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戰爭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戰爭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階級社會的戰爭,是用以解決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的鬥爭形式。它是政治透過暴力手段的繼續,是流血的政治。
9
回覆列表
  • 1 # 悅祥薇萊

    戰國四大名將指的是:李牧、白起、廉頗、王翦。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臺隆堯),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為秦國公族,故《戰國策》中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一說山西運城,山東德州)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慄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奔魏居大梁,後老死於楚,葬於壽春。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 2 # 中原一哥

    戰國四大名將是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李牧、廉頗。四大名將按照指揮多次戰役,並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標準來排序的。

    秦國戰神白起以殺人百萬而聞名,令其他六國聞風喪膽,攻城略地無數,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公元前273年,大破趙魏聯軍在華陽,斬首一十三萬,後有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公元前264年,斬首五萬;長平之戰殺趙軍四十萬。秦國王翦的戰績:破趙國都城,徹底消滅燕趙勢力,滅楚國,平百越,為秦始皇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廉頗率8萬趙軍大敗燕國40萬,殺燕將慄腹,後長驅直入500裡,於前250年,圍燕都薊,逼燕國割城求和。

    李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抗擊匈奴的中原將領,趙王以李牧為大將軍,於宜安殲敵十萬。

    他們代表戰國實戰的最高水平,從小兵一直做到大將,鎮守一方的將軍,用自己的軍事才能代表的自己的榮譽。

  • 3 # 壹玖柒零898

    說起戰國四大名將是誰?讓我想起了一位南北時期叫周興的,因復皇命撰寫了《千字文》。其中,《千字文》裡是這樣描述戰國四大名將的: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起翦頗牧,分別代表的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有部古裝電視劇叫《大秦帝國之縱橫》,該劇講述的是東周各諸侯國經過幾百年的戰爭兼併,此時出現了七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各國混戰不休,群雄並起,亂世出英雄。

    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了戰功赫赫的四大名將。這四大名將都是從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做起;而後,憑藉自己的努力慢慢成為了秦國、趙國最為倚重的大將。由於,這四個人因戰功卓著,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名將白起: 

    戰國時期秦華人,善用兵。在伊闕之戰,白起斬殺韓魏聯軍24萬;三次攻打楚國,最後攻破楚都,共殲滅35萬楚軍。最後戰役長平之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名將王翦:

    頻陽東鄉人,秦國名將。據相關資料記載:周靈王太子宗敬,人稱王家,因以為氏,故而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孫,秦王尊其為師。

    王翦最有代表性的戰役是是用六十萬大軍對楚國的大戰,這一戰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這一計的典型戰役,王翦是秦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也是名將白起之後,秦國又一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

    名將李牧:

    戰國時期趙華人。李牧是戰國末年,六國中少數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這也顯示了李牧,高超的軍事指揮。

    名將廉頗: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可以說是戰國四大名將中武功最強的,謀略能與白起相比,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國,消滅各國部隊不計其數,廉頗是攻打齊國燕國魏國最有戰功的將軍。

    但後面,未能被趙孝成王重用,啟用趙括為帥,結果導致大敗長平之戰,導致亡國。  

    只能嘆呼:廉頗老矣! 

    這四人,就是戰國時期秦滅六國時的四大名將。他們都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時代。所參與的主要戰爭都是秦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戰爭。

  • 4 # 香茗史館

    題主,其實有個東東叫“百度”,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去搜的。

    這個讓我怎麼答呢?直接抄吧,不是我的風格;不抄吧,又不知道該寫些啥。

    簡單來說說吧,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通常指的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人(排名不分先後)。

    白起

    白起,戰國時秦國郿(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人。成名於秦昭襄王時期,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粗略計算至少百萬以上,號稱“人屠”。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長,正式開啟輝煌戰爭生涯。

    主要戰績: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發兵攻魏,奪取魏城大小六十一座,殺敵數字不詳。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殺敵數字不詳。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殺敵數字不詳。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殺敵數字不詳。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白起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今襄州),殺敵數字不詳。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白起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焚其祖墳,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同年,白起又攻佔了楚國巫、黔中郡。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南韓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南韓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南韓南陽太行道,斷絕南韓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3年),白起攻佔南韓野王(今河南沁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左右,白起接替王紇參加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一說60萬)。

    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始皇時期秦國名將,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主要戰績:

    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下趙國的閼與,同時一併攻取了趙國九座城邑。

    秦始皇十九年(前230年),趙國因反間計殺死李幕後,王翦大敗趙軍,殺死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國土併入秦地,成為秦郡。

    秦始皇十九年(前227年),荊軻刺秦後,王翦領軍攻燕國,於易水大敗燕軍,乘勢攻取燕都薊,燕王喜逃至遼東,燕國名存實亡。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

    廉頗

    廉頗,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頗,除了著名的“負荊請罪”之外,同樣是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

    主要戰績:

    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頗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

    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

    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樓昌領兵進攻魏國幾邑(今大名),未能奪取。之後廉頗再次進攻,將幾成功佔領。

    趙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頗伐魏,攻陷防陵,築城而還,隨後又攻取了安陽。

    趙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滿趙惠文王違背盟約,出兵進攻趙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將趙奢率兵增援閼與,大破。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

    趙孝成王五年(公元前261年)左右,廉頗率軍參與長平之戰,與秦軍對峙,未敗。

    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軍入侵趙國,廉頗領兵反擊燕軍,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了卿秦、樂閒,之後又包圍了燕國都城。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

    同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廉頗最終離趙奔魏,晚景淒涼。

    李牧

    李牧,趙國柏仁(今河北邢臺)人,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末期趙國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主要戰績:

    對抗匈奴,守護趙國北境多年,曾用計大敗匈奴,殺死匈奴十餘萬人馬。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匈奴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公元前243年,趙王派李牧進攻燕國,攻下燕國的武遂、方城。

    公元前233年,秦將桓齮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進攻趙的後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趙王遷從代雁門調回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後大破秦軍。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軍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因李牧率軍抗擊,秦軍難以迅速突破。後李牧率軍反擊,戰敗秦軍。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趙王后中反間計,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

    數年後,趙國被滅。

  • 5 # 風間琉璃mjh

    戰國時代,七強爭霸,群雄並起,湧現了一大批亂世將星,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四大名將。

    白起 秦華人,戰國四名將之首,被封武安君,長平之戰名垂青史,坑殺趙國40萬人。另外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陣亡200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堪稱一代殺神。

    王翦 秦華人,被封武成侯,秦國統一六國的重要推手。滅燕,趙,伐楚,殺項燕,攻滅楚國,南征百越,戰功赫赫。

    廉頗 趙華人,被封信平君,一代名將,負荊請罪成一代佳話,庇護趙國安穩,可惜最後因奸人作梗,導致“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李牧 趙華人,被封武安君,先前在北方抗擊匈奴,威震一方。後趙長平之戰失敗後,以一己之力連卻秦軍,可惜後來趙王中了離間計自毀長城,李牧被冤殺。

  • 6 # 南方鵬

    普遍認為戰國四名將是秦國白起王翦,趙國廉頗李牧。一,戰國時秦白起,是白乙丙後人,人稱戰神,人屠。他從秦昭王十三年攻取南韓新城開始,屢次出征,成為韓魏兩國的噩夢,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攻下六十多座城池,又移師趙國攻取光狼城,進攻楚國勢如破竹,攻下楚國郢都,改名南郡,楚國被迫遷都。秦國鄰居韓魏楚三國被打得叫苦不迭。

    最大型的數長平之戰,秦趙兩軍僵持不下,秦國用計促使趙國用趙括代替廉頗,白起以詐敗誘趙括軍深入,然後派遣二萬五千士兵插入敵後,截斷趙軍糧道,再派五千精銳騎兵,封鎖趙軍其他後勤線。趙軍無糧被困四十六天,趙括率軍突圍被射死,四十萬降兵被坑殺。後因觸忤秦王被賜死。

    其後十五年間,除了南韓,其他五國都在王翦父子主攻或參與下滅亡。經典戰役是滅楚之戰,王翦求兵六十萬,李信只要二十萬卻大敗而歸。秦王嬴政便出動傾國之兵由王翦帶領滅楚,出軍途中多次求賞,“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以貪得無厭的形象自汙消除秦王疑慮,最終順利亡楚。功成身退。

    三,與白起同時期名將有趙國廉頗,趙惠文王初,齊秦國勢最盛,前284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軍隊伐齊,第二年,廉頗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之後伐魏伐齊,屢立戰功。

    其後又大破前來捏軟柿子的燕軍,趙悼襄王繼位,令樂乘取代廉頗,廉頗不服從進攻樂乘,然後出逃投奔魏國再投奔楚國,常恨楚兵不如趙兵,鬱鬱而終。

    四,廉頗之後趙國又有名將李牧繼之,李牧初期活躍在趙國北方對抗匈奴,先示敵以弱而鼓舞軍心,幾年後抓住機會主動出擊,殺死匈奴十多萬人馬,滅亡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此後十多年匈奴人不敢靠近趙境。

    廉頗出走後李牧成為朝中重臣,屢次打敗燕軍,前233年,用固守反攻戰術打敗秦將桓齮。前232年再敗秦國二路大軍。後被郭開讒害被殺。

  • 7 # 歷史風暴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最頻繁的時期之一,這一時期名將輩出,在我看來戰國時期排在前四位的名將是以下四位:

    第一,吳起,

    吳起是戰國初期取得成就最高的一位將領了。

    吳起的成績如下:鎮守河西的時候多次大敗秦軍。當時魏國在魏文侯的領導下率先變法,魏軍強大無比四面出擊,其中西面就是由吳起率領的河西軍團對抗老秦人。雖然秦國以傾國之力和吳起戰鬥,但從來就沒有贏過。

    創立魏武卒制度,魏武卒一直到孫臏出世前只輸過一場,就是敗給吳起率領的楚軍,橫行天下多達半個世紀。

    寫出了著名的兵書《吳起兵法》。《吳起兵法》和《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可見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以上成績,使他成為戰國第一名將!

    第二,孫臏

    鬼谷子的高徒,孫臏本來想和龐涓一起為魏國服務。可惜的是,龐涓這個人發現孫臏比自己厲害,嫉賢妒能的他於是設計陷害孫臏。孫臏透過裝瘋賣傻躲過了龐涓的殺害,找機會回到 了自己的祖國齊國。

    在他短暫的軍事生涯中,孫臏親手埋葬了龐涓和他所率領的魏武卒,並且將魏國從霸主的位置上拉了下來。孫臏的圍魏救趙計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計策之一。

    他還寫了著名的兵書《孫臏兵法》。

    第三,白起。

    率領秦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生殲滅六國軍人百萬之多,為秦國最後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四,李牧

    如果李牧早生20年,他可能會成為吳起最大的對手,長平之戰如果由他來指揮不見得會輸給白起。可惜李牧生不逢時,當他成名的時候,趙國早已經被秦國打殘。即便這樣,李牧仍然取得了驕人戰績,他北擊匈奴拓地千里,率領趙國殘軍大敗秦軍。如果不是趙王中了反間計,李牧還會取得更大的戰績。

    以上!

  • 8 # 刀鋒鐵騎780110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這句話來讚譽中國古代戰國的四大名將最合適不過了,這四個人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廉頗是戰國後期趙國的名將。趙惠文王時封為上卿,屢次戰勝齊、魏等國,為趙國立了大功。長平之戰時,堅壁固守三年。

    後來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遭致慘敗。燕國乘機攻趙。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戰勝燕軍。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後老死在楚國。

    相比廉頗而言,趙國還有一名非常有名的戰將就是李牧,在趙國的後期可以說都是靠他支撐的,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一說 。李牧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在此之前,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趙軍屢敗於匈奴,以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知恥而後勇。趙軍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高度學習匈奴,建立了讓六國震驚的騎兵部隊。李牧北擊匈奴,這一點足可以與衛青、霍去病、竇憲比肩。

    而另外兩個大將就是在秦國,這個龐然大國出來非常有才能的人,大家可能瞭解的就是蒙恬,但是今天我們講的卻不是他,而是另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就是白起!白起一生戰功赫赫,曾經打敗了韓魏聯軍,剿滅二十四萬敵軍。並且白起和廉頗曾經也交過戰,在長平之戰的時候,白起就作為秦國的大將用計攻破趙國的城池,坑殺了趙國幾十萬人。在白起晚年的得病時候,秦昭王被別人離間,讓人賜劍給白起,白起臨終之前感嘆不應該坑殺趙國的人,最後自刎,讓人感嘆不已。

    戰國四大戰將中唯一一個能夠得到善終的就是秦國的王翦,王翦戰功累累,同時能夠韜光養晦,在即將統一六國的時候,選擇了告老還鄉。他重要的戰績就是掃三晉,滅楚國,為秦朝的大一統打下鑑定的基礎。並且他的兒子王賁也戰功赫赫,跟他一起合力滅燕國,當時在崇尚殺戮征戰的秦國,王翦卻能夠依靠自己智慧取勝,而不單獨靠著殺戮,這一點確實非常難能可貴的,也讓他在最後能夠成功的功成身退打下了基礎。

  • 9 # 相逢三笑泯恩仇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中國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 10 # 丿隨遇隨緣

    南朝梁武帝時期,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編撰《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來形容戰國時期這四位戰功赫赫的名將。他們都是從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做起,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長為秦、趙兩國最為倚重的大將。代表了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他們分別是:白起、廉頗、王翦、李牧。其實,所謂“戰國四大名將”,並非是學術權威的定論,而是業餘愛好者們的山寨之舉。

  • 11 # 6373空格

    一般認為白起,廉頗,王翦,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實際上這四位是戰國後期的四大名將,戰國前中期的一些名將像吳起,司馬錯,樂毅,孫武,孫臏等等都不次於“起頗翦牧”這四位。所以一般認為的“起頗翦牧”四大名將只能代表戰國後期,這個四大名將說法並不完整。個人認為白起,王翦,樂毅,孫臏,可以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fc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