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喬的喬
-
2 # 白sir讀書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柳永的詩詞流傳之廣,由這句話就能看出來。
柳永詩詞婉約,風情萬種,他真的算得上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風流才子。先來欣賞一下他的名句: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柳永出生在宦官世家,他從小耳濡目染,所寫詩詞多偏柔美。雖曾立志仕途,但最終沉醉花街柳巷,尤其是兩次科考不中,更是工於詞曲。
柳永是位風流才子,他同時還是屢試不中的不得志之人,他出沒秦樓楚館,是歌樓妓女的心目中的“老鐵”!
他放蕩不羈,他自由灑脫,他不修邊幅,他敢恨敢愛!他用句俗話說,是一個無室無妻的光棍兒,卻同時是一位創新發展宋詞的巨匠!
想起柳永,那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讓人似乎看到江南的煙霧秋色裡,斜陽中,滿腔離愁的柳永,正和前來送行的幾個妙齡少女惜惜話別,手牽著手,淚眼看著淚眼,柳永眉頭一鎖,便又一次低吟長訴起來:“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柳永描繪的江南,有聲有色,他筆下的人,有情有韻,讓人心馳神往。
柳詞是在青樓中聞名的,傳唱於期間經久不衰。他最後過世時,仍在青樓,也算是死得其所。因為他太過貧窮,無數歌姬前來弔唁,載歌載舞,蔚為大觀。而且此後清明節時,便各地青樓女子相約,一起為柳永掃墓祭祀,甚至還形成一種習俗,稱為“吊柳會”。
有了這些鐵桿女粉絲們,在柳永生前身後的崇敬和傳唱,有了豐富婉轉的詩詞內容,柳永的詩詞不被廣為流傳,似乎都不可能了!(完)
-
3 # 東東歷史
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永的詞流傳之廣泛。
柳永的詩詞能夠廣為流傳,首先就在於他有很高的成就,紀曉嵐曾經評價過“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在紀曉嵐眼裡,柳永的詞是跟杜甫的詩一個級別的。
有這麼高的底蘊打底,這就有了千古傳誦的資本。
柳永在仕途上不得已,讓他能夠以一個底層人民的心態去接觸社會百態,尤其是與青樓女子的接觸,加上他的博學多才,讓他的詞有了很濃的老百姓的味道。
柳永一生坎坷,詞往往比較哀婉,這也符合了華人自認為多愁善感的心裡。
這些都是柳永詞能夠傳誦的原因。
誰沒有一個讓他:“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夢中佳人呢。
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又是寫盡了多少離別淚。
“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我念君,又該怎樣表達?
詞到了細膩處,直指人心,想不流傳都難!
-
4 # 蓊鬱垚
詩當吟杜甫,詞應誦柳永。
簡單地說,柳永仕途不順,與底層人民生活在一起。詞的內容多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情景及情感,自然就會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喜愛傳頌。加上自己的才華橫溢,作品上家,說出了普通人的心裡話,代代傳承,想說他的詩詞作品不好都難。
-
5 # 詩詞書院
柳永的詞在宋代這麼流行,可以從作者、傳媒、受眾這三個環節說說。
首先說作者柳永。職業填詞人,才情橫溢,風流倜儻,更自喻貌如宋玉,兼具音樂才華和浪漫天性,偶像派和實力派的綜合體。更重要的是接地氣,長年與樂工,歌妓交好,使其輕易收集到眾多民間詞曲,並依此改編。成為以民間俚曲俗語入詞的大家。也因為這點,其仕途上受到以晏殊為代表的一眾名士排擠,至其進一步恣遊於歌樓妓館,從而對傳媒、受眾有了很深入的瞭解。
再說傳媒,歌妓是當時詞作的主流傳播渠道。《全宋詞》收錄柳永詞212闕,當中超過70%的篇章都是描寫歌妓,並且多是以一個相對平等的視覺描述。內容涉及歌妓容顏,心情,生活等方方面面,儼然成為當時歌妓的代言人。而其也與眾多名妓交好,單能從詞裡找到名字的就有:秀香、英英、瑤卿、心娘、蟲娘、酥娘、佳娘等等,還未包括謝玉英、陳師師、趙香香等有故事記錄的名妓。這些歌妓大多有著“鶯舌珠喉”、“杏臉花貌”、“明眸嬌波”、“柳腰蓮步”、“巧笑媚靨”、“歌扇舞群”的色貌。是坊間較低層次風月女子的偶像,她們對柳詞的追捧,使柳詞獲得了更大範圍的傳播,以至“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一生放縱愛自由,既無成家,也無財產,其最後死在名妓趙香香家,靠謝玉英、陳師師一眾名妓湊錢為其安葬。據傳,出殯之時,滿城歌妓都來了,“一片哀聲,半城縞素”。這便有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話本,可見其在歌妓中的地位。
最後說說受眾,如上所說,俚曲俗語入詞,更具大眾文化標籤。而柳永的際遇,也成為眾多執絝子弟的偶像。
再說一個故事,如上所述,柳永仕途上極不如意,寫下了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誰知命運弄人,隔年科考則高中,只待皇帝圈點放榜,但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名字時,龍顏便有不悅,在旁批了:“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卻依此自稱是奉旨填詞。把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話題性發揮到極限,成了眾多落傍紈絝的託詞,而這些紈絝子弟也是當時風月場所的主力消費群。
以上所述便是柳詞流傳廣泛的主要原因。
-
6 # 滄海人間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的詩詞流傳廣,受到大眾歡迎,可以從其詩詞天賦,生活底蘊;詞調豐富,雅俗並陳;抒情自我,語言通俗等方面求源。“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創作詩詞,才性高妙。青年時迷戀山湖風光,耽於聽歌買笑,可以說是經歷豐富。屢試不第,更是紙迷金醉,把精力、時間投入到了詩詞創作之中。“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在創作中,對宋詞進行了全面革新,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同時,他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並充分運用俚詞、俗語,鋪敘,白描等手法。而這些創新,不僅豐富了詞的創作,也更利於詞的傳唱。“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遊走於青樓之間,結識了很多歌女,並創作了大量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感情的詞作;有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也有被遺棄和失戀女子的痛苦。他的詞作被歌女們熱衷並傳唱,於是就有了“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之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的《鶴沖天·黃金榜上》,不僅抒發了名落孫山後的憤懣不平,也展現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羈的個性。這種自我體驗的抒情,相對於以前詞作,是一種拓新和發展,也影響到後來的詩詞創作者,並被傳播和發揚。
-
7 # 百姓日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慢詞的倡導者,普廣者。
柳永的詞去繁華,抒意直白,大眾化,平民化,這與其前半生鬱郁不得志,流連往返於市井酒樓,煙花之地有莫大關係,柳永的相好蟲娘就是位歌女,其詞大多為描寫都市風光,市井情懷,在那個以小令為主的時代可謂奇葩一朵,也因此被當時詞作大家視為異類,即使有欣賞的也大多以庸俗,不識文者喜愛之評論。
人在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遭遇,就寫什麼感受,這會使文字真實也易於深入人心,最能打動別人,如果叫井底之蛙寫最廣闊,想它能寫出的也最多:“一方圓孔是為天”了,詩詞不怕直白,就怕裝填。
柳永的詞對後世影響很深,貢獻極大,可以稱為平民大詞家,其所提倡的詞本民間來,己為廣泛認可。
-
8 # 書生老崔520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每當吟誦起這千古傳唱的經典名句,就會想到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字耆卿,初名柳三變,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的創始人。他以畢生精力專注作詞,自稱“白衣卿相”,其詞題材多為城市風景和歌妓生活。在當時流傳極為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的詞為什麼流傳這樣廣呢?
首先是和柳永詞作的風格特點有關。柳永發展了詞的通俗性的特徵,使之更符合市民階層的審美口味,開創了“俚俗詞派”。換句當前的話說就是“接地氣”。柳永是宋詞發展轉變過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因為柳永的橫空出世,宋詞的創作走向了廣闊的“溜光大道”。
柳詞詞作最大的特點是開創詞壇新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1.形式上創新。柳永最主要的貢獻是一改時人多作小令的詞風,首開長調(慢詞)先河。《望海潮》《雨霖鈴》《蝶戀花》等詞牌皆為柳永所創。後人爭相效仿。
2.題材上創新。柳永擴大了詞的寫作題材。在描寫男女愛情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貴的深宅大院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因此為廣大市井平民所喜聞樂見。
3.語言上創新。他在語言上貢獻最大的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入詞。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浮華之風,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同時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文人雅詞,可以說他雅俗雙修,既能詠陽春白雪,也能寫下里巴人。因此他的詞雅俗共賞,受眾廣泛。
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
另外一點原因是柳永有極高的音樂天賦,精通音律,所以他在詞作上音律之協婉,尤為其他詞人所不能及。他寫作的很多詞在當時其實就是那時的流行歌曲。柳永就是當時專業的詞曲作家。音樂界的大咖。後來只留下文字,大部分的曲譜都失傳了。
還有一點原因是,柳永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索性混跡青樓,沉溺煙花陌巷,流連市井坊間,在低吟淺唱中尋找人生的寄託。所做之詞多找歌妓詠唱,廣與市井階層交朋友,這樣作品粉絲就非常多,因此詞作廣為傳唱。
下面節選柳永最經典的兩首詞:
《雨霖鈴·寒蟬悽切》[宋]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鳳棲梧》也叫《蝶戀花》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9 # 高大牙
文人當生活在北宋。地位高,收入高,當官的風險低,最多貶謫,無性命之憂。
關鍵是,風花雪月吃喝嫖賭成為士大夫的“雅骨”,這實在太令我這等油膩中年嚮往了。
所以我很羨慕柳七生活在那個年代。
哪怕他窮困潦倒,也有一群名妓爭相養著。
從現代經濟學角度分析,柳七實在是揮霍無度且不善經營。
首先,他有很多好產品,口碑好到爆;
其次,他不經意擁有了非常好得渠道商——妓女群體;
可惜這兩個優勢被利用偏了,硬生生經營成了公益事業——他的“利潤”都變成“凡有井水處,皆有柳永詞”,柳七的詞娛樂了大眾,他自己微薄的潤筆如何養家?當然妓女們還是有情有義的,唱了柳相公這麼多詞,受了這麼多恩客的賞賜,好歹給人家接濟點生活費不是?
第一階段,真的想“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如果柳七下決心做一個專業的遊吟詞人,那他必然是千古傳頌的文壇大宗師一枚,儘管我個人依然承認他是中國詞壇宗師,但他的成就可以更高。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以為這只是一句牢騷嗎?我寧願相信這是他的夢想。但作為官宦世家之後,他揹負著走進仕途的使命。所以他從武夷山離家,號稱進京參加禮部考試,這一路整整走了6年。為何?喜歡上蘇杭的遊樂情事了。人生仕途能有幾個6年?柳七硬是把仕途的種種可能浪蕩在風月中。
這6年間,他在杭州寫出了傳唱千古的《望海潮.東南形勝》。
這6年間,柳七的詞多寫北宋富足的市井風情,反映他從家鄉一路進京對太平社會的所見所聞。詞內容多數描寫民間風貌,男女情事,且用詞俗俚,貼近底層,自然容易受傳唱。
第二階段,“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成為不甘心的牢騷。這是柳七生涯最悲催的27年,在汴梁寓居15年,連續4次落第後,四處輾轉漂泊10多年,以填詞為生。人生愁苦困頓體驗個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已經是無奈中的無奈牢騷了,哪裡還有遊吟的風發意氣?哪裡還有東華門外唱名的憧憬?
真宗斥責“屬辭浮糜”也罷,仁宗臨軒放榜黜落也罷,這些不靠譜的以訛傳訛傳說都已經成就了柳七的“浮名”,可換來的,確實淺斟苦唱。
柳七四次落第後,為生計到處宦遊干謁,使他在羈旅行役詞方面成就很高,這也是基於他的切身感受。《樂章集》中六十多首羈旅行役詞,反映柳七這10多年追求、挫折、矛盾、苦悶、辛酸、失意等複雜心態。
這個階段,柳七對詞意境的創造、氣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詞造句,無不體現雅俗共賞的特質,境界已經是遼闊蒼涼到天際的高度了!
這個階段,柳七“浮名”大成。作為宋詞的改革先鋒,柳七在詞界的地位是“十有八九不學柳耆卿,則學曹元寵”;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禮、万俟詠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從柳氏來”。即使是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也無不受惠於柳永。
第三階段,浮名終於加持官身,淺斟低唱誰知箇中滋味?滄桑的27年後,臨朝了15年的劉太后終於架不住輿論的壓力,歸政宋仁宗。50歲的柳七託仁宗親政的福,考取了加恩科進士,並被授睦州團練推官。
加持官身的柳七,這時候再淺斟低唱,他自己又識得是何滋味?
柳七當了9年地方官,轉三任,官聲不錯,政績斐然。,按宋制理應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七於是發出“遊宦成羈旅”的牢騷。
據不靠譜路邊史書記載,柳永向仁宗進獻新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因有“太液波翻”仁宗扔了柳七的詞,不給他遷官。範希文主持慶曆新政後,為柳七申訴,柳七終於轉官著作郎;6年後,轉官太常博士,第二年,改任屯田員外郎,致仕,定居潤州。
又過三年,柳七死了。據說死時身無餘財,錢都花在花間柳巷了(60多歲的人啊,晚年端是好體力!)。
還是不靠譜路邊史書記載,謝玉英、陳師師等行首出錢買棺材埋葬了他。
靠譜的說法是,他死在潤州(鎮江),停棺寄於一寺廟裡。一直過了20年後,荊公的弟弟王安禮來到鎮江,找不到他的後人,乾脆就出錢埋葬了他。也是夠悲催的結局了!
這階段柳七的”浮名“在汴梁的娛樂界更如日中天。名伶優娼們紛紛表示:“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七要外出當官了,汴梁天空一片愁雲密佈。名伶優娼們紛紛捨不得柳七的離去,以致出現”郊外綠陰千里,掩映紅裙十隊。惜別語方長,車馬催人速去。偷淚,偷淚,那得分身與你“。歌伎們用這樣的方式成就了柳七北宋詞壇無冕之王的地位!
-
10 # 張秉榮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那更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我們不難看出柳永的詞風,多寫於離別,感傷,愁怨!也寫過風花雪夜之類,大都被人們傳唱。可他的詩詞在他那個時代,還是被大詩人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了。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恰恰寫出了人們情感的歸宿,寄託!所以就被廣為流傳了。這樣回答不知可否?謝謝師友的閱讀。
-
11 # 綠喬的喬
柳永的詞流傳廣和當時宋朝的一個風氣有關。凡有井水處 皆能歌柳詞。當年很多詞人流連煙花之地(當時的煙花之地和現在不一樣哦很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解語花,文人們樂意與她們交往) 柳永也是其中一位 ,許多詞完成後都由那些能歌善舞的藝妓 變成歌詞傳唱開來了 就像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 這樣流傳度自然就很廣啦。
-
12 # 白sir讀書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柳永的詩詞流傳之廣,由這句話就能看出來。
柳永詩詞婉約,風情萬種,他真的算得上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風流才子。先來欣賞一下他的名句: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柳永出生在宦官世家,他從小耳濡目染,所寫詩詞多偏柔美。雖曾立志仕途,但最終沉醉花街柳巷,尤其是兩次科考不中,更是工於詞曲。
柳永是位風流才子,他同時還是屢試不中的不得志之人,他出沒秦樓楚館,是歌樓妓女的心目中的“老鐵”!
他放蕩不羈,他自由灑脫,他不修邊幅,他敢恨敢愛!他用句俗話說,是一個無室無妻的光棍兒,卻同時是一位創新發展宋詞的巨匠!
想起柳永,那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讓人似乎看到江南的煙霧秋色裡,斜陽中,滿腔離愁的柳永,正和前來送行的幾個妙齡少女惜惜話別,手牽著手,淚眼看著淚眼,柳永眉頭一鎖,便又一次低吟長訴起來:“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柳永描繪的江南,有聲有色,他筆下的人,有情有韻,讓人心馳神往。
柳詞是在青樓中聞名的,傳唱於期間經久不衰。他最後過世時,仍在青樓,也算是死得其所。因為他太過貧窮,無數歌姬前來弔唁,載歌載舞,蔚為大觀。而且此後清明節時,便各地青樓女子相約,一起為柳永掃墓祭祀,甚至還形成一種習俗,稱為“吊柳會”。
有了這些鐵桿女粉絲們,在柳永生前身後的崇敬和傳唱,有了豐富婉轉的詩詞內容,柳永的詩詞不被廣為流傳,似乎都不可能了!(完)
-
13 # 東東歷史
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永的詞流傳之廣泛。
柳永的詩詞能夠廣為流傳,首先就在於他有很高的成就,紀曉嵐曾經評價過“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在紀曉嵐眼裡,柳永的詞是跟杜甫的詩一個級別的。
有這麼高的底蘊打底,這就有了千古傳誦的資本。
柳永在仕途上不得已,讓他能夠以一個底層人民的心態去接觸社會百態,尤其是與青樓女子的接觸,加上他的博學多才,讓他的詞有了很濃的老百姓的味道。
柳永一生坎坷,詞往往比較哀婉,這也符合了華人自認為多愁善感的心裡。
這些都是柳永詞能夠傳誦的原因。
誰沒有一個讓他:“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夢中佳人呢。
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又是寫盡了多少離別淚。
“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我念君,又該怎樣表達?
詞到了細膩處,直指人心,想不流傳都難!
-
14 # 蓊鬱垚
詩當吟杜甫,詞應誦柳永。
簡單地說,柳永仕途不順,與底層人民生活在一起。詞的內容多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情景及情感,自然就會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喜愛傳頌。加上自己的才華橫溢,作品上家,說出了普通人的心裡話,代代傳承,想說他的詩詞作品不好都難。
-
15 # 詩詞書院
柳永的詞在宋代這麼流行,可以從作者、傳媒、受眾這三個環節說說。
首先說作者柳永。職業填詞人,才情橫溢,風流倜儻,更自喻貌如宋玉,兼具音樂才華和浪漫天性,偶像派和實力派的綜合體。更重要的是接地氣,長年與樂工,歌妓交好,使其輕易收集到眾多民間詞曲,並依此改編。成為以民間俚曲俗語入詞的大家。也因為這點,其仕途上受到以晏殊為代表的一眾名士排擠,至其進一步恣遊於歌樓妓館,從而對傳媒、受眾有了很深入的瞭解。
再說傳媒,歌妓是當時詞作的主流傳播渠道。《全宋詞》收錄柳永詞212闕,當中超過70%的篇章都是描寫歌妓,並且多是以一個相對平等的視覺描述。內容涉及歌妓容顏,心情,生活等方方面面,儼然成為當時歌妓的代言人。而其也與眾多名妓交好,單能從詞裡找到名字的就有:秀香、英英、瑤卿、心娘、蟲娘、酥娘、佳娘等等,還未包括謝玉英、陳師師、趙香香等有故事記錄的名妓。這些歌妓大多有著“鶯舌珠喉”、“杏臉花貌”、“明眸嬌波”、“柳腰蓮步”、“巧笑媚靨”、“歌扇舞群”的色貌。是坊間較低層次風月女子的偶像,她們對柳詞的追捧,使柳詞獲得了更大範圍的傳播,以至“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一生放縱愛自由,既無成家,也無財產,其最後死在名妓趙香香家,靠謝玉英、陳師師一眾名妓湊錢為其安葬。據傳,出殯之時,滿城歌妓都來了,“一片哀聲,半城縞素”。這便有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話本,可見其在歌妓中的地位。
最後說說受眾,如上所說,俚曲俗語入詞,更具大眾文化標籤。而柳永的際遇,也成為眾多執絝子弟的偶像。
再說一個故事,如上所述,柳永仕途上極不如意,寫下了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誰知命運弄人,隔年科考則高中,只待皇帝圈點放榜,但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名字時,龍顏便有不悅,在旁批了:“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卻依此自稱是奉旨填詞。把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話題性發揮到極限,成了眾多落傍紈絝的託詞,而這些紈絝子弟也是當時風月場所的主力消費群。
以上所述便是柳詞流傳廣泛的主要原因。
-
16 # 滄海人間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的詩詞流傳廣,受到大眾歡迎,可以從其詩詞天賦,生活底蘊;詞調豐富,雅俗並陳;抒情自我,語言通俗等方面求源。“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創作詩詞,才性高妙。青年時迷戀山湖風光,耽於聽歌買笑,可以說是經歷豐富。屢試不第,更是紙迷金醉,把精力、時間投入到了詩詞創作之中。“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在創作中,對宋詞進行了全面革新,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同時,他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並充分運用俚詞、俗語,鋪敘,白描等手法。而這些創新,不僅豐富了詞的創作,也更利於詞的傳唱。“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遊走於青樓之間,結識了很多歌女,並創作了大量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感情的詞作;有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也有被遺棄和失戀女子的痛苦。他的詞作被歌女們熱衷並傳唱,於是就有了“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之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的《鶴沖天·黃金榜上》,不僅抒發了名落孫山後的憤懣不平,也展現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羈的個性。這種自我體驗的抒情,相對於以前詞作,是一種拓新和發展,也影響到後來的詩詞創作者,並被傳播和發揚。
-
17 # 百姓日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慢詞的倡導者,普廣者。
柳永的詞去繁華,抒意直白,大眾化,平民化,這與其前半生鬱郁不得志,流連往返於市井酒樓,煙花之地有莫大關係,柳永的相好蟲娘就是位歌女,其詞大多為描寫都市風光,市井情懷,在那個以小令為主的時代可謂奇葩一朵,也因此被當時詞作大家視為異類,即使有欣賞的也大多以庸俗,不識文者喜愛之評論。
人在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遭遇,就寫什麼感受,這會使文字真實也易於深入人心,最能打動別人,如果叫井底之蛙寫最廣闊,想它能寫出的也最多:“一方圓孔是為天”了,詩詞不怕直白,就怕裝填。
柳永的詞對後世影響很深,貢獻極大,可以稱為平民大詞家,其所提倡的詞本民間來,己為廣泛認可。
-
18 # 書生老崔520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每當吟誦起這千古傳唱的經典名句,就會想到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字耆卿,初名柳三變,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的創始人。他以畢生精力專注作詞,自稱“白衣卿相”,其詞題材多為城市風景和歌妓生活。在當時流傳極為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的詞為什麼流傳這樣廣呢?
首先是和柳永詞作的風格特點有關。柳永發展了詞的通俗性的特徵,使之更符合市民階層的審美口味,開創了“俚俗詞派”。換句當前的話說就是“接地氣”。柳永是宋詞發展轉變過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因為柳永的橫空出世,宋詞的創作走向了廣闊的“溜光大道”。
柳詞詞作最大的特點是開創詞壇新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1.形式上創新。柳永最主要的貢獻是一改時人多作小令的詞風,首開長調(慢詞)先河。《望海潮》《雨霖鈴》《蝶戀花》等詞牌皆為柳永所創。後人爭相效仿。
2.題材上創新。柳永擴大了詞的寫作題材。在描寫男女愛情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貴的深宅大院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因此為廣大市井平民所喜聞樂見。
3.語言上創新。他在語言上貢獻最大的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入詞。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浮華之風,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同時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文人雅詞,可以說他雅俗雙修,既能詠陽春白雪,也能寫下里巴人。因此他的詞雅俗共賞,受眾廣泛。
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
另外一點原因是柳永有極高的音樂天賦,精通音律,所以他在詞作上音律之協婉,尤為其他詞人所不能及。他寫作的很多詞在當時其實就是那時的流行歌曲。柳永就是當時專業的詞曲作家。音樂界的大咖。後來只留下文字,大部分的曲譜都失傳了。
還有一點原因是,柳永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索性混跡青樓,沉溺煙花陌巷,流連市井坊間,在低吟淺唱中尋找人生的寄託。所做之詞多找歌妓詠唱,廣與市井階層交朋友,這樣作品粉絲就非常多,因此詞作廣為傳唱。
下面節選柳永最經典的兩首詞:
《雨霖鈴·寒蟬悽切》[宋]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鳳棲梧》也叫《蝶戀花》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19 # 高大牙
文人當生活在北宋。地位高,收入高,當官的風險低,最多貶謫,無性命之憂。
關鍵是,風花雪月吃喝嫖賭成為士大夫的“雅骨”,這實在太令我這等油膩中年嚮往了。
所以我很羨慕柳七生活在那個年代。
哪怕他窮困潦倒,也有一群名妓爭相養著。
從現代經濟學角度分析,柳七實在是揮霍無度且不善經營。
首先,他有很多好產品,口碑好到爆;
其次,他不經意擁有了非常好得渠道商——妓女群體;
可惜這兩個優勢被利用偏了,硬生生經營成了公益事業——他的“利潤”都變成“凡有井水處,皆有柳永詞”,柳七的詞娛樂了大眾,他自己微薄的潤筆如何養家?當然妓女們還是有情有義的,唱了柳相公這麼多詞,受了這麼多恩客的賞賜,好歹給人家接濟點生活費不是?
第一階段,真的想“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如果柳七下決心做一個專業的遊吟詞人,那他必然是千古傳頌的文壇大宗師一枚,儘管我個人依然承認他是中國詞壇宗師,但他的成就可以更高。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以為這只是一句牢騷嗎?我寧願相信這是他的夢想。但作為官宦世家之後,他揹負著走進仕途的使命。所以他從武夷山離家,號稱進京參加禮部考試,這一路整整走了6年。為何?喜歡上蘇杭的遊樂情事了。人生仕途能有幾個6年?柳七硬是把仕途的種種可能浪蕩在風月中。
這6年間,他在杭州寫出了傳唱千古的《望海潮.東南形勝》。
這6年間,柳七的詞多寫北宋富足的市井風情,反映他從家鄉一路進京對太平社會的所見所聞。詞內容多數描寫民間風貌,男女情事,且用詞俗俚,貼近底層,自然容易受傳唱。
第二階段,“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成為不甘心的牢騷。這是柳七生涯最悲催的27年,在汴梁寓居15年,連續4次落第後,四處輾轉漂泊10多年,以填詞為生。人生愁苦困頓體驗個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已經是無奈中的無奈牢騷了,哪裡還有遊吟的風發意氣?哪裡還有東華門外唱名的憧憬?
真宗斥責“屬辭浮糜”也罷,仁宗臨軒放榜黜落也罷,這些不靠譜的以訛傳訛傳說都已經成就了柳七的“浮名”,可換來的,確實淺斟苦唱。
柳七四次落第後,為生計到處宦遊干謁,使他在羈旅行役詞方面成就很高,這也是基於他的切身感受。《樂章集》中六十多首羈旅行役詞,反映柳七這10多年追求、挫折、矛盾、苦悶、辛酸、失意等複雜心態。
這個階段,柳七對詞意境的創造、氣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詞造句,無不體現雅俗共賞的特質,境界已經是遼闊蒼涼到天際的高度了!
這個階段,柳七“浮名”大成。作為宋詞的改革先鋒,柳七在詞界的地位是“十有八九不學柳耆卿,則學曹元寵”;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禮、万俟詠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從柳氏來”。即使是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也無不受惠於柳永。
第三階段,浮名終於加持官身,淺斟低唱誰知箇中滋味?滄桑的27年後,臨朝了15年的劉太后終於架不住輿論的壓力,歸政宋仁宗。50歲的柳七託仁宗親政的福,考取了加恩科進士,並被授睦州團練推官。
加持官身的柳七,這時候再淺斟低唱,他自己又識得是何滋味?
柳七當了9年地方官,轉三任,官聲不錯,政績斐然。,按宋制理應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七於是發出“遊宦成羈旅”的牢騷。
據不靠譜路邊史書記載,柳永向仁宗進獻新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因有“太液波翻”仁宗扔了柳七的詞,不給他遷官。範希文主持慶曆新政後,為柳七申訴,柳七終於轉官著作郎;6年後,轉官太常博士,第二年,改任屯田員外郎,致仕,定居潤州。
又過三年,柳七死了。據說死時身無餘財,錢都花在花間柳巷了(60多歲的人啊,晚年端是好體力!)。
還是不靠譜路邊史書記載,謝玉英、陳師師等行首出錢買棺材埋葬了他。
靠譜的說法是,他死在潤州(鎮江),停棺寄於一寺廟裡。一直過了20年後,荊公的弟弟王安禮來到鎮江,找不到他的後人,乾脆就出錢埋葬了他。也是夠悲催的結局了!
這階段柳七的”浮名“在汴梁的娛樂界更如日中天。名伶優娼們紛紛表示:“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七要外出當官了,汴梁天空一片愁雲密佈。名伶優娼們紛紛捨不得柳七的離去,以致出現”郊外綠陰千里,掩映紅裙十隊。惜別語方長,車馬催人速去。偷淚,偷淚,那得分身與你“。歌伎們用這樣的方式成就了柳七北宋詞壇無冕之王的地位!
-
20 # 張秉榮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那更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我們不難看出柳永的詞風,多寫於離別,感傷,愁怨!也寫過風花雪夜之類,大都被人們傳唱。可他的詩詞在他那個時代,還是被大詩人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了。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恰恰寫出了人們情感的歸宿,寄託!所以就被廣為流傳了。這樣回答不知可否?謝謝師友的閱讀。
回覆列表
柳永的詞流傳廣和當時宋朝的一個風氣有關。凡有井水處 皆能歌柳詞。當年很多詞人流連煙花之地(當時的煙花之地和現在不一樣哦很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解語花,文人們樂意與她們交往) 柳永也是其中一位 ,許多詞完成後都由那些能歌善舞的藝妓 變成歌詞傳唱開來了 就像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 這樣流傳度自然就很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