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眼中的娛樂

    八個字: 弊在當時 功在千秋

    現在的歷史,為了樹立李世民的大唐盛世,把楊廣貶低了,以抬高李世民的大唐盛世。實際上,楊廣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人們現在通常大肆說他殘暴好色,李世民殺他的弟弟,把他爹嚇的要死怎麼算?楊玉環共俸兩個大唐的皇帝怎麼說?

    可以說,沒有楊廣的大運河等等措施,李世民哪裡那麼快的就來個盛世?清朝的皇帝各個勤政,也是到了康熙時代才有了盛世的。

    在歷史上,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

    當然,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徵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再加上勞民的遠征高麗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親征高麗,三次都均遭失敗,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烽火頻起。最後被叛軍宇文化及於江都所殺。

    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

    楊廣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后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句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裡,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在歷史上,大運河曾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它自北而南穿過的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等都是物產富饒、經濟發達的地區。沿岸的北京、天津、德川、徐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和杭州等眾多的城市,猶如一顆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運河之濱。大運河是中國曆代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專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又一象徵。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唯一南北走向的長河,它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運河是利用許多天然河流、湖泊開鑿成的人工運河。因其水量的大部分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因此各段的流向很不一致。大運河各段之間高差懸殊,全線各段“三起三落”。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定了改造京杭運河的計劃,大運河的主要河段成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開鑿於公元605~610年(隋煬帝大業六年)。由於中國東部地區,北起華北平原,南止杭嘉湖平原,平疇坦蕩,沃野千里,數條東西走向的大河,給這一廣袤地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時也割裂了南北交通,沒有一條南北向的天然河道溝通由西而東並列平行的幾條大河,聯結相互分隔的不同流域。這種情況在古代大大影響了各流域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統一。因此,修鑿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就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為將這一夢想變成現實,中華民族的祖先曾作過數千年的艱難探索。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當時割據一方的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競相修明內政,爭強稱霸,即開始鑿築多條人工運河。到了春秋末期,一條溝通長江下游與淮河下游的人工河道,在中國東部平原地區第一次出現了,這就是崛起於長江下游的吳國在公元前486年開鑿的邗溝。這條運河成為後來陸續開鑿的縱貫中國東部大平原的京杭運河的最早河段。公元589年,隋王朝結束了300多年的長期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為了溝通國都長安與東南富庶地區的聯絡,便於從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轉運漕糧,以及加強北部邊防,隋朝全面規劃了運河建設,大規模開鑿了以洛陽、開封為中心,北起涿郡、南達杭州的運河網,習稱南北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開鑿最早、水道最長的人工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將五大水系連成統一的水運網。全長1794千米。

    古代陸上運輸只有騾馬大車和肩扛人挑,運輸速度緩慢,運輸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儘量採用水路運輸。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而長江流域得到開發以後,中國就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絡,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京城,開闢並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幹線,對於歷代朝廷就變得極其重要,明清兩代更在淮安府城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運河邊的建築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工程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

    邗溝

    東周春秋末年,位於太湖流域的吳王夫差為了與中原的晉國爭霸,於前486年修築邗城(今揚州附近)作為北上據點,並在城下開鑿運河到末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城北),溝通江、淮,以運輸軍隊和輜重。這條運河被後世稱為「邗溝」,長約150千米,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隋朝的大運河

    隋代統一南北以後,陸續開挖了首尾相接的幾段運河。

    運河上的觀光船

    運河上的貨船廣通渠:從京城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長達300餘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愷主持。以渭水為主要水源,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通濟渠:從洛陽附近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遷都洛陽,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東京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鑑·隋紀四》)。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 yī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裡。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鉅。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當然,代價是極其高昂的。在鑿渠和造船過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在修建通濟渠的同時,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兩渠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開鑿的,合稱御河,兩旁種植柳樹,修築御道,沿途還建離宮40多座。御河鑿得很深,能夠通行龐大的龍舟。隋煬帝立刻從洛陽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ú lú竹爐〕,南巡江都。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興建迷摟,廣攬江南佳麗,奢侈糜爛,也因此葬送萬里江山。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大業四年(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年完成。全長1900多里。大業七年(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

    疏浚江南河: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隋煬帝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鑑》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好大喜功,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線,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透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為要解決糧食北運的問題。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所以,當時開鑿運河是時代的需要和歷史的必然,不能把隋煬帝楊廣這個暴君窮奢極欲,愛好遊玩,當成主要原因。 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

    但是,開鑿運河的艱鉅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徵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夥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

    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中國古代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中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中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朝的大運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

    濟州河和會通河。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市)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裡。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衛河,長250裡。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衛河、白河,到達通州。

    會通河是元代時為了使大運河南北貫通而修鑿的,河上曾建閘三十一座,以調節流量,故名閘河。但因水源不穩定,河道時患淺灘,不勝過載,故元一代漕糧北運仍以海道為主;元末,會通河廢棄不用。

    壩河和通惠河。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裡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儲存河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負責水利的都水監郭守敬(1231-1316年),從昌平引水源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全長82公里。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從南方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城內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完成後,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目前國外著名的大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這些運河的長度不但都比中國的大運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開鑿南北大運河的時間晚1000多年。 。

    明清的大運河

    明、清兩代,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京杭大運河分為以下七段:

    通惠河

    大運河最北的一段,自北京東南至通州,因水源不足,通航不正常。

    北運河

    通州至天津段,長186公里。利用永定河河道。漕運咽喉河西務,曾盛極一時。

    南運河

    從天津到至山東臨清。全長524公里。利用原有的衛河加以疏通而成。水流自南而北,至天津匯入海河,流進渤海。

    魯運河

    即會通河,北起臨清,南至臺兒莊,貫穿山東省西部,長約380公里。明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奉命疏通。宋禮修築戴村壩,遏汶水濟運。從此大運河南北暢通。在濟寧設有東河總督,負責山東河南兩省河道。1855年黃河北徙,魯運河被沖毀淤塞,航運遂告中斷。

    中運河

    自臺兒莊向南至清江浦(淮安)黃淮運三水交匯處,長186公里。中運河原為發源於山東的泗水下游故河道,後為黃河所奪,又為南北漕運所經,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

    裡運河

    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長江,長170餘公里。這是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有些河段水面高出地面四至五米。明、清兩代,在京杭大運河的樞紐部位(運河與黃河故道交匯處)淮安府城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城西30裡外南船北馬的水陸要衝清江浦設有南河總督,負責江蘇安徽兩省河道。來自徽州和山西富甲天下的兩淮鹽商,聚居在揚州以及淮安河下,競相建造精巧雅緻的私家園林。

    江南運河

    自鎮江至杭州330公里。貫通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江南運河流經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沿線有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東南重鎮,特別是擁有繁華富庶居全國之首,號稱「天堂」的兩個城市——蘇州和杭州。江南運河河面窄而航船多,終日熙熙攘攘,運輸繁忙。所經城鎮,兩岸人家盡枕河,座座石橋跨水上,富有江南水鄉特色。

    明、清兩代,大運河的運輸量遠遠超過元代。直到近代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明、清兩代,大運河沿線也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商業中心城市,在長江以北的半個中國,所有的繁華幾乎都集中在運河沿線:揚州,淮安-清江浦,濟寧和臨清。後來居上的天津,曾以"小揚州"自豪。

    現代

    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運河成為中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環節和通道,透過它長江下游的水可以被輸送到北部缺水的山東和河北等地。

    從古至今,為了吹捧李世民和大唐,隋朝被貶低的不能再貶低了.實際上,隋文帝是影響世界百名偉人中高居榜首,和他位置相近的是孔子和秦始皇,而唐朝和漢朝的皇帝或者榜上無名,或者在百名以外.隋文帝的兒子也很強的.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小名阿麼,又名楊英。開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歲被封為晉王,並做了幷州的總管,拱衛京城。(山西太原市)楊堅為了讓兒子得到鍛鍊,日後能當大任。讓很有才幹的大臣王韶擔任楊廣的輔臣。煬帝年少好學,善詩文,有集55卷。

    楊廣在位14年(604年——618年),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戰功卓著。“統一江山”、“修通運河”、“修建東都”、“西巡張掖”、“改革創新”、“三遊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

    隋煬帝的功業:

    修建暢通國家命脈(修通運河)、(修建東都)

    隋文帝楊堅曾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但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區域性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公元605年(大業元年),隋煬帝即位第一年就徵發百萬士兵和伕役,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公元608年,又徵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公元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隋煬帝先後開鑿疏浚了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還有從淮河進入長江的邗溝;從京口(現在江蘇的鎮江)到達餘杭(現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向北到達涿郡(現在的北京)的永濟渠。這些渠南北連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里。隋煬帝在修運河同時,運河兩岸築起御道,種上楊柳樹。從長安到江都,沿途建造離宮40多處,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

    南北“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線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大運河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在有利於軍事和政治的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功萬代。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線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線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修建大運河是凝聚中國之舉。滿足了將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線起來的迫切需要。“大運河”的修建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隋煬帝為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他對中國的功績是不朽的、是很難有人比擬的......只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勞民傷財導致滅國。如此浩大的工程誰修建都不討好,誰建都會傷國體。有誰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還有誰敢做如此大的手筆?大概只有氣魄同樣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公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軍滅了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裡,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定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

    公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遊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為西部自古大漠邊關、自然條件環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近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麼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揚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中原與西方的各個方面的聯絡與交往。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為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萬國博覽會。遊人及車馬長達數十百里,這是舉世創舉。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使張掖的國際貿易市場更加繁榮昌盛,還促進了中原一帶貿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如關中的歧州(今陝西鳳翔)、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等。從此,西域的高昌、焉香、龜茲、疏勒、于闐、康國、安國、米國、吐火羅等國家的商賈使者來往於長安、洛陽一帶,絡繹不絕。隋煬帝還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從安國帶回五色鹽。又派雲騎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國時,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隨至中原。隨後隋朝成為更開放的國度。

    即使是隋朝滅亡前夕,各國也還臣服於大隋王朝。還給隋朝進貢送賀禮。“(大業)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羅、靺鞨、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靺鞨、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並遣使朝貢。”——《隋書》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這是隋煬帝在這次西巡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成為千古名篇。“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豔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另一首隋煬帝寫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足以顯示他的文采。“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隋煬帝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中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

    公元610年(大業六年),隋政府又置伊吾(哈密)郡共五郡。隋煬帝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的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北邊有五原郡(內蒙後套一帶)。此外隋朝還把強大的突厥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兩部,並在和東突厥的戰鬥中取得勝利。這也為以後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有些現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竟比唐朝大。

    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運河就傷民大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煬帝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一次徵高麗的失敗,並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計程車兵發動兵變。人民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義、叛亂的,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手下李淵的軍隊後來平定叛亂看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冰糖幹什麼用的,怎麼食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