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廣銀
-
2 # 魔方歷史觀
《范進中舉》這個故事曾在上學的時候學過,故事中,范進的狀態是“落魄——中舉——發瘋——恢復正常”,一系列的狀態蘊含著濃濃的諷刺,那麼范進如此瘋癲的狀態背後,隱含著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對這個事進行一個剖析。
其一:中舉本身《范進中舉》是節選自《儒林外史》的一篇文章,故事背景是明朝時期,而范進中的是“舉人”,在當時,鄉試中試的人被稱為舉人,也就是參加一個全省範圍的科舉考試,考試後所得到的一種稱呼,或者說是資格,參加這個考試首先要是秀才的身份。
而中舉之後,帶來的好處就很不錯,首先就是中舉之後,就取得了“會試”的資格,也就是再高一級的考試,這就有點像現在,高考考上大學之後讀研、讀博,類似於這樣的一種階梯式的路徑;再有就是中舉之後,就有了做官的“正經出身”,就是能當官了,哪怕是會試不中,也有當官的機會。
所以,中舉才讓當時的文人趨之若鶩,而范進更是為了透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一連考了二十多次,考到最後范進都五十多歲了。
其二:范進本身從《范進中舉》這個故事本身來看,范進本人考試這麼多次,一大把年紀了,才考中舉人,而他考中舉人之後,給他帶來的好處,也是十分明顯的,從故事本身前後的對此就能瞭解到。
范進中舉之前,先中了個秀才,中了之後,他的岳父胡屠戶給他說了這麼一段話,大致意思還是看不起范進,把范進中秀才這個事歸於胡屠戶自己的“積德”。
胡屠戶道:“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丟臉的傢伙……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麼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而後來,在范進中舉之後,胡屠戶是什麼態度呢,那簡直跟之前就是兩個樣子。
胡屠戶道:“……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除了胡屠戶,就是范進的鄉鄰了,在范進中舉之前,范進去鄉試,結果等他回家之後,家裡麵人已經餓了兩三天了,連米都沒有,范進只能去市集上去賣老母雞,而在范進中舉之後,他的鄰居們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鬥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還有就是文中的張鄉紳了,在范進中舉之後,這位鄉紳登門拜訪,又是套近乎,又是送房送錢,十分親切。
張鄉紳道:“適才看見題名錄,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由此來看,范進中舉之前,沒人搭理,中舉之後,成了“香餑餑”,之前吃飯都成問題,結果中舉之後,不管是物質上的東西,還是精神上的“尊重”,什麼都有了。
小小總結范進的“瘋癲”是喜極而瘋,考試考了這麼多年都沒中,和胡屠戶一樣看范進笑話,想著范進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人,不在少數,生活上的負擔、精神上的壓力使得范進在得知中舉之後,喜極而瘋,可以說諷刺的意味深長。
而范進中舉這個故事更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諷刺,也透過范進這個人展現了科舉制度下文人對“考試”的一種癲狂。刻畫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反應了“世態炎涼”的現實。
-
3 # 子不只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科舉,可以讓人從寒門一躍到天子明堂,榮耀加身一躍成為上等人,
可以說追求功名是古代老百姓和貧苦人民出人頭地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1、“統治階級”,“特權階層”的誘惑和實實在在的好處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士、農、工、商”,社會地位方面“士”排在首位
。
舉人走在大街上都是可以風風光光的,那些普通百姓見到了也要行禮。所以,“一舉成名天下知”
絕對不是空話,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精英,自然也會受到社會的尊重
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
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鄉試於八月在兩京及各省省城的貢院內舉行,亦稱“秋闈”。
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
而秀才只是社會地位略有提升。
2,科舉制度的危害
本是“學而優則仕”,卻成了毒藥
思想上,范進認定只有透過科舉考試才能夠跳龍門,
徹底改變窮困潦倒、飽受欺凌的人下人境況.於是,才嘔心瀝血、集希望於科舉考試,
而屢試屢敗的打擊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
從能力上看,他由於讀的是死書,喪失了許多謀生能力,
窮困的窘迫更加重了他靠科舉改變命運的觀念.心理壓力就更重了.
3、社會環境的壓力
科舉考試不僅毒害了讀書人,也毒害了廣大群眾.中舉與不中舉成了世人品評讀書人的標準.
范進光是院試就考了20多次,直到54歲的時候才考上,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一直考到老而無力的中年人。
自然就成了人們冷嘲熱諷的物件,世人的勢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
促使范進逐漸走向思想崩潰的邊緣.這也可以說是科舉考試的間接禍害
范進決定借錢繼續參加鄉試,但是這次他受到了命運的眷顧,第一次考試就中了舉人。
命運從此改變出人頭地,大悲大喜,心境失守。
4、范進的個人因素
他熱衷科舉考試,到了痴迷境地,讀死書、死讀書,頑固不化.卻又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科考上.
過熱的渴望與冰冷的現實本來是許多讀書人遇到的矛盾.但是他特有的遭遇、特有的痴迷,
又加重了他脆弱心理上的壓力,
使其承受力越來越低,一旦遇到激烈刺激,發瘋就成了必然.
-
4 # 月夜扁舟
科舉始創於隋煬帝,到了明朝才真正的發揚光大、普及。
在明朝,中舉成為舉人後是有資格做官的。
這一點,才是范進發瘋的真正原因。
能做官,有資格做官,這是人生的一個質的飛躍,進入人上人的一次脫變。也是一個人讀書考試,一心要達到的真正目的與夢想。
明朝科舉一共分為四級:分別為院試;鄉試;會試;最後才是皇帝老兒把關出面的殿試。
考過院試,就成了秀才,成為秀才就有了一定的特權。考不過的,就還是童生,大家千萬不要望文生意,以為童生說的是小孩子。其實不然,只要沒有透過院試,成為秀才的讀書人,都稱為童生,不管你是十幾歲,二十幾歲,還是四五十歲,七八十歲,通通稱為童生。
在《儒林外史》裡,最先出場的老童生,就是在貢院裡哭得吐血,昏死了過去的周進。
其次是得到周進關照提拔的范進。
鄉試過了,就中舉了就成為舉人。中舉之後就能參加會試,會試考過,那就是進士了。
話提還是回到《儒林外史》,聊一聊范進發瘋的事情。
范進中舉後發瘋與周進在貢院裡哭的吐血昏倒,其實有同工異曲之妙,二件看似不同的事件下,真正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周進讀了一輩子的書,以圖上進,到了六十多歲,依然一事無成,還是個童生。
最後沒有辦法,只得投靠他的妻舅金有餘,金有餘是個商人。
一次機緣巧合下,周進用錢買了‘門票’,進入了他一生夢寐以求,卻不曾踏足過半步的貢院。
不想進入了貢院,周進越看越想,越想越傷心,竟然傷心得氣絕倒地,暈死了過去。
被人救醒了以後,又嚎啕大哭,哭得吐血。
周進被人拖出貢院以後,依然越想越不甘心,又是一場痛哭。
與他一起的有幾個商人見此,起了惻隱之心,商議資助周進,來一次義舉,好讓周進完成心願。
周進那時還是童生的身份,並不是秀才,是沒有資格進入貢院參加鄉試的。
那幾個商人,共出資二百餘兩的銀子,為周進捐了個貢生的身份(貢生雖然是花錢買的功名,但是有資格參加鄉試考試的。)
有了這次機會,周進的人生來了一個逆轉,鄉試中了,之後會試又中了。
考取進士後的周進,做了學道,來到了廣東取士,遇見了窮酸的老童生范進。
范進此時已經是五十幾歲的人了。
有句老話叫:睹物傷情。
看到了范進,周進不由想起了以前的自己,起了同情之心,也有心關照范進一二。
正是因為周進起了這點無巧不成書的同情之心,范進的人生也迎來了逆轉的機緣。
院試中范進被周進點為第一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之後,在不甘心的驅使下,偷偷摸摸的又去參加了鄉試,一舉高中,成為一名舉人,也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老爺大老爺。
咱們再來聊一聊范進考取秀才,與中了舉人之後的不同待遇,就可以看出,在明朝,中舉之後,會給一個人帶來什麼樣的巨大人生變化。
范進考取秀才後,他的老丈人胡屠戶提著一副豬大腸與幾千錢來祝賀。
劈頭蓋臉的教訓了范進一通,說范進雖然中了秀才,但是不能在他面前充大,既然有了這個功名,就找個事,找個館教,掙錢養老孃老婆。別不知上進,一輩子就一個窮酸樣。
到了范進中舉後,范進在胡屠戶的心裡,就是天上降臨的文曲星。
范進發瘋後。
胡屠戶去打他一巴掌打醒他,也打得戰戰兢兢。
再就是相鄰的巴結與敬畏,以及鄉紳張靜齋的送錢送糧。
沒有中舉錢,范進家中是窮得揭不開鍋,都餓了二三天肚皮了。
為了吃口活命飯,范進不得不抱著只老母雞到市集上去賣。
中舉後,送米送肉的人有了,送錢、甚至是送住宅的人也有了。有人為求庇護,甘願為奴為僕。
范進中舉後,不到數月,錢有了,房子有了,丫頭僕人也有了。
這前後對比,可不是一般的變化大。
范進中舉後發瘋,其實不可笑,反而是深刻的揭露,入木三分。
-
5 # 無偽雜談
他為何會如此癲狂?那是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男人夢寐以求的四樣東西名,利,權,色正在向他走來。
在明朝,科舉制度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而平民百姓想要鯉魚躍龍門,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參加科舉考試幾乎是唯一的途徑。
它的等級分為童試,鄉試(省級考試),會試(國家級考試),殿試。而范進中的舉人就是省級考試通過後給的稱謂。中了舉人一是有機會做官的,二是有資格參加國家組織的會試。
所以中了舉人就算是踏入計程車階級的門檻,有機會平步青雲了,這也是為什麼范進中舉前後他的左鄰右舍,岳父,還有張鄉紳對他的態度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
這些范進都清楚,所以他癲狂,這二十年來的辛酸苦辣終於得到了回報。
從此他范進的名字將在族譜裡閃閃發光,他范進的事蹟也將被人廣為流傳,從此他走在街上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人人見到他都得向他拱手作揖,叫他一聲張老爺。
從此他家再也不用為了食物發愁了,這不中舉的訊息剛傳出來,左鄰右舍就送來了米,雞蛋,豬肉,那屠夫岳父還送來了幾千文錢,甚至連那張鄉紳都親自送銀子過來,還要送一套三進三出的房子。
只要他范進再參加會試透過那就可以做高官,手握大權,眾人將會對他百般討好,錢財美女隨他選,從此進入上流社會,成為上等人,衣食無憂,再也不用為了生計而卑躬屈膝了,再也不用受那窩囊氣了。
中了舉人,名,利,權,色都將進入了他的懷抱,這對一個考試考了二十年的人來說不癲狂也難啊。
-
6 # 使用者18177028401
他覺得可以看不起人了,當時他想的就是中舉這麼難,這麼難,但是我做到了,什麼事都可以渺視了。
他不知道把一件困難的事情轉化為一件簡單的事情才是對的。
-
7 # 一往文學
年逾五十的范進中舉後發瘋,原因大概就是中舉打開了他"新世界"的大門。這個"新世界"有多麼吸引人,值得他如此癲狂,考中舉人對他來說,實現了一步艱難的跨越,實現了階層的流動,至少他從此不用餓肚子,出門見人臉上有光。通俗點說,價效比太高了,也應了那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但說到底,是科舉制對生存、對思想、對人性的浸淫極深和近乎變態地扭曲。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無獨有偶,最近大結局的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物理學家謝爾頓得了諾貝爾獎,他擔心自己在做夢,室友萊納德就給了他一巴掌!這些看似可笑的情景背後卻是他們的辛酸的血淚史,謝爾頓是劇情人設,但范進不同。
物質獲得感范進在沒有中舉前的生活,十分窮困,住的是草屋,岳父胡屠戶稱其女兒嫁過來"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回"。范進鄉試找岳父借錢,收到的迴應是一頓破口大罵,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誰受得了啊,可這時的范進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奚落。但鐵了心還想去試一試,瞞著丈人去考試,畢竟不甘心,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功名這條路。出榜那天,家裡連米都沒有,母親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范進不得不抱著家裡的雞去集上賣。
中舉後,物質上對比十分鮮明:先是眾鄰居拿了雞蛋白酒和鬥米來,也有捉兩隻雞來的;再是胡屠戶提著七八斤肉,四五千錢來賀喜;張鄉紳也拿著賀禮五十兩。不止這些,不多久,奉承的人幾乎給他把家產都置辦全了,田產,店房,甚至有人投身為奴,張鄉紳還催著搬新家,這簡直就是白日夢一樣的轉變。已經不愁吃不愁穿的范進,這時候還能有什麼煩惱呢?
精神獲得感在精神層面,中舉也是范進尊嚴站起來的決定性因素。未中舉前的他在丈人那裡,被罵的狗血噴頭,還一口啐在他臉上,基本上無甚尊嚴。一旦中舉,非但吃喝銀兩都湧了過來,而且范進也因此成為人上人。他從丈人嘴裡的"癩蛤蟆"變成"天上的文曲星",丈人的態度也是180度大轉變,稱呼范進為"賢婿老爺";范進瘋癲跑掉一隻鞋,也早有鄰人撿了來,替他穿上,這在以前,別說撿鞋,就是一口米也不會施捨與他。回家路上,"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不僅身邊的人換了嘴臉,就連張鄉紳這樣的大人物也前來祝賀,以"世兄弟"相稱。
范進高中,自然母憑子貴,范家老太太也跟著享受舉人的殊榮,"范進搬到新房後,唱戲、擺酒、請客,一連就是三天,第四天,老太太起來吃過點心,走進第三進房子內",而先前的她居住條件是這樣的:"家裡住著一間草屋,一廈披子。門外是個茅草棚。正屋是母親住著",先前是自己燒鍋做飯,這裡是一眾丫鬟擁著,吃的是點心,不但沒有了茅草棚,還有第三進房子可以進去,可以說,范進這一中舉給自己的母親也是賺足了面子。
階層體驗感階層的劃分決定了生活的層次和質量,范進喜瘋,如同周進哭死一樣,都是鬱積在心中的對跨越階層的渴望,在門閥制度盛行的魏晉,九品中正制似乎把人都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這裡的范進,同樣是抱著借科舉改變命運,從此高人一等的想法的,奈何考場上二十多次的失意、鄰里的嘲弄、胡屠戶的羞辱,都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如此一來,內心更加壓抑著不平之氣,但又安於卑微和屈辱的地位。
如果說他的內心早已麻木到在胡屠戶的辱罵聲中點頭稱是,也習慣了飢寒、屈辱和寄生的地位,那麼"第七名亞員"的大紅報貼則是慾望的重生,他可以不在以失敗和屈辱自居,他可以跳出現在的困頓局面了,於是多年鬱積的怨憤和自尊心突然間都活躍起來,並隨著全身的熱血向大腦彙集,也使得神經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湧流,因而演出了一場鬧劇。
話說回來,范進高中到底真的是件喜事嗎?其實不然,後文中的范進連蘇軾都不知道是誰(具體見於第七回範學道視學報師恩),可見書讀得也不怎麼樣,即便不說經世致用,也太說不過去。而作者正是借這樣的鬧劇,用辛辣的筆調諷刺著整個禁錮人心的八股科舉應試製度,科舉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遴選真正的人才,還使得很多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既可憐又可悲。(作者:不繫之舟)
-
8 # 歷史系大師姐
《范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諷刺小說。正史之中,多設有《儒林列傳》,旨在記述受過儒家教化之人的事蹟及其為朝廷為國家所做的貢獻。《儒林外史》,顧名思義,便是正史之外的一部分儒士的野史。或是道聽途說,或是純屬虛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對待當時社會的看法。其中《范進中舉》則是家喻戶曉的代表作品之一。
《范進中舉》講的主要是一個年過四十的窮酸秀才范進,其中舉前後心態的反映。范進得知中舉後,幾近癲狂,那麼究竟是什麼令他產生了如此大的反映。這需要從多方面加以看待。
一、科舉對於很多士人而言是一場賭博科舉始於605年,到吳敬梓生活的年代(1701-1754),科舉已經延續了千年。常言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當然,對於天生聰穎,或書香門第出身,或自幼受過良好教育之人而言,金榜題名,無疑是人生之中最美之事。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科舉則成為了一種負擔,至少在本文的主人公范進身上將此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范進中舉之時,已經四十歲了,那麼在此前的四十年裡,也就是未曾中舉的四十年,他又是如何度過的呢?范進最初家境的貧富,是不清楚的,但在他中相公之後,從文中范進所住的“茅草屋”,岳父胡屠戶所說女兒嫁給范進後一直吃小菜飯,未曾吃過幾次豬油,以及家中無米,母親讓他抱著下蛋的雞去集市上賣,換一些米等等描寫,可以知道範進家一貧如洗。
范進家或許一直是如此貧窮,也或許此前溫飽過,但如今很貧困,不管怎麼樣,可以說在范進中舉之前,科舉之事使得范進生活十分困窘,對於大多數計程車子而言,年復一年的科舉,儼然是一場賭博。如果運氣好,可以魚躍龍門,如果運氣差,便會窮苦潦倒一輩子,甚至影響家人的生活質量。儘管如此,仍存在大量計程車子寒窗苦讀數十載。而士子一旦中舉除了榮華富貴之外,還是對自己這些年來付出的肯定,所以發瘋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中舉代表著榮華富貴這篇小說諷刺性,人們在范進中舉前後嘴臉變化之快。古代的科舉分為四個等級“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本文中的中舉,便是鄉試考中的意思。主人公范進中的是“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第一名為解元,第二至第十名便為亞元,所以范進在鄉試中中的是第七名。舉人透過鄉試之後還要繼續參加會試才能成為進士,最終透過殿試才能最終進士及第或進士出身。
透過以上了解,可以知道,中舉之後,便可以繼續考取進士,具有做官的資格,即使止步不前,舉人在當地的社會影響力也是很大的,他們具有在知縣審判案件中不下跪的權利,而且很多成為當地的鄉紳,掌控著基層社會的權利。在《范進中舉》這篇文章中,有一個人物便是張鄉紳,文中描寫到他“頭戴烏紗,身穿葵色圓領,金帶,皂靴。他是舉人出身,曾做過一任知縣”。透過對這位張舉人的描寫,便可以瞭解到范進以後的情況最不濟也與張鄉紳的經歷是一樣的。
不僅如此,范進的左鄰右舍包括岳丈胡屠戶得知范進中舉之後,前後態度變化也是十分之快,甚至連稱謂都改為了“老爺”。在得知范進中相公之後,胡屠戶還一副倨傲的態度,對范進加以教育,認為女兒嫁給他是命苦。中舉之後,隨即便說女兒有福氣;而且中舉前,對范進打罵也是常有之事,中舉之後,范進發了瘋,胡屠戶在打醒他之時,更是猶豫不決,生怕得罪了范進。左鄰右舍得知范進中舉後,更是雞鴨油米頻頻相送。這樣一番景象的描寫,便說明了舉人在當地的影響力之大。中舉所代表的榮華富貴,當地百姓的態度反差等等使得范進衝昏了頭腦,一時發瘋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科舉籠罩下的畸形社會
吳敬梓是一個奇人,他雖有才,但不入仕,常常導致窮困潦倒。所以《范進中舉》一文,是他以局外人的眼光所進行的批判,他所批判的也就是這樣一個為科舉所籠罩下的社會。
在他眼裡,科舉是一個畸形的制度,與權力息息相關,人們的思想為科舉所左右,人們的態度也因某人的中舉而改變。執拗之人,一輩子便在科舉中度過,實際上是可憐的。人情冷暖的瞬息萬變,更是可悲的。科舉籠罩下的社會是一種變態的社會罷了。
-
9 # 傷心淵
你突然中一億,你會怎樣?
中舉了,從一介人生敗犬,一躍成為特權階層。可以做官發財了。
剛一中舉,就有人送宅子,還有一筆浮財。以後,還會有鄉民把田產投獻你的名下,免稅的。甚至有店鋪託庇於你。
最重要得,你可以做官了。各種陋規收入也不會少的。再黑心一點,漂沒公款,你就發了。各種人脈財脈好好經營著,升官不在話下。
當然,可以再去參加會試殿試,更進一步,成為進士。
回覆列表
范進中舉以前隋唐時代是沒有機會的。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其實有很多選拔官員的方式,在科舉之前有察舉,而且察舉也是有考試的。那麼科舉和察舉究竟區別在什麼地方呢?
區別不僅僅在於科舉是透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非常重要的區別是它允許這些候選的人自由報考,在當時的說法叫作"懷牒自列於州縣"。"牒"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份文書、一個證明,你拿著你的證明,就是你的身份證、戶口本,你拿著身份證明就可以到州縣去報名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科舉考試的參加者,一類是來自於學校,就是地方學校、或者中央辦的學校裡面的學生,另一類是自己在家讀書的這樣一些參選人。
科舉的自由報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誌。過去參加察舉的這些人,是要有長官推薦的,察舉是一種"他薦"的制度,就是別的人推薦的,而科舉是可以"自薦"的,就是自我推薦,自己去報名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另外,科舉是所謂的"取士不問家世",不看家世背景,當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絕對的不看家世背景。唐代的規定裡面,會說如果你出生在工商之家,你家裡面是從事工商末業的,這樣的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就是說對你的家世背景是有所限制的。但是事實上到了中唐以後,因為官方沒有辦法掌握每一個人的出身背景,所以有一些人可能本來是工商之家的,但是如果在填報材料的時候不強調這個特別的背景,實際上也就進入到科舉大軍的行列裡面去了。
到了宋代,這樣的限制就更加放寬了,所以在南宋的時候,大家回過頭去看,會非常強調科舉的特點之一,就是"取士不問家世”。
唐代的科舉制度已經相當成熟了,到了宋代又有一些方方面面的演進。宋代的科舉考試基本上是三級考試的制度,第一級可以說是最為基礎的、基層的,就是所謂的"鄉試"。鄉試就是在家鄉參加考試,福州人就在福州考,蘇州人就在蘇州考,所以這個叫作鄉試。鄉試是由地方政府主持的,鄉試的目標是要取一個解,這個"解",實際上就是得到一個文狀,這個文狀就證明你通過了這個考試。你拿到這個解以後,就可以到首都去,參加第二級考試,也就是中央部門主持的考試。中央部門主持的考試呢,因為從唐代開始就是尚書省主持的,所以這個就叫作"省試”。省試通過了以後,可以去參加第三級考試,也就是"殿試"。殿試原則上是皇帝主持的,當然皇帝他不會自始自終都坐在那裡,但是皇帝還是會出席,特別在發榜的時候,皇帝經常會參與這樣一些儀式性的活動。現在流傳下來的,包括後來人描摹的宋代"殿試圖",也會看到士子參加殿試答卷的這樣一些情形。
參加鄉試是要取解,在取解的考試裡面得到第一名,就叫"解元";省試裡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省元";殿試裡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狀元"。每一次殿試結束了,整個的卷子看完了,就會發榜。宋代發榜的時候,不光是那些士子會去看榜,有很多人都會去看榜。有的人去看發榜,看自己考中沒考中;有的人就是去看新進士,覺得新進士一定是風流倜儻的,他們去看這樣的一些風流人物。當時王安石的一首詩作就有這樣兩句,說是"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就是他到發榜地點的時候,要路過金明池,從這兒走過去的時候,看到路邊上都是穿紅裙子的,就是很多的女子在這兒看新進士,看這些人又年輕,長得又帥氣,還考中了進士,意氣飛揚的。所以那個時候,科舉制度所吸引的目光不僅僅是這些科舉的參與者,也吸引了社會上很多相關的,甚至於我們覺得不很相關的這樣一些人士。
我們現在大體上對於歷代的科舉取士數額有一個統計。我們會看到,唐代科舉基本每年開榜,在唐代290年的時間裡邊,有266次科舉考試,總共取士的人數達到了6603位進士。如果平均算一下,我們會看到平均一年取的進士有23位左右。
我們知道宋代差不多是320年,宋代一般來說是三年開一次榜(前期其實每年開榜,但在動亂的時候不能正常開榜),320年的時間裡邊有130次科舉考試,而130次科舉考試總共錄取的進士有十萬多人,平均每一年錄取的進士有300多位。在歷代科舉取士的數額裡,像元代平均每一年取12位,明代平均每一年取89位,清代平均每一年取100位左右,應該說,宋代是錄取數量最多的。
科舉取士的規模比較大,說明什麼呢?其實它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的問題。我們知道,這樣的一些人,他們透過科舉被選拔出來,被認為是資質或者說能力是比較強的,他們進入官僚隊伍後,應該對官僚隊伍整體結構、對官員的素質起到一種積極的帶動作用。而在我們看到的科舉取士這樣一個數額之下,比方說唐代每一年取23位,這23位進士他們有機會進入官僚隊伍裡面,而這個官僚隊伍的整體可能是超過幾萬人的,指望著這二十幾人去改革一個幾萬人的官僚隊伍的素質,幾乎不太可能。而在宋代,平均每年取300位以上的進士,而且這些人相對來說,晉升的速度比較快,他們在上層裡面佔的比例比較高,數額比較大,這樣對於官僚素質的改變,應該說作用就比較突出,比較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