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豹13988
-
2 # 陽光沐浴大道
換誰當皇帝也必須殺岳飛,原因有以下幾點:
1、岳飛軍隊叫岳家軍,誰當皇帝聽了心裡也不舒服。手握重兵,軍隊還叫岳家軍,皇帝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地位往哪放;
2、通過幾次調遣,皇帝別有用心的試探,發現岳飛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有自己的主見,這是玩政治的大忌。岳飛治軍有方,但在權術方面還是小學沒畢業;
3、收復失地,即使是岳飛的功勞,也得說成是託皇帝的福,皇帝調遣有方。而民間歌頌岳飛,忘了皇帝,有點功高蓋主,皇帝的臉放不下;
4、如果岳飛真的救回前任皇帝,現任皇帝往哪放?
5、宋王朝已經國力衰竭,岳飛只懂軍事,不瞭解國力,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軍事也是要有強大的國力和人民信仰來支撐;
6、皇帝是主和派,他沒猜透皇帝的心思。
-
3 # 酉陽749
在宋高宗趙構的心裡,岳飛這個人必須死。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就讀到,岳飛在收到皇帝的12塊退兵金牌後,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要不是,岳飛的兩支偏師,已接受皇帝命令,提前退兵了,岳飛還是要再往前打,擴大戰果,絕不退兵的。岳飛此舉是要將皇帝置於何地呢。不聽招呼,不知進退,埋頭拉車,是會掉到溝裡去的。其次,岳飛當時是手握重兵的,岳飛是否有造反之心,另說。但岳飛是有造反的實力的。趙構為了皇位永固,最保險的辦法就是除掉這個心腹之患。再次,岳飛多次妄議立儲之事。這就觸及了趙構的隱痛。金兵曾經搜山撿海尋趙構,讓趙構如喪家之犬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在逃亡路上,趙構驚嚇過度,失去了生育能力。一個外人,居然操心起天子家事來了。是何居心,不可細問。岳飛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的。莫須有,怎麼解釋呢,有人說是可能有,或許有。歷史老師袁騰飛的解釋是,難道沒有嗎?筆者更傾向於袁老師的說法。
-
4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北宋的“中央禁軍”制度。
《水滸傳》對這個中央禁軍制度有很具體的描述。書中一上來第一個人物,就是高俅。高俅是蘇東坡蘇大學士保薦給端王,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的。他沒有任何軍事經驗,做的是一個什麼官呢?叫做“京營殿帥”,負責管理“八十萬禁軍”。
京營殿帥,這個官是小說杜撰的。歷史上北宋管理中央禁軍的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門。三衙門直屬樞密院,他們不負責打仗,只負責練兵。
比如小說中王禁,林沖擔任的“禁軍教頭”,陸遷擔任的“虞侯”,都是真實存在的官職,隸屬於三衙門,都是負責練兵的。
北宋自杯酒釋兵權以後,把主力部隊集中到汴梁,建立禁軍,禁軍只有兵,沒有將領。之所以叫做“禁軍”或者“侍衛親軍”,因為他們都是皇帝親兵,組織體制是從五代時期的皇帝衛隊發展來的。
需要打仗的時候,朝廷會委派一個將領,拿著樞密院的文書到三衙門領兵,打完仗再交回。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怕帶兵的將軍造反,玩黃袍加身。這個遊戲只許我家玩,不許別人玩!
而禁軍以外的地方部隊被稱為“廂軍”。廂軍一半是刺配的罪犯,沒有什麼訓練,所以也沒有什麼戰鬥力。
宋朝別的沒有,就是錢多,所以養了很多冗兵。這一套制度缺陷明顯,最終不出意外的被金國打出屎來了。北宋之亡,就亡在禁軍訓練不力。(當然責任不能全丟給高俅)
南宋吸取北宋失敗的經驗教訓,允許將領自己招兵買馬,建立野戰軍。岳飛是河南人,軍紀很好,南下逃難的北宋難民願意投靠他,他就從中挑選了精壯勇士,建立了岳家軍。
岳家軍完全由岳飛招募,由岳飛訓練,由岳飛指揮,只認岳飛不認朝廷,既非禁軍也非廂軍。岳家軍能打勝仗,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這就落入一個難以兩全的悖論,南宋不可能既保證軍隊國家化,又保證它的戰鬥力。毫無疑問,岳家軍是最能打的,但也是軍閥化最嚴重的部隊。岳家軍兵強馬壯,岳飛官居副樞密使了,金兵怕他,皇帝更怕他。
紹興七年,一言不合,岳飛撂挑子就走,結果他的岳家軍別人根本指揮不了。朝廷不得已,命李若虛、王貴去廬山請飛還軍,李若虛勸了岳飛六日,岳飛才答應回來。同年七、八月發生淮西兵變,趙構皇位幾不保。十月岳飛就“請立儲君”,引起皇帝震怒。趙構肯定把這件事和兵變聯絡在了一起。
紹興九年,宋金和議成功,朝廷昭告天下並進行大赦。岳飛收到朝廷敕書,直接上表反對,堅決主戰,朝廷加受的官職也不接受。從朝廷的立場上看,岳飛就是為了兵權,不惜干涉朝廷大政。
紹興十年,金兀朮廢除和議,宋金再次開戰。岳飛進軍中原,連戰連捷。但他不服排程,屢次抗命,十二道金牌的事情就發生在這一年。
紹興十一年,高宗皇帝下定決心收回全部各鎮兵權,準備進行根本性改革,恢復中央禁軍制度,徹底解決軍隊國家化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岳家軍無疑是最不配合的。
為了實現改革的目標,減少阻力,同時也為和議掃清障礙,高宗皇帝選擇了殺一儆百。八月,岳飛被罷官,迴歸廬山。岳飛的不服從不配合的態度終於徹底激怒高宗,十月,岳飛部將王俊首告張憲謀反,張憲岳雲和岳飛先後入獄。十二月,三人都遇害。
回過頭來看,岳飛被害的確是冤案無疑,但他被犧牲是必然的。當你搞明白什麼是中央禁軍,為什麼要實行這個制度,你就知道岳家軍及其類似的軍隊是不能長期存在的,它只能是暫時的。高宗指示秦檜陷害岳飛,最終致其於死地也是不得已的,不這樣做,他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
5 # 雄鐵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鐵的紀律是勝利的保證。屢次不聽調令、指揮,軍閥作風橫行,誰能容忍這種現象?
-
6 # 聽雨喜雨
在任何朝代岳飛都逃不過一死,即使在新中國,不聽指揮,也是不會被容忍的。領導決定打不打,武將按決定怎麼打,是基本遊戲規則。
不要侮辱南宋君臣武將的智商,趙構是有胸懷,也是發揮群體的力量在抗金,該不該殺岳飛,趙構能不知道?
還要受制於金,簡直就是一個粗俗不堪的笑話,有人相信也是一個讓人笑掉大牙的笑話!絕大部分人的智慧是無法達到職業帝王智慧的。
趙構單槍匹馬,任用的武將如雲,能將眾多,為什麼只有岳飛父子及張憲被殺,難道趙構的眼睛瞎了,難道其他中興將領的眼睛都有問題,特別是岳家軍主要作證的將領,還是宋朝的言官都沒有發言權,還是負責審理的官員都在說瞎話,審理的官員沒有分辨能力,司法可以無視證據,還是無知者的眼睛短視、色盲、還是無視。
比如一個單位,一個大型破產重整企業,企業新生了,只有個別人在重整過程中既有功,同時也居功自傲,不服從公司整體協調,倒下了,是不是公司老闆昏庸,公司其他人都無能,只有倒下者功高蓋世,功勞都是倒下者的。
從1127年到1141年,打了十多年,趙構既進行了北伐,也御駕親征了。在此期間趙構從沒有收回軍權,完全放手給各個將領,要錢給錢,要權給權,實際效果呢,打的因為數將各自為政,致使淮西兵敗,讓國家精心準備的唯一可以打敗金的戰爭失敗,打的如果再不整軍,必然因為武將飛揚跋扈,沒有大局觀,再戰再敗。
在淮西兵敗後趙構進行整軍,進行修養生息,二十年以後安排孝宗再度北伐,只不過金軍尚處於建國初期,勇不可當。
其實是全體武將無能,沒有盡到責任,十多年時間都沒有打敗金國,還有臉指責皇帝。不能為皇帝遮風擋雨是武將的責任,十多年時間趙構有不讓岳飛抗金嗎,不讓其他人抗金嗎,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從基層被趙構提拔起來的,讓趙構這個君父到處逃竄,其實是武將的恥辱,是武將的失責。武將一個個雖各自為政,不能團結協作,但也辛辛苦苦的抗金,比如吳玠穩定川陝,韓世忠黃天蕩抗金,中興四將抗金。只是他們歷經十多年都不能打敗金軍,難道就靠岳珂的一個虛假的朱仙鎮就可以一仗定乾坤,一仗就可以扭轉十多年的劣勢,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基本想事情不經大腦,或者有H2O。
首先普及一下莫須有的意思,以正視聽。
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裡有“莫須召二三大將來”;《曲淆舊聞》裡有“莫須待介甫參告否”;《鐵圍山叢談》裡有“莫須問他否”;《寶真齋法書贊》裡有“莫須與他明辯”;《分類夷堅志》裡有“莫須謝尚書否”;《思陵錄》裡有“莫須批出”;《後村大全集》裡有“莫須有人”。……從這些宋朝口語中,我們歸納出來“莫須”的語義,原來是“難道不”或“難道沒”的意思。“
莫須有”三個字,原來是“難道沒有嗎?”
印證“宋史”原文:“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翻成現代話,明明是“岳飛的罪名,難道沒有嗎?的傲慢語氣。
”這種語氣,才正是當時針鋒相對的對話,“莫須有”三個字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秦檜會自己給自己扣屎尿盆子?只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要麼人云亦云,要麼無知。
先說一個題外話,為什麼宋打不過金。
實際上有個深層次的東西金滅北宋,是因為金剛開國 ,歷來第一二代開國君主都需要很厲害,才能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才能開國,金能打敗遼,滅遼,自然北宋不是對手。北宋徽宗荒淫無恥,必然滅亡。北宋滅亡後按道理就沒有宋了,宋高宗如果沒有能力,宋就此滅亡。
宋高宗宋史定論中興之主,自然能力非凡,應在宋太祖、太宗之後,是有勇有謀的,能將一個破產國家重建,與金一二代君主抗衡,不是普通人能望其項背的,宋史是將他與光武帝等作為六大中興之主相提並論。
下面說說趙構與岳飛的關係。
智慧正常的皇帝都會殺岳飛,當然晉惠帝司馬衷這樣的白痴皇帝或者秦二世這樣的傀儡皇帝既沒有判斷能力,也殺不了岳飛,也就無所謂了。
你知道要維持十萬大軍到黃龍數千公里之外,怎麼保障麼。
淮海戰役,出動60萬解放軍,民工近540萬,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如果10萬大軍為主力,,因為是沿路攻殺,需要的保障物資安全的軍隊不會低於20萬,運送軍糧安1:5,也在百萬民工,總出動人員要二百萬之眾。即使有二百萬之眾,長達數年的戰爭,糧草從哪裡來。如果能動員進行戰爭,農民必然不堪重負,會爆發遠勝鐘相楊么的起義,南宋必亡,漢政權提前滅亡。
你知道楚漢戰爭為什麼項羽失敗嗎。項羽從彭城出發,花一年多時間打下滎陽,因戰線從江蘇彭城到河南滎陽不過五百多公里,在古代也是很長的,是兵家大忌。劉邦正面打不過項羽,專門調動部隊,專打項羽的糧道,彭越又作為毛澤東的老師開創發明了游擊戰,進行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將項羽軍隊累死,拖死,不得已項羽千里回師保護糧道。一年多時間,數十萬大軍的辛苦,一個月之內回到解放前,勞命傷財,從此楚漢改變戰略位置,楚國開始走下坡路。
河南至黃龍數千公里,難度遠遠大於楚漢戰爭,相信岳飛不會說出這種無知之話,只不過是岳珂代言。
用百家講壇石國鵬的話講,岳飛之死冤不冤,按現代法律是冤的。殺他應不應該,岳飛做的那些事情在任何朝代,夠殺他十好幾回。
大多俗人不加分析,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將岳飛之死歸結為功高蓋主!
說功高蓋主是大將必死的原因,其實這是一個謬論。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做過中大單位的領導,只是站在大將的角度,從同情的角度出發,來批判皇帝,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
站在皇帝的角度,功高蓋主是淺薄者的認知。國家都是皇帝的,大將有功首先是皇帝的,不存在功高蓋主的說法。
封建社會君權神授,國家是趙構的。如果不能理解,屬於基本常識不懂,沒有資格談歷史。換句話說,岳飛是趙構皇帝進行統治的一個工具而已,是皇帝給你這個平臺,是皇帝用人得當,是皇帝安排妥當,大將才能得以建功。建功以後皇帝還給予封賞,並不存在功高蓋主就要殺大將的說法。比如阿里巴巴王國,比馬雲有能力的人太多了,那是不是功勞是比他強的員工的,當然不是,所有的功勞首先是馬雲的,其他人只是具體執行者,是按老闆指示做事。
只有將功勞看成自己一個人的,忽略皇帝的指揮作用,忽略其他配合部門的作用,進而忘乎所以,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不知自己姓什麼,也不知皇帝姓什麼,驕橫跋扈,羈傲不訓,進而功高欺主,才會招來殺身之禍。
南宋剛建立二十年是戰,並以戰逼和,吳玠、韓世忠、張俊、岳飛、劉光世等中興大將奮力拼殺,讓新政權站穩腳跟,讓南宋得以休養生息,得以有資本再戰。
趙構19歲,單身赴金營,要求欽宗,不要管自己,該戰則戰,因為能力出眾,讓人懷疑不是王子。所以石國鵬說,趙構也是一員英武大將,有膽有識。他議和之時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熟讀儒家文章,作為亂世中的有為皇帝,無論智商,還是情商,還是見識,都在絕大部分在坐諸位之上,他還不知道求和要被罵?他更知道,生存下來是硬道理,生存下來才可以雪恥,而不是學流氓黑社會,只知道一根筋,不知適時進退。
趙構二十歲建立南宋,經過二十年拼殺 ,南宋基本站穩腳跟,也很清楚的知道,武將形同軍閥,驕橫跋扈,導致精心準備的唯一一次本可以徹底打敗金軍,揚眉吐氣之戰,因為各將各自為政,反致淮西兵敗;
透過淮西兵敗,他做出清晰的結論,軍隊需要整頓,大將給的權越多,給的待遇越高,不等於越能團結,越能聽從號令,反而大將們變成驕兵悍將,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都以自己為中心,無法統一指揮。如果繼續無組織無紀律,更進一步的失敗無法避免。就像孫中山數次北伐,均被軍閥不聽命令而失敗。皖南事變因為項英擁兵自重,拒絕執行中央東進命令而接近全軍覆滅。
盲目戰爭,南宋必亡。漢王劉邦,打敗項羽,傾全國之力攻打匈奴 ,也有白登之圍,走夫人路線,不斷的送出大量金銀財寶給首領老婆求得活命;李世民號稱天可汗,一向喜歡用兵,也有渭水之盟向突厥稱臣;英武的明也有土木堡之變,清有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侵華,無不因為輕敵致慘敗,特別是滿清,準備不足,盲目開戰,國家割地賠款以十億兩白銀記。
孝宗即位,廢除二十年合約,由高宗安排北伐,後韓又再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一定程度上說明紹興合約的正確性。至於後來又與蒙古滅金或者抗蒙古,都說明,求和只是不得已,只是一小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努力戰爭。
下面我們來說說岳飛之死。
軍權是武將的一生追求,留戀軍權是武將的大忌。南北宋名將只有岳飛被殺,那麼多文臣將軍都沒有被殺,朝廷有朝廷的問題 ,那麼岳飛自身有沒有問題呢。
岳飛出身貧苦,當經過努力成功上位,位極人臣後,因為三十功名塵與土,因為他出身農家,更在意權利,更在意名譽,因為軍權對武將而言,對功成名就者而言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就不肯輕易放棄軍權。而不像一般人追求金錢及享樂,比如翁同龢,號稱清流,不貪汙不受賄,卻追求名聲,追求權利。追求名超過追求金錢,而且有掩蓋性。
而南宋因為將軍們驕橫跋扈,羈傲不訓,朝廷需收回軍權。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岳飛卻將軍隊交給張憲,這一岳飛女婿,這一隻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的付手,等於告訴朝廷,岳飛不肯交出軍隊,岳飛留戀軍權。
現在有一種文化現象,評論岳飛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秦檜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趙構卻不能使用宋史;評論岳珂卻不能使用宋史 。有的地方需要引用宋史,有的地方宋史卻不能發生作用。用兩種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因合適的就用,不合適的就摒棄,有人格分裂的症狀。
世人大都在岳飛事情上喜歡意淫,一,收開封,直搗黃龍;二,岳飛之死。下面扯扯這種再普通不過的蛋。
南北宋那麼多著名大將,只有岳飛被處死,難道問題都是人家的,自己就沒有問題,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荒唐可笑。
有人說,你看,岳飛都說,天日昭昭,他還會有錯嗎。諸位,天日昭昭的意思是岳飛在賭咒,說天地良心,他沒有背叛,沒有造反。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岳飛說我其他罪,但沒有謀反。如果賭咒可以作為證詞,斷案則只要每個嫌疑人賭咒發誓即可,不需要去調查研究。
也有人說,岳飛背上刺字了。岳母大人文化很高,精通刺青技術?全天下只有座右銘之說,是為了讓自己每天可以參照。背上刺字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有,也算第一個吃螃蟹的,用的是智商,還是情商?
背上刺青,只有洗澡時擦背的人看見,平時岳飛也看不到,難道需要打仗時裸露上身,鼓勵將士殺敵;還是知道有一天岳飛會位高權重,朝廷會斷案,提前準備,藉以表明自己的清官身份。
從小是個岳飛迷,我也相信作為他這個愛國英雄,國之棟樑確實不會造反。
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啦,難道司法機構就可以憑一個人自己說的一句話天日昭昭,說一句天地良心,我沒有犯罪;說一句,你看,我背上有刺字,精忠報國,就可以斷定沒有罪嗎。難道現代司法也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說沒有犯罪,就可以採信嗎。如果這樣的話,相信99%的犯罪嫌疑人都會無罪釋放。
我們相信岳飛不謀反,但誰能保證他的手下沒有違規行為呢?
還有十二道金牌之說更為荒唐,朝廷為什麼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說害怕在開封打敗金軍後就可以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簡直是痴人說夢。朱仙鎮大捷子無虛有,怎麼收開封 ,收了開封,怎麼防守。至於直搗黃龍府更是扯淡,開封離黃龍府相差數千公里,北宋也沒有打到的地方,只一個後勤補給就無法解決。難道可以僱傭美國飛虎隊,用B52扔兩顆原子彈,進行斬首行動;同時請以色列僱傭軍用飛機空降突襲;難道救出昏庸無能,又荒淫無恥的欽宗,趙構就沒有辦法控制局面了。
實際情況,金剛滅北宋、遼,處於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難道這樣的金是豆腐,不堪一擊。
金牌是聖旨,一道金牌不聽,就是違抗軍令,就是要殺頭的。難道說朝廷有先見之明,岳飛會不聽命令,自行其是;還是因為岳家軍一貫不聽命令,預見岳家軍會違抗軍令。還有朝廷是不是無知到,如果逼急了,會逼出兵變。
岳飛被殺,整個岳家軍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要殺張憲呢,恐怕是有原因的。
因為有人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除了張憲岳雲以外包括牛皋都有作證。至於說作偽證,是不是不符合大眾口味的,不利於岳飛的就可以武斷的說是偽證;誰能來證明是偽證;如果是偽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都是偽君子?岳飛看人不準,岳飛用的都是垃圾?
至於物證,即張憲同岳雲等的書信往來,如果張憲確實假借岳飛之名起兵,張憲還會保留證據給朝廷查,除非他是個白痴。在地下黨的接頭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我黨幹部拿到紙條後將內容看一下,然後直接用火燒掉,這已成慣例,難道張憲岳雲就不懂?
難道物證毀了,口供定罪就是子無虛有。無知者看看現代法律,物證銷燬,有多人口供就不治罪了嗎。
至於岳飛有沒有參與,我也相信我崇拜的岳飛沒有參與,但一貫驕橫跋扈的張憲,只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又號稱岳飛的女婿,在岳飛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謀反之事完全有可能,只是朝廷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何判斷是岳飛的意思還是張憲的意思就無從下手了,而恰恰讓張憲留在部隊就成了岳飛被冤死的根源了。張憲自作聰明,擅自行動,對岳飛之死負有不可推銷的責任,按宋法律,他死有餘辜,他讓宋朝失去一位抗金英雄。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這一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飛個人傳記作者岳珂,岳飛孫子的宋史記載,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時,發現只要搜岳珂,直接彈出岳珂人渣的字樣,可見岳珂實在有辱岳飛這一祖宗之名。
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儒家是一個講私德的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想岳珂修身立德修出個大貪官,他治國治出個魚肉鄉里,他是一個信用破產的人,是一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
7 # 文人提筆安天下
岳飛,字鵬舉,著名的抗金英雄,他曾率多次領岳家軍阻擊金兀朮,百戰百勝,但最後卻被朝廷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宋高宗處於什麼心理非殺岳飛不可呢?我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吧。
1、擔心岳飛謀反。
岳飛團結河北民間力量——忠義社,和金國作戰,戰無不勝,而且深得民心,在民間聲望日益高漲,百姓還為他立了生祠。還有岳飛在朱仙鎮不願撤軍,想繼續北伐,趙構以十二道金牌才把岳飛調回來。所以岳飛功高蓋主,趙構擔心岳飛謀反,擔心“太祖黃袍加身”的事情再次發生在岳飛身上,對岳飛起了猜忌之心。
2、觸犯了宋高宗的忌諱。
岳飛在政治上表現的比較幼稚,犯了一個特別嚴重的錯誤,他向宋高宗一直進言立太子儲君,可是當時宋高宗沒有子嗣,如何立太子?所以岳飛作為武將,干涉了皇帝的家事,觸犯了宋高宗的忌諱。
3、岳飛耍性子,引起趙構的不滿。
岳飛一直主張北伐,收復故土,但是趙構一直想與金國議和,停止戰爭,岳飛看到趙構沒有北伐之志,所以一直向趙構寫辭呈,可是趙構一直不允,最後,不等趙構批准,就直接離開了軍隊上了廬山。所以岳飛的耍性子,引起趙構的不滿。
4、岳飛呼籲“迎回二聖”,讓趙構產生恨意。
岳飛一直呼籲北伐,迎回二聖,但是他忽略了趙構的感受。作為臣子,應當好好輔佐現任皇帝,這個口號就算要喊出,也應當是宋高宗提出。如果徽欽二人帝一旦被救回來,宋高宗的位置往哪放?所以,岳飛的高喊的口號讓宋高宗產生恨意。
5、趙構想停戰,休養生息。
岳飛一直主張北伐,可是北伐要消耗銀子啊,當時國力空虛,不足以北伐。所以趙構想停戰,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想法與岳飛產生分歧。
6、趙構希望把自己的生母和徽宗的遺體從金國接回來。
在公元1141年,南宋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金國在議和詔書中明確提出“必殺飛、始可和”,宋高宗希望把自己的生母和徽宗的遺體從金國接回來,便答應了金國的要求,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
8 # 匿名使用者君
紹興十一年八月,金兀朮揚言要繼續南進。趙構、秦檜嚇破了膽,急忙派人和談。兀朮捎信給趙構,說必須割讓淮水以北的土地才可「議和」,又在暗中稍信說:「必殺飛,始可和。」
所以殺岳飛是金國的開出的談判條件,為了換取南宋偏安一隅,在金國和秦檜的威脅忽悠下,秦檜“挾虜勢以邀君”趙構不敢幹涉屈從了而已。
秦燴主刀,趙構默許而已,所以秦燴的鐵像跪的一點都不冤!
趙構被金國使者指著鼻子罵得狗血噴頭,他為什麼不敢犟嘴,只敢用袖子遮住臉痛哭?他為啥不敢反抗?因為他怕金國。
他為什麼不敢否決秦檜殺岳飛的決定?還是怕金國!因為秦檜後面站著的是金國。 金華人把趙構打怕了,再加上秦檜的忽悠威脅,趙構就成了金國和秦檜的玩偶。趙構唯一的乞求就是留下我一條命,讓我偏安江南就行了。 而且趙構也一直提防秦燴,
史載,秦燴死後,宋高宗大笑著說:“老匹夫終於死了!” 宋高宗時,秦檜久居相位,手握大權,兒子秦熺也身居高位。世人都以為高宗對秦檜信任有加,恩寵無比。其實並非如此。由於岳飛、韓世忠等人或死或貶,致使秦檜一家獨大,多年來一直把持朝政,門下黨羽眾多,已經控制了朝廷的各個要害部門。包括高宗身邊的侍從、御醫都是秦檜的耳目,他們時刻監視著高宗的一舉一動。(《宋史》:又陰結內侍及醫師王繼先,伺上動靜。郡國事惟申省,無一至上前者。檜死,帝方與人言之。)
高宗對此心知肚明,對秦檜又恨又怕。很想除掉他,但又沒有十足的把握。再者秦檜“挾虜勢以邀君”,有金國做為後臺,更讓高宗不敢下手。加之高宗早年的經歷,令他很沒有安全感,更缺乏魄力和勇氣,因此只能疑神疑鬼,度日如年。
為了防止被人謀害,高宗在靴子裡面藏了一把匕首,以備不測。平常秦檜進獻的食物,他收下以後並不食用,命人偷偷扔掉。生病不得不用藥時,也總是讓人先嚐,確定無毒後才敢服用。始終如此,從來都不敢大意。
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重,臥床不起。 高宗知道秦檜病重,心中竊喜,但是依然不敢冒然採取行動。因此時常命人前去探望,瞭解秦檜的病情。 在秦檜去世的前一天,高宗知道秦檜大限將至,已無回春的可能,親自駕臨秦檜府邸。 秦檜見了高宗,已經說不出話,只是流著眼淚。秦檜是希望自己死後,兒子秦熺能夠接替自己的宰相之位。 秦熺 明白父親的心思,就問高宗:“父親之後,相位由誰接替?” 高宗冷冷地說:“國家大事,不是你應該打聽的。” 說完就離開了。 回宮之後,便迫不及待地起草了秦檜父子致仕的詔書。
第二天,頒佈天下。 秦檜知道後,當晚便哀嚎而死。 高宗聽聞秦檜死訊,如釋重負,拿出靴子裡面的匕首,扔在地上。大笑著說:“老匹夫終於死了,朕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朱子語類》:秦太師死,高宗告楊郡王雲:“朕今日始免得這膝褲中帶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為逆。)
回覆列表
因為岳飛三番五次的提出要直搗黃龍,接回欽徽二帝,這嚴重威協到了趙構的皇位。所以,岳家軍越打勝仗,趙構越擔心,就在岳家軍節節勝利之時,趙構急急招回岳飛,並殺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