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隻神奇的鳥
-
2 # v江湖故人v
劉備在稱帝后不到三個月就準備起兵伐吳為生死兄弟關羽報仇雪恨。此時東吳求和不成,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孫權一方面選拔白麵郎君陸遜為總指揮積極備戰,另一方面向曹魏低頭稱臣,以度國難。
經過陸遜的精心部署和謀略算計,在經歷大半年後於夷陵地區終於打敗了劉備幾十萬哀兵,解除了吳國的軍事危機,使蜀漢在失去關羽、張飛和戰術前沿基地荊州後,又一次遭受重大損失。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來,當時蜀漢和東吳的國境線已經西移到巫山一帶,長江三峽地區成為兩國唯一的交通要道。蜀國與北面的曹魏帝國隔著秦嶺,首都成都地區北面還有大巴山阻隔。要越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秦嶺去攻打蜀國的漢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是非常困難的,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次用送糧草兵員都要一年多的時間,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即便是劉備新敗,在冷兵器時代又沒有優越的交通運輸工具情況,入川十分不易。而攻打東吳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反倒是十分容易的事。
除了地理條件等客觀原因外,諸葛亮未雨綢繆,在漢中等戰略要地做好備戰是魏國不敢攻打蜀國的另一個原因。
-
3 # 浮沉的歷史
夷陵之戰是蜀漢和東吳之間的一次大戰,這場戰爭從221年七月打到了222年八月,而雄居北方的曹魏在這個時候居然沒有任何的動作,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後,曹魏居然發動了對於東吳的戰爭。這一系列魏國的決策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在夷陵之戰中,曹魏採取按兵不動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坐山觀虎鬥”可以說是一個十分正確的決策。在夷陵之戰後,魏文帝曹丕也早已成功預測出了對於劉備戰敗的結果,而之所不打劉備的原因有三點:
一、曹魏在西北地區的兵力配置不足,沒有足夠的兵力發動伐蜀之戰。二、劉備在漢中的防禦比較強大。儘管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但是始終沒有調動過駐守當地的軍隊,而且蜀漢漢中守將魏延的軍事能力較強。三、蜀地的地形險要,如果魏軍大規模伐蜀,其後勤補給壓力必定極大,很有可能重蹈曹操漢中之戰的覆轍。曹魏伐吳的原因首先魏軍主力部署在對抗東吳的戰線上,而且與伐蜀相比其後勤補給壓力大大減輕。以上的兩點都是曹魏伐吳的原因,另外魏文帝曹丕也希望自己能夠伐吳取勝而獲得在政治上的威脅。
曹丕伐吳的起因是在孫權之子孫登入魏為質的問題事最終決裂,面對孫權的反覆,曹丕大怒,決心伐吳。劉曄認為:“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不可倉卒制也。”劉曄的這個顧慮是很對的,此時曹魏伐吳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但是曹丕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魏兵分三路大舉伐吳。面對魏軍大兵壓境的局勢,孫權方面毫不畏懼,合理安排佈置來兵力抵擋魏軍,戰爭的結果不出劉曄所料,以魏軍失敗而告終。
-
4 # 始終先生
首先,我不清楚題目所說的“反而攻打東吳”是指的哪一場戰役。我分析夷陵之戰後,曹魏為什麼沒有順勢攻打蜀國吧
221年,劉備舉全國之精銳,發動了報復東吳的夷陵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備不到葬送了蜀國的未來,更是丟了自己和三弟張飛的性命。
夷陵之戰後,曹魏為什麼沒有趁機攻打蜀國呢?
曹操剛死,新老政權交替維穩220年,曹操結束了在漢中與劉備的僵持,舉兵還朝,並於同年在洛陽病逝。
曹操的死,其實對整個三國局勢,都是極其微妙的。首先我們記得有這麼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很好的闡明瞭當時曹操這幾個兒子之間的關係,就像歷代皇朝一樣,結黨營私,各自有著自己的勢力,誰都覬覦曹魏軍團的權利寶座。另外,曹操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手下的文臣武將,不乏跟著曹操一路起兵至此的老人,這些人雖然絕對效忠曹操,但也會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出路,有的私下投靠了曹丕勢力,有的私下投靠了曹彰、曹植、等等。曹操死後,魏國新的繼承者曹丕,必定會對整個魏國的政壇進行肅反和重新調整,把一些重要的位置安排上自己人。這一過程十分緩慢,一切都要穩重有序的進行,特別是我們知道,曹操手下一直有幾大軍團,負責守衛著曹魏的領土,如果曹丕在這件事上操之過急,不但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很有可能會對政權穩定造成打擊。所以,我認為在這期間,曹丕能做的,就是做好各地的防守,而沒有做迎接大戰的準備。
蜀漢已經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本夷陵之戰後,劉備帶著荊州系的幾乎全部將領共赴黃泉,留給諸葛亮的,除了趙雲一人,就剩益州系的人馬了,且士卒也多是老弱病殘。
一國之君在戰爭中隕落,對於整個國家計程車氣打擊是十分巨大的。
對於諸葛亮來說,他面臨的處境更加困難,不但要重整士氣,組織這些老弱病殘防備曹魏或者東吳的乘勝追擊,更要穩定朝堂,防止劉備得來不易的益州被某些心懷不軌之人趁機奪了去,果然,朱褒等人夥同蠻夷大族孟獲犯上作亂。
所以,在曹丕看來,蜀漢至少在10年內,是沒有資格再與曹魏平起平坐了。
況且,趕盡殺絕並不是明智之舉。
自古蜀川道路險峻,要想攻打成都,必須要有一系列詳盡的作戰計劃。作為三方的統治者,誰都沒想到劉備會大敗,更沒想到劉備、張飛等蜀漢頂樑柱會在夷陵之戰中死去。三方誰都沒做好這個準備。所以即便是東吳,也沒有乘勝追擊。
因為大家都知道,劉備剛起,蜀國上下一定舉國悲痛,如果此時對蜀國趕盡殺絕,可能會有機會滅了蜀國,但也可能會陷入蜀國從上而下萬眾一心的抵抗。如果在蜀漢這一片片連綿不斷的山巒之中,與由諸葛亮指揮的蜀軍打拉鋸戰,這對東吳或者曹魏都是噩夢,遠距離的異地戰爭,在那個年代,無論是士氣還是糧草,都是大家消耗不起的。且不說三足鼎立,當一方陷在蜀國的泥潭中,第三方必然會趁機偷襲自己的領地。
所以,雖然機會難得,在大家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自然不會盲目出擊。
曹丕並不是曹操如果此時曹操在世,必然不會錯過這一大好局勢,即便不挺進成都,也會藉機對蜀漢或者東吳進行收割,能拿下一座戰略要地或關隘城池,對未來的軍事佈局都是絕對有益的。
可惜就可惜在曹操此時已死,曹丕掌權。曹丕雖然也是聰明之人,但在軍事才能上,又怎麼能和他的父親相提並論,再加上政壇未穩,顧慮頗多,曹丕自然更沒有膽量進行外侵行動了。
所以,曹魏、東吳都沒有對蜀國進行趕盡殺絕,曹魏也沒有對東吳下手,關鍵就在於這一切來的太突然,大家誰都沒準備好,再加上曹魏新老政權交替,更沒有心思去抓住這樣的機會了。
-
5 # 夏天有雨894
後主劉備因東吳陸遜計殺關羽,興哀兵討吳,大敗夷陵,火燒七百里。此時蜀漢兵不能戰,將士損失慘重。蜀漢危在旦夕,曹魏如乘虛而入,蜀漢可能滅亡。在這緊急關頭,曹魏出兵伐吳,陸遜不得不急引兵還救。蜀漢得以轉危為安,要問個中緣由,須從魏蜀吳三分鼎力細說。此時,曹魏國力最盛,兵強馬壯,將士雲集。蜀漢次之,雖兵精糧足,將帥之材不多,多奈諸葛丞相巧謀策劃,細心排程有方,國力倒也是不差。吳國佔據東南富庶之地,水軍自來訓練有素,水戰追波逐浪,進出有序,魏蜀不能敵,只是國土不多。此時如果是曹魏出兵討蜀,蜀漢亡,吳國順勢取蜀漢大部國土,吳國強大,足以同曹魏抗衡。曹魏面對一個強大新興的吳國,鹿死誰手,不知何人取勝。曹魏不願面對一個強大興起的東吳,必定不會讓蜀漢滅亡,故出兵攻吳。吳兵必然回兵還救,兵家相爭,機謀權宜不是我輩能料知的。
-
6 # 曹老師xixi
夷陵之戰是221年爆發的,222年結束的,這個時候曹丕才稱帝一年多,我認為曹丕這個時候主要做的事情是清除反對勢力,鞏固自己的權利,而不是打蜀,也不是打吳,如果要打早都打了,還用等夷陵之戰結束?
曹丕打東吳,和夷陵之戰無關,和顏面有關,講到這個就要說道孫權在政治上的老練了,夷陵之戰,孫權為防止腹背受敵,向曹魏稱了臣,曹丕冊封了孫權為大魏吳王,名義上東吳已經歸屬了曹魏,這件事情讓曹丕非常高興,這也是為什麼夷陵之戰那麼好的機會,曹丕不出兵東吳的原因之一,“大國風度”。
但是沒多久,曹丕就覺得自己被耍了,讓孫權送人質來孫權也不同意,讓孫權送錢糧來孫權也不同意,總之就是要孫權幹啥孫權鳥都不鳥曹丕,不僅讓曹丕錯過了出兵東吳的好機會,並且讓曹丕顏面也盡失,一代帝王,開國之君,這能忍?所以曹丕才一直在打東吳。
不過孫權確實是政治老手,曹丕幾次伐吳都無功而返,就這樣大魏皇帝和這位大魏吳王來來回回打了5-6年,也敗了5-6年,不過孫權也給足了曹丕面子,每次雖然勝了,但主動求和,讓曹丕無可奈何。
-
7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領大軍大舉進攻東吳,一度令東吳首尾不能兼顧。這個時候事實上是曹丕攻打東吳的好時候,只不過曹丕不知什麼原因,坐山觀虎鬥沒有趁機攻打東吳。
而在經過比較長時間的對峙之後,終於分出了勝負。陸遜率領東吳軍隊大敗劉備,劉備被迫率領殘軍逃入白帝城。而這個時候魏文帝曹丕卻決定選軍隊爭討東吳,而謀士劉脾卻勸誡說不可,他認為東吳這一次戰役取得了勝利,所以上下齊心。我們去攻打東吳,恐怕很難討到好的結果,但是曹丕執意不聽,非要率軍前往,最後果然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戰果。
那麼為什麼曹丕沒有率領軍隊去攻打蜀漢呢?因為當時劉備大敗,蜀漢損失慘重,兵力不足,如果能夠攻打蜀漢的話,說不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戰果。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曹魏的軍隊主力都在東吳這一邊,而在西北的兵力並沒有很多,如果貿然攻打蜀漢,必須得把從東邊的軍隊調到西邊去,會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後勤壓力相當的大。
其次,劉備在攻下漢中之後,留大將魏延鎮守漢中。漢中的兵力也不弱,同時漢中和蜀中的地勢非常險要,並不需要太多的軍隊駐守,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完全是易守難攻之勢。曹魏後來幾次攻打蜀漢,都是以絕對優勢兵力前往,但是都沒有取得好的戰果,就是因為漢中地勢險要,無法攻克。
正是因為上述諸多原因,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之後所率軍攻打東吳,但是也沒有取得好的戰績。
-
8 # 中孚鑑
關羽和劉備情深義重,關羽被東吳擒殺後,劉備是悲痛的,因劉備和關羽的情義,故劉備率領大軍征討東吳。然劉備雖氣勢洶洶,但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卻以慘敗收場。
當時魏蜀吳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足鼎立本是互相制衡的局面,然當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後,魏國曹丕卻不趁機入川攻蜀,反而攻打在夷陵之戰中取勝的東吳。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劉備征討東吳時,東吳在蜀漢劉備強大軍事的壓力下,擔心此時曹魏亦前來攻打,於是就假意和曹魏曹丕住好,這樣就可以避免兩方作戰。
孫權本來是向劉備請和的,但是因為劉備在盛怒之下,所以劉備拒絕孫權的請和。孫權在請和不得的同時又向曹魏稱臣,當時孫權為表誠意,就說會遣子入魏為質。後來東吳上下一心抗蜀,吳軍在陸遜的指揮下,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
東吳在夷陵之戰取勝後,也就是解決了蜀漢對東吳的威脅,孫權也就沒有了什麼後顧之憂,故對於遣子入魏為質的事一拖再拖,這讓曹魏非常不滿,魏吳之間的聯合也就出現了矛盾。再加上了之後孫權又和曹魏決裂。魏國對於東吳的欺騙和背叛是不能容忍的,故曹丕十分氣憤,於是決定要征討吳孫權之意。
其次,蜀漢在夷陵之戰中雖然慘敗,實力元氣大傷,但是蜀漢本土卻還是穩固安全的,再加上又諸葛亮坐鎮,各方又有大將鎮守,同時蜀漢道路行軍艱難,地勢是易守難攻之勢。曹丕想要在劉備夷陵之戰後攻打蜀漢取得成功還是不易的。
最後,蜀漢作為夷陵之戰慘敗的一方,蜀漢則勢必元氣大傷,相對於言,蜀漢對曹魏的威脅沒有東吳威脅大。同時東吳雖然取得勝利,但還是實力有損的,再加上東吳對曹魏的欺騙,本來蜀吳兩虎相鬥則是兩敗俱傷,此時攻打東吳,若一戰成功,則統一有望。
再則,曹丕可能覺得,東吳在夷陵之戰勝利後,會趁機攻蜀以期取得更大的戰果。若是如此,東吳本境實力則相對薄弱,也是有利於攻打的。若此時攻打東吳勝利,局時以勝利之師轉攻蜀漢,結果更利於曹魏。
所以,曹魏會在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不趁機入川攻蜀,反而是南征東吳。當然曹丕此次征討東吳,實際上也並沒有得到什麼便宜,亦沒有改變三足鼎立的局面。
-
9 # 帝國烽火
公元221年7月,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是蜀漢實力大為損失,後來諸葛亮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可見此時的蜀漢岌岌可危,而劉備為了防東吳的追擊,不得已親自駐守白帝城。而三國者,兩國想攻,則必有一方得益,此次吳蜀相爭,得益的自然就是北方的曹魏,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蜀漢實力大傷之後,曹魏第一時間沒有選擇“趁你病、要你命”的攻擊蜀漢,而是攻擊勝利的一方東吳,這是為何?
曹魏選擇攻擊東吳的第一原因是攻擊東吳師出有名;當年東吳面對劉備的進攻時,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孫權曾經像曹魏稱臣,並且要將長子送到魏國做人質,但是直到夷陵之戰結束之後,孫權也沒有將兒子送過去。並且孫權於222年十月建號,宣告和魏脫離臣屬關係。
這樣魏國就徹底與東吳決裂,曹魏出擊孫權也是師出有名,而且這次對曹魏而言還是國體(面子)之爭,若是不出兵,那麼只會顯示魏國的軟弱,所以才有了曹丕對東吳的第一次征伐。
曹魏不選擇攻擊蜀漢的第二原因是蜀漢隨時防備曹魏;劉備在攻打東吳的同時,一直沒有鬆懈對曹魏的防範,《三國志》記載了一段黃權的職責“掉權督江北,以備魏”,可見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一直防範了北方的 曹魏。而他在人事任命上,趙雲督江油,黃權督江北,還有一位大將,劉備到去世都沒有調動,那就是駐守漢中的魏延。
魏延著重對漢中入口的防守,在險要關口中派駐了大量士兵。當魏國軍隊來犯,就被拒之於國門之外,無法進入平地。後來曹真、司馬懿、郭淮三路大軍伐蜀,當時天下大雨山路十分難走,有兩路軍隊無法行軍,而魏延等敵軍被暴雨搞得疲憊不堪時,率軍反擊,大破魏後將軍費耀、雍州刺史郭淮等。
魏延駐守漢中是劉備防範曹魏進攻的大將,劉備在夷陵之戰完全失敗之後,即使面對東吳的咄咄逼人,面對內部的叛亂不已,但是他依舊沒有調動魏延,也是劉備的這種防範,致使曹魏沒有可乘之機。
曹魏選擇攻擊東吳的第三原因是東吳戰線拉長;夷陵之戰發生在現在的湖北、湖南等西部,而東吳的政治中心建康,在現在的南京,兩者相距近千里。雖然當時孫權跑到武昌一段時間,但是整體而言,東吳在公元222年7、8月才剛剛打贏夷陵之戰,部隊需要修正與換防,主力依舊在西邊,若是東吳還繼續進攻蜀漢,那麼東吳的戰線將會非常長,曹魏就可以從北方乘虛南下。
一開始曹魏與東吳是盟友,曹魏趁東吳戰線過長,來不及回防的情況下,偷襲東吳也不是不可能得手,但是曹魏遇到了東吳名將陸遜。陸遜雖然在夷陵之戰打敗了劉備,但是他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見好就收,並且將部隊拉回北方,致使曹魏的計劃落空。
曹魏不選擇攻擊蜀漢的第四原因是攻擊蜀漢,曹魏戰線拉長。曹魏的都城在許昌,為河南,若是要進攻蜀漢,就需要從關中南下漢中,但是當時關中曹魏沒有大軍,需要從河南調遣,這樣一來軍隊的整體戰線拉長,耗費也會增加。考慮蜀漢的防守,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勞而無功,所以說不划算。
曹魏後來的征伐就說明了這一點,當曹真、司馬懿、郭淮三路大軍伐蜀被魏延打敗之後,曹魏多年不敢輕易伐蜀。究其緣由就是因為伐蜀戰線太長,耗費巨大,稍有不慎就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也是三國中,曹魏多次討伐東吳,而少次討伐蜀漢的重要原因。
總體而言,夷陵之戰之後,曹魏做為坐收漁利的一方,伐吳也好,伐蜀也擺,都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收益,而從投入而言,討伐東吳的投入要少很多,且有師出有名,故而可以將曹丕的此次伐吳可看做一場政治戰,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態度。
-
10 # 津城沐雨
曹魏不趁劉備大敗入川,反而攻打東吳,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川前有漢,入川難。當時漢中之地已經被劉備佔領,況且川蜀之地地形崎嶇,難以大規模進軍,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拿下川蜀之地,容易把大軍陷入險境。
而且,夷陵之戰劉備雖然損兵折將,但並沒有完全垮掉,川漢之地要塞都有相當的兵力駐守。曹魏大舉進攻蜀漢,如果僵持不下打成持久戰,東吳的勝利之師勢必會趁機舉兵北進,曹魏會再次陷入兩線作戰。
其二,進攻東吳,蜀漢無力掣肘。夷陵之戰蜀漢大敗,兵馬戰將損失慘重,元氣大傷,蜀漢憑藉地形防守還可以,但無力發動進攻。此時的曹魏如果率軍攻吳,蜀漢難以大規模進犯。
東吳除了長江天險,江北大多是平原,有利於大軍進攻,況且東吳大軍主力在夷陵前線,後方空虛。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但最後東吳用計退曹兵,曹魏無功而返。
進攻川蜀難,進攻東吳易,這也是曹魏選擇東進的理由之一。
回覆列表
公元220年,蜀漢五虎上將關羽由於孤軍北伐,又中了曹操與孫權聯合之計,腹背受敵,不幸於臨沮與義子關平一同被殺,這年劉備剛剛稱了漢中王。另一方面,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魏,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等川蜀人士聯合建議劉備稱帝,不然沒有名號,不能與曹丕分庭抗禮,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
眾所周知,桃園三結義,關羽,劉備,張飛,一同結為生死之交,如此關羽戰死,留有如此大仇豈有不報之理,於是劉備,聽從張飛意見,決定頒佈東征令,討伐孫權,為關羽報仇。豈料,張飛不幸死於左右,徹底激怒劉備,於公元221年正式伐吳。劉備派遣吳班,馮飛為先鋒,將東吳陸遜等兵馬,逼退到秭歸。
此時,吳班與陳式率領水軍進夷陵一線與劉備合軍,而劉備在猇亭與東吳軍隊對峙,此時劉備派遣吳班在平地之上建起大營,而劉備則于山兩側設伏兵,不料此計被陸遜看透,導致計策失敗,此時前進之路被陸遜死死守住,無奈之下劉備只得就地紮營,由於天氣過天火熱,劉備將大營紮在樹木之中,不料中了陸遜火燒連營之計,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幸而趙雲從江州出發,趕至永安,及時救了劉備,不然劉備很有可能被陸遜活捉。
夷陵大敗,照理說,曹魏應該順勢攻打蜀漢,但為何曹丕卻不按照理出牌,反而攻打了東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原來,在公元222年初,孫權就給曹丕上書,並且向曹魏稱臣,稱自己願意將自己的長子孫登,作為人質以表誠心,此時曹魏有一佐世之才一眼便看透了孫權並非真正想要臣服於曹魏,此人便是劉曄。
孫權稱臣,說白了那隻不過是被逼的,試想如果孫權不稱臣,曹丕必定會趁劉備大舉伐吳之機,一舉滅掉孫權,如今,孫權贏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形勢就完全改變了。而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是非常的惱怒。
公元222年,在劉備兵敗夷陵之後,曹丕立馬頒發《伐吳詔》,曹真、張郃、曹休打敗孫盛,差點攻下江陵,孫權也只得憑著長江拒險而守,此時曹丕正要盼來勝利的曙光,不料又逢疫疾,一方面法陵防守森嚴,而孫權利用曹丕逢疫疾之亂,再次向曹丕稱臣,表示願意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對於曹丕這次貿然的軍事行動,劉曄曾經反覆勸說過,劉曄認為此時孫權大勝,江東必定是上下一心,倘若此時去攻打,必然討不了便宜,劉曄建議曹丕不要過於倉促就下軍令,果然曹丕這次是無功而返。本來想討個便宜,不料反倒使自己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