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北大地
-
2 # 王春來342
我認為以後美國最倚重的武器是網路戰武器。
何為網路戰武器?人類進入資訊時代,計算機網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的各個角落輻射,其觸角伸向了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當今和未來資訊社會的聯結紐帶。軍事領域也不例外,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網路已經成為現代軍隊的神經中樞。一旦資訊網路遭到攻擊並被摧毀,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國家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國家機器將陷入癱瘓狀態。正是因為資訊網路的這種重要性,決定了資訊網路成為了資訊戰爭的重點攻擊物件。美軍網路戰部隊
美國是網路戰的先行者,從伊拉克戰爭再到試圖顛覆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再到與伊朗圍繞伊核協議的搏奕中美國都動用了網路部隊對它國發起攻擊,這些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攻擊,造成的損失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美國兵不血刃就會給予其它國家造成傷害。
自美國開頭建立網路戰部隊後,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步美國後塵紛紛建立自己的網路戰部隊。可以說運用網路作戰是大勢所趨,在這一點上美國無論是網路戰軍隊規模,還是熟練程度都領先其它國家,美國更是往這方面不惜下大本錢,可見網路戰部隊在美軍的戰鬥序列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3 # 遊者走天下
你認為美國未來最倚重的武器是啥?為什麼?
我認為美國未來最倚重的武器是核武器!!
理由:核武器是一款威力極為強大的武器,它的破壞力比同等重量尺寸的高能炸藥所製作成的炸彈要大上上萬倍到數百萬倍。
所以,人們一直擔心核武器如果大量使用將會毀滅地球文明,這一觀點自從美國像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之後就已經深入人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世界主要強國在二戰結束之後都在積極研發核武器,但同時鑑於核武器的強大的威力,各國又不敢輕易使用,恐怕在戰爭中遭到毀滅性的報復。
於是,在冷戰時期,雖然當時世界上擁有數萬枚核武器,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敢於率先應用這種武器打擊敵人。
這就形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核戰略平衡,沒有讓冷戰變為熱戰,因為誰都不敢保證戰爭開始之後大國會不會率先使用核武器進行攻擊。
於是有了一個著名的說法,那就是,核彈威力最大的時候就是放在發射架上的時候!!!
美國是世界上核武器擁有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迄今為止,雖然核武器數量已經遠少於冷戰時期,但是美國仍然保持了多達7000件的核彈頭。
每年為了維護這些核彈頭,美國就已經需要每年投入將近300億美元。雖然這對美國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但仍然沒有改變美國在核武器方面的國家政策。
顯然,美國仍然執著於擁有核武器,並且相信核武器所帶來的國家安全感。未來美國不可能放棄核武器,反而隨著國家實力的相對降低,而越來越倚仗於核武器給其他國家帶來的威懾能力!!!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出一些疑問:未來隨著鐳射技術的發展,軍事強國在攔截敵方導彈的時候將會採用鐳射武器,鐳射武器最大的優點就是發射速度極快,在發現對方射來的導彈的時候,可以以每秒鐘30萬公里的速度對導彈實施攔截。幾乎可以肯定,所有的導彈都很難逃脫。這樣一來,軍事科技大國完全有能力為自己的國土豎起一道敵方無法逾越的屏障,核武器還能夠帶來目前的威懾能力嗎?
是的,隨著鐳射技術的發展,肯定會有一天會達到這樣的程度,那就是防守一方只要發現對方受到了導彈的攻擊,就能夠輕易將其攔截並摧毀,使對方難以形成對本土的傷害。
而且,鐳射的成本更低,例如在防空武器方面,如果使用導彈進行攔截,發射一枚導彈需要幾十萬美元。如果使用鐳射武器,一次照射可能只需要幾千美元。
但是,鐳射武器卻有一個非常大的不足,那就是對天氣的要求極高。如果是霧霾天,陰雨天氣,甚至是烏雲密佈,都會對鐳射武器的使用造成很大的限制。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核武器仍然會是美國的鎮國神器。
也許只有當人類發展到能夠組建規模龐大的太空艦隊對外太空實施殖民,從那一刻起,核武器的作用才會被替代的吧!
-
4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美國未來最倚重什麼武器?詩人認為,美國未來倚重的武器依然是常規先進武器,以及戰略震懾性武器。
之所以常規先進武器依舊被美國倚重,原因是美國是地球上的霸權國家,絕不允許其他國家挑戰美國的霸權,所以美國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肯定動輒就使用武力,而動用的武力,肯定是常規先進武器,這樣既佔據戰爭的絕對優勢,又讓被侵略的國家及其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從而使被侵略的國家失去威脅美國的能力。
大多數國家可以使用常規先進武器遏制,眾所周知,還是有幾個國家讓美國頭疼,打,半斤八兩,兩敗俱傷;不打,美國就沒了面子,在國際上失去霸權。
這時候,美國就要具備戰略震懾性武器了,讓那幾個有能力和美國較量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甚至在事不關己時,高高掛起。
詩人不列舉美國究竟具體用什麼武器,因為,美國的科技在發展,在進步,不會故步自封,所以拿今天美國的先進武器套到未來,簡直是刻舟求劍,須知任何當時的先進武器,都有時效性,都會被超越,被淘汰。
以上是說的真刀實槍,但是那都是撕破臉才能用的,縱觀美國曆史,美國維護霸權最喜歡用的武器就是在其他國家培養代理人、代言人。
其實培養代理人、代言人是投資最少,效益最好的武器,而那些代理人、代言人,充其量就是炮灰,即使僥倖代理代言成功了,美國還是要卸磨殺驢的,可是,世界就有那些鬼迷心竅的人,爭先恐後的充當美國代理人、代言人。
應該說,無論美國未來依舊是超級大國,還是衰落,帝國主義觀念不改的話,那麼美國未來倚重的武器依然是培養代理人、代言人,花幾個臭錢,就找到了一群賣國求榮的軟骨狗。
所以,不要把注意力緊盯美國的有形科技進步,更要嚴防美國無孔不入的培養代理人、代言人,這才是美國從過去到未來都拿手的、最倚重的武器。
-
5 # 海事先鋒
美國國防科技發展局規劃了美國未來武器發展的幾個方向,包括:無人化、智慧化、網路化、隱身化、定向能、分散式等幾個特徵,因此未來美國的國防科技發展主要就是重點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
圖為美國新近服役的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
首先是無人化,這些方面包括無人機、無人戰鬥機、無人加油機、無人戰車、無人潛艇、無人潛航器、無人艦艇、無人直升機等,比如美國的捕食者無人攻擊機、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UUV無人潛航器、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以及電磁炮、鐳射武器等,美國的先進武器也大量使用了分散式系統,構建起系統支撐的整體作戰能力。
圖為美國捕食者無人攻擊機。
比如說,美國的CEC聯合接戰系統的出現,將美國的戰場裝備全部構建為一個整體,海陸空單位都可以互相交流情報,這可不是簡單的資訊交流,而是複雜的雷達訊號、火控資訊的交流,在自己探測不到的區域,將由友軍獲取雷達影象和目標引數,傳送給自己,然後發射導彈進行攻擊,這種A射B導和戰場態勢共享的能力將會構建起一個巨大的分散式、網路化的作戰體系。
上圖為CEC聯合接戰能力示意圖,下圖為美國聯合作戰示意圖,未來的美軍將會是網路化和體系化的,而不僅是依靠某一件先進武器。
當然,如果要問未來美國最為倚重的武器,具體是哪些,那麼首先是新一代電磁彈射航母,裝備有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X47B無人機、F35C艦載戰鬥機、E2D預警機,然後構成一個空中打擊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執行穿透式制空作戰(PAC),也就是利用隱身的無人加油機,和隱身的戰鬥機配合,在大範圍的機動後,調動敵人的防禦,然後尋找到空擋穿透進去,打擊一些目標後不做停留的返回,這樣的打擊會逐步蠶食掉敵人的防空體系,而不是直接發動大規模的全面空戰,這是對付國土防空力量強大的大國的手段。
圖為美國的伯克3導彈驅逐艦,他將會是美國海上盾牌的主力。
其次,在防禦方面,美國將會非常倚重伯克3型導彈驅逐艦,他裝備有AMDR-S和AMDR-X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就是對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攔截,裝備新一代攔截導彈,對彈道導彈的打擊能力將會比現在的伯克2A強大的多,他們會和美國的薩德系統、GBI系統等構成戰區、戰役、戰略三個層級的反導網路,互相溝通情報,在不同的導彈飛行段進行攔截,他們會是美國的“海上盾牌”(美國21世紀海基能力對海軍的任務定義之一)。
圖為福特級航母和F35B戰鬥機。大型電磁彈射航母和先進第五代隱身戰機的組合是美國海軍未來打擊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餘的就不一一例舉了,我們只需要知道,未來美軍的先進作戰系統將不再會是某一件武器,而會是在體系之內的大量分散式的武器系統,他們構成了一個網路化的體系,而且這個體系內充斥著各種無人化的裝備,這就是未來美軍想要打造的軍事體系。
-
6 # 魏國現代
美國最倚重的武器是資訊戰為中心後體系戰。以感測器、資料鏈、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融合現有武器平臺,戰區外打擊為主導,依靠資訊的快速傳遞,從最有利位置實施打擊。現在最主要短板在衛星和天軍的航天武器,實現力擊更加的立體化。另外就是月球基地建設,.把星球大戰的最後一塊拚圖補滿。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我認為是宇航技術,這是美國未來最具優勢,也最能翻盤和維持其霸權的武器。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秘密,美國所倚重的武器正是那些能為他們帶來戰略優勢和戰略地位的東西,核彈、核潛艇、先進的航空力量、超前的戰爭科技,強大的海軍等等都是如此。當這一切都無法讓美國保持戰略差距之時,他們必然會選擇更先進的東西。
美華人得以稱霸世界的本錢是自身的科技優勢,它們轉化過來便是美國強大的軍事技術,無論是航母、戰機,還是網路、通訊,美國都竭力將自己維持在領跑者的角色上,一點也不敢落後。倘若哪天美國真的的落後了,那他們維持的軍事優勢也即告崩潰,全球霸權地位也將被挑戰。
正因為軍事科技的全方位領先,美國在目前維持著“一超獨霸”的局面,他們佔盡了世界上有利的地緣位置,控制了世界的石油執行,乃至世界的海上貿易、資源流轉都被他們捏在手心。實際上我們必須承認,自蘇聯解體以後,暫時已經沒有人能挑戰美國的地位,因此美國一直都在幹一件事——擴大霸權統治,維持自身利益。
所以這件事兒真不能單純的解讀,美國從未只倚重一種武器,武器只是達成戰略目的的手段,最終的霸權維持依然得靠政治手段來完成。這顯然也是一種武器無法做到的,他們需要美軍能夠打贏一場戰爭,或者能HOLD住任何局面。說白了,美國賴以維持霸權的軍隊,需要能應對任何一場挑戰。
倘若我們能將科學技術詮釋為武器的話,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未來最重要的手段,因為它們現在是,過去也是,這正是美國自二戰開始崛起的核心因素之一。
如果要闡述一個美國未來最看重的武器技術的話,很顯然我們也看到了——空間宇航技術。儘管當前關於太空發展的聲音,都將之粉飾為“和平、公正、進取”的形象,但明眼人都能領會到,這不過是讓美華人套上了一層普世價值的外皮罷了,當美國需要從更高的技術層次維護自己霸權的時候,具備極高技術難度的宇航實力,毫無疑問將再一次拉開美國與世界的鴻溝。
當一些國家忙著憋赤字搞民生、福利的時候,殊不知美華人已經透過宇航技術將步子拉得越來越開,美華人擁有成熟的火星遠航能力,擁有成熟的低成本火箭回收技術,甚至擁有更新更先進的宇宙飛船技術。
甚至有些空間技術早已形成了覆蓋在我們身邊的網,比如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透過太空的GPS衛星組網,美華人率先完成了實用化的全球衛星定位,他們的軍隊可以相當精確的完成聯絡與移動,他們的導彈能更精確的以“戰術級”來攻擊敵方單位。在相同領域上,無數個國家都需要依賴GPS,美國也多次透過給它國GPS系統“斷網”,讓對方的武器失效。想用?跪下來唱征服呀!
世界上其它能與美國對峙的勢力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但在具體的應用與發展上都存在許多問題,比如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使用者稀少、資金缺乏,導致精度相當尷尬;中國的“北斗”發展雖快,卻需要時間和經驗來逐步搭建;歐洲的“伽利略”則越幹越沒意思,眼看無以為繼,連軌道都讓出去了。
而美國在空間宇航方面早已不僅僅是GPS這一點內容了,這幾年雖然美國一直依靠著俄羅斯的火箭和飛船,但NASA很明顯已經透過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這層皮,完成了新一輪的發展的和調整,他們藉助著“商用”的名義,壓制和發展著新的宇航市場,當水到渠成之時,軍事化的展現會比你我想象的都快的多。
SpaceX公司在前幾天一口氣將60顆衛星成規模釋放到440公里的初始軌道,開啟了他們“星鏈星座”的計劃,按照馬斯克的規劃,它將要在未來將42000顆衛星釋放到太空,以構築一個覆蓋全球的“自組網路”。儘管馬斯克將其形容得無比美妙,但相信略通軍事的人都為此出一身冷汗。
儘管美華人嘴皮子上面說的是“新時代的網路、通訊”,然而這其實依然是個“科技霸權”,透過這種衛星構築的網路,傻子都明白它是完全捏在美華人手裡的,“星鏈星座”對未來的通訊技術滲透有多大,美華人就拿到了多大的霸權。如果說從美國軍方專案發展起來的“因特網”,因為組網架構的緣故被“世界化”了,一定程度逃脫了美國的霸權掌控,那麼未來的“星鏈星座”通訊,一旦成功則又讓資訊霸權重回美國掌心。
甚至你想反制都難,地球上大部分國家壓根不具備空間技術能力,就算有技術的幾家,在當前階段也很難具備這種高強度高密度的太空發射能力、財力。即便未來有這種能力了,想想看,42000顆衛星,密密麻麻一層,像GPS一樣佔據了最優質的軌道,你想跟著出頭有多麼難?
更直接一點說,42000個衛星組成的無縫網路,在你頭頂無時無刻的運作和通訊,你的國家還有秘密可言嗎?任何的動向都將成為美華人監控網中的一員,他們甚至連間諜衛星都不用發射了。就算你拿反衛星武器去幹,不說42000個,1000個能打嗎?今天的獵鷹9號已經一次能送60顆上去了。如果是別的宇航霸權呢?比如太空基地、武裝空間站、行星要塞,地上的人拿頭去撞嗎?
說白了,美華人的宇航技術成為了新時代的戰略鴻溝,他們直接甩脫了大氣層和地面的束縛,轉而從宇宙來維持對這顆星球的霸權。然而遺憾的是,世界上那許多從不將目光放在星辰大海的民族,就算從現在開始奮起,也翻不了身了。
世界上從未有一個國家有美國那樣強大又豐富的宇航技術,幸好種花家已經崛起,未來恐怕也只有我們能打破美國的太空牢籠了。
-
8 # 鍋蓋頭司令
美國未來最倚重的武器還是它海軍的那些武器,它的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艦載機等等這些武器。美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很多人說二戰的時候都會說美國地理,這個位置東西都是大洋,東邊是大西洋,西邊是太平洋,鄰國只有兩個,北面的加拿大大而不強,南面的墨西哥亂而不破,所以美國這個位置從防守的角度看很安全,即便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沒有一支遠洋海軍也無法跨越大洋把戰火燃到美洲大陸。
可是那畢竟是從防守的角度來看,美國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時候要在世界一些角落燃起戰火,那麼這個大洋對美國的意義可能是相反的,不管美國是衰落時期還是強盛時期,只要你想維持霸權你就得維持相當強大的遠洋海軍或者全世界的海軍基地,就是經費和資源再緊張,空軍可以委屈一下,陸軍可以委屈一下,海軍不行。
看世界軍隊和美國軍隊的結構就能知道,在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體系中陸軍人數非常多,比空海軍加在一起的人數還要多,甚至還多出幾倍。美軍是陸軍五十萬,空海軍各三十五萬,差距並不是那麼大,但是如果把海軍陸戰隊的人數算在裡面,那麼海軍人數就是最多的了,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獨立出來的,但是海軍陸戰隊畢竟還是海外作戰的重要力量,它畢竟還是和純陸地作戰的陸軍有區別的,在其他國家它還是海軍麾下的,尤其是美軍海軍陸戰隊是有自己的兩棲打擊群的,也就是說它有自己的小海軍和空中力量的。
美國在海外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盟友圈,歐洲那一片有北約,大洋洲有美澳新,亞洲有美日韓,中東有以色列,這些國家不管是美國保護的,還是在大國博弈中不得不站隊的,美國不可能軍事力量不強的情況下還維持這些朋友圈。所以海軍就是美軍的重點,那麼海軍的核心骨幹還是它的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打擊群,未來美國一種的武器還是這些。
回覆列表
邵旭峰迴答問題:
任何國家的武器,基本都有進攻與防守兩端。雖說有時候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但嚴格意義上的防守主要是防空導彈。
就進攻而言,又分為常規進攻和核進攻。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冷戰後期到冷戰結束後(1991年前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無論常規進攻還是核進攻,還是防空方面,都越來越領先世界,核心原因是資訊科技革命,美國獨佔鰲頭。
就常規進攻而言,現代戰爭最依賴海空軍。
就空軍而言,美國以187架隱形戰機F-22和數量逐日增加的隱形F-35(最終可能達到兩三千架以上),還有不斷升級且具備一定隱形能力的F-15和F-16,以及領先的對地巡航導彈(代表AGM-158隱形導彈)和空對空導彈(代表中距AIM-120D、近距AIM-9X,還有正在研發試驗的AIM-260,和遊隼)。所以常規空軍進攻,是完全領先的。美國還在研發試驗更先進的戰機和導彈。
就戰略空軍而言,美國有隱形轟炸機B-2(領先世界至少一代),還有半隱形轟炸機B-1B(除過機翼和尾翼,機身完全一體鑄造,領先俄羅斯圖-160半代),以及隱形對地巡航導彈AGM-129(能搭載20萬噸動力核彈頭W-84,飛行距離3200公里)和被稱為最危險核彈的B61-12(核航一體。隱形、有智慧導引頭,自帶火箭能加速和滑翔飛行能鑽地攻擊,可在幾百公里外發射),還有隱形無人機復仇者(能搭載6到10枚B61-12,飛行6000到10000公里),美國正在試驗下一代戰略轟炸機B-21,還有更先進的能搭載核彈頭的對地巡航導彈,以及核航一體的核彈。
所以,美國戰略空軍,與世界的差距也是越來越拉大。
就海軍而言,常規海軍,美國領先世界的距離,比常規空軍還要大,主要是其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還有正在試驗即將服役的更先進的福特級航母的存在,原先搭載的A/F-18E/F超級大黃蜂、還有G/F-18咆哮者電子攻擊機、E-2D、E-3等預警機,還有P-8A巡邏機等配合飛機本就領先,美國還在搞新的戰機與直升機等配套飛機,比如要用F-35C,還有別的更先進的機型,所以差距更是越來越大。
就戰略海軍而言,美國14艘俄亥俄戰略核潛艇,以及搭載的三叉戟2D5潛射彈道導彈,都是領先的,尤其是D5導彈,無論彈身的超輕超剛性材料(不僅能搭載更重核彈頭,還具備隱形吸波能力),還是彈頭,都完全領先世界,就彈頭而言,搭載的W-88核彈頭,自重0.3噸左右,但當量達到47.5萬噸,同規格還要稍重的俄羅斯彈頭,當量是20萬噸。俄羅斯圓錘導彈自身,也要比D5重不少。
但美國已經在建造更先進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還有新的導彈D5Le,還有彈頭。戰略海軍拉開的距離也在拉大。
需要補充的,是美國海軍巡洋艦和驅逐艦、攻擊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初的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改造,24個彈道導彈發射管每個攜帶7枚戰斧導彈),都能發射戰斧導彈,戰斧能攜帶10萬噸當量的W-80核彈頭。所以,美國的常規海軍,其實能很快全部轉化為戰略海軍,只需要給戰斧導彈換裝核彈頭就行。
最後,就前面所說,美國在核彈頭方面的技術,也是領先世界的。相對於俄羅斯而言,數量更是,俄羅斯核彈頭現在至少1/3面臨過期,需要銷燬或升級——但俄羅斯沒錢,這是目前世界最大安全威脅。
再就是俄羅斯核載具少,陸基和海基洲際彈道導彈,由於美國的防空完全領先,夠不成威脅。
就防空導彈而言,美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使用直接撞擊的動能攔截技術,但別國(除過美國聯合研發的日本和以色列),別國還不能搞出動能攔截,除過美國防空,最強的S-400,還在採用破片殺傷攔截,正在試驗的S-500也是。
與準確性一樣完全領先一樣的,是美國防空的攔截高度與距離,美國陸基中段攔截(GMD,搭載GBI攔截彈)是目前世界唯一多次成功試驗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防空系統,僅在美國本土部署,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中段。據信攔截距離在5000公里左右,高度在3000公里。
除過陸基中段,世界最強悍的攔截導彈,是美日聯合研發的標準3block2A,還有美國與以色列聯合研發的箭-3,攔截距離2500公里以上,高度1500公里以上。這兩款攔截彈,都能搭載在宙斯盾系統上,也能和X波段雷達(薩德就用這款雷達)相容。X波段探測距離達到4600公里以上。
再就是大氣層內外高度攔截的薩德,高度200公里,距離500公里,俄羅斯S-500差不多這個資料,但精度要遠遜於薩德。
再就是大氣層內攔截的愛國者3,同樣是動能攔截。
關於動能攔截效率,不少分析認為在60%到80%,但最低也在50%左右——另外,你一定要明白,攔截彈的數量遠高於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所謂飽和攻擊就是扯淡,總體來說,洲際彈道導彈成本也高。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與別國用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對轟, 美國基本能全部攔截 ,而別國······美國的攔截系統,是全面整合的一體體系,就是全程跟蹤,陸基、海基、空基多層多次攔截。
除過傳統攔截,美國還在搞用F-35戰機搭載超高音速導彈在洲際導彈上升段就遞近攻擊攔截、還有用戰略轟炸機搭載超高音速滑翔導彈(在空中發射,然後被火箭推動向大氣層外飛去,再借助重力和火箭加速,超高音速飛向處於上升段的彈道導彈)攻擊目標的攔截方式,還有鐳射與電磁炮等攔截技術。
美國防空領先世界的距離,和常規海軍與空軍差不多,至少在一代到兩代。
正是現代戰爭主要倚重海空軍,包括核戰,所以美國對陸基戰略核力量不太重視。但當下美國似乎也開始重視起來,和正在搞的潛射海基D5Le一起搞——其實直接就能轉化為陸基,也直接就完全領先。
就美國第一軍事對手俄羅斯而言,常規空軍和海軍,根本夠不成威脅,陸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也是
——俄羅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由於美國防空,所以基本沒有威脅性,空基,由於最先進的圖-160不隱形、也沒有隱形的空對地巡航導彈,所以基本也沒威脅性。
美國最怕的,是俄羅斯潛射核導彈——在美國近海發射,各方面來不及防備,或者角度刁鑽,打防空空隙攻擊。
這就推出了美國最倚重的武器,如何拒止俄羅斯和其他軍事大國的戰略核潛艇靠近美國海岸——第一,就是像當年海浪那樣的,純粹的深海攻擊潛艇。
在2017年,美國公開訊息稱,已經恢復兩款昔日完全領先的武器的生產線,一個,是黑鳥,開始建造和試驗黑鳥2(SR-72),搭載變迴圈發動機,能以10.5馬赫速度飛行,2017年就有人看見其飛行試驗;另一個,就是恢復海浪生產線,開始建造和試驗海浪2——
美國已經開始恢復之前最強也是現役最強的攻擊核潛艇海狼級核潛艇專案—— 升級後稱SSN(X) ,姑且就叫海狼2吧, 我們就來看看這款更加先進和更具攻擊力的核潛艇。
報道稱,美國海軍計劃採購新一代攻擊核潛艇SSN(X), 並以每年2艘的速度建造30艘新潛艇。這種先進潛艇在設計理念上與現役“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存在很大差別,不再強調多用途效能,而是更強調靜音效能、深潛效能和攻擊作戰效能。換句話說,它將重新迴歸並升級本質工作——重新將主要注意力集中於反潛作戰,能攜帶更多數量更先進的魚雷,以更好地執行水下獵殺任務,“確保應對全球潛艇的挑戰”。
對於這款升級版海狼,美國的建造計劃是30艘——遠超當年12艘的計劃。
至於美國為什麼要重新接續並升級海狼,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俄羅斯潛艇和大國海軍的重大威脅。
就俄羅斯而言,其由於軍費和技術緊張,全面放棄海面艦艇建造而開始集中精力發展核潛艇、且取得重大進展——俄海軍最新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下潛深度已達到600米,最新的“波塞冬”潛射核魚雷可以在水下1100米深度航行、攜帶千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同時,大國海軍潛艇數量也在持續增長,對美國西太平洋海域的海上霸權構成新挑戰。
為了遏制中俄海軍潛艇部隊,美國海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X)將安裝更多的魚雷發射管,把敵方水面艦艇和潛艇作為獵殺目標。SSN(X)的魚雷艙可容納62枚武器,幾乎不需要安裝垂直髮射筒。SSN(X)既可發射魚雷、“戰斧”式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還能發射無人潛航器,誘使敵方船隻進入陷阱,為制導魚雷提供終端制導。
美國弗吉尼亞核潛艇使用MK48型魚雷(ADCAP Mod5/6/7型線導魚雷)、魚叉反艦導彈,以及Mk67/Mk60捕食者水雷/其他新型水雷。海狼2將對這些武器全面升級。
美國《戰區》網站稱,根據“海狼”級核潛艇造價估算,未來SSN(X)的建造單價約為31億美元,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分析認為,SSN(X)的最終建造單價可能將高達55億美元。兩艘就差不多抵得上一艘福特級航母了。
除過獵殺核潛艇尤其是戰略核潛艇,海浪2應該還會重點研發如何獵殺“核動力魚雷”。具體如何,拭目以待。
為了完全突破美國核防線,俄羅斯近些年開始搞核動力魚雷和核動力導彈,針對核動力導彈,美國開始搞超高音速滑翔攻擊導彈和巡航導彈,還有鐳射、電磁炮等武器。鐳射將在一兩年率先在軍艦上和陸地上實戰部署——美國已經在大型軍艦上開始試驗,基本能剋制。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防範核潛艇和核動力魚雷。
所以,美國未來第一倚重的,就是海浪2攻擊潛艇級相關攻擊武器。
要重搞大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