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漁耕樵讀
海權論源於美國軍事理論專家馬漢的一部著作《海權論》,即用強大的海軍來獲得制海權。海權受到重視則要更早時期,西方國家從十五世紀開始已經普遍重視海權,而也在這個時候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海權變得更加重要。
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原因事實上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與其說是人家對探險的渴望,不如說是歐洲被逼無奈的結果。十五世紀以前,東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分為三條,主要是傳統的絲綢之路,途徑君士坦丁堡,小亞細亞,黑海,裡海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外兩條是海路,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
沒錯,無論哪一條它們的最終目的地都是中國或者印度。即便是海路仍然是緊靠著大陸,並沒有脫離陸權的範疇。但是在十五世紀中葉,事情發生了改變。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帝國先後佔領了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傳統的商路雖然沒有被切斷,但是奧斯曼帝國對控制的商道課以重稅,所以歐洲迫切的希望找到一條通往中國和印度的航道,來代替傳統的商路,於是開闢新航路成為了西方的唯一選擇。
然而在開闢新航路的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了意外的驚喜。他們發現了新大陸,發現了更多的黃金和原材料,殖民擴張開始了。於是海上通道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海權時代的來臨,並不意味著陸權時代的終結。因為人生活在陸地上,無論任何時候,這個世界終究還是以人為中心的。無論你獲得再多的原材料還是黃金,終結是要有人用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世界島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陸權時代的歸來一戰前,英國地緣政治專家麥金德認為遼闊歐亞大陸佔據著人類的主要人口,歐亞大陸就是世界的中心,誰控制了世界的中心,誰就控制了世界。
誰控制了東歐,誰就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控制了世界。而他所謂的世界島就是指歐亞大陸,而美國地緣政治專家則指出邊緣地帶理論。
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控制歐亞大陸,誰就掌控了世界。無論是世界島理論還是邊緣地帶理論,都共同指出了只有控制歐亞大陸,才能控制控制世界。只不過世界島理論是以歐亞大陸的陸上通道來看的,而邊緣地帶則是以歐亞大陸的海上通道來看的。
但是無論哪一種看法,都共同指出了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島的概念著眼於歐亞大陸的內部交流,而邊緣地帶理論著眼於歐亞大陸的外部交流。
世界島的概念尚未成型,但是已經初見它的威力。為何說世界島概念尚未成型呢?因為世界島面臨兩個問題,也是陸上通道的兩個問題。第一交通問題,至少在20世紀以前人類沒有足夠好的交通工具來貫穿整個歐亞大陸。第二,是政治原因,歐洲大陸各個國家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一路上不可能暢通無阻。
到如今人類至少已經解決了交通問題,最難解決永遠都是政治問題。歐盟的成立主要功能解決商貿問題,現在世界各國的各種自由貿易區也是對解決這種問題的嘗試。隨著各種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也是在逐步大破這種障礙,如果能夠成型,世界島的概念才真正成型。到那時候,陸權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實際上,海權最初是人類不得已的選擇,它最初的衰落也是源於地緣政治問題,例如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陸權時代可能會重新迴歸,即便不能成為主導,最少也可以與海權分庭抗禮。
-
3 # 漩渦鳴人yy
這就要看你的國家基本的國家戰略究竟是什麼。
對於海權論和陸權論事實上來講的話,這兩種論點我都聽說過,總起來講,所有人都感覺很誇張,所以有的人就說海洋離不開陸地,陸地離不開海洋,最終都是要登入的,那當然是要選擇陸權論。
這是對於這兩種思想的錯誤理解,無論是哪一種論點,哪個國家採取都代表這個國家的既定方略,都代表著這個國家未來建設的重心究竟在哪裡?
講一句實話就是,你是建設海軍還是建設陸軍,海權論的話,那就建設海軍,把海軍建設強大起來,控制海洋人是陸軍的話,就說陸權論。
我們去看海權論誕生的時候,正值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爭奪海洋的步子越來越緊張,而當時誕生這一個理論的美國又是世界孤島的典範,我想要走出去,就必須得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去挑戰英國,然後才能夠走出去。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從建國開始就一直致力於發展一支強悍的海軍部隊,現如今美國200多艘現代戰艦裡面,有一艘木質帆船就可以看做這一種精神的代表,海軍對於美華人來講過於重要,因此美華人是提倡海權論的。八有限的資源,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海軍的建設裡面,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為美華人接下來開拓世界保駕護航,這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對於英華人來講,他們提出路權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個時候日不落帝國已經有一隻強悍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進行保駕護航了,那當然,建設的重心投入到陸軍的建設裡面,殖民地經濟需要龐大的土地,龐大的資源,龐大的勞動力來替他建設這個殖民地帝國,沒有一支龐大的陸軍出去保駕護航,你談何建設一支強大的殖民地經濟?
這件事情結束以後,英國衰弱以後,你看英國和曾提過陸權論,任何的理論都必須國家的實際政策相匹配,你這理論就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
4 # 江東汪郎
為什麼會有陸權論?因為人類畢竟不是魚,還是需要在陸地上生活的。
陸權論誕生於一戰前後,是由著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提出來的。
而這一理論的誕生,正是大英帝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它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公元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成為海洋霸主。在此後的300餘年的時間裡,它嚐到了航海帶來的國家鉅變。
作為島國,英國對海權論是深深信服的。然而,自1871年普魯士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後,工業實力大增,而鐵路的建設、軍隊的強大也讓德皇擁有了傲視歐洲大陸的資本。
德意志帝國的存在,讓英國感受到了它對大陸的影響力已經日益減弱,這不符合它一貫壓制、平衡歐洲大陸的政策!
這一切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鐵路、電氣的發展,大英帝國曾經看不起的國家居然有了和其抗衡的力量。
德國自統一以後,尤其是在德皇威廉二世的統治下,一直打著“分享Sunny下的地盤”的口號,這更讓英國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安!
而大清統治下的中國,一直被英國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德意志帝國根本無視它,於1897年硬是從清政府手中獲得了膠州灣,在亞洲打開了一個缺口。德意志帝國的資本積累,完全不同於英國的航海掠奪,居然是依靠歐洲大陸的中心位置透過貿易、戰爭賠款(法國賠款)等迅速完成的,
正因為如此,英國第一次正視陸權,第一次感受到陸地的恐怖!
它必須學會妥協。
所以1907年,英國才會摒棄其在非洲和法國的爭鬥、在亞洲和沙皇俄國的爭鬥,和兩國聯合組建協約國組織,用法國陸軍和俄國陸軍對抗德國!
而陸權論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大英帝國的衰弱,世界格局的變化!
事實上,如果不是和法國聯手,英國在19世紀中葉,不一定打得過另一個陸權論強國,號稱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
-
5 # hording
之所以在馬漢提出海權論後,還會誕生陸權論學說,原因其實就在於海權論和陸權論所探討的時代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地緣政治學雖然是關注地理環境對國家戰略的影響,但是地緣政治學,尤其是盎格魯-薩克森民族的地緣政治學,並不僅僅包含地理變數,同時也關注技術性變數。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90年,美國海軍上校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這本書的出版使得馬漢成為“海權福音的傳道者”,而他的一系列著作也被關注海權的人奉為“聖經”。在現代世界歷史上,馬漢不僅是美國海軍中備受崇拜的人物,而且對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其他世界強國的海軍發展也產生了深淵的影響。馬漢的海權思想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不僅是因為他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成功經驗的總結,還在於他的海權思想很容易簡化成若干簡單的信條,而這使得即使沒有讀過馬漢任何著作的人也可以認為自己懂得馬漢的思想並能夠談論他的理論。馬漢海權思想的最大意義,就在於他首次從總體視角對海權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換句話說,馬漢首次闡述了海權作為一種國家戰略的工具的價值和有效性。
馬漢非常推崇指揮獲得特拉法加海戰勝利的納爾遜勳爵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馬漢的理論是基於對歷史的總結,也就是說,馬漢在構建他的海權論時,採用的方法是歸納法。正是由於馬漢所採用的方法,使得很容易從馬漢的理論中推出,雖然歷史環境和海軍技術在不斷髮生變化,但那些具有根本性的戰略原則卻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只要控制了海權,就能夠獲得世界霸權。但這,卻恰恰是馬漢思想的侷限性之所在。
西奧多·羅斯福被認為是馬漢海權論的忠實信徒首先,馬漢認為海洋經濟是決定一國經濟繁榮的關鍵性要素,所以當條件同時有利於兩種發展時,一國最好選擇海上發展而不是陸上發展。但是,只要仔細考察一下海洋國家的興衰史,就不難發現(1)馬漢雖將“生產”看作決定一國經濟繁榮的關鍵,但注意力集中在貿易、商船和海運上。實際上主導性海洋強國通常並非是有最大貿易和海運國家,而是以均衡經濟增長支援海洋事業的國家;(2)儘管鐵路在當時已經取代水路運輸在國內經濟中的地位,海權與陸權間的平衡已開始向不利於海權方向發展,但他仍然認為海運是決定國家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這體現的正是他的思想的侷限;(3)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擴散,殖民貿易對一國的經濟繁榮已不再能夠起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洲際強國開始取代傳統“中等強國”成為世界政治中的主角。
1914年的俄羅斯帝國:洲際強國的代表之一其次,馬漢的另一個重要命題,就是一個在海上佔絕對優勢的國家總能戰勝一個在陸上佔絕對優勢的國家,也就是說,海權相對於陸權對世界事務影響更大。這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盛極一時,到今天仍然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還有迴響的“海軍至上主義”的核心理念之一。但(1)認為海權相對於陸權對世界事務影響更大這一判斷是建立在對歷史上英國在歷次重大戰爭實踐的狹隘認識基礎上的。歷史上英國在歷次重大戰爭中的勝利不僅歸功於英國的制海權,同樣也應歸功於英國的大陸盟國做出的不懈努力;(2)馬漢考察的那個時代的技術條件的限制使大陸強國的潛力沒有被充分發掘出來。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的交通技術、武器技術的發展與工業化的到來使那些在人口和資源上享有絕對優勢的大陸國家更可能贏的大規模持久戰。
美國的領土擴張:洲際強國的另一個代表因此,從根本意義上說,馬漢海權思想的侷限性體現了他國際政治視野上的狹隘。也就是說,馬漢思想的狹隘性主要體現在將英國世界霸權片面地歸因於制海權。事實上,英國霸權是建立在歐洲大陸均勢與全球範圍的經濟與海軍絕對領先優勢基礎之上的,而且有賴於英國為自身利益而不斷干預歐洲大陸均勢。
哈爾福德·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爵士而在現代地緣政治思想史上,海權論和陸權論經常被看做是兩種對立的理論,但這種看法事實上忽視了兩者的聯絡,某種意義上,海權論和陸權論關注的其實都是海權和大陸均勢之間的內在聯絡。而導致海權論逐漸被陸權論所取代的關鍵,就在於技術進步和宏觀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使得主導型海洋強國,即英國面臨的戰略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馬漢的海權論無法解決英國這一主導型海洋強國所面臨的問題。
西伯利亞鐵路(Trans-Siberian Railway)的建成對於俄羅斯發揮其規模優勢有重要作用與馬漢所考察的那個時代,即英國獲得海上霸權的時代不同,陸權理論的創始人哈爾福德·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面對的是一個被兩次工業革命及其造就的眾多新趨勢給徹底改造過的世界。這個“新”世界所湧現出的各種新趨勢不僅極大的改變了人類政治活動和政治組織規模,而且重新界定了宏觀地理環境對各國權勢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和限制。
1910年的大英帝國:這時的大英帝國已經面臨著權勢過度伸展的困擾,對維持其霸權已經力不從心了也就是說,一方面技術進步使得海洋經濟對國家經濟繁榮不能再起決定性作用了,另一方面,海權的作用也因工業革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英倫三島越來越無法成為維持英國龐大的海外帝國的領土基地了,用麥金德的話來說就是
自然地理的永恆現實能夠維持的政治組織規模與英格蘭建立時已經大不相同,在那些基於洲際規模資源基礎的強國存在的情況下,英國已經無法繼續成為海洋的主人。英國目前的優勢主要靠維持在以往贏得的領先地位。而一旦海上力量依賴的財富和經歷的源泉枯竭了,不列顛帝國的安全也將會徹底地喪失。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麥金德曾先後提出過兩種辦法,即“帝國一體化”和重新安排中東歐的地緣政治格局,而重新安排中東歐地緣政治格局正是麥金德的陸權理論的心臟地帶學說所要表達的主要觀念。
1904年麥金德的地緣政治構想因此,面對著由於兩次工業革命引發的技術進步所導致的海權與陸權之間的力量對比開始朝著不利於海權的方向發展的現實,麥金德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華人,其思想事實上傳達了盎格魯-薩克森民族對於可能喪失優勢地位的擔心,而一旦其優勢地位喪失,那將對英國帶來災難性後果。正是由於面對著由於這種由於技術進步帶來的地緣政治現實的變遷,所以麥金德才在1904年提出其陸權理論之心臟地帶學說,並且在1919年和1943年兩次修改。而他的心臟地帶理論集中體現了麥金德對於隨著技術進步而帶來的歐亞大陸樞紐地帶或者心臟地帶對於統治歐亞大陸的意義的強調。這也是為什麼在馬漢已經提出了海權論的情況下,麥金德仍然要提出陸權論的心臟地帶學說的原因。
回覆列表
在地緣政治學上,有兩大主流理論,一為海權論,一為陸權論。海權論的主要思想:是強調製海權,其戰略思想,是建立強大的海軍,以保障制海權,並透過控制世界上的各處險要的航路咽喉(海港、海峽)來掌控世界。而陸權論的主要思想:是強調陸上交通的重要性,要建立強大的陸軍,認為只要控制了世界島(歐亞大陸),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為海權論主導,還是陸權論主導,還是源於該國的地緣政治。海權論的思想,最早誕生於古希臘,適用於海洋型國家,而陸權論則適用於大陸型國家。自大航海開啟,歐洲崛起的強國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意志(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
而以海權型強國與陸權型強國而劃分,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一類為海權型強國:有英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一類為陸權型強國:德意志(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一類為海-陸混合型強國:以法國為代表。
海權型強國:多以島國、半島型國家為主。如英國為島國,無陸上之敵,就可以全力發展海軍。而葡萄牙、荷蘭,雖地理上屬於Continental,但體量太小,沒有爭奪Continental霸權的實力,也只有往海權國家的方向發展。
西班牙雖從疆域、人口來說,都稱得上是中、西歐地區的大國,具有爭奪Continental霸權的基礎。但是,西班牙的地理卻具有一種內向封閉性,其統治核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中部的卡斯蒂利亞高原,致使其中央對地方的統馭力嚴重不足。再則,西班牙與Continental又被比利牛斯山脈隔斷,更有礙西班牙往Continental地區的發展。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西班牙的陸上安全。因而,西班牙也只適宜成為海權型強國。
而從世界的其他區域來看,日本的地緣政治與英國極為相似。而美國雖位於北美大陸,但是,美國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此種地緣政治為大國獨有。因而,美國與日本也都可襲用海權論思想,而全力發展海軍。
海權型強國的代表--大英帝國,爭奪Continental失敗,卻成就了日不落大帝國。自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之後,英倫三島與Continental便栓在了一起。實則上,英國(英格蘭)與法國的諾曼底公國,此後的安茹、布列塔尼、阿基坦等地形成了共主聯邦,英國國王成為了法國境內的最大領主。
此後,英國與法國因法蘭西王位之爭,而互啃了一百多年。結果,英國盡喪Continental領地,此事件對英國的國家戰略與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讓英國放棄了對Continental的想法,開始採取大陸均勢政策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轉而全力經營海外,因而也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1714年,德意志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繼承了英國王位,英國與德意志的漢諾威又形成了共主聯邦。但是,一方面,英國的王權早已衰落,君主的利益並不能主導國家的戰略方向。另一方面,漢諾威離英國本土比法國的諾曼底、布列塔尼、阿基坦等地要更遠,更加難以讓兩地合併為一國。因而,英國也並沒有再次轉向經營Continental。至維多利亞女王繼承英國王位,而漢諾威王位由維多利亞女王的叔叔坎伯蘭公爵繼承,才結束了英國與漢諾威共主聯邦的局面。
英國(英格蘭)之所以能與蘇格蘭維繫共主聯邦,並組合成一國。卻與Continental地區的諾曼底、布列塔尼、阿基坦、漢諾威等地形不成一國,在根源上也是由地理決定的。
陸權型強國。歐洲純陸權型強國為德國與俄國,自西羅馬帝國壽終正寢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便繼承了羅馬帝國的衣缽,並獲得了皇帝的頭銜(神羅皇帝頭銜,在名義上為歐洲皇帝,天主教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憑藉自身實力,長期承襲皇帝的頭銜(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在歐洲傳統五強國(英法俄普奧)中,神羅(德意志)也佔據了兩個席位。
俄國則自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衣缽,名義上也有皇帝頭銜(東正教系)。在拿破崙稱帝之前,德國(德意志)與俄國是歐洲僅有的兩個擁有皇帝(凱撒)頭銜的國家。而Continental中世紀的霸主,可以說為哈布斯堡家族所有,從歷史上來看,哈布斯堡家族不止下半身康健,上半身也同樣強健。
哈布斯堡家族透過聯姻,據有了傳統歐洲最為遼闊的疆域,其鼎盛時期的疆域不但包括神羅的大部分疆域,還包括伊利比亞半島的西班牙(也曾據有葡萄牙)以及其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皇帝,就來自於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曾說道: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遼闊的疆域,也讓哈布斯堡家族擁有強大的實力基礎,不但成為歐洲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絕對主力。還在Continental痛扁了法國,查理五世於帕維亞戰役擊敗了法國,並俘虜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逼得法國竟與異教徒奧斯曼土耳其勾勾搭搭,做出令所有天主教國家不齒的行為。
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疆域雖然遼闊,卻極其分裂。各地的民族、語言、文化、風俗等差異也都比較大,在管理上很有難度。因而,查理五世將自己的帝國一分為二。西班牙與尼德蘭地區(原屬神羅疆域)傳給了兒子腓力二世,而神羅的疆域則傳給了弟弟斐迪南。而查理五世對帝國的劃分,也基本符合海權型國家(西班牙、荷蘭)與陸權型國家(奧地利等神羅疆域)的劃分。
而哈布斯堡帝國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又給了法國崛起的機會。德國(德意志)與法國的關係,很像中國春秋時期的秦晉、吳越,只能存在一個區域強國。德國強,則法國弱;法國強,則德國弱。第三帝國元首,在其自傳中就說道:我們必須要絕對的認清,法國和德國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法國對外政策的關鍵,是想永久的佔領著萊因河一帶的土地,並且想靠德國的衰替,去保障他們領土地的安全。
而自德意志結束分裂,法國就再難是德國的對手。故從法國的利益出發,就必須讓德意志處於分裂狀態,這也是拿破崙三世要干預德國統一的根本原因。
俾斯麥主政德國期間,正是鑑於德國如此的處境,而在外交政策上小心翼翼。其戰略思想,就是固守住既有領土,並確保在以後的衝突中,每次戰爭只以一個同等量的敵國為對手。俾斯麥認為德國的核心利益就在Continental,反對大力發展海軍與爭奪海外殖民而削弱陸上防衛力量,更可避免刺激英國。俾斯麥並且還鼓勵法國海外殖民擴張,以減輕其對Continental的注意力,進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德國的利益。
可是,威廉二世主政之後,違背了俾斯麥的戰略方向,熱衷於成為海上強國,而掀起了與英國海軍的軍備競賽,激化了英德矛盾,也為德國在一戰中樹立了最大強敵。
第三帝國元首在其自傳中就對此指責道:我坦白地承認:在大戰(一戰)以前,我曾經想過,德國要是放棄了他的愚笨的殖民政策與海軍政策,聯絡英國去對抗俄國,並且再拋棄他支配全世界的野心,去採取一種在歐洲大陸上能夠獲得領土的確定政策,那麼,他的情勢必定會較好。
根據第三帝國元首的自傳,而坦露出的帝國元首內心最真實意願。作為極端種族主義者的第三帝國元首,其是想與大英帝國平分世界霸權。按帝國元首不切實際的想法,德國作為Continental國家,其生存空間的拓取也在Continental(俄國方向),而英國的核心利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與德國並無根本利益衝突,而兩國又同屬日耳曼民族,不應該內耗,而應該攜手並進(就如七年戰爭中的英普同盟),共享世界霸權。
而德國二戰前的地緣政治專家--卡爾·豪斯霍費爾,就為著名的陸權論者,納粹德國的生存空間理論就出自於豪斯霍費爾。按豪斯霍費爾的戰略構想,德國應該與蘇聯、日本、義大利,締結成德蘇意日四國同盟,而控制整片歐亞大陸(世界島)。
從可行性上來看,德國與蘇聯的確存在締結同盟的可能。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制約,而蘇聯又因搞社會主義,而成為了當時的另類國家,更受到了其他所有強國的孤立與敵視。再則,從心理上來說,俄國對德國(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也一直心存畏懼,只要德國伸出友誼之手,蘇聯也不會過於冷淡。如此,德國也就可以擺脫兩線作戰的命運。
但是,豪斯霍費爾的戰略構想與帝國元首的意願相悖。帝國元首認為中、西歐國家都屬優等民族,故而,德國生存空間的拓取並不在中、西歐,而在東方的劣等民族國家。帝國元首認為德國要啃就得啃俄國,啃倒俄國就有了生存空間。再則,如果蘇聯決策層看過帝國元首的自傳,也的確很難信任帝國元首。德蘇兩國的地緣利益衝突與帝國元首的意願方向,導致了德蘇兩國的拔刀相向。
陸權型強國的代表--俄國,出海受阻,卻成陸上巨無霸。德國眺望海洋,乃是德國還有一段海岸線與優良港口。而俄國出海的處境卻最為悲催,自大航海時代開啟,葡、西、荷、英、法等國,都因海洋而富裕強盛。俄國是看在眼裡,急在心理,但是俄國缺乏優良的港口,在搞海外殖民上有著先天的劣勢。
但是,俄國並不認命,就拼命地往外擴張。在彼得大帝時期,沙皇終於擊敗了北海強國--瑞典,而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東岸及芬蘭灣等大片土地,從而獲得了出海口。彼得大帝在此建立了新的城市--聖彼得堡,並遷都於此,以作為俄國走向海洋的起點。但是,波羅的海卻是內海,離真正的出海口還很遙遠曲折,且要經過多個國家的海峽,很容易遭到敵國的狙擊與封鎖。故而,沙俄從此處走向海洋,而謀取海上霸權無疑是痴人說夢。
於是,沙俄就拼命地向西征服,向南征服、向東征服,其中有一個雄偉的意圖,尋求出海口(不凍港)。據說,彼得大帝有一份政治遺囑---走向四大洋。儘管沙俄官方對此予以否認,但從後來沙俄的擴張方向來看,卻無一不與該計劃相吻合。
至今,俄國仍無優良的不凍港,但是,俄國卻在追尋出海口的程序中,成為了陸上巨無霸。從而,也成為了最大的陸權強國。
海陸混合型強國--法國,法國的地緣政治與中國最為相似。既為大陸國家,又擁有很長的海岸線,可以向海洋發展。但是,在享受兩種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就註定要分散國力。英法百年戰爭之後,法國的綜合國力遠在英國之上,不但法國疆域比英國大,土地比英國肥沃,法國的人口也約是英國的四倍(英國約有400萬人,法國約有1600萬)。
但是,法國與英國爭奪海外霸權,卻敗給了英國。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為島國,無陸上之敵,可以全力發展海上力量。而法國為大陸國家,要防衛陸上之敵,不可以全力發展海上力量。中國也是一樣,清末時期,李鴻章與左宗棠就有海防與陸防之爭。
拿破崙時期,法國就為了謀取Continental霸權,而不得不收縮戰略,捨棄了眾多的海外利益。法華人曾說道:整片北美殖民地的價值也比不上一個比利時。而法國也是在拿破崙時期,將200多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以8000萬法郎的價格賣給了美國。根源上就是海陸混合型強國,在特定的時候不能兼顧,拿破崙在位期間,就因為既要面對Continental的反法同盟國,又要面臨英國的海上封鎖,而不得不捨棄掉海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