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大丸子
-
2 # 烏蘭大俠
(一)to be or not to be?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關公在曹營多長時間?有說半年的,有說十年的,餘以為半年比較靠譜。關公匹馬持刀被困於屯土山的那一刻,他應該慨嘆過:難道說某家還未名動天下,今日就要葬身此地不成?時也?命也?TO BE OR NOT TO BE?這個千古疑問盤旋在關公生死一念之間!幸有好友張遼力薦,在曹孟德答允三個條件後,關公得以全身而退,暫時寄人籬下,以圖東山再起。我堅信,在做出下坡決定的那一剎那,關公在降與不降之間,沒有過遲疑,只要大哥沒死,一息尚存,就值得等待!。 關公何許人?震爍古今的忠義好漢,內心的忠純和輿論環境不許其降,否則下場如三姓家奴呂奉先。所以,降曹無異於自毀招牌,自損名譽,遭致千古罵名,遺臭萬年!於是,“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的禮遇,在名譽面前,不值一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哥生死未卜,音訊皆無,多少個夜晚,關公左捧長髯,右覽春秋,他的內心或許掙扎過,如同夜半搖曳的燭光!
(二)寶馬良駒 投桃報李
但關公是千里馬,即便暫時寄人籬下,依然不墜青雲之志,其天下無匹的武藝和才能怎能被日月之暉搶走半分?良禽擇木而棲,遇到曹操,關公的內心深處應該是竊喜的,曹孟德雖為國賊,但也是一代梟雄,叱吒亂世,風雲為之變色,天下英雄莫不來拜,得到孟德公賞識,實乃人生一大幸事,甚至可以說,是曹孟德的惜才、愛才成就了關公威名,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是也!
(三)選擇大於努力!歷史在現場直播
能夠經天緯地的大人物一定是可以在波雲詭譎的謎局中作出精準判斷的不世之材!彼時,曹孟德是風雲主流,所謂名聲不好,不過是作者羅貫中在當下的正統思想所限制罷了,試問大漢江山怎麼來的?一個叫劉邦的居委會主任發出慨嘆:大丈夫當如是!然後帶領秘書、保安、屠夫,推翻暴秦,從秦朝統治者的角度來思考,漢高祖劉邦就是犯上作亂,禍亂朝綱,歷朝歷代的更迭,概莫如是!歷史沒有對錯,梟雄才有對錯,成王敗寇,贏就是贏,輸就是輸,現場直播,沒有N機重拍的可能。
如果能追隨曹孟德麾下,絕對是關公職業生涯的一道曙光,譬如職場:一家巨型上市前夜的公司月薪十萬,一家小創業公司年薪十萬,老闆還朝不保夕,一直在跑路,你怎麼選?
所以,關公為感念蒙德之恩,誅顏良斬文丑,遂解白馬圍!那一時、那一世的榮耀和高光,天下群雄的錯愕和讚譽,誰能抵擋?二爺非草木,孰能無情?
(四)關公的潛伏
關公內心的掙扎,跟《潛伏》裡的餘則成、《風箏》裡的鄭耀先,並不相同!三國只是演義,而餘則成、鄭耀先卻有無數個真實的歷史原型,觸手可及而且真切,他們一樣是在敵營,一樣在敵營裡有自己的朋友,甚至徒弟、生死之交,內心的掙扎一樣的痛苦,忍辱負重一樣的艱辛,但在最後關頭都站穩了立場,這種近乎殘忍的自我剋制,源於——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天下蒼生的責任!
而關公的信仰呢?二爺對組織還談不上信仰,因為彼時,劉備還沒有政權,四處遊走,寄人籬下。二爺對天下蒼生的憐憫也未在書中過多著墨,二爺的信仰是對人的信仰,也就是對大哥劉備的個人信仰。須知,真正堅如磐石的信仰一定是脫離肉身的執著,比如信仰主義、信仰光明、信仰神靈。所以,關公的信仰,只能說勉強支撐一段時間的潛伏,長此以往,歷史或許會將改寫。
(五)關公的自我修養
待關公得知大哥去向,關公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尋找兄長,說實話,關公能闖出曹營,乃孟德之惜才雅量,趙雲亦如此,所以曹孟德的胸襟非常人能比,但是關公走則走矣,害得曹營折損六將,有點不太厚道。關公失散後得見兄長,狂奔的情緒終於得到釋放,兄弟三人重新上路,開創蜀國鼎足格局。 劉備,成也關公、敗也關公! 關公一直居功自傲,輕視黃忠、鄙視馬超,這在職場,屬於營銷冠軍與其他同事不合,試問公司是一個營銷冠軍撐起來的,還是一個團隊撐起來的?
關公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諸葛亮大智所為,諸葛孔明的思維邏輯,應該是:暫時時機不成熟,殺曹操不能改變格局,所以既然是放,做個人情給關公;另一個層面,也是給關公一個機會,放棄舊恩,堅定戰隊。這一層面,諸葛亮是高明的,劉備是灑脫的,關公也釋懷了,留了千古義名。
但是,關公的剛愎自用,終於激怒了孫仲謀,導致與吳國關係破裂,呂蒙白衣渡江,關公失手,丟了荊州,走了麥城,間接導致張飛慘死、劉備夷陵慘敗,數十年的蜀國家底,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應該說,關公是有責任的,吳蜀聯盟是戰略,而作為大將,卻無容忍雅量,只顧著自己的任性,敗了大哥的家業,愧對大哥的囑託。 細心看,就會發現,讓關羽守荊州,是諸葛亮的一個戰略失誤,而且居然沒給關公派副手,馬超、趙雲隨便來一位,也不至於敗走麥城,不是諸葛亮思慮不周全,多半是關公與同僚不睦所致。
因此說,關公可能內心有掙扎,但是時間太短,是否變節,信仰可以支撐多久,難以蓋棺定論!但縱觀關公的一生,對得起曹孟德,卻虧欠劉玄德!
-
3 # 阿呆夢話
終於有人敢於解開這個“神”的面紗,擦拭去他臉上的金粉了。
關羽對於劉備的兄弟之情,的確是真的。《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以及後來,投靠曹操之後,封金掛印,離開曹操繼續投奔劉備。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從義氣的角度看,關羽無可厚非。投降曹操就不能說他不義氣,並非要以死求義。以死求義,以死盡忠,這是個狹隘的理解。
在那個紛亂年代,沒有什麼正義與非正義,投降並不是個丟人的事情。張遼、馬超、張郃、于禁、夏侯霸,甚至張繡、賈詡等等,太多人都是降來降去的。關羽在被圍困的絕境,保全自己,保全劉備的家眷,無可厚非。
但是,真實的關羽,並不是那麼光芒四射的,甚至是蜀漢衰敗的罪人。
關羽就是一個沒有頭腦的粗人。“頗自負,好凌人”這是關羽最大的性格缺憾。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對馬超如此,對黃總更是如此:“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反映了他的傲慢和自負。荊州的後勤官員,糜芳、傅士仁那是劉備的親戚。受關羽的欺凌久了,故意報復他。關羽一樣“還當治之”(回去之後收拾他們)。逼得二人投降反叛。
其實,阿呆認為,關羽投降曹操和離開曹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說:“時秦宜祿為(呂)布求救於張揚。(關)羽啟公(指曹操),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三國志〉注》引《蜀記》說:“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至少有三部史籍(《華陽國志》、《蜀記》和《魏氏春秋》)都談到這一情況,且說法相同,看來關羽確有戰前索要他人妻子之事。
由於關羽一再提出這個要求,引起曹操注意,猜想這個女子是不是“有異色”(特別漂亮),於是破城後先派人將她帶來看,看的結果是將她留下自用。這也說明該女子確實特別出眾,不然曹操也犯不著為她橫刀奪愛。
這就引起了關羽同曹操的矛盾。關羽如此要臉面的人,開口要的女人,還是被曹操佔為己有。這對關羽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在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特意送了十個美女給關羽,應該是一種回報或歉疚。關羽卻不動心,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但是,曹操始終也沒將宜祿妻交出。這不能不說是關羽離開曹操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虛榮驕傲自負的關羽,不能妥善處理與盟國的關係,逼友為敵。不能妥善處理與部下的關係,導致內部生變。
關羽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而這種悲劇也是由他性格上的某些缺陷造成的。無論怎麼看,關羽都談不上完美、完善或“至”什麼什麼。能當得起上述溢美過譽之辭的,只能是神化後的關羽。
-
4 # 水一白聊歷史
雖然關羽的能力,經歷了近兩千年的傳承,是有著比較大幅度的誇張成分,但是就其忠義這點來說,還是沒有多少疑點的。這不僅僅在於《三國演義》中所記載的,在正史《三國志》中也是有所講述的。
唯一容易被人質疑的一點就是關羽曾經投降曹操,而曹操卻很可能是殺死劉備的兇手(當時劉備不知下落)。關於這點,我們還是來簡單聊一聊。
劉關張的關係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關羽傳》根據《三國志》的說法,劉關張三人並未結拜,但是關係卻是親若兄弟,甚至可以“寢則同床”,即一個床上睡覺,這個感覺也是相當了得的。
關羽降敵公元200年,“衣帶詔”事發,曹操領大軍攻打劉備。劉備大敗,關羽被抓,劉備則向北逃到袁紹的兒子青州刺史袁譚那裡,並隨之見袁紹,並在袁紹處落腳。
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關羽並不知道劉備的去處,但是如果誓死不降,很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劉備了,所以無奈之下也就降了。不過,關羽也確實是心不在曹營,這一點曹操也是知道的,所以曹操應該是很早就知道關羽並不會一直在他手下,不過曹操愛才,所以又是封他偏將軍,又是封漢壽亭侯的,就是希望關羽能留下。
《三國志》裡這裡寫得跟三國演義類似,曹操也是派的張遼去試探關羽,關羽也是直說了“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說白了就是,只要我找到劉備了,我還是得走,我不是不知道曹操對我不好,但是總有個先來後到,不過,雖然我走,我也得給你曹操立點功勞再走。
忠義的是關羽,難得的是曹操關羽被抓投降的時候是春天,離開曹操去找劉備,差不多是七月。
差不多相當於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就很快去投奔了。當時曹操和劉備的勢力對比就不用說了吧?說是天差地別也不過分。
正因為關羽能夠捨棄曹操給予的財富和地位,去投奔“今日不知明日去處”顛沛流離的劉備,才恰恰更體現了關羽的忠義。這一段既說明了關羽是個忠義之人,也說明了關羽這個人並不迂腐,如果劉備真的因為曹操而死,關羽拿把刀把曹操給殺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曹操的大氣,在這件事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三國志》所載,關羽投奔劉備之時,“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所以《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千里走單騎”的橋段,在歷史上是沒有的。
可見,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作為一個君主,曹操在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甚至於比關羽更加難得。
-
5 # 一半秋色
提起關羽,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忠誠,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感動了無數世人。
然而有人說,當初關羽其實可以不投降曹操的,他可以像張飛一樣,找到山溝溝暫時躲一躲,等風頭過去了,再出來找大哥。可關羽為何主動投降曹操呢,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突出關羽的忠義,把關羽投降曹操寫的大義凜然,寫的忠貞不屈,並給關羽投降曹操編織了三個無可爭辯的理由:
一、關羽必須保護劉備兩位夫人安危。關羽假如選擇寧死不屈,血戰到底,那麼只有死路一條,犧牲關羽一個不怕,怕的是兩位夫人會遭遇不幸,或者被殺,或者被凌辱,或者成為曹操的女人。
二、關羽與曹操約定好了,降漢不降曹,當時雖然軍閥割據,群雄並起,但是名義上還是漢朝的天下,因為漢獻帝還在。
三、關羽與曹操約定,等知道了劉備的所在,就會離開曹操,投入大哥的懷抱。
然而看了《三國志》,你會發現上述三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羅貫中明顯就是在替關羽粉飾。
首先,劉備的兩位夫人根本就和關羽不在一塊。當時關羽在下邳,劉備在小沛,他的兩位夫人也理所當然地在小沛。
如果兩位夫人在下邳這就奇怪了,老婆和小叔子在一起,就不怕風言風語嗎,除非劉備專門派兩位夫人慰勞關羽的,這可能嗎?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其次,降漢不降曹理由冠冕堂皇,經不起推敲。曹操東征西討,打袁紹,徵烏桓,打劉表,伐劉備,都是打著漢獻帝的旗號,至少在當時的老百姓看來,曹操一方是政府軍,劉備等都是亂臣賊子,是叛軍。
而且,劉備自稱有天子密詔,奉詔討賊,那麼關羽此時投降漢朝,就意味著承認劉備是叛軍,是亂臣賊子。
再次,關羽倘若知道劉備的所在,便會離開曹操。問題是,假如劉備死在了小沛,關羽還會不會投降曹操呢?
由此,羅貫中編寫的三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那麼,關羽當初的真實想法到底是什麼呢?我覺得當時劉邦在小沛,關羽在下邳,相隔兩百多里。劉備被曹軍圍剿之後,全軍覆沒,倉皇逃離,兩位夫人成了俘虜,張飛不知去向。
這時候,遠在下邳的關羽根本不知道小沛發生瞭如此慘烈的戰事,等逃散出來計程車兵逃到了下邳之後,關羽這才得知小沛淪陷,全軍覆沒。
大哥還活著嗎?三弟還在嗎?關羽從殘兵的描述中認為凶多吉少,十有八九他倆是戰死沙場了,這時候曹軍黑壓壓地圍攏了過來,關羽不得不馬上做出抉擇。
戰,必敗,城破人亡;降,才能活命。求生的本能讓關羽做出了最終的抉擇。
-
6 # 浩中一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關羽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
雖然《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等都是小說中關羽藝術形象體現關羽重情重義的例證,但是歷史中真實的關羽也是有情有義,有恩必報的性情中人。
關羽自涿郡隨劉備起兵,劉備對待關羽就如同兄弟一般,寢則同床。而關羽對待劉備也是有情有義,衷心不二,“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而且在曹操俘獲關羽時,讓張遼“以情問之”,想要藉助張遼與項羽的私情來說降關羽,關羽卻明確回答曹操:“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這不是項羽有情有義的最好證據嗎?
況且關羽內心雖然有感曹操對自己的厚恩相待,然而在關羽也明確表示,我降漢不降曹,他終於的是大漢,而曹操首先承認是大漢的臣子,也是頭頂大漢車騎將軍、行司空之職,代漢剿賊,而且這是的曹操還是表面上還是尊奉大漢天子的。這在明面的道理講起來,關羽個曹操都是為了大漢出力的臣子而已,並無投降一說。所以關羽得知劉備的訊息後,封存曹操賞賜的諸多財物,毅然前去與劉備匯合,這就是關羽的真性情,關羽忠義之情的體現。
關羽尊重人才,與黃忠在戰場上英雄惺惺相惜,也是他真性情的寫照。關羽忠義的形象在後世多為傳頌,在民間或者江湖上,也有不少供奉關羽塑像的行為,在江湖社團中,關羽簡直就是忠義的化身,是忠義的典型代表。在商界,關羽被視為“誠心”的代表。
-
7 # 豹眼看歷史
最近我在寫作《豹眼中的官渡之戰》,查閱了不少的歷史資料。關羽降曹和千里走單騎,就是這個時段的故事。我準備有一個詳細的敘述,有興趣的友友,到時候可以看看,一起交流。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三國志·曹操傳》記載很簡單:
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按照這個記載理解,就是曹操東征劉備,劉備被擊敗逃走,投奔袁紹。曹操俘獲了劉備的夫人和孩子。曹操繼續進攻關羽駐守的下邳,關羽投降。
這是史書一般的紀事風格,只記錄簡單的過程和結果,一般不去記錄和分析其原因。
關羽為何投降,究竟是啥原因,具體是個啥細節,不得而知。
同樣是《曹操傳》記載:關羽斬殺顏良,曹操解白馬之圍後,
(曹公)以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關羽亡歸劉備。關羽投降曹操以後,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率數萬步騎,渡河圍攻東郡太守劉延駐紮的白馬。曹操命張遼、關羽為先鋒,親率精騎解救白馬。在張遼的掩護下,關羽在萬人陣中斬殺顏良。
之後,曹操遷徙白馬百姓,退還許都。曹操親自斷後,押運輜重。袁紹派遣劉備、文丑追擊曹操。曹操用計擊敗追兵,在亂軍中文丑被殺死,劉備逃走。
可能是關羽得知了劉備的訊息,於是“關羽亡歸劉備。”
同樣是沒有具體的敘述情節,不過陳壽用的是“亡歸”而不是“辭歸。”
不辭而別跟“亡歸”是有所不同的。
看來關羽走的是比較狼狽,沒有千里走單騎那麼瀟灑。
很關鍵的一點,這裡沒有說明,關羽亡歸劉備時,劉備妻子的事是如何處理的。
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就不好妄加揣測。
不管辭也罷,亡歸也罷,關羽能夠不忘兄弟情義,去追尋劉備,就足以看出關羽對劉備的情義。這個沒有一點水分,絕不是假面具。
至於關羽投降,一定得知了劉備已經戰敗,對抗下去就可能是死路一條。
戰敗投降既不很光彩,也不很恥辱,都是常有的事,這要看啥情況。
如果劉備苦戰而死,關羽投降就是另一回事;劉備生死不明,關羽投降就在情理之中。
這是我的理解,再具體的情況,我將在《豹眼中的官渡之戰》裡,做進一步的敘述。
-
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義氣不能等於莽撞。
按照樓主的意思,難道陷入敵營的關羽非得寧死不屈,然後自己被曹操殺害,自己的嫂嫂也被敵人佔有,這種才叫真義氣?真英雄?殊不知這樣做的話,關羽不但無法保住這有用之軀去尋找兄長,後來在劉備攻取荊州益州之際立下大功,而且也保不住兄長的家眷,這豈不是更大的遺憾嗎?
所以關羽自然是真義氣!實際上後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已經能夠證明自己對劉備的忠心了。因為曹操對關羽可謂是好的不得了,金錢美人,權利儘量給,但關羽一直銘記桃園三結義之情對曹操丟擲的橄欖枝無動於衷,才會有接下來的尋兄之旅,試想當時的劉備只是流落在袁紹屬地,無權無勢,關羽若非為了義氣,又怎麼會捨棄榮華不要,從安樂窩去到虎口呢?
-
9 # 泊圖泊途
為啥魏延斬了韓玄救被諸葛亮定為反骨歧視數十年,而關羽殺了舊主曹操的武將被定為忠義?是不是說不通?關羽的忠義是什麼樣的忠義?
其實關羽的人設真沒法細想,因為如果你把他解釋成左右徘徊的小人也一樣有道理。
關羽投降曹操後來又重新跑回劉備的陣營,在之中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簡直把關羽的道德提升到了非常崇高的高度,其實,他的道德大部分在於對劉備的道德,對於其他人的義就次要了。若非如此。曹操早死了。
(《三國演義》劉、關、張)
為啥魏延救黃忠而殺韓玄就被視作反骨,而不能解釋成對韓玄無道的恨和對黃忠的義?一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二是殺臣可以但不能殺主。古代中國你懂的。
關羽殺曹操關羽是想殺曹操,這種念頭不下兩次。第一次曹操在漢獻帝前接受山呼海嘯的“萬歲”,關羽被劉備阻止,為的是個人安危;第二次在華容道,關羽被舊情打動,不忍殺。那為什麼對曹操的義卻不解釋成對劉備的不義?不能解釋成對漢獻帝的不忠?這的確不能細想。
(《三國演義》劉備)
什麼叫降漢不降曹?曹操實為漢賊天下皆知,關羽早有殺曹操以解救漢獻帝的心,為何偏偏之後就“降漢不降曹”了?這種外衣下依然是降曹,乾的還是為曹操救火的事,殺袁紹大將就是替曹操賣命了,這根本與漢獻帝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義氣帶來的是偽忠。是嘴硬。
所以小說這種看看就好,人設深究起來疑問很多。
(《三國》曹操、司馬懿)
就是因為種種事件拼成的事實。即使再去辯解也會有讓人懷疑的漏洞。可能平時並沒有人去深究那些固定人設下面的其他可能,而且隨著作者的意志來思考關羽的思路讓人眼界閉塞。
-
10 # 煮茶道史
關羽的忠義之名,世人皆知,那是勿庸置疑的。
至於題主所問,真義氣為什麼要投降曹操?
關羽降曹,是真降,而不是所謂的降漢不降曹。但他的投降乃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降。所以無損他忠義之名。
我們所知道的關羽降曹,大多是來自於《三國演義》,貫中先生寫到這裡也覺得十分為難,因為實在無法迴避關羽降曹的事實,就只能虛構說什麼降漢不降曹,以此達到美化關羽的目的。
《三國演義》裡,關羽是在曹操答應了自己的條件後主動投降的。但在《三國志-蜀書》中卻有詳細的記載: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前半生都在蜀國度過,又曾在蜀國為官,所以這段文字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關羽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投降,而是被曹軍生擒,回到許昌後才改變主意的。
貫中先生大概是出於對關羽的偏愛,生怕關羽被擒有損其武功高強的人設,又把這段歷史隱瞞了下來。但我個人覺得,這麼做固然保全了其忠勇,卻有損關羽的忠義。
我們更想知道的是,關羽寧死不降,為什麼到了許昌卻又改變了主意,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再看《三國志-先主傳》,裡面也有一段相關的文字:
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而歸。從中我們得知,曹操在這次戰役中,不僅生擒了關羽,還虜獲了劉備的妻子兒女。關羽態度的轉變,很可能和此事有關。
以關羽孤傲自負的性格,他是不可能一被生擒就向曹操投降,這既有他對劉備的那份忠義之情,還在於他和曹操之間還有奪妻之恨。
當年劉備還棲身曹操帳下之時,在一次攻打呂布的戰鬥中,關羽曾向曹操提出,城破之時,不要任何賞賜,只要秦宜祿的老婆杜氏為妾。曹操一口答應。等到戰鬥結束,關羽找遍全城,都未見杜氏其人,後來才知道被曹操捷足先登了。
這件事情把關羽氣得,幾次要找曹操拚命,若非劉備手長拉得及時,早就釀成一樁帶有豔情色彩的血案。至此關曹二人再見,不說勢同水火,至少尷尬到了極至。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關羽一開始是不願意投降的,到了許昌之後,曹操出於惜才之心,便派張遼為說客,以劉備的妻子兒女作要挾,企圖逼關羽就範。
關羽這個人,征戰沙場多年,早己看淡生死。如果他以個人生死計,無論曹操怎麼威逼利誘,想來效果都不會很好。但以劉備妻子兒女的性命來迫他降曹,他就只能委屈自已,寧負不忠不義之罵名,也要求得她們的性命得於保全。
如此的關羽,當然無損於他忠義的形象。陳壽先生大致也是這樣認為的,是以在作《三國志》時,亳不諱言關羽降曹的歷史。
-
11 # 金全有
劉備、關羽、張飛自桃園三結義後,三人一直團結一致,尤以關羽最為重義氣。有幾個典型的例子可見一斑。
一是降漢不降曹。其實關羽清楚,當時漢朝就掌握在曹操手裡,降漢等於降曹。但關羽為了保全劉備妻兒只能委屈自己。同時撂下一句話,何時探得大哥劉備的下落一定要走。在留曹時間,曹操又是送錢、又是送物、又是送女人、最後連心愛的赤兔馬也送給關羽,但關羽始終沒有改變初心,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
二是知恩圖報。對待曹操的惜才舉動,關羽也不是無動於衷,關羽曾對張遼嘆息到:"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後透過斬顏良、誅文丑回報曹操,特別是在華容道曹操己陷入困境,關羽完全可以手到擒來,但最終還是念及曹操當初對自己的好,置軍令狀不顧,放了曹操一條生路。這裡關羽真義氣的胸懷展現得淋離盡致。
在三國演義裡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劉,關,張三人會客人時,劉坐著,而關丶張二人總是站在劉的背後一心護劉,毫無怨言。
所以關羽是真講義氣。
-
12 # 叢中笑6603
關羽在下邳被擊破之後,為保劉備之二個妻子,而選擇降曹,此真意氣也。
試想,如果沒有劉備家眷的拖累,憑關羽的武功,殺出重圍是完全可能的。
畢竟降曹對關羽來說,一世英名被墨濺,留下降將的罵名,對關羽來說,內心肯定是非常痛苦的,他不同於一般普通的將軍,而是能鎮守一方的大將人才。
回覆列表
關羽是真義氣,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都說明了關羽的義氣,至於關羽在華容道上放走了曹操也是為了報答當年曹操對關羽的恩情,至於投降曹操關羽也是有原因的
劉備和張飛去結營,不料中計,打散啦。後來曹操又用計,把下邳給奪啦,導致關羽走投無路,後來曹操派張遼來說服關羽投降,(張遼和關羽是老相識。)可關羽寧死不屈,後來張遼說,如果關於死了。一是損了一個英雄,二又違背了與劉備的桃園結義,三,二位嫂嫂又沒有人管了。後來無奈,只好投奔了曹操。在投曹操之前,他提了三個條件,一是,這次投降只是降漢,不是降曹。二是讓曹操要好好照顧二位嫂嫂。三是一旦知道劉備的下落,一定要讓他去找劉備。曹操知道後,就是不同意第三個條件,張遼對曹操說,如果曹操待雲長比劉備待他更好,關羽就會歸順丞相了。曹操最後還是答應了,關羽一來,曹操送了她很多東西,先是送了他一件錦袍,可是關羽卻把錦袍穿在裡面,把劉備送他的衣服穿在外面,曹操問他為何?關羽說,劉備對他恩重如山,怎麼也不能忘記兄長的恩賜,每次看到它就如看到兄長一般。大家應該知道曹操這時在想什麼。後來曹操又說,雲長的馬為什麼如此瘦弱?原因是關羽自己很強壯,而且這馬已隨多年,所以才如此瘦弱。後來曹操將赤兔送給了關羽。關羽特別高興,曹操又問其因,關羽說,這是匹千里馬,日行千里,如果知道了兄長的下落,就可以當日見到兄長,曹操這個時候在想什麼,大家應該也知道。後來袁紹派了顏良去搞事,宋憲被斬於馬下。後來又有一人被斬,連頗有名氣的徐晃也和他打得不分勝負。後來有人建議讓關羽出戰,曹操說不行,如果讓關羽立了功,它就會早日去找劉備,但他卻說,如果袁紹知道殺顏良的人是關羽,就會殺了劉備。關羽如棄曹也無人可投,以後就會在曹操帳下立功。後來曹操派關羽出戰,他一刀就將顏良斬於馬下。《三國演義》中,後來的文丑也是關羽斬的,但歷史上,其實是荀攸的計謀。把一些東西放入林中,然後四處設下埋伏,使敵人中計,如此可殺文丑。後來關羽又平定了汝南黃巾,在之前斬顏良誅文丑的時候,劉備就知道關羽在曹操帳中了,袁紹差點殺了劉備,劉備說可以寫信把關羽招來,為袁紹效力。袁紹說,如果有關羽勝過顏良文丑十倍,讓劉備速速寫信。後來關羽就知道了劉備的下落,於是立刻去找劉備。在找劉備之前,曹操又派張遼去做說客,可是不成功,曹操有些傷心,因為他真的很想把關羽留下。所以關羽三次向曹操請辭,曹操都不見。後來關羽不辭而別,曹操卻親自來送行,要送關羽一些盤纏,這個他沒收。後來又給關羽織了件衣服,關羽用刀就把它給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