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然在努力的人

    關羽是中國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同時也是中國武聖的代言人。我們在平時觀看的電視劇中也會發現香港的和黑社會在出任務之前都會拜關公,可見關羽在人們的心裡也是非常的高。其實關關羽是武聖人的說法在清朝時期就才出現的。而且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三個武聖人,分別是姜子牙,岳飛和關羽。很多人就會問為關公在岳飛之前,但在岳飛之後才成為武聖人?

      其實在清朝以前,雖然關羽也是民間所推崇的。但岳飛在人們的心目中才更勝一籌,畢竟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歷史上的貢獻,岳飛都要比關羽更加名副其實。畢竟岳飛當時對抗的是外族入侵,而關羽打的是內戰,不僅如此,岳飛還是當時的全軍的將領,而關羽只是是先鋒,所以,岳飛在人們的心目中也是更加的神聖。

      但到了清朝卻發生了變化。畢竟岳飛當時的主要功績是對抗金人,但清朝統治者是是和當時的金人確實同宗,他們自然不允許百姓把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是為心目中的偶像,而解決的辦法便是推出另外一個來代替岳飛。在當時的學車也是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最終選擇了知名度較高的關羽。

      由於清朝的統治者當時對於中國的歷史瞭解的也不夠。當時的滿清皇族卻十分喜歡讀《三國演義》。因此清朝統治者也是將關羽視為自己心目中的一代名將。再加上清朝統治者故意想選擇一位歷史人物來代替岳飛在當時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同時在清朝統治者看來,關羽雖然沒有類似於岳飛那樣的驕人戰績。

      可他一生只追隨劉備,在走失的情況下,寧可揹負罵名,也要保全劉備的妻子的安全,一旦有機會,也是立馬選擇返回自己大哥的身邊,可以說這也非常的有義氣。而最後為了報答曹操,也是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這也是義的體現。因此便選擇了關羽。最主要是岳飛抵抗的是外族,而清朝也是外族侵入中華,所以更換個聖人,是讓百姓忘記民族仇恨的好辦法。

  • 2 # 佛說WAI

    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一時間還真無從下手。所以。我去搜索了一下。就當科普一下了。剛剛看了一下。基於網友的意見和你的問題,我想補充我的意見就是,第一點可能是經過千百年的流傳。人民已經習慣了關羽的位置。而對於岳飛的印象可能只剩下那首滿江紅還有他的悲情。知道的不去解釋,不知道的,根本想不出來。還有一點擦邊的問題就是。國家不需要這麼多的宗教神抵。統治與宗教有相輔相成之處。但同樣有摩擦,神權與王權鬥爭在這個世界上早已經屢見不鮮。下面是科普的。岳飛為什麼不是聖人。

    中國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很多,比如岳飛韓信等人,可惜民間頂禮膜拜的武聖人卻是關羽。何謂聖人,意是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聖的人,比如孔子,因為是萬世師表,特被人尊為文聖人。 那麼被尊為武聖人的為何不是岳飛,而是關羽。和關羽相比,岳飛具有明顯的優勢: 其一,精通兵法,岳飛是南宋的軍事統帥,當年率領士兵多次以少勝多,尤其是朱仙鎮一役,名揚天下。而關羽僅僅是喜歡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很少玩大規模的部隊奔襲。 其二,人品絕倫,淡泊明志,志存高遠。和關老爺在劉備手下首屈一指相比,岳飛是很謙虛的。 “初,飛在諸將中年最少,以列校拔起。累立顯功,世忠,俊不能平,飛屈己下之,幕中輕銳教岳飛勿苦降意。楊么平,飛獻俊,世忠樓船各一,兵械必備。”當初,岳飛在各位大獎中年齡最小,從小校提拔起來,屢屢立下赫赫戰功,韓世忠,張俊不服氣。岳飛委屈自己,凡是均居於他們之下,幕僚中年輕氣盛的勸岳飛不要過於謙卑退讓。但是平定楊么後,岳飛把戰利品分給張俊,韓世忠每人一艘樓船,船上各種武器都有,韓世忠很高興。不像關羽,每次劉備收降戰將,總是想到戰場上比試一番。當時諸葛亮為了拍關羽的馬屁,總是把別人給損一番。諸葛亮說:“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那麼: 其一,三國演義的流傳。文學的力量很特別,中國歷史上很多虛構的人物往往名垂千古,比如孫悟空還有水滸傳的人物。三國演義也虛構了很多人物,比如關羽,本來這個三國時期很一般的勇將,在羅貫中筆下,卻是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殺六將,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其二,關羽的忠義。本來歷史上關羽曾經背叛過劉備,投降過曹操,可三國演義卻敷衍成一段臥土山約三誓的故事,說關羽為了保住劉備的兩個妻子,依然投降了曹操,顯得投降的曹操讓然有情有義。本來劉備和關羽就是患難之交,而宋高宗和岳飛完全沒有這種默契。 其三,關羽對劉備非常崇拜,達到盲從的地步。正確的要堅持,不正確的也要堅持;而岳飛對於宋高宗完全是大義,一直把他當成宋朝軍民的救星,另一方面,岳飛還有更高的理想追求,那就是迎請二聖還朝。 其四,岳飛是抗金的民族英雄,距離清朝的歷史較近。況且清朝的祖先也是女真人,而關羽一直是清朝統治者崇拜的物件。清皇室統治者為了消除民間反清意識,強化滿族貴族統治階級的統治,在不斷地造出一些神化關羽的故事,為鞏固其統治地位服務。因此,他們不厭其煩地頻頻給關羽臉上貼金,連續為關羽封功晉爵,屢加封號,以使關羽更加神化。嘉慶發出敕諭,即在關羽的封號上又加封了“仁勇”二字,又為滑縣重修的關帝廟御書“佑民助順”匾額。宣宗皇帝時又加封“威顯”二字。咸豐二年、三年(公元1852、1853年),文宗皇帝又兩次加封“護國”“保民”四字。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再加封“精誠”二字,七年(1857年)加封“綏靖”二字。在供奉或祭祀時,通常稱“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關聖大帝”。這樣的封號連祖孫三代都得到封贈的,真是亙古一人。因此,清代全國上下普遍建有關帝廟,僅新賓境內1910年統計,即有關帝廟35處268間殿宇,而關羽也在滿族傳統宗教中變成關瑪法,成為和如來並列的最高神之一。 所以,為何岳飛不是武聖人: 其一,岳飛是抗金英雄,一旦宣傳他的事蹟過多,就會對清王朝的統治有所抵制。而關羽的時代較遠,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其二,雖然二人武藝高強,但三國演義的故事膾炙人口,尤其是關羽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等歷史上並不存在的故事,都被作者寫的活靈活現。 其三,清朝統治者的加封。岳飛是抗金的英雄,儘管他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可他是自己祖先的死對頭,為了尋找平衡,才把關羽找出來。何況關羽是一般人心中的偶像,因此關羽取代岳飛完全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 3 # 李論

    首先,清朝滅亡與岳飛沒有任何關係:

    1.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受秦檜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處死。

    2.大清之前是大明。明末抗清主要將領是袁崇煥、毛文龍等人。清兵入關後,明朝南下,成立南明政權,南明時期抗清的主要將領有李定國、鄭成功、張煌言等人。

    3.岳飛的生卒年為1103年3月24日~ 1142年1月27日。努爾哈赤釋出“七大恨”,誓師起兵反明為1618年。其間相差500多年,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4.滿清早期雖稱“大金”,標榜繼承宋金時期的金國正統,史稱“後金”。可是此“大金”非彼“大金”。宋金時期的大金皇帝是“完顏氏”,而後金皇帝是“愛新覺羅氏”,雖然是一個民族,可是沒有任何關係。就像漢朝一樣,劉姓皇族繼承皇權叫正統,王莽篡漢就是篡權謀反,雖然王莽和劉秀都是漢族,意義不同。

    其次,關羽早於岳飛稱為“武聖”,享世人香火供奉。我們先看歷代對關羽的加封:

    1.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關羽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封為“漢壽亭侯”

    2.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贈關羽為“忠義侯”,曹操加封“荊王”。

    3.蜀漢后皇帝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諡“壯謬侯”。

    4.南朝廢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在關羽遇害處建“玉泉神祠”。

    5.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在關羽故鄉建“關帝廟”。

    6.宋哲宗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賜玉泉祠額“顯烈廟”。

    7.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忠惠公”。

    8.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封關帝為“崇寧真君”

    9.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封關帝為“昭烈武安王”封關平“武靈侯”

    10.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加封關帝為“義勇武安王”從祀於武成王廟。

    12.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三月二十五日封關帝“壯繆義勇武安王”。

    13.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加封關帝“英濟王”。

    14.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封關帝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

    15.元文宗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封關羽“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16.明憲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封關羽“崇義義勇武安王”。

    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崇封關帝為“協天大帝”。

    17.明神宗萬曆十八個(公元1509年)加封關帝“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御賜“顯佑”。

    18.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並將關帝定為武廟的主神,與崇祀孔子。

    19.清順治五年(公元1647年),封關羽“忠義神勇關聖大帝”。

    20.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月初三奉旨加諡“靈佑”,稱“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21.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加封關羽“威顯”,封號“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22.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加封關羽“宣德”,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歷朝歷代為了方便統治,都推崇關羽的忠義,不斷加封,不斷神話。作為習武之人,南宋的岳飛當時也是拜關羽的,所以無論歷朝歷代,無論多大的英雄,關羽你是拜定了,你都拜關羽了,你還想取代關羽的地位麼?

  • 4 # 朝史暮想

    漢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

    說的就是關羽。甚至關羽還被尊為“武財神”。

    中國文化,從漢朝開始,就開始越來越推崇關羽。為什麼關羽能有這麼高的歷史地位?為什麼關羽最後能被封神?憑什麼關羽能和孔子齊名?

    我們的民族的歷史,其實是非常善於打造和創新積極向上的文化的。關羽,是被打造成了一種信仰,一種價值觀而被古代封建統治者加以推崇,是用來教化封建百姓的

    比如說關羽的光環裡,包含了忠誠,堅韌,悍勇,無畏,義氣,尊君等等。這些品質,正是古代封建統治者在百姓中大力推廣的。而隨著我們儒家教義的越來越完善,關羽的地位開始一再被封建統治者不斷推高

    1.關羽在歷史上的受眾範圍和年代感要優於岳飛。

    2.關羽強調的是忠君從令的思想,而岳飛後來有“十二道金牌追回”的事情。

    3.滿清認為自己是女真之後,而岳飛當年是抗金名將。

    以上內容,應該足以解答題主疑問。

  • 5 # 陳哥談歷史

    關羽的忠義比較被世人所認可,要知道大家知道岳飛更多地只是他的戰績以及愚忠,不同於三國演義對關羽有血有肉的刻畫更加深入人心。

  • 6 # 園丁清淵居士

     

    對於關羽,我們並不陌生。凡是中華民族子孫都是十分熟悉的。就目前在香港、廣東地區生意人都供奉關羽為財神,另外很多地方都有關帝廟。關羽為什麼被華人遵崇呢?

     

    關羽在孔子創造的儒教裡面被譽為“仁、義、禮、智、信”的踐行者和化身;由於關羽的品行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契合,廣大民眾在精神上迫切需要他,所以同時被統治階級和平民百姓接納。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更是極力神化關公,塑造出了一個“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樣。由於通俗小說極易透過評書、戲曲在民間流傳,神化後的關公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地位顯赫,集忠、義、仁、勇等優秀質量於一身,成為萬世道德楷模:關羽之所以能夠成為後世傳頌的武聖,自然是因為他有旁人不及的地方。

     

    【忠】關公為人忠,尤其是忠君。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東征,劉備、關公、張飛戰敗失散,為保皇嫂,關公暫時投降。曹操費盡心機,拜關公為前將軍、漢壽亭侯,禮之甚厚。但關公卻表明“吾極知曹公待吾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最後盡封曹操所賜之物,千里走單騎,護著皇嫂,過五關斬六將回歸劉備,並最終為劉備“斷首捐軀”,表現出他堅貞不二的忠君思想。

    【義】關公與友信,待人以義。

    義使他桃園三結義以後,對劉備義不負心,重舊主,輕新恩,辭別曹操,跋山涉水去投劉備。義又使他報答曹操知遇之恩,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並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不忘舊情。義還使他戰黃忠時,折服黃忠,且在其失利時,予以“義釋”。

    【仁】關公處世以仁,為人寬宏。

    在許昌,曹操送他許多金帛美女,並封官加爵,然而關公絲毫不為所動。辭別曹操時,封金掛印一身清白,不貪官高祿厚。關公一生體恤百姓,關心士卒,禮賢下士,常懷一顆仁慈之心。

    【勇】關公勇邁絕倫,智勇雙全。

    “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殺文丑”表現出他萬人無敵的勇武。戰徐州,鎮荊州,氣吞吳魏。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關公的神威真非凡人所及,匹馬斬顏良,河北將士俱喪膽。單刀會魯肅,江東豪傑盡驚心。刮骨療毒時,割灸飲酒言笑自若。他威震華夏的赫赫氣勢,致使曹操決計遷都以避其銳。實乃神威貫古今,不愧為“萬世人極”。

    關公是三國演義刻意塑造的忠義的化身。很多故事真真假假都是為了突出其忠義。關公以他的美德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和百姓的敬仰,被後世奉為“仁義禮智信”的化身,逐步走上神壇,。

    朝廷達官,黎民百姓,無不以神靈膜拜,景仰日深,把關公奉為神,形成凡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關公崇拜存在的現象,民間為關公建廟,稱為關廟、武廟,遍佈世界各地,關公成為最受崇拜的神靈。以致與孔夫子齊名,並稱“文武二聖”。

    正因為忠義文武仁禮智信這些武將的閃光點都能在關羽身上找到寄託,再加上年代久遠,又不會涉及本朝的忌諱,不至於出現紕漏,因此世人當時自然會選擇關羽作為武聖了。

     

    岳飛只是朔造的抵禦外辱的一種形象,岳飛往往只有在外族侵略時,才被政府和民間極力標榜。如明朝受到蒙古的威脅和近代日本入侵時。

    岳飛的形象除了積極主戰,其他幾方面都很薄弱。

    比如:忠君很難說,十二道金牌才撤軍,很難說忠君;至於冤死不造反,民間還認為是愚忠。愛國還能講通,但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忠君才是第一位。

    岳飛的負面形象也很多,恃才傲物桀驁不馴,殘忍的手法殺死親舅舅,酒後打同僚。。。。

    所以,岳飛是個難得的將才,這很多人沒有異議,但很難符合聖人的標準。

    如果說清朝以前岳飛的形象比關羽高,只能是明朝開始,岳飛是南宋後期才被神化的,而關公宋朝以前在民間就很有名。

    清朝和平時期宣傳關公,其實就是宣傳通俗化的儒家思想,穩定社會,對人的思想教化的一種手段。

    和平時期宣傳岳飛有什麼訴求?論忠君岳飛和關公相比差的太遠。

  • 7 # 逸美軒居士

    關氏一生沒有彪炳史冊的戰績,也沒有獨立指揮過一場抵定乾坤的勝戰,且立此敗軍之將為武聖人,不祥之致也!岳飛比關羽強得多啦,但是也稱不得武聖人!

    我覺得,能稱得上武聖人的人首先必須要有抵定乾坤的戰績彪炳史冊,同時還必須要有得到歷史檢驗的軍事著作傳世才行。能夠滿足這兩項的,可能就非姜尚姜子牙莫屬。

    姜子牙協助周文王、周武王剪商滅付,開創周朝八百年江山,其封國齊國算也是陪著周王朝走到底啦。姜子牙還留有《太公兵法》傳世,其戰略、戰術思想影響中國近三千年。

    事實上,我們大漢民族歷朝武廟裡面供奉的武聖人就是姜子牙,岳飛是有資格配祀於武廟的。當然,關羽也有過配祀,但也是被清除出武廟的第一人。

  • 8 # 歷史的微妙啟示

    其實從南宋以來,還我河山、精忠報國、卓有成效、遵紀守法的岳飛的武聖人形象從來沒有動搖過,君不見?中國的名勝地杭州嶽王墳前秦檜等高官層級罪人造像至今跪在那裡嗎?君不見?為抵抗外侮,救國救民效死疆場的中國高階將領的上層精神文化交流中尊崇的是岳飛嗎?中國老百姓家中掛著那還我河山年畫中畫著的偶像就是岳飛啊!基層老闆開業擺放關公主要是看中劉關張三結義的異姓兄弟情誼夥伴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融洽關係,並不是認定武聖人的地位只屬關羽,民間尊奉的武財神不是還有趙公明嗎?

  • 9 # 史海尋蹤

    並非沒有恢復岳飛武聖地位,而是已經有了一位武聖關羽。

    過去的王朝都著力於建立能夠穩固統治,收服民心的觀念和秩序。文聖自古已有,已經得到公認,孔子的儒家學說,裡面的尊卑、恭順觀念,是很利於鞏固君權的,被歷代帝王奉為“治國聖經”。

    而“武聖”在宋徽宗之前並非關羽,在唐肅宗時期,為了彰顯對武力的重視,奉姜太公為武成王,和文宣王孔子一文一武是並列的存在。每逢有軍事行動,都要前去祭祀。此時武廟中的主角是姜子牙,關羽還只是陪襯。

    到了宋徽宗時期,對關羽大加褒揚,將關羽連升數級,直接封了王。明神宗時,進一步提高了關羽地位,稱“關聖帝君”,由王躍而為帝。而關二爺香火真正興旺,起於清代,被尊為“萬世人極”,而且通令全國大加修建關帝廟,給他的封號很長,前四個字是“忠義神武”,這就直接表明了朝廷的態度——忠字當頭。

    因此關帝能到如今的盛名,也甚是不易,是經過歷代帝王不斷的抬舉和宣傳的,過程近似為“造神”。

    關羽忠勇不假,但岳飛一點不比他差,甚至在功業上要超過關前輩,為何未能並尊武聖呢?

    個人認為,一是有個論資排輩的問題,關羽是岳飛的前人,要稱聖,按長幼順序,關羽是排在岳飛之前的,包括關羽的武聖尊號也是繼承了姜太公的。

    最關鍵的,是朝廷對兩人的態度。忠字,是要優先於其他品質的。不忠,即使勇武智慧仁德具備,朝廷也不會認可和宣揚。而在岳飛作為一位“抗命”的典型,顯然不會被古代國家管理層提倡和鼓勵的。

  • 1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武聖人,其實重點在於“聖”。聖人,是一個文化符號,用於宣傳,是思想價值觀宣傳的載體。

    怎麼才可以稱“聖”?莊子的說法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神仙和聖人都沒有功利心,也沒有高人一等的名聲。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官府的強力推動,民間是很難在思想文化領域有所作為的,尤其是經過滿清一朝的文字獄這樣的文化高壓統治,官府對思想領域的干涉程度,堪稱歷代之最。既然封聖這件事是官府主導,對於一個聖人,對他的要求是在精神層面,能夠作為人們的價值觀指導,那麼這個宣傳推動“聖人”這個文化符號的主旋律價值觀就要符合官府所追求的價值導向。

    現在來看關羽和岳飛,在去除了功業、名聲之外,他們作為文化符號所能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有什麼異同?

    關羽歷代為帝王所推崇的是其忠義,這是王朝安定的最核心的價值觀。一般進行文化建設時,王朝的武力征伐時期已經過去了,他們已經坐穩了江山,成了新的主子,既然如此,必然要拿出主子的做派來。主子可以顛沛流離,但是作為部屬就應該有覺悟不離不棄,哪怕是過五關斬六將。

    可是岳飛呢?不僅參與立儲,而且抗命不尊,要用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明顯是擁兵自重。岳飛可以說是對國家忠義,可是皇帝可就不見得這麼想了。忠於國家,意味著如果皇帝做了不好的事,是不是也可以用國家大義的名義給廢掉?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國家不是社會公器,而是一家一姓的私產,路易十四就說“朕即國家”。皇帝們要求的不是將領們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是對皇帝、對皇權的盲從。岳飛明顯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傾向,雖然民間聲望高,但是得不到皇帝們的內心認同。

    所以,在國家危難深重之際,官府對社會管控力度減弱,民間會自發自救的產生英雄主義的文化圖騰。岳飛作為這樣的精神文化符號,是可以的;盛世天下,關羽作為忠義文化的代表,是圍繞著皇權打造的主旋律價值觀。

    至於封聖,往往都是盛世所為,關羽自然得到武聖人的稱號。

    如果哪天把岳飛這杆文化大旗豎起來了,那也說明《滿江紅》一樣的戰鬥氣息也開始濃郁起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岳飛的特種部隊,是如何被“消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