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老闆79

    滿族的民族性統治有先天性巨大缺陷,他不能開發民智,不敢開放邊疆貿易,試想區區幾十萬滿人,如果漢人民智一開還能由得他們搞滿殺汗,貨賠財務這樣的荒唐事,滿清入關是漢人4000萬滿清定鼎是漢人還有2600萬,跑馬圈地,圈的誰的地,奉三殺一,三鬥糧一個頭這樣的政策是不是比日本人還殘暴,自己去想

  • 2 # 魔心聽風

    清朝是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一個封建王朝,對內將封建專制發展到極至,文字獄,閉關鎖國。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對外盲目自大,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無限放大自己的優勢,明末就有紅衣大炮,火器。到乾隆中緬之戰時,清的武器裝備還不如緬甸。要不是駱駝足夠大,還不知戰局會如何!特別是在感到外部有危機時想到確是愚民。其心可誅!無論努爾哈赤,還是康乾盛世都乏善可陳,軍事,政治,文化毫無進步。除了經濟,其它都被世界列強越拉越遠。其本質就是一腐朽,沒落的朝代,也是中華五千年唯一的一個科技全面落後於西方的恥辱的政權!

  • 3 # 美圖美途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歷十二帝,入關後傳十帝,享國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末農民將領李自成攻佔北京,明亡。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剃髮易服,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逐步掌握全國。然後歷經康雍乾三朝,經濟得到一定恢復。基本上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但是由於滿清大搞文化閹割,輕視科技,閉關鎖國,逐步落後於歐美。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嚴重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開始進行戊戌變法,但是變法失敗。1900年夏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而侵略中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帝制,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4 # 天下漫遊客

    說成也清朝,敗也清楚,沒錯!

    論成,一,開疆拓土,恢復了漢唐

    以後分裂割據的國土,國土疆域空前遼闊,二,以儒為國教,把儒家文化推上了歷史至高點。三,清朝中後期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

    論敗,自嘉慶以後逐漸走上衰落,一雅片戰爭後,列強乘虛而入,《暖琿條約》《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丟失國土,喪國辱權,二,閉關鎖國,不思進取,成為科盲,國家固自封。

    三,政權腐敗無能,無為抗外,任容外寇

    躪踏,淪為半殖民地。四,重用滿人,歧視漢人,禍國殃民。最終王朝傾覆。

  • 5 # 山楂樹2094

    清朝一共十個皇帝,八個勤於政事,平均素質高於其他朝代。清王朝在皇族子弟教育方面十分嚴格,在皇位繼承上不是嫡長子繼承,而是擇優繼承。清王朝在民族政策上注意團結各個民族。其吏治比現在清明,清代發生的科場舞弊案,楊乃武案等,涉案官員均被嚴懲,包括省部級官員被殺頭!清朝官員有貪腐,但程度與普遍性遠不如當今。戊戌變法雖被扼殺,但洋務運動,君主立憲並未終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沿用至今。清朝治國理政抓住一個字,即‘’孝‘’字,以孝治天下,人心比現在純善。清朝疆域遠大於明朝,給今天的中國留下一份有歷史依據的版圖。

  • 6 # e_listen141814398

    說起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就不得不說起馬士英。明朝史書《甲乙事案》是清朝的禁書。史書記錄,方國安是馬士英策反的,馬士英派官員看押魯監國,但官員是突然發病,魯監國登舟入海,這就是馬士英的晚節。中國曆來是禮儀之邦,聞名於世。近代的蠻族入侵,或許使華人喪失了禮儀之邦的稱號,而以俗稱豬尾巴的辮子而聞名於世。明朝 的大炮是很有威力的,據說順治帝死於明朝鄭成功的大炮。史可法用400兵力防守揚州,史可法用大炮轟擊,面對多鐸統帥的清軍主力都對清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後來的江陰保衛戰,面對尼堪親王(後來死於張獻忠的養子李定國)的小股清軍堅持了很長時間。劉宗周說:馬士英亡國之罪不用言矣。明朝史書《甲乙事案》:有明之失,不在他人,實士英一人耳!這是當時人們最普遍的評價!就是明朝的滅亡,實際就是馬士英一個人造成的,這才有了後來的清朝全民一個剃頭令,.這種說法現在看來很片面!但代表了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只是後來的統治者不太宣傳!清朝的人不愛講,就像曾國藩說的清朝的天下得來太容易了

    當時的人們,就是明末清初,那時候的人們認為要是沒有馬士英,清兵能夠統治整個中國簡直不可能的。要知道清兵之前,直到1644年,花了幾十年都攻不下一座寧遠城。

    義大利傳教士馬丁諾·馬蒂尼(1614—1661,中文名衛匡國,字濟泰)所著《韃靼戰紀》記錄了他在中國的見聞:

    “他們的攻勢如閃電一樣,用不了多久就佔領它,除非那是一座武裝防衛的城市。

    這些地方中有一座城市英勇地抗拒了韃靼的反覆進攻,那就是揚州城。

    一個韃靼王子死於這座城下。一個叫史閣部(史可法)的忠誠的內閣大臣守衛揚州,它雖然有強大的守衛部隊,最後還是失敗了,全城遭到了洗劫,百姓和士兵被殺。

    韃靼人怕大量的死屍汙染空氣造成瘟疫,便把屍體堆在房上,城市燒成灰燼,使這裡全部變成廢墟,堪稱人間地獄。”

    這一點有幾個事實在眾多史籍中都有記錄。首先,當時史可法名望極高,所謂忠義著於華夏而被弘光政權排擠,在揚州的禮賢館,史可法聚集了很多火炮專家,從包括澳門葡萄牙人手裡引進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技術,能夠製作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當然這些火炮在揚州之戰中對清軍造成了多大殺傷在史書上是有爭議的,南明軍隊的單兵實力遠遠不如清軍,當時的圍攻揚州清軍是最精銳的八旗鐵騎,史可法手下的劉肇基殺死的一千多清軍,主要是用火炮殺傷的,而不是用步兵作戰殺死了清軍。另外史可法是在違抗軍令的情況下防守揚州,兵力部署極其單薄,沒有任何外援助。

    當時馬士英民憤極大被臣民們比作秦檜,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上馬士英比秦檜壞多了。在那個時代不斷有人要求史可法起兵清君側,起兵討伐馬士英,但史可法始終委曲求全,直到最後死在了揚州,馬士英則始終不斷破壞,不斷給史可法小鞋穿,讓他始終無所作為。

  • 7 # 非常道畢延河

    為什麼說清朝是中國的“黑暗中世紀”

    “中世紀黑暗時代”,是指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在這個近千年歷史裡,歐洲大陸戰爭頻繁人民痛苦社會發展停滯,更可怕的是教會掌握世俗權力,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動不動就燒死科學家, 在教會的管制下,中世紀的人文死氣沉沉沉,萬馬齊喑,所以歐洲人稱為“黑暗的中世紀”。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的落後野蠻血腥恐怖,他對文化的毀滅對人性的摧殘對思想的禁錮對大眾的愚弄,完全可以與歐洲的中世紀相提並論,而且有過之而不及,可以說是中國的“黑暗中世紀”。

    一、清朝是以屠殺和恐怖為原則的,原始部落的野蠻性暴露無遺。

    清軍入關是帶著屠刀來的,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殺戮立威,為最終摧毀漢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頒佈“剃髮令”“易服令”,叫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三千年的衣冠文明壽終正寢。從精神上到肉體上徹底把漢人弄成完全順服的奴才。“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這就是多爾袞的屠城令。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從東北一直到西南的大屠殺,使得很多地區“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魯迅感嘆:“清軍入關屠盡明朝漢人的骨氣廉恥”, 有思想、敢反抗的忠貞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清朝的恐怖可以說製造了很多的順民。

    二、清朝毀滅文化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愚弄百姓。

    清朝貴族以異族身份入主中原,始終對漢民族懷有深深的猜疑心理與防範意識。清朝政府為了奴化大眾,首先就是文化殺戮文化毀滅,舊書新書凡是有涉及外族的地方,一律修改,有詆譭的地方,全書抽毀或禁行或全毀。搜書、焚書、刪除、篡改古書。不僅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多部,總共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然後編成了符合清朝統治利益的《四庫全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魯迅所說的“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吳晗驚歎“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為了製造奴才自然就要毀滅文化,毀滅思想,毀滅人性。清朝的文字獄就是毀滅思想毀滅個性,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文化恐怖。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譏諷清朝的內容動輒“立斬”“立絞”“棄市”“凌遲”“寸磔”“開棺戮屍”“滅族”,無所不用其極!清代的文字獄保守估計200餘起。“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把心腸論濁清”都成為株連、殺戮的罪證,清朝統治者民族敏感程度到了神經質的程度了。

    魯迅先生說“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是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能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洲人以異族入侵中國,講歷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明朝的大臣可以罵皇帝,清朝的大臣只能匍匐在地說“奴才該死!奴才該死!”。沒有思想自由,沒有言論自由,文人學士只能研究故紙堆,“避席畏聞文字獄,著述都為稻糧謀”。

    三、清朝是以維護滿族特權為原則的民族壓迫民族歧視。

    清朝是以幾十萬人統治幾億人口,作為擁有少數特權的統治階層始終有種恐懼感,處在2億人口的汪洋大海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不變呢?康熙嘴上說“滿漢一體”但漢人官僚是沒有實權的,有人說的“天下沒有一個總督是漢人”。清朝皇帝反覆不停的告戒旗丁“國語騎射,是滿洲根本”,對於皇室子弟吟詩做賦那一套,則嚴加斥責,認為是“蹈漢兒弱習”。清朝的國語是滿語,重要文獻都用滿語記載。戊戌變法的時候,大清朝內外憂患搖搖欲墜,那些清朝貴族極力反對變法,因為變法成功“保中國不保大清”,中國是大眾的,大清是統治者的,為了一己之力可以出賣國家的利益。“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就是清朝統治者的本性。

    四、魯迅懷疑”康乾盛世”是文字獄吹出來的,這是歷史上罕見的全面頹廢崩潰之勢。

    “ 康熙康熙,吃糠拉稀”這是當時的民謠說的。有人這樣描述當時的社會情況,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賤而艱於食,布帛賤而艱於衣,舟轉市集而貨折貲,居官者去官而無以為家,是四空也。在英華人馬戛爾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這樣的..."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善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馬戛爾尼戳穿了清朝的盛世神話,”什麼盛世,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他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

    五、清朝是野蠻征服文明是歷史的退步,是萬馬齊喑毫無生機的“中世紀”

    1840年清朝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產量佔全世界的2/3以上。明朝的鄭和艦隊世界無敵,浩浩蕩蕩駛向世界。明朝有思想家王陽明、李贄、王夫之、顧炎武等等,有科學家宋應星、徐光啟等等。清朝有什麼呢?以馬步騎射為國本,視一切發明創造為奇技淫巧,大興文字獄,桎梏大眾的思想,扼殺民族的創造力。所以有的只是匍匐在地山呼萬歲歌功頌德的奴才。

    清朝閉關鎖國盲目自大,“重農抑商”毀滅文化,徹底扼殺了明末以來的啟蒙思想解放程序和資本主義萌芽。當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人文復興工業革命的時候,大清朝正陷在自我陶醉夜郎自大的“康乾盛世”裡。

    清朝是落後野蠻的,統治者始終堅持胡服騎射辮子,幾百年頑固不變。歷史走到大清朝好像凝固了,停滯了。鴉片戰爭時期居然用的是三百年前明朝的大炮,歷史的悲劇。明朝的大科學家宋應星因為有反清思想,所以他的鉅著《天工開物》銷燬了失傳了,三百年後在海外才發現原版。清朝對文明的毀滅對思想的踐踏對人性的壓制是前所未有的,清朝對民族的創造力的毀滅是致命的,徹底的改變了民族的形象,更改變了民族的心理。龔自珍哀嘆”左無才相,右無才史,閫無才將,庠序無才士,隴無才民,廛無才工,衢無才商,抑巷無才偷,市無才駔,藪澤無才盜;則非但鮮君子也,抑小人甚鮮。“連小偷小人都沒有技術含量了,民族衰微到了什麼程度。

    還是英華人馬戛爾尼看得透徹,在出使日記中寫到“自從被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 150 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 8 # 小川說史

    作者認為要評價清朝一定要分清兩個時間段。

    清朝從1644年-1840年期間,和其他的封建王朝別無二致,他們統治的思想、方式,一脈相承,你真的很難說他們的本質上有什麼不同,真正的不同在於1840年以後,列強入侵,國門被迫開啟之後才產生出了與之前朝代截然不同的變化。所以在下認為對於清朝一定要分開看,第一階段1644年-1840年的清朝,第二階段1840-年1911年的清朝。

    1644年-1840年對於清朝這個朝代來說他的統治時非常成功的,而且可以說時成績斐然。為什麼我這樣說呢?清朝在這一段時間,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人口增長,可以說歷朝歷代盛世之情景在清朝都出現了。清朝入關時人口幾十萬卻要統治人口數千萬的漢族人,如果他沒有高明的統治手段和得人心的政策光靠屠殺,能統治中國300年嗎?明朝末年戰亂不斷,百姓生活在生死線上,逼不得已揭竿而起,明朝自己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社會問題,清朝入關一統天下最起碼還給百姓一個太平天下,老百姓不用在流離失所,顛沛流離,試問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誰人不想過安定的生活?這也就是鄭成功攻打南京以及吳三桂起兵造反時老百姓並不擁護的主要原因,雖然在統一過程中清朝為了維護統治出現了,剃髮、圈地、投充、逃人、屠城等一系列高壓、殘暴的統治政策,但是僅僅只持續了20幾年,到了康熙以後就已經全部廢除了,如果清朝在康熙時期依然沿用這些政策,那麼吳三桂起兵反清,失敗的一定會是清朝,然而正因為清朝及時調整了統治政策,收攏了人心,才最終獲得了勝利。

    經過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的不斷努力,蒙古、東北、新疆、西藏、這些土地正式劃入中國的版圖,邊疆少數民族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處理,促進中國的多民族融合,奠定了現在中華民族的基礎。農業的技術改革和新作物的大力推廣與攤丁入畝政策的實行,使得人口的增長呈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到了乾隆時期華人口已達三億。改土歸流極大的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使得中央對西南地區的統治得到了加強。

    從1840年開始清朝由於戰敗被迫和外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於這一點有人就會說正是由於清朝的盲目自大,閉關鎖國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對於這點在下想說,清朝自大嗎?那所有的大一統王朝都自大,因為他們都以天朝自居,清朝只不過是繼承了他們的思想,這是古代中國的傳統思想,就這點來說埋怨清朝確實有些牽強。清朝真的對西方一無所知嗎?康熙就曾經說過,千百年後中國可能被西洋所累,乾隆對西藏用兵的時候,就有人上書提到過廓爾喀所用西洋人火槍威力巨大,請求採買或仿製。其實清朝入關以前對研發新式武器裝備並排斥,一直十分重視火器的發展,康熙、乾隆,在平定準噶爾時也曾大量使用過火器。《大清會典》裡記載當時火槍的裝備率已經達到百分之50了。就連雍正和乾隆都接連下詔嚴令部隊不可盡習火槍而荒廢騎射、武藝。

    清朝後期之所以在和外國列強的戰爭中接連敗北根本原因不是因為武器不行,而是正如雍正、乾隆所說,大清軍隊嚴重依賴火槍,荒廢了武功、騎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進城與清軍展開巷戰,結果守城的800清軍居然全部陣亡,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了。這只是小範圍的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在於當時的大清朝已經步入後期這家運營了200多年的公司已經百病叢生,暮氣沉沉,這樣狀態下的清朝和當時蒸蒸日上,急需開拓市場的英國較量,怎麼可能不輸呢?不要說清朝,就是換成任何一個朝代在其後期與當時的英國較量,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相反我們應該看到清朝雖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隻要有機會清朝還是會不予餘力的維護國家主權的,如左宗棠收復新疆、袁世凱率軍進入北韓,東北建省,拒絕義大利租借三門灣等。對於一個沒落的王朝來說,清朝基本做了他能做的,還要苛求什麼呢?

    綜上,清朝對今天的疆域、民族的形成居功至偉。

  • 9 # 中國新疆歡迎您互

    客觀評說,有輝煌就有衰落,歷史本就這樣,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清朝中國都留辮子全世界都知道,但有些人把裹小腳也算到清政府身上我也是醉了,大清律是不允許裹小腳的,只有漢人裹小腳禁不住沒辦法.清末官場腐敗,軍力衰退沒護住國門,100多年後的我們更應為我祖國努力奮鬥,聽從黨中央的指示,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而砥礪奮進!

  • 10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千叟宴在清朝一共就舉辦四次,康熙時期舉辦過兩次,乾隆時期舉辦過兩次,在乾隆之後就沒有再舉辦過,而之所以沒有再舉辦過千叟宴,我認為主要和當時的國力所決定的。

    所謂千叟宴,顧名思義,就是網路天下長壽之人,召集進京,由皇帝親自主持參加宴會,天下長壽之人恭祝皇帝的長命百歲。除此之外,千叟宴實際上也是皇帝彰顯自己文治武功、國富民強的一種營銷手段而已,一方面凸顯出皇帝與民同樂,關心天下的老人,希望他們長命百歲,另一方面凸顯出皇帝治理有方,國家和平穩定、一片繁榮。

    【1】康乾盛世具備千叟宴的各種環境和條件。之所以康熙和乾隆這麼熱心於舉辦千叟宴,主要在於康熙與乾隆時期,正是康乾盛世時期,整個大清朝正處於蓬勃向上發展的階段,不管是社會穩定,還是國民經濟,或者是軍隊實力,也就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從現在來看,康乾時期處於整個大清發展的最鼎盛時期,統治者自然有底氣舉辦這種揚國威、歌功頌德的活動。

    【2】嘉慶時期大清由盛轉衰。而自嘉慶帝開始,整個大清王朝就已經處於日益衰敗之勢。嘉慶帝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嘉慶王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上承“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聯軍入京、帝后出逃的“道鹹衰世”,嘉慶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他怎麼能有心思舉辦這樣盛世的活動呢!

    【3】道光時期朝廷自顧不暇。道光帝雖然長壽活到了69歲,但是在他執政時期,爆發了鴉片戰爭,外國侵略者開始入侵大清王朝,而且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苟安姑息,拒絕變革,加劇了清朝的危機。如此之破亂不堪的大清王朝怎能有心思舉辦千叟宴。

    【4】咸豐以後,國之將亡。自咸豐帝開始,到光緒帝,壽命都不長,咸豐31歲,同治19歲,光緒38歲,如此短壽之人,要是舉辦千叟宴,那豈不是讓世人笑掉大牙。何況這個時期,大清王朝遭受著內外雙層次的夾擊,外面有外敵入侵,八國聯軍入侵,內部有太平天國起義,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清朝統治者都自顧不暇,民間的百姓生活更是水深火熱,已經不再擁有康乾時期的和平穩定的盛世,自然就不可能有千叟宴了。

    宣統自不必多說,當了沒幾天的皇帝就被迫退位了,大清王朝就已經滅亡了。

    所以說,日落西山的大清王朝已經沒有精力和可以炫耀的資本來舉辦彰顯國力的千叟宴了,連王朝都不能朝不保夕,何談反映國富民強的千叟宴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後自己很長一段時間處在壓抑和陰暗之中,請問如果把撫養權給前妻是正確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