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azhu1
-
2 # 知心姐姐嘉嘉
《易經》盡廣大、至精微、包羅永珍,而且有著周密嚴謹的理論構架,系統精闢的哲理智慧,立論深刻的人文思想。因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一座寶庫。被歷代尊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社會文明的各個層面,都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經》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根源於《易經》。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也廣泛地吸收了易經文化的精華,結合了華人的思想觀念,才得以紮根。以儒、釋、道為載體,以易經文化為根本的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併成為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礎
。
《易經》不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同時也有具體實用的操作方略。孔子在《周易大傳》中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既是說,聖人賢士用它來統一天下人的思想意志,完成治國平天下的偉大事業,同時用它決斷天下一切疑難問題。因此歷代統治者都奉《易經》為建基立業,治國安民的寶典,並把它作為士大夫階層修身勵志、封官進爵的必修教材。
《易經》的內涵廣大悉備而又千變萬化,對天地自然以及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古代天文學家用它來分析日月星辰的運動,制定天文曆法;農家用它來觀察氣象、把握物候,指導農事活動;商家用它來分析市場,把握行情,指導商業貿易;軍事家用它來分析戰況,把握敵情,指導排兵佈陣、行兵作戰;命理家用它來分析人的社會生活,剖析命運,指導人生;醫藥家用它來分析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辯症施治、保健養生等等。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生生不息、奮發有為,創造了舉世矚目、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而所有這一切無不閃爍著易學思想的光輝。易學思想也早已滲透於廣大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成為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文化根基。
-
3 # 魚紋QB局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永珍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永珍,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連山》是中國最早的易學體系,是三易之首。據古文獻(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記載,《連山》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和《歸藏》、《周易》並稱為占卜的三易之法。連山是三易之一,屬先天易,以“艮卦”為首。鄭玄在《易贊》中說:“《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其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曰連山。”《連山》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凶判辨之座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不同於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據記載:《連山易》有八萬言,多佚失。目前保留的僅有一些卦名,幾個爻名和卦爻辭,象辭,及五十二條諸家論文。
鄭玄於《周禮注》稱:“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後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相傳連山至漢初時已失佚,桓譚《新論》雲:“山(連山)藏於蘭臺”。北宋邵雍認為:“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為揲,正卦一〇一六,互卦一〇一六,變卦三二五〇一二,以數斷不以辭斷。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說《連山》即《數術略》之《夏龜》。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連山》一卷。
《歸藏》是三易之一,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歸藏易》是以坤卦為首,萬物皆歸藏於地。每一象都是以“氣”為主;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歸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來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連山》、《歸藏》是中國古文化的典籍,歷來人們認為它們是《周易》的前身。
一說《歸藏》在漢朝已佚,因為《漢書·藝文志》中沒有著錄,《隋書·經籍志》亦曰:“《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明朝楊慎以為漢代時《歸藏》未失,“《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見桓譚《新論正經》,則後漢時《連山》《歸藏》猶存,未可以《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雲:“《歸藏》隋時尚存,至宋猶有《初經》、《齊母》、《本蓍》三篇,其見於傳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一部書,被稱為王家臺秦簡歸藏,重啟研究《歸藏》的熱潮。有人認為“秦簡《易佔》不僅是《歸藏》,更準確一點,應當是《歸藏》易中的《鄭母經》”
《周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但一般認為它是秦漢時期融匯而成的作品。《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一般認為它形成於秦漢時期,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關於《易傳》為孔子所作的說法,宋代以來學者已有疑議。《周易》佔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
《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周易中所依託的陰陽的概念,在西周金文之中也是找不到的,除了在使用“陰陽穀”僅兩見的地名外。根本沒有所謂陰陽的概念之說。《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執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也有人直接把《周易》稱為《易經》。《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
《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周易》在漢代居於儒家經典之首。從唐代開始,《周易》為“六經”之首的地位從未受到任何挑戰。隨著儒家經典範圍不斷拓展和擴大,從“七經”“九經”“十二經”,再到“十三經”的最終形成,《周易》便自然從“六經”之首轉而升擢為群經之首。
所以,易經從來都是中華文化之源,各部經書之母。是故,更是儒家五經之一,五經之首了。
-
4 # 古文物保護修復與鑑定
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一部《易經》盡廣大、至精微、包羅永珍,而且有著周密嚴謹的理論構架,系統精闢的哲理智慧,立論深刻的人文思想。因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一座寶庫。被歷代尊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社會文明的各個層面,都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經》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根源於《易經》。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也廣泛地吸收了易經文化的精華,結合了華人的思想觀念,才得以紮根。以儒、釋、道為載體,以易經文化為根本的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併成為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礎
。
《易經》不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同時也有具體實用的操作方略。孔子在《周易大傳》中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既是說,聖人賢士用它來統一天下人的思想意志,完成治國平天下的偉大事業,同時用它決斷天下一切疑難問題。因此歷代統治者都奉《易經》為建基立業,治國安民的寶典,並把它作為士大夫階層修身勵志、封官進爵的必修教材。
《易經》的內涵廣大悉備而又千變萬化,對天地自然以及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古代天文學家用它來分析日月星辰的運動,制定天文曆法;農家用它來觀察氣象、把握物候,指導農事活動;商家用它來分析市場,把握行情,指導商業貿易;軍事家用它來分析戰況,把握敵情,指導排兵佈陣、行兵作戰;命理家用它來分析人的社會生活,剖析命運,指導人生;醫藥家用它來分析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辯症施治、保健養生等等。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生生不息、奮發有為,創造了舉世矚目、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而所有這一切無不閃爍著易學思想的光輝。易學思想也早已滲透於廣大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成為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文化根基。
-
5 # 沉香愛好者楊大觀
《易經》不僅是五經之一,而是眾經之首,更是中華文明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文明的源頭。
中國古代有“不讀易不得為將相”之說,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易經》揭示了宇宙真理和一切事物變化規律,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承認,他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的啟發。
近現代也有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如德國的漢森堡、丹麥的玻爾教授,我們熟悉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等,他們都自稱獲獎成果,是得益於《易經》的啟示。甚至計算機的發明,也與《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有關。
哲學權威榮格說:“談到世界上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相傳六千年之久,亙古常新,依然具有價值,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綜上所述,可見《易經》對人類思想、文化和科學的巨大及獨一無二的貢獻早已被國內外所認可,在中國歷史上更是被尊崇到眾經之首的地位!
-
6 # LosAngeles55993796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太久了,一輩子也讀不完,那麼,有一種智慧和文化是貫穿這五千年曆史的,那就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易經只剩周易,周易是周文王被陷害囚禁於商朝的國家監獄羑里時演繹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易經之所以被後世成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就是因為易經洞穿了幾千年來中國的帝王心學和宇宙自然變化的規律。所以,我們用易經的雙眼可以看破歷史的真相。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少數民族皇帝,康熙皇帝。曾有過這樣一則比喻:中國近代的清政府正是在狂風暴雨中搖搖欲墜的一艘破船,但是遇到了康熙這樣一位好船長,才能不斷轉危為安,續航了200多年。他是怎麼做到的呢?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他完全踐行的易經乾卦的六龍精神。在中國古代,皇帝就是真龍天子。中國古人對龍的崇拜是非常深厚的。在易經64卦中,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是由6個陽爻組成,是易經64卦中唯一一個純陽之卦,在易經中,陽為氣,為無形之力,陰為有形之質。那麼易經的乾卦為什麼用六龍來表現呢?因為龍象徵著天道,龍是無影無形,變幻莫測,純陽至剛的象徵,正是天行健,自強不息的最好表現。
乾卦初九爻的爻辭就是:潛龍勿用。何為潛龍?在周易文言傳中說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那麼隱藏的是什麼?隱藏的時乾卦的純陽至剛之氣。現代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凡事喜歡爭論出個對與錯,這是愚蠢的,凡事沒有本質的對錯,只有根本的強弱。所以,易經從來不用對錯說話,只用剛柔和陰陽。儘管乾卦是64卦唯一一個純陽至剛之卦,但是,純陽在初九的階段也要夾著尾巴做人。正如剛剛繼位的,8歲的玄燁。
玄燁8歲繼皇帝位,至於他的父皇順治皇帝,有人說是出家了,有人說是出天花去世了。這一點,我們沒有必要爭論。但是康熙皇帝8歲繼位後,就是一個潛龍!我們華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習慣於過分神話歷史人物。很多書籍中都說玄燁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繼位之後就顯現出異於常人的政治智慧。這純屬無稽之談。一個8歲小孩,現在正是上小一年班的年齡,只能說,小玄燁人家命好,直接生在了紫禁城。生來就是做皇帝的,這是命。另外兩點可以肯定:一是玄燁聰明,二是好學。這兩點從康熙皇帝留存後世的文章和書籍都可以佐證。這兩點就是潛龍應該做的。
但一個8歲的小孩管理這麼大的中國,玄燁沒這能耐。所以,順治皇帝為玄燁留下了索尼,蘇卡薩哈,遏必隆,鰲拜等輔政四臣,還有孝莊皇太后的全力護佑和輔佐。所以,在康熙8歲繼位,一直到14歲親政這6年,基本是安心讀書的時候,國家大事不用他操心。此時的康熙就是潛龍勿用。龍是康熙的命,人家生來就落在了紫禁城,這是命,不是我們人力能左右的。而潛是因為年齡,8歲的孩子,你再命好,生來就是真龍天子,也要符合一定的規律,不能太逆天。
勿用就是暫時還沒有長大,幹不了什麼大事。要先潛藏著。但是小玄燁正是因為潛藏時還想有所作為,違背了潛龍勿用的規律,才惹下了很多禍事,因為要急於提前親政,險些與鰲拜刀槍相見,這就是違背了潛龍勿用的精神。皇帝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所以,我們每一個剛剛進入校門的學生們,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都是潛龍,要有不易乎世,不成乎名的定力,易就是改變,就是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但是不要因為世事的滄桑而改變,也不要急於成名。這樣都是沒有長遠發展的。
下面分享一些易經中的經典名言: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點評:天體的執行,從來不受外界干擾,一直都沒有停息過。作為君子,也應該具備上天的這種精神,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堅韌不拔,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鬥不止。
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點評:大地滋養萬物,毫無聲息,容納百川,卻從不傲慢。君子應該學習大地的這種品格,包容、忍讓、謙虛、仁慈,不以德自居,永遠把自己擺在最下面的位置上。
三,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點評:一個君子要具備的四種基本素養:一是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學問;二,有不明白的要多問,勇於向人請教,這樣才能明辨是非不糊塗;三,要有寬廣的心胸,能夠接受容納別人;四,要以仁愛之心對人,對事,對待天下萬事萬物。
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點評:人在順利的時候,往往容易變得懶惰,認為會一勞永逸,察覺不到世事的變化,最後導致失敗。只有在遇到困頓的時候,才會窮則思變,與時俱進,然後就會豁然開朗,通達無礙。這個世間本來就是無常,一直處在變化之中,所以,只有懂得變通,隨著世事的變化,不斷的調整自己,才能天長地久。
五,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點評:夫妻兩人如果能夠同心同德,家庭就會幸福美滿;一個公司,一個單位,如果大家都能齊心協力,公司就會越做越大,事業興旺;一個國家、民族如果能夠團結一心,就天下無敵。道理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就算夫妻、兄弟,真正能同心同德的,也不多見呀。
六,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點評:對生死來說,每個人都是一樣,最後都是一個死,只是從生到死的這個過程不同;想做成同一件事,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想法,但結果也是一樣的。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不同,看起來才這麼複雜。所以,人要看得長遠一點,不要只看眼前,到最後分不清孰輕孰重了。
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點評:凡事都是由量變到質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因為行善沒有善報,就不做善事了,那是因為你積累的善行還不夠;做了一次惡事沒被發現,也不要抱著僥倖心理,那也是因為時候還沒到,還沒達到量變的那個點。
八,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點評:道理也很簡單,但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做到。見到善人善行,我們一般不是學習,而是嫉妒,甚至搞阻撓破壞;別人發現我們的過錯,往往不但不去悔改,反而會找各種藉口為自己開脫或者掩飾自己的錯誤。
九,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點評:身居高位,卻不驕傲;地位卑微,卻不憂慮。這也是君子應該具備的基本德行,尤其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更要有“不為三鬥米折腰”和“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才是君子必備的氣節。
十,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點評:君子應該低調處世,雖然很有才華修養,但絕不張揚,不會到處賣弄,他只會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才把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樣就不會遭遇失敗。這和我們現代人的觀念正好相反,現在的人就喜歡到處張揚,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所以現在那些名人就跟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看著挺熱鬧,但沒有幾個長久的。
-
7 # 人參寶寶o理科補習生
《易經》不僅是五經之一,而是眾經之首,更是中華文明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文明的源頭。
中國古代有“不讀易不得為將相”之說,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易經》揭示了宇宙真理和一切事物變化規律,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承認,他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的啟發。
近現代也有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如德國的漢森堡、丹麥的玻爾教授,我們熟悉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等,他們都自稱獲獎成果,是得益於《易經》的啟示。甚至計算機的發明,也與《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有關。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龍鄉舜澤
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少數民族皇帝,康熙皇帝。曾有過這樣一則比喻:中國近代的清政府正是在狂風暴雨中搖搖欲墜的一艘破船,但是遇到了康熙這樣一位好船長,才能不斷轉危為安,續航了200多年。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他完全踐行的易經乾卦的六龍精神。在中國古代,皇帝就是真龍天子。中國古人對龍的崇拜是非常深厚的。在易經64卦中,第一卦就是乾卦。
乾卦是由6個陽爻組成,是易經64卦中唯一一個純陽之卦,在易經中,陽為氣,為無形之力,陰為有形之質。那麼易經的乾卦為什麼用六龍來表現呢?因為龍象徵著天道,龍是無影無形,變幻莫測,純陽至剛的象徵,正是天行健,自強不息的最好表現。
乾卦初九爻的爻辭就是:潛龍勿用。何為潛龍?在周易文言傳中說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9 # 滄海易生肖
《易經》不僅是五經之一,而是眾經之首,更是中華文明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文明的源頭。易經更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中國古代有“不讀易不得為將相”之說,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易經》揭示了宇宙真理和一切事物變化規律,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承認,他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的啟發。
近現代也有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如德國的漢森堡、丹麥的玻爾教授,我們熟悉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等,他們都自稱獲獎成果,是得益於《易經》的啟示。甚至計算機的發明,也與《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有關。
-
10 # 東方乙說易
易就是萬易,也包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忙和變化)經就是人間志經,意思就是自從人類總結出來的所有經驗和術,都在這本書上,因此被稱為經,所以易經被稱為萬經之首。
易經被稱為萬經之首,主要還是它是一部闡明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變化規律的一本重要書籍,它裡面包括《連山》、《歸藏》、《周易》,有些已經失傳了,留下了的周易也是很難被完全輕易接觸,太珍貴了。
《周易》裡面有說明,自然界就是用陰陽來表現萬事萬物的一種基本物質和規律,即天陽、地陰、男陽、女陰等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東南西北)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生”在這裡不是產生而演變。因此,陰陽即太極。同時還用陰陽裡面的五行來規劃出天地間的包羅永珍,即金木水火土,它是天地間生生不息的變化和作用法則。因此《易經》被稱為天書也不為過,因為它就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
回覆列表
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一部《易經》盡廣大、至精微、包羅永珍,而且有著周密嚴謹的理論構架,系統精闢的哲理智慧,立論深刻的人文思想。因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一座寶庫。被歷代尊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社會文明的各個層面,都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經》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根源於《易經》。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也廣泛地吸收了易經文化的精華,結合了華人的思想觀念,才得以紮根。以儒、釋、道為載體,以易經文化為根本的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併成為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礎
。
《易經》不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同時也有具體實用的操作方略。孔子在《周易大傳》中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既是說,聖人賢士用它來統一天下人的思想意志,完成治國平天下的偉大事業,同時用它決斷天下一切疑難問題。因此歷代統治者都奉《易經》為建基立業,治國安民的寶典,並把它作為士大夫階層修身勵志、封官進爵的必修教材。
《易經》的內涵廣大悉備而又千變萬化,對天地自然以及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古代天文學家用它來分析日月星辰的運動,制定天文曆法;農家用它來觀察氣象、把握物候,指導農事活動;商家用它來分析市場,把握行情,指導商業貿易;軍事家用它來分析戰況,把握敵情,指導排兵佈陣、行兵作戰;命理家用它來分析人的社會生活,剖析命運,指導人生;醫藥家用它來分析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辯症施治、保健養生等等。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生生不息、奮發有為,創造了舉世矚目、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而所有這一切無不閃爍著易學思想的光輝。易學思想也早已滲透於廣大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成為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