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貓頭1987

    地方軍打不贏就是滅族,所以打仗很賣力。朝廷已是軍中無大將了。打不贏可以投降,都是朱家私事,誰贏都一樣。所以打不贏也不奇怪。

  • 2 # 萬歲1148858845

    其實朱元璋對國家的安排幾乎與西晉的晉武帝類似,都是以地方藩王的力量來拱衛中央的皇帝,這勢必導致地方諸侯勢力日益坐大威脅中央但是在歷經多年戰亂地方形勢混亂且外部威脅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這樣的分封制度有利於迅速控制局面尤其是在對付強大的蒙古殘餘勢力的時候,實際上燕王的軍隊既是多年與蒙古作戰的精銳也是在吞併了寧王的蒙古族的朵彥三衛騎兵以後才變得極其強大的,此外四年內戰之中燕王並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大規模戰役,主要還是依靠姚廣孝的宮廷內部的宦官集團的內幕訊息才能南下繞道突襲南京而一舉獲勝

  • 3 # 資深優秀磚家

    這個問題分三個方面

    第一,朱棣部的戰鬥力,朱棣部一直在負責戍邊,和北元殘留經常會有戰鬥,說是百戰之師也不為過。靖難開始,朱棣就先把寧王的朵顏三衛哄騙到手,朵顏三衛的屬於僱傭軍性質,戰鬥力也非常強悍。

    朱棣集結起的是明帝國兩支最強大的武裝力量,雖然數量只有七八萬,但戰鬥力不容小覷,冷兵器時代,本來也不能以人數定勝敗!

    第二,建文朝廷的兵力雖眾,但是都是在和平年代成長起來的,沒見過血的部隊。戰鬥力不高。而且缺乏優秀的統兵將領,建文帝識人不明,草包李景隆大權獨攬,能和朱棣掰掰手腕的平安卻只是後期主持區域性戰役!

    第三,有點玄妙,可能就是天命所歸吧,那幾場莫名其妙的大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資料!

  • 4 # 錦小馬

    朱棣靖難能夠成功,實在是很不容易啊。他為什麼能夠成功呢,原因非常的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打鐵還需自身硬,朱棣本人能力也是非常的強。

    他老子朱元璋也給了他一個很好的造反藉口,朝中出了奸臣,親王可以起兵“清君側”。而且朱元璋還允許藩王帶兵,把部分藩王調教很不錯,比如朱棣。這可就苦了他孫子朱允炆了。

    軍事能力方面,朱棣不用說了,天天追蒙古打出來的高戰鬥力;朱允炆軍事水平基本為零。政治能力方面,朱棣至少他治下的北平等府治理的很好;朱允炆天天跟著一群儒生商討著怎麼根據《周禮》更定官制,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啥。

    燕王朱棣本身就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長年駐守北京,手下精兵強將如雲。朱允炆手下,除了那些誇誇其談的老儒生沒多少能用的人才,因為朱元璋的原因,幾乎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留下了善於防守的耿炳文。

    朱棣身邊有一個不世出的奇才姚廣孝,大將有朱能、張玉以及譚淵邱福等,都給了他很大幫助,而且他還有兩個絕對不可能背叛他的兒子:朱高熾和朱高煦。

    朱允炆真是好多豬隊友,草包李景隆這個人有重大的臥底嫌疑。內奸徐增壽,朝廷內部全是豬隊友。而那些有能力的戰將,如徐輝祖、何福、平安、盛庸很有能力。但是不會好好利用,但是後面的調動總是調動不到點子上,只能在不必要的時刻到場,在必要的時刻不知道在哪兒待著,最後朱棣直接繞道攻入南京,鐵鉉也沒來及回援。

    朱棣的運氣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有幾次到了緊要關頭。朱棣軍隊馬上就要敗了,幾乎絕望了,但是莫名其妙的運氣導致其反敗為勝。據記載,有兩次都是大風的原因,一次將敵軍主帥旗子吹斷,導致敵軍潰逃。另一次則是大風引起了沙塵暴,迎著敵軍進攻的方向,吹向敵軍。這要不是記在正史上的東西說出來都不行,於是朱棣就這樣奇蹟般的反敗為勝,這事真是沒法說,可能真是天命。

    朱棣乾的很不錯的,永樂大帝可能不是一個好人,但是絕對算是一個好皇帝,一個有作為的雄主。他以他特有的魅力影響著後代君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獨屬於明朝帝王的榮耀。

  • 5 # 呆哥163

    是徐輝祖獻三策,讓朱棣不費吹灰之力,打敗了中央軍。一,巧獻削藩策,朱棣造反有了藉口。二巧獻不殺叔策,朱棣成了如入無人之境的大英雄。三舉薦內奸李景隆掌兵,一打勝仗就撤軍。建文兵將只能死或投降!

  • 6 # 源稚生

    有句古話: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明太祖為了鞏固統治,不惜屠戮功臣,但是國家需要人保衛,於是他實行了分封制。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決策,是和建國後進行全面的軍隊整編同步進行的,兩者相互勾連,堪稱無縫對接。

    明朝早期的分封制有兩個特點:藩王的護衛軍本身也就是衛所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藩王理論上共三個衛,每衛五個千戶所,一衛的兵力,理論上通常是5600人;藩王有權力監視所在地的其他衛所——地方的鎮兵必須有皇帝和藩王的共同旨意才能調動。這就是所謂的,有奸臣作亂,則皇帝密旨召藩王,藩王則率府兵和鎮兵勤王。這樣以來,衛所制和分封制雙管齊下,有效結合,被重組整編的軍隊就由皇族控制了。

    藩王雖然並不參與地方行政,列爵而不臨民,但親王的地位非常高,僅次於皇帝和儲君,即使是公侯級別的開國功臣,見了親王也是要行跪拜之禮的。親王則不必還以相同的禮節——所謂無敢鈞禮。在這群強勢的皇子遍佈邊塞、中原等要衝的局面下,帝國的軍權就毫無懸念地從功臣集團的手中流入了皇族手中。

    在中國,明成祖朱棣是個傳奇的帝王,有人稱他篡權奪位,也有人說他千古一帝,事實上,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數能以諸侯王身份取得帝位的,那麼靖難之役中,明成祖朱棣為何能大敗建文帝的軍隊,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首先,起兵有名,名正言順;

    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朝廷的名義是“清君側”,是“靖難”,為國家除去奸佞。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國家的憲法,是不容更改的。諸皇子封藩建國,統帥軍隊,就是朱元璋在《祖訓錄》中定下的規矩。建文帝竟然聽信齊泰、黃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讒言進行“削藩”,對諸王皇叔進行迫害。根據《祖訓錄》,當朝廷出現奸佞,諸王有權起兵。那麼,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起兵有名。

    其次,燕王是嫡長,也是建文帝的長輩,有大義名分;

    朱元璋封建諸王,北方和西北的幾位王爺兵權、財權都很大,稱之為“塞王”。截留當地稅收養兵數萬,都有這些王爺節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脅,建文帝當然著重關照,但是當時,秦王(老二),晉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實質的最年長的王爺,威望也最高。

    其次,燕王朱棣手下的班底實力雄厚,有很多厲害的人輔佐他;

    燕王由於年長,在朱元璋統一中國時期就開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經過數次北伐蒙古形成並鍛鍊了自己的班底、人脈。這些人都希望成為從龍功臣,而不願意成為罪王的下屬,所以死力為燕王出力。對於其他藩王而言,尤其是有兵權的幾位“塞王”來說,朝廷贏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燕王贏了,按照燕王的宣傳,或許他們還能重新過上好日子。但攝於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馬錢糧眾多,在開展初期,他們是表示支援朝廷的,只是實際保持中立罷了,燕王在人脈上佔優,支持者也多。

    最後,戰略作用得當,一舉突襲取得成功;

    其實朝廷的軍力、財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強。如果拼消耗,燕王遲早完蛋。燕王經過三年的戰爭,雖然屢戰屢勝,但仍被朝廷逼迫在北京周圍。燕王也看清了這樣作戰的結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於是決定賭一把,利用燕王府、寧王府的起兵,奇襲突進,避開朝廷的重兵防線奮力向南,不攻重鎮,不佔名城,直接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君臣一時亂做一團、毫無主意,其實建文帝只要移駕,而不是自殺,則燕王及時佔領南京,建文帝調集勤王軍隊,再切斷燕府的補給,則燕王也必敗無疑,但是建文帝懦弱,沒有做到。燕王奇襲成功,最終奪得大位。

    總而言之:燕王有名義、有班底、有能力、有給予了實際的恩惠。做的是“有裡子、有面子”,能成功也是必然的。

  • 7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 8 # 大福讀史

    此回答共計5000字,配圖12張,詳細地闡述了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的兵爭情況。

    靖難之役起自建文元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六月結束,為時約四年。實際上,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完全是以臣叛君,以地方對抗中央,以北平一隅之地對抗全國,無論是軍事、政治及經濟上,雙方的力量對比都極其懸殊。燕王朱棣亦深知己方的不利情勢,故於發難之初特傳檄軍民,謂自己之興兵乃是遵循明太祖朱元璋遺留之祖訓所言,即“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征討,以清君側”。於是,兩方遂展開大戰。開始,建文帝先是以明朝開國元勳長興候耿炳文為大將軍負總指揮之責,繼而以曹國公李景隆掌兵,後又以都督盛庸繼任,燕王一方則始終以朱棣為主帥。雙方共舉行16次大會戰,每次都是燕王以十餘萬人馬對壘朝廷二十萬至五十萬精銳不等,統計朝廷軍敗十二次勝四次。無疑,屢戰屢敗消耗了朝廷的戰爭潛力,也為燕王朱棣成功實施“黑虎掏心”、自滹沱河一線直搗南京奠定了軍事基礎。

    靖難之役

    (一)建文帝削藩,燕王起兵反叛。

    洪武帝為鞏固朱家天下,分封子弟居於國之要地,並配以精兵猛將。1392年太子朱標病故,洪武帝遂以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乃引起諸王不滿。1398年洪武帝卒,年僅23歲的朱允炆唯恐諸王爭權,便詔令諸王不得至應天奔喪。諸王奉詔後,均以為此是齊泰和黃子澄之謀,不快之心更甚。主少國疑之下,建文帝君臣乃討論削藩之策。齊泰認為燕王兵精勢眾,威脅最大,故削藩當首推燕王。黃子澄卻認為燕王久經沙場,實難迅速平定。而周、齊、湘、代、岷諸王在洪武帝時期即頗多不法,削之有名。燕王同母弟周王朱橚地居開封,與燕王封地相接,削周等於削燕之羽翼,故他建議先取周王,再矛指燕王。權衡再三之下,建文帝決定採用黃子澄之謀。方針已定,1398年7月建文帝以周王謀反為由,將其廢為庶人。次年五月,建文帝又先後幽代王朱桂於大同,廢岷王朱楩為庶人,迫湘王朱柏自焚,囚齊王朱槫於應天。十個月內朝廷先後削滅五王,燕王朱棣為防不測,遂開始準備反叛。

    明初分封(應天即今南京)

    1399年3月,朝廷開始調整北平周邊的兵力部署。北面以都督宋忠率兵3萬駐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南面以都督僉事徐凱練兵臨清,東面以耿炳文之子都督耿瓛(huan)率兵駐紮山海關。如此,朝廷初步完成了對北平的戰略包圍。當月,朝廷又以防邊為名,將燕王朱棣麾下護衛精銳盡數調往開平,後又調其永清左軍駐彰德(今安陽)、調其右軍駐順德(今邢臺)。同時,朝廷又將燕王身邊得力戰將召至應天。至此,燕王身邊僅剩800餘護衛。六月,朝廷削奪燕王的軍事行動開始收尾。北平布政使謝貴、都指揮使張昺已控制燕王府和北平九門,燕王府內應也做好了準備。七月份,燕王府對外通道斷絕。面對險惡局勢,燕王果斷計擒謝貴、張昺。隨後,張玉和朱能奮戰一夜,終將北平九門克定。都指揮使俞瑱敗走居庸關,馬宣巷戰不勝,退保薊州;奉命自開平前來攻燕的宋忠至居庸關聞變後立即退守懷來。於是,北平城遂為燕王控制。

    建文帝圍堵燕王(二)雄縣、真定之戰。

    燕王控制北平後,為摧毀朝廷封鎖線,乃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領精銳於七月初五奔襲北平之東大門通州,通州衛指揮使房勝不戰而降。隨後,朱棣又命張玉、朱能領兵攻取薊州。薊州都指揮使馬宣猝不及防,兵敗戰死。稍事安撫後,張玉、朱能又夜襲遵化,衛指揮使蔣玉率部投降。東線威脅解除後,燕王又集結諸將發兵居庸、懷來。俞瑱自忖兵少,便棄城西就宋忠。朱棣率軍緊追不捨,急趨懷來。宋忠倉促臨河列陣,燕王鼓譟而前,宋忠大敗,懷來守將百餘人均被俘不屈而死。至此,燕王朱棣僅用11天便擊潰了朝廷部署的削燕主力。

    燕王掃平朝廷軍

    削燕失敗的訊息傳來,建文帝即拜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領兵30萬北伐。八月十二日,朝廷軍抵達真定。剛到真定,耿炳文便設定了三道防線。都督徐凱駐河間,潘忠駐莫州(任丘),楊松所部9000餘精銳前出雄縣。部屬建議耿炳文應派遣精銳直奔燕王巢穴北平,但耿炳文老成持重,未予採納。燕王分析敵情後認為:耿炳文勢眾,不宜先攻;潘忠和楊松輕出冒進,離北平最近,且立足未穩,故應先行攻取。8月15日正值中秋,燕王朱棣判斷楊松定然忽視防守,乃於深夜奔襲雄縣,全殲楊松所部9000餘人,繳獲戰馬8000餘匹。攻陷雄縣後,燕王又派千餘騎兵伏擊潘忠所部援兵,一戰生擒潘忠。兩戰告捷,燕王迅速撤回白溝河駐營,以防徐凱所部襲擊。恰好,耿炳文所部叛將張保來投,給燕軍提供了耿炳文13萬大軍分兩部駐紮滹沱河兩岸的情報。於是,朱棣乃派張保返回耿營,為其散播燕軍即將來攻以及雄莫兩軍慘敗的訊息,以誘使耿炳文將滹沱河南岸的朝廷軍盡移河北。耿炳文中計,燕王趁其移軍之際率軍猛攻,朝廷軍踐踏而死者甚眾,耿炳文退保真定。燕軍攻城不下,遂於八月二十九日班師返回北平。建文帝以耿炳文敗師喪眾,乃以曹國公李景隆取而代之,併為之增添人馬。

    雄縣、真定之戰

    (三)北平圍城、鄭村壩之戰。

    1399年8月20日,受賜“通天犀帶”的李景隆統兵五十萬抵達德州。此時,山海關都督耿瓛也率軍攻擊永平以牽制燕軍。面對東、南兩面受敵的局勢,燕王朱棣決定先集中兵力援救永平,以引誘李景隆率部攻擊北平,使其頓兵于堅城之下。待燕軍攻破耿瓛,便可與北平守軍夾擊疲憊不堪的李景隆部。9月19日,燕王發兵東攻永平,25日燕軍抵達永平,耿瓛聞訊不戰而逃。見李景隆所部未動,朱棣集合諸將商議出塞北取大寧,以獲得大寧朵顏三衛之剽悍邊騎增強己方實力。10月初,燕軍攻破劉家口後急趨大寧。出塞很順利,燕王盡得寧王所部20餘衛兵馬。

    燕王襲取大寧

    不出燕王所料,李景隆得知燕軍出塞,立即揮師北上。10月15日,朝廷軍抵達盧溝橋。李景隆分兵為三:一以主力猛攻北平九門;二以一部襲取通州,警戒燕王大軍西返;三以九營兵馬屯駐鄭村壩,警戒北平東北側。十一月初四,燕軍抵達孤山(今三河)。偵知朝廷軍佈防後,燕軍即於次日凌晨踏冰渡過白河,進軍鄭村壩。李景隆派遣的警戒河東的都督陳暉與燕軍擦肩而過後得知燕軍渡河,立即引軍尾隨,卻被燕軍擊潰。當時朝廷軍士卒多南方人,他們不耐寒冷。加之長期攻城無功,朝廷軍計程車氣已降至極點。剛一接戰,燕軍便擊潰朝廷軍七營人馬,李景隆倉皇逃奔德州,朝廷軍全線潰敗。至此,朱棣已經取得了黃河以北的戰場主動權,而朝廷兩喪精銳,軍事實力已大為削弱。

    鄭村壩之戰(四)燕軍奔襲大同,兩軍激戰白溝河。

    敗退德州後,李景隆再度調集兵馬,準備來春再戰燕軍。燕王得知後,決定採取攻敵所必救之計,率軍西進佯攻大同,吸引朝廷軍往援。燕軍諸將對朱棣的部署存疑,朱棣回答道,“我徵大同,大同必告急於彼以求援。苦寒之地,南卒脆弱不耐,疲於奔命,則凍餒逃散者必多。誘而敝之,何為不可?”是年12月19日,燕軍兵抵紫荊關。24日,燕軍抵達廣昌(淶源)。次年正月初三,燕軍攻克蔚縣,守將舉城投降。初七,燕軍攻克雁門關,完成了對大同的戰略包圍。二月十八日,燕軍抵達大同。李景隆聽聞燕軍攻擊大同,忙率軍出紫荊關救援。而燕軍卻悄然自居庸關返回北平。李景隆無功而返,途中“凍餒者甚眾”。援救大同之行,使李景隆喪失了休整的時間。待四月份進兵至真定的武安侯郭英和安陸侯吳傑按既定部署開往戰場,李景隆也不得不率部自德州北進至白溝河與郭英所部會師。燕王知悉朝廷軍的動向後,立即率軍南下。雙方隔河對峙,激戰即將爆發。

    燕軍奔襲大同

    李景隆和郭英、吳傑所部匯合後,朝廷軍各部共計60萬。大戰剛開始,燕軍率先渡河攻擊。朝廷軍大將平安曾隨朱棣出塞作戰,深知朱棣用兵特點,乃設伏邀擊燕王,險些將其生擒。激戰至晚間,雙方各有勝負。當夜,燕軍調整部署,準備明日再戰。次日,雙方再度激戰,戰局對燕軍極其不利。此時意外發生了,戰場上突然颳起了一陣旋風,並將李景隆的將旗吹倒,朝廷軍士卒不知就裡,陣腳稍稍鬆動。燕王見狀,一邊催動燕軍猛攻,一邊派精騎繞至朝廷軍後方乘風縱火。朝廷軍大亂而潰,郭英潰而西,李景隆潰而南。燕軍乘勝追擊,朝廷軍被殺傷及溺死者達十餘萬。五月初九,燕軍攻陷德州,收繳朝廷軍糧資儲備百餘萬石,李景隆率殘軍10餘萬潰逃濟南。五月十六日,李景隆自濟南出戰燕軍,再次戰敗,遂棄城南逃。濟南參政鐵鉉率部堅守,燕軍多次攻城和勸降無效,為防師老兵疲,遂撤圍北返。

    白溝河之戰,濟南之戰(五)夾河、藁城之戰。

    白溝河一戰,朝廷軍精銳折損嚴重,已無發動大規模攻擊的實力,被迫轉入戰略防禦。燕軍回師後,朝廷軍再度北進,固守定州、滄州、德州,希望以此犄角之勢暫阻燕軍南下。朱棣得知朝廷軍部署後,對諸將剖析形勢後指出:德州、滄州、定州三城中,德州城防堅固,定州修築完備,唯有滄州久不修葺,故可一鼓而攻取之。為了麻痺滄州守軍,燕軍故意佯攻遼東。滄州守將徐凱聽聞,忙令士卒出城伐木修葺城防。誰知,燕軍過通州後突然轉而向南,一夜急馳三百里抵達滄州城下。徐凱猝不及防,被燕軍破城生擒。攻破滄州後,燕軍繼續南下,其前鋒很快抵達德州。勸降不成,朱棣遂令精騎抄掠德州守軍糧道。德州守軍困窘,不得不棄城至東昌(聊城)就食。燕軍緊追不捨,盛庸領兵背城列陣,佈置火器和毒弩迎戰。燕軍此戰受挫,大將張玉戰死,士卒折損萬餘,連朱棣也險遭不測。12月26日,燕軍返回北平,準備休整後再戰。

    燕軍受挫北撤

    1401年2月16日,燕軍再度南下。當時盛庸率20萬朝廷軍重返德州,與真定守軍相距二百餘里。朱棣吸取上次東昌之戰的教訓,充分發揮燕軍野戰優勢,準備不攻德州和真定城,而是進兵兩城之中,引誘朝廷軍來攻。3月22日,燕軍與盛庸軍對峙夾河。雙方當天即展開廝殺,次日繼續攻戰。自上午七時至下午三時,兩軍不分勝負。此時,東北風忽起,白溝河之戰重演,朱棣乘風猛攻盛庸部,朝廷軍傷亡慘重,盛庸單騎敗逃德州。真定援軍距離戰場80餘里,聞知盛庸戰敗,即按原路返回真定。朱棣再施計謀,讓士卒喬裝成百姓奔入真定城中散步燕軍分散外出蒐集糧草,軍中無人守備的假訊息,真定守將聞訊果然率兵奔襲。燕王聞敵中計,率軍乘夜色渡河,並與朝廷軍相遇藁城。燕軍頻頻發兵逼迫,朝廷軍被迫立陣迎敵。朱棣先以一部兵力牽制其三面,後親率精銳猛攻敵軍東北角。守將平安和吳傑於陣中縛木為樓,登樓指揮強弩射擊燕軍。不久,狂風再次助戰,燕軍乘風猛攻,朝廷軍迅速崩潰,約有六萬士卒被燕軍斬殺。

    藁城之戰(六)奔襲應天,朱棣稱帝。

    自1399年七月-起兵發難至1401年底,燕軍已經連續作戰兩年有餘。雖然燕軍每戰必克,但為集中力量野戰對敵,所克城池並未派兵駐守,故而旋得旋失,能始終控制的城池僅限北平、保定、永平三地。縱然朝廷軍一再戰敗,但憑藉豐厚的人力物力,不消多久便會捲土重來。長期以往,長期賓士的燕軍根本無暇休整,終將步入困境。此時,應天城中逃出一宦官,聲稱應天城防空虛可取。燕王首席謀士道衍亦勸燕王舍城勿攻,急趨京師。於是,燕王乃定計奔襲應天。

    燕軍攻陷盱眙

    1402年正月,燕王發兵南下,連克東阿、東平、汶上、兗州等地,直逼徐州城下。徐州守將閉城固守,燕軍計誘敵軍,一舉殲滅朝廷軍3000餘人。三月初一,燕軍捨棄徐州南下宿州。淝河一戰,朝廷軍再敗。但朝廷軍的層層抵抗遲滯了燕軍的兵鋒,讓各路援軍及時匯合。此後,燕軍的處境開始微妙起來。不久,雙反再次爆發小河之戰和齊眉山之戰。尤其是小河之戰,燕軍折損數員猛將,連燕王朱棣也險被朝廷軍斬殺。於是,戰事陷入膠著狀態。這時,建文帝聽信大臣言論,誤以為燕軍連連失利,不久後便會回師。故而,建文帝一紙詔令調回了徐輝祖。徐輝祖部撤走後,淮河前線的朝廷軍頓顯單薄。趁此良機,燕軍再次發揮騎兵作戰的機動優勢,分兵抄掠朝廷軍糧道。朝廷軍困頓飢餓,遂開始策劃突圍。燕軍趁勢尾隨追擊至靈璧,俘都督平安、陳暉等37名將領,徹底掃平了朝廷在淮北的主力軍。

    燕軍攻破應天

    五月初七,燕軍抵達淮水北岸的泗州,朝廷軍大將盛庸率步騎數萬以及戰艦數千艘列陣南岸。燕軍聲東擊西,以小舟渡至南岸,盛庸軍大亂。燕軍大隊趁勢渡過淮水,攻陷了盱眙。五月十一日,燕王召集諸將商議下一步的進行方向。眾將意見不一,有的建議取鳳陽,阻斷朝廷北方援兵後再南下渡江;有的主張奪取淮安,再逐步推進至長江沿岸。朱棣認為無論是鳳陽還是淮安都與速戰速決的既定方針不符合,若拖延時日,使朝廷軍沿江裝置,則大事去亦。於是,朱棣遂率兵急趨揚州。燕軍飲馬長江,建文帝聞訊大驚,忙派使者往燕軍營中請求割地議和。朱棣識破建文帝的緩兵之計,於六月初三揮師渡江。六月初九,燕軍抵達龍潭,繼而兵進應天。六月十三日,駐守應天金川門的谷王朱穗和李景隆開城門迎降燕王入京。建文帝見大勢已去,遂引火自焚。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在諸王及文武群臣的簇擁下,於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至此,歷時近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而落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句:隨興琴流水;請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