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書育兒

    娃兒做作業不認真,靜不下心,怎麼辦?

    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我也是一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我也同樣碰到這種問題。我是怎麼解決的呢?

    首先,給孩子營造學習的小空間。

    這個空間必須是乾淨的,安靜的,沒有玩具,沒有其他人干擾。家有二胎甚至三胎的,儘量讓弟弟妹妹在別的房間玩,不要吵到哥哥或姐姐的學習。我家是男孩子,男孩子天性比女孩子更野,更調皮,更愛玩。而且我家還有弟弟妹妹,都還很小,每次老大寫作業寫著寫著人就不見了,一看,趴床底下了,和弟弟妹妹玩躲貓貓了。真是屢教不改。吼啊罵啊,一點不管用。所以學習環境非常重要。

    如果家裡有兩名差不多年齡的,可以一起學習,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因為會互相效仿,互相比較。這一點也有很深的體會。孩子的同學有時候來家裡玩,我會讓他倆一起聽寫詞語,發現平時需要半個小時的聽寫,只需要十幾分鍾就完成了,孩子寫作業的速度比平時快很多。就是因為孩子們互相較勁,爭相表現,有比賽就有激情。非常符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性格特點。

    其次,利用激勵政策: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適當給予獎勵。

    舉個例子,如果他喜歡下圍棋,跟他說認真完成作業後,可以陪他下。喜歡打乒乓球,完成作業後可以陪他打。總之就是根據他的興趣愛好,給予激勵,鼓勵。這裡的激勵政策提倡用健康的,積極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方式,不提倡用物質甚至金錢來當獎勵。

    再者,改變孩子的認知,引導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很多孩子做作業不認真,靜不下心,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不愛學習,造成不愛學習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有些家長可能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這些輔導班提前把知識灌輸給孩子,雖然孩子表面上看比其他同齡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但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孩子真正到學校課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些太簡單了我都學會了,就不愛聽課了,連作業也不好好做了。從而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

    另外,有些孩子不愛做作業,靜不下心,可能因為覺得有難度,害怕,從心裡拒絕做作業,也有可能是跟老師的授課方式,家長的放任不管,多種因素造成的。這時候,還是需要家長花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讓孩子意識到要養成學習的好習慣,而認真完成作業就是好習慣其中很重要的一項。

  • 2 # 歐韓名品外貿

    如果我孩子這樣的話,我會在孩子的學習時間裡陪同孩子引導孩子一起學習,這段時間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孩子一起學習,看書,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分心,培養愛讀書愛看書的習慣

  • 3 # 大象爸爸張老師

    第一,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喝水吃東西上廁所,文具參考書擺好。避免中途找藉口離開書桌!

    第二,巧用計時器!不是一竿子杵到做完作業,而是把控總時長分階段計時,比如每半個小時10分鐘課間休息,總時長不能超過兩小時!

    第三,不言不語!做作業期間不要和孩子交流,什麼你這個字寫的不好看啊,你這道題算錯了啊,即使你看破也不要說破,讓他有完整的獨立思考時間!

    第四,及時當勉勵,既然您問的是個態度問題,那麼孩子態度有轉變了,哪怕今天只比昨天提前了十分鐘您也要有所態度!

    最後,不知道您娃多大?咱對事不對人!這種情況需要家長”放下手機,拿起書本,靜下心來陪做”一段時間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業時長和策略……

    千人千面,

    花開有期,

    現身說法,

    僅供參考!

  • 4 # 春天mo

    我孩子以前他一起床我就叫他做作業;做又不認真做;一會兒拉屎拉尿的;反正連打帶罵要做幾個小時才能完成;過後我不理他了;我問他今天什麼時候做作業;他說晚上;我答應他了;到了晚上;我說該做作業了;他知道推不掉了;就認真的做;半個小時就能完成

  • 5 # 七彩教育機構

    孩子在小學的階段是養成習慣的過程,一定要讓她多看書,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習慣有什麼事情要分享,有跟家長溝通的習慣……

  • 6 # PMY0808

    娃兒做作業不認真,靜不下心來,是屬於正常情況,家長不必大驚小怪。怎麼辦?

    第一,家長帶孩子到外面去玩玩看看,要到比較安靜的,有觀賞性的地方去。不要到街道或遊樂場等人多熱鬧地方去。因為安靜的地方使孩子進入安靜狀態,熱鬧的地方使孩子產生興奮,更加靜不下心來。二個小時後再回家寫作業效果會好些。

    第二,家長可以在家裡陪孩子做一會遊戲,例如搭積木拼圖或魔方之類,家長陪孩子游戲一定要有耐心,全心投入,一兩個小時之後,孩子基本可以安靜下來。

    第三,家長帶孩子下棋(象棋軍棋圍棋等),家長要有意識讓孩子贏,讓他有興趣,一兩個小時就使孩子靜下心來。

    第四,孩子寫作業家長一定要陪伴,並指導督促孩子認真寫,有的家長“命令”孩子寫作業,自己做家務或玩手機,是不可取的。

    以上方法可以試試哦。

  • 7 # 第5視覺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只要你試試以下辦法,就多少都會有一些“療效”:

    一、早睡早起,自我減壓。儘量利用白天學習,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不要貪黑熬夜,累得頭腦昏昏沉沉而一整天打不起精神。同時,別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信自己只要平日作出努力了,必然會有好的回報。這樣,學習時就能心裡輕鬆、心情愉快,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二、明確目標,用好方法。從大的方面說,我們要認識到,今天努力學習是為了創造美好的明天,成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從小的方面說,這一年,這一學期甚至這一天,我應該完成哪些學習任務。目標明確了,學習的動力就足了,注意力就不易分散了。誠然,我們要注意用一些較好的方法來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放鬆訓練法。舒適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體的各個部位傳遞休息的資訊。從左腳開始,使腿部肌肉繃緊,然後鬆弛,同時暗示它休息,然後,從右腳到軀幹,再從左右手放鬆到軀幹。這時,再從軀幹到頸部、頭部、臉部全部放鬆。只需短短的幾分鐘,你就能進入輕鬆、平和的狀態。

    四、難易適度法。對於那些已能熟練解答的習題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去演算,要找一些這方面經典性的題目去攻克。對於難度大的題目,先是獨立思考,再求助老師、同學或家長。對於不感興趣難度又比較大的內容,自己首先訂好計劃,限定時間去學習,就不會鬆懈拖沓。拿下學習中的一個“山頭”,就給自己一個獎賞,讓成就感來激勵自己,從而集中注意力。

    五、感官同用法。調動多種運動器官來協同活動,在大腦皮層形成一個較強的興奮中心。如耳聽錄音帶,嘴裡讀單詞,眼睛看課本,手在紙上寫單詞。這樣,注意力就當不了“逃兵”了。

    六、排除干擾法。先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背誦一段200-400字的文章看需要多少時間,然後在旁邊有干擾時背這段文章,看需要多長時間,直到在兩種環境中時間相同為止。

  • 8 # 育學筆談

    我家孩子曾經有一段時間做作業也是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是在他能力範圍內的題目,都能給搞錯,而且還會重複出現,比如8+7等於多少,他的可能是1,直接將加號看成了減號,連續幾次後我就發現是他的注意力出了問題,沒法安靜下來。後來,我將他做作業的位置從餐廳挪到了書房,也關掉了自己的手機,還有家裡的電視,最後發現他的專注力有明顯的好轉。

    孩子做作業不認真,沒法安靜,不是喝水就是尿尿,要麼就是東張西望,用筆畫這裡,用手搗騰小物件等,這些往往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1、學習環境是否存在干擾:有些家庭孩子做作業喜歡選擇人多的地方,有人在做飯,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看電視,大家都在忙的不亦樂乎,孩子的作業雖然很簡單,但也沒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業中去,要麼就是機械性的抄寫,要麼就是屢屢犯錯,總之就是沒法安靜下來。

    2、身心因素所致,比如孩子身體不舒服,或者說孩子正在和父母慪氣,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是沒法安靜下來的。

    面對孩子沒法安靜的問題,家長往往束手無策,雖然不停的在訓斥,但過不了幾分鐘又是回到老樣子了。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嘗試這樣做:

    1、學習環境不好,那就改善環境,讓孩子在獨立的書房或者讓家裡人保持安靜。

    2、不要孩子一出錯就大呼小叫,等孩子作業結束後再指出錯誤並幫助改正。

    3、給孩子的作業限時,比如數學某一項作業限時10分鐘,或者讓孩子記錄開始時間,結束後記錄結束時間,這樣以此來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但不要好多作業一起給他限時,比如給一個小時,所有的作業全部完成,一方面孩子會繼續拖拉,另一方面不利於實際掌握孩子的作業效率。

    4、觀察孩子在作業過程中的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的小細節等,然後自己思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和孩子溝通如何改善。

    5、特別不好改善的孩子,父母至少要有一個人能夠全程陪同做作業,陪的過程中父母也考研參與進去進行思考,但不要玩手機之類的,過一段時間習慣養成了就好了。

    總的來說,小孩子剛開始接觸學習的事情,是很容易分心的,家長也不用太焦慮,關注小細節逐漸改善就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提高陪伴的質量。用心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習慣一般都不會差。

  • 9 # 蘭西靜靜

    這點我深有感受,我兒子就是寫作業不專心,每天做作業都要兩三個小時,一邊寫一邊玩,特別慢,後來我給他規定了一個時間,看作業量多少,能在半個小時完成的作業必須完成(多的話能在一個小時完成的就一個小時),不能超時,還要保證書寫認真,不能錯題,完不成就直接收起來不讓他在寫,明天學校老師會批評的(之前和老師溝透過不是寫不完,而是為了讓他改掉壞習慣,)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我太難了

  • 10 # 芬芳閱讀字媒體

    娃兒一天做作業不認真,靜不下來心。這個問題在我家孩子身上也很明顯,我們家今年上6年級,還是一個女孩子,平時作業三分鐘熱度,要麼找練習冊,要麼找修正液,要麼問一下這個題怎麼做,從來沒有定下心來,一口氣將作業做完的時候。弄得我們頭也很大,但作為父母又不能不管。後來慢慢觀察發現孩子定不下心來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家庭環境干擾因素多,我經常發現,咱們在客廳聊天時,孩子會側耳傾聽我們的聊天內容。當我們的手機鈴聲響的時候,孩子也會回頭看一下。有時孩子用手機查資料,查著查著就被其他的簡訊、微信吸引了。有時剛坐下來寫作業,小區的小朋友又過來玩。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孩子做作業喊我過去說窗簾上有個蜘蛛。

    2)學校課堂知識不紮實,孩子在做作業時,遇到稍有難度的題目,就不會做,然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翻翻筆記本,翻翻課本,課堂筆記稀稀拉拉的也沒有個頭緒,結果一做練習就懵圈,一個小時的作業能拖成兩個小時還沒完成。

    針對如上兩主要原因,我的改善方法是:

    1)在家裡做作業時,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封閉的學習環境,書桌上千萬別放一些小玩意,特別是一些電子裝置、手機、平板電腦。父母也不要時不時的進去給孩子送個水果、送個點心,這樣會打斷孩子的思路。家長聊天、看電視、玩手機時要避開孩子,當你在外面玩的時候,孩子在裡面苦苦學習,孩子是不可能定下心的。

    2)學校課堂知識要和任課老師多聯絡多溝通,要詢問孩子,課堂上老師講的主要內容,起到一個監督效果,讓孩子有一種上課要認真聽講否則回家無法回答父母問題的壓力。然後透過檢查孩子的課堂筆記,進一步瞭解孩子的課堂學習效果和狀態。如果孩子的課堂筆記記得稀裡糊塗,那麼也可以側面反映出孩子課堂學習效果不行,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向老師反饋,請老師上課時重點關注。

    因此我們只有透過家庭和學校的雙管齊下,家校互聯才能讓孩子不偏離學習的軌道。只有父母給孩子一個寬心、安心的家庭環境,我們的孩子才能靜下心來學習;只有提高了孩子的課堂學習效率,孩子才有靜下心來學習的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脆皮青椒正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