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到底是應該賺錢還是搞學術?身邊以前想讀博的同學們漸漸都不讀了,我不知道堅持的意義是什麼?最近老在糾結。我們在金錢和理想面前應該怎麼選擇?但是,如果讓我選,我就選學術,不考慮實際金錢壓力的話,因此也在一直堅持。
8
回覆列表
  • 1 # 探探星空

    因為現在又到了一年考博士的季節了,有很多學生來考博士的時候,我們也都會問他們這個問題,想好了沒有自己讀博士到底是為了什麼?倒不見得一定是在科研和金錢當中去選擇,更多的是想明白做科研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科研?除了金錢問題之外,另外做科研的相對枯燥啊,工作強度大啊,工作壓力大等等都可能會成為不願意或者放棄做科研的理由。

    以前跟別人一起探討做科研的原因,總結過三點,始於興趣,成於堅持,忠於精神。做科研首先還是需要對科研有一點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做科研中能夠普適帶給人的成就感來自於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對於一直研究和創新這點不感興趣的話,其實不太適合做科研。然後就是做科研一定會是一個需要堅持和探索的過程,很多科研成果都是非常長時間的積累,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太過急於求成。最後的話,其實在今天做科學傳播除了希望傳播科學知識之外,更多的是要傳播科學精神。我記得有一次作報告有人問的最後一個問題是說,你覺得時至今日,航天精神或者科學精神還重要嗎?其實這是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也帶學生,有很多學生畢業之後可能沒有走上科研崗位,也有去公司,轉行做管理的都有,但是如果在做科研的過程中,能夠學到嚴謹和創新的科學精神,那麼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都能成為一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的人。

    有時候科研的樂趣不在於金錢,在於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成就感,來自於做一些東西國家有用人民需要的自豪感。當然倉廩實而知禮節,正常博士畢業之後應該還是能找到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多科學家科研成果轉換做的挺好的。另一方面,也並不見得你不做科研就一定能夠得到很多金錢。總之,想明白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也適合自己的工作最重要。

  • 2 # 三觀糾正器

    科研是什麼?

    首先要明白的是,科研的騎士時代已經過去很久了。以前幾個人單槍匹馬可以支撐起一個學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偶有所見,但基本上都是大集團軍作戰,尤其是所謂的「大科學」、「大專案」。典型如CERN,我現在工作的地方,ATLAS實驗組和CMS實驗組分別有三千人左右,隨便寫篇文章,作者名單比正文長的比比皆是。以至於諾貝爾獎在粒子物理實驗(對撞機實驗)領域基本是個笑話——根本沒辦法把一項傑出的工作濃縮到三個人頭上。所以2013年物理學獎給了理論學家(但也名正言順),規避了這個問題。當一個人身處如此龐大的專案之中時,很容易產生一種「產業工人」感。我們所做的,不過是一個龐大專案中小小的一部分罷了,所謂的「全景圖」(big picture),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做過科研的都知道,科研,尤其是實驗科研,必須掌握一切細節和這些細節所針對的目的。從原理,到儀器的組成,到演算法的實現,到每一行程式碼,到作圖,到其反映的科學意義,等等等等。每多一個遺漏,就多了一份產生錯誤的潛在危險。科研需要極強的自洽和自我審查。但是身處大專案中,工作中所涉及的海量細節,不是一個普通人在合理的時間內能掌握的。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賴於集團軍,依賴於別人的工作,然後做好你手頭的事情,然後期望在日後的漫長歲月裡,把落下的部分,一點一點地吃回來。

    科研,其實是一件有工序的、按部就班的事情,雖然它鼓勵靈光一現,但那是建立在你熟練掌握全景圖的基礎上的。更多的靈光一現,不過是更好地實現某道工序的靈光,切勿產生自己有機會迸發出類似古典大師般靈感的浪漫期待。往往你會失望的。

    我知道其他學科(純物理)的情況沒有這麼極端,但是,隨著學科的細化和探索的問題的複雜度的上升,這是一個趨勢。請用全域性的眼光看待這個陳述,我不排除個例。

    其次要明白的是,「科研」是個大而化之的概念。實際上各個學科研究的物件,使用的方法,都千差萬別。實際上研究所用的手段和方法論的風格,對從業者影響很大。研究的物件是什麼,對有些人來說甚至並不重要。有些學科需要整天程式設計,有的需要紙筆演算,有的需要整天螺絲扳手,有的甚至要跑到荒郊野嶺風餐露宿。你要明白你喜歡的東西,到底是問題本身還是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有些方法很形式化(formal),有些是靠大量的程式設計模擬,有些則簡直跟窮舉一樣簡單粗暴。這些內稟的氣質,一定會跟你本人的性格和口味產生契合,甚至影響你在這個領域呆下去的決心。

    所以,選擇科研,哪怕是在某一個學科內選擇科研的方向,要像選擇工作和行業一樣細心,別以為科研都一個樣。

    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如何?

    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絕談不上是最低的。作為科研人員,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改革開放之初,為了鼓勵更多的學子投身科學,國家曾給科學家很高的社會認可,樹立不少優秀典型。這些光環很耀眼,也很虛幻,所以給人一種科研人員社會地位很高的錯覺。其實不然,對於國內幾百萬科研人員來說,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也就是金字塔尖的少數人,光環屬於他們,與大部分科研人員無關。

    對於從業其中的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科研首先是一位工作。既然是一份工作,就應當考慮清楚收入水平、崗位要求、職業發展等各方面,能否滿足自己所需。需要權衡的利弊,與找一份其它工作沒什麼不同。如果不能滿足自己,就需要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科研是奢侈品,享受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國外在選擇科研作為職業方面,其實發展得更成熟,也沒有這麼多玫瑰色的假象。美國理工科博士,大多畢業後選擇進企業或轉行,畢竟掙錢養家是第一位的。

    先腳踏實地,再仰望星空。如果有這樣的平和心態,再選擇科研工作,心理落差會小很多。另外,社會地位是結果帶來的,而非過程。從事科研並不能帶來社會地位,而應由貢獻決定。

    曾聽一個院士說過——科研工作,要麼上書架,要麼上貨架。細細品味這句話,很受啟發。實現這兩點,才是科研人員的價值所在。

    科研人員的薪資很低嗎?

    科研人員的薪金低是一個長期以來的熱門話題,中外皆是。這裡的科研人員指的是有永久教職(tenure)的教授,研究機構的永久僱員(如國家實驗室的research scientist),廣大的博士後,以及更廣大的研究生。後三者,是當下科研的絕對主力軍。絕大部分真正的「活」(購買儀器、搭建實驗、採集資料、分析資料、撰寫文章、甚至撰寫經費申請書等),都是由他們完成的。而第一類群體,更多充當的是領導的角色,也就是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負責領導該負責的東西(決定研究專案,研究方向,資源排程,成果審查,經費申請負責人,專案失敗負責人等)。我們所說的科研人員薪金低,指的是中間兩類。以美國為例,PI的收入是不低的,大部分出於收入中位線偏上,但普遍低於工業界同等學歷收入。研究生有工人和學生雙重性質,不適合討論。而廣大博士後和科研僱員的薪金,是基本等於收入中位線的。 補充一點,所謂的tenure,是指一旦受僱,非不端行為和主動離職,一般無法解僱,理論上光拿錢不幹活也可以,工作絕對自由(理論跳實驗實驗跳理論隨便你),是一個一直管到死的超級鐵飯碗(沒錯,退休後工資一樣,一直到你死那天為止)。Tenure在美國一般是指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Professor),這兩個級別薪水有高低,但都是永久教職。在Tenure之前,還有一個所謂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階段,為期最多不超過七年,期限內拿不到tenure就必須走人。這三種教授職位都可以做PI。Tenure的隱性福利還包括,享受大學和社群的最高金額的醫保社保,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機會(比如上學,本州學校優先錄取,優先考慮本州學校全額獎學金。如果是一個名校教授,你感受一下,這是什麼意思),以及一個被很多人都忽略了的極高質的交際網。 而我的看法是:這些人的薪金確實偏低,但並沒有被低估;我們為人類探索未知,在市場經濟裡,就值那麼多錢。 重點在「市場經濟」。一般人在討論勞動力價格的時候,總是混淆了兩個概念:內稟價值,以及交換價值——我不是經濟學家,術語使用可能不周,見諒。內稟價值,就是這項工作內在的價值,對人類長遠的價值。內稟價值高的工作,就是科研,工業界的例子有特斯拉。而交換價值,反映的是你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解決別人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別人有一個「實際問題」需要解決,而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恰好能滿足對方的需求,那麼你提供的就有交換價值。舉個很粗淺的例子,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特斯拉這麼高大上的企業,市值只有300億美元;而一個發發簡訊的WhatsApp,居然能賣180億,這個世界怎麼了?沒怎麼。特斯拉的工作固然出色,無比,但是它所針對的問題,有很多燃油汽車解決,所謂的能源危機,只是一個未來潛在的危機,並未實際發生在當下。而WhatsApp解決的問題——降低資訊交流成本,龐大的客戶群——卻是實實在在的。內稟價值和交換價值並不必然一致。科研,作為一個內稟價值極高的行業,交換價值極低,它所解決的問題都是「終極問題」或「未來問題」,並非「實際問題」和「當下問題」(當然,工程學中也有很多針對實際問題的研究)。換而言之,科研天生帶有公共投入的性質,因為如果沒有公共投入,這個行業根本無法在市場上完全生存下來,只能淪為貴族的興趣愛好。而公共投入決定了,科研人是不可能有很高薪的。 我寫這段,是寫給兩類人看的。第一類人為科研工作者鳴不平,明明是為全人類謀福利,為什麼收入這麼不公。第二類人覺得科研工作者矯情,明明是中產階級卻老是充低收入群體。我的看法是,科研人的確是中等偏收入群體,但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下,這個價格非常地公平,無可抱怨。 所以,你選擇了科研,也就等於選擇了自己未來的收入預期。

    我再舉個例子,美國作為石油儲量大國(石油本身不可再生),一直在儲存自己的石油,但在中東購買石油,但近二十年一直在斥巨資開發本土可以迴圈再生的頁岩氣資源,在這個開發過程中,中東諸國怕自己的利益受損,數次降低石油價格,意圖打擊美國本土開發頁岩氣的私人公司,想讓這批公司倒閉後再重新把石油價格抬上去,這批私營公司開始向國會求救,國會下放緊急提案開始向這些公司注入大筆“公有”資金,維持它們不被淘汰。現在頁岩氣資源的開發技術已經獲得成功,所以可以看出,科研是國家的“公共”事業。

    科研人員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質不足以支撐特別有質量的家庭生活。科研人員供過於求,謀得永久職位的機率在不斷減小。得到永久職位前,在PI的影響下,要做很多跟興趣相關但並不直接相關的課題。得到永久職位後,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與科研無直接相關的工作上。

    科研人員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質不足以支撐有質量的家庭生活?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同觀點的分水嶺,在於你有沒有戀愛或結婚,有沒有一個經濟獨立的小家庭。當你從單身變成有一個或幾個想拼命保護的人時,你之前的觀點甚至能被自己全部推翻。當然,也有些人本質上天生愛自己,或者有志同道合的伴侶,或者有甘願奉獻的家庭,或者能家裡有錢,安心啃老。總之,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但不同的家庭和經濟狀況,極大地影響著對這個問題的觀點。要為科研獻身可以,但搞清楚這個「身」是你自己的,還是包括了老婆孩子父母的。 博士後,幾乎已經成為了走學術道路的科研人的標配。大部分人在找教職前,都會做一期博士後,時間從一年到六年不等。少數領域如粒子物理,兩期博後才是標配。這意味著從本科畢業到尋找教職,中間有個長達7到12年的培養週期。這是一段不短的人生。 我們來看看一個典型的美國博士後生活圖景。一個典型的博士後,領著稅前$50,000 的年薪,絕對買不起房,只能租價格中等偏下的房子。這個收入是大學行政低階僱員(如教學秘書)的收入級別。博士後一般在28歲到40歲的年齡區間,大部分已婚已經有孩子。如果妻子不工作,這份收入絕對要領政府救濟金才能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好學區基本無緣,從幼兒園到小學只能上公立,旅遊只能窮遊,。而最要命的是,博後的合同一般是一到三年,而且下家的位置並無規律可言,找到哪家是哪家,這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家庭問題:夫妻兩人面臨長期兩地分居,甚至是兩州分居。業內通稱為Two Body Problem。有家庭的人都明白,分居對夫妻感情和孩子的成長是個多麼嚴重的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準單親家庭。要避免分居,只能是夫妻其中一方犧牲自己的事業,每兩三年就連根拔起一次,孩子轉學,房子重找,然後一切重來。這種居無定所的漂泊感,和收入所帶來的拮据感,以及對家庭眾多虧欠所帶來的負罪感,無一不折磨著廣大已婚博士後。就我所知道的這類家庭,往往都過得不是很幸福,當然,單身率更高,無暇無精力使然。所以能堅持下來到tenure的,都不是一般人和一般家庭。 至於歐洲粒子物理博士後,情況更慘。大部分歐洲學校給博士後的行情是稅後一個月2000歐元左右,福利保險另算。以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稅率和消費,這個錢僅僅夠養活一個人。所以博後,大家還是擠破頭往美國跑。

    你想想,同樣是28到40歲,仍無一個穩定職位,生活沒有穩定預期,家庭孩子跟著自己顛沛流離,而同齡同學歷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是公司中層或者小老闆了,家人孩子至少衣食無憂、教育尚佳、其樂融融。自己苦無所謂,但是帶著家庭一起受苦,能不能過自己這一關?這種取捨,是十分令人痛苦的。 稍微好一點的是科研僱員,他們往往受僱於一家固定的單位,但只是長期合同,並非永久職位,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如grant中斷),仍然要面臨下崗的威脅。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合同期限長一點的博士後。 有人爭論,別的行業也有這種現象。那問題就簡單了:吃的苦一樣多,收入卻差一倍,少掉的這些收入,以及它所意味的給家人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你用來換了什麼?它值得嗎? 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而博士後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有的乾脆不拿教職不戀愛不結婚,家裡有錢的實質上是吃軟飯,有的把孩子扔給父母帶,有的做科研外還搞各種投資賺外快,有的乾脆quit去了工業界或者企業。更多的,是隱忍下來,暫時不去思考未來,兩個人苦苦支撐。 在這種長期的、慢性的壓力下,我們慢慢學會了自嘲,和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樂觀。結局倒不一定是悲慘的,但過程絕對不輕鬆。選擇科研,就意味著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你的人生中很長一段時間,必須依靠個人或者家庭的共同犧牲來幫你度過。只有你拿到永久職位,才是上岸的那一天。 如果你覺得科研不應該是這樣子,完全不介意中等收入給你和家人帶來的後果,堅持要做下去,那很好。如果你覺得科研對個人生活前景影響太大,想退出,那也很好。堅定要繼續的,動搖要退出的,這對科研和科研人都有好處。我寫到這裡,目的不過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這條道路的代價是什麼。至於願不願意付,以及怎麼付,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科研人員供過於求,謀得永久職位的機率不大

    供過於求這麼顯然,甚至都不用論證了,以至於有陰謀論者指出,「博士後」這個職位階層的建立本身,就是為了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同等的科研產出,本質上是一種勞動剝削。話固然極端了點,但看看事實就知道並不輕鬆。Katz教授指出"American universities train roughly twice as many Ph.D.s as there are jobs for them."——注意,文章寫於1999年;2014年的情況,還要慘烈得多。而且我堅信,Katz教授已經把博士後算作了"jobs"。具體的統計資料,如果是物理的,各位可以參考APS網站這個統計:[url]http://Statistical Data[/url] 其中的每一個報告,都值得深入讀一讀,至少把表格看一遍,自己體會一下現狀到底如何,我就不做分述了。總結起來就是,大部分擁有高等學位(碩士及以上)的人,最終拿到永久職位的比例非常小,最終大部分人都轉去了工業界。「最終」的意思是博士後算作臨時性過渡工作。如果你需要具體例子,我所在的CERN,絕大部分的博士後最終都去了工業界和企業。 很多人誤解了教授在科研行業中的地位,繼而誤解了獲得教授職位的難度。他們以教授的基本收入做判斷,認為教授可以類比為工業界中的普通職員或者專案經理,都是本行業的中級職位。其實,做到教授級別,正確的類比是VP,甚至CEO。你可以去諮詢公司問問,離職的教授願意加入諮詢公司的話,起薪是多少,職位是什麼,你會得到一個完全讓你吃驚的答案,原來絕大多數教授都可以比在學校拿提高至少5倍的收入。從研究生到教授的職業道路,實質上就等同於你進入一家公司,從基層做起,一直做到高管。這種類比才是恰當的。博士後拿不到永久教職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不可能每一個專案經理都可以變成VP;糟糕就糟糕在科研行業的退出選項(exit option)不佳,如果被淘汰,連轉行都是個非常艱難的話題。因為你被訓練的能力中,並不包含太多可以立即用於業界的技能,遑論管理能力。大家的轉行,基本上都是各顯神通,沒有完全的通用公式。所謂科研的工作穩定,是以退出選項的低劣換來的,綜合風險收益比一點也不比別的工作高。但必須指出,從事應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如果專案跟業界有很大聯絡,則要好很多。 選擇科研,就意味著選擇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職業道路,每一次畢業,每一個進階,都會淘汰掉一大批人,真的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行,確實是位置不夠——指責被淘汰的人能力不夠是極其不公平的,這是一種往傷口上撒鹽的行為。更進一步地,一旦你被淘汰,你面臨的險境會比其他行業要嚴重,因為你的退出選項完全依賴於你個人的積累、人脈和能力,行業能帶給你的幫助是有限的。 有很多人有不同觀點,指出他們看到的情況沒那麼慘淡,很多人出路都不錯。我提醒兩點,第一,注意倖存者偏差,不要看到將軍凱旋就覺得打仗原來也不難。第二,不同領域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被命運眷顧的一方。 所以,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科研的取與舍

    但是我必須強調,每一個領域的情況都千差萬別。有的領域未必如此。你要自己去調查,不要以偏概全。 我還必須強調,有的人天生就是適合這個行業,做得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做科研多少是需要有點耐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到問題慢慢解決,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一個一個坎邁過去,這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磨練的。但是有一部分人,真的是天賦異稟,祖師爺賞飯吃,這種人你就是再讓他去幹另一個高薪職業,他都不會去。為什麼有人說科研是有錢人玩的其實這個說法不對。前面我說過,科研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帶有公共投入屬性,比如頁岩氣的例子。

    現代科學的特點就是需要高投入,因為只有高投入才能把最重要的東西——人才——留住,只有高投入才能促進科技的發展,別無他途,所以有20萬俄羅斯教授集體遷往美國的時候,俄羅斯教育官員氣的要和美國要培養費。騎士時代打仗可以自己出錢置辦盔甲兵器,而集團軍作戰,是需要整個國家的財政在後面做支撐的。既不能亂花納稅人的錢,又要開出足夠的條件留住人,這考驗的是各個政府科研管理者的良心和智慧。哪怕你辯解說我做的是理論研究,有沒有資助都可以開展,那在同行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你需不需要開會?總需要差旅費的吧? 所以,正確的說法是,科研是耐得住長期中等收入的人和家庭玩的。你不需要折騰自己的錢,你的收入雖然不足以完全支撐一家的奢華生活,但也不至於飢寒交迫,如果另一半有支援,那也算是個中產之家。雖然居無定所,但一張穩定的餐桌還是有的。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得到更多,那得自己想辦法,比如自己做兼職。如果你的志向非常遠大,而現實又不是那麼如意,你可能還需要那麼一點點自私,把家庭(夫妻、孩子、父母)置於第二位的自私。

    中國科研前景慘淡嗎?

    這要看你用什麼標準衡量了,錢的話,出任總經理當上CEO走上人生巔峰那是不要想了。 文科不比理工科,就最普通的文科專業來說(不包含金融法律等特殊專業),一個德高望重的名校頂尖教授,待遇大概也只能達到外面公司中層的水平。某普通高校教授教齡30年手上常年有省部級專案,收入也將將能和百度入職兩年的碼農持平。如果求大財,就別來文科了。 個人發展前景呢?

    根據專業和研究方向,情況是比較兩級分化的。 如果是非基礎的專業,例如英語、中文、歷史……那麼別想了,你是在一個前人已經做了相當完備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研究,除非你能夠另闢蹊徑,否則很難在科研上走出一條比較有前途的道路。而且這些基礎專業近幾年在高校裡的需求是不斷萎縮的,所以即便是名校博士畢業,不能在高校找到教職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是比較冷僻的專業,論文、教職都還是相對比較容易拿到的。例如某博士是搞道教典籍的整理研究,這不僅需要研究者在古文、歷史和古典哲學上都有較高的修為,而且要能耐得住寂寞,學風踏實。所以這個人基本是被導師一路看著保送進博士的,日後的工作也完全不愁。現在高校裡有很多這樣的老教授,他們學富五車為人正派,卻因為領域太過冷僻且要求太高又不來錢,根本找不到符合標準的學術傳承人。

    類似的專業還有中國古典音律學,由於國內大學的考學方式和專業設定,懂音樂的不懂古文,懂古文的不懂金石,懂金石的又不懂音樂,如果你恰好三樣都精通並且成為了somebody的學生,那麼放心吧你絕對是業內頂尖了,因為可能全國和你同輩的不超過3個人。 文科科研的研究過程與理工科不同,文科學科搞科研,往往都能夠按照研究者的個人興趣走,並且,興趣在文科研究者的研究過程中可以說是最大的助動力。

    由於文科導師和學生之間不像理工科有類似於老闆和僱員的關係,金錢利益糾葛少,所以師徒間的情誼更純粹一些。這並不是說不存在導師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的事情,得看學風,例如浙江某重點高校的確普遍存在這種風氣,而其他學校則鮮有這種情況。 所以如果你真的對某文科的某方向有巨大的興趣又不差錢,那就來吧。 下面是成為教職之後的事情 職業壓力,得看學校和地區 例如某著名TOP5慘絕人寰的20%淘汰政策,即所有碩博和教師,不論成績和科研成果如何,只要學期評分在末尾的20%以下的,走人。(也不知道他們學校行政人員適不適用這個政策) 再例如你在某985雲集的地區能夠大概評上副教授的條件,可能在一些教育資源不那麼集中的地方足夠你評上正教授了。所以高校教師學生每年跳樓的也有,渾渾噩噩混口飯吃的也有。 因為文科不來錢,所以很少有人會去幹涉一個教師的研究方向。所以,高校文科教師的科研氣氛是相當自由的。討好資助者?拜託我們根本沒有資助者好嗎?

    文科教師的科研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各種級別的國家專案,既然是吃公家飯的,那就有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報bao銷xiao前段時間北方某大學老師帶女兒去買數碼產品,因為要求店方開具單位抬頭的發票,被某網友認為是公費私用的貪汙,拍照上傳並慘遭人肉。這件事是典型不瞭解實情的外行人對行內事情做的誤判,因為: 中國的科研經費制度,是完全不承認科研者的人力勞動的! 科研人員所獲取的經費,必須以實物發票的形式上報再撥款,科研人員自身所付出的的勞動,不能獲得任何形式的補償。這就好比請袁隆平做雜交水稻研究,但卻只肯撥給他買種子的錢……呵 所以中國的科研經費中的確存在著公費私用的情況,可如果連這點兒錢都被卡死了……

    科研的前景在哪裡?

    為什麼現代科研變成了這樣子?其實也沒有什麼,這說明它成熟了,從小作坊變成了大工業。只要研究的問題在演化,變得更深更難,科研早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沒什麼可感慨的。 我不想再說科研的好處和壞處了,都是些老生常談。說點別的。 我們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因為公共投入,這項以前的貴族遊戲,變得觸手可及,尋常百姓,只要智力正常,努力學習,肯於鑽研,就能在這個行業中謀生。這種參與程度,前所未有地推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但放開這個宏大敘事,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科研人白菜化的時代。人才的供過於求,不僅降低了從業人員的生活水準,影響到了職業前景,甚至開始反作用於準從業人員了(比如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這好比IT業。產業的飛速發展,讓人看到其中的無限機會,而且只要願意,你彷彿也能從中分一杯羹。但這個龐大而繁榮的產業,其從業者既有少數的如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這類行業翹楚,也有基數更巨大的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默默無聞的富士康流水線工人。中間夾著的,還有很多大小碼農、經理、美工。這是一個連續的光譜,有的人想出去,有的人想進來,形成一個動態平衡。 慘淡嗎?風光嗎?我不置可否。你所選擇的,你自己承擔。就像「一將功成萬骨枯」,同一句話,有的人盯著的是「功成」,有的人想的是自己必定是那個「枯」。你只能找自己學科或方向的行業報告、行業統計來看,瞭解一線從業者的想法,瞭解他們的最終去向,調查你要做的工作的本質、目標、方法,調查你的職業方向有什麼退出選項,尤其重要的是瞭解自己內心的想法,仔細權衡,或者全然不顧,然後做出一個決定,然後堅定地執行,直到成功或者失敗。但成敗的節點是沒人告訴你的,你得自己思索,設下底線或目標,然後執行,就像你所從事的工作一樣。這跟從事其他行業沒什麼分別。 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而從事科研的你,前路通向扎克伯格還是富士康小工呢?慢慢咀嚼這句話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我認為對社會分工價值和回報的審視和引導是會帶來積極意義的。當然,文化宣傳也好、資源配置的傾斜也好,決不應該成為干預個人選擇的暴政,而是一個鼓勵而優惠的offer,個人永遠有選擇的權利。

    文:本文來自虞松濤科學網部落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花果有什麼功效?三伏天吃好嗎?