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78455997878

    1)氣源管和氣缸漏氣

    要使閥位保持不變,上下氣缸的壓力就不能發生變化。因此,確保氣缸氣源管接頭不漏氣,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氣源管與氣缸相連線部分,以及氣源管與釋放繼電器出口相連線部分,如果這兩部分漏氣,氣缸內的壓力就會卸掉;另外,如果上下氣缸本體發生洩漏,正常供氣時,由於持續不斷的供應壓力,氣缸內的氣壓尚可維持不變,一旦供氣切斷,氣缸內的壓力就會逐漸卸掉,無法實現閥位保持功能。

    2)釋放繼電器故障

    釋放繼電器當控制壓力正常時,推動活塞移動,使得埠P(通向定位器)和C(氣缸)相通;當控制壓力失效,由於彈簧的作用,使得埠P和C閉合,保證氣缸內部的壓力不會洩漏。如果該釋放繼電器內的彈簧發生卡澀,或者活塞桿內部故障,一旦控制壓力失去,活塞可能無法正常回座,或者埠P和C未能完全閉合,就會導致氣缸內的氣體洩漏,使得閥位無法保持。

    圖3 釋放繼電器結構圖

    3)電磁閥故障

    位於釋放繼電器控制壓力管線上的電磁閥,如果失電後不能通斷,則釋放繼電器的控制壓力就無法及時洩出,導致釋放繼電器依舊保持開啟狀態。而上游壓縮空氣失去,定位器內部的壓力降低,那麼氣缸內的壓力就會逐漸釋放到定位器內部,從而無法實現失電自保持功能。

    4)鎖定繼電器故障

    鎖定繼電器的主要功能是在供氣壓力正常的情況下,一路氣源進入到鎖定繼電器內部氣缸,用來平衡彈簧壓縮力。如果該部件發生故障,由於供氣管洩漏,或者內部彈簧卡澀,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得失氣後A-C通道無法快速的開啟,那麼釋放繼電器的控制壓力也就無法快速的洩出,從而導致閥位保持功能的失效。

    圖4 鎖定繼電器結構圖

    3.2 閥門無法自保持故障的處理方案

    根據上述原因分析,要實現自保持功能,核心在於釋放繼電器的控制壓力能夠及時洩出,使得釋放繼電器快速關閉,保證上下氣缸壓力不變。因此,一旦失電失氣後閥位無法保持,就應該圍繞這個核心問題查詢原因。處理方案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但無論何種情況,首先需要檢查的是氣缸和氣源管線是否存在洩漏情況,這是閥門實現保持功能的最基本的條件。閥門正常供氣和供電後,確保氣源管線及上下氣缸充壓,利用檢漏液對氣缸的連介面,氣源管線的接頭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有洩漏的地方,關閉氣源後緊固處理,然後重新檢查。如果確認閥門沒有漏氣點,那麼下面分三種情況進行檢查處理。

    1)失電後閥位無法保持

    失電後閥位無法保持,而失氣後正常。說明釋放繼電器和鎖定繼電器正常,而電磁閥本身是接通狀態,那麼問題可能在於電磁閥失電後沒有動作或端接位置錯誤。因此,先檢查電磁閥埠是否端接正確,如無誤,則在正常供氣情況下,將電磁閥斷電,用手感覺電磁閥埠1位置是否有氣體洩出,如沒有,則表明電磁閥損壞,更換新的電磁閥後重新驗證。

    2)失氣後閥位無法保持

    失氣後閥位無法保持,而失電後正常,則表明電磁閥到釋放繼電器,以及氣缸部分正常,問題可能在於鎖定繼電器。當失氣後,鎖定繼電器無法正常動作,使得釋放繼電器的控制壓力無法快速洩出。原因可能在於鎖定繼電器內部彈簧卡澀,或彈簧頂部的調節旋鈕沒有調整到位,使得失壓後彈簧力不足以將A-B通道關閉,A-C通道開啟。因此,先對調節旋鈕重新調整,若依然無效,則對其進行解體處理或者更換新的鎖定繼電器後再驗證。

    3)失氣和失電閥位都無法保持

    如果失氣或者失電後閥位都無法保持,則採用故障排除法,設定優先順序依次進行檢查。先檢查電磁閥是否正常,採用送電和斷電的方式,判斷各通道是否通暢。確定電磁閥正常後,進行失電試驗,如果無法保持,則說明釋放繼電器有問題,故障原因在於內部彈簧的卡澀或者內部有雜質,須拆除檢查,必要時可用氣體吹掃。重新回裝後,進行失電試驗,如果正常,則繼續進行失氣試驗。若失氣試驗無法保持,則對鎖定繼電器進行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金的期數與係數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