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時大彬
-
2 # 歷史如是說
萬曆年間應該入朝對日作戰,對後來和清軍的作戰影響不大!
首先,大明入朝作戰的起因是日本豐臣秀吉統一的之後,為了平息內部的分封不均各諸侯勢力,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15萬渡海至北韓作戰,豐臣秀吉以北韓拒絕進攻大明為由,發動北韓戰爭。
大明王朝必須要出兵理由如下:理由一:保護本土的安全,戰場外移
日本進攻北韓實則是想要利用北韓進攻大明王朝,北韓確實是中原王朝必須要控制的地方,如果日本攻佔北韓,下一步的目的將是直指中原的大明王朝,到時候戰場轉移,對大明的江山社稷是不利的,也不避免了大明疆域的百姓因為戰亂流離失所。
理由二:北韓是大明的附屬國
北韓是大明的附屬國,每逢新王登基都要奏報大明,對於這樣的小弟被別人欺負了,天朝上國的大明如果不出兵,很難安撫其他的附屬國,這樣就可能導致大明王朝從內部開始瓦解,不利於大明的政治統治。
理由三:大明的國力足以支援這場戰爭
明朝萬曆年間,全華人數上億,可以說是中原王朝人口最多的時期了。恰逢此時,日本入侵北韓,大明王朝幣不會善罷甘休,而且無論是北韓,越南,大明都認為日本是倭國,在文化上進行鄙視,這就導致,大明沒有理由像一個倭奴妥協,你若來戰,我自當奉陪到底
理由四:明朝整個王朝的氣節
可以說明朝是整個中原王朝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導致大明從來不會向困難低頭,既然你敢來打我,那我一定接招,你來侵略如果我不反抗如何去面對列祖列宗,這樣有骨氣的王朝定然會出兵北韓。
事實上北韓的戰爭明朝很容易就取勝了。
至於這次戰爭對於明朝滅亡的影響,可以說不大。我總結了明朝滅亡的理由包括小冰河世紀,土地兼併嚴重糧食短缺導致的農民起義,儒家文人結黨營私,貪財大量內耗,國庫空虛,沒有錢發軍餉,導致將軍隊譁變。
-
3 # 爬到井口看天下
歷史不容假設,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最終都能歸結三個字“不得以”,是格局演化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但一定要假設,那我們就暢談一下:
援朝抗日戰爭是萬曆三大徵之一,其他兩場戰役分別是寧夏之役、播州之役,三次戰爭消耗了明朝的大量國力,確實從一方面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據《明史》記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由此可知,可以粗略計算出三次戰役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而傷亡方面,寧夏之役共傷亡五萬人,數十座城池被毀;萬曆北韓戰爭共傷亡六萬人,北韓全境幾乎被毀;播州之役傷亡五萬人,上百座城池被毀。
雖然北韓戰爭傷亡最多,耗費最大,但必須打,因為不打的後果更嚴重。
後果一,北韓覆亡,大明王朝存續的法理將會動搖。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自立為王,建立北韓王朝。為爭取明朝的支援,李成桂參考了高麗古名“北韓”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寧”,遣使請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國號。朱元璋認為“北韓”是古名,而且“朝日鮮明”出處文雅,因此裁定北韓為新國名。所以說北韓的國名是大明朝自己起的,是藩屬國中的“藩屬國”。據統計,明朝共有包括北韓、安南、占城、滿德勒(今緬甸)、琉球、真臘、暹羅等共144個藩屬國。
藩屬國幾近復國,作為宗主國無動於衷,顯然將在法理上產生動搖,這是明朝難以接受的。
後果二:北韓覆亡,大明王朝將失道寡助。
豐臣秀吉覬覦的不是北韓的彈丸之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北韓,再來征服中國,後再征服印度。豐臣秀吉於5月攻佔漢城後便研議要遷都北京,將北京周圍10“國”之地獻為御用,賜公卿以俸祿,賜其部下以10倍於原有的領地,甚至命豐臣秀次為大唐(中國)關白,日本關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擔任,北韓則交給羽柴秀勝或宇喜多秀家統治。
可見豐臣秀吉的野心之大,之狂妄。
豐臣秀吉剛開始是要求北韓投降,成為日本的藩屬國並作為“帶路黨”,協助進攻大明。北韓國王李昖雖然是個糊塗的人,但是在這個大是大非面前還是比較清醒的,嚴詞拒絕了豐臣秀吉的要求,所以豐臣秀吉發動了旨在滅亡北韓的戰役。
別人幫你,你卻不救,這件事就算放在我們普通人之間來看,明朝也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吧。以後還有誰會服你,幫你,帶路黨可能會越來越多,“藩“的意思就是屏障,屏障都反了,你大明的邊境局勢將會更加動盪,戰爭成本和經濟成本會更划不來。
後果三:北韓覆亡,大明王朝一樣會傾覆
如剛才所述,豐臣秀吉意圖不在北韓,而是整個大明,甚至要打到印度去。所以北韓歸了日本,不會帶來和平,反而會讓整個遼東都籠罩在戰爭陰影之下,加劇邊患。
日本佔領北韓,遼東明軍勢力得以儲存,努爾哈赤就不會崛起?可能沒有那麼樂觀。從以後的歷史走向來看,努爾哈赤的野心沒有那麼大,如果不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吳三桂獻出山海關投降,清朝政權是沒有入住中原的野心的,他們最大的心願其實只是得到明朝的冊封,承認他奪得的地盤而已。
如果是豐臣秀吉奪得北韓,並以瓜分遼東,承認努爾哈赤藩屬地位,如若如此,遼東受到兩面夾擊,丟失的速度會更快。
明朝的敗亡,與三大徵當然後很大的關係,但還不至於讓大明朝緩不過勁兒。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前後4年,北方糜爛,傷亡近60萬人,大明朝不還是硬硬朗朗的過了240多年。
所以三大徵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才是關鍵。
關鍵一:李如松死了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 [1] ),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祖上是來自北韓的內附民,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北韓的漢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朝名將。
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因戰功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升任山西總兵官。萬曆二十年(1592年),以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平定寧夏哱拜之亂。同年,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入北韓,在平壤之戰中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殲敵近萬,又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遼東總兵。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年五十。
李如松是北韓戰役的主將,他的能力不用贅述,豐臣秀吉被打的滿地找牙,差點被趕下海。奠定了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基礎。但不幸的是,不僅紅顏薄命,猛將也薄命。
李如松之後的遼東主帥可以說一茬不如一茬,最出名的就是孫承宗和袁崇煥了,但他們的主要能力不在於攻城拔寨,恢復舊土,而是重在防禦。
袁崇煥的目的則更明顯,就是求和,恢復遼東的和平,讓朝廷卸下遼東的負擔,轉身對付北方的農民起義。袁崇煥不經崇禎皇帝同意,擅殺皮島總兵毛文龍,使清兵扣關不再有後顧之慮,其實就是他向皇太極伸出的“橄欖枝”。
關鍵二:“天時”不應景,小冰期導致禍起北方。
小冰期(Little Ice Age)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的時段。這個名稱由弗朗索瓦-埃米爾·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於1939年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的《Report of committee on glaciers》中創立。大約15世紀初開始,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通稱為“小冰期”,小冰期結束於20世紀初期。小冰期低溫的氣候特點是相當明顯的,尤其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氣候敏感的生態脆弱帶所表現出的環境效應十分突出,影響植物生長和農業生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後果。
作為一個典型的漢族王朝,明廷在解決天災方面自然繼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制度習慣,主要靠減免賦稅、發放賑濟來平撫災情。例如,作為重災區的陝西,就“發帑金十萬兩賑陝飢(《罪惟錄》)”。與此同時,民間也展開自發救濟:“崇禎十四年錢公,在籍修荒政,是歲大旱蝗,東南赤地千里,死骸棄骸盈路……公為設粥廠食之(《賜餘堂集》)。”
但官方組織的救濟卻遇到了一大難題——這便是晚明那朽爛不堪的吏治。上文所述的十萬兩救災款,總共不過“就撫七千人”,平均每十兩白銀救不活一個災民。而且到了崇禎年間,由於遼東戰事吃緊,崇禎皇帝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拿著其他各鎮的軍事預算補給遼東這個無底洞。結果導致“寧夏欠十之四,甘肅欠十之六,山西欠十之七”,整個九邊的軍餉還欠著五百二十餘萬兩。
長年累月的欠餉加上天災,導致明朝軍隊中的大小譁變不斷,逃亡更是從未斷絕。不少軍鎮實際在役人數不足理論編制的一半。為了補貼軍需,崇禎下令對拖欠的賦稅要“勒令速催”,對於收稅不利的官員要“指名參究”。迫使官員們一個個變成了“惡吏”,同時也讓更多的自耕農走上了造反之路。結果,大量逃亡軍人和破產農民組成了“流寇”的主力。而流寇對明朝腹地的不斷掃蕩又進一步破壞了國內經濟,災情愈發嚴重。
關鍵三:只從土地要“收成”,放棄工商業的稅收。
崇禎帝上吊的時候,北方確實已經糜爛,但南方還是歌舞昇平啊,北方缺錢但南方不缺錢,為什麼還會出現兵餉不足,賑災銀不足的現象?從南方調啊。
明代的財政在萬曆之前以農業稅為主。而張居正改革重在稅收,重點從徵收農業稅,轉移到徵收工商業的稅收。這自然大大觸動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團,在這個背景下,東林黨開始形成。張居正一死,他們就廢除這個稅收制度。想逃稅,沒那麼容易!萬曆皇帝心知繼續徵收微薄的農業稅,不但國庫不夠用,而且農民也無法忍受。萬曆仍想方設法從江南的資本家中收入稅收。由於管理外庫的的戶部不接受工商稅,只收農業稅,萬曆便把工商稅收到內庫。這就是所謂的萬曆貪財之迷。而實際上,萬曆三大徵所用的錢,正是內庫的工商稅。
透過廷擊紅丸移宮三案的精彩演出,東林黨終於在萬曆死後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們馬上逼迫泰昌廢除了各項工商稅收。
當時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發達,而幾乎不用交什麼稅。北方各省的農民則難以忍受高高的稅收,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遼東戰事吃緊,國庫空虛。
正是這種背景下,魏忠賢出現了。怎麼做的,當然是找東林黨人交稅。經過幾年時間,國庫開始又充足起來。天啟的死是好機會。崇禎站在了東林黨一邊。東林黨欲殺魏忠賢而後快,然而崇禎只免除了他的職務,令其守陵。魏忠-賢憂憤而死,崇禎厚葬之。
東林黨又掌權了。當然,廢除工商稅是第一步。
至於遼東,怎麼少花錢怎麼搞。遼東缺餉,愈演愈烈。加上各層軍官的層層盤剝,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氣及為低下。明軍的將領天天寫奏摺要錢,崇禎皇帝一籌莫展。東林黨則指責遼東軍官指揮不當,作戰不力,貪汙軍餉。節流往往流於道德說教;不開源怎麼行!當然,東林黨不會增收工商稅,負擔自然又落到農民身上。
所以網上也有一派說辭,替魏忠賢翻案,當然,這個案是翻不了的。魏忠賢結黨營私,濫殺大臣,搞得官場烏煙瘴氣,吏治進一步腐敗,所以他是大奸大惡之徒,證據確鑿。
但崇禎帝沒有學萬曆皇帝和魏忠賢,不徵收商業稅,絕對是他的決策失敗。
關鍵四:皇室腐敗,民不聊生,明室已失人心。
明朝歷史上有這麼一句話,說本朝親親之恩,無所不用,遠超前朝矣。什麼叫親親之恩?就是對待親人要有個親人的樣子,該給得給,得捨得,這叫親親之恩。朱元璋設立了藩王制度,一是拱衛中央,二是給這些藩王以極大的權利和“福利”。首先每一個明代藩王,在明初的時候,那是具有極大的權力的。只要他的封地裡面,雖然也有一些地方官,這個地方官好像也是對接到那個文官的官僚系統裡面的。但是對不起,大事小情都必須彙報給這個藩王,藩王可謂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他甚至在他的封地裡面還握有一些司法的特權,只要他覺得這個案子該我審,該我判,就拿過來了。而地方官對於一些親王和藩王,他們犯法的事情,你是不能管的,你頂多向中央彙報,中央再透過什麼皇親會議、宗人府,才能去捉拿那個犯法的藩王。所以藩王剛開始在地方上的權力極大,威望也極高。所有的文武官員只要你走到親王的門口,對不起,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而且如果見了面,你口稱得是一個臣字,我是你的臣子。另外一方面就是得給錢。所有的藩王,如果是親王的話,那他的年俸是多少呢?十萬石。什麼概念?就是文官系統最高階的文官,大概只有這個年俸的七分之一。那如果藩王生了孩子,只要這個孩子長到十歲,國家就開始給他發俸祿。一個十歲的小孩就開始拿工資!而且這一輩子所有的婚喪嫁娶,買房子買車都是國家給錢。
但明代藩王的造反也達到了一個及其惡劣的地步,朱元璋一死,就發生了燕王朱棣的叛亂,明宣宗時有朱高熾的叛亂,明武宗時還有朱宸濠的叛亂,所以明朝的皇帝開始逐步收緊對藩王的管制,沒收了大部分權利,後來藩王基本上成了地方官的囚徒。
藩王們沒事幹,只好去生孩子。為什麼他們生孩子呢?你想想那個制度,他就在激勵你生孩子。因為國家給俸祿,而且什麼都不讓你幹,因為你幹任何職業都可能脫出這一套管束系統。所以只好花錢把你養起來。那國家花錢怎麼花呢?它肯定是按人頭花,那作為一個藩王,算得過賬啊。那一定是越生孩子掙得越多。那生孩子就變成了他的職業,甚至變成了一個產業。你琢磨這個道理,因為你每生一個兒子,按照級別國家發一份錢,生兩個國家發兩份錢。可是養兩個孩子的成本可不是一個孩子的一倍。所以越多生,那個邊際效應就越高。那這個賬哪個藩王都算得過來。所以他們又有錢,身體又好,又有閒,啥事沒有嘛,所以就多娶小老婆,把生理期都計算好,一字排開,就像農夫一樣辛勤地在床上耕作。那孩子就越生越多。
藩王最後多到什麼程度?據明晚期的徐光啟統計,明代的藩王的數量,每隔三十年就翻一番。我們有一些數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每隔三十年就翻一番,這二百多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數量。明初的時候只有兩個人,朱元璋和他老婆馬皇后,但是太能生了,每隔三十年翻一番,到明末的時候二百多年,已經生出了一百多萬人。
這給朝廷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但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預設這些王府在民間去兼併土地。所以到明末的時候,變成了遍地皇莊,到處豐腴的土地都讓這些王府給佔據了,民間的老百姓“貧無立錐之地”。所以為什麼明末農民戰爭這麼慘烈?就是因為陝北的一次災荒,正遇小冰期,然後就席捲全國,全國糜爛,就是因為老百姓太慘了,土地都讓他們家人佔去了,這是一個後果。
關鍵五:從南宋開始,中國的政治就失去彈性,非黑即白,失去了中間的“灰色地帶”
中原政權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有可能亡國滅種時,宋朝以前,通常採取和親政策,比如漢朝時的昭君出塞,唐超時有文成公主。雖然聽起來,看起來覺得丟人,但卻是一個政權有彈性的表現,透過這種彈性政策,為中原政權獲得喘息和發展契機。
而到了宋朝,出現了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嚴重後果是出現嚴重的黨爭,新黨舊黨相互攻擊,非黑即白。由此,中原政權的政治生態逐步失去彈性,南宋高宗要與金國和談,就必須殺死岳飛這個主戰派大員,才能搞定主戰派,讓主和派佔據上風,所以岳飛之死就變得必然,這於秦檜的關係其實不大,秦檜只是甘當宋高宗的“黑手套”而已。
袁崇煥的目的也是和談,但也不敢公開的去做,崇禎只是默許。所以前文所說,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是沒有上報崇禎的,崇禎為了和談,只能忍了一口惡氣。但皇太極反悔,仍扣關而入,所以崇禎才千刀萬剮了袁崇煥。
所以,失去彈性的政治,讓明朝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說了這麼多,還是那句話:“歷史不容假設”,明朝的滅亡其實用一句話就可概括——氣數已盡而已。
-
4 # 陶式防務評論
如果明軍不入朝,那麼豐臣秀吉必然佔領北韓。
那麼九成可能,什麼清朝都不會出現了,日本下一步必然攻打東北,努爾哈赤在日本進軍途中基本不可能幸村。
甚至於,明朝直接準備和實力更進一步的日本在東北甚至長城一線進行大決戰吧。
回覆列表
萬曆北韓戰爭(1592年—1598年),又稱萬曆北韓之役、萬曆援朝戰爭。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併為削弱各個諸侯勢力。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
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20萬人渡海至北韓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北韓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北韓的戰爭。
北韓由於朋黨之爭,對侵略者無力組織抵抗。數量不多的政府軍接連失利。日本人擊潰了北韓的一支8000人的部隊的抗擊,奪取了全寧山口,在忠州城又擊潰了另一支北韓部隊,迅速逼近漢城。
面對日軍的大舉侵略,北韓各地的有力鄉士自組義軍,如慶尚道星州的郭再祐於1592年4月21日組織義兵,屢次令安國寺惠瓊敗戰使其無法順利進入全羅道,甚至在1592年10月10日的第一次晉州城之戰中擊退細川忠興和長谷川秀一的大軍,人稱“天降紅衣將軍”,還有鄭仁弘、孫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輝元無法順利佔領慶尚道。
全羅道光州的金千鎰、全州高敬命也於1592年6月1日組織義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趙憲、僧人靈圭則於1592年7月3日整頓兵力,聯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軍第六軍團,其中經歷清洲城之戰、梁丹山之戰、兩次錦山之戰。另外還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對抗黑田長政,以上皆妨礙了日軍的前進。
但是北韓武備廢弛,僅僅一個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
1592年5月8日北韓宣祖李昖倉皇出奔平壤,隨後日軍第一、第二、第三軍團追擊而至,突破臨津守備攻陷開城,李昖離開平壤,再繼續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
當時北韓全國八道已失,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遼東半島義州一帶尚未為日軍所陷,李昖認識到若沒有明朝的幫助,根本不可能光復北韓,因此便派幾批使臣去明朝求救。北韓的使臣們除了向萬曆帝遞交正式的國書外,分別去遊說明朝的閣臣、尚書、侍郎、御史、宦官,甚至表示願意內附於明朝,力圖促使明朝儘快出兵援朝。
然而對於明朝而言,北韓的告急難以讓人相信,不斷地詢問北韓戰事如何,此舉讓北韓國王與諸臣一時驚懼,擔心明朝懷疑北韓與日本同謀,想要假借嚮明朝求援引誘明軍進入北韓來殲滅之。
當時也有福建海商,以到北韓經商時聽聞的訊息,回報朝廷說,北韓與日本同謀。李昖在得知此訊息後,為了讓明朝釋疑,除了反覆派出使臣外,也將日本威脅北韓的書信轉呈給明朝,以表示北韓無二心。與此同時兵部尚書石星也秘密派遣曾經出訪過北韓,看過北韓國王者,來辨別北韓國王的真假,遼東也遣畫師前來,秘密畫下國王的相貌以資辨別。
最後明朝朝廷亦認為“倭寇之圖北韓,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北韓實所以保中國”。因此,不久後便答應李昖渡過鴨綠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護,同時出兵援助北韓。
明朝集結遼東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李如松統領,奔赴北韓作戰。
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遼東鐵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江浙步兵3千。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5千,做為後續部隊向北韓進發。
在1592年12月25日,總兵官李如松從寧夏勝利歸國後,尚不及休息即率軍43000餘人越過鴨綠江進入北韓。元月5日進抵平壤城下,元月8日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18000人戰於平壤,平壤城易守難攻。
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臺門,有牡丹峰高聳,地形險要。
李如松的部署如下:薊鎮遊擊吳惟忠率領步兵當先,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騎兵居後,攻擊北部要塞牡丹峰;
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
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
祖承訓率領明軍喬裝為北韓軍麻痺日軍,力攻城南蘆門;
主帥李如松督陣。
明軍主力將進攻平壤的南、西、北三個方向,東面給日軍留出退軍路線。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接著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也相繼被明軍攻佔,日軍黑田長政曾派黑田二十四將之一的久野重勝前往偵查,被明軍擊斃。
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在戰爭平息了一年多後,1596年4月,北韓的使者李宗城因為犯了貪淫罪,被日本守臣所逐,奔還漢城,北韓方面隨即下詔逮捕其入獄,但已惹來豐臣秀吉的不滿。
5月,明朝再次提議賜封豐臣秀吉,命都督僉事楊方亨、遊擊沈惟敬一同前往。
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楊方亨抵達日本,但豐臣秀吉因北韓王子不偕同前來以答謝而發怒。結果豐臣秀吉不肯受封,並決心再次發兵侵略北韓。
在1597年1月,日軍拒不退出釜山,北韓得知日軍再次入侵,於是遣使再至明朝求援。
這次再侵北韓,豐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戰失利使得不能大量運兵和運輸補給的教訓,使用反間計誣陷李舜臣陰謀篡權,使得李昖將李舜臣下獄,其後將其貶為士兵,只能白衣從軍。
萬曆二十五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動了第二次對朝戰爭。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北韓。北韓二次求援,
在一開始,明軍在北韓的形勢相當困難。據守的城市接連失陷,進攻也遭到挫敗。但在萬曆皇帝堅定不移的支援之下,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
6月,麻貴為了拖住日軍北上的攻勢,為明軍動員爭取時間,決定伏擊日軍,命副總兵解生等率軍2600人奔赴稷山北部,鞏固漢城的前沿陣地。
7月,於稷山附近與日本戰國名將黑田長政和率領的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發生遭遇戰,日軍先頭部隊被擊潰,明軍的後續部隊楊登山率軍趕到,擊敗黑田長政。後因毛利秀元大軍趕到而從容撤退,黑田長政佔領稷,但未能北上漢城。
此戰為明軍以少勝多的戰例。稷山之戰結束後於10月麻貴以李如梅率數千攻向星州谷城,小早川秀包、筑紫廣門起先死守,之後迎接小早川秀秋派出的援軍山口正弘、南部無右衛門後轉守為攻,如梅遂退去。同10月攻打青山的日軍毛利秀元等則被參將彭友德率領的中朝聯軍重兵包圍,死傷慘重,幸蔚山城將淺野幸長、宍戶元續、太田一吉的接應援護才撤退。
12月,援朝明軍與日軍大戰於蔚山。
日軍遭受慘敗後,明軍乘勝追擊,接連獲勝。於二十三日又攻打蔚山,是為第一次蔚山城之戰。
明軍以茅國器率領的南兵作為先鋒,展開凌厲的攻勢,並迅速突破了蔚山倭城,把日軍將領加藤清正率領的軍隊圍困在島山城。
然而楊鎬徇私,將馬上突入島山城的南軍部隊換成遼東軍去攻城,結果失敗,喪失最佳戰機。
此時日本大批援軍到來,天又下大雨,明軍火器無法使用,解了加藤清正部隊之危難,這時候明軍的經略楊鎬又指揮失誤,倉促撤軍,明軍遭受了極慘重的損失。
戰事再起之初,北韓水師在漆川梁一戰幾乎全軍覆滅。無奈之下,北韓再次起用李舜臣。李舜臣到任時,原來苦心經營的水師,只剩下數艘艦隻。但他因為身系救國重任,惟有在這個逆境裡盡其全力,在全羅道右水營著手重建海軍。
1597年8月28日,李舜臣指揮著這支剛重建的水師,再度與日本水師決戰,而決戰地就是在鳴梁海峽。
公元1597年10月26日, 日軍統帥藤堂高虎率領330餘艘戰船出發,欲趁漲潮時攻進鳴梁海峽,全殲北韓水師。
李舜臣首先將海峽內的民用船隻僑裝成戰艦,以擾亂日軍,使其以為北韓水師已恢復過來。他自己則親率12艘戰船引敵深入鳴梁海峽。
在成功引誘日軍進攻後,李舜臣隨即發起集中的攻擊,對準日軍指揮艦攻去,結果殲滅了日 軍指揮艦和其他戰船2艘,並擊斃日軍主帥來島通總。
同時間,潮水開始退卻,北韓艦船趁勢進攻,日艦因失去主帥,軍心散渙,只得順潮向東撤退,但卻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鐵索和木樁,無法退卻。
結果北韓水師全力拼殺,殲滅日艦30餘艘,並擊斃日軍400餘人,擊殺三島水軍的大將得居通年、來島通總兄弟再度重創了日本水師。
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北韓半島撤退。
7年的戰爭明朝方面雖勝,但卻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削弱了遼鎮的軍事實力。
此戰後遼鎮的戰鬥力開始下降精銳損失殆盡。短時間無法恢復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遼東原有兵額95000,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
壬辰戰爭後,遼東兵力之不足、防禦之單薄可見一斑。這恰恰成為一些有野心的少數民族首領提供了擴充套件勢力的良機,蟄伏已久的插漢部蒙古開始猖獗騷擾和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便是明證。
已陷入全面政治經濟危機之中的明王朝,在戰後不到50年便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