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豆芽
-
2 # 鄭彥英
茶文化在宋朝時怎樣發展至頂峰的?表現在哪裡?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北宋畫家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園》,讓大家清晰的對宋朝的茶肆、酒業的繁榮看了個明白!再看看那個慘死的宋徽宗趙佶,儘管天下沒有經營好,但是讓茶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南宋劉松年繪有茶畫《若園賭市圖》,讓大家從整幅畫面上,都可以看出宋代茶肆生活的一個側面,反映了市民階層的賣茶、飲茶生活,宋代酒肆、麵食店多以茶稱呼;如分茶酒肆,主要賣下酒食品,而廚子則謂之"茶飯量酒博士"。大抵宋代酒肆、酒店亦分高消費和一般消費。高消費區一般都是樓上雅座,故而"大凡入店不可輕易登樓,恐飲宴短淺。如買酒不多,只坐樓下散坐,謂之‘門床馬道’,"。似消費者消費高低而劃分。
宋徽宗更是對中國茶事的最大貢獻是撰寫了中國茶書經典之一的《大觀茶論》,為歷代的茶人所引用。宋徽宗精於茶藝,曾多次為臣下點茶,蔡京《太清樓侍宴記》記其“遂御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據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還下詔北苑官焙製造、上供了大量名稱優雅的貢茶,如玉清慶雲、瑞雲翔龍、浴雪呈祥等。所以宋代是中國茶事演進的重要階段,盛行點 茶、鬥茶以及茶百戲等。從《大觀茶論》全書首緒言,可以看出茶是分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對於地宜、採製、烹試、品質等,討論相當切實。其中尤其是關於點茶的一篇,詳細記錄了宋代流行點茶這種代表性的茶藝,為後人瞭解宋代點茶提供了依據。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瓦舍勾欄“十分之多,”僅汴京就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座,有人甚至“可容納前人”,類似於在現代的演唱會,邊看演出邊喝茶,鬥茶、喝茶、茶道自然繁榮,從《清明上河圖》上大家隨處可以看到這些景象,據說在北宋初年,宵夜很流行,也是鬥茶、填詞作畫是上層人的流行生活方式。《喻世明言》中記載:“入來茶坊裡坐下,開茶坊的王二拿著茶盞進前,唱喏奉茶”。連著名的民國大師陳寅恪都稱:中國文化“造極與趙宋之世”。因為宋朝文人心中自有山水;宋朝人往往比今人更清楚是美,什麼是生活;如果活在宋朝,你會更懂得追求生命的意義嗎?
-
3 # 艾誰誰FM
宋朝人的點茶
宋朝人喝茶的習慣雖然沿襲唐朝人的傳統,在唐宋期間華人基本上是喝抹茶的,但是宋朝人不加調味料以及那些蔥薑蒜什麼的,並且北宋時的人們可不像唐朝人不喜歡茶沫子,那時候的人特別喜歡這個沫淳,也就是說這時候大家體會到了陸羽說的沫子乃茶之精華。
唐朝的抹茶是用湯鍋煮茶沫的,然後加點調味料就可以喝了,宋代雖然也喝抹茶,但方式不一樣,他們管這個叫做點茶法,我們可以從蔡襄的《茶錄》記載中看到他們的點茶方法教學:
蔡襄 《茶錄》點茶篇: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
點茶的原料就是茶粉,如果沒有,那先得把茶葉用烘焙的方式烤乾,用石臼去碾碎,然後用茶碾去磨粉,越細越好,最後再用篩子去篩,把一些大顆粒篩選掉,只留下最細密的粉。
第一步:用勺子把茶法加到茶碗裡,加少許熱水並輕輕攪拌,攪成糊糊狀的粘稠物。
第二步:攪的差不多了,再往茶碗裡續水,不要太多。此時拿出像是攪拌器一樣的東西,古人用的是竹子做的小掃把,叫做茶筅。用這個東西貼著茶碗的碗壁,一隻手拿碗,然後開始轉著圈的攪拌,並且一定要擊打,不擊打是出不了泡沫的,直到茶糊攪拌均勻。
第三步:然後再續熱水,繼續用茶筅攪拌,但是這時候要注意,一旦你的手法不對,就不出沫子了,技巧是貼著碗壁轉圈,攪拌的速度要快,擊打的力度要減輕,不然不利於泡沫的產生,這個過程中茶湯會泛起越來越多的泡沫,泡沫會越來越厚,本來是青褐色的茶湯會變得越來越白,擊打是為了讓空氣進入茶粉和熱水的混合物中,這就是泡沫產生的原因。
第四步:繼續加熱水,加滿,然後用茶筅輕輕攪動,這個過程就是把大的泡沫往小打,打的非常細,最終泡沫就像是牛奶一樣。
這個過程大概要半小時,做出來的茶你可以選擇直接喝,也可以選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前微博有很火的藕粉沖泡,有的人能衝出膏狀,有的衝不出來,很能說明,這是一個技術活!但如果這事情給宋朝人來做,那簡直就是小兒科,他們不僅會沖茶,點茶,就是我上面說的步驟,可是這個沫子既然很好玩,為什麼不玩徹底呢?
所以宋朝人用這個泡沫來拉花,水平很高,各位應該見過咖啡店或者奶茶店的那種拉花,實際上就是在把沫子和奶油混合做出圖案,宋朝人沒有奶油,但是僅憑茶沫子,他們也能玩出花樣。
試想,玩花樣就得想辦法讓這個沫淳不要散,至少也得保持到你做完造型要喝它的時候再散,唐朝人為什麼玩不出來?第一就是陸羽說的,唐朝人不懂沫子的寶貴之處,第二就是唐朝人用湯鍋煮,在沸水之上,沫子很難保持,而且量會很少的。
所以宋朝人想的辦法就是我前面說的,不用鍋煮,而是在茶碗裡用水把茶粉打成膏,然後往茶膏裡慢慢注水,然後不斷攪拌擊打,就會出很厚,很白的沫淳,如果技術好,完全可以達到奶油的白色,這時候你再去對泡沫做造型。在日本的抹茶道里,很能還原宋朝人的這套手藝,但是有點區別的是日本的那個抹茶是很苦的,宋朝這個是偏於滑潤的口感。
後來到了宋朝,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還有文人士大夫都喜歡點茶,不僅是國外做生意的商人對茶葉有大量的需求,就連寺廟的禪院的僧人,道觀的道士,他們也都喝茶,僧人喝茶主要是打坐需要,提神悟道,並且喝茶在禪宗那裡是有儀式的,這一點被遣唐使帶到日本,進而發展成為了茶道。
日本的抹茶道就是因為與中國的宋元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絡,日本的抹茶道誕生於400多年前,在中國宋元時期前面我說的那個點茶法的吃茶方法流傳到了日本,成為日本抹茶道內容的主要形式,他們也是把茶葉磨成粉末,然後用開水沖泡再用茶漏攪拌至打沫,不過那個東西非常的苦,各位還是要小心嘗試。客人會流連於繁瑣的茶道禮儀與儀式中,同時感受抹茶道的儀式魅力,和整場的舒服感。
宋朝人鬥茶宋朝人不僅喝茶,還有比賽,就是所謂的“鬥茶",起初是皇帝和士大夫階級,後來就是全民鬥茶,用宋徽宗在自己的《大觀茶論》中這樣說: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尤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鹹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鹹造其極。“
我們可以看出宋朝全民皆茶,他們的鬥茶比賽的過程就是我前面說的四步驟,考核標準就是看誰泡沫打得好,也就是所謂的拉花,茶碗是黑色的,泡沫是白色的,所以就能形成很好看的樣子,另外還可以畫圖案,當他們用茶筅擊拂茶湯產生泡沫之後,就能用長嘴壺和碎茶葉在茶盞中點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可以畫花、鳥或者魚,和今天咖啡館玩的拉花沒啥區別,只是宋朝人的這個難度高一點。
圖案做好了之後,倆人開始比誰的泡沫持久,端著茶碗就等著看誰的泡沫先散開,看誰的碗裡先露出茶水,特別有意思,當然了這其中還有一個標準就是誰的沫子比較白,誰的茶湯比較白,這個白說明你在做點茶的過程中手藝比較好,大家想想我前面說的那四步驟,每一步的銜接和手法都是很有講究的。
比如宋徽宗,他很有一套手法,他在《大觀茶論》中講到點茶的程式有七個步驟,就像是你看菜譜一樣,我們看下他原文是如何講的: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麵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過,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腳易生。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湯自茶麵注之,週迴一線。急注急止。茶麵不動,擊指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三湯多寡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同環旋轉,表裡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雲霧漸生。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然後結靄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週迴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曰,“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大觀茶論》
這是他講的七步驟,其實說白了就是把我剛才講的四步驟再細化一下,比如再注熱水攪拌和擊打的時候怎麼運用手腕力氣,不然容易濺到碗外面,濺自己一身,這樣肯定不行,所以力道很有講究,在打茶的過程怎麼才能才能更好的讓茶粉變成泡沫,這就好比做飯的火候一樣,泡沫不能只打出來就行了,還要讓它浮起來,並且不能輕易散開,宋徽宗把點茶的小細節描述的很清楚。
李清照擅長點茶拉花——活火分茶
點茶這個遊戲流行在皇帝和士大夫階層,比如宋朝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也是一個拉花高手,她在《滿庭芳》寫道:“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曉夢》寫道:“嘲辭鬥詭辯,活火分新茶”。什麼是“活火分茶”,就是點茶之後拉花!
畫上一隻鳥或者山水畫,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這時候肯定不是喝掉了,就好比今天的女孩子去咖啡館喝拉花咖啡,肯定要拍照,古代人不能拍照,就換一個玩法,如喝酒行酒令一樣,宋朝吃點茶要有茶令,贏了的人才可以喝茶,這是宋朝一個很流行的玩法。
後來這個遊戲也一直流傳到民間,民間也開始鬥茶,不過民間的鬥茶就沒有這麼高階了,不過也算是一種趣味活動,有點類似街頭老頭下象棋。
宋徽宗《大觀茶論》裡記載,喝茶已經變成全國流行的了,所以宋朝人的點茶、點茶中的風氣、鬥茶的習慣都是宋朝人生活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風尚。
宋徽宗的政和白茶
宋朝人的點茶技藝非常厲害,不過我前文用拉花這個詞是方便大家理解,這是我們今天的叫法,在宋朝的時候不叫“拉花”,叫“沫淳”。總之都是白顏色的,你可能會說我前面講的奶油白的沫子不太相信,起初我也不相信,但是查資料發現,確實是白色的,見於下面蔡襄在《茶錄》中的記載。
蔡襄 《茶錄》色: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氣色也,隱然察之於內。以肉理潤者為上,既已未之,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開試,以青白勝黃白。
宋徽宗在它留下的說茶著作《大觀茶論》裡也經常講,要知道宋徽宗雖然不會當皇帝,但是其他各個藝術領域皆為宋朝頂峰,尤其茶,他可是真的專精,所以沒必要說謊,宋徽宗時期的鬥茶要求就更高了,不僅比圖案,不僅比泡沫散的快慢,考核的最高標準就是誰的茶沫白、誰的茶湯白,而不僅是看誰的沫子消減的最慢,誰就贏了,說白了還是在玩茶沫。
點茶器具
宋徽宗為什麼屢次鬥茶能贏?或者說後來為什麼鬥茶的考核標準變成了以白為主?因為,白茶的茶葉是茶樹的變異,致使茶葉是白的,並且異種的白茶芽很肥,點茶的過程中白色泡沫非常豐富且就像白蠟一樣,口感也是異常的潤滑,人們就覺得這是最好的茶。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福建建州官員鄭可簡聽說了該白茶之後,他把福建北苑皇家御茶園裡的白色異種茶芽,製作成茶團,命名“龍團勝雪”上貢朝庭,“龍團勝雪”比起一般的變異茶樹還要好,它極其幼嫩的白色茶芽點茶,不僅茶沫是白色,就連它的茶水也是色白如雪,而且最關鍵的是,茶沫顏色不但雪白,且經久不散,無論從哪一點看這個白茶彷彿天生就是為了鬥茶而產生的。
天下好茶出福建,這句話相信大家也聽過,確實在宋朝當時的好茶葉是來自於福建建州,今天的建安,宋徽宗在鳳凰山那裡有一個御茶園,叫做北苑,專門就在那裡製作茶葉,這個茶葉在鳳凰山上可謂是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產的茶特別的棒,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茶底好。
宋徽宗大喜,就讓人專門去做這個白茶,但是因為是變異的茶,漫山遍野的茶樹中剛好有一株或兩株的變種,所以很珍惜,在宋徽宗沒有發現之前就有,當時就已經是茶商口中所說的頂級茶,他們有一些人家中就有這樣變異的茶株,於是想辦法去培育,最終也還是增加了白茶的產量。
於是,宋徽宗用這種團茶參加鬥茶比賽屢鬥屢勝,這就帶動了一股新的潮流,新的玩法,畢竟在此之前的茶沫不是很白,人們不可能拿白來做重點考核標準,該白茶深得宋徽宗趙佶喜愛,而且還把他“政和”的年號賜給“龍團勝雪”茶產地的建州關隸縣,把關隸縣更名為“政和”。
在他所著的《大觀茶論》裡不但專門用一個章節來描述政和白茶,他說:“有的茶是"天生異種"打出來的泡沫就像是白蠟一樣的”,這個政和白茶不僅是茶葉好,對茶種跟採茶的時間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蠟白應該不稀奇,畢竟宋朝人的瓷器確實也讓後人難以複製。
貢茶產地——建安
宋徽宗對茶的品味,福建御茶園與《大觀茶論》點茶所需要的茶葉不僅講究產地和原材料,就連建安的御茶園採茶時間也有講究,一般都是驚蟄時期就要採了,這比今天所謂的春茶(明前茶)清明節前採摘的更早,春天剛一開始,春雷乍響就是採茶之時,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剛剛冒尖的茶芽特別地嫩。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這樣說關於天時對茶葉優劣的影響,“焙人得茶天為慶”。他說:“茶工作於驚蟄,尤以得天時為急”。如果“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則其“色味兩全”。如果“時暘鬱燠,芽甲奮暴,促工暴力,隨槁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漬”,則其“色味所失已半”。
《大觀茶論》
並且皇帝的貢品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只要茶的尖,茶的葉是不要的,這才是其中一個要求。宋徽宗在《大觀茶論》是這樣說的:採茶的時間“黎明,見日則止”。要求“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燻漬,茶不鮮潔”。
茶的品次:“凡牙如雀舌穀粒(雀舌穀粒,指茶芽剛剛萌生隨即採摘,精製成茶後形似雀舌穀粒細小嫩香。後世“雀舌”成一種優質茶名)者為鬥品,一槍一旗(一槍一旗,即一芽一葉,芽未展尖細如槍,葉已展有如旗幟)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茶始芽萌,則有白合(百合,指兩葉抱生的茶芽),既擷則有烏蒂(茶芽的蒂頭),白合不去害茶味,烏蒂不去害茶色”。
鳳凰山
我們看的出來宋徽宗的要求之多,以至於一片山採摘下來符合他要求的茶,也沒剩下太多,並且製作茶餅的過程也是極其複雜的,按照他在《大觀茶論》裡是這樣說的:“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壓久則氣竭味漓,不及則色暗味澀。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亟止。如此,則製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火候,要做到恰到好處就需要你有獨特的技術,這和今天做飯手藝的高低是一樣講究的。
所以,採摘的篩選加上做成茶餅的篩選,再加上本身白茶就很稀少,三項加之,茶餅的數量真的很稀少了,茶餅因為是上貢需要的,茶餅上還蓋上各種各樣的花樣,貢品一般來說都是龍鳳印,再用紅絹把它包起來。那時候茶餅跟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普洱茶餅完全不一樣,按照蔡襄的記載,這個茶團大概只有宋朝銅板(五銖錢大小)。
茶餅的龍鳳印
一般來說皇帝不僅自己喝,還作為賞賜給大臣的禮品,一來是皇帝的恩賜,二來是這茶葉確實好喝,三來是和其他官員交際打點的時候,送這個東西比金子要有效果,就這麼點賞賜,大臣如果能得此茶,也是開心的不得了。
茶文化背後的含義
到宋元之後的明朝,點茶的文化就暗淡了,原因是明太祖農民出身,他知道上層的這種需要的背後是萬千老百姓的血汗,比如宋徽宗在建安的御茶園,每次到採茶的時候,就需要當地好幾萬的老百姓上山採摘,很多電視劇裡重點會描寫這個劇情來凸顯“荔枝貴妃笑,跑斷百匹馬,皇家鬥茶樂,萬千茶農淚”,所以朱元璋之後他不準再上貢龍鳳團茶,可能他本人也不喜歡這種花裡胡哨的東西,一旦沒有點茶喝鬥茶,喝普通的茶葉就行了,從此龍鳳團茶就消失在中國的飲茶習慣裡面了,今天的華人也是不喝抹茶的,只在日本在唐宋元時期學習並且在日本一直留傳到今天。
你可能會感嘆,不就是吃個茶麼,非要泡沫幹什麼,還非要白色的泡沫,這宋朝人真會玩,所以也導致武力的孱弱。其實這樣說是不客觀的,因為茶這個東西,頂多是個生活調劑品,宋朝人點茶、拉花和鬥茶的遊戲也不過就和你今天帶著女朋友去喝咖啡,哪一家能做出好看的拉花,你就去。或者你吃吃飯,哪一家能玩出新花樣,就去瞧一瞧是一樣的,之前不是有很多拿鐵鍬上菜,熨斗堂牛排,輪滑服務員等等的花樣,其實都是一回事。
所以我想今天人瞭解宋朝人喝茶的習慣,應該是去了解這個茶製作背後的文化,以及因為這些而導致的技術發展,比如剛才說鬥茶是比泡沫消失的慢,有一個技巧就是把碗加熱,這樣就可以減緩泡沫消失的速度,用的是黑釉的茶碗,但是這個碗哪個地方都有產,民間也有,你如何能讓自己鬥茶鬥贏?就是隻要找一個獨特的黑釉碗,於是人們發現只有福建的黑釉茶碗的泡沫不易散開,因為福建黑釉的厚重使得碗降溫慢,保溫效果好,如果不是透過鬥茶,人們不能發現這其中細微的區別,也不會產生古代那麼多精妙絕倫後人難以複製的瓷器以及技藝,這就是農業文明經驗論對技術的精雕細琢,這也是中華文化寶貴的遺產。
由此看見宋朝將茶文化發展到如何的水平了。
-
4 # 神農溪茶業
在古代,有很多皇帝大有作為,能給使國富民強,也有很差勁兒的皇帝,不僅使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還斷送了大好江山。而宋代的宋徽宗就是一個很差勁兒的皇帝,早期他還算不錯,後期尤其昏聵,後來金兵南下,將他與宋欽宗一起抓到了金國,史稱“靖康之難”。如果從管理能力來看,宋徽宗的確是太差勁兒了,但是從藝術成就來看,宋徽宗又是少有的藝術天才。
宋徽宗在書法和繪畫方面的成就,古代皇帝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他,他創立了“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而且他還動用皇權來推動繪畫的發展,使得繪畫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除了這方面的藝術成就,宋徽宗還有一個癖好,那就是品茶。
宋徽宗嗜茶如命,對茶藝十分精通,並寫下了中國茶書經典——《大觀茶論》,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力作。全書首列緒言,次分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對於地宜、採製、烹試、品質等,討論相當切實。可以說對茶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宋徽宗這麼愛喝茶,那麼,他到底喜歡喝的茶是什麼茶呢?據史料記載,宋徽宗最愛喝的茶是白茶。按照宋徽宗的描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但是,可惜的是,宋徽宗所說的這種白茶在歷史上卻失傳了很多年,所以今時之人很難去理解宋徽宗所說的白茶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但是史學家以及一些對茶有研究的專家認為,宋徽宗眼中的“天下第一茶”有可能是現代的安吉白茶,也有人認為是武夷巖茶的白雞冠,還有人認為是福建政和白茶。但是,時至今日,宋徽宗眼中的白茶究竟是哪一種?或者根本不是以上這幾種,這依然是個謎。
儘管如此,今日之白茶依然是一種名茶。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一種微發酵的茶,它在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者文火乾燥加工,外形具有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這樣經典的茶,保證讓你“一茶之緣,終身難忘”。
也正是因為宋徽宗嗜茶如命,一手將茶文化推到一個非常高的歷史階段。
回覆列表
這段時間會跟大家一起學習科普一下茶的知識,算是簡單的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吧。內容會涉及到茶的起源、製作過程、品種、產地、鑑別方法、沖泡手法、器具詳解等數百篇內容。
茶業和茶文化的萌芽在唐朝發展壯大,到了宋朝,更為活躍起來,發展快速,並繁衍出多種多樣的飲茶方式和製茶方法。
宋朝出現了“鬥茶”、“分茶”、“繡茶”等多種內容豐富,同時技藝高超的飲茶方式。茶在宋朝發展最為顯著的特徵便是出現了茶肆。隨處可見,茶肆日夜不停歇,茶客絡繹不絕,茶肆已經與文化關係密切,無數作品在茶肆被創作而出,茶肆裡處處張掛著名人名畫,詩詞作品,與現在的茶樓如出一轍,不過裝點的更為古樸。
茶肆在當時分三六九等,面向不同的茶友,有相當一部分茶肆只面向朝廷官員,一些茶肆裡甚至有組織體育活動,蹴鞠等,還有專門的把玩樂器之地,古人們將這種有閒情逸趣的茶肆稱為“掛牌兒”。也有不少茶肆掛著茶館的牌面,暗地裡做別的事情,妥妥的黑店。
宋朝的製茶方法也大為精進,歷任皇帝都非常嗜茶,特別是宋徽宗趙佶,對茶的研究非常深刻,雖然不事政務,國家日益衰弱,但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大觀茶論》一書便是其親自撰寫完成,專錄茶事。甚至不惜花大手筆下派一批人全國範圍內尋找未知的茶種,大大增加了茶的種類,也讓製茶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展。據《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貢茶最多的時候,達到了40多種。宋徽宗趙佶可是個大藝術家,在書法、繪畫、詩詞等均成就巨大,就是不務政事而已。
宋朝時的製茶手法為團製法,茶的品質也更為提高,工序分為採茶、揀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七步。直到宋朝末年時期,才出現了散茶製法,至於現在廣用的炒青製法,是在元代開始出現的,到了明代,才開始普遍使用。
下面主要說一下宋朝的幾種主流的飲茶方式:一、點茶法:
宋朝之前使用的煎茶法,太過於複雜,工序繁瑣,被逐漸摒棄。蔡襄所著的《茶錄》,為點茶法的鑑定了一定的基礎,點茶法共有五大環節,分別是備器、選水、取火、候湯和習茶。
點茶時,會先將茶碾碎成末,水燒至微微沸騰時馬上離火,隨後將茶末沖泡,並攪拌均勻,這時茶末會上浮,類似於粥的樣子,最後直接飲用即可,無需過濾。
點茶法在唐朝末期時出現,到了北宋朝逐漸完善發展至成熟。明朝後期漸漸被摒棄,中間長達六百餘年的歷史。
二、鬥茶:
鬥茶是在宋朝開始出現並流行的,人都有攀比虛榮之心嘛,很正常。鬥茶古時被稱為茗戰,決定茶優茶劣看兩點:湯色和湯花。
湯色自然就是茶湯的顏色,這點在古時有一套固定的評判標準,茶湯純白色為最優,其次分別是偏青色、偏灰色、偏黃色。跟現在茶湯顏色區別很大,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當時的製茶技藝。
至於湯花,學問就比較深了,湯花指的是茶湯倒進茶盞(茶杯)中時表面泛起的泡沫。湯花講究的是勻稱,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之後,水痕出現的越晚越好。古人們為了贏,通常會將茶磨得特別細膩,在倒水的時候,力道也非常重要。最好的湯花,應該是久久不散,泡沫緊緊咬住茶盞邊緣,不流溢,也被叫做“咬盞”。鬥茶的盛行,對當時製茶技術的精進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鬥茶的盛行,對當時製茶技術的精進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分茶:
在古代,茶餘之時,常常找點樂子提升氣氛,分茶這種高雅的遊戲便應運而生,也被稱作“戲百茶”。當時泡茶使用的都是茶末,有一定的可塑性。喝完茶後,用茶末和剩下一些水,在杯中創作出精妙絕倫,變化多端的圖案,一幅幅山水圖、人物圖皆可在杯中呈現。是一種非常精緻的技巧。
酷愛分茶遊戲的大師蔡襄在所著《茶錄》中說道:想分出一盞美茶,首先要衝泡一碗上好的茶,茶葉以青白色為好,黃白色為差;以自然芬芳者為好,新增香料者為差。選好的茶葉先要進行炙烤以激發其香氣。隨後用紙將茶裹緊搗碎,最後熟碾並細細篩濾。注水時,要注意控制茶湯與茶末的比例,以及投茶與注水的先後順序燒水的溫度、茶具的質地顏色以及手法等也有諸多講究和技巧,如此才能分出一盞美茶。
四、繡茶:
茶文化在宋朝的飛速發展,並達到歷朝歷代的頂峰,很大程度上與宮廷風俗的關係緊密。宋朝的幾任皇帝都即為嗜茶。因此無論民間飲茶的文化特色還是形式內容,都帶有明顯的貴族色彩。茶文化在這種高雅的文化範疇內,得到了豐富全面的發展。
在蔡襄上任福建轉運使後,貢茶的製作更為精良,品質上的進步快速。蔡襄親自研製出了小龍鳳團茶。大文豪歐陽修評論這種茶為“價值黃金二兩”,但是金可有,茶卻不可多得。宋仁宗格外偏愛飲用這種小龍鳳團茶,對其倍加珍惜,即使是居功至偉的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在每年的南郊大禮祭天地時,樞密院的列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小團。連大臣自已往往都捨不得飲用,用它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種茶大要先由宮女在賞賜給大臣之前,:用金箔剪成龍鳳和花草圖案貼在上面。因此叫作結茶,“結茶”是皇廷內的秘製玩物,由專人負責,宮外的人根本見不到。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
承藝文化的黃山毛峰,西湖龍井,茉莉花茶,茉莉龍珠,手工綠茶剛開始起步,感興趣的茶友建議來短暫觀賞。
直接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援。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