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職語
-
2 # 姑婆那些事兒
什麼叫做運營?
想進入運營這個行業之前,還是先搞懂什麼叫運營吧。
我看了很多前面的答案,好多人把新媒體運營當成了運營。其實我覺得,這只是運營當中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所謂運營,沒有那麼嚴格的定義。我理解的是,將產品送到使用者面前,並促進使用者成交這一流程,就叫做運營。
運營按照主要工作內容,可以分為四類:
· 內容運營
· 使用者運營
· 資料運營
· 活動運營
其他答主提到的新媒體運營,大體上屬於內容運營的工作範疇內。
而很多人熟知的社群運營,則應該屬於使用者運營。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細分,就不一一說明了。
這麼劃分的依據,是這四種分別應該具備一種相應的核心技能,或者應該說是核心思維。
是的,思維在技能之上。
那麼回到問題,需要做什麼準備?
第一、先了解這四種運營的核心思維究竟是什麼。
或者應該說,瞭解這四種運營崗位,究竟是幹什麼的。
瞭解了表象之後,再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也就是思維(為什麼這麼幹)。
第二、選擇最適合自己思維的一個方向。
這種思維能不能接受,甚至與自己本身思維的契合度,都是重要的選擇因素。
就拿內容舉例,我見過很多人,專業水平很高,但是每次做文案都按照專業水準要求自己,一定要自己滿意才行。這樣子大機率是做不好內容運營的,內容運營做的內容,不是自己想表達什麼,而是讀者想看什麼。讀者有時候不關心你真的認為對還是錯,讀者想看的是他希望看到的。
第三、當你選中了某一種運營崗位後,學習專業技能。
思維很重要,思維能夠決定你走哪一條路、在這條路上走多遠,但技能是支撐你走下去的車。
這輛車可能是法拉利,可能是賓士,可能是大眾,可能是鳳凰腳踏車。
但是沒有車,終究走不了。
所以學習吧,喜歡內容就學習寫文案,喜歡活動就學習組織策劃能力。
第四、轉行。
其實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畢竟我們的問題是跳槽轉行,也就是說,我們作為一個非應屆畢業生,卻毫無相關工作經驗。
那麼憑什麼說服老闆收下你?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思維。
有一個好的思維的前提是,能夠思考。不要覺得會思考很可笑,思考這件事,很多人並不會。
我之前帶過一個員工,她在基本的工作技能上非常熟練。不論是文案、還是排版製圖之類的工作,特別的溜。但是她並不思考,她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最後她只能我要求她做什麼就做什麼,彷彿牽線木偶一般。
所以,勤加思考,鍛鍊好自己的思維,才是一切的根本。
最後,對於有想法卻無從下手的朋友,我推薦兩本書,一本是黃有璨老師的《運營之光2.0》,一本是《你憑什麼做好網際網路》。這兩本書,對運營這個行業及本後的執行邏輯,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概述,非常值得初學者作為入門讀物。
-
3 # 越陌頻道
我們運營行業內,有個說法:運營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也就是“運營”會貫穿網站/APP的的全生命週期,從使用者獲取到使用者維繫全部流程都需要有“運營”來完成相關的目標。
運營分為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渠道運營、產品運營、商家運營、平臺運營等等。
so,在轉行之前要先定方向,看看自己更喜歡、更能擅長哪個工種;要看崗位,看看想轉的崗位必備技能都有什麼;要盤點資源,看看現有公司是否有這個崗位,是否可以約見到相關人員去交流學習,甚至去過度學習下;最後是根據崗位職責,刻意練習,彌補自己的短板,來為找到這個工作做準備。
具體轉行做運營步驟如下:
所以,轉行做運營,需要準備不少技能,才能勝任運營這個工作。一定要抱有終身學習的心態,不然就算入門,就算入了運營的一個工種,還是一個搬磚的,永遠成為不了專家。
-
4 # 使用者74848567860
與人分享經驗是一份很開心的事情。
無意間在知乎回答了運營轉行的問題,於是,我收到了很多小夥伴關注運營轉行的各種提問。
有小夥伴問我,轉行前自己該做哪些準備?不知道如何下手?簡歷怎麼修改比較好?面試時回答問題很慌怎麼辦?
最近在指導一個30歲從傳統行業零基礎轉行做運營的小夥伴面試,從簡歷最佳化到簡歷人設,再到面試解答,目前我已用超過400分鐘語音通話在幫助她.
在跟她溝通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零經驗小夥伴轉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我也一併的進行收集、整理了出來,將它們分享到運營雜貨鋪。
目前她已透過12天拿到3個offer,最高的7K,真的很替她開心~
在以後的日子,運營雜貨鋪將會逐一分享——零經驗轉行運營會遇到的那些問題。
一年1半前,來杭州轉行做運營,靠著自己一週學習的理解,編出了第一份運營簡歷,3天面試了4家公司,拿到了2個5K-6.5K的offer。
第一次跳槽只面試了一家公司,拿到8K的offer。
經過進一年的胡亂摸爬滾打,開始第二次跳槽,面試了兩家公司,現在僥倖拿到了10K,目前正在試用期。
從傳統行業到網際網路行業,從銷售轉行運營。
來杭州前的一個月裡,我慌的一批。
對網際網路沒有概念,對運營沒有了解,面試經驗甚少的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面試。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一方面希望可以覆盤,進行自我突破,另一方面希望可以給轉行做運營的朋友做參考。
1、什麼是運營?
當我在做銷售時,我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建議我來杭州做運營。
原因如下:
1.薪水比我當時高
2.網際網路前景好
3.運營門檻低
我的第一反應是:運營是什麼?當我在百度一番之後,瞭解大概工作內容,愚笨的我依然一無所知,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運營。
但我發現,運營薪水比我當時多,成長空間更大,我決定轉行。
什麼是運營?以使用者為中心,圍繞使用者所做的舉動(例如文案、活動、社群等等)都是運營工作的內容,你需要把你個人或公司現有資源加以利用,讓使用者透過你的舉動看到公司產品的價值,並最終買單。
每一個產品都離不開運營
如果產品=身體,那麼運營=靈魂,好身體+好靈魂=賺錢。
身體是天生的,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身體的好壞,但我們可以後天修煉。
一個健碩的身體,我們通過後天的修煉,可以讓它更強悍。
一個虛弱的身體,我們通過後天的修煉,可以讓它更強壯。
後天修煉的過程,也就是運營的過程,透過運營,讓它變得更強(使用者認可),讓它百毒不侵(賺錢)、延年益壽(成長為行業巨頭),當然這需要很多綜合因素,運營同時也不可或缺。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決定產品的好壞,因為在我們參與時,產品已經通過了設計流程,成為了一個成品,如果它是天生健碩的,那恭喜你,你可以擁有一次好產品的運營機會。
如果它是天生虛弱的,恭喜你,你將獲得一次將產品從壞到好的運營過程,或者擁有一次產品失敗的運營經驗,無論是哪一種,只要你願意去深度思考,找到它成功/失敗的原因,都會是你職業生涯的一個亮點。
什麼是壞與好?使用者對它的喜愛程度高低,是否能認同產品價值,是否願意買單等,這也是運營的職責和最終目的所在。
很多事情,你需要做很瑣碎、甚至看上去覺得有些無聊的動作,比如回訪使用者對產品的感受,記錄使用者反饋的問題。去論壇貼吧/網站做人見人恨的“牛皮癬“,甚至在公司不願意出經費的情況下,去做一場可能成績一塌糊塗的活動。
當然,在你提出一些運營策略後,發現使用者因此對產品滿意度提高。當你在做了一些推廣後,產品人數因此增加。當你做了一場活動後,成績令人驚喜不已之時,運營也因此變得有魅力。
如果當你對運營的喜與憂有一定了解,仍然願意去從事這份工作,那你就大膽的去學習去面試吧。
2、面試前需要準備什麼?
先說說我的經歷:
來杭州後,暫住在朋友租處,每天堅持6-8個小時的學習,一個星期以後,對運營體系有大致瞭解的我,便開始了面試。
我的學習內容:
1.《從零開始做運營》張亮 電子版
2.三節課運營課程 線上課程
推薦學習書籍:
《從零開始做運營》
《運營之光》
通俗易懂,適合初學者瞭解運營。
三節課運營課程,分為P1/P2/P3,級別越高專業性越強,建議學習時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加深對運營對工作內容的理解。
運營網站:鳥哥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
我的經歷不一定有效,或者會誤導一些人對運營學習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先學習,瞭解運營行業、職位、工作內容等前提下,再進行面試。
怎麼才算有了面試的前提?我的經驗是,當你學習完,選一家你認為業務模式最熟悉的公司,你能從一個運營的角度,參與到其中,梳理你在此公司作為運營的工作內容,適當的編寫出你的運營工作內容、成績,整個流程走順就可以了。
運營成績不要胡亂吹牛哦,不然圓不回來就很尷尬啦。
或許這是一個不太正當的辦法,但這是我自身的經歷,僅供參考。
3、怎麼改簡歷、面試?
運營分類有社群運營、新媒體運營、使用者運營、資料運營、內容運營...改簡歷的時候是不是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不知道哪一個適合自己?
我第一次改簡歷的時候腦殼很痛,迷茫,不知道該怎麼改,怕自己面試的時候露餡,怕一問三不知,怕場面很尷尬。
我建議你可以在學習完以後,多去了解相關的運營知識,看看自己更喜歡哪一類的運營。
比如喜歡文字,你可以考慮嘗試內容運營,喜歡與人群打交道,你可以考慮社群運營,喜歡做活動的感覺,你可以考慮活動運營。
如果覺得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百度會告訴你想知道的答案,可以找運營類的QQ群使用者溝通,也可以去貼吧找運營工作者深度交流,前提是別人願意的話,方法有很多,有很多你可以借鑑的方法。
如果覺得自己還不夠了解,暫時沒有找到感興趣的,那可以先從運營專員做起。慢慢去接觸這個行業,深入瞭解,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
在面試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如果當時沒有答上來,可以晚上在家查查相關資料,應該如何去做?
把答不上的問題記下來,避免下次發生同樣的錯誤,如果有心的話,可以在面試過程中錄音。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聽錄音的時候,你作為旁觀者,更能體會到自己面試的問題在哪,回家一段一段的聽,哪個環節需要修改,百度去查查怎麼改更好,一遍一遍去修正自己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願意去學習,面試一份運營工作,難度是不大的,同時這也是我這一年半的經歷,僅供參考。
希望每一個轉行做運營的人都可以保持不斷的學習,深度的思考,同時我也在提醒自己。
運營入門不難,難的時如何做好,如何做透徹。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零經驗,三個月從從土木工程轉行到網際網路運營的人,我想我剛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可以看看這幾位同學是如何零經驗轉行到運營的
7天入職,還謝絕了兩家試用期6K的offer,我怎麼做的?(http://t.cn/RnzdAaS)
從化工廠工人到運營經理,月薪從4K到13K(http://t.cn/RYvNDhT)
不談虛的理論,直接上乾貨。我直接舉個例子,就拿360的產品運營來說吧。在招聘啟事的崗位職責這裡就是你必須要具備的能力,這些我暫且把它稱為硬實力(為了讓更多想轉行的小夥伴看到,這個回答需要你的一個贊~)
我們繼續把這個崗位職責提取出來分析一下:
1、負責產品已有功能和新功能的推廣策劃
負責產品已有功能和新功能的推廣策劃,意味著你需要這樣幾樣能力:
(1)深入瞭解目前產品目前的功能,這個功能目前的目標使用者是誰?為使用者解決了什麼問題?是怎麼解決的?目前產品的賣點如何很好地結合使用者的需求?哪些是強需求、哪些是弱需求?
所以你需要具備的第一種能力就是,挖掘使用者需求,並對需求的強弱進行分析。
比如大部分使用者安裝手機360是為了清理垃圾,這個就是強需求;而少部分使用者安裝360是看重了他的安全支付功能,這個是弱需求。(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這都是經過360驗證的。)
那麼進一步分析,就是需要你學會做使用者調查,沒有站在使用者基礎上的運營都是耍流氓。要知道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只有是在這個功能開發之前,先做個需求調研,看使用者是否感興趣;
如果有50%的使用者都有興趣,那麼這個功能就非常值得推出了;當然推出來之後,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去向小批次使用者驗證,之前你給使用者談的是願景,現在做出來就是現實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去調查新功能推出來使用者對他感興趣的點是否跟之前一致、有哪些需求是使用者使用較多的,這樣就找到強需求了,針對強需求去做推廣,這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
總的來說,這項技能可以總結成四個字:使用者調查。
這個調查就包括了使用者的年齡、身份、收入、終端裝置、使用者需求分析、找到需求與賣點的結合點等等。
(2)找到目標使用者後,需要做的就是,這些目標使用者活躍在哪裡,在哪裡可以找到他們?也就說我們常說的渠道。
渠道不僅僅是你知道多少渠道,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哪些渠道,利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內容形式(文章、圖文、影片、音訊以及應該配置什麼樣的風格等等)才能吸引到這個渠道上你的目標使用者的關注。
舉個簡單的例子:
360手機安全衛士主要是針對安卓陣營的使用者,他就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到IOS的使用者上去。
而可能用360的使用者可能還會活躍在哪些渠道呢?
一種方式是透過調查,得知使用者目前的行為偏好;
另外一種方式是去研究競品(比如金山)目前在哪些渠道有動作,這樣你也可以去測試;
還有可以透過目前的大資料瞭解到使用安全助手這一類使用者手機的價位、活躍的渠道、喜歡關注的話題,這樣你就不會把工作花在無用的地方了。
這也是產品推廣所必須關注的點,網際網路的渠道成千上萬,但不是每個渠道都值得去投入很大的精力。
(3)在瞭解使用者的基礎上,還需要具備策劃產品推廣方案的能力。
其實說簡單一點,策劃的意思就是給出一份可實施的具體行動方案。這就需要結合前兩種能力的基礎上,瞭解各個渠道的特點,然後給出在這個渠道上的具體實施方法。
舉個例子,就拿微博這個渠道來說:
你可以透過策劃活動來吸引微博使用者的參與;也可以透過微博投放粉絲通的廣告直達使用者,讓使用者下載或者註冊;還可以透過撰寫軟文,然後投放給微博大V,讓他們為自己的產品背書,從而引導使用者使用或註冊。
而策劃的過程就是給出具體的方案,同時,還需要明確到目前的工作,這個渠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怎麼做,誰做,需要多少錢?也就是執行人員的排期和預算工作。
同時,你還需要去預判這個工作投入多少錢,能帶來的產出是多少?
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如何調整,如何應對?
這樣基本上就具備了簡單的策劃能力,這個崗位職責達到要求就及格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得具備幾種基本技能:
調查表單的製作:目前可用工具有麥克表單、表單大師、金資料等,不僅可以製作表單,還能進行資料統計和分析。
PPT、EXCEL的應用:做方案畢竟不能口說無憑,Office 還是必備技能之一。
DEMO展示頁的製作:這個主要是熟悉各個渠道,然後能夠利用一些工具畫展示頁就可以了。如果會可以加分,不會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還可以用其他工具表達嘛。
2、監測產品功能資料、使用者反饋,分析問題並推動解決
監測產品功能資料、使用者反饋,分析問題並推動解決其實指的是根據渠道、資料分析工具反饋回來的資料,瞭解到註冊轉化率、點選率、跳出率、使用時長、付費轉化率、使用者留存、活躍度分析等資料,同時透過這些資料反饋,得知目前那個環節存在問題,哪個環節還可以最佳化,應該怎麼最佳化。
(1)監測產品功能資料
其次,監測資料需要工具,最好是會一些資料監測的工具,這樣不至於到了一家公司讓你檢視資料不知道怎麼檢視,讓你製作廣告追蹤你不知道怎麼製作這樣就很尷尬了。
目前移動端的主要資料監測工具有:友盟、talking data、GA(谷歌分析)、百度統計、Growing IO等,但這個一般需要有自己的產品才能檢視資料。
PC端的資料監測工具包括了:百度統計、GA(谷歌分析)、Growing IO等等,工具很多,但是也需要有自己的網站才能用。
當然還有一些第三方的大資料平臺:比如易觀智庫、新榜之類的,主要是用於檢視競品的資料,瞭解行業趨勢用。
(2)使用者反饋監測
使用者反饋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從產品方面來說就是使用者體驗。使用者使用這個新功能後,他是否喜歡、這個使用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是否因為bug或者產品設計的原因導致部分使用者使用起來不順手從而放棄?這個首先需要安排客服人員持續去收集使用者反饋、同時也需要自己去和部分使用者做1V1訪談,甚至是製作問卷去收集反饋,以便知道問題所在,在產品迭代中提出最佳化。
所以這件事情說起來是比較雜而細的一件事情,但是也是作為產品運營來說最應該關心的點之一,產品設計應該在最大化滿足使用者體驗的情況下獲取盈利。
(3)分析問題並推動解決
這一職責其實是資料監測和使用者反饋的目的所在,其實僅僅需要的是溝通能力。因為之前從資料分析中、從使用者反饋中已經得出了問題,這一步就是找出目前能夠解決的、非常影響使用者使用的一些問題,提出最佳化的方案並交給技術團隊去解決。
我相信作為新時代的人才,這一點只要經過基本薰陶都是可以做到的。
總結一下,第二項崗位職責中需要的能力主要是:
資料分析能力:會用資料分析工具、看得懂資料、能分析資料
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這個是需要不斷總結和長期鍛鍊的
溝通能力:跟使用者溝通、跟技術團隊溝通等等等
3、制定產品功能的運營策略,跟進執行方案的實施,持續提升使用者粘性
這一步其實說簡單也很簡單,就像是經營一家商店,使用者進來了,怎麼吸引他使用並且購買自己的產品,怎麼把他服務好,讓他持續使用自己的產品,形成長期使用和購買的習慣,甚至他會向別人主動去推薦你的商店。
好了,回到手段上。其實這就跟線下開店是一個道理,比如你有一家經常光顧的飯店,為什麼經常光顧呢?可能有幾個原因:
他家的飯菜很好吃,很合你的口味;比如知乎就是因為作為一個知識分享平臺,使用者在這裡能找到合自己口味的東西。
他家的服務態度很好,給你家一樣的感覺;這個就不舉例子了,一般服務態度差的產品也不好過。
他家你能獲得驚喜,經常推出新菜;比如網際網路產品經常會推出新功能,像知乎最近推出想法一樣,你在這裡的可玩性更高。
他家的菜很實惠,很便宜;比如很多人選擇雙十一搶購其實就是圖著雙十一打折去的,人們似乎天生對撿便宜沒有抵抗力。
好了,回到產品上,這需要一些什麼樣的能力呢?
其實這對應了使用者來了之後,如何留存,如何促進使用者活躍,甚至形成口碑傳播,這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這就需要這樣一些知識和技能了:
(1)活動策劃能力
比如天貓也會經常做線上的折扣、支付寶的春節紅包等等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運營非常重要的能力——活動策劃
這個活動策劃說簡單一點就是,做一個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活動使用者是否會感興趣?活動開始前要做哪些準備?活動的整個流程是什麼樣子的?規則是什麼?入口在哪裡?在哪些渠道做宣傳預熱、需要哪些人,做什麼事情?整個活動預計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需要多少預算?投入產出比是多少?有沒有預備方案?......
(2)基本的文案能力
最起碼得有基本的文案寫作能力,各個頁面、入口、分享、規則、活動詳情頁的文案最起碼要知道怎麼寫,不然這個活動就沒有辦法交到技術及設計,更沒有辦法落地執行了。
(3)懂一些心理學的知識,能夠利用這些知識預判一個活動的效果。
當然這個能力需要工作中長期積累,需要深入瞭解自己的產品和使用者,需要隨時跟進社會熱點,製造使用者感興趣的話題。
具備以上這些能力,基本就具備了這個崗位的基本任職要求了。我們再看看崗位要求:
1、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2年以上網際網路行業經驗;
2、對移動APP、網際網路社交產品有較深的理解,對使用者需求、使用者行為有較深的洞察力;
3、熟悉網際網路公司的專案推進流程,有較好的專案管理能力;
4、熟悉行業內主要公司、產品的運營策略,對競品案例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而要求這裡的,我把它稱為軟實力,這是需要你不斷去積累的通用能力。
第一條,如果你已經具備了崗位職責需要的所有能力,其實兩年經驗都不是問題了。公司透過經驗篩選的不是年限,而是能力,如果你具備了以上能力,那麼恭喜你,這條可以不看了。
第二條,對app、移動網際網路的理解其實也已經包含在崗位職責裡了,你懂得使用者調查、懂得資料分析、甚至懂得關注熱點,那麼其實你已經具備這個能力。
第三條,熟悉專案推進流程,具備專案管理能力,這個只需要你百度一下,基本就能夠知道一個主要流程了,至於專案管理能力,這更多是需要工作實踐和探索的。
第四條,熟悉競品的運營策略,對競品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很簡單,針對競品,做一份調研,去使用競品、進入競品的使用者群或者論壇、關注競品的動向其實就可以獲取到很多東西了,然後細一點你還可以把競品目前的主要動向做出一份分析報告出來,這樣在面試的時候拿出來,其實是非常亮眼的。
不知道這個案例有沒有加深你對運營工作的理解?
其實,不論是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還是其他的運營,都逃不脫這幾大能力:
1、使用者調查:懂你的使用者(畫像、渠道、喜好等),並且懂他在你這裡想要的一切。
2、內容製作:懂製作營銷內容。比如文案、比如海報、比如活動等等
3、渠道:瞭解你的使用者可能活躍的渠道,並且瞭解這些渠道的特點
4、資料分析:懂資料分析(概念、運用都得懂)
5、調整最佳化:根據以上所有的反饋,去做產品更新、迭代、創意的製作等等
最後,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零經驗,從一名搬磚狗轉行到目前的產品運營崗位的。主要有三點:
一、學習
目前有很多學習網際網路運營的網站,有免費的付費的,不過我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個網站,我的運營知識都是從這裡學到的。每節課都有很多幹貨,實操性也很強,很適合剛入行的新人來學習。http://t.cn/RpF024S
二、做好實操作業
當然,除了這些成績,還有包括資料分析的成績、文案寫作的成績等等。我在這裡想說的其實就是,即使具備了運營的思維,還需要能提供這個思維的證明材料。這樣才能有理有據地說服面試官。
三、最好是能給面試公司做一份面試作品
我在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鎖定了一家公司之後,沒有著急去投簡歷,而是針對面試公司目前的產品去做了一份面試作品。
這份面試作品包含了使用者調查及使用者畫像分析、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競品分析、目前產品的運營策略策劃,這樣大概花了三天的時間,充分了解目標公司以及目標公司產品的前提下去面試,當然也就是順利入職咯。
最後,希望你所有的努力,都能有所收穫!轉行是件辛苦事,貴在堅持和一直努力下去,人一定可以透過學習改變命運。
看到這裡,你還不給我贊就說不過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