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藩王守國門不行嗎?具有怎樣的名族氣節?
11
回覆列表
  • 1 # 像我一樣besos

    說到這個天子守國門,我想先給大家普及一下現在山西殺虎口的由來。洪武皇帝朱元璋曾經多次出兵掃蕩蒙古草原,而每次出兵的必經之地就是殺虎口這個地方,殺虎口這個地方我去過,就像一把鉗子一樣,給人一種威嚴敬畏的感覺,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好地方,不由得讓人從心裡喜愛。殺虎口的原名不叫殺虎口,而是叫殺胡口,因為我們以前稱匈奴為胡人,大概也就是說我們叫蒙古人叫胡人,而殺虎口也是每次出兵的必經之地,所以就給它叫做殺胡口,意為:殺胡人的地方。但是到了滿清康熙年間,由於滿清實行滿蒙一家親的策略,為了倆個民族的融洽相處,不生嫌隙,康熙皇帝就把殺胡口改為了現在的殺虎口。

    明朝不是一定要天子守國門的,在永樂帝之前一直都是藩王守國門的,但是永樂帝經過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後,一方面由於南京有一些忠於建文帝的殘餘勢力存在,而北京則是自己的老巢大本營,對政權更為穩定,所以選擇遷都北京。另一方面,永樂帝深知藩王守國門的危害!自己不就是活生生的一例嗎?還用去別人身上找例子嗎?

    所以,永樂帝選擇親自鎮守北京,而北京歷來都是與北方少數民族鬥爭的一個樞紐地區,經過一代代皇位傳下來,所以就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至於有怎樣的民族氣節這個問題,明朝給我的感觸就是這個國家的天子臣民都非常任性,也非常有傲氣,明朝從來沒有跟少數名族妥協過,比如賠款割地納稅之類的,直至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皇帝寧願吊死煤山,也不願出逃的事件,都說明了他寧願身死,也不願委屈的一種傲氣,也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錚錚鐵骨的一種民族氣節。

    我覺得我們做人也一樣,錚錚鐵骨的做人,堂堂正正的做事。

  • 2 # 向日葵117165126

    說起明朝天子守國門最直接的源頭便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朱元璋建立明朝時首都原本是南京,南京離前線很遠又有長江天險所以根本談不上天子守國門。

    所以朱棣為什麼遷都北平就是天子守國門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之前是藩王,封地就是北平,北平就是就是他的根據地,他所有的班底手下也都是北方人。

    二,南京地方官僚勢力大並且複雜,朱棣可以很好控制他們,但是不保證自己的兒子後人可以控制,為了保證皇權遠離南京也是可以的。

    三,北京離長城離前線很近,是軍事重鎮,將來戰事肯定會很多,這樣北京的藩王肯定會兵多將廣擁兵自重,將來肯定會難以控制,說不定會出現朱棣第二奪了自己子孫的皇權。

    四,朱棣以北京為根據地多次發動對元朝殘餘勢力的討伐,北京的軍事指揮優勢比南京好太多,能有效管理調動軍隊。後來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就能夠有效組織北平保衛戰,而不是像晉和宋那樣直接放棄北方。

    五,天子戍邊的氣勢,皇宮和先帝陵寢都在前線的事實能夠使明朝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

    所以朱棣必須要遷都北平,也就是要天子守國門。

    明朝遷都北平對中國的影響是很大的,自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後北平附近已經有近五百年不在漢中央政權統治下了,明遷都北平直接導致北平附近成為中國核心區域,並開始快速發展。

  • 3 # 從零到一學電工

    當時,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主要是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社會,所以山海關就成了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由於滿清的緣故有人對明朝極盡汙衊之能事,好像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實,只要細心比較,就會發現明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和號稱最強大的漢、唐相比,明朝亦毫無遜色!

    縱觀大明一朝,後人總結的一句話: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因防禦北方威脅,歷276年共16位皇帝的的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都在北方御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的歷史事件的形容。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

    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寧死不屈,愚昧者總是津津樂道於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明朝拒絕蒙古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寧死不降,最後明朝另立新君打敗了蒙古。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徵蒙古。“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

    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去,有人勸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大家想想,這與清廷的咸豐皇帝致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狂逃離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更有著天壤之別。 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 “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朝代,大明王朝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就是我中華民族原有的精神與民族氣節。

  • 4 # 戴你看歷史

    一:地理位置的原因:明朝時期邊患嚴重,明朝一直與北方少數民族有衝突和戰爭。北京之前是作為藩王的屬地,是朱棣鎮守北方的基地。後來明成祖遷都於此後,北京不僅是明朝的都城,也還是鎮壓北方的大本營和基地。明朝以長城為界,東起遼東山海關,西到嘉峪關,關外基本是少數民族地區,關內才是漢族地區,而北京靠近山海關重鎮,又是天子居住地方,因此成為“天子守國門”。

    二:北京是明朝歷代皇帝居住地區(除朱元璋外),崇禎不敢揹負拋棄祖宗之地的罵名。從明成祖朱棣遷都都北京後,明朝歷代皇帝都居住在北京,北京已經成為帝都的象徵之地。崇禎帝在沒找到合適的理由離開北京時,不願走,不想自己以後揹負拋棄祖宗之地的罵名。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吊死煤山,這被稱為“君王死社稷”。

    其實當時崇禎帝有一種想法,想讓太子留守北京,自己去南京。這樣就名正言順了。但是又不能自己提出來,只能讓大臣提出來。但是當時君臣關係很不好,大臣提出讓太子去南京,皇帝留守北京,這樣既能抵抗起義軍,又能以防萬一,太子能在南京即位,保留大明皇室血統。崇禎帝很生氣,乾脆都不走,留下來守北京。崇禎帝說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

    三:明朝從百姓到帝王,很少有那種貪生怕死之人,明朝人有一種堅韌不屈性格,不願屈服去外族的壓迫。

  • 5 # 真歷史

    首先,這個國策並不是太祖朱元璋提出的,因為當時定都南京,南京很明顯是不能守國門的。雖然後來太祖因為皇宮地基下沉以及南京地理位置確實不夠優越,派出太子朱標考察北方,主要是洛陽長安等古都,有遷都於此的想法,從來沒想過遷往北京,只是由於長安洛陽實在破敗才作罷。

    後來朱棣靖難之役登上帝位,但是由於名不正言不順,南京周圍始終有很多人心懷不滿,對朱棣構成了威脅。朱棣不得已才將都城遷回自己的地盤——北平,做到高枕無憂。國都是國家根本,不可輕動,朱棣自然要找一個高大上的理由來掩飾了,於是,“天子守國門”這樣的說法就出現了。

    平心而論,建都北京離國界近,客觀上確實起到了抵禦大明最大威脅——蒙古各部的作用,但主觀來看只是朱棣為了穩坐江山而已。

    明朝自認是宋的繼承者,總結了宋朝失敗的經驗教訓,認為宋朝苟安甚至失國的根本原因就是“和談納貢和遷都”,所以終明一代,都不和談納貢遷都,哪怕是英宗時皇帝被俘,明軍主力全軍覆沒,北京成為一座孤城,哪怕是崇禎時北方州縣幾乎全部被李自成攻陷,北京已經孤立無援,哪怕後金和農民軍內擾外困,國家根本無法雙線作戰,也始終如此。

    當然了,後來的國民政府又自認是大明的繼承者,同樣深刻反思並總結了明朝失敗的教訓,堅決不雙線作戰,堅決掃清內賊然後全力對外,打不過不死守,和談或者是遷都,遷往重慶或臺灣儲存實力。但結果,仍然失敗了。

    所以啊,歷史經驗教訓是要總結的,也是要變化的。

  • 6 # 龍支子

    “天子守國門”一說是來自於後人的總結,在明成祖朱棣動議遷都北京時有“天子戊邊”的說法,並非“天子守國門”之說。準確地說朱棣當年遷都北京時,並沒有一定要“天子守國門”的戰略部署,他的繼任者明仁宗登基後,就因為北京皇宮紫禁城中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在永樂十九年初夏遭雷擊焚燬,曾廢止了北京為都城的地位,開始進行還都南京的工作,由於不到一年就駕崩,此項計劃還沒實施就夭折了,雖然他在遺詔中留下了南遷的意願,之後即位的明英宗還是堅持了在北京建都,從此終明一朝再未改變。

    題目涉及到的問題主要是明崇禎皇帝為何一意堅守北京而不南遷的問題,明確地說,並非一定要“天子守國門”,早在崇禎十六年春,崇禎皇帝就與內閣首輔周延儒商議過南遷的事,由於事關重大,南遷計劃進行得十分機密,後周延儒因謊報軍情被殺,使崇禎帝在南遷問題上失去了朝內重臣的支援,此事一再被耽擱。到了崇禎十七年,隨著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又一路殺向北京,西北地區除大同和宣府兩個重鎮外,其餘地方盡數淪陷,明廷除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所部外,已無兵可調,京城危在旦夕,南遷計劃又開始動議。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新任左中允李明睿覲見崇禎帝,並讓皇帝屏退左右後,提出南遷的奏請,因其官階低下,崇禎皇帝顧慮重重。《明史·后妃傳》記載:“周後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后皇宮中天啟帝懿安皇后知道後責問:“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崇禎皇帝大怒,逼問是誰洩露了訊息,懿安皇后以死相抗,崇禎才放棄逼問。

    為什麼崇禎皇帝在南遷問題上如此謹慎小心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道義上會揹負拋棄祖宗陵寢和江山社稷的罵名,所以此事最好由朝內重臣主動提議,崇禎皇帝再做一番表演姿態後開始南遷,如此以來既避免了罵名,也不失朝廷群臣的支援,南遷過程相對會比較順利,南遷後依然能駕馭臣屬,維繫政權;二是南遷不是一個簡單的逃跑問題,除了忠心支援的群臣外,還得需要一支鐵桿忠心的軍隊護衛,這時候唯一能依賴的軍隊就是吳三桂所部,崇禎皇帝曾問過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讓吳三桂勤王需要多少軍餉,吳襄回覆要一百萬兩,但此時國庫存銀只有7萬兩,向群臣募集所得僅20萬兩,而宮內最多能擠出30萬兩,差距實在太大,沒錢就想讓軍隊賣命恐怕很難,前有唐明皇“馬嵬坡兵變”之鑑,後有左良玉兵變被殺之實,崇禎皇帝心裡明鏡兒似的,雖然焦慮萬分,但也實在拿不出好辦法來,只能聽天由命。

    綜上所述,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並不是一定要“天子守國門”,一方面是不具備南遷的條件,另一方面是受北方士族的反對,因這些完全在北京為官計程車族,田產土地皆在北方,南遷後這些財產都會化為烏有,所以一再反對南遷,終於造成了“天子守國門”這一悲壯的歷史結局。

  • 7 # 小格格爸比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對百姓無悔的諾言,是藍天下最美好的語言,它是那個時代最堅定的誓言。

    天子守國門是朱棣在遷都北平後提出的,作為帝王一言一行皆有深意,不會無的放矢,三藏以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其一,朱棣是藩王起兵造反發家的,自然懂得槍桿子中出政權的道理,藩王為國鎮守一方,集駐地軍政大權於一身,任意調配稅賦、人手,其權柄太過重大,唐朝藩鎮割據的亂局仍歷歷在目,朱棣不得不防。蒙元雖退守北方,然實力不容小覷,捲土重來也未可知,因此作為鎮守北平的藩王,其軍隊數量必然超越其他地方,而且中央政府也會將各種資源向其傾斜,久而久之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不利於政權穩固。

    其二,天子守國門,這是朱棣對於後世子孫的一種鞭策,提醒他們要時時刻刻勤勞國事,因為在他們頭上懸著一把隨時會斬下來的利劍,畢竟長城外的蒙元餘孽對繁華的中原王朝始終賊心不死,虎視眈眈。後來的英宗“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即是皇帝寵幸奸佞、不勤國事的明證。

  • 8 # 蕾姆西瓜

    永樂帝朱棣在第二次北伐蒙古諸部班師回朝,在北京對臣子們說了一番話,原話是: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稅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朱棣的這番話流傳到現在就變成了:“明朝三百年,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朗朗上口,很能振奮人心。這裡的天子守國怎麼回事?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把幾個兒子分封在北方邊疆地區,用以抵禦北元的威脅。後來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皇位。由於朱棣多年經營北京,那裡是他的老根據地,因此後來就遷都北京。但是北京距離山海關、薊門、大同都比較近,北方的威脅又很大,一旦邊境有戰況,敵軍就能直接威脅都城北京。這就迫使後代的皇帝必須重視加強邊防,於是就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 9 # 清新果凍123

    天子守國門說的是明朝歷代皇帝都對北方的蒙古名族和女真名族進行打擊和防範,這個說法不是完全正確。

    朱元璋時期就是藩王守國門,北邊負責防守蒙古民族的就是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奉天靖難”後,朱棣成功登上帝位,為了防止以後藩王效法他,朱棣不僅大肆削減藩王的護衛,而且嚴格限制了藩王的活動範圍,規定藩王只能在封地內活動不能走出,甚至還規定沒有聖旨召喚藩王進京就視為造反,朱棣以後的藩王行為受到很大約束而且沒有私人武裝,因此不可能藩王守國門。

    朱棣登基後來到南京,由於北方蒙古民族的侵擾,北方防守的將領無能,導致防線被攻破,後又派大將邱福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朱棣不得不親自上陣,並且朱棣一行人的家屬和許多利益均在北方,最後朱棣不得不遷都。

    朱棣以後的皇帝不南遷不見得是多麼有骨氣和民族氣節。“土木堡之變”後,面對也先,徐有貞就建議南遷,朝中有些大臣也預設,只是後來主戰派于謙力纜狂瀾。明朝也和和蒙古諸部開通邊界貿易,張居正改革後和蒙古關係改善,一度解決了北方民族的侵擾。明末,崇禎皇帝也有南遷的打算。只是明末時期,明朝的軍事重點在北方,“關寧防線”將後金擋在了長城外,而且“關寧鐵騎”也是北方人,崇禎皇帝南遷也沒有做好準備。

  • 10 # 夜月下鳴蟬

    明朝的天子守國門是朱棣提出來的,也就是著名的天子戍邊之論。

    朱棣提出這種說法,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朱棣藩王出身,靖難之役後成功奪取天下,但是南京不是基本盤,經營起來並不得心應手。在南京的多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勢力,當初定都南京就有淮西勢力推動。這樣一股實力不弱的勢力讓剛剛靖難成功的朱棣坐立不安,十分沒有安全感。

    第二,北方的蒙古雖然被趕到了大漠,但是實力仍然不可小覷,要防守北方的強敵,必須要在北方集結重兵,可是重兵把守也要有領頭的人,要麼是異姓的將帥,咱們是藩王,這樣一個手握天下雄兵的藩王或者將帥,難道某天不會產生別的心思麼,朱棣他自己本身就是很好的例子。朱棣深知這種情況,所以必須遷都北京,一來穩定基本盤,二來仍然把最重要的軍事勢力掌控在自己手裡。

    不管朱棣是出於什麼原因提出的天子戍邊的想法,但是縱觀明朝近三百年,確實做到了天子守國門的承諾,哪怕土木堡之變和闖王大兵壓城也沒有遷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軍機開火,俄羅斯軍機落荒而逃,搞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