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朗旭
-
2 # 侃劇觀歷史
東晉歷次北伐都功敗垂成令人,扼腕嘆息。究其原因是因為
一、晉室和北方衣冠南渡的世家大族對北伐不積極。
二、江南的豪門並不希望朝庭北還。
三、門第之見的嚴重導致門閥對寒門將領的排斥
四、東晉內部並不希望北伐部隊成功甚至做大因此北伐部隊屢次得勝之計,後方總會掣肘。
五、北方遊牧政權戰鬥力確實不弱。
-
3 # 兔牙傳說
東晉雖曾屢屢興師北伐,然北伐之軍每每功敗垂成,始終未能恢復中原、完成一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朝廷多方牽制。東晉王室害怕北伐將帥功高難制,故對他們多方限制、監督,不肯充分信任與支援。祖逖之北伐曾受晉元帝之掣肘。桓溫反對「永結根於南垂,廢神州於龍漠」的苟安態度,請求還都洛陽、「一切北徙」,但上表至十數次均不得批准。 魏晉百姓服飾其次,東晉的世族又多苟且偷安。當時皇室和南來之北方世族均把江南當作人間樂土,醉生夢死,貪圖苟安,胸無大志。如有的大臣認為「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還都洛陽系「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江南本地的望族受朝廷重用,也不希望皇室北還。南北世族對寒族出身的將領更是多方排斥、處處牽制。 北伐失利的另一原因是內亂頻連不斷。東晉偏安江南,大權多握重臣悍將之手,致內亂頻生,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桓玄篡立等等,影響了北伐的根本大計。此外,北伐的將帥又每多心懷叵測。北伐將領之中,固不乏忠義之士,如祖逖等,但也有的像劉裕等人,具有政治野心,每區區權衡個人之利害得失,未能把北伐堅持到底。 除了上述西晉方面的因素,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於當時北方胡人武功頗盛。五胡之政權雖呈割據紛爭之態,但整個北方均為其所佔,勢力十分龐大。加以胡人多勇敢驃悍,一時很難制服之。 然而,不管什麼原因,東晉北伐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的「不爭氣」。晉室南遷後,並無認真汲取西晉滅亡的教訓,反而承襲了西晉之腐敗政風,且從南渡以後不斷髮生重臣悍將之叛亂,自身十分虛弱。所謂「人貴自強」,東晉卻是自甘衰弱,當然難有作為。
-
4 # 薩沙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五胡的力量很強,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五胡雖然都是野蠻民族,但那個年代就是越野蠻就越厲害。
五胡其實沒有一個好惹的,戰鬥力都很強悍。
就比如石勒子孫雖然多是變態殺人狂,但不可否認他們有一定的帶兵能力,作戰也非常兇狠。
比如石勒領兵東侵山東,出兵只有2萬左右。僅僅幾個月時候,他就佔領大量土地,部眾手下部隊增加到十多萬人。
永嘉之亂中,石勒區區幾萬人就能全殲20多萬晉兵,誅殺包括王衍以內隨行的官員和西晉宗室。
隨後他能攻破洛陽,俘虜晉懷帝,大獲全勝。
這樣的敵人,是很難對付的。
尤其北伐主要目標是要收復中原大地,那就需要同敵人騎兵交手。
當時南方戰馬不多,但北方就很多。以石勒為例,攻陷洛陽的主力就是3萬騎兵。
再比如,石勒的後趙在滅亡了前趙以後,統一了北方大部,國勢強盛,直接南征。東晉不是對手,一度連襄陽等地都失守了,國家差點就崩潰了。
連防禦尚且有問題,還說什麼北伐呢。
實際上,後趙存在的前期和中期,東晉就軍事上並不是對手,能夠保住現有領土已經是奇蹟了。
其次,是東晉內部不團結,內訌太多。
東晉的政治結構有很多問題,起義是宗室和世族爭奪權力。
而宗室和世族都有很強的力量,盤根錯節,導致誰也壓服不了誰,內鬥非常激烈。
江南本地世族本來並不掌握權力,直到東晉南遷以後必須重用地方家族,這才掌握了部分國家實權。嚐到權力滋味的本地世族,並不支援北伐,因為對他們並沒有好處。
原本北方世族逃到南方以後,很多世族瓦解,剩下除了少數掌權的以外,大多失去鬥志,被胡人嚇破了膽,寧可在南方偷生也不願意回去。反正他們也能夠在南方過上富裕生活。
真正熱心北伐的主要是基層將領和官兵。
他們很多從北方逃到南方,非常思念故鄉,也不堪看到胡人在北方對漢人的大屠殺和各種蹂躪。
以石勒侄子石虎為例,荒淫無度到極點,僅僅在太武殿中就強行徵集民間1萬多名少女入宮,全部成為他的女人,開創了世界紀錄。當時北方人口經過反覆殺戮,已經大幅度下降。這1萬多名少女幾乎將周邊相貌尚可的女孩掃蕩一空。
石虎又讓女騎兵一千人充當車駕的侍從,都戴著紫綸頭巾,穿熟錦製作的褲子,用金銀鏤帶,用五彩織成靴子,手執羽儀,鳴奏軍樂,跟隨自己到處遊巡宴飲。
而此時後趙發生嚴重旱災,金子一斤只能買粟二斗,百姓瀕於死亡。石虎卻驕奢淫逸,各種徭役繁重。
然而,這些打動不了宗室和世族的心,不能增強他們北伐的意志。
-
5 # 亭安讀書
東晉時期參與北伐的人有祖逖、庾亮、桓溫、殷浩和劉裕等人,雖然東晉整朝都有北伐舉動,但大多的確都功敗垂成,其中取得成果最大的還是那個代晉稱帝的劉裕。在這裡先不談這幾人北伐失敗各自的具體原因,只結合東晉王朝的發展走向,分析東晉北伐為何每次都功敗垂成的原因。
一、東晉門閥政治格局下,北伐只是某個門閥的強盛之路,必然會遭到其他門閥的打壓東晉的政權模式是門閥政治,這不同於一般王朝的皇權政治,東晉門閥政治格局下,諸多大門閥與皇權共同執掌天下。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會有某個鼎盛門閥執掌東晉朝政,但是在整個東晉王朝發展中,諸多門閥互相平衡、相互角力的狀態一直存在。
透過北伐建立功業,又是東晉門閥格局下,某一門閥強權人物建立功業、提升聲望、擴大自身影響的捷徑。以此來看東晉王朝的幾次北伐,庾亮、桓溫等人都有想要透過北伐建功,以擴大自身影響的目的。
但是,任何門閥的發展都是處在東晉特殊的門閥格局之中,如果某個門閥想要不斷地透過北伐等行動,逐漸壓制其他門閥,甚至有取代皇權的企圖,就會遭致其他門閥勢力和中樞皇權的強烈反制。也因此,桓溫等人想要透過北伐建功立業,再謀算奪權中樞的行徑,最後都會是功敗垂成。
單看東晉初期祖逖的北伐過程,其中當然包括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的原因,但也應當去思考東晉建立的基礎,琅琊王氏王導與江東本土門閥士族對北伐的態度。
試想一下,正當以王導為代表的南來僑姓士族,與江東本土門閥努力營造出,東晉特殊的“王與馬,共天下”門閥政治格局的情況下,祖逖還不斷地想要去北伐。若是北伐勝了那麼王導等人門閥政治的謀劃就會功虧一簣,因為北伐收復中原之後,東晉營造的流亡政權會被中原正統取代,這是包括司馬睿和王導等門閥勢力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並且,即便祖逖北伐並未收復北方失地,但也可能成為一方巨擘,從祖逖北伐生平來看,祖逖的態度可能真的不適合東晉門閥政治的形式。看當初門閥政治鬥爭中琅琊王氏王敦之亂時,祖逖對王敦的態度就可以知道。
王敦久懷逆亂,畏逖不敢發,至是始得肆意焉。王敦之亂本來就是門閥政治受到皇權衝擊,而導致的一次門閥起兵壓制皇權的鬥爭。王敦作為琅琊王氏的強勢代表,但卻依舊畏懼當時北伐建功頗豐的祖逖。等到司馬睿昏招迭出,讓戴淵替換了祖逖的鎮合肥之威,王敦便不再畏懼豫州等北伐勢力了。
也由此可以看出,祖逖的北伐其實是不受門閥勢力看好的,甚至為了保證門閥勢力自身的利益,還會抵制祖逖北伐建功。
另一個例子看桓溫幾次北伐過程,桓溫前兩次北伐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是以陳郡謝氏和太原王氏的門閥勢力,聯合朝中會稽王司馬昱等人,企圖限制桓溫過於強大的勢頭。
這是一種門閥格局下均衡門閥之間勢力差距的有效制衡手段。東晉朝廷用殷浩替換了桓溫北伐,最終導致北伐功敗垂成。桓溫和殷浩的失敗,其中門閥格局下的門閥制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上便是東晉門閥政治對於東晉北伐功敗垂成的影響,反觀已經不再受門閥勢力影響的劉裕北伐,取得的北伐成果最大,更是說明東晉門閥政治對於北伐的負面影響。
二、北伐的目的都不為恢復失地,真正意圖是江左朝中奪權除了受到東晉門閥政治下門閥之間的相互制衡原因之外,北伐的強權人物並非單純的為了北伐收復失地,也是東晉幾次北伐即便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依舊會被功敗垂成的重要原因。強權人物透過北伐建立功業在上述中已談及,他們北伐的目的其實不在北方,真正意圖在江左朝中的權力。
強權人物北伐,志不在北方的例子,可以看桓溫和劉裕的北伐:
桓溫第一次北伐,擊敗前秦符健,駐軍霸上,當時還未歸附符堅的王猛去拜見桓溫,交談之中,這位在之後“功蓋諸葛第一人”的名士,看出了桓溫北伐的真實目的。
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溫察而異之,問曰:“……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數千裡,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溫默然無以酬之。桓溫問王猛,為什麼我北伐至此,三秦之地計程車族並未迎接?王猛回答道:這裡的百姓並沒有看到桓公真正想要恢復中原的決心,所以才不來。
桓溫所駐霸上,離著長安就只隔灞水這麼遠,桓溫卻不渡灞水,其真正北伐的目的就一目瞭然。桓溫只想透過北伐,彰顯自己功績,並未真心想要在收復北伐被胡族侵佔之地。所以王猛才覺得,桓溫並非真心北伐。其實這也的確說出來桓溫北伐的目的。
之後的第二次北伐之中,桓溫拒絕了有投降意向的姚襄和周成,這就不再是單純的想要北伐收復失地,而更多的是擴大自己的勢力,以圖在東晉朝廷中提升名望。
並且,桓溫在殷浩北伐之前,跟東晉朝廷表示自己急於北伐的意圖,讓東晉朝廷和門閥士族為了壓制桓溫勢頭,不得不推出殷浩取代桓溫匆忙北伐,也有著桓溫消滅中樞抵抗勢力的目的。
無獨有偶,劉裕北伐也跟桓溫有同樣的目的。劉裕北伐功績卓著,在覆滅後秦後便返回建康。而舊都長安則被大夏赫連勃勃重新奪走,正是因為赫連勃勃意識到劉裕北伐的真正意圖,也並非收復中原,而是志在江東。
裕留子義真鎮長安而還。勃勃聞之,大悅,謂王買德曰:“朕將進圖長安,卿試言取之方略。”買德曰:“劉裕滅秦,所謂以亂平亂……狼狽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無暇有意於中原。劉裕攻下長安之後,並未派重兵駐守,只是留下兒子劉義真,自己返回建康。赫連勃勃問王買德的建議,王買德便說:劉裕滅秦之後,急著回去,是為了行篡位之事,無暇顧及中原。
劉裕北伐,的確並非志在恢復北方,而是跟桓溫同樣的目的,以北伐功業提升威望,再某篡位之事。劉裕最後真的做到了,依靠北伐功業,成功覆滅東晉,建立劉宋,開啟了南朝歷史。
以上從桓溫和劉裕的北伐經過看,東晉的幾次北伐,北伐的強權人物擴大自身勢力和威望的目的更多,依靠北伐建功,再謀江東篡權之事的情況,造成了東晉數次北伐功敗垂成。
三、北方胡族勢力雖然戰亂不斷,但依舊勢力強大以上兩點都算是東晉王朝北伐功敗垂成的內部原因,但北伐胡族勢力的強勢,當然也不能忽略。北伐雖然戰亂頻繁,政權更迭,但是胡族勢力的強盛依舊是東晉北伐功敗垂成的重要外因。
從東晉的數次北伐過程中,就可以看出當時後趙、前秦等胡族勢力的抵抗。加之北方匈奴、羯、鮮卑等胡族勢力,騎兵等兵種一貫強大,對戰晉朝武力有非常大的優勢。
石勒攻邵續,段匹磾救之。《邵續傳》屠各舊畏鮮卑,遂邀肇為聲援,肇許之。賊望見鮮卑,不戰而走。《李矩傳》從中可以看出,北方的胡族勢力,能夠成為西晉滅亡後留在北伐守將的巨大助力,可見當時胡族騎兵等兵力的戰鬥力,有著極大的作戰能力。
後來劉裕北征使出“卻月陣”破北魏的騎兵,也從另一方面看出胡族勢力的作戰能力不凡,即便是劉裕也得使用陣法依仗地形來阻攔。
還有個例子,前秦符堅南征東晉時,率領兵力達百萬,而東晉能夠拿出應對的有效兵力也不過十幾萬,兵力對比懸殊。符堅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單從最後淝水之敗導致前秦對東晉戰爭失敗,就覺得東晉有壓制北伐的實力。
淝水之戰後,東晉也曾趁勢北上,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但是最終轉換為守勢,除了東晉內部鬥爭的原因,北方胡族勢力開始反撲的原因也不得不去認真看待。
以上可知,東晉除了內部原因之外,北伐屢次功敗垂成的重要外因,北伐胡族勢力的強大,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原因。
結語東晉屢次北伐都功敗垂成的原因,內部是門閥政治之間的制衡,和北伐強權人物的意圖不再北方,外部原因則是北方胡族依舊強勢。當然了,分析東晉每次北伐失敗的原因,不能僅限於文中所歸納的主要問題,每次北伐當中所面對的特殊情況,以及每次戰鬥勝敗的戰局變化,都是東晉每次北伐功敗垂成的原因。
-
6 # 慶之說
因為北伐的都是軍閥,他們不是要收復失地,而是要擴充地盤。他們的軍隊根本就不聽中央政權的號令,指望他們收復失地,無異於驅虎吞狼,他們做大了,根本無法收場,所以中央政權從來就沒有指望他們收復失地,而是處處防備,有機會就下手收拾他們。
-
7 # 冷兵器研究所
實際上題主說東晉北伐每次都功敗垂成,此言差矣,我們要具體分析就是論事來看東晉歷次北伐就會發現,有的是功敗垂成,有的乾脆毫無勝算。
東晉歷史上的北伐大致有,庾亮北伐 桓溫北伐 謝玄北伐 劉裕北伐。
其中庾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其實是鞏固他的武昌荊襄軍事基地,動機不純,根本沒有回覆北方的意圖,所以不可能成功。
桓溫北伐一共三次,第一次是進攻前秦,一路打到了長安郊區,但是實際上來說這次北伐桓溫拿下長安已經是輕而易舉,但是桓溫提議東晉遷都長安的計劃被否決之後,為了養寇自重,桓溫選擇放棄進攻長安,返回東晉爭權,這就註定失敗。第二次桓溫北伐收復了洛陽,但是他還是選擇回來,因為當時北方實際上處於混亂,桓溫這次難度不大。第三次桓溫想滅掉前燕,這次北伐桓溫雖然動機仍舊不純想建立大功逼迫晉帝給他加九錫,但是卻被前燕名將慕容垂擊敗,所以這次北伐不僅沒什麼戰果,反而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所以桓溫的三次北伐雖然有成功的能力但是絕無恢復的可能。
謝玄北伐是趁著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大敗發動的,主要目的是收復之前東晉丟失了荊襄地區和四川地區,以及佔據河北,實際上達到了目的,但是河北地區很快又被慕容垂奪回,這也是意料之中,謝玄的問題在於力量單薄,當時東晉內部一直以來就分裂為荊州派和京口派,也就是地方與中央的問題,當時謝玄屬於京口一派,比荊州派的實力要弱,無法集合整個東晉的力量,所以無法恢復全部北方疆土也是必然,這是能力不足而非可能性不足。
最後是劉裕北伐,成果也最大,一度恢復兩京,山東地區,但是劉裕北伐雖佔據了最大的地盤,幾乎恢復了全部故土,但是劉裕的最大敵人北魏當時如日中天處於絕對上升期,劉裕雖然能夠擊潰北魏一次,但是無法持續擴張徹底消滅北魏,尤其是後來長安地區因為劉裕要回金陵奪位交給王鎮惡等人把手,後來將帥不和因此丟失,導致西京落入赫連勃勃之手,更是一大失誤,可以說劉裕是最接近恢復的,但是為了個人野心受到了限制。
-
8 # 小閔學歷史
自永嘉之難後,晉元帝司馬睿便在琅琊王氏的領袖王導的幫助之下建立了東晉延續了晉朝政權。在東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門閥和皇族的爭鬥之外,東晉各路梟雄相繼進行過北伐,祖逖、桓溫、謝玄、劉裕就不說了,其餘不知名的還有褚裒、庾亮、庾翼、桓衝等人,不確定統計的話東晉的北伐次數多達十餘次。
然而除了祖逖、桓溫、謝玄以及劉裕在北伐之事上建立了功勳之外其餘都無所建樹,而這四人的北伐在略收成效之後便又班師回朝,以致於兩晉南北朝的亂世持續了數百年。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東晉的北伐又數次屢屢破產呢?
門閥以及皇權之間的鬥爭極為激烈,導致北伐功敗垂成東晉北伐失敗的一個緣故是皇權與門閥的鬥爭極為激烈,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在朝堂之上的鬥爭可以用“殘酷”二字來形容,兩方之間的爭鬥往往會損耗東晉自身的實力,從而導致北伐功敗垂成,諸如祖逖北伐以及謝玄北伐。
祖逖北伐之時士兵以及甲冑稀少,然而當時的情況對祖逖而言也是極為有利的:
石勒和劉曜在河北之地斗的昏天黑地,根本無暇光顧黃河以南。在當時各地雖然有大大小小的塢堡主,然而彼此間也是毫不信任,這就為祖逖各個擊破提供了便利。西晉此時滅亡不久,飽受胡人摧殘的百姓還是懷念西晉的,這就為祖逖收服人心提供了便利。故祖逖北伐之時,看似是形勢不利,但祖逖利用以上幾點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土地,逼得石勒不敢南犯。然而在祖逖北伐之時,司馬家與琅琊王氏的鬥爭也愈發激烈,司馬睿本身是靠王氏家族登基的,其投桃報李的給予了王氏家族諸多的權力,因而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可琅琊王氏的權力一旦過大,其損害的必然是司馬家族的統治地位。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司馬睿便開始爭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為其所用:
在政治上,司馬睿利用刁協等寒族來制衡王導;在軍事上,利用戴淵牽制祖逖使其北伐軍隊成為了其抗衡王敦的力量。我們不難理解司馬睿的心情,任何一個君主都不願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從而使自己成為傀儡。然而他和琅琊王氏的明爭暗鬥消耗了自身的實力,本該抗擊胡虜的北伐軍隊卻成為了和琅琊王氏的鬥爭的犧牲品,從而導致祖逖憂憤成疾。隨著祖逖的死其北伐大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而同樣的事情海發生在謝玄身上,“淝水之戰”之後,龐大的前秦瞬間分崩離析,北方再一次陷入戰火。東晉軍隊趁勢收復了梁益二州以及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並趁勢向黃河已北推進,一度打到了鄴城,可以說北伐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此時朝中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就是桓氏家族的掌門人桓衝病逝,接著謝氏家族的掌門人謝安也在第二年病逝。而影響東晉中期朝局數十年的桓、謝兩家由於在此之後沒有可以扛起大梁的領軍人物因而在此之後開始相繼沒落,其門閥的地位也逐漸下降。
而孝武帝則為了收回一直被壓抑的皇權開始對謝玄在北伐一事上進行諸多阻撓:
收繳北府軍,免除其北府軍統帥職位;駁回其北伐之疏,將其從實權位置上剝奪。可以說謝玄的北伐失敗也是由於皇權對謝氏門閥長期把持朝政的情況而感到不滿,而孝武帝為了不讓謝玄在北伐之時獲得聲望再一次威脅其地位,故而在北伐形勢如此好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終止了北伐,如同祖逖一樣謝玄也成為了門閥和皇權爭鬥之下的犧牲品。
門閥不支援北伐,北伐屢次功敗垂成要說東晉時期北伐次數最多的當屬桓溫,其一生主持了將近三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其有所建樹之外,其餘兩次都已失敗而告終,尤其是第三次北伐的“枋頭之戰”,更是以慘敗而告終。桓溫的失敗是多方面的:
一個是他雖然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華,然而在比起同時期的慕容兄弟還是有所差距;一個是他屢次北伐所帶的人數都不多,在實力上根本無法對北方政權形成壓制;然而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當時都世家門閥都不支援桓溫北伐的舉動,為何會這樣子呢?因為北伐對他們來說毫無益處,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吃虧的都是揚州的世家門閥:
屢次北伐都實行“土斷法”從世家門閥的老虎嘴裡拔牙,“土斷法”是將原屬於門閥的蔭客編入戶籍不再歸其所有,而這些有了身份的蔭客成為了北伐的主要力量,蔭客本身就是屬於世家的“財產”。無論是僑姓士族還是揚州土著,其所有的田產、財富、莊園都安置在東晉荊揚一帶,而桓溫北伐一旦成功那麼朝廷的重心必會遷移,而他們則為了自身的利益則必須放棄得到的一切,因而這也是他們自身不願意的。而桓溫的北伐一旦成功,那麼其聲望也會隨著水漲船高,那麼桓氏家族則會成為眾多門閥士族之中的龐然大物,那麼其還是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存地位。因而基於諸多利益上的考量,當時的門閥對桓溫北伐的行動都是處於一種反對態度,這就導致了桓溫每次北伐都是處於一種孤軍奮戰的境地,其所能依靠的僅有其荊州之地,以一州抗擊北方的胡人政權,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東晉一朝,門閥士族合力迫使司馬氏皇權屈服,各大家族在確保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可以接受其與司馬家共天下,但會不允許容忍士族獨天下的局面,桓溫北伐的失敗就是世家門閥怕桓溫北伐取得功勳從而威脅他們的利益,故而在北伐一事上北伐一直對桓溫持否定態度。
北伐動機並非收復故土,因而屢次北伐總以失敗而告終東晉時期各路梟雄都相繼北伐,然而除了祖逖是以收復中原為己任之外,其餘的各路梟雄所北伐的目的都是不盡相同的,因而這種局面之下往往會嚐到一點甜頭之後便退兵,從而導致北伐功敗垂成:
庾亮北伐,其意在迴歸中樞:由於庾亮在蘇峻一事商處理不當而引發了“蘇峻之亂”,在剿滅叛亂的過程中又接連失利因而其被迫出鎮地方。
朝廷中樞權力則又一次由琅琊王氏所主導,而庾亮則為了挽回聲望重回中樞便著手佈置北伐之事,其本意則就是寄希望靠著北伐挽回聲望從琅琊王氏手中奪回權力,然而隨著其病逝其北伐大業也由此終止。
桓溫、劉裕北伐意在改朝換代桓溫和劉裕二人是東晉時期的梟雄之一,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很像,他們兩個也是力主北伐的主戰派人士之一,然而他們雖然力主北伐,不過他們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是寄希望於靠著北伐獲取聲望從而為禪代做準備,只不過所不同的是,桓溫失敗了,而劉裕成功了。
因而以此為目的的北伐其動機一開始就不純粹,可以說在這裡面夾雜了太多的功利心,因而他們在取得了成果之後邊匆匆離去導致北伐的功敗垂成。
北方胡人勢力強大,北伐希望渺茫上述的幾點都可以說是東晉北伐失敗的內在因素,而還有一點外在因素是極為重要的:那就是北方雖然一直處於戰亂之中,可是就算是戰亂之中的北方政權其對東晉還是具有壓倒性優勢,就算是劉裕北伐時期,東晉的軍事實力上了一個臺階,卻也始終無法對北方政權形成壓倒性優勢:
這種情況一個是由於當時的北魏正處於其事業的上升期,拓跋肆本人文才武略雖不及其父其子,但也算一代明君,更何況其還有當時的北方門閥清河崔氏的支援。東晉歷次北伐都以步兵為主力,就算是北府兵亦是如此,然而步兵擅長攻堅,在廣袤的河北平原之上這是極為不利的,而北方胡人擅長騎兵,尤其是隨著馬蹬以及重騎兵的大規模運用,在野戰方面會對騎兵形成壓倒性優勢。因而在軍事實力上南方始終是弱於北方的,縱然是以劉裕的文韜武略其擊敗北魏鐵騎也僅能靠著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方式外加上地利上的優勢才能擊敗北魏鐵騎。
而在經濟上,南方東晉政權也並不佔據優勢,在當時南方還未大規模開發,東晉的經濟中心只有建康周邊的三吳地區以及荊州等地尚算可以。然而東晉末年孫恩、盧循起義以及桓玄之亂的爆發,導致東晉的經濟中心收到了極為嚴重的打擊,而軍事本身就是要靠經濟支撐的,北方雖然也一直處於戰亂之中,可是廣袤的河北以及中原地帶本身就是那時候的經濟中心。
故而縱觀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南方始終是弱於北方的,故而北伐的外在因素是北方胡人政權極為強大導致東晉北伐屢屢功敗垂成,外加上東晉內部門閥、皇權之間的爭鬥日益激烈,故而東晉北伐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其失敗的可能。
回覆列表
東晉雖曾屢屢興師北伐,然北伐之軍每每功敗垂成,始終未能恢復中原、完成一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朝廷多方牽制。東晉王室害怕北伐將帥功高難制,故對他們多方限制、監督,不肯充分信任與支援。祖逖之北伐曾受晉元帝之掣肘。桓溫反對「永結根於南垂,廢神州於龍漠」的苟安態度,請求還都洛陽、「一切北徙」,但上表至十數次均不得批准。 魏晉百姓服飾其次,東晉的世族又多苟且偷安。當時皇室和南來之北方世族均把江南當作人間樂土,醉生夢死,貪圖苟安,胸無大志。如有的大臣認為「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還都洛陽系「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江南本地的望族受朝廷重用,也不希望皇室北還。南北世族對寒族出身的將領更是多方排斥、處處牽制。 北伐失利的另一原因是內亂頻連不斷。東晉偏安江南,大權多握重臣悍將之手,致內亂頻生,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桓玄篡立等等,影響了北伐的根本大計。此外,北伐的將帥又每多心懷叵測。北伐將領之中,固不乏忠義之士,如祖逖等,但也有的像劉裕等人,具有政治野心,每區區權衡個人之利害得失,未能把北伐堅持到底。 除了上述西晉方面的因素,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於當時北方胡人武功頗盛。五胡之政權雖呈割據紛爭之態,但整個北方均為其所佔,勢力十分龐大。加以胡人多勇敢驃悍,一時很難制服之。 然而,不管什麼原因,東晉北伐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的「不爭氣」。晉室南遷後,並無認真汲取西晉滅亡的教訓,反而承襲了西晉之腐敗政風,且從南渡以後不斷髮生重臣悍將之叛亂,自身十分虛弱。所謂「人貴自強」,東晉卻是自甘衰弱,當然難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