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邋遢的流氓

    康熙大帝五大遺憾。 康熙帝既有功績,也有缺憾。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如臺灣內附後開放海禁,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突然宣佈商賈"南洋不許行走",此一決策,大有失誤。又如晚年禁止天主教傳佈,則切斷了中國與世界文化的聯絡。再如禁止採礦使國家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手工業材料發生缺乏,對社會經濟發展不利。另如限制新武器的試驗、製造、配置,影響軍力的強盛等。但歸納來說,主要在五項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開國"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世祖福臨(還有多爾袞),他們在建國時、在入主中原後,於制度的設計,存在嚴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時間久、皇權威望高,他應當、也可能對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康熙朝雖遇到新問題,但他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缺乏原始創新,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的長處主要是解決傳統的問題,比如勤政、治河、農桑、尊儒,善於在前人走過的道路上再前進一步,或者恢復起來,或者更加完善。他沒有對自己遇到的各種新問題作一個整體的認識,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絡,進行總體性的反思和迴應。最後清朝滅亡正是下述新問題交織的結果。 八旗制度沒有徹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時起過積極作用,但對治天下呢?這就表現出清朝"二祖一宗"(還有多爾袞)在八旗制度的設計上有嚴重的缺失。當時只考慮到旗人政治、經濟、社會利益而埋下隱患。 皇位繼承沒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繼承,沒有采取明朝的"嫡長制"。清太祖、太宗朝是"貴族公推制"。順治朝是"皇帝遺命制"。康熙帝則採取"立皇太子制"。他將二歲的胤礽冊立為皇太子,作為皇位的接班人。事與願違,康熙帝兩立兩廢皇太子,鬧得朝廷紛爭,個人健康受損。英國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發生"光榮革命",走向君主與議會共同統治的歷史。清朝卻在"家天下"的圈子裡轉悠。其結果,雍正帝實行"秘密立儲制",慈禧太后實行"懿旨確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後走向滅亡。 吸納西學沒有進行推廣。康熙帝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不是東西問題,而是滿漢問題。他是中國歷史上既瞭解西方科學文化,又精通中華傳統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學習西方的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音律學、醫藥學、解剖學、測繪學等。還建立蒙養齋,被西方稱為 "皇家科學院"。但康熙帝僅僅侷限在個人興趣、個別皇子、個別官員的研修,沒有成為政府行為,也沒有形成國策。 人口發展沒有長遠之見。清承明制,丁納銀,地交賦,丁銀與地賦分徵。康熙朝的人口,隨著社會安定、經濟發展開始較快地增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清聖祖實錄》卷二四九)這個規定的積極意義是,減免新生人丁的"人頭稅"。他的兒子雍正帝又規定"攤丁入地",從此免除了"人頭稅"。這項政策的正面影響是,免除丁銀,減輕人身依附,促進人員流動;負面影響是,刺激人口,過快增長,乾隆時達到三億,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華人口達到405 923 174人。人口猛增,解決的一個方法是獎勵墾荒,而大量墾荒又破壞生態平衡。一項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慮長遠的後果。這點康熙帝當時是不能認識到的,只是後人回顧歷史,從中取得一點教訓。 文化差異沒有根本彌合協。康熙帝為了解決滿漢之間的文化衝突,採取許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就是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的一個措施。康熙朝有過兩起文字獄,皆因民族問題而起。清朝最後還是於民族問題、特別是八旗群體特殊化、尤其是八旗貴族掌控朝綱的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孫中山"驅除韃虜"的綱領,雖然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卻反映了埋在漢人心中的積怨。清朝最後還是在"文化"問題上翻了船。

  • 2 # 古屋歷影

    過多的精力耗費在皇位的繼承上,沒有制定一套嚴格的繼承法,無暇顧及大清的工業發展,導致大清盛世逐漸走向衰落。還有就是從小缺乏父愛母愛,康熙感嘆:“此朕六十年來抱憾之處”。

  • 3 # 滿地落花未央

    皇帝也是人,是人必有一死。以故皇位傳承,關乎國本。可謂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從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歷時268年。

    入關前有兩位皇帝,即清太祖努爾哈赤(年號天命)和清太宗皇太極(年號天聰、崇德);入關後有十位皇帝,年號分別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威豐、同治、光緒、宣統。

    清朝皇帝

    入關以後,每位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故以年號稱呼,例康熙是愛新覺羅·玄燁即皇位時定的年號,習稱康熙皇帝;雍正是玄燁第四子即皇位時定的年號,習稱雍正皇帝。

    康熙生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雍正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父子相差24歲,皆屬馬。

    清初四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時間共計150多年,其間三次皇位傳承,即順治帝傳位於康熙帝,康熙帝傳位於雍正帝,雍正帝傳位於乾隆帝,傳承方式各不相同。

    其中,康熙、雍正父子在清初皇位傳承上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皇位傳承在父子倆運作下成為定製。嗣後,乾隆、嘉慶、道光、咸豐諸帝,均按雍正首創的秘密立儲制繼位。

    同治、光緒兩帝由於均無子嗣,宣統帝未及親政即告退位,此項制度遂自行廢止。

    秘密立儲制的建立避免了清初不只一次出現的爭奪儲位的殊死博鬥,大大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是一種較好的皇位傳承方式。

    康雍父子的傳承之道開創了清朝皇位傳承之先河,也為康乾盛世作了制度上的準備。

    第一次皇位傳承發生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傳位於第三子玄燁。是年福臨未滿二十四歲,玄燁僅八歲。

    福臨六歲繼皇位,由濟爾哈朗、多爾袞輔政。1644年,由濟爾哈郎護送至北京城,君臨天下。順治十八年,福臨臨終前,遺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代理國政。

    滿清王朝國政初由努爾哈赤所定。八旗為努爾哈赤所定之國體。一國盡隸於八旗。以八和碩貝勒為旗主。旗下人謂之屬人,屬人對旗主有君臣之分。八貝勒分治其國,無固定君主,由八家公推一人為首領。八家如意有不合,即可更換。

    努爾哈赤死後,八旗並立,各具實力。其第八子皇太極被擁立為汗,政權沿襲原來的原始軍事民主制,由皇太極及其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共同主持軍政大事。

    皇太極改易族名為滿洲,並改變四大貝勒共主國政的體制,各旗設旗務大臣,與諸貝勒偕坐,共議國政,後又翦除或削弱了其他三大貝勒的權力,從而形成了皇太極一人面南獨尊的格局。

    在削弱旗主權力的同時,皇太極建立並完善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國家機構,取代了八旗貝勒理政的局面。

    皇太極突然逝世後,清廷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發生糾紛。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爭立,經調解,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福臨臨終前,一反傳統做法,未經商量,遺詔異姓四大臣輔政。

    四輔臣心裡不託底,宣讀遺詔後,率先跪告諸王、貝勒:

    “今主上遺詔,命我四人輔佐衝主(玄燁),從來國家政務,惟宗室辦理,索尼等異姓臣子,何能綜理,今宜與諸王、貝勒共任之。”(《清聖祖實錄》卷一)

    諸王、貝勒等急忙答道:

    “大行皇帝深知汝四大臣之心,故委以國家重務,詔旨甚明,誰敢幹預?四大臣其勿讓!”(《清聖祖實錄》卷一)

    於是,四輔臣與王以下文武大臣分別在順治帝靈位前與大光殿各立誓言,強調四輔臣、諸王和文武大臣,均不得利用親戚、親族關係,出自個人恩怨,互結黨羽,以致亂政。尤其是四輔臣應共同執政,不受諸王、貝勒干預,不得單獨同諸王、貝勒等府私相往來,以竭盡全力輔佐幼主。

    隨後,孝莊皇太后召集諸王貝勒等及文武百官,諭令他們務必偕四大臣“同心協力,以輔幼主”。四輔臣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職權。一切軍政命令均以“輔臣稱旨”的名義諭告諸王、貝勒、大臣遵行。不過,真正把持朝政的其實是孝莊博爾濟特氏。康熙帝是在孝莊直接教誨下學習如何治理國政的。

    即位不久,孝莊曾問康熙有何慾望。玄燁答道:“惟願天下太平安定,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孝莊則親筆書寫條幅:“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一生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必深思得國得眾之道,使四海鹹登康阜,綿歷數於無疆,惟休。”

    為君必深思得國得眾之道,成為日後康熙治國理政的指路燈,也是康熙雍正父子傳承之道的出發點。

    第二次皇位傳承發生在六十年之後。

    這次傳承擾得康熙晚年不得安生,心力交瘁,甚至當眾痛哭流涕。此時的心境據本人自述:

    “近日多病,心神恍惚,身體虛憊,動轉非人扶掖,步履難行。當年立心以天下為己任,許死而後已之志。今朕躬抱病,怔忡健忘,故深懼顛倒是非,萬幾錯亂,心為天下盡其血,神為四海散其形,即神不守舍,心失怡養,目不辨遠近,耳不分是非,食少事多,豈能久存?”

    位踞至尊,內心深處其實無異於尋常百姓。且聽康熙獨白:

    “承平日久,人心懈怠,福盡禍知,泰去否來。元首叢脞而股肱墮,至於萬世隳壞,而後天災人害,雜然並至。雖心有餘而精神不逮,悔過無及,振作不起,呻吟床榻,死不瞑目,豈不痛恨於未死。”

    康熙帝何以如此重視選擇皇位繼承人?且聽他的回答:

    “太子為國本,朕豈不知,立非其人,關係非輕”;又說:“今欲立皇太子,必以朕心為心者,方可立之,豈宜輕舉?”

    “以朕心為心”乃康熙選擇繼位者的唯一標準。具體說來,須具備五項條件:

    一、仁義 “君道在於愛民”,“所敬惟天,所重惟民”,“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

    二、孝悌 孝順父皇母后,敬愛皇兄皇弟,又須為兄弟愛戴,以免除鬩牆之禍。

    三、賢明 知人,用人,容人。

    四、治平 須能充分理解其治(國)平(天下)之道。

    五、年齡 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將老則精力衰頹,年輕恐不夠沉穩。繼位時以將入中年為宜。

    前二項為“德”的條件,三、四項為“才”的條件。第五項為立儲的首選條件。

    康熙帝多子息,有三十五個兒子和二十個女兒。年齡,作為立儲的首選條件,又可分兩個層次,一是繼位者本身的年齡,二是其下一代的年齡。

    繼位者的年齡不宜過大。明光宗朱常洛33歲即位,在位僅一月即崩。

    繼位者得子不宜太晚。光宗死後熹宗繼位時年僅15歲。幼齡即皇位,絕非國家之福。

    胤禩不可立為太子,即因他到康熙四十七年尚未有子。倘繼位而終無子,或晚年得子,別無選擇,終將危及天下。

    似此年齡失調的困擾:皇帝生子或早或晚,嗣位之君或長或幼,每每成為亡國的肇因。

    康熙帝對歷朝得失瞭然於胸,選擇一個理想的繼位者自然不能不考慮年齡問題。

    康熙的兒子中以“胤”字排行者有二十四個。“胤”字輩的諸皇子中長子胤褆,乃惠妃納喇氏所生,不為帝喜愛。

    次子胤礽,為孝誠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康熙十五年出生時母后便去世,一歲時被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

    康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月,帝率皇太子及諸皇子西巡行圍。九月,貴妃王氏所生皇十八子病亡。康熙異常悲痛,眾皇子亦然,而皇太子卻無動於衷,“毫無友愛之意”。

    康熙帝為此深加指責,而胤礽“忿然發怒”,加上以往惡行,帝令胤礽在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的行宮前下跪,併發布諭旨,宣佈皇太子三條罪行:

    一是窮奢極欲,生活放縱,所用一切,遠超乃父,仍“猶以為不足”;二是專擅威權,肆惡暴戾,對“諸王貝勒大臣官員任意凌虐,恣意捶撻”;三是鳩聚黨羽,覬覦皇位。

    凡此種種,

    “必致敗壞中國家,戕賊我萬民而後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為君,其如祖業何?”

    宣諭完畢,康熙帝痛哭仆地。被大臣扶起後,帝又諭曰: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

    同年九月十八日,正式宣佈廢黜皇太子,並加以拘禁。

    胤礽被廢后精神失控,

    “忽起忽坐,言行失常,時見鬼魅,不安寢處,屢遷其居,啖飯七八碗尚不知飽,飲酒二三十觥亦不見醉”。

    更沒有料到的是,皇長子胤褆與皇八子胤禩與舅父佟國維等相勾結,加緊謀奪皇太子之位。

    由廢黜皇太子引發的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愈演愈烈的爭鬥,尤其是廢太子的瘋顛,使晚年康熙的心靈蒙受巨創,以致臥床不起。

    康熙帝自忖世事難料,付託無人,倘有不虞,勢必危及大清基業,便面諭大臣,除皇長子外,可從諸阿哥中推舉一人為皇太子。

    不料諸王、滿漢大臣一致請立當時“身攖縲絏”的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

    康熙帝頓感事有蹊蹺,深疑其中必有詐,即向他們傳諭說:“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力詳議。八阿哥未嘗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再思之。”

    諸大臣奏說:“此事甚大,本非臣等所能定……皇上如何指授,臣等無不一意遵行。”又把球踢回到康熙一邊。

    同年十月,康熙帝又召諸皇子及大臣們說:“立皇太子之事,朕心已有成算,但不告知諸大臣,亦不令人所知,彼時爾等只遵朕旨而行。”故意賣了個關子。

    從此,康熙帝著手從德才兩方面對諸皇子進行深入考察,從中選擇合適的繼位者。

    康熙關於生前秘不宣佈儲位的暗示,以及對“小人希圖倉舉之際廢立”的警告,給皇四子胤禛的逆向思維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從而為入繼大統打開了門戶。

    胤禛降生之前,父皇已生了十個兒子,但康熙血胤幼殤居多,不以齒敘,因而排在第四位,成了皇四子。這個行次在胤字輩中居前列。

    康熙賜名胤禛。禛,以真受福也。康熙給兒子取名都從“示”字旁,所用“是”、“礽”、“止”諸字,皆寄予福佑的厚望。

    胤禛系吳雅氏所生,出生時她還是一宮女。母以子貴,次年被封為德嬪。胤禛屬庶出,並非嫡出,其生母及外家並不高貴。

    何況,帝對廢太子並未完全放棄。待他病癒後,又復立胤礽為太子。時為康熙四十八年。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廢黜。理由仍是“不仁不孝,徒以言語貨財,屬此輩貪得諂媚之輩(流),潛通訊息,尤無恥之尤。”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為此而寫的一道硃諭:

    “前次廢置,情實僨懣;此次毫不介意,談笑處之而已!”

    從首次廢太子時的“且諭且泣,至於仆地”到此次“談笑處之”,康熙的心境前後迥異:

    康熙曾認為“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滿以為神器有訖,不料“行事乖謬,不仁不孝”,不能承受列祖列宗締造的天下。數十年的心血付之東流,痛惜之情實難言諭。然而,廢太子後,康熙猶不死心,以為一時“鬼物憑付,狂易成疾”,因而復生希望,以為“狂疾頓除”,“改而為善”,遂復立為太子。

    康熙誤以為胤礽迷失本性,是由於與群小為伍,習於下流,所以親自加以督教,卻在“不得須臾離側”之中漸漸發現:胤礽不但無改過向善之心,而且無人君之度。“勒徵貨賂,責納美姝,小不如意,訴讒褫罷”,令臣民敢怒不敢言。

    而促成再次廢黜太子的主因實為“上自內閣,下至部院,隨事請託”之行徑。自輕自賤至如此地步,一旦即位,滿朝皆是朋比為奸、夤緣圖利之人,朝綱不肅,號令不行,必致失國而後已。

    從復立到再廢的三年間,康熙帝對胤礽的期望由熱而冷,由冷而灰。父子之情既絕,視若陌路,只得聽其自生自滅,自然能夠“談笑處之”了!

    第二次廢太子時,康熙心目中已有了合適的人選。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帝曾向諸子及大臣們吐露心跡道:

    “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八齡踐祚,迄今五十七年,從不許人言禎符瑞應……

    “死生常理,朕所不諱,惟是天下大權,當統於一。十年以來,朕將所行之事,所存之心,俱書寫封固,仍未告竣。立儲大事,朕豈忘耶?天下神器至重,倘得釋此負荷,優遊安適,無一事攖心,便可望加增年歲矣!諸臣受朕深恩,何道俾朕得此息肩之日也。”

    康熙帝反覆強調的一條道理是:天下大權,當統於一。立儲一事不容任何人置喙。只要一息尚存,大權在握,就不容分理,更談不上旁落。

    康熙帝還暗示:生前不會宣佈儲位;一旦駕崩,親筆所書遺詔,將解釋他選定繼承人的緣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十三日,康熙病情沉重,急召胤禛,又召皇三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二子、十三子,以及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至此,第二次皇位傳承終於塵埃落地。虛懸十載的國本問題最終得到解決。不預立皇太子遂成定製。

    清初第三次皇位傳承,按秘密立儲制辦理,進行得有條不紊,充分顯示了雍正帝精明強幹的一面。

    胤禛即位伊始,便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文武大臣等宣佈秘密立儲的原委與方式:

    “聖祖既將大事付託於朕,朕身為宗社之主,不得不預為之計。今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於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光明正大’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

    宣畢,問諸臣有何意見,隆科多奏稱:皇上“聖慮周詳,為國家大計發明旨,臣下但知天經地義者,豈有異議,惟當謹遵聖旨。”

    於是,諸王大臣等免冠叩首。雍正帝令眾臣退下,僅留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密封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後。

    除此之外,另書內容相同的傳位詔書置於圓明園。

    雍正八年九月,帝病重時,曾將此詔書之事告知張廷玉、鄂爾泰。十年正月,又向張、鄂二人作了說明,並特意指明:“汝二人外,再無一人知之。”

    雍正帝因居住圓明園時日漸多,故在大內之外,又書傳位詔書,足見雍正慮事之周詳。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暴卒於圓明園。張廷玉、鄂爾泰說,如今正大統是急事,大行皇帝曾示我二人有密旨,應急清出。

    諸人同意,但不知藏於何處。

    張廷玉說:“大行皇帝當日密封之件,諒亦無多。外用黃紙固封,背後寫一字者即是。”

    取出後,即傳位於弘曆的密旨。由張廷玉宣讀,眾臣拜請弘曆受命。弘曆遂令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四人輔政。

    以上內容見諸於張廷玉之記載。

    雍正

    另據《清高宗實錄》記載,雍正子時死,弘曆於寅時至大內,內侍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雍正元年所封詔書,俟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四人到齊,始啟封,方知嗣君為誰。

    雍正建立的秘密立儲制收到了立國本、固人心的效果,對清王朝的興盛與強固起到了旁人無以企及的作用。

    自1644年入關始,清朝即謂天下取自李自成,於明朝不但不視為敵國,而且把消滅李闖當做為明帝復仇之舉。入據北京城後,又以禮葬崇禎及后妃,並安置宮眷。

    康熙帝的一道諭旨揭示了清初諸帝的為政之道: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鹹奏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中國素非和好,今取之甚易,但念中國之主,不忍取也’。

    “後流賊李自成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翦滅闖寇,入承大統……元末陳友諒等並起,後天下卒歸於明。其初,明太祖一皇覺寺僧耳。我朝承席先烈,應天順人,撫有區宇,以此見亂臣賊子,無非為真主驅除耳。”(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諭)

    大凡正統王朝,必懲戒前朝覆亡之由,而有所改進。改得越徹底、越完善,則享國越長久。

    清懲明失,做了三件大事:勤政、裁抑外戚及宦官、皇子教育。

    這幾件事,裁抑外戚及宦官,做得不夠徹底。皇子教育直到雍正以後,始予以重視,惟有勤政一事,始終如一。自元旦至除夕,皇帝無一日不與大臣相見。清朝諸帝中尤以康熙雍正父子做得最好。有意思的是,清朝入關後親政的九位皇帝中唯他倆屬馬!

    重視皇子教育始於雍正,可見康熙疏於皇子教育,原因大概有二:一為政務繁忙,無暇顧及,一為皇子眾多,無力顧及,“多令人視養”。

    “養不教,父之過”。康熙疏於教子,後患無窮。他晚年被諸皇子爭奪嗣位事弄得焦頭爛額,其源蓋出於此。

    雍正帝引以為戒,重視皇子教育,加上制度完善,終於迎來了長達六十載的乾隆盛世!

  • 4 # 說說話的抹布

    歷史功績

    破處分裂勢力,抵抗外來襲擊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抵抗了當時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維持了東北邊境一百五十多年的邊界和平.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 康熙

    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戰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後方的俄羅斯數百哥薩克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後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已經與西方的較大差距),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修著圖書,重視道教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建立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

    學習文化,武力非凡

    康熙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著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基督教,但是,康熙在推廣西方學術上無所作為,從而使中國科技遠落後於西方. 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信(今天人民也非常懷疑,以弓箭在一天內獵殺如此之多的兔子,是否可能).

    親征朔漠,和善蒙古

    蒙古曾經分為三個大部分就是(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完全臣服了漠南蒙古也就是內蒙古.漠西蒙古就是準噶爾蒙古.準噶爾的噶爾丹率領軍隊南進威脅了中央王朝.康熙決定親征,打敗了噶爾丹.漠北蒙古,康熙透過一系 康熙

    列的籠絡的措施全完解決了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所以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成,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 5 # 香橙味的小夥子

    太子不孝(他忽視了對兒子品格的教育);撤藩不順(年輕氣盛的他沒經驗);滿漢不和(孔子思想:夷人不能統領漢人);繼承人不佳(姑且選了一個差不多的)……

  • 6 #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康熙皇帝應該說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為將近150年的康乾盛世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誤,有遺憾。就比如說這有著千古一帝尊稱的康熙皇帝,其一生就有好些個錯誤:實行實行海禁,阻礙了經濟發展;打擊洋教,阻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禁止採礦,遲滯了國強民富;禁制武器,限制了科學技術進步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康熙皇帝一生所犯錯誤的真實事例,也是其一生留下的諸多遺憾中的真實寫照。

    不過要說康熙皇帝最大最甚的錯誤與遺憾,怕是莫過於因為兩立兩廢太子而疲於對付由此帶來的九子奪鏑鬥爭,使其沒有太多太大的精力勤於朝政進而帶來的吏治腐敗和財政窘境。最為典型的如以索額圖和明珠兩大權臣,不僅將康熙皇帝的治國理念拋棄一邊,放棄了嚴懲貪汙的做法,而且帶頭結黨營私,公行貪賄。史書上記載,州縣官吏用貪汙剝削來的錢財賄賂總督、巡撫等,督撫又用貪汙來的錢交接朝中大臣,大小官吏侵吞貪汙公款、侵吞民財,上下勾結,徇私舞弊,貪汙之風盛行,甚至軍隊中兵丁按月應支給的兵餉也被剋扣了。吏治的腐敗必然導致民風的敗壞和民生的凋零,發展的遲緩和國庫的空虛,總之,整個上層統治階層貪汙風氣嚴重威脅到清王朝的穩定統治。

    而這一切,只有也只能等到後來的雍正皇帝透過十多年的鐵腕整治才一步步緩過勁來,穩住了局面,銜接起了康乾盛世的後半部分輝煌篇章!

  • 7 # 愛讀書的獅子

    康熙皇帝的遺憾很多,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遺憾一樣,這個我們肯定不能說詳盡了,因為我們不是康熙皇帝,我們不能替他思考。但是有三處很明顯的遺憾我們是可以看出的。第一,康熙晚年讓太子治國,眾阿哥輔助。這一舉動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沒想到自己的阿哥們互相掣肘,互相拆臺,最後出現了大紕漏。各大官員爭相向國庫借款,而且是以太子為首的。最後國庫空虛,只有區區700萬兩。連下雨賑災都不夠,如果發生戰亂,朝廷連舉兵討伐的錢都拿不出。

    第二,因為自己倦政,導致最後官員腐敗,而且是以自己的皇子為首。稅收一直被下面官員納入自己的灰色收入。百姓沒有田,還要繳納租金。土地都在鄉紳手中,繳納稅負卻非常有限,這樣國庫怎麼能夠不空虛!第三,晚年自己的兒子們爭奪儲君之位,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是為人君為人父的康熙皇帝不想看到的,但是自己不能阻止,只能盡力挽回。為了能夠讓胤禛登上帝位,也是煞費苦心。這個也不能不算康熙皇帝的一大遺憾,沒有該有的天倫之樂。如果您對歷史文化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大家一起學習進步!歡迎關注我,我是有文化的獅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職稱是教育中的絆腳石,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