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尋歡111
-
2 # 滑州印象
我的家鄉是河南滑縣。
歷史之最說不上,我想說說滑縣的沿革。
滑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東臨黃河,西傍衛水,東西長51.5公里,南北寬39.5公里,號稱“百里之縣”。滑縣地處中原腹地,同中原地區眾多縣、市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歷史上的滑縣地域廣袤,始為顓頊、地嚳之都,繼為諸多王侯之國。秦設東郡,隋改滑州,歷有封建,代有沿革。那麼,滑縣的“滑”字是怎麼來的呢?
這要從周公的王子們接受封國說起。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一共有八個兒子。在周公攝政期間,老大伯禽被分封到魯地,建立了魯國,接著老二至老七分別被分封到凡、蔣、邢、茅、胙、祭等地,他們也都建立了自己的諸侯國。只有老八伯爵年齡最小,還沒有封地。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周康王釗執政期間,周王室從衛國的東北部劃出一塊土地給老八,准許他建立自己的封國,老八建立起來的諸侯國叫滑國。老八也被後人稱為“滑伯”。滑華人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就有了滑姓。按照《重修滑縣誌》記載,滑國的位置,在衛國、鄭國東北,曹國和宋國西北,東部與魯國相鄰。
滑國在諸侯國的爭霸戰中最終被晉國吃掉,其後代被迫走上逃亡的道路,散落在晉、鄭、衛等國之間。最大的一支遷往都費,位置在今天偃師市府店鎮一帶,在那裡他們建立了新的滑國。但滑氏的後裔們,不忘自己的出身,定期到滑國舊地的宗廟、祠堂祭祀祖先。秦朝滅掉六國後,搗毀了滑國的宗廟,拉走了祭祀用的重器,滑氏後裔停止了祭祀活動,滑國也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滑”的名字得以保留,之後的滑臺、滑州、滑縣,其名字就來源於此。到了北宋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追封周公為文憲王,滑伯的宗廟也得以恢復,從宋神宗元豐年間出版的地理志中,已經有了關於滑伯宗祠、墓地的記載。從元朝以來,滑州歷代州長、縣令祭祀不斷。滑伯的廟宇、祠堂在滑縣老縣衙的隔壁。
滑縣的歷史上下連綿四千多年。期間,名稱、隸屬關係、轄區面積變化很大。那麼,怎麼樣才能更準確、更全面地敘說這片區域的歷史呢?作者將滑縣的歷史劃分為七個時期。將文章的題目命名為漫話滑州,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將滑縣的按照時間順序史料劃分為:上古傳說時期、豕韋時期、衛國時期、東郡時期、滑州時期、老滑縣時期、新滑縣時期等七個部分。其中的滑州時期,是滑縣歷史的輝煌期,滑臺城作為州一級地方文化的中心,對周邊縣域有著廣泛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也是我將題目命名為滑州而不是其他幾個時期名稱的緣由。其中的老滑縣時期,是滑縣作為縣級行政單位的開始,儘管隸屬關係幾經變化,但所管轄的區域相對穩定,鄉、裡、村都有準確的名稱和位置,史料記載詳實而又完善,所以將老滑縣的縣域作為漫話滑州的基本區域,以下簡稱滑境區域。我演講的題目叫漫話滑州。那麼什麼是“漫話滑州”呢?所謂“漫話”,就是不受約束地說,很隨便地說。“漫話滑州”者,就是不受志書觀點和歷史資料先後順序的限制,以滑州史志為基礎對滑境區域的漫談,不是不尊重歷史的胡編亂說,歷史是胡說不得的。
上古傳說時期的滑縣,由於當時還沒有文字記載,加上年代久遠,歷史資料大多湮滅,後代補記的史料則大多數來自於神話故事和口頭傳說。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有與滑縣有淵源的帝君嗎?這一時期,他們在滑境區域都建立了哪些國家呢?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盤古開天闢地,人類才有了歷史,《史記》中把天皇、地皇和泰皇列為“三皇”,把皇帝、顓頊、帝嚳、唐堯和虞舜稱之為“五帝”。五帝之中,皇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堯舜都是傳說中的仁君,以禪讓制而聞名華夏。相對而言,人們對顓頊、地嚳是比較陌生的,甚至許多人還不知道這幾個字的讀音。其實,顓頊、地嚳二帝就是在滑縣境內稱帝的,並且死後埋葬在了滑縣。據《河南通志》記載,二帝陵位於老滑縣東北七十里的土山村。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從小就聰明過人,二十歲繼承帝位,傳說活了98歲,在位78年。他嚴格按照皇帝的政策辦事,把當時的中國治理成太平盛世。他在位時,曾經制定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帝嚳是皇帝的曾孫,顓頊的侄子,十五歲輔佐顓頊治理朝政,三十歲接替顓頊繼承地位,他在位70年,享年100歲。在位期間,天下大治,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顓頊、帝嚳二帝,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了華夏根基,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帝嚳在位時,后羿在鉏城建立了鉏國。接著,帝嚳又把顓頊的後代樊封於昆吾,建立了昆吾國。昆吾國的遺址,在滑境區域的東北方向。虞舜在位時,把皇帝后裔伯倏(shu)封於南燕,建立南燕國,即古胙國。古胙國的位置,位於滑境區域的西南部。傳說到了唐堯時代,天上九個太陽,禾苗枯死,猛獸長蛇為害,后羿射去九日,拯救百姓。“后羿箭射九日”的神話傳說,就是從鉏國的鉏城孕育和發展而來的。鉏城的位置,一種說法在八里營衛王殿遺址,另一種說法在趙營鄉白雲觀遺址。
顓頊、帝嚳二位皇帝死後,均葬於帝丘,被後人稱為二帝陵。《明史.禮記》記載:洪武四年,朱元璋讓中書省考察歷代帝王陵寢的位置。禮部經過考察認定,“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嚳二帝埋葬於滑州的帝丘。《大清會典》中也說:帝顓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埋葬在河南滑縣。《滑縣誌》中說:每逢朝廷更改年號,皇帝都要派遣官員到二帝陵祭告。農曆三月十八日,是顓頊帝的生日,每年在這一天,朝廷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當時的二帝陵 ,背靠沙丘,面向硝河,鬱鬱蔥蔥,風景宜人,是滑縣的十二景之一。宣統年間,一場風沙將陵區掩埋。抗日戰爭時期,二帝陵劃入了新設定的高陵縣,1949年劃入內黃縣。1986年,內黃縣清除了陵墓區和的積沙,二帝陵得以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現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八日,內黃縣都要在這裡舉行公祭二帝的大典,民間還興起了盛大的廟會,鮮活的歷史和文化得以復原與重現,這是多麼幸運的事啊。
豕韋時期的滑縣,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帝少康即位開始,至公元前1041年,衛國建立的前一年止。這一時期,正是中國奴隸制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在滑境區域建立起來的豕韋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幾經興盛和衰亡,它的命運究竟是怎樣的呢?
豕韋國的建立,還要從舜帝說起。那時,有叫董父的人,非常喜歡養龍,舜帝賜姓豢(huan)龍氏,並把他冊封到韋城去養龍。夏帝孔甲在位時期,有個人叫劉累,是堯帝的後裔,被朝廷派到韋城養龍,賜予“御龍氏”。夏帝少康在位時,把顓頊帝的十世孫籛(jian)元哲冊封到韋城,建立了豕韋國。豕韋國是夏朝的同盟國,是支援夏王朝的重要力量之一。
夏桀二十八年,昆吾國聯合豕韋、顧等諸侯國征討商湯,在這些戰鬥中,昆吾國被滅掉,豕韋國戰敗後歸附了商湯,成了商王朝重要的諸侯國。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紀初,商王朝因內亂國力衰落,而其附屬的豕韋國則逐步強大起來,企圖擺脫商王朝的控制。公元前1301年,豕韋國宣佈獨立,不再向商王朝納貢稱臣。商王武丁即位後,任用奴隸傅說為相國,大力改革政治,使商王朝重新強大起來,開始征討四方。公元前1192年,武丁派兵征討豕韋國,豕韋戰敗亡國,其國民大部分投靠了西周。
到了武王伐紂時,豕韋的一支參與了討伐紂王的戰爭。西周平定天下,論功行賞,把豕韋后裔韋伯籛(jian)遐(xia)封於豕韋,重新建立豕韋國。豕韋國都城的舊址,在萬古鎮妹村。
衛國時期的滑縣,從公元前1040年衛國建立時開始,至公元前210年秦朝設立白馬縣的前一年止,這一時期,衛國從西周初期的諸侯大國淪落為戰國末期的彈丸之地,滑境區域作為衛國的一部分,見證了衛國的興衰。但本文講述的重點,不是其歷史的全部,而是衛國遷都曹邑和楚丘城時,滑境區域作為衛國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這一段時期。
衛國建立之初,滑縣位於國境的東部,其境內的曹邑是衛國的一座邊城。後來,周王室把這片土地分封給了滑伯,並建立了滑國。春秋諸侯國爭霸時期,滑國被晉國滅掉,滑縣的大部分土地迴歸了衛國。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衛國,都城朝(zhao)歌被攻破,衛懿公被殺,衛國被迫將都城遷到曹邑,後來再次遷都到楚丘。衛文公在這裡發憤圖強,大興王道,從而使衰落的衛國重新走上了復興之路,歷史上將這段時期稱為“文王中興”,楚丘城一時成了衛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629年,衛國再次受到狄人威脅,衛成公將都城遷到帝丘。在整個春秋時期,滑縣一直是衛國的轄區。到了戰國以後,衛國面積日益縮小,包括曹邑在內的滑境西部被魏國佔有,但東部仍為衛國所管轄。這段歷史,將單獨作為一個章節在《衛國往事》中予以解讀。
東郡時期的滑縣,從公元前209年,建立隸屬於兗州東郡的白馬縣開始,至公元595年廢除東郡建立滑州的前一年止,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共計836年。這一時期,東郡所管轄的縣域變動很大,歷經從豫北擴充套件到魯西,又從豫北、魯西縮減到豫東北的過程,只有滑境區域的白馬縣、南燕縣等少數幾個縣自始至終屬於東郡,在整個東郡志書中佔有很大比重,滑縣曾一度佔有半壁東郡。東郡的歷史可以涵蓋滑縣的全部,而同一時期的白馬縣,由於管轄面積有限,其歷史不能涵蓋滑境區域的全貌,這也是本文把滑縣這段歷史叫東郡時期而不叫白馬時期的原因。那麼,在東郡所管轄的縣域中,哪些在滑境區域呢?
秦統一六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郡縣制就是把縣作為基層政權的管理單位,以郡領縣,直屬中央。秦朝先後在滑境區域設立了白馬縣、濮陽縣、南燕縣,隸屬於兗州東郡。東郡的管轄範圍包括春秋戰國時期十二個諸侯國的轄區,這十二個諸侯國是邶、鄘、衛、凡、胙、邢、共、微、觀、南燕、昆吾、豕韋,大致範圍包括現在的安陽市、新鄉市、濮陽市、鶴壁市大部,具體涵蓋輝縣、衛輝、延津、淇縣、浚縣、湯陰、滑縣、濮陽、清豐、範縣等。西漢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採用“封建制”與郡縣制並存的混合制度。西漢時期,滑縣仍屬於兗州東郡,與秦朝相比,東郡管轄的區域有較大調整:減少了豫北西部增加了魯西地區,東郡的轄區從豫北地區轉移到橫跨豫東北、魯西地區,滑縣因此成了東郡的西部邊界。這時的東郡共管轄22個縣,具體包括:濮陽、白馬、南燕、廩丘、陽平、樂昌、聊城、畔觀、頓丘、發乾、蒼、荏平、東陽武、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等。大致在今天的滑縣、濮陽、清豐、南樂、範縣、鄆城、莘縣、聊城、冠縣、臨清、荏平、陽穀、東明、東平、梁山、東阿等縣市的區域內。其中,白馬縣全部、南燕縣大部,濮陽縣部分地區在滑境區域。
王莽代漢自立,推行新政,將東郡改名為治亭,隸屬兗州。王莽改制失敗後,恢復東郡稱謂。東漢時期,東郡轄區面積有所縮小,主要是減少了山東西南部的七個縣市,其管轄範圍是:濮陽、白馬、燕縣、頓丘、衛國、東武陽、東阿、範縣、谷城、臨邑、樂平、發乾、聊城、博平等十五個縣。
三國時期,東郡為曹魏所有,其所管轄的區域大大變小,僅有南燕、白馬、濮陽、鄄城、和廩丘等五個縣,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滑縣、濮陽、鄄城和鄆城等縣市的面積。白馬縣的全部,南燕縣的大部、濮陽縣的部分地區在滑境區域。西晉統一全國後,將東郡改為濮陽國,濮陽國的面積與三國時期東郡的轄區相當。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濮陽國恢復為東郡。
西晉的統一,可謂是曇花一現,其建國不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接著就是流民起義。少數民族勢力乘機南下,紛紛在中原建立政權,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的歷史相當混亂,政權更迭頻繁,東郡先後被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南燕、北魏、東魏等眾多少數民族政權所佔領。中原百姓大舉南遷,遊牧民族陸續進入中原,把大片農田改為牧場,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儘管郡縣制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沒有被取消,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是名存實亡,相反,戰略要地的軍事價值開始顯現。東晉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東晉濟陽太守郭滿攻佔滑臺,這是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滑臺的名字,從此,滑臺開始活躍在南北朝的眾多史志中,成為南北爭奪的戰略要地。這一段時期,滑臺城的歸屬都歷經了哪些變化呢?
公元388年,丁零人翟遼在滑臺稱帝,自稱魏天王,改元建光,史稱翟魏。公元390年,東晉大將劉牢之北伐,在滑臺大敗翟遼,翟魏遭受重創。公元392年,翟魏滅亡。
公元398年,慕容德從鄴城南遷,在滑臺稱帝,改年號為燕元,史稱南燕。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南燕將領符廣叛亂,慕容德親自帶兵征討,滑臺留守將領投降了北魏,於是,滑臺城被北魏軍佔領。
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東晉大將王仲德率領水軍進逼滑臺,北魏兗州刺史尉建棄城逃跑,滑臺城被王仲德所佔領。東晉重新在這裡設立了兗州部,歷史上將在滑臺建立的兗州稱為西兗州,滑境區域的白馬縣、涼城縣受西兗州節制。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北魏伐宋,東郡太守王景度戰敗,滑臺城被北魏軍佔領。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劉宋北伐,南朝大將到彥之攻佔滑臺。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北魏反攻劉宋,將滑臺城團團包圍,南朝名將檀道濟從山東救援,走到歷城,糧草被焚,因缺糧中途返回。滑臺城被圍攻數月,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最後被北魏軍攻破。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劉宋再次北伐,南朝大將王玄漠率軍圍攻滑臺,圍城達二百多天竟沒有佔領,錯失了寶貴的戰機。北魏援軍趕到後,內外夾擊宋軍,王玄漠招架不住,大敗而去,死傷達一萬多人。
北魏初,將兗州改名為司州,接著恢復東郡稱號,治所設在滑臺城。北魏遷都洛陽後,東郡成為京畿十二郡之一。這時的東郡共管轄著東燕、平昌、白馬、涼城、酸棗、濮陽、長垣等七個縣,其中白馬縣、平昌縣、涼城縣在滑境區域。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遷都前,曾在滑臺東設壇祭天,大赦天下,並築起了滑臺宮。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2月,趙顯德在東郡起義,殺死太守裴煙,佔領滑臺城,自稱都督。4月,北魏發兵圍剿,趙顯德陣亡,起義軍失敗。
永安二年,公元530年,徐州刺史爾朱仲遠,率軍進攻西兗州,佔領滑臺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東魏相州刺史竇泰進攻滑臺,滑臺城被東魏佔領。公元550年,北齊取代東魏後,將涼城、平昌兩縣撤銷,其轄區併入了白馬縣。滑州時期,則從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滑州建立起,至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廢除滑州止,共計777年。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楊堅在長安稱帝,建立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這是繼秦漢、西晉之後再度統一起來的封建國家。由於南北朝時期的大動亂,行政區劃已相當混亂,至隋朝建立前,北朝州的數量已達二百一十一個,南朝州的數量也擴大到六十四個。這時,州的作用下降,郡一級形同虛設,地方行政管理已經混亂到非改不可的地步。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原來的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管理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在滑臺城設定杞州,這是滑縣第一次升格為真正意義上的州級行政單位。開皇十六年,取滑臺城之“滑”字,將杞州改為滑州。隋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滑州改稱兗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兗州改稱東郡。唐朝地方行政機構延續隋制,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東郡改稱滑州。這時的滑州,轄白馬、靈昌、衛南、匡城、胙城、韋城、酸棗等七個縣。基本確定下來。明代地方行政區劃仿照宋代的保甲之法,承襲了元代的鄉里甲之制,將滑縣劃分為6個鄉,下設79裡。這6個鄉是高陽鄉、仁壽鄉、義臺鄉、太平鄉、永寧鄉和安民鄉。另外滑縣還有設有寧山衛軍屯,其主要職責是屯田,也承擔操練、守城和守衛京師的任務。寧山衛軍屯共分為4所31營。到了明朝中後期,屯政廢弛,軍戶逃亡現象嚴重。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月,李自成部將劉汝魁攻佔滑縣,當年3月,起義軍在滑縣建立農民政權,委派劉三晉為縣令。公元1644年7月,清兵佔領滑縣,委託邢臺舉人王蔚代理滑縣政務。清朝在地方管理體制上基本繼承了明朝的制度,滑縣名稱沿用,隸屬直隸大名府不變,但裁撤了寧山衛,把軍戶改為農戶,將4所31營就近併入了附近鄉里,左、右兩所被併入了義臺鄉,後所、中中所附入安民鄉。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滑縣劃歸河南衛輝府管轄,滑縣作為河南省的一部分基本確定下來。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胙城縣城被風沙掩埋,原屬於胙城縣的班勝固集、常興集、龐固社、牛市屯,劃歸滑縣管轄。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滑縣由6個鄉改為16個區。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2月,民國政府撤併州縣,撤銷了衛輝府,滑縣改屬河南省豫北道。
民國時期的滑縣,與周圍縣域相比,面積還是相當遼闊的。當時,滑縣北至內黃二安鄉劉莊村,包括內黃縣中召鄉、梁莊鎮、浚縣善堂鎮大部和內黃縣的陸村鄉、井店鎮、二安鄉一部分地區,南至封丘黃德鎮大關集村,包括封丘黃德鎮、長垣丁欒鎮、趙堤鎮、佘家鄉大部和樊相鎮、方里鄉一部分地區,西至延津位邱鄉班勝固村,包括今天的位邱鄉、王樓鄉、朱寨鄉、馬莊鄉大部分地區,東至桑村鄉張馬廠村,共轄1358個村莊,總面積2500平方公里左右。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冀魯豫邊區在滑縣四周與鄰縣交界地,建立抗日根據地。1940年6月,在滑縣東北與內黃、濮陽三縣交界地建立了高陵縣,滑縣的善堂、牡丹街、魏莊、白道口、四間房等地共計205個村莊劃入了高陵縣。49年8月,高陵縣被撤銷,其北部大部分地區劃入浚縣和內黃,只有南部的白道口和四間房一帶的村莊迴歸滑縣。1940年6月,在滑縣與長垣交界地建立了衛南縣。滑縣的小鋪、王莊、半坡店、牛屯、焦虎、老店、上官、瓦崗、慈周寨等地共計400個村莊劃入衛南縣。1949年8月,滑縣與衛南縣合併為新的滑縣,滑縣劃歸衛南縣的村莊全部迴歸。1943年1月,在滑縣東南與長垣、封丘、東明四縣交界處建立了濱河縣,滑縣的老岸、佘家、丁欒、官橋營一帶劃入濱河縣。1945年8月,濱河縣被撤銷,滑縣劃歸濱河縣的村莊,於49年建國前夕劃入長垣縣。1943年秋,在滑縣、浚縣、衛輝、延津四縣交界之地建立四縣辦事處,1945年6月改稱衛濱縣,滑縣的牛屯、半坡店以西地區劃入衛濱縣。1946年4月,衛濱縣被撤銷,滑縣劃入衛濱縣的村莊大部劃歸延津縣。從抗日戰爭到49年建國這段時間,滑縣與周邊縣所進行的縣域劃分中,滑縣共劃出399個村莊,劃入一個鎮另加31個村莊。具體情況是:劃入長垣110個村莊,劃入封丘23個村莊,劃入延津77個村莊,劃入浚縣59個村莊,劃入內黃124個村莊,劃入濮陽6個村莊。從浚縣劃入道口鎮和31個村莊。
新滑縣時期是從49年滑縣與周圍縣域重新劃分界線以來至今。新滑縣時期,滑縣的行政歸屬又有哪些變化呢?
49年8月,河南基本解放,新中國在冀魯豫、太行、太嶽三大根據地的基礎上設立了平原省。這時衛南縣已經併入滑縣,合併後的滑縣隸屬於平原省濮陽專區。當年11月,滑縣縣政府從萬集遷到道口鎮。1952年,平原省撤銷,滑縣所在的濮陽專區劃歸河南省。1954年,濮陽專區被撤銷,滑縣劃歸安陽專區。1958年,安陽專區被撤銷,滑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恢復安陽專區,滑縣迴歸安陽。1983年,撤銷安陽地區行政公署,實行以市帶縣管理,滑縣劃入濮陽市管轄,1986年2月,滑縣迴歸安陽市,成為安陽所轄的五個縣之一。從2011年6月起,滑縣成為省政府直管縣。
-
3 # 藿香霓虹
家鄉河南省安陽市,這裡出土了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有中國有記載以來最早的女將軍婦好墓,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
4 # 歷史的發生
我的家鄉是山西省運城市。
地理位置
運城市,古稱“河東”,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北與山西省臨汾市接壤,南臨河南省三門峽市,西跨黃河至陝西省渭南市,東倚山西省晉城市。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歷史燦爛,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堯舜禹曾經活動過的地方,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歷史之最
1.最早靈長類猿類化石
1995年5月,中美科學家在運城市垣曲縣發現了眾多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動物特徵的猿類化石,主要是牙齒化石和頜骨化石,被命名為“世紀曙猿”。
2.最早叫中國
在1998年和2005年的全國高考語文題裡有“最早叫中國的地方在哪裡?”正確答案是“山西省運城。”
2015年1月16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中國史學會等10餘家單位和高校的30餘名專家學者,從歷史、文物、文化層面剖析,解讀“古中國”,最後一致認定:運城是堯舜禹活動的中心區域,堯初蒲坂,後遷平陽。運城區域在萬國之中,是“古中國”的由來,中國古時也稱“華夏”。
3.最早用火
運城市芮城縣西侯度遺址是目前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距今180萬年。太原市舉辦的全國二青會聖火採集就是在西侯度遺址。
4.最早的奴隸社會王朝
運城市夏縣,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此而得名,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記載:“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建安邑”。
5.最大的武廟
關羽出生在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作為武聖的家鄉,這裡擁有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在解州,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關公遊街活動,聲勢浩大。
6.最大的關公銅像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關公銅像坐落於關公故里——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聖像整體高達80米,銅像高61米,寓意關公在世61年,底座高19米,寓意關公19歲時成家立業。
7.最早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
后土祠是中國民間廣泛信仰的神袛,總司土地之神。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的后土祠,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1996年,后土祠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重點文物之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省是山西省,地級市最多的是運城市,擁有90處,排名全國第一。正所謂“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華夏起源看運城”。
9.最大的宰相村
位於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該家族曾經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王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可謂是“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因此而得名。
10.最古老的鹽池之一
運城鹽池的開發約有四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鹽池之一。據傳說,在舜帝當政的時代,人們就開始在夏天撈採水池內天然結晶的鹽。到春秋戰國時期,運城鹽池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晉問》中,曾這樣形容過墾畦引水曬鹽的情景:“溝塍畔畹,交錯輪群,若稼若圃,漁兮鱗鱗,邐彌紛屬,不知其根。”在漢代,運城鹽池的鹽就遠銷豫、魯、冀、甘、陝等地。
11.飛天次數最多
曾經擔任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航天員的景海鵬就出生在運城市鹽湖區,目前是中國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景海鵬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三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
12.名家眾多
運城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名家輩出。荀子、范蠡、張儀、關羽、薛仁貴、王勃、王維、柳宗元、司馬光、關漢卿等。
回覆列表
【尋歡評斷】“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金鄉大蒜,可稱中國最棒!
金鄉大蒜,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金鄉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黴變、抗腐爛、耐貯藏等明顯優點。同時,金鄉大蒜營養價值極高,據科研部門測定,金鄉大蒜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尼克酸、脂肪、鎂、磷、鐵、鉀等營養元素20多種,被專家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
金鄉縣是全國著名的大蒜之鄉,大蒜種植歷史已達2000餘年,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年均產量80萬噸,產品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按皮色分,金鄉大蒜可分為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
金鄉縣常年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70萬噸,年貯藏能力近200萬噸,年出口量130萬噸,加工出口總量佔全國70%以上,擁有自營進出口企業280家。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大蒜常年種植面積5000畝左右。
20世紀80年代後,金鄉縣大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產逐年提高。
1998年,金鄉大蒜自營出口創匯87萬美元,實現了零的突破,1999年達到590萬美元。
2012年,金鄉縣種植大蒜面積70萬畝左右,居全國縣(市)之首,總產達80萬噸以上。
2016年金鄉縣種植大蒜61.60萬畝。
2017年,金鄉縣種植大蒜62萬畝。
金鄉縣也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金鄉大蒜的種植面積、產量、品質、出口量均居全國前列,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美譽。
相傳,金鄉大蒜還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劉秀率軍西征,路經爰戚(現金鄉縣),適逢疫病流行,許多兵士高燒、頭暈、嘔吐、昏迷,司隸校尉魯恭病亡,葬于山南。軍隊人心惶惶,戰鬥力大減,劉秀只得駐兵治療。隨軍醫生束手無策,聽任疫情在軍中迅速蔓延。劉秀愁腸百結,坐臥不安,仰天長嘆:“天滅我也!”正置危難之際,忽聞一鶴髮童顏老者來獻醫方。真是喜從天降,劉秀急忙召見。禮讓畢,急不可待地說:“請仙翁賜方!”老者笑而答道:“將軍不聞本地百姓多種大蒜嗎?可高價收取,把它搗碎,取其液,命士兵用以滴鼻,可防此病蔓延;同時將大蒜分與士兵就食,不幾日即可痊癒。”劉秀立即遵囑辦理,果然病除。再循老者,不知去向。劉秀對天長揖:“天助我也!”遂發兵攻取洛陽,稱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