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隋煬帝討伐高句麗失敗主要是腦子問題,楊廣視戰爭如兒戲,驕傲自大,麻痺輕敵,被高句麗人不斷施以緩兵之計,加上東北對於中原軍隊來說天氣惡劣,地形複雜,後勤不濟,最後慘敗而回。唐太宗則算不上失敗,只是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速勝,只得採取了持久戰。而到了唐高宗時期,持久戰的效果開始慢慢顯現,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終於徹底消滅了當時的東北亞第一強國——高句麗。

    高句麗極盛時的領土範圍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有今天的北韓北部和遼寧、吉林一部,人口有70萬戶、300萬人,常備軍在60萬人左右,國力相當強盛,要知道唐朝當時全國也只不過300萬戶;而且“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戰鬥力強悍。再加上高句麗偏遠的的地理位置和惡劣的冬季氣候,使中原王朝對其有點鞭長莫及,力不從心。

    高句麗擁有龐大而強悍的軍隊,裝備精良,戰鬥經驗豐富,是個難以對付的敵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發兵十萬,進攻高句麗軍在遼河東岸憑藉長白山餘脈修築的眾多山城,一打就是半年,相繼攻克建安城、蓋牟城、卑沙城、遼東城、白巖城。特別是在安市城外大敗高句麗軍,斬首2萬餘,3.8萬人投降,繳獲馬5萬匹、鐵甲1萬多領。高句麗全國震動,後黃城、銀城的高句麗人都棄城逃走。

    高句麗憑藉遼河與長白山餘脈的有利地形,大修山城要塞,使中原軍隊很難取得速勝。當冬季到來時,後勤困難,不是失敗就是主動撤退

    但安市城堅守,一時難以攻克。此時天氣變冷,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而且糧食將盡,所以唐太宗班師還朝。此次出征,高句麗軍被斬首4萬餘人,唐軍僅戰死不到2千人。

    此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其中規模較大的有647年、648年、654年、655年、658年、659年,唐軍每一次都獲得勝利,極大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特別是660年攻滅百濟,使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事實證明,雖然高句麗的冬季會給中原軍隊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但只要保證後勤的穩定,把握好進攻的規模,可以極大的降低氣候對軍隊的不利因素。

    從661—662年,唐高宗試探性地再一次出動大軍進攻高句麗,斬首3萬,包圍了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卻沒有攻下,遇到大雪,只得解圍撤軍。

    666年,高句麗王泉蓋蘇文死,其二子爭權,長子泉男生失敗,被迫求救於唐朝。唐高宗大喜,任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有了這個帶路黨,唐軍再次大規模進攻高句麗。

    高句麗雖然強悍,但很少在正面野戰中打贏過唐軍,因為兩國在綜合國力上畢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從667-668年,唐軍接連取得三次大勝,累計斬首10萬,終於徹底滅亡了高句麗。這就是自唐太宗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襲擾戰略所積累的功效。

  • 2 # 心向青山

    隋唐時期的東征高句麗,歷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自公元598年開始,至公元668年滅高句麗為止,共70年的時間,這個戰爭的長度在中國古代堪與清朝歷康雍乾三代征服蒙古三部相提並論。

    1、隋唐四代為何非要伐高句麗?

    這需要從高句麗的起源說起,高句麗這個政權的源自漢朝設立的高句麗縣。

    公元前107年,漢武帝滅衛滿北韓,在今遼寧省新賓縣設高句麗縣,隸屬漢四郡之一的玄菟郡。

    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高句麗縣建國,高句麗從此開始稱王。

    之後,高句麗對兩漢時叛時降,至公元56年完全擺脫了漢朝的控制。

    後來隨著漢末亂世的到來,高句麗不斷侵犯遼東,但在公元243年的曹魏時期,幽州刺史毋丘儉懸車束馬丸都城,屠高句麗都城,斬首萬餘級,刻石記功而還。

    但高句麗並未從此真的國滅,當永嘉之亂、晉室衣冠南渡之後,高句麗復起,並佔領了當年的漢四郡和遼東,進入了鼎盛時期,時間在公元313年。

    如果我們仔細看南北朝時期的地圖的話,便會發現北朝均未收復遼東這一華夏故土,因為被高句麗佔領了。

    隋唐為何一定要征服高句麗,原因之一便是高句麗佔據了遼東這一原本屬於幽州的地盤,另一方面就是高句麗之於隋唐猶如後世的遼國之於宋朝,地緣威脅巨大。

    不同的是唐朝終滅高句麗,而宋朝東北的遼朝做大,和宋朝成了事實上的南北朝。

    2、為何李治能夠滅高句麗?

    高句麗與隋唐的戰爭,從長遠來看終究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只要中原不是宋朝這樣的以“歲幣”換和平的政權,當中原整合完成,國力必然碾壓高句麗,但畢竟需要時間。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無功而返。

    隋煬帝楊廣以高句麗不守藩禮為由,從大業八年(公元612年)到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對高句麗發動了三次戰爭,但同樣失敗了。

    楊堅和楊廣的失敗,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南北剛剛一統,中原並未完全穩定,之後楊廣執意伐高麗引起的群雄並起便是明證。

    李世民時期對高句麗的戰爭戰果還是不錯的,645年李世民親征,唐軍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斬首高句麗軍四萬餘級,而唐軍士兵戰死近兩千人。

    但高句麗畢已非小國,滅國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時間,而李治之前的歷次征伐並非毫無意義,而是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為李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李治時期能夠一舉征服高句麗,一方面是大唐國力的提升,滅高句麗之前蘇定方已經滅了北韓半島的百濟;另一方面便是李績和薛仁貴的水陸並進。

    公元668年,各路唐軍會師平壤,圍城月餘,高句麗王開城投降。

    滅高句麗後,李治將高句麗的國土分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戰後,大唐將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了華夏族。

    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大唐時期渤海國的臣民,此外還有一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

    自此,高句麗這個政權不再存在於世。

  • 3 # 獨愛炸醬麵

    隋煬帝征討高句麗失敗完全是他好大喜功,不聽勸阻,咎由自取的,唐太宗雖然也沒能征服高句麗,但是他為唐高宗征服高句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失敗是隋朝由盛轉衰,最終丟掉江山的誘因;而唐太宗雖然也沒有徵服高句麗,當時自己沒有太大的損失,反而讓高句麗國力消耗嚴重,為最終唐高祖徹底征服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高句麗是東亞當時數一數二得強大政權,地理環境易守難攻,中原王朝沒有實力一下子將高句麗徹底征服,只能徐徐圖之。

    當唐高宗派兵征討高句麗的時候,高句麗已經不復當年強大風貌,自然被唐高宗一舉定乾坤。

  • 4 # 神都布衣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句話用在唐高宗滅亡高句麗這件事上,我感覺也挺合適的!

    因為,唐高宗能如此迅速的攻滅高句麗,要先謝過他的兩位先輩——他老爸唐太宗和親戚隋煬帝(隋煬帝是唐高祖李淵的表弟)。如果不是隋煬帝以亡國為代價,重創高句麗;如果不是他老爸唐太宗持續不斷的,對高句麗進行打擊和削弱。那他恐怕也要和高句麗陷入艱苦的持久戰中了!除此以外,我認為還有四個原因。

    一,國力強盛。經過唐太宗幾十年的治理,到唐高宗即位時,唐朝國力到達了巔峰期,這也是唐高宗敢於動手的強大底氣。

    二,時機最佳。有句名言說得好,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唐高宗即位不久,高句麗國內就發生了內亂,其中一派,還主動給唐軍當起了帶路黨,高句麗不亡可謂是天理難容啊!

    三,策略正確。唐高宗沒有進行最普通、最常見的直接強攻,而採用了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策略,先聯合新羅,將高句麗的盟國百濟滅掉,最後再攻擊高句麗,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名將雲集。唐高宗時期,他手下可算的上是猛將如雲了。薛仁貴、李績、蘇定方……,這些響噹噹的厲害人物,都曾參與了對高句麗的戰爭。在這些牛人的打擊下,高句麗焉能不亡!

  • 5 # 知史說史鑑史

    隋煬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麗都是以武力打擊為主,在面對共同的敵人的時候總是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共同抗敵。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唐朝的國力達到了全盛時期國富民強,高句麗則在隋煬帝和唐太宗連續不斷的戰爭之下矛盾重重內部分化嚴重。敵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克的巧妙利用高句麗和百濟皇族內訌,各個擊破軍事打擊為輔,政治誘降為主最終還讓日本臣服於唐帝國派遣唐使來華學習漢族文化。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

    1.隋煬帝執政時期隋朝的國際地位與日俱增,他三次巡遊江南大力推崇佛教文化重用當地人才穩定政局,動用民力開鑿大運河聯通南北征服吐蕃經略西域與藩屬國通商國力昌盛,只有東北北韓半島高句麗王國不臣服。隋煬帝為彰顯隋帝國的軍威率領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討伐高句麗,但是由於部隊戰略戰術使用不當資訊不通再加上補給線過長慘敗而歸。性格執拗剛愎自用的隋煬帝丟了面子很不甘心一定要滅了高句麗挽回自己的顏面,第二次準備充分之後大軍出發結果因為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叛亂切斷補給線而被迫退兵。鍥而不捨的精神在隋煬帝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一般皇帝都是攘外必先安內他可倒好國內起義軍不斷仍然還要滅高句麗,於是第三次征伐一方面高句麗國力凋敝支撐不住戰爭了另一方面為給隋煬帝一個臺階下就派使者投降了。滿心歡喜的隋煬帝班師回朝但是在洛陽舉行國宴時高句麗國並沒有前來朝賀搞得皇帝很不開心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隋帝國已經風雨飄搖支撐不住了。

    唐太宗三徵高句麗

    2.李世民年輕的時候跟隨父親李淵見過隋煬帝英明神武,雄姿英發震撼到了產生要當皇帝的想法。坐穩皇位穩定國內政局,事事效仿甚至想要超過隋煬帝的李世民也將處理高句麗的問題提上了日程。同樣也是御駕親征,唐軍採取的戰略和隋朝軍隊如出一轍攻城略地步步為營,錯失了最好的戰略機會,第二次出擊由於沒有戰略重點取得了區域性勝利,第三次東征還沒有成功唐太宗就去世了也戛然而止。似乎島國就是比一般平原大國難打,元朝三次重兵出海攻擊日本都無功而返,隋煬帝,唐太宗也是多次征討高句麗沒有成功成為統治者難以釋懷的心病。小小的高句麗居然能夠在兩位優秀的政治家打擊下都硬撐下來也算是一大奇蹟了。

    唐高宗滅掉高句麗

    3.唐高宗執政政治局面就明顯倒向了唐朝這邊,百濟皇族內訌,200多城,76萬戶被一舉平定,高句麗國內最高統治者去世,兩個兒子爭權奪利給了唐軍進攻的機會,當大哥的這位老兄居然主動當漢奸邀請唐朝軍隊攻打弟弟忘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薛仁貴只帶3000人就敢去攻打扶余城,已經軍心渙散的高句麗軍隊無心抵抗扶余城被攻陷,周圍四十多個城都望風而降。公元668年高句麗開城投降,宣告亡國正是利用了矛盾才得以擺平有時候武力的確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必須要利用其它手段。

    滅高句麗這種小國家,隋煬帝,唐太宗親自督戰有點小題大做難道是為了宣傳自己光輝的政治形象嗎?唐高宗就沒有親自出動而是派久經沙場的將領出徵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到這時候才了卻了兩個皇帝的心願讓高句麗這個國家從歷史上徹底消失。

  • 6 # 謝金澎

    小小的一個高句麗,居然歷時三朝才被滅,而志大才疏的隋煬帝以強大的國力三次進攻高句麗,不但沒有打贏,還因此內亂驟生,讓隋朝亡了國。

    隋煬帝原本就是一個花花公子,打不下高句麗情有可原,但是堂堂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這樣一個把突厥帝國都打的滿地找牙的大有為之君,一代雄主居然也未能打下高句麗,這又是為何?

    看起來,打高句麗貌似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不過彆著急,高句麗再狠,也畢竟是一個偏居一隅的蕞爾小邦,怎麼也無法對抗身邊的巨人--天朝上國。

    最後李治出手了,一個看上去特別懦弱的守成之君。結果就是這個不被看好的守成之君一出手,反而徹底的解決了高句麗問題,除掉了身邊的隱患。

    為何兩世雄主沒有搞定的事情被平庸的李治給搞定了呢?

    隋煬帝是一個志大才疏,有雄心無偉略之君,打高句麗是賭氣式的,還動輒御駕親征。像他這樣的帝王要不御駕親征,選用合適的將領充分授權或許結果還好些,他一御駕親征反而讓專業的軍事將領發揮不了才能,自然是很難取勝了。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親歷大戰無數,在其任上甚至搞定了突厥帝國,掃平了遊牧民族的威脅。不用說高句麗了,整個半島在突厥帝國面前屁都算不上一個。所以李世民沒有對高句麗的情況深入調查瞭解,有了輕慢之心,這才導致未能在有生之年把他掃平。再者,對於李世民來說,高句麗從來不是他的優先和戰略解決目標,並沒有用盡全力去打他,原本人也老了,親自率軍一戰之後,不久就歸天了。

    高句麗經過隋煬帝的消耗、李世民的打擊之後,已經受了內傷,李治接任的時候,唐朝的國力已經如日中天。而且李治這個守成之君也沒有那麼多操心的事情,就集中精力專門解決高句麗的事情。

    李治雖然懦弱但是並不昏庸糊塗,也不像隋煬帝好大喜功,他打高句麗的策略與前任們都不一樣,因為他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和教訓。他對高句麗是派出小股精銳慢慢消耗,長期襲擾,不斷消耗高句麗的實力,然後乘勝追擊,一舉拿下了高句麗。

    而且李世民打高句麗時,淵蓋蘇文在高句麗實行鐵腕的軍事專政統治,淵蓋蘇文也是一個很難纏、很能打的對手。等到李治要徹底解決高句麗的時候,淵蓋蘇文卻死掉了。而且在死之前還沒有確定繼承人,為了爭奪繼承權,他的三個兒子開始了內訌、自相殘殺。李治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在淵蓋蘇文的大兒子搞不贏老二老三的情況下投靠了大唐,指望藉助大唐的力量幫助自己獲得繼承權,這麼好的機會李治自然不會錯過,一舉拿下了高句麗。

    高句麗雖然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但是其一直以來野心不小,想要覬覦中原遼闊、富饒的土地,所以自隋煬帝始,隋唐兩朝一直在收拾他,不讓他有機會發展壯大。

  • 7 # 文物樑子

    北韓半島與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緊密關係———或者是屬國或地方政權,或者是藩王而比其他外國更為親近,但也有很大的獨立性,甚至用武力威脅中原王朝的有效統治。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北韓後在北韓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漢四郡對北韓半島北部有很大的影響力。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北韓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北韓咸興),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等族。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併為魏晉所承繼。

    從漢朝一直到唐朝,北韓一直具有極強的離心傾向,進而威脅中國對東北的統治。在懷柔政策不能有效安撫半島時,武力征服成為有效

    選擇,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都發動過武力征討,但都鎩羽而歸,損失慘重,煬帝並因此亡國!

    唐高宗李治(628—683)貞觀二十二年(649)夏五月在太宗柩前即位,次年用“永徽”為年號。沿用既定方針,任用以長孫無忌、褚遂良、房玄齡等貞觀老臣,國家治理安平。史稱“永徽有貞觀遺風!”繼七年西域戰爭(651——658)取得歷史性勝利後,東北問題凸現在國家大事日程。

    此時,與大唐關係最緊密的三國北韓中的新羅前來報告情勢:新羅屢遭東鄰百濟侵擾,請求唐朝派兵協助征討。

    在此過程中,百濟向倭國求救。

    唐羅聯軍與百倭聯軍的軍事對決迫在眉睫,箭在弦上。高總與武則天聯析出國舅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關隴集團貴族代表後,任用山東人李勣為軍事首領,新的政治力量形成。在戰爭開始時,高總要御駕親征,奈皇后武則天出面相勸,高總才沒有親自前往,而是坐鎮九成宮,運籌帷幄,這樣使東征將帥可以相機行事,發揮所長。

    663年在白江口,唐朝軍艦與百倭聯軍相遇,倭國隨即向劉仁軌率領唐羅聯軍發起進攻!在在交戰中,唐朝大船發揮船高體大優勢,一舉焚燬倭艦400餘艘。倭百聯軍損失慘重。倭殘兵逃回後,倭國十分懼怕,開始向唐禮敬稱臣!在拿下週留城後,百濟再無大的抵抗,隨後,剪滅高句麗成為必然選項。這樣唐軍採取南北夾擊。李勣掛帥出征。取得首戰勝利後,在釋出戰鬥檄文時,元萬頃的《檄高麗文》,曰“不知守鴨綠之險。”將重要資訊洩露,泉男建報曰:“謹聞命矣!”即移兵據鴨綠津,唐兵不得渡。上聞之,流萬頃於嶺南。

    668年唐朝設立安東都護府治今平壤,李勣為首任都督。

    在唐朝協助下新羅統一半島,半島歷史從三國時期進入統一時期。

    在整個古代歷史上,新羅一直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其國王及軍政大臣都接受中原王朝黃帝的冊封。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日本侵略。

    李治既不昏聵,也不糊塗,他是有為之君。在半島統一過程中,武則天諫勸他親征無疑是明智之舉因此要拿李治與前邊三位皇帝進行比較,好像李治撿了大便宜。

    非也!

    李治實現了漢唐帝王統一東北的夢想無疑是他的歷史功績。1.他吸取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進行合理規劃部署。2.有新羅這一內因發揮主導作用。單純越過鴨綠江直接進攻山勢險峻城高牆厚的高麗,是非常困難的。

    3.進行了充分地準備。文帝、太宗的失利,主要在運輸出了問題。北韓進入冬天的時間比中原早,農曆十月就進入冬季,且特別寒冷,且冬季期間較長。如果不能速決,圍城之兵難以長久堅持!

  • 8 # 牛在看你

    611年,隋煬帝從江都到達涿郡,就下詔徵兵第一次討伐高麗。次年全國士兵集中在涿郡,宮一百一十萬人,每日發一軍,40天才發完。在軍隊出發前,隋煬帝曾經跟人說:“高麗的人馬還不如我的一個郡多,這次我率領這麼多兵馬,你們看還能攻無不破嗎?”

    隋煬帝本來覺得他大軍一到,高麗就會乖乖投降,所以這40軍每一軍都有一個受降使者,直接聽皇帝節制。

    隋軍打敗高麗部隊,把遼東城圍了起來,高麗部隊堅守。隋軍就攻擊,高麗部隊一堅持不住,就出來說要投降,隋軍將領不敢貿然主張,只好趕快向皇帝報告,等到皇帝下達旨意後,高麗部隊又不投降了,繼續守城,如此兩三個來回,可能是隋煬帝覺得好玩,始終沒領悟。打到平壤城下的隋軍水軍和陸軍都是先勝後敗,水軍四萬,只剩下數千;陸軍三十餘萬,剩下兩千七,隋煬帝只好撤退。

    第二次討伐高麗,613年,還是涿郡,在遼東城打的,打了二十多天,雙方死傷都慘重。高麗守的很艱難,不過這個關鍵時候,國內大貴族楊玄感(楊素兒子)反了,隋煬帝恐懼,也就撤了。

    第三次發生在614年,還是涿郡,不過這一次,國內農民起義不斷,隋煬帝不敢持久戰,只好和高麗講和。

    那麼,不能取勝的原因,主要就是國力日耗,補給線長,運輸困難,軍事上水路配合發生了問題,作戰期短,只有春夏之交幾個月,雨季和寒冬都不能久留;高麗城池堅固也是一方面,還有高麗人比較齊心。

    那為什麼唐高宗能打敗高句麗呢?

    其實,隋唐到高宗時期,對高麗的戰爭沒有斷過,到了高宗上位後,百濟皇族發生了內訌,200多城,76萬戶被一舉平定;接著高句麗的莫離支淵蓋蘇文也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也內訌了!淵蓋蘇文死後,大兒子淵男生、二兒子淵男建都想接任執政官的位置,於是內戰開始了。淵男生熱情邀請大唐出兵幫他打弟弟,並讓他的兒子當“帶路黨”。

    男生懼,不敢歸;男建自為莫離支,發兵討之。男生走保別城,使其子獻誠詣闕求救。六月,壬寅,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將兵救之;以獻誠為右武衛將軍,使為鄉導。又以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麗。

    就這樣,唐高宗抓住機會派唐軍殺入高句麗,和淵男生匯合,並扶持他成為”偽軍“首領。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麗兵,泉男生帥眾與同善合。詔以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有了這種級別的”帶路黨“,後面的戰鬥就順利多了。比如唐太宗始終無法攻克的新城,這一次壓根沒有抵抗,直接投降。

    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

    薛仁貴只帶3000人就敢去打扶余城,薛仁貴表示你們懂啥,對方已經軍心渙散了,睜大眼睛看著吧。結果,不但扶余城被攻陷,周圍四十多個城都望風而降。

    668年9月,李勣兵臨平壤城下。當年蘇定方圍攻了半年無法攻克的平壤,李勣一個月就搞定了。因為守軍已經無心抵抗,願和大唐同建王道樂土的前仆後繼。先是淵男建的弟弟淵男產帶著傀儡國王投降,接著淵男建的心腹打開了城門,高句麗正式宣告滅亡。

    660年之後,百濟、高句麗的內訌,讓唐高宗抓住了機會。也可以說是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大幅削弱了高句麗,才奠定滅亡高句麗的基礎。唐太宗不斷進攻削弱高句麗,唐高宗繼續這戰略,逐步削弱,最終攻滅高句麗。

    實際上,高句麗內訌之前,其主力已被唐朝攻滅。其滅亡也是必然的事。

  • 9 # 週週說古今

    自古打仗都講求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當年曹孟德何其威武,率八十五大軍南下,氣勢如虹,但卻在赤壁折戟沉沙,一世威名毀於一旦,何故?地不利也。劉玄德率三十五精銳東出峽口為弟報仇,卻在夷陵一敗塗地,大帝尊嚴一掃而光,為什麼?天時不可也。袁本初四世三公,雄據河北,何其了得,為何又在官渡折了老本?人不和也。可想而知,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是多麼重要。

    回到本話題,楊廣、李世民都算是有為之君,南征北討,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何又都在高麗這個偏居一隅的彈丸之地折損了一世英名?資質平平的唐高宗李治又為何在高麗成就了偉業?原因無它,三要素轉換而已!

    先說隋煬帝三徵高麗。大業三年,剛上任的隋煬帝決定出徵高麗。當時的情況是,東北高句麗藉助地勢的發展,已經延綿500年之久。在隋朝統治期間,高句麗在東北的發展已經是一家獨大,與隋朝的勢力也算是不相上下。所以敢於拒絕對隋帝國稱臣納貢。那時高句麗的勢力,就如同是越南人在東南半島,經營多年不說,還十分熟悉地形,打不對稱戰可是一把好手,在軍事方面有自己獨到的一面。所以,一徵高麗,隋煬帝雖然自信滿滿,花費巨大,但卻沒有得到實質好處。兵法有云,一戰而勝,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說一徵高麗隋煬帝輸在地不利上,那麼二徵和三徵還要加上個人不和了。隋煬帝不吸取教訓,對內搞勞民傷財的大力修建土木工程不說,還不停的招兵買馬,準備再次攻打高句麗。弄得來天怒人怨。

    隋末造反派頭子王薄創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是這麼說的: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翻譯過來就是讓老百姓不要到遼東去送死。假如到遼東戰場上白白送死,相比之下被官軍砍掉腦袋又算得了什麼?!可見,當時國內矛盾是多麼尖銳。但是隋煬帝有一個典型的個性,那就是賭徒心理。面對戰爭的失敗,他的賭徒心理就凸顯得更加肆意旺盛,他只會越賭越大,越押越大,從來都不會停止。天時、地利和人和三要素一個都不佔,那麼就很顯然了,他的三次東征高句麗都是以失敗告終的。

    再說唐太宗徵高麗。自隋以來,幾代英主都魔怔似地跟高句麗這個遼東小國槓上了,無不欲滅之而後快。李世民也不例外,對這個倔強的小國,李世民說過:“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貞觀十九年,太宗以高句麗欺新羅為由,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卻在安市城碰到頑強阻擊。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班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唐太宗徵高句麗不能說是失敗,更沒有像楊廣那樣招來滅頂之災,但的確沒有達到戰略目標。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很清楚,一是高句麗內部很團結,二是冬天快到了後勤保障不足,人和與天時不足,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也只得抱憾終身。

    那麼高麗為什又被資質平平的唐高宗李治搞定了呢?原因很簡單,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了。

    首先是天時。李治登上皇位時與李世民時代有所不同,唐朝國力顯著增長。唐朝的總人口增加了,等於軍隊陣營可以更加龐大;高宗年間朝廷已經養了七十萬匹馬,還下令造船數只,唐刀技術更加先進,這給唐軍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盾牌;再加上人們大多已經安居樂業,糧食隨之增加,一旦軍隊需要補充糧草也沒多大問題。所以李治可以安心與高麗對戰。

    第二是地利。唐太宗徵高麗雖然沒有達到戰略目的,但也沒有遭受多大損失。戰爭結束後,唐軍並不是全部退回中原,而是有針對性地駐留了一部分。幹什麼呢?佔據戰略要地,修工事,築道路,搞襲擾。所以不得不說李世民是個偉大的帝王,在他的這一系列部署下,遼東不再是以前山高路遠的莽荒之地,地不利的因素被極大地解決,為後代徵高麗做好了準備。

    第三是人和。人和不是說有就有的,在隋煬帝、唐太宗兩代帝王孜孜不倦的努力下,雖然經歷改朝換代,但中原帝國軍隊對遼東的瞭解並沒有衰減,同時還錘鍊了李績、劉仁軌這樣十分熟悉遼東作戰的優秀將領。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高句麗內部出問題了。高句麗老國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應為權力問題發生嚴重對立,誰也不服誰,以至於產生內亂。看見這樣的機會,李治毫不猶豫地拉一邊打一邊,認認真真地開展拉偏架工作。所謂敵人的不和就是我方的人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困擾隋唐幾代帝王的遼東問題,在李治時代終於集齊了天地人三要素,早有準備的李治毫不手軟,順勢而為,終成人生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快速繁殖火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