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0後小殤姐姐
-
2 # 綿陽鐳霆教育
於中小學教學實踐。它的產生除了美國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於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它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之中,強調人際交往對於認知發展的促進功能。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組3-6人),創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透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組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係,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社會技能的進步。
近年來,中國一些地方學校改革課堂教學,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應用與研究。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都驗證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常規組織形式在提高學習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
小組合作形式對於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在我們已有的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對接受性學習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證明。
1.更適宜於讓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的體驗和技能 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體研究。科研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通常都是組建課題小組或專案小組,按照一定方案,由小組成員分工��作,有序地研究並最終達到研究目標的。而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就在於讓中小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科研工作者開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徑。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研究性學習,與科研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的組織形式十分相似。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透過與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問題、確定目標、制訂方案、收集資訊資料並進行分析處理、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結論。儘管中小學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等同於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組織形式和探究過程的相似,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
2.更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 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伴隨著濃厚的情意色彩。學習行為又是一種社會化行為,唯有同他人溝通、互動,才能取得較大的成效。研究性學習具有多元目標,包括激發創造精神、增強主體意識、陶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會收集與處理資訊、學習體驗科學研究、學會人際交往養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維與表達能力等。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於學生的認知發展,並且還透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以及非認知品質(如人際交往等)的提高,同時也滿足了每個學"影響力"和"歸屬"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組合作開展研究性學習,將不僅使學生"學會"、"會學",而且使學生"樂學"、"好學",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比較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
3.有利於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 研究性學習並非培養天才兒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於偏重少數特長學生的課外活動,它面向的是全體中小學生;它並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結果,而是要讓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歷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班級集體教學中往往出現的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於得不到充分的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不得不處"旁觀"、"旁聽"地位的被動學習狀況,賦予全體學生遠比傳統課堂教學中多得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每個學生都能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性課題,並在課題小組中擔當一部分研究任務,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潛能得到發揮,獲得了新知識,提高了研究、創新能力。所以,對於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率的組織形式。
4.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 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願組成,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實踐研究並取得研究結果,也都由小組學生按自己意願去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援而已。
5.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 在接受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往往體現為結構化的教學程度,而在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基本組織形式貫穿學習過程始終。課題研究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小組成員間合作的好壞。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瞭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援,還需要舀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夥伴關係。不僅如此,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還表現在同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絡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等,不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協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可以認為,研究性學習對於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鍊的機會。 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的實施方式 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方式靈活多樣。合作學習小組一般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每組3-6人。
在組建小組時,教師可視情況進行協調,給予幫助,例如,幫助個別因為某種原因自己未能落實到組的學生加入到合適的課題小組。
各合作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選擇題目並據以建組的方式,可以取開放式、半開放式和集中式三種。
1.開放式 基本式:全年級或班級不設統一研究主題,小組研究題目由學生提出,學生自願組成合作研究小組,各小組研究的課題互不重複。 這類組織方式的特點是,各組研究題目完全由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決定,選題領域不受限制,對於學生興趣與特長的發展比較適合;小組研究課題互不重複,其成果豐富多樣,經展示交流,將拓寬同學的視野;選題領域廣泛,學生同社會的聯絡面比較寬。 變式:與基本式有一點不同,即每一個研究題目至少有二個小組各自獨立地開展研究。 變式基本保持了基本式的優點,同時又便於形成"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良性機制。
2.半開放式 基本式:全年級或者全班確定一個共同的內涵豐富的研究學習主題(例如:"人與自然"、"科技與社會"等),然後由學生提出一個在該主題範疇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題目,將這些題目交全班討論予以調整(如合併相近題目,刪減不適當的題目等),確定一批可供開展合作研究的題目。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課題研究合作學習小組��實施研究。各小組研究的主題相同但具體題目互不相同。 半開放式的特點是,學生必須在統一的主題範圍內,自主選擇研究題目。 設定統一主題有利於交珠關注目光引向當今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引導他們研究、探索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 變式:與基本式的區別就在於小組研究的題目可以重複,每個題目都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小組獨立開展合作研究,易於達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效果,促進研究水平的提高。
3.集中式 基本式:由全體同學討論或師生共同交流,最後確定一個引起廣泛興趣的研究題目,作為唯一的研究題目,各合作學習小組獨立開展研究。 這種組織方式研究題目非常集中,但各合作小組就同一個題目獨立地開展研究,其研究的視角、方法、過程及至結果各不相同,差異性大,所以學習活動仍然具有開放性特點。但是"組間競爭"可能比較激烈,相應地引發組內學習夥伴間較強烈的合作動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可以組織全班(或全年級)就同一問題成功地開展討論與交流。這種組織方式不僅適用於綜合性活動型研究性學習,而且適用於學科教學。
例如:政治課就"科索沃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課餘收集大量有關資料,開展合作研究之後,各組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交流研究結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開展研究性學習,究竟採取上述三種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方式及其變式中的哪一種,應當視學校、年級、班級學生的不同,考慮課程的型別、學習的內容、教師的條件、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特點,予以確定。 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形式的評價 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是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個人努力上進並且樂於與同學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這就必須改變過去單純鼓勵個人競爭的作法和相應的評價方式,實行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將整個評價的重心由激勵個人競爭達標轉變為激勵小組集體合作達標,確立全新的合作學習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
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特徵是"兩個結合,兩個側重",即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
例如: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研究活動的形式、內容、頻次、效度,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達成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等等,都應當成為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個人對分擔任務的態度,執行及完成情況,小組集體活動中的表現,如何與同伴互助合作,個人對課題研究的貢獻(是否有創新),個人達成研究結果的方式以及對集體研究結果的作用等等,則應當成為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的視角。
面對各式各樣研究性學習的小組合作形式的實踐,如何科學地制訂合作性學習評價標準,如何透過科學的評價手段積極推進以小組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的研究性學習,引導中小學生研究、創新、發展,尚有待於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深入探討
-
3 # 樂習樂習
要達到快速有效的學習狀態,這事兒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透過長期的訓練累積,由量變引起質變。
學習過程,主體承擔者是大腦,要快速有效學習,必須要有強的記憶能力;深度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有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第一,記憶能力的訓練。一般文科偏向記憶的東西較多,這就要求在平時學習中要多讀多寫,逐漸累積,拓寬知識面,讀的多寫的多,觸類旁通,很多東西慢慢就自然而然的記憶下來了。
第二,深度思考解決問題得能力。一般偏向理科,理科學習,靠機械的記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要經過大腦的深度思考,搞清楚緣由,來龍去脈,整理出知識的框架結構,梳理出邏輯思維關係,多角度看問題,舉一反三,不斷強化,思考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建立起來。
第三,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想象聯想能力是智慧的源泉,人類萬事萬物的創造,離不開想象和聯想。這就要求學習過程中始終有一個好奇心,敢於挑戰傳統,有時也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跳出思維的固化圈子,來看待問題,練就創造創新能力。
總的來說,學習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後,隨著知識的積累,學習的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
4 # 六百萬粉絲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複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複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裡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鐘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複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呼叫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鬆,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鬆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鍊。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鍊,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鬱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幹淨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係,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鑑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提高學習成績是我們很關心也很重視的一個目的和希望,如何實現這一點,首先讓我們對學習行為做一下基本的瞭解和分析。
構成學習行為的兩方面是學習環節和學習秩序,環節是針對“點”的事情,秩序是針對“線”的事情,我們透過“點”和“線”的完美結合來解決各個學習單元的問題。而學習方法就是學習環節和學習秩序的不同組合,換句話說,把握好學習環節和學習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學習方法。很顯然,做一件事情沒有科學的方法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讓我們去想象一下“如何炒一盤可口的土豆絲”。顯而易見,保證正確烹飪的程式和完美的烹飪環節是成功的關鍵。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的順序不對,比如先放土豆後放油,那最後的味道真是不敢想象,即便炒菜的先後程式沒有錯,但要是土豆絲切的大小不勻或是忘了放鹽,或者鹽放的多了或少了,那麼這道菜最終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維的!
我們不僅關注如何設計合理的學習秩序,也同樣關注如何有效地完成學習環節。而學習習慣則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通常會有的意識和行為,也是一種固有的學習環節和學習模式。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從一頓早餐說起。
母親要給孩子和丈夫準備一份簡單的早餐,早餐的內容是煮雞蛋、饅頭、小菜和米粥。當她進了廚房,先把饅頭放在籠屜裡和水一起熱上,然後淘米;在等水開的時候,把切好的蔬菜涼拌了放入盤裡;水開了以後,把米放進鍋裡。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時候,把洗乾淨的雞蛋放入粥裡。就這樣大約20分鐘的時間,一份簡單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個主婦也要準備這樣的早餐,不過她是先淘了米,然後熱水,等水開了後,再把米放到鍋裡,等粥熬好以後,才開始切菜,等冷盤拌好後,就又開始熱水蒸饅頭,等饅頭蒸熱後,又把雞蛋煮上……不用我說,您一定知道這份早餐來的是多麼不容易。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還沒有特意強調時間的危機感,只是說明了在結果相同的情況下,操作順序不同,工作效率也不同。而當時間成為關鍵因素,後果可能就是不能完成。
可以看出來,不同的設計,將導致結果和效率的不同,為什麼許多上了初一的學生在面對比小學更多的功課時,往往會手忙腳亂,疲於應付,就是由於沒有具備很好地安排管理學習的能力而造成的。所以,秩序不僅是決定是否能夠正確實現目標的基礎,也是保證是否高效率地完成目標的決定因素。
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和方法才能達到目標,而目標是否可以完好實現一定是透過工作程式和工作環節來保證的。所以炒一盤好菜需要方法,想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更需要方法。決定學習方法的好與壞就要看學習環節和學習秩序否科學、合理。
一個合理的學習秩序不僅是達到學習目標的必備條件,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而學習秩序設計的不理想,則可能完全不能實現目標。
還拿那頓早餐為例,如果米沒有淘淨,稀飯會不乾淨,影響食慾;如果蔬菜沒有切開,這會很難下口。
如果學習環節有一塊出現問題,那麼就直接導致不可預計的災難,通常學習環節主環節有聽課、作業、複習等。
由主環節派生的環節是從屬環節,由聽課而產生了從屬環節是預習環節,通常我們將其放在聽課之前;由作業而產生了回憶及檢查環節;由複習而產生了總結歸納環節。
而無論是主環節還是從屬環節,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做好,都會對學習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人類行為的形成發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一定的順序來出現,就像一道完美的菜餚不僅需要適當的烹飪時間和正確的順序,而且需要合適的配料。對於學習來說也是一樣的。老子講“治大國如烹小鮮”,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講究、重視方法和秩序,治理國家這樣的大事和做一道小菜一樣容易做好。所以面對學習這個問題,我們更可以說:學好亦如烹小鮮。
本章中我們將對如何做好每個學習環節及安排好學習秩序做詳細的說明和規定。如果您和您的孩子能夠按照本書的要求做的話,我想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指日可待了。
-
5 # 園丁1958
題主你好,要想快速學習並且改變自己提高成績並不是多難的事,因為學生要以學為主,排除一切感染,端正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建議在讀讀,寫寫,練練上下功夫。
讀讀,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因為現在中小學對閱讀十分重視,閱讀並且是語文考試中必考內容之一,因此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天天閱讀,不僅讀好課本內容,還要有計劃的閱讀課外讀物,書籍,並在閱讀中收到啟發和教育,及時地寫出讀書筆記,心得體會,以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寫寫,養成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堅持每節課寫好聽課記錄,透過閱讀和課內知識學習,堅持天天寫日記,週週寫作文 ,透過學習,觀察,感知,體會要熟練地掌握日記,記敘文,議論文的寫作,突出中心思想,豐富寫作內容,就會大大提高作文的寫作能力和其他課程的理解能力。
練練,俗話說得好: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因此不僅獨立完成當天的課程作業,還要練習解答課外作業,習題,堅持天天練,反覆練,才能熟能生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使你的學習成績穩步提高,也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正如西遊記裡的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加油,你一定成功。
回覆列表
根據老師的教學,總結方法,提煉其精髓,掌握方法,學會舉一反三,靈活掌握,不要死板的去接受老師的教學,因為每個學生掌握的學習程度不同,老師也只會是按著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教學,所以學生自己也要學會不恥下問,多學多問多思考,主要的是要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自己主動學習的興趣,配合老師好的教育方式,儘快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掌握學習技巧,這樣才能快速的學習和有效的改變。謝謝,希望對您有幫助,個人的一點從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