個小環節,難度都不高,將數學教學中的練習以任務的形式發放給小組,採取小組競爭的方式,這樣的課堂極受我班上學生歡迎,有一次,是下午第一節課,通常情況下學生們精神都不太好,可那節數學課,人人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因為幾個小組比分非常接近,如果不在這節課上超出對手,就拿不到獎勵——我給他們列印的獎狀和小胸章。從那節課中,我嚐到了遊戲化教學的甜頭,只是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未能在每節課中都採用這種方式,但那幾次嘗試,更堅定了我向遊戲學習的信心。
讀後感想:
如果高考不考學科知識,改成考遊戲,那麼可以肯定的是,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依然是現在學習成績最好的那幫孩子,而不是沉迷遊戲的,我們都知道,把遊戲玩好,和把試卷做好,所需要的努力是一樣的,同樣需要學習,同樣需要意志力。
能克服困難,有強大的自制力進行學習的孩子,不僅玩遊戲厲害,高考分數也一樣厲害!相反,學習不好的,遊戲多半也玩不好,混混時間可以,想入競技遊戲比賽,也難。
-
8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遊戲被人形象的稱之為精神鴉片。既然是電子鴉片,所以它的機制很明顯就是成癮機制。面對這樣的成癮機制,其實多數孩子是沒有那麼強的自控力,去控制自己不玩遊戲的。所以孩子玩遊戲就會成為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大問題。
要從根源上解決孩子玩遊戲的問題,一方面要透過分級制度,限制孩子玩遊戲的型別,另一方面更需要家長來監管和引導好孩子。那位遊戲策劃的文章,表達的有一部分觀點我是認同的,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我們家長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另外,遊戲的一些機理,確實我們是可以應用到教育孩子當中的。至於他所說的那些方法,家長也可以去嘗試,但也並不是特別好的一種解決方案。
遊戲其實它的機理是非常簡單的,也就是透過所謂的獎勵和成就感,來不斷的吸引孩子。所以,只要我們的家長根據孩子的天賦,從小確定好孩子的夢想和目標,那麼孩子有了更遠大的夢想和目標,對於遊戲這種低階的玩意兒,自然而然就不屑一顧了。當孩子沉迷於遊戲,只能在遊戲中找到成就感的時候,只能說明我們家長的教育是非常失敗的。
-
9 # FN十七
我覺得這個策劃寫的很好,很中肯。
作為家長你們本就不應該為自己管不住孩子玩遊戲找其他的任何理由,又不願意承認自的無能為力,只好把統統一切怪罪到遊戲上。這個策劃文章中很清楚的寫道遊戲製作者們為了讓你的孩子們沉迷遊戲花了很多心思,他們瞭解你們孩子的興趣點,刺激點,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等,你們呢?就只是怪罪遊戲,只知道孩子們沉迷遊戲,什麼遊戲的不去知道,不去了解。不在乎不關心為什麼會沉迷遊戲,不去反思,就只是怪罪遊戲。電子遊戲產業發展至今已將近快兩個世紀了,是一個幾乎與電影一樣的產業,你在怪罪遊戲時他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所以除非你把你孩子藏在一個沒有與電子遊戲相關的地方(也就是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視沒有報紙沒有任何傳播的資訊的地方)。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看過了很多的已有的回答,有一個就說“用金錢誘導孩子不好”云云,,這裡我想說,你只看到“金錢”,我看到的分明是作者寫的獎勵。在孩子達成一些成就時給予的獎勵
強調了根據孩子興趣獎勵,而且不建議人民幣。
你是阻止不了孩子不接觸不玩遊戲的,就像是大洪水來了的時候你是堵不住的!大禹治水是治!疏通!
-
10 # 肥臉村姑
作為同行,我覺得文章的思路是對的,就是堵不如疏,家長也要一起努力防止孩子沉迷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打罵。
為什麼孩子要沉迷遊戲?
不就是因為玩遊戲比跟父母玩開心嗎?但是文章誇大了遊戲的複雜深奧,例如新手引導和簽到也就現在的商業化遊戲做得比較好。古代的鬥蟋蟀,也讓人沉迷。
疏導的做法也沒有參考性,例如買switch給孩子玩荒野之息,一個switch兩千多人民幣,大部分不玩遊戲的家長肯定連買的念頭都沒有。又例如制定上學的新手引導,文章也說了,遊戲策劃有大多數家長都沒有的耐心(耐心這個東西看人),通常會花費數月把每一個環節都以資料為指標來打磨。所以除非有詳細的教程,否則這篇文章也只適合同行家長借鑑。
說完了看法,再說說網友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更有趣。
有人說遊戲策劃是製毒販毒的犯罪分子,有的話是有罪的屠夫,不得好死的東西...
說這些話的都是不經大腦的,這些家長一直固執地認為就是孩子的錯,遊戲的錯,完全與自己無關,今天竟然有人告訴他這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不靠楊永信也能防止孩子沉迷,他們不翻臉才怪。
這些家長的邏輯就是典型的殺人了不怪罪殺人犯而是怪罪菜刀,要知道禁了菜刀還有小刀,尖刺,等等無數的鋒利物品。檯球、街機、港臺電影等也曾經成為人人喊打的“菜刀”,不變的則是怒怒不可遏的家長。
然而遊戲低齡化是時代的大勢,家長能禁止自家的孩子不玩遊戲,但是孩子到了學校也都會討論遊戲,就像當初討論彈珠、公仔牌那樣,除非禁止孩子社交,或者帶回家自己教,否則無法嚴密地替孩子堵住遊戲的滲透。再退一步說,就算禁止了孩子社交,別和“愛玩遊戲”的孩子往來,在上大學之前不碰一個遊戲,那麼上大學之後呢,恐怕飽受禁錮的他會比任何人都容易沉迷,因為之前的他猶如一個沒生過病的新生兒,對遊戲沒有任何的免疫力。
也並不是要家長成為文章中的遊戲專家或者教育大師,首先第一步,先改變對被你視如妖魔的遊戲的看法,再進行有效的疏導和限制。遊戲真的沒那麼可怕,考上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們,也並不是不吃“遊戲煙火”,“十指不碰遊戲水”。
甩鍋誰都會。你會說孩子不愛學習因為玩遊戲。
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如果家裡窮。
孩子也可以說:窮,不就是你這個當家長的工作不夠努力嗎?不然他還要什麼努力,直接自費出國留學了。
最後引用一段新聞作為結尾吧:
騰訊聯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釋出了《中國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及網路安全情況調研報告》,稱“色情、詐騙以及網路欺凌內容,才是危害青少年在網路時代健康成長的元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研究員田豐對此表示:“在對子女的用網教育中,部分家長一些相對簡單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應當做出調整和轉變,主動投入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去,與孩子共同分享、面對和解決網路帶來的進步還有問題。”也就是說,家長和社會輿論,在遭遇青少年教育問題時,不應總將懷疑的目光聚焦在遊戲上。網路時代人人不可避免要接觸網路,只要是合理的娛樂專案,保持了正常娛樂時間,其實不必視作洪水猛獸。 -
11 # 遊戲鐺鐺
一個遊戲策劃發文“為什麼我的兒子不沉迷遊戲”引發網友熱議。這位遊戲策劃在文中寫到,做為一位遊戲的策劃,他不僅不制止他的兒子玩遊戲,並且還給兒子提供更好的遊戲裝置。但他的兒子並沒有因此都沉迷遊戲。相反,學習成績還不錯。
我認為:遊戲不是原罪,那怕沒有遊戲,也有番劇,網路小說,只要它比讀書有趣,就足夠所謂“毀掉一個時代的孩子”。所謂被遊戲毀掉的孩子,最根本原因在於他的父母。是因為父母的疏於管教,不管不顧,一味的讓孩子學習而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所害的。遊戲只是剛好是一個發洩的方式。
我還認為:遊戲策劃引導玩家和父母管教孩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說是遊戲策劃比父母更瞭解孩子。他們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麼,討厭什麼。而一些家長連自己的孩子的生活習慣都不是很瞭解。要想戒除孩子的網癮,家長首先得端正態度。如果只把遊戲當做洪水猛獸,不去深入瞭解,逃避只會讓事越變越大。許多的父母甚至連自己孩子沉迷的遊戲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這又何來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這一說呢?
我對此提供了兩個引導孩子的技巧。
①標籤法。 家長可以試著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慢慢的去了解孩子,用標籤來拆解一個事物能更好的瞭解它
②懲罰與獎勵法。可以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便於管教。我認為這位遊戲策劃說的很有道理,遊戲不是洪水猛獸,真正害人的不是遊戲。如何一個家長能夠天天陪著孩子學習畫畫游泳讀書。誰還會需要在遊戲世界中麻痺自我。說到底還是家長沒能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在以前籃球足球乒乓球也成了影響孩子學習的事物,只不過遊戲的出現取代了家長的注意目光。我認為只要管教得當。什麼都不能成為阻擋孩子進步的步伐。
-
12 # 黃有銀1
自己是什麼才是最最重要的,只要自己身體健康,晚上能睡好覺,有智慧,有知識,有能力,有慈悲,包容人格,豁達的心胸,全家大小健康,平安,順利,萬事如意,管他媽的別人對你什麼態度,他奶奶的別人怎麼看你,和這些比起來,無有一毛錢關係。
-
13 # 四方有貴人
遊戲策劃者說的也有道理,很多東西都會上隱的,學習可以上隱,跑步也可以上隱,遊戲可以上隱,下棋也能上隱。問題是家長怎樣引導孩子,關心孩子,啟發孩子,激勵孩子。遊戲也有開發孩子智力,增強孩子智慧的好遊戲。
-
14 # 大李逵說遊
就如這名遊戲策劃所說的,一應的遊戲裝置都有,也不是限制孩子不讓玩,可是孩子卻表現不出很大的興趣和痴迷,這就是所謂的堵不如疏了,把在孩子眼中看似“烏托邦”一樣的遊戲剖析開給他玩,其實他就會知道這就跟彩泥積木各種玩具一樣,只是遊戲玩耍而已,當然不會痴迷!
而很多70/80/90後的朋友都聽說過“網癮”一詞吧!還有那著名的電擊治療網癮青少年的某某著名醫生!為什麼現在大家很少提起“網癮”這個詞語了呢?是因為網路的普及,上網裝置的平民化,電腦、手機、幾乎人手一個,仔細回想一下,你還有當年通宵砍傳奇,打CS的熱情了麼?不是遊戲不好玩了,只是沒有了那麼多的限制之後,反而不覺得非玩不可了!
拿我自己來說,家裡孩子十歲,女孩,從五歲就會用我的電腦玩各種網頁遊戲,我只會在每次玩的時間上稍加限制,在不傷害眼睛的前提下讓她遊戲,在七歲過後就很少玩電腦和手機了,反而現在很喜歡做手工,尤其是彩泥,開啟電腦或者電視,找到彩泥塑造各種造型的教程影片,一步步的跟著做,居然做的有模有樣!手機遊戲也會玩,但是頻率很低,一週能玩個兩三次而已!
所以說孩子是否沉迷遊戲,要看家長是否做出了好的表率,如果家長每天都是抱著手機打遊戲,那麼孩子有樣學樣也一定會沉迷遊戲!如果家長可以多陪陪孩子去玩耍,甚至是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經常玩遊戲,那麼孩子肯定會受到正確的引導!
-
15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先回答題主問題
引發熱議,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問我如何看到引發熱議這件事情是嗎?我不是很確定“熱議”的願意究竟是什麼,我想之所以會引起很多人的討論是因為很多人正在經歷或者經歷過“沉迷遊戲”的這件事情上,所以面對這樣的一篇經驗分享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個方法,有些人會被觸動到那條敏感神經(反對孩子玩遊戲)等等。
所以“熱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這篇文章有多好,而是他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不信題主可以在問答裡問一個“如何讓孩子不再沉迷王者榮耀”試試,很快就會有很多人給你回答的,因為這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
我覺得作者寫的不咋地!我這不是譁眾取寵(其實我從來不屑於這麼做),我是實打實的說出自己的感受而已。
一、我不認同作者用“金錢”作為誘導手段。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會談“交易”的!在我看來,認真學習是你的本分,是你的責任!在學習問題上我的責任是讓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幫助你更好的去理解、掌握,以及培養你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時間管理以及拓展、提高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我會讓你明白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我會幫你尋找、發現學習的樂趣在哪裡,我會讓你認識到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僅僅分數的提高……但是我從來不會跟你談“交易”——你完成什麼我就給你什麼樣的報酬!
門兒都沒有!
小時候可以,長大了呢?難道要一直給錢?還是說你指望透過這個方式讓孩子好好學習之後獲得收穫成績的“喜悅”、“自信”以及其他什麼有利於讓自己喜歡上學習的好處?
那麼萬一有一天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因為這種激勵而提高怎麼辦?
那麼你如何保證孩子會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這個道理?(你給他錢讓他學習,這實際上是個支付報酬的事兒,屬於給你學的)
那麼你又如何保證孩子未來在做其他的事情時候不跟你“談錢”?
……
二、我雖認同作者提出來的觀點——提升孩子的眼界,但是我反對作者透過給孩子“更好玩的遊戲”來提升眼界的觀點。
作者用switch代替了電腦、手機,用玩塞爾達代替了王者榮耀,呵呵!在我看來這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提高眼界”的觀點很對!我支援!但是作者的方法是我所不齒的。
我認為提高孩子的眼界不是在“遊戲”上去提高,而是在生活中去提高,對知識的眼界,對人文、社會的眼界……而不是又玩了一個更好玩更高階更有意思的遊戲!
在這點上我實在是不能認可作者的做法。
當然了,我相信,作者雖然文章是這麼寫的,但是時間中絕對還是做了很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兒!道理很簡單,我不相信他僅僅是把遊戲機給孩子就不管不問了,他再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一定會給孩子講述更多道理、經驗的,而這些作者並沒有寫出來不是嗎?但是沒寫不代表他沒有去做!
三、我認為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廣告文”。
說實話我真的覺得這篇文章可能就是為了賣switch——告訴家長,玩這個更高階、更容易大開眼界,會讓孩子棄王者榮耀如蔽履……但是如果有人真信了,一位換個“遊戲機”就行了而且真的真麼做了,而沒有解決孩子沉迷的最關鍵問題,那麼我倒是更擔心孩子不過是從一個沉迷轉到另一個沉迷罷了。
以上是我對原文的個人觀點。
一、不要相信孩子的自控力,更不要相信自己的“監督”會有多麼的及時、有效。
孩子小時候你可能會沾沾自喜,說什麼我不讓玩就不玩了,說什麼玩多久我們提前約定到點孩子就不玩了……你等著吧,這裡面的孩子多數等到他們大了之後就會偷偷摸摸的玩了,當你真覺得自己“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時候,就理你後悔不遠了!——晚上趁著大人睡覺後偷偷摸摸玩的孩子你們沒見過吧?夢在被子裡玩的你們沒見過吧?
二、如果孩子還不大陪伴才是解決沉迷的最關鍵因素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大,還願意跟你玩,那麼陪伴才是解決遊戲沉迷的最重要方式!不是讓你“盯著”孩子,而是讓你在陪伴的過程中把一些道理、經驗等等有意無意去影響孩子,是讓你在陪伴中讓孩子對閱讀、學習等等產生更多的興趣、獲取跟多的收穫,感受知識的力量……
三、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大了,那麼切斷遊戲源才是根本
除了溝通、陪伴之外,孩子大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切斷遊戲源——裝置!別一邊給孩子買個智慧機,然後囑咐兩句“別玩遊戲”就覺得沒事兒了。不玩遊戲還可以聊天,還可以看小影片,還可以看直播……可以看,看的時候我給你,看完了必須收回!
沉迷遊戲的責任不全在遊戲公司(遊戲本身)和孩子,做父母的難道就沒有點責任了?別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再出來抱怨了,就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吧! -
16 # 杜昕陽
我覺得人都是差不多的,你越是藏著對方就越是好奇,如果是成人會判斷還好,小孩根本沒有判斷能力,腦子裡只有好奇。我覺得藏著躲著不給玩反而會讓他特別想玩,所以我從孩子小時候就不拒絕給他玩遊戲,主要是iPad上面的遊戲玩的多,因為有很多幼稚的遊戲。
其實家裡人是反對的,我只好偷偷給他玩,然後說玩一會就輪爸爸玩了,他也高興的答應。我有時候也和他一起玩一會。還有我玩單機遊戲的時候也抱著讓他看,看不了半小時他自己就跑去玩別的了。
到後來我甚至讓孩子去玩Xbox的體感遊戲,他不是很喜歡,只願意在旁邊看我玩。
現在5歲多了,偶爾玩一會iPad,而且主要是從優酷看他喜歡的火車影片。也就是半小時自己就放下了,根本不用我們教育他。家裡一堆遊戲機他也當做普通家電,沒有太大興趣。長期以來遊戲機和遊戲的陪伴讓他已經沒有任何好奇感,知道這些東西就在家裡,隨時可以使用,所以他就不會特別在意。
不過也許我話說的太早了,等他上小學可能轉性了,那我想的也是正確引導他玩遊戲,不要玩那些爛遊戲和沒有營養的遊戲,至少從遊戲裡能學一些東西或者道理,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找一些經典的適合他的好遊戲主動給他玩,搶在他被爛遊戲洗腦之前。
題外話:我兒子從小沒看過以喜羊羊和熊出沒為首的中國產爛動畫,就是因為我給他找了成堆的精良動畫。
-
17 # 愛數學做數學
很可惜看到這篇文章的時間比較晚,但對我觸動非常大,因為我作為一線教師、班主任,“本該”強烈反對學生遊戲,“叫囂”全面禁止網路遊戲,“稱呼”其為精神鴉片的。但是,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歷,發現以上行為全部錯誤,或者說早已被證明是錯誤,因為這些事無數家長和老師都做過,可收效甚微,甚至勢得其反。
一、為什麼沉迷遊戲?
遊戲作為一種娛樂方式,一直存在,涵蓋範圍相當廣,小時候玩泥馬、彈珠等玩具,隨著年齡的增長,玩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我自己也曾經玩過一款熱門網遊《傳奇》,似乎暴露年齡了,不過沒關係,現在網遊、手遊、頁遊的因素它全部具備,大概玩了有兩年左右吧,突然就沒興趣了。自那以後,再沒有遊戲能佔據我的業餘生活,反倒是自媒體寫作,經常搞到半夜。
自己的事例充分說明作者對遊戲的認知是相當深刻的,為什麼我曾經沉迷遊戲達兩年之久?因為遊戲好玩,對當時的我來講非常有吸引力,為什麼後來不玩了,因為年齡增長,閱歷增加,生活工作事務變多諸多原因,不再需要靠遊戲來打發時間獲得成就感,生活中、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更多,有老婆、女兒的陪伴,有工作上的榮譽,還需要遊戲嗎?
由此可見,沉迷遊戲的根本原因在於,現實中,找不到溫情和成就感,心裡苦惱了,想和家長聊聊,可是見不到家長影子,或者不被理睬,空虛時工作或學習又不能給予滿足感和成就感,經常被批評,失敗感倒是不少,遊戲正是趁機而入。透過觀察我自己班上沉迷遊戲的學生,發現他們身上都有共同點,缺少家庭關愛,基本回到家就自己一個人或家長基本不與孩子交流,躲一邊拿起手機就開始玩。並且這一類學生扎堆,幾個經常放學後蹭wifi玩遊戲的學生,基本都是這一類家庭,反正放學後沒人管,家裡又沒人,家長把網斷了,外面多的是wifi,甚至沒有wifi,自己開熱點聯局網。而有wifi的家庭,則晚上聊天、刷小影片至深夜,第二天看到他們臉上就是熬夜的樣子,這期間依然看不到家長管理的效果。
因此,沉迷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
二、我們應該向遊戲學習
正如作者所說,作為專業遊戲策劃師,研究百萬玩家的大資料,遊戲習慣,消費習慣,從而制訂一整套遊戲進化規則,所有商業遊戲的設計目的就是讓人沉迷,成年人尚且不能倖免,更何況學生?但就從他們設計遊戲的專業素養上,我看到了我們作為教育者的無能,剛才也說了,學生自制力差,那為何不沉迷學習?學習難道不能給學生成就感?為何不沉迷家庭活動,家庭難道不能給學生溫暖?
我女兒快6歲了,家中手機、平板、電腦從來都是開放的,可她也沒有沉迷,以這個事例來說明我的家庭教育方法,很簡單,回到家中,把家務活忙完,然後自己開始在電腦上進行寫作,女兒看在眼中,當我每次坐電腦跟前,她就會問,爸爸在工作嗎?我回答是的,有時並不排斥她在一邊看我打字,在她眼中,電腦、手機、平板是一種工具,爸爸在用這些工具做事情,從做這些事情中獲得成就感,每當爆文後,我都會和她分享,她看得見我臉上的開心,每次問答有收益,提現時我都會獎勵她或我自己,買點水果,或者一頓KFC。這就是比遊戲更高層次的活動。
女兒現在在平板上學拼音,也是以遊戲的方式,她非常喜歡,而我們處於對視力的保護,並不允許她無節制地玩,玩一段時間之後,便會引導她玩別的,例如跳繩、摺紙等,至少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沉迷遊戲的跡象。
對了,另外補充一點,我和老婆手機上沒有安裝任何遊戲,因為我們兩口子對遊戲基本沒興趣。
在工作中,我也適當引入了遊戲中的評價方法,課堂上設計幾個小環節,難度都不高,將數學教學中的練習以任務的形式發放給小組,採取小組競爭的方式,這樣的課堂極受我班上學生歡迎,有一次,是下午第一節課,通常情況下學生們精神都不太好,可那節數學課,人人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因為幾個小組比分非常接近,如果不在這節課上超出對手,就拿不到獎勵——我給他們列印的獎狀和小胸章。從那節課中,我嚐到了遊戲化教學的甜頭,只是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未能在每節課中都採用這種方式,但那幾次嘗試,更堅定了我向遊戲學習的信心。
讀後感想:
如果高考不考學科知識,改成考遊戲,那麼可以肯定的是,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依然是現在學習成績最好的那幫孩子,而不是沉迷遊戲的,我們都知道,把遊戲玩好,和把試卷做好,所需要的努力是一樣的,同樣需要學習,同樣需要意志力。
能克服困難,有強大的自制力進行學習的孩子,不僅玩遊戲厲害,高考分數也一樣厲害!相反,學習不好的,遊戲多半也玩不好,混混時間可以,想入競技遊戲比賽,也難。
-
18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遊戲被人形象的稱之為精神鴉片。既然是電子鴉片,所以它的機制很明顯就是成癮機制。面對這樣的成癮機制,其實多數孩子是沒有那麼強的自控力,去控制自己不玩遊戲的。所以孩子玩遊戲就會成為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大問題。
要從根源上解決孩子玩遊戲的問題,一方面要透過分級制度,限制孩子玩遊戲的型別,另一方面更需要家長來監管和引導好孩子。那位遊戲策劃的文章,表達的有一部分觀點我是認同的,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我們家長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另外,遊戲的一些機理,確實我們是可以應用到教育孩子當中的。至於他所說的那些方法,家長也可以去嘗試,但也並不是特別好的一種解決方案。
遊戲其實它的機理是非常簡單的,也就是透過所謂的獎勵和成就感,來不斷的吸引孩子。所以,只要我們的家長根據孩子的天賦,從小確定好孩子的夢想和目標,那麼孩子有了更遠大的夢想和目標,對於遊戲這種低階的玩意兒,自然而然就不屑一顧了。當孩子沉迷於遊戲,只能在遊戲中找到成就感的時候,只能說明我們家長的教育是非常失敗的。
-
19 # FN十七
我覺得這個策劃寫的很好,很中肯。
作為家長你們本就不應該為自己管不住孩子玩遊戲找其他的任何理由,又不願意承認自的無能為力,只好把統統一切怪罪到遊戲上。這個策劃文章中很清楚的寫道遊戲製作者們為了讓你的孩子們沉迷遊戲花了很多心思,他們瞭解你們孩子的興趣點,刺激點,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等,你們呢?就只是怪罪遊戲,只知道孩子們沉迷遊戲,什麼遊戲的不去知道,不去了解。不在乎不關心為什麼會沉迷遊戲,不去反思,就只是怪罪遊戲。電子遊戲產業發展至今已將近快兩個世紀了,是一個幾乎與電影一樣的產業,你在怪罪遊戲時他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所以除非你把你孩子藏在一個沒有與電子遊戲相關的地方(也就是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視沒有報紙沒有任何傳播的資訊的地方)。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看過了很多的已有的回答,有一個就說“用金錢誘導孩子不好”云云,,這裡我想說,你只看到“金錢”,我看到的分明是作者寫的獎勵。在孩子達成一些成就時給予的獎勵
強調了根據孩子興趣獎勵,而且不建議人民幣。
你是阻止不了孩子不接觸不玩遊戲的,就像是大洪水來了的時候你是堵不住的!大禹治水是治!疏通!
-
20 # 肥臉村姑
作為同行,我覺得文章的思路是對的,就是堵不如疏,家長也要一起努力防止孩子沉迷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打罵。
為什麼孩子要沉迷遊戲?
不就是因為玩遊戲比跟父母玩開心嗎?但是文章誇大了遊戲的複雜深奧,例如新手引導和簽到也就現在的商業化遊戲做得比較好。古代的鬥蟋蟀,也讓人沉迷。
疏導的做法也沒有參考性,例如買switch給孩子玩荒野之息,一個switch兩千多人民幣,大部分不玩遊戲的家長肯定連買的念頭都沒有。又例如制定上學的新手引導,文章也說了,遊戲策劃有大多數家長都沒有的耐心(耐心這個東西看人),通常會花費數月把每一個環節都以資料為指標來打磨。所以除非有詳細的教程,否則這篇文章也只適合同行家長借鑑。
說完了看法,再說說網友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更有趣。
有人說遊戲策劃是製毒販毒的犯罪分子,有的話是有罪的屠夫,不得好死的東西...
說這些話的都是不經大腦的,這些家長一直固執地認為就是孩子的錯,遊戲的錯,完全與自己無關,今天竟然有人告訴他這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不靠楊永信也能防止孩子沉迷,他們不翻臉才怪。
這些家長的邏輯就是典型的殺人了不怪罪殺人犯而是怪罪菜刀,要知道禁了菜刀還有小刀,尖刺,等等無數的鋒利物品。檯球、街機、港臺電影等也曾經成為人人喊打的“菜刀”,不變的則是怒怒不可遏的家長。
然而遊戲低齡化是時代的大勢,家長能禁止自家的孩子不玩遊戲,但是孩子到了學校也都會討論遊戲,就像當初討論彈珠、公仔牌那樣,除非禁止孩子社交,或者帶回家自己教,否則無法嚴密地替孩子堵住遊戲的滲透。再退一步說,就算禁止了孩子社交,別和“愛玩遊戲”的孩子往來,在上大學之前不碰一個遊戲,那麼上大學之後呢,恐怕飽受禁錮的他會比任何人都容易沉迷,因為之前的他猶如一個沒生過病的新生兒,對遊戲沒有任何的免疫力。
也並不是要家長成為文章中的遊戲專家或者教育大師,首先第一步,先改變對被你視如妖魔的遊戲的看法,再進行有效的疏導和限制。遊戲真的沒那麼可怕,考上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們,也並不是不吃“遊戲煙火”,“十指不碰遊戲水”。
甩鍋誰都會。你會說孩子不愛學習因為玩遊戲。
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如果家裡窮。
孩子也可以說:窮,不就是你這個當家長的工作不夠努力嗎?不然他還要什麼努力,直接自費出國留學了。
最後引用一段新聞作為結尾吧:
騰訊聯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釋出了《中國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及網路安全情況調研報告》,稱“色情、詐騙以及網路欺凌內容,才是危害青少年在網路時代健康成長的元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研究員田豐對此表示:“在對子女的用網教育中,部分家長一些相對簡單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應當做出調整和轉變,主動投入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去,與孩子共同分享、面對和解決網路帶來的進步還有問題。”也就是說,家長和社會輿論,在遭遇青少年教育問題時,不應總將懷疑的目光聚焦在遊戲上。網路時代人人不可避免要接觸網路,只要是合理的娛樂專案,保持了正常娛樂時間,其實不必視作洪水猛獸。
回覆列表
一個遊戲策劃發文“為什麼我的兒子不沉迷遊戲”引發網友熱議。這位遊戲策劃在文中寫到,做為一位遊戲的策劃,他不僅不制止他的兒子玩遊戲,並且還給兒子提供更好的遊戲裝置。但他的兒子並沒有因此都沉迷遊戲。相反,學習成績還不錯。
我認為:遊戲不是原罪,那怕沒有遊戲,也有番劇,網路小說,只要它比讀書有趣,就足夠所謂“毀掉一個時代的孩子”。所謂被遊戲毀掉的孩子,最根本原因在於他的父母。是因為父母的疏於管教,不管不顧,一味的讓孩子學習而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所害的。遊戲只是剛好是一個發洩的方式。
我還認為:遊戲策劃引導玩家和父母管教孩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說是遊戲策劃比父母更瞭解孩子。他們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麼,討厭什麼。而一些家長連自己的孩子的生活習慣都不是很瞭解。要想戒除孩子的網癮,家長首先得端正態度。如果只把遊戲當做洪水猛獸,不去深入瞭解,逃避只會讓事越變越大。許多的父母甚至連自己孩子沉迷的遊戲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這又何來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這一說呢?
我對此提供了兩個引導孩子的技巧。
①標籤法。 家長可以試著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慢慢的去了解孩子,用標籤來拆解一個事物能更好的瞭解它
②懲罰與獎勵法。可以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便於管教。我認為這位遊戲策劃說的很有道理,遊戲不是洪水猛獸,真正害人的不是遊戲。如何一個家長能夠天天陪著孩子學習畫畫游泳讀書。誰還會需要在遊戲世界中麻痺自我。說到底還是家長沒能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在以前籃球足球乒乓球也成了影響孩子學習的事物,只不過遊戲的出現取代了家長的注意目光。我認為只要管教得當。什麼都不能成為阻擋孩子進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