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棋格I
-
2 # 純鈞LHGR
完全不能。
原子彈彈爆炸的威力主要分幾個部分:光輻射、熱輻射、衝擊波、貫穿性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其中光輻射和熱輻射約佔核彈威力的35%,衝擊波約佔50%,貫穿性核輻射約佔5%,放射性沾染佔約10%。
原子彈為了追求最大破壞力,它有一個有效殺傷半徑,會有火球、早期核輻射、超壓力衝擊波,並會產生熱輻射使海水溫度升高,所以這也涉及到安全距離的問題。其實原子彈的殺傷範圍是可以計算的,國際上也有專門的計算公式:殺傷範圍(半徑)= C × 爆炸當量^(1/3),C為固定值:1.493885。
當量為10萬噸時,有效殺傷半徑=1.493885 * 10^(1/3)=3.22千米,有效殺傷面積=pi * 3.22 * 3.22=33平方千米;
當量為100萬噸時,有效殺傷半徑=1.493885 * 100^(1/3)=6.93千米,有效殺傷面積=pi * 6.93 * 6.93=150平方千米;
而我們從更加現實的角度講,中短程的彈道導彈攜帶的核彈頭通常是30萬噸級別的。空氣本身有著可壓縮的特性,並有良好的彈性。原子彈爆炸形成的衝擊波隨著距離增加會呈幾何級數的遞減,早期核輻射也不會是大問題,所以關鍵在於熱輻射。
至於熱輻射到底能影響海水到什麼程度,這不好說,但可以保證的是,如果你在距離原子彈爆炸10千米左右的距離跳進海里,基本就可以完全避免燒傷了。
然後就是放射性了,通常就稱為核輻射,但這與以上所說的“早期核輻射”不同。我們說的這種核輻射是帶有存留性的,但高度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時間不會很久,大約存留幾天至幾個星期;而低度放射性物質存留時間可能會有幾萬年,這就很難說了。
人體接受不同量級的核輻射,死亡的時間不同。
我們假設你在10千米處跳海,但海水也會受汙染,這個時候你接受到的輻射,大概會在幾年內顯現出傷害性。基本上,你活過5年的機率應該不超過10%。
但必須要說的是,以上說的那些,其實都沒用。為什麼?
你用跳海作為逃生手段,說明原子彈爆炸的範圍離海不遠。一般來講,原子彈的最佳爆炸高度是其有效殺傷半徑的0.68,那麼原子彈爆炸的衝擊力就一定可以影響到相當深度的地殼——這是在海邊,所以這個爆炸威力一定可以引發海嘯。
海嘯的時候,你在海里,那你死定了。所以我們說,核戰爭是可怕的,帶來的傷害太大。一旦爆發核戰爭,核武器國家實行的都是捆綁戰略,導致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這是世界範圍的悲劇。所以,我們就祈禱吧,祈禱永遠不要發生核戰爭。
如果你考慮用跳海的方式在原子彈爆炸時逃生,還是免了吧。別沒被炸死輻射死,就先淹死了。
回覆列表
原子彈,所謂原子就是從原子級去爆發驅動引起的反應也就是從原子開始,要知道萬物最小構成單元是原子,原子彈也就是從最小單元去劇烈反應從而摧毀。
如果你能有不是以原子為最小單位構成的東西用來遮擋,你還能活。
但是現在找不出這個東西,那就是你跳進水裡也躲不過,可能會倖存,但是原子結構被破壞了,簡單來說你身體的每個原子再反應重構,這感覺是生不如死。因為水最小單元也是原子,會因為原子爆炸產生共振,反應。
就像人的骨頭碎了再一片片的去接,但是接的過程中還有可能錯位,原子被破壞,即使重構也不知道會成什麼樣,也就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