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擺渡天堂

    這是個值得回答的問題,是個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的問題。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志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為人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孔子為什麼十五"志於學"、三十"為人學"?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啊,三歲沒了父親,被迫離開家庭,由他母親一人拉扯大,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個婦人養活孩子得多不容易啊!到了十七歲,母親又離世了,這對孔子的人生來說是多大的磨難啊!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人,感受最多的當然是磨難和痛苦,正因為他看到了、經歷了大量下層人的痛苦才有志於學以去除人間苦難為己任,這和佛家離苦得樂是一個道理。

    有了三十的"為人學",才會自然的生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學習、探索後得來的,不惑的意思與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類社會階級的形成、人類情緒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論到了本末、根源上。簡單的說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會運轉的根源。《大學》裡講,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不就是讓大家實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終弄清楚,人就沒有惑。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意思是沒有把本末、始終弄清楚就會有惑,就會做不到,一個道理。這是孔子後來提出的重要思想"盡人事"。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下面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弟子飢腸轆轆、怨聲載道,孔子還在那裡懸歌鼓琴。要是我們平常人遭遇這樣的磨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而孔子此時的淡定靠的是什麼?就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是思想家,我是修道的,我的道已經修好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那是天不讓我伸張。這裡有一重要的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求仕為什麼不被重用?這是很多人認為孔子跑官、要官,一生沒有什麼建樹而否定孔子、儒家,後面重點分析。

    六十耳順,是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基礎上來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用但丁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一個人有了原則、有了價值觀、有了判斷力,不被世俗束縛、不人云亦云,反過來看我們普通人呢?思想行為如浮萍,無根……。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韋編三絕。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講一個分幣的兩面,講完整的大象。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礎,下面來看個事例。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我們平常人看到的是"得失",而孔子看到的是什麼?是奴隸、是遇難的人、是社會環境中的弱小。

    綜上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再來看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再來看另一個問題:"存天理、滅人慾"。《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憤怒、有所恐懼、有所喜好、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也非常認同大神所解釋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修身與和尚唸經、坐禪用意志和不見不聞滅掉心中的慾望一樣,是苦修,所謂吃不得苦中苦,就成不了人上人。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樣子,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自己的理解大錯特錯,因為<心不正>裡面不包含愛和快樂,愛和快樂同樣是人慾,所以滅人慾的說法不攻自破。也是禪宗裡面有名的公案: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意思是人慾被滅了,還是人嗎?人都不是,那還能是佛?除人以外的生物,他們都沒有人慾,按滅人慾的說法,那豈不是雞、鴨、魚、牛羊都是佛,或都能成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信奉、追隨者無數!!滅人慾只能成為殭屍,成為德山和尚所說的為他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系統"下,以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社會階級,以得之喜、失之慮而產生相關的情緒,進而誘發人性惡,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憤怒、恐懼、喜好、憂慮,才有佛家修行離苦得樂的產生,才有孔子"不問收穫"的產生。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名聲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沒有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就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不問收穫"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理解為,看輕、看淡、甚至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常人,在得失系統下的底層人。一個下層中的下層人連臣子都稱不上,和君子就更沒有關係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看法,這也反證了相同的價值體系下,相同的理解、相同的選擇,當然也是相同的誤會。不問收穫的真實意思是極致的收益最大化的代名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是靠嘴成為君的,得失價值體系下自稱君子的那是無知跟他開的玩笑而不自知罷了。

    君子是從得失價值系統而來的,立足於得失價值系統之外的,得失價值系統有他固有的缺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命。這個系統的缺陷就在"得失"上,因為"得失"而產生的社會階級、各種不良情緒、行為習慣是阻礙人行動的最大敵人。從人生成就出發,生命有限,想要成就越高,自然需要做的事就越多,而由得引發的各種毛病會嚴重影響前進的步伐甚至倒退,這是不問收穫價值體系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程式設計上忽略得,做事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得的各種產物影響,因此而高效、實事求是。一件事按正常的邏輯去做了,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之前講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內心沒有任何壓力,心境空明,思維清晰,這樣行為就會少過失,即使有損失也是最小的。這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帶來的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成富貴、貧賤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就是為了"得"。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綜上所述,把孔子成為聖人的本末搞清楚了,才能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言論。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才能發現他的偉大。那些四五豎子、六六小兒以坐井觀天、盲人摸像得出的結論,是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沒有把本末搞清楚,所以這些人的行為只能叫"無知"。

  • 2 # 猛哥厲史

    只有蠕家信徒才稱孔子為聖人。因為統治階級需要用他的思想吸血愚民,蠕家門徒需要用他的思想跑官要官。

    在《詩經·小雅》裡他就宣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每一塊土地,每一個臣民都是隸屬於皇權的,那還有什麼東西皇帝不能支配的呢?還有什麼事是王權不敢幹的呢?

    統治階級肯定願意開動宣傳機器把這樣的人尊為“聖人”,讓人民都學習它“以孝侍君”、“刑不上大夫”的思想,這樣多利於皇權永固、貴族世襲啊。

    蠕學的本質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奴隸”的學問。合格的奴隸,晉升為奴才,叫升官發財,做人上人。這就是蠕家思想幾千年的傳承和延續……

    蠕家以“忠”自詡,孔孟盛讚伯夷、叔齊寧死不事二主的高風亮節。但孔子卻一生跑官要官,誰給官就願意跟誰幹。為此還不惜跟他自己以前所抨擊的“反臣賊子”勾結。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佛肸召,子欲往。可這兩都是搞叛亂的貨啊。蠕家不是提倡“忠”的嗎?!

    蠕家最好說“仁”,但人殉斷斷續續一直到明朝,也沒見儒家建議廢除或改用陶俑。這叫“仁”嗎?孔子做過什麼助人為樂的好事?不但自己不做,還對做好事的人冷嘲熱諷、打擊干涉。

    蠕家愛標榜“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是孔儒們提倡的,但孔子的後人在歷次朝代改換甚至日本侵華時都大批與侵略者合作,當了漢奸!這叫“義”嗎?

    蠕家最看重“禮”。當時孔子堅持周禮規定的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而宰我偏偏就說三年之喪也太長了——你看老師你經常要我們維護禮樂,可我們三年都要披麻戴孝,什麼事都不能幹,那誰去維護禮樂呢?這樣下去不是禮崩樂壞了嗎?所以要我看守上一年就可以。孔子目瞪狗呆,無言以對。宰我出去後,孔子大罵宰我是小人。這種當面不說,背後罵人的人是不是“至聖先師”?!

    現在新蠕家們出來坑蒙拐騙的多了,堅持喪期三年的有嗎?爹三年娘三年,老婆三年兒三年,蠕家們這輩子只剩哭喪了!

    我不知道聖人的定義是什麼,也不知道聖人的標準是什麼。但我知道,中國需要的不是聖人,而是有獨立人格的公民。

    為什麼那麼多華人僅僅因為幾句正確的廢話、自相矛盾的瞎話,就把一個長期跑官要官,無官可做才辦培訓班賺錢的人奉為聖人?難道華人的人格、智力、思想、能力、鑑別水平就如此低劣嗎?

    只是因為封建統治者,可以拿他來愚民,讓人民恪守等級尊卑,對皇權三跪九叩,於是,他被捧成聖人,還能被傳承至今。說起來,真是華人的悲哀,一種羞辱。

    世道變壞是從把孔子捧為聖人開始的。他如果能算聖人的話,那我就是活佛了

  • 3 # 靈機起名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著春秋。才有了中國傳統文化。孔子的思想是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讓人知道什麼是善惡是非,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孔子以前只有當官的孩子,才可以上學,老百姓的孩子,不可以上學。孔子開私學之先,有教無類,不管是當官的孩子,還是老百姓的孩子,都可以上學。所以才把孔子稱為聖人。

  • 4 # 尊道重德

    因為統治者要當聖人,但又不能做得更露骨,所以才把死了多少年且不得志的孔子包裝成聖人。好讓世間人想信人間真有聖人,這都是虛的,真正目的是告訴臣民他是當世聖人。

  • 5 # 尋道底呢

    什麼是聖人?不是被稱為聖人!是孔子的理念是聖人!他是宇宙生命體的真諦(夲性的核心)!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眾立命!為繼往聖絕學!為開萬世太平,的理念!!!聖人並非被如何!是他的理念是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